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4134|回复: 5

[白话小说] 出像天妃济世出身传【明·吴还初.万历中熊氏中正堂刊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6 09: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書名】出像天妃济世出身传
【別名】天妃娘妈传
【版本】万历中熊氏中正堂刊本
【收藏地】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藏本
【格式】PDF
【完整性】完整
【清晰度】清晰
【大小】73M
来自国学数典
明代刻本《天妃出身济世传》在海峡两岸,有关和平海神妈祖的传说几乎家喻户晓。近年来,中外学者编著的妈祖专著,亦汗牛充栋。然而,明代的福建省建阳书坊曾刻印出版了一部最早描写妈祖故事的小说———《天妃出身济世传》建本。由于刻本流传甚罕,至今也几乎不为人所知。
  《天妃出身济世传》长篇小说就是明万历年间(1573-1615年)由“建阳书林”熊龙峰刊行的《新刻出像天妃出身济世传》,又名《天妃娘妈传》,或叫《新刻宣封护国天妃娘娘出身济世正传》。全书分为上下两卷,共三十二回。书内插图为连环画式,故版心又题“金像天妃出身传”。这里的“金像”是指此书自始至终每页均有插图。版式分为上下两栏,上栏图画,约占版面的三分之一;下栏为文字,约占版面的三分之二。这也是明代建本小说的常见版式,称为“上图下文”。此书原刻本极为罕见,当年孙楷第先生东渡日本,著《中国通俗小说书目》也未得见,后来常熟王古鲁在《日本访书记》中也未著录。1994年10月,辽宁春风文艺出版社已据此刻本点校出版,收入《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第8册里。
  小说根据福建沿海一带民间流传的妈祖传说搜集整理而成。小说的开篇就说:“湄洲之山,有神人居焉。”这神人就是“汉明帝时所敕封护国济世天妃林氏娘娘。”她本是北方妙极星君的女儿玄真,为追杀屡屡作乱而逃往中界的鳄精猴妖,遂降生在莆田林长者家中,林氏之女。林氏女16岁时,一日在机杼上睡去,忽见鳄精在东洋兴风作浪,要掀翻一队商船,便挺身而出,与鳄精斗法,救护商船。酣战之际,不料被女仆唤醒,鳄精乘机逃脱,船也被鳄精掀翻了一只。从此,林女便不食烟火,唯礼拜观音,最后白日飞升,往湄洲山而去。这时,猴妖又唆使西番进犯汉邦,汉将难以抵挡猴妖的妖法,汉明帝遂下诏招天下术士征番。林女之兄二郎被征,她于是在暗中相助,斩猴妖,败番兵。于是,汉明帝敕封她为护国庇民天妃娘娘。之后,林娘娘又灭了鳄精,故各地皆立庙祭祀。
  这部小说所描写的主要故事情节,如与鳄精斗法、救护商船,与至今尚在福建沿海一带流传的妈祖传说极为相似。特别是“玄真女机上救舟”一回,与流传在闽中南一带的“妈祖机上救亲”的传说,可谓同出一辙。这则传说是说林默娘15岁时,父亲与哥哥乘船外出,出发后不久,气候突变,风起云涌,波浪滔天。父亲和哥哥所乘两船,在波涛中颠簸,甚为危急。这时,默娘正在家中织机上织布,“忽于机上闭睫游神,颜色顿变,手持梭子,足踏机轴,状若有所挟而惟恐失者。母怪,急呼之醒,而梭坠。泣曰:‘阿父无恙,兄殁矣!’顷而报至,果然。”父亲脱险归来,说他们两只船在风涛中几次要沉船,后来,冥冥中似有种力量使两船互相靠近。最后,父亲的船只脱险,而哥哥的船舵折断沉没,哥哥也沉入海中……
  众所周知,妈祖原名林默,又名默娘,她在湄洲湾护佑来往海船,拯救海难,是一位圣洁而正直的女神,被历代朝廷敕封为“天妃”、“天后”、“天上圣母”,这与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完全一致。但小说将天妃的生活年代虚构为东汉明帝时代,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北宋年间,这是小说与传说的不同之处。
