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9493|回复: 16

[书志] 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宋]陈振孙.清武英殿聚珍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5 21:39: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    名】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
【作    者】[宋]陈振孙
【版    本】清武英殿聚珍版
【文件格式】pdf
【清 晰 度】清晰
【提    要】东方文化研究所  彩色书影
【备    注】解压后8个文件

终于完成了,平均上传一个附件要花将近30分钟哟!













[ 本帖最后由 继续革命 于 2008-6-18 12:26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2-7 22: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武英殿聚珍版書又称《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武英殿聚珍版全书》。丛书名。武英殿是清宫内殿名,设有修书处。1773年乾隆帝命从《永乐大典》中汇辑罕见著作,计一百三十八种,用木活字排版,定名“聚珍版”。

       此版本當比《四庫全書》本爲優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经、史、子、集、丛)

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6%B1%BE%CA%E9%C4%BF
【作 者】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
【丛书名】
【形态项】 760 ; 20厘米
【读秀号】000000259206
【出版项】 上海古籍出版社 , 1990
【ISBN号】 7-5325-0868-4 / Z838
【原书定价】网上购买
【主题词】古籍 善本 图书目录(地点: 中国)善本 古籍 图书目录(地点: 中国)图书目录 善本 古籍(地点: 中国)
【参考文献格式】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编辑委员会编.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 经、史、子、集丛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1996
发表于 2008-4-10 08: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斋书录解题
二十二卷,南宋陈振孙撰。陈振孙(约1186—约1262),曾名瑗,字伯玉,号直斋,湖州安吉(今属浙江)人,一说湖州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著名目录学家。宁宗、理宗之际,历溧水、绍兴、鄞县教授,台州知州,嘉兴知府等。淳佑四年(1244),除国子司业。后官至侍郎,以宝章阁待制致仕。藏书最多,传录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经近二十年的辛勤努力,编成“书录解题”,因其所居号“直斋”,故名其书《直斋书录解题》。原本五十六卷,分经、史、子、集四录,故书名中称“书录”。全书共分五十三类,在两宋官修书目基础上调整增补了门类。经录十类: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语孟类、谶纬类、经解类、小学类。史录十六类:正史类、别史类、编年类、起居注类、诏令类、伪史类、杂史类、典故类、职官类、礼注类、时令类、传记类、法令类、谱牒类、目录类、地理类。子录二十类:儒家类、道家类、法家类、名家类、墨家类、纵横家类、农家类、杂家类、小说家类、神仙类、释氏类、兵书类、历象类、阴阳家类、卜筮类、形法类、医书类、音乐类、杂艺术、类书类。集录七类:楚辞类、总集类、别集类、诗集类、歌词类、章奏类、文史类。该书没有大序,只有八个类目有小序,用以说明类目的增创和内容的变化。“语孟类”小序,叙其增创之由。“小学类”小序,重新确定该类目著录范围为“文字训诂”,论书法者“列于杂艺类”。“起居注类”小序,重新确定该类目“与实录共为一类,而别出诏令”。“时令类”小序,叙这一类自“子部农家类”列之“史部”的原因。“阴阳家类”小序,叙恢复这一类目之由,“以时日、禄命、遁甲等备阴阳一家之阙”。“音乐类”小序,以“古乐已不复有书”,汉唐以来的乐府、教坊、琵琶、羯鼓之类著述,不应列于经录,故“著于子录杂艺之前”。