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90|回复: 4

顾颉刚等:古史辨(上海古籍81年版,全七册).PDF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3 20:36: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传了几次都传不了。没办法
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更方便上传的?

[ 本帖最后由 王者 于 2007-11-24 22:0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24 22:04:45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www.verycd.com/topics/66689/ 这是电驴下载的地址,
此是楼主所给的地址,由于分割帖子,只好粘在这里了。另外感谢楼主上传,不过还是希望添全信息。否则版主不好奖励。那可要亏大发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12: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文名称:古史辨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已重新编辑为全七册合订本)
发行时间:1981年
地区:大陆
简介:
顾颉刚与《古史辨》

五四以后,顾颉刚先生等史家为探索古史做了不少工作,表现为《古史辨》的结集。这种工作应当说和五四运动同源,是五四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顾颉刚先生等古史学者当时敢于向传统挑战,具有“违抗了世人公认的思想”的胆略。例如,自古以来,人们世世代代都受着“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的定型教育,顾颉刚先生通过研究发现:这种“历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这些主张一发表,立即引起了强烈震动,用顾颉刚先生的话说,“竟成了轰炸中国古史的一个原子弹”(《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也成了那班封建卫道士的众矢之的。国民党理论权威戴季陶说:“中国所以能团结为一体,全由于人民共信自己为出于一个祖先;如今说没有三皇、五帝,就是把全国人民团结为一体的要求解散了,这还了得!”即使在学人当中,也遭到很多人反对。

在二三十年代,通过以顾颉刚先生为主的许多史家的努力,在古史的研究上有一定功绩,尔后的研究成就与此不无关联。以往有人把二、三十年代史学界分为泥古,疑古、释古三派,并有人把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的“疑古派”,称作是“用资产阶级方法论作指导进行古史研究的唯心主义史学派别”。这种不作具体分析的作法看来并不公正。不论如何,“疑古派”在史学史上应自有其地位。顾颉刚先生说:“我的意思,疑古并不能自成一派,因为他们所以有疑,为的是有信;不先有所信,建立了信的标准,凡是不合于这标准的则疑之。信古派信的是伪古,释古派信的是真古,各有各的标准。释古派所信的真古从何而来的呢?这只是得之于疑古者之整理抉发”(《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这说法也是可以成立的。

当时有关古史真伪的考辨,集大成于《古史辨》中,它反映了订正我国古史(包括古事和古书)所取得成就的全貌。从一九二六年至一九四一年,《古史辨》共出版七册,包罗了三百五十篇文章,三百二十五万余字。因为该书出版距今年代已久,要找齐七册已十分困难,上海古籍出版社为了满足读者所需,将全书影印,另外根据顾颉刚先生的遗愿,增编专收考证古代地理文章的《古史辨》第八册。现已出版行世的《古史辨》一、二两册,第一册是顾颉刚同胡适、钱玄同、刘藜等讨论古史的函文,以“禹”为讨论中心,兼及历代辨伪运动,另有顾颉刚先生六万言的《古史辨自序》及这次重印新收入的《我是怎样编写<古史辨>的》;第二册是继承第一册研究的。上编讨论古史问题,中编讨论孔子和儒家,下编是关于第一册的评论。《古史辨》的再版,可以使读者看到顾颉刚等史家当年敢于打破千百年传统的勇敢精神,也可使读者了解他们通过大量考辨所取得的成就。
 楼主| 发表于 2007-11-25 12: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古史辨> 补充说明


中文名称:古史辨
版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已重新编辑为全七册合订本)
发行时间:1981年
地区:大陆
简介:
顾颉刚与《古史辨》

五四以后,顾颉刚先生等史家为探索古史做了不少工作,表现为《古史辨》的结集。这种工作应当说和五四运 ... [/quote]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7-11-25 23: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的分享

感谢楼主的分享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8 17:10 , Processed in 0.081201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