  长篇小说《天妃出身济世传》作者吴还初,号南州散人,生平事迹史志无载,文学史上亦不提其人。仅知其曾为建阳余成章刻印的公案小说《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公案》一书撰写引言,末署“大明万历乙巳(33年至1605)孟秋中讠完之吉,南州延陵还初吴迁拜题,”由此可知他名迁,字还初,延陵(可能是他的号,亦可能是地方名)。从小说的描写来看,作者对闽南一带的民俗风情,以及流传民间的妈祖的传说,都极为熟悉,故能据此写成如许长篇的历史故事(小说),且是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反映妈祖故事的长篇小说。从其自署“南州”而言,作者当是闽南一带的人,是一位服务于书坊的编书人。小说的刻印者熊龙峰,书堂名忠正堂,是明嘉靖间建阳的通俗小说作家熊大木的后人。除刊刻本书外,还刻印了《熊龙峰小说四种》和戏曲《西厢记》等,他是明万历年间建阳的刻书名家。
  因此,这部明代建阳刻印的最早的妈祖小说,不仅在福建出版史、小说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福建古代妈祖信仰的形成,促进闽台文化交流而言,此书亦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文献。(郭大卫)


[ 本帖最后由 广文遗韵 于 2008-4-12 16:2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17 18: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南州可能为漳州之别称。
发表于 2008-3-17 18: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明代小说作家吴还初生平与籍贯新考

作者:程国赋 文章来源:《文学遗产》2007年第4期  

                                         一

  明代吴还初编撰的小说,现存两种:一是《新刊出像天妃济世出身传》(一名《新刻宣封护国天妃林娘娘出身济世正传》,简称《天妃娘妈传》)二卷,福建建阳熊龙峰忠正堂万历年间刊刻;另一种是《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公案》(简称《新民公案》)四卷。关于《新民公案》的编撰者与刊刻者尚存在一些争议,徐朔方为《古本小说集成》所撰《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公案·前言》认为此书“作者不详”,实际上,根据《新民公案》一书卷首吴还初所撰《新民录引》可知此书为吴氏所作,《新民录引》云:“甘棠存召绩,镌石垂不朽,故纪公(按:指郭青螺)六省理人之政,每又概揭其一二于篇什,非贡谀也,欲俾公今日新民之公案,为万世牧林总者法程也,有志而喜,于是乎乐谭而镂之剞劂。”这里交代了作者编撰小说的方法、目的以及小说出版情况,由此可以看出,吴还初正是《新民公案》的编撰者。明代小说作家为自己的作品撰写“小引”的情况并不少见,如邓志谟为自撰《铁树记》、《咒枣记》撰《豫章铁树记引》、《萨真人咒枣记引》,凌濛初撰《二刻拍案惊奇小引》等等。顾青所撰《中国古代小说百科全书·明代小说·新民公案》条亦认为:“此书作者当是吴迁。”陈大康《明代小说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P747)指出:“本书作者似即为吴迁。”《新民公案》于万历三十三年由建阳书坊主余成章刊刻,日本延享元年甲子四月抄本误题为“书林  仙源  金成章  绣梓”。余成章(1560—1631),字仙源,万历年间他以“建宁书林仙源余成章”、“闽书林余仙源”、“永庆堂余仙源”诸堂号刻书甚多。(参见方彦寿《闽北詹余熊蔡黄五姓十三位刻书家生平考略·余成章》条有所考证,载《文献》1989年第3期。)