“诗集类”小序、“章奏类”小序,都叙其别为一类,是因其有单行本即“独行者”。每书各详其卷帙多少、撰人姓名及官称、成书及内容起止、重要序跋摘录等,间有史书考订,谓之“解题”。该书著录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超过南宋官修《中兴馆阁书目》所著四万四千四百八十六卷。其“解题”的参考使用价值,也较《中兴馆阁书目》为优。私人藏书目录在数量、质量方面同时超越官修目录,该书是其转折点。从此,官修目录改记藏书为只记本朝著述,随之兴起补各朝著述的热潮。《直斋书录解题》原本五十六卷,相传明代毛晋有半部南宋刻本。北京大学图书馆有李盛铎旧藏传抄宋兰挥旧藏本,存二十卷。北京图书馆藏有元抄本,仅四卷(卷四七至卷五〇)。清代四库馆从《永乐大典》辑出,重编为二十二卷,刻入武英殿聚珍版丛书,为今之通行本。乾隆四十三年(1704),卢文弨以四库馆本为基础,校以“元本”残卷两种,并“据之定为五十六卷”,恢复原先次第,名以《新订直斋书录解题》,被称为卢校本,稿藏上海图书馆(缺卷八至卷一六)。南京图书馆藏丁丙跋卢校本,青海师范学院藏缪荃孙批校本,北京图书馆藏傅增湘录卢校跋本,均为善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校点本,以“聚珍版”为底本,元抄本及卢校本为主要校本,并附有关该书的评论及作者的事迹,为目前最为实用的一个本子。
发表于 2008-4-10 08:41:56 | 显示全部楼层
直斋书录解题二十二卷(永乐大典本)
宋陈振孙撰。振孙字伯玉,号直斋,安吉人。厉鹗《宋诗纪事》,称其端平中仕为浙西提举,改知嘉兴府。考周密《癸辛杂识》“莆田杨氏子妇”一条,称陈伯玉振孙,时以倅摄郡。又“陈周士”一条,称周士,直斋侍郎振孙之长子。则振孙始仕州郡,终官侍郎,不止浙江提举,鹗盖考之未详也。《癸辛杂识》又称:“近年惟直斋陈氏书最多,盖尝仕於莆,传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馀卷,且仿《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云云。则振孙此书,在宋末巳为世所重矣。其例以历代典籍分为五十三类,各详其卷帙多少,撰人名氏,而品题其得失,故曰“解题”。虽不标经史子集之目,而核其所列经,之类凡十,史之类凡十六,子之类凡二十,集之类凡七,实仍不外乎四部之说也。马端临《经籍考》惟据此书及《读书志》成编。然《读书志》今有刻本,而此书久佚,仅《永乐大典》尚载其完帙。惟当时编辑潦草,讹脱宏多,又卷帙割裂,全失其旧,谨详加校订,定为二十二卷。方今圣天子稽古右文,蒐罗遗籍,列於四库之中者,浩如渊海。此区区一家之书,诚不足以当万一。然古书之不传於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於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原本间於解题之後附以随斋批注。随斋不知何许人。然补缺拾遗,於本书颇有所裨,今亦仍其旧焉。(《四库总目提要》 )
发表于 2008-4-10 08: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直斋书录解题
图书编号:2609476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定价:55.0
ISBN:780720074
作者:[宋]陈振孙撰
出版日期:
版次:
开本:26cm
简介:
本书为四库全书之一,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收入图书三千四百五十七种,凡七万九千零七十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六千七百五十二函。本册为直斋书录解题影印本。
发表于 2008-4-10 08:4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振孙及其《直斋书录解题》(ZT)  
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私人藏书目录,它与宋代另一部私人藏书目录《郡斋读书志》齐名,在我国目录学史上具有很高的价值。  
陈振孙字伯玉,号直斋,浙江安吉州(今浙江安吉县)人。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僚地主家庭里,父亲是个读书人。陈振孙曾在江西、福建、浙江等地作过多年地方官,任过江西南城县官;宝庆二年(1226)任兴化军通判;端平元年(1234)任教授;端平三年(1236)以朝散大夫知台州,兼任浙东提举。嘉熙元年(1237)又改知嘉兴府,任浙西提举。后历任国子司业、某部侍郎、宝章阁待制等职,淳佑九年(1249)退职,卒年无考。  