  有关吴还初的生平材料极少,《天妃娘妈传》上卷卷首题“南州散人吴还初编,昌江逸士余德孚校,潭邑书林熊龙峰梓。”下卷卷尾牌记题“万历新春之岁忠正堂熊氏龙峰行。”《新民公案》卷首有《新民录引》,题“大明万历乙巳孟秋中浣之吉南州延陵还初吴迁拜题”,由此可知,吴迁字还初,号南州散人,延陵为吴氏郡望。他与建阳书坊的关系密切。关于吴还初生平、籍贯的其他材料则无从得知。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有关吴还初籍贯的问题,引起学术界一定的关注。现有建阳当地人、福建漳州人、莆田人、江苏常州人数说,笔者试述如下:
  黄永年《〈天妃娘妈传〉校点前言》(载《古籍整理研究学刊》1989年第4期)认为吴还初是建阳当地人,至少是福建人,黄文认为:建阳书坊多“编刻通俗读物……这种通俗读物尤其是章回小说常由书坊雇佣当地水平欠高的文人来编写,所以南州散人吴还初当就是其中的一员。”黄先生的推测显然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明代建阳书坊常常雇请外地文人参与小说的编撰工作,为建阳书坊所雇请或者与建阳书坊关系十分密切的文人,以江西籍者为多,如邓志谟、朱星祚、黄化宇等,所以黄先生认为建阳书坊刊刻章回小说“常由书坊雇佣当地水平欠高的文人来编写”的说法是不妥的。
  官桂铨《〈天妃娘妈传〉作者吴还初小考》(载《学术研究》1995年第6期)认为吴还初是福建漳州人,主要依据是:“五代后晋开运二年(945),改漳州为南州,因‘时刺史董思安以其父名章,请改漳州为南州……乾德四年(966年)复为彰州。(见光绪《漳州府志·建置》),吴还初应为漳州人,漳州临海,他熟悉并搜集妈祖的传说也是情理中的事。”
  刘福铸《〈天妃娘妈传〉作者初探》(载《莆田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对官桂铨之说提出反驳,他认为:“前人的‘南州’一词,有两种含义,一是作南方地区的泛称,一是真正的行政区域名。”“‘南州’不独指漳州无可否认”,“后来的诗人对于福建以上地区,都可能使用‘南州’一词。……基于此由,笔者认为,官先生所谓‘吴还初应为漳州人’的结论未免过于武断了。”刘福铸根据《天妃娘妈传》中诗词押韵特点、使用的方言语汇以及出现莆仙及众多周边地名等,推断吴还初是福建莆田人,不过缺乏直接的、有说服力的证据。
    李忠明《17世纪中国通俗小说编年史》第一章《1601——1619》(安徽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认为:《天妃济世出身传》(即《天妃娘妈传》)“书中所题为‘南州散人吴还初’,‘南州’不知所指,……‘延陵’为古邑名,根据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延陵,位于现在的常州。由此可知,本书作者为吴迁,字还初,号南州散人,江苏常州人。”我们在前文已作说明,延陵为吴氏郡望,并非指吴还初的籍贯。

                                         二

  吴还初究竟是何地人?其生平经历是否有迹可循?本文依据新发现的两条材料,否定上述建阳当地人、福建漳州人、莆田人、江苏常州人数说,提出江西南昌说,并对吴还初的生平经历、文学修养等加以勾勒。