陈振孙生活的南宋时代,正当出版事业兴盛发达,私人藏书、私人编制目录盛行一时。在这种风气影响下,陈振孙早年作官时就开始搜集藏书。他所任职的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出版业繁荣,藏书家很多。他在福建莆田任兴化军通判时,和当地藏书家相熟。莆田一带是文化发达、藏书家聚集的地方,这对陈振孙收藏图书、增长图书目录方面的学识有重要影响。陈振孙先后传录了郑寅、夹漈(指夹漈山,在福建莆田西北)郑氏、刘氏、李氏、方氏、林氏、吴氏等所藏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书籍的收藏和整理,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编成了《直斋书录解题》。  
《直斋书录解题》全书分为五十三类。考察其分类的性质,仍然是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顺序排列。书中没有总序和大序,在所分五十三类中,只有七类有小序。这七篇小序,是陈振孙认为有必要而写的。比如语孟类,自《汉书·艺文志》以来,历代目录都把《孟子》列入子部儒家类。宋代自熙宁以后,《孟子》被列入十三经;至元佑中,以《论语》、《孟子》取士。宋代统治者出于政治需要而体现在学术思想领域中的这种变化,在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中得到了反映。在目录中将《论语》、《孟子》并列,是陈振孙首创。语孟类小序说:“今国家设科取士,语孟并列为经,而程氏诸儒,训解二书,常相表里,故今合为一类。”这不仅表明陈振孙维护封建正统的思想立场,同时说明他能够根据学术源流的发展变化进行合理的分类。再比如音乐类,陈振孙在小序中说:“古乐已不复有书,而前志相承,乃取乐府、教坊、琵琶、羯鼓之类,以充乐类,与圣经并列,不亦悖乎?”他认为把乐府、教坊、琵琶、羯鼓之类与六经之中的礼乐之乐相混同,使之与圣经并列,这是不妥当的。于是,从六艺之中把它们排除,名之曰音乐类,列于子部杂艺类之前,表明其地位、价值只能与杂艺之流相提并论。其他如小学类、起居注类、时令类、农家类、阴阳家类等小序的撰写,或者因为在分类上有所增设,或者因为著录内容分合变化。这些小序,除了表现陈振孙的思想政治态度及学术观点,也反映出陈振孙辨析学术异同的清晰和条理。  
《直斋书录解题》的主要价值在于解题。“解题”也就是提要。它介绍作者生平,撮举每书大旨,品题得失,考辨讹谬,对于我们读书,辨别学术源流有指导门径的作用。解题目录发端于汉代,到宋代已经趋于成熟。宋代是一个图书目录繁荣发达的时代,目录学已经具有相当的水平。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以及晁公武的《郡斋读书志》,是当时目录学发展水平的最优秀、最典型的代表。宋代的大部分目录,包括官修的《崇文总目》、《中兴馆阁书目》、《中兴馆阁续书目》等都已佚失(至今只有后人辑佚本),流传至今的只有《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以及《遂初堂书目》。《遂初堂书目》无解题,只记书名而已。《直斋书录解题》和《郡斋读书志》的解题不仅具有指导读书治学的功用,由于它们的存在,宋代解题目录的面貌得以保留。这些解题吸收并借鉴了前人的经验及成果,不拘泥于固定的格式,根据每部书的具体情况决定解题的篇幅。通常是二三十字至百余字就能简明扼要地披露一部书的大致内容。详略得当,繁简适中,灵活多样而不千篇一律,充分显示了我国目录学的优良传统以及宋代目录学在编写提要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尤其值得珍视的,是《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的书籍后来大部分散失,但是解题还在,这就为古籍的考证提供了极其宝贵的资料。比如《温公日记》,是司马光熙宁年间在朝时所记,内容包括臣僚的调派授职,君主宣渝之语,臣下对君主的上书应对以及闻见杂事等。显然,这部书具有实录性质,其中记事或有与正史、实录不同,对于考证史实、了解熙宁年间朝廷政事具有一定价值。陈振孙之后,这部书在《宋史·艺文志》及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均不见著录,可见已经佚失。再比如《阴山杂录》,辽中书舍人赵志忠撰。赵志忠本是汉人,自幼陷于辽,在辽朝举进士、仕显官,后来归宋,叙述辽君臣世次、山川风物,撰成此书。这部书对于了解辽朝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是不可忽视的。然而陈振孙之后只见于《宋史·艺文志》,其他目录均不见著录,很可能也佚失不传。由于《直斋书录解题》的存在,后人通过解题就可以了解这些已佚之书的大致内容。即使有些解题简略到仅记书名、卷数、作者,也为后人考辨古籍的真伪、异同留下了可供凭藉的蛛丝马迹。《直斋书录解题》还有一个优点,它著录一部书,通常把当时其他书目对这部书的不同著录记载下来。  