  在明代邓志谟所著《得愚集》中,(参见台湾天一出版社1985年版《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初编》本《锲注释得愚集》,以下所引《得愚集》版本皆同。)笔者发现为学界所忽略的两封书信,现将两封书信中与吴还初相关的内容摘录如下:
  《得愚集》卷二《答余君养谦》一文云:“吴还初不幸于闽旅礻亲,(按:礻亲,当为榇。台湾天一出版社本《锲注释得愚集》原注云:“客死而归丧者曰旅榇。”)亦莫之归,哀哉!此君零落可惜。第此君大耳,以不情负足下,似有死道,然足下椽笔工夫,际阳九之日,且不与人较锱铢,弟益知养谦先生千载人也。”
  同卷《与吴君还初》一文云:“数日不面足下,心旌摇曳矣。弟昨夜燃烛时酒后耳热,正长吟‘潮汐有消长,乾坤无变更’之句,不意地之忽动。其屋瓦之振颇如长平鼓噪时而陆中人更若登泛泛水中州,先儒弗验也。弟方切杞人之忧,足下将无同乎?足下胸臆中贮立丘坟几许,一下笔词源滚滚,即譬之静界寺咄咄泉也。《蝉吟稿》一序,弟敢咄之于君,幸涌出馀波沃弟。”
  笔者认为,邓志谟信中提到的吴还初就是《天妃娘妈传》与《新民公案》的作者,证据有三:第一,两位小说作家生活的时代相同,据《豫章铁树记引》、《萨真人咒枣记引》、《得愚集》、《新民公案》卷首《新民录引》所题“大明万历乙巳孟秋”(即万历三十三年)等文献可知,邓志谟、吴还初二人皆生活于万历时期;第二,两位小说作家与建阳书坊关系密切,邓志谟在担任建阳余氏塾师之际,为余氏萃庆堂编写大量小说和类书,其中《铁树记》、《咒枣记》、《飞剑记》为余泗泉等人所刊,《花鸟争奇》由余应虬作序;吴还初编撰的《天妃娘妈传》为建阳书坊主熊龙峰忠正堂所刊,并为建阳书坊余成章编撰《新民公案》,值得注意的是,从清光绪二十二年建阳余氏木活字本传抄本《书林余氏重修宗谱》第七册《书坊文兴公派下世系》可以看出,余继安“生子四:仲明、孟和、升郎、定郎。”仲明生子寿山、福海、彰德、寿岸,余成章为福海公长子,彰德生子泗泉、应虬,笔者试列表示意如下:
                         ——寿山
                         ——福海 ——成章
            ——仲明 ——              ——泗泉
                           ——彰德 ——
  余继安——                           ——应虬
                           ——寿岸
       ——孟和

    如此看来,余成章为余彰德之侄,与余泗泉、余应虬为堂兄弟,换言之,与邓志谟、吴还初关系密切的建阳余氏两位书坊主为亲属关系,是同一家族中的堂兄弟。邓、吴二人同样生活于万历时期,又与建阳余氏书坊关系同样密切,所以二人相识并有书信往来自在情理之中;第三,再看邓氏书信中所提到的吴还初,从《与吴君还初》一文可知,吴氏也是从事文字工作的,博学多才,文思泉涌。《蝉吟稿》为邓志谟之作,邓志谟《得愚集》卷五《答邓君如印》即声称:“弟《蝉吟稿》内志怨者五律皆不平之鸣也。”《与吴君还初》一文提到:“《蝉吟稿》一序,弟敢咄之于君,幸涌出馀波沃弟。”明代坊刊小说的序言,或请名人撰写,甚至假托名人以抬高小说身价,或者自序,或者请同辈好友撰写,邓志谟邀请吴还初为自己的文稿作序,说明两人关系相当密切,常有文字来往与切磋。由此,笔者认为邓志谟书信中提到的吴还初无疑就是与邓氏生活于同一时期、与建阳余氏书坊关系同样密切、编撰《天妃娘妈传》、《新民公案》等小说的吴还初。

                                       三

  通过邓志谟《得愚集》卷二《答余君养谦》、《与吴君还初》两篇书信,再结合吴还初的两部小说创作,我们可以考证吴氏的生平经历、文学修养及其籍贯。
  1、吴还初博学多才,笔力甚健,著述甚丰,正如邓志谟《与吴君还初》一文所言:“胸臆中贮立丘坟几许,一下笔词源滚滚,即譬之静界寺咄咄泉也。”我们从吴还初的小说创作也可以看出其知识渊博的一面,他对《诗经》、《论语》、《楚辞》等典籍非常熟悉,经常化用其语,如《天妃娘妈传》第二十三回《弱水国还臣奉贡》回末引诗中“欲报之德”之句即出自《诗经》中的《小雅·谷风之什·蓼莪》篇。