   

如:  
祝融子两同书二卷  
不著名氏。中兴书目云,唐吴筠撰,唐艺文志同,但入小说类。又案崇文总目以为罗隐撰,未详。其书采孔老为内外十篇。祝融者,谓鬻子为诸子之首也。  
三朝经武圣略十五卷  
天章阁侍讲王洙撰。宝元中上进,凡十七门,后五卷为奏议。  
中兴书目云,十卷。李淑书目十五卷。今本与邯郸卷数同。  
论语续解十卷考异说例各一卷吴棫撰。  
其所援引百家诸史传,出入详洽。所称栾肇驳王郑之说,间取一二。肇,晋人。隋唐志载论语释二卷,驳二卷。按董逌藏书志,释已亡,驳幸存,而崇文总目及诸藏书皆无有。棫盖尝见其书也。馆阁书目亦不载。解题中提到的中兴书目、崇文总目,李淑邯郸书目、董逌藏书志等,是宋代官修或私修书目,都未能流传至今。由于陈振孙在解题中记载了各种书目对一部书著录的不同点,不但为考证古籍的作者、篇卷、版本、残阙、有无的异同提供了依据,还使后人得以窥见所佚书目之一斑。《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论《直斋书录解题》说:“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这评价,准确、恰当地道出了《直斋书录解题》的价值。元代马端临所作著名的《文献通考·经籍考》,多采自《直斋书录解题》。  
《直斋书录解题》后来也佚失了。流传至今的二十二卷本是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录而成的。《永乐大典》中的《直斋书录解题》编辑草率,讹脱颇多。四库馆臣对解题进行了详细的考核,各附以按语。原本于解题之后间或附有随斋批注。随斋为何许人,说法不一。据清人钱泰吉考证,随斋是元代人程棨,号随斋。钱泰吉自称“证据凿凿”,“确然无疑”(见钱泰吉《曝书杂记》卷中)。由于随斋批注能够补阙拾遗,于本书颇有补益,四库馆臣在辑录时仍依其旧,与《直斋书录解题》并存。  
陈振孙在政治观点及学术观点上,推崇朱熹,尊奉二程,对王安石则极力诋毁、排斥。这种褒贬、爱憎的态度在《直斋书录解题》中是很分明的。清代卢文弨称赞《直斋书录解题》“持论甚正”,“棱棱岳岳识见大有过人者”(卢文弨《抱经堂文集》卷九);四库馆臣也誉其为“议论醇正”。来自封建时代学者的这种评价,正可以说明陈振孙及其《直斋书录解题》维护封建正统,保守、顽固的政治倾向。
发表于 2008-4-10 08:4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振孙(?—约1261),原名瑗,字伯玉,号直斋,安吉梅溪(今属浙江)人。父祖虽非官宦,但也是读书人家。幼年好学,常从人借阅,“尝于《班书》志传录出诸诏,与纪中相附,以便览阅”①。嘉定十二年(1219),为浙江鄞县县学②,后迁绍兴教官,又任江西南城县令。宝庆三年(1227),为兴化军(今福建莆田)通判。福建兴化军为宋代刻书、藏书兴盛之地,他在此抄录收集了大量典籍。端平三年(1236)他以朝散大夫知台州兼浙东提举。次年改嘉兴府知府。嘉熙三年(1239)调任浙西提举,在当地停废醋库,抚恤邦民,有政绩③。淳祐四年(1244)入京为国子监司业。淳祐九年前后,以侍郎、宝章阁待制致仕,卒赠光禄大夫④。

陈振孙性喜藏书,为南宋大藏书家、目录学家。周密在《齐东野语》卷12中说:“近年惟直斋陈氏书最多,盖尝仕于莆,传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且仿《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其实,陈振孙不仅在莆田收书。由于他前后任职的浙江、江西、福建都是当时图书事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因此他每到一地都不辞辛苦地向当地学者、藏书家求教,购买和传录典籍,从而大大丰富了自己的收藏。在他后来撰写的书录提要中,有不少内容反映了他辛勤收书的过程。经过数十年心营目识和材料的积累,他把自己对于典籍整理研究的心得,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的形式,撰成私家藏书目录《直斋书录解题》56卷。