  2、由《答余君养谦》一文可知,吴还初虽然满腹才华,但怀才不遇,“零落可惜”,一生漂泊,命运坎坷,不幸客死他乡,甚至连死后也无法归丧。
  3、吴氏与邓志谟交往频繁,关系密切,经常碰面,所以邓志谟才有“数日不面足下,心旌摇曳矣”(《与吴君还初》)的感慨,邓氏还邀请吴还初为自己的《蝉吟稿》作序。
  4、关于吴还初的籍贯,根据上述两篇书信,我们可以否定建阳当地人、福建漳州人、莆田人、江苏常州人数说,由《答余君养谦》所云“吴还初不幸于闽旅礻亲,亦莫之归”一句即可证明。“旅礻亲”一词下原注云:“客死而归丧者曰旅榇。”这说明吴还初是客死他乡,不是建阳当地人;“于闽旅礻亲”则表明他不仅不是建阳当地人,也不是福建人。
  吴还初是何处人氏呢?我们还是从其号“南州散人”以及自称“南州延陵还初吴迁”入手。南州一词,或泛指南方地区,或指具体地名,福建、四川、云南、江西均有南州之称,但以江西最为普遍、最为知名,《后汉书》卷五十三《徐稺传》云:“徐稺字孺子,豫章南昌人也。……(郭)林宗曰:‘此必南州高士徐孺子也。’”这里说得很清楚:“南州”是“豫章南昌”的别称,刘福铸《〈天妃娘妈传〉作者初探》把“南州高士徐孺子”理解成“南方高士徐孺子”有些牵强附会。笔者据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江西通志》检索,共有60处提到“南州”一词,这里引述几条历代以南州作为豫章南昌别号的材料如下:
  《江西通志》卷六十七《人物二·南昌府二》中宋代《罗从彦传》云:“罗从彦字仲素,本南昌人,寓闽之剑浦……真南州之冠冕也,学者称为豫章先生。”
  《江西通志》卷一百五十五《艺文·诗九·七言律》录明代曾棨《南昌八景》诗云:“城外青山爽气浮,重峦迭嶂拥南州。四时秀色含云雾,万壑寒光逼斗牛。野树迥连空翠合,涧泉长绕画屛流。由来此处多仙境,那得飙车汗漫游。”
  《江西通志》卷一百三十九《艺文·序四》录明末清初江西新建人陈弘绪(一作陈宏绪)《豫章二祀纪序》云:“南州胜迹在城中者,一为东湖之高士祠,一为章江门之夕佳楼高士祠,人知为徐孺子。”
  由上可知,“南州”多作为豫章南昌的别号,汉代的“南州高士”徐孺子在当地影响很大,人们建祠纪念,吴还初以“南州散人”为号,显然寓含其籍贯在内,因此我们认为,吴还初是江西南昌人。
    吴还初是江西南昌人而不是福建人或江苏常州人,这一点,我们从吴还初自撰的《新民录引》也可以得到证明,其《新民录引》将郭青螺称为“我吉州青螺郭公”,郭青螺(1542——1618),名子章,字相奎,号青螺,吉安泰和人,曾任建宁府推官、潮州知府、四川提学使、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湖广、福建布政使诸职,万历二十七年以副都御史巡抚贵州兼制楚蜀,协助湖广川贵总督李化龙平定播州杨应龙叛乱,吴还初以“我吉州青螺郭公”相称,无疑表明自己也是江西人。郭青螺作为当时的乡贤名流,又曾任建宁府推官、福建布政使诸职,所以郭氏事迹尤其是他在建宁府推官任内的故事自然为同是江西人、流寓建阳的吴还初所津津乐道,《新民公案》全书四卷四十三则,现存四十一则,写郭氏在建宁府(包括浦城、建阳、建安、崇安、瓯宁、寿宁、政和诸县)断案者即达十五则之多。
  明代建阳是全国刊刻中心之一,刻书业发达,而福建、江西相邻,交通方便,这就为江西文人入闽提供了可能。在上文我们提到,为建阳书坊服务的下层文人很多来自江西,与吴还初关系密切的邓志谟是江西人,吴还初编撰《天妃娘妈传》,与他合作、校雠书稿的“昌江逸士余德孚”也是江西人,昌江在今江西波阳县。吴还初也属于这些文人群体中的一员。
  吴还初虽然是江西人,但他服务于建阳书坊,生活于这一地区,久而久之,必然熟悉当地的风土人情、历史传说等,加上他博学多闻,所以搜集并创作妈祖的传说并不奇怪。