《直斋书录解题》的学术价值,可与《郡斋读书志》相媲美,它们被誉为古代私家书目的“双璧”。全目共著录图书3039种,51180卷,这个数量大大超过了宋代及以前的私人藏书,而且与当时的官府藏书相比,也毫不逊色,藏量超过了《中兴馆阁书目》的44486卷,就是《中兴馆阁书目》加上孝宗以后增修的《续目》,两者的藏量也仅比《直斋书录解题》多出8000卷。能在一部私藏书目内对如此众多、广泛的典籍进行评介和考证,由此也就不难想象其收藏典籍的功劳及所著书录的价值了。书录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能根据当时图书的实际情况,在图书分类上有所改革。他的图书分类继承了过去目录的传统,沿用了旧的类目,但又有创新,设立了语孟、别史、诏令、法令、时令、音乐等新的类目,这些类目大多被宋以后的公私目录所仿效。《直斋书录解题》的解题内容丰富而明切,或述撰人事迹,或论学术源流,或考真伪得失,而注重典籍的版本款式,为一大特色。从解题中可以看到,他对许多典籍的刊刻时间和地点都有简要的记载,不但记京本、监本等刻本的特点,也记录了抄本、拓本的情况。

《直斋书录解题》在流传过程中,未能完整保存下来。清四库馆臣只从《永乐大典》辑出22卷。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此基础上,吸收清人卢文弨的校勘成果,出版了较为实用的点校本。《直斋书录解题》虽已残缺,但仍为学林所重。《四库全书总目》推许说:“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①

陈振孙不仅究心目录学,对理学也颇有研究。刘克庄在《故通判大夫宝章阁待制致仕陈振孙赠光禄大夫制》中评论说,“早号醇儒,得渊源于伊洛;晚称名从,欲辈行于乾淳”②。学术上他服膺朱熹,在书录解题中甚为推崇;而于象山心学,则颇有贬斥。除《直斋书录解题》外,还撰有《易解》、《尚书解》、《吴兴人物志》、《氏族志》、《玄真子渔歌碑传集》等,但皆不传。
发表于 2008-4-10 08: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振孙,初名瑗(《皕宋楼藏书志》卷三三),字伯玉,号直斋,安吉(今属浙江)人。一作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八八《重修通判厅》)。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为溧水教授(《吴兴藏书录》引《湖录》)。八年,调绍兴府教授,知南城县(《直斋书录解题》清卢文弨跋)。召为军器监簿、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平斋文集》卷一八《军器监簿陈振孙除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制》)。理宗宝庆三年(二二二七),通判兴化府(清《福建通志》卷二三)。端平三年(一二三六),知台州兼权浙东提举。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知嘉兴府(《会稽续志》卷二)。淳祐四年(一二四四),为国子司业(《梅野集》卷七《授国子司业制》)。九年致仕。有《直斋书录解题》传世。清同治《安吉县志》卷一二有传。
发表于 2008-4-10 08:46:55 | 显示全部楼层

陈振孙和《直斋书录解题》

目录学在传统治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余嘉锡语)是也。南宋陈振孙的《直斋书录解题》,是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私人藏书目录,它与宋代晁公武的另一部私人藏书目录《郡斋读书志》齐名,被誉为古代私家书目的“双璧”,在目录学史上享誉极高。
  陈振孙(约1183—约1262),字伯玉,号直斋,安吉梅溪邸阁山(又名青山,今在原梅溪电厂一带)人,出身于一小官僚地主家庭。幼年好学,“尝于《班书》志传录出诸诏,与纪中相附,以便览阅”。嘉定十二年(1219),为浙江鄞县县学,后迁绍兴教官,又任江西南城县令。宝庆三年(1227),为兴化军(今福建莆田)通判。福建兴化军为宋代刻书、藏书兴盛之地,他在此抄录收集了大量典籍。端平三年(1236)他以朝散大夫知台州兼浙东提举。次年改嘉兴府知府。嘉熙三年(1239)调任浙西提举,颇有政绩。淳祐四年(1244)入京为国子监司业。淳祐九年前后,以户部侍郎、宝章阁待制致仕,卒赠光禄大夫。