发表于 2008-5-14 18: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李逵遇上了李鬼

请将下文官与以上所转署名为“郭大卫”的文章对照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


最早描写妈祖故事的长篇小说
       ——《天妃出身济世传》的建本
   海峡两岸闽台人民血肉相连,闽台风俗也同出一源。起源于福建莆田的妈祖信仰,从宋代 开始逐渐流传,传播到闽台各地,成为闽台人民的主要宗教信仰,也成为闽台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如今,“海峡女神”妈祖成了两岸人民共同信仰和崇拜的民间神祗,成为沟通海峡 两岸骨肉同胞的感情纽带。随着人口的繁衍和迁徙,妈祖信仰还逐渐流传到美国、日本、新 加坡、马来西来、菲律宾等国的华侨中。而在地处闽北山区的邵武、建瓯一带,只要稍微 留意一下,也能看到一两座简陋而质朴的妈祖神庙,据传说,是当年郑和下西洋时,曾在这 一带招 募兵员,家人为祈祷他们渡海平安而立,并一直延续至今。妈祖信仰的地域之广泛,于此可 见。
       海神妈祖的故乡在莆田的湄洲湾。这里,有一座面积约16平方公里的小岛,名湄洲岛 。岛上至今有妈祖神庙十几座。岛北端的湄屿峰,今名妈祖山,座落着祀奉妈祖神像的天后 宫祖庙。在海峡彼岸的台湾,祀奉妈祖的大小庙宇多至数百座。由于台湾与湄洲岛隔海遥遥 相望,台胞除了组织进香团到湄洲祖庙拜祭外,还往往对着湄洲祖庙隔海遥祭。在海峡两 岸,海神妈祖的传说,可谓家喻户晓。然而,明代建阳书坊曾刻印出版了一部最早描写妈祖 故事的小说,由于刻本流传甚罕,时至今日,也就几乎不为人所知。     这部小说就是明万历 年 间(1573-1615年)由建阳书林熊龙峰刊行的《新刻出像天妃出身济世传》,又名《天妃娘妈 传》,或《新刻宣封护国天妃娘娘出身济世正传》。全书分为上下二卷,共三十二回。书内 插图为连环画式,故版心又题“全像天妃出身传”。所谓“全像”,是指此书自始至终每页 均有插图。版式分为上下两栏,上栏图画,约占版面三分之一,下栏文字,约占版面三分之 二。这是明代建本小说的常见版式,称“上图下文”。图两侧各题以五言联语一对, 正文 半叶十行,每行十六字。此书原刻本极为罕见。当年孙楷第先生东渡日本,著《中国通俗小 说书目》也未得见。后常熟王古鲁在《日本访书记》中也未著录。1994年10月,辽宁春风文 艺出版社已据此刻本点校出版,收入《中国古代珍稀本小说》第8册。
       小说根据福建沿海 一带民间流传的妈祖传说搜集整理而成。小说开篇就说:“湄洲之山,有神人居焉。”这神 人,就是“汉明帝时所敕封护国济世天妃林氏娘娘。”她本是北方妙极星君的女儿玄真,为 追杀屡屡作乱而逃往中界的鳄精猴妖,遂降生在莆田林长者家中,为林氏之女。林氏女十六 岁时,一日在机杼上睡去,忽见鳄精在东洋兴风作浪,要掀翻一队商船,便挺身而出,与鳄 精斗法,救护商船。酣战之际,不料被女仆唤醒,鳄精乘机逃脱,船也被鳄精掀翻了一只。 从此,林女便不食烟火,唯礼拜观音,最后白日飞升,往湄洲山而去。这时,猴妖又唆使西 番进犯汉邦,汉将难以抵挡猴妖的妖法,汉明帝遂下诏招天下术士征番。林女之兄二郎被征 ,她于是在暗中相助,斩猴妖,败番兵。汉明帝于是敕封她为护国庇民天妃娘娘。之后,林 娘娘又灭了鳄精,各地皆立庙祭祀。这部小说所描写的主要故事情节,如与鳄精斗法,救 护商船,与至今尚在福建沿海一带流传的妈祖传说极为相似。特别是“玄真女机上救舟”一 回,与流传在闽南一带的“妈祖机上救亲”的传说,可谓同出一辙。
       这则传说是说默娘15 岁时,父亲与哥哥乘船外出,出发后不久,气候突变,风起云涌,波浪滔天,父亲和哥哥所 乘两船,在波涛中颠簸,甚为危急。这时,默娘正在家中织机上织布,“忽于机上闭睫游神 ,颜色顿变,手持梭,足踏机轴,状若有所挟而惟恐失者。母怪,急呼之醒,而梭坠。泣曰 :‘阿父无恙,兄殁矣!’顷而报至,果然。”(参明无名氏《天妃显圣录》“机上救 亲”一节,载蒋维锬编校《妈祖文献资料》一书,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年4月版)父 亲脱险归来,说他们两只船在风涛中几次要沉船,后来,冥冥中似有种力量使两船互相靠近 ,最后,父亲的船只脱险,而哥哥的船舵折断沉没,哥哥也没入海中。
       小说与传说略有不 同的是,将救父改为救护商船,将狂风恶浪等自然现象拟人化,改为与鳄精在海上斗法。小 说中的鳄精与猴妖也来源于民间传说中的海怪晏公及其属下千里眼、万里目、嘉应、嘉佑等 魔怪。小说中的白日飞升则源于民间传说的“湄屿飞升”。妈祖原名林默,又名默娘,她 在湄洲湾护佑来往海船,拯救海难,是一位圣洁而正直的女神,被历代朝廷敕封为“天妃” 、“天后”、“天上圣母”,这与小说中的主人公也完全一致。但小说将天妃的生活年代虚 构为东汉明帝时,而不是通常认为的北宋年间,这是小说与传说的不同之处。
       小说的刻印 者熊龙峰,书堂名忠正堂,是明嘉靖间建阳的通俗小说作家熊大木的后人。除刊刻本书外, 还刻印了《熊龙峰小说四种》,是四种文言短篇小说的丛刻本。熊龙峰还刻印了戏曲《西厢 记》,他是明万历期间建阳的刻书名家。
       本书作者吴还初,号南州散人,生平事迹史志无 载,文学史上亦不提其人。仅知其曾为建阳余成章刻印的公案小说《郭青螺六省听讼录新民 公案》一书撰写引言,末署“大明万历乙巳(33年—1605)孟秋中浣之吉,南州延陵还初吴迁 拜题”。(黄岩柏《中国公案小说史》142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91年5月版)由此可知他名迁,字还初,延陵可能也是他的号。从小说的描写来看,作者对闽南一带的民 情风俗,以及流传民间的妈祖的传说,都极为熟悉,故能据此写成历史上唯一的一部反映妈 祖 故事的长篇小说。从其自署“南州”而言,作者当是闽南一带的人,是一位服务于书坊的编 书人。
        当前,湄洲妈祖庙每年接待前来朝拜的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人数达数十万,成为福 建对外开放的一个重要窗口。妈祖研究也因之成为近年来历史文化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因 此,这部明代建阳刻印的最早的妈祖小说,不仅在福建出版史、小说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对 研究福建古代妈祖信仰的形成,促进闽台文化交流而言,此书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历史 文献。
        本文为拙著《福建古书之最》中的一篇,此书2004年1月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
发表于 2013-8-11 17:56: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李逵”不及“李鬼”
差远了去了
发表于 2013-8-12 10: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书,好像最近电视剧也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9 22:14 , Processed in 0.082705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