  陈振孙虽为官多年,且后来还享有高位,但政务之余,唯嗜藏书。南宋时出版事业兴旺,私人藏书、私人编制目录盛行一时。他所任职的江西、福建、浙江等地,出版业繁荣,藏书家很多。他每到一地都不辞辛苦地访书、求书,不断丰富自家收藏。如在宁波,他曾利用岁末年除的空闲,花三天三夜抄完乐《琴谱》。福建莆田一带文化发达、藏书家聚集。他在那里任职时和当地藏书家相熟,对其收藏图书、增长目录学识有重要影响。周密在《齐东野语》卷12中说:“近年惟直斋陈氏书最多,盖尝仕于莆,传录夹漈郑氏、方氏、林氏、吴氏旧书至五万一千一百八十余卷,且仿《读书志》作解题,极其精详。”他以毕生精力从事书籍的收藏和整理,并仿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编成了《直斋书录解题》56卷。著录图书3096种,51180卷,分53类,大致依经、史、子、集顺序编排。有些类别还有小序。该书是第一部以“解题”为书名的目录,即于书名之下记载篇帙、作者、版本等情况,并评议图书得失。该书收录丰富,体例较完备,记载较全面,为后世所重视。然在流传过程中,未能完整保存下来。清四库馆臣只从《永乐大典》辑出22卷。今上海古籍出版社在此基础上,吸收清人卢文弨的校勘成果,出版了点校本。《直斋书录解题》虽已残缺,但仍为学林所重。在考证古籍存佚、辨识古籍真伪和校勘古籍异同等方面,不可或缺。《四库全书总目》推许该书:“古书之不传于今者,得藉是以求其崖略;其传于今者,得藉是以辨其真伪,核其异同。亦考证之所必资,不可废也。”

  陈振孙不仅究心目录学,对理学也颇有研究。在政治及学术上坚守封建正统。推崇朱熹,尊奉二程,对王安石则多有诋毁、排斥。难怪四库馆臣称其“议论醇正”。除《直斋书录解题》外,还撰有《易解》、《尚书解》、《吴兴人物志》、《氏族志》、《玄真子渔歌碑传集》等,但皆不传。在词学审美上,标举“高丽”之格。

  陈振孙还因张先的《十咏图》和湖州有缘。《十咏图》为湖州籍北宋著名词人张先在宋熙宁五年(1072)集其父张维生前所咏诗十首衍生而作的一幅绢画,取湖州名胜之一南园为景。此画乃国宝,也是地道的湖州文物。1995年故宫博物馆从拍卖会上以1980万元天价购回。此画附有陈振孙所作之跋,推崇张维、张先父子“皆耄期,流风雅”、“可谓吾乡衣冠之盛事”。陈振孙还有《题张氏十咏图》一诗:

  平生闻说张三影,十咏谁知有乃翁。

  逢世升平百年久,与龄耆艾一家同。

  名贤叙述文章好,胜事流传绘素工。

  遐想盛时生恨晚,恍如身在画图中。

  陈振孙晚年致仕后定居梅溪,据传在当地“行药万户”,为百姓做了不少好事。“邸”旧指高级官员的住所。梅溪邸阁山原名青山,而称为邸阁山,想必是陈振孙这位户部侍郎(相当于如今的副部级)致仕回乡后的事。
发表于 2008-10-10 16:40:02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lo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9-8-3 08:2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
发表于 2009-8-8 15: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收藏,先谢为敬!
发表于 2010-11-9 15:15:51 | 显示全部楼层
妙啊!此本之朱筆批閱,當為抱經先生盧文弨親筆校改,簡直細緻入微,連同字異形,以及印刷模糊處,都有先生夾批,有的錯字,還在頁眉單獨標識。由此可見乾嘉學人的認真精神!
发表于 2011-5-10 2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上的资料。
发表于 2012-2-14 17: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

谢谢楼主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5 07:21 , Processed in 0.084383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