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054|回复: 15

[音韵] 广韵【陈彭年 泽存堂本 钱恂赠日本】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2 23:4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  名】《广韵》四卷
【作  者】陳彭年 等
【版  本】澤存堂
【格  式】PDF
【清晰度】清晰
【书  影】如下


nothing按:是書序下有“明治卅四年三月廿三日支那錢恂氏敬贈”印。正文首頁紅筆批有“光緒七年閏七月從太倉陸蔚庭同年借常熟龐氏所藏宋本平去入都四卷兩旬挍畢


[ 本帖最后由 继续革命 于 2008-6-6 10:0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3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2-22 08:3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這個版本《廣韻》未見過,記得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出過殘本補綴廣韻,我手頭有一本中國書店的所謂《宋本廣韻》,看書影,此本與中國書店所據大致相當。不知是與否。我覺得,本入紅塵先生所傳本,好象比中國書店影印本更俊秀些。請知者示下,也好有個整體概念。謝謝枉入紅塵先生,向您致謝,也不枉入紅塵了也!
发表于 2008-2-22 10: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祖謨攷上古補綴《鉅宋廣韻》底本為南宋乾道刻本,異于中國書店影印之澤存堂本,枉入兄所傳亦是澤存堂版,然正文首頁紅筆批“光緒七年閏七月從太倉陸蔚庭同年借常熟龐氏所藏宋本平去入都四卷兩旬挍畢”尚可疑慮,未敢妄言。
初時枉入兄上傳無相關信息,轉入整改後多日無說,顧惜此書,乃又為補足轉移至此。
发表于 2008-2-22 14: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nothing先生好。有你一说,广韻版本清楚了许多。只是不知《鉅宋廣韻》与《宋本广韻》优劣如何,还请示下。我的那本《鉅宋廣韻》已经送人了,今天无从比对。送人的事由j是:其一、原本与补缀二张皮,看起来不舒服;其二、已有一本,足够我用。阅先生文,长一精神:版本不可不论矣!
发表于 2008-2-22 15: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东莱野老 于 2008-2-22 14:38 发表
nothing先生好。有你一说,广韻版本清楚了许多。只是不知《鉅宋廣韻》与《宋本广韻》优劣如何,还请示下。我的那本《鉅宋廣韻》已经送人了,今天无从比对。送人的事由j是:其一、原本与补缀二张皮,看起来不舒服;其二、已有一本 ...


折殺,呵呵。周氏校本尚未通讀一過,此二種優劣豈敢妄言。張氏澤存堂本雖有改監本,向稱最善,校本讀畢,當再通澤存堂本,而參以鉅宋本,三本閱畢,再求教先生。
发表于 2008-3-11 15: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韵》全称《大宋重修广韵》,五卷,是我国北宋时代官修的一部韵书,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由陈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韵书的基础上编修而成,是我国历史上完整保存至今并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一部韵书,是我国宋以前的韵的集大成者。原是为增广《切韵》而作,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

《广韵》共收字二万六千一百九十四个,注文共十九万一千六百九十二字 。所收之字按平、上、去、入分成四部,平声因字多分上、下两卷,上、去、入各一卷。 全书分二百零六韵,其中包括平声五十七韵(上平声二十八韵,下平声二十九韵)、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每韵以开头一个字作为该韵的名称,叫做“韵目”,如平声的“东、冬、锺、江”,上声的“送、宋、用、绛”等。每一韵中则按字音声母或韵头的不同分组列字;每组收同音字若干,称为一个“小韵”, 与二百零六个“大韵”相对而言 ,後人也有人管它叫做“纽”。全书共有三千八百多个小韵,每个小韵在开头的字下注明反切,并注明该小韵所收的字数;小韵中的其他字则只作或繁或简的释义,不再注音;但有又音的,则注明又切或“又音”,但这种“又音”只管这个被注的字本身,与同小韵的其他字无关,这与小韵首字下反切注音的性质不同。

《广韵》的韵目下注有同用、独用之例,是为当时作诗选字之用的。“同用”即相近的几个韵作诗押韵时可以通用,“独用”则不能。

《广韵》不仅把同韵字归在一起,而且进一步把同音字归在一起,注明反切读音,有同字异形的又列出异体,辨析正俗,并对每个字的字义做了解释,有的还引经据典,解释得十分详细,所以《广韵》是韵书,又是字书,同时又具有类书的性质。有些後代已经失传的典籍却见於《广韵》的注释所引。

《广韵》一书记录了中古汉语的字音和字义,特别是数以千计的反切注音, 为後人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面貌保存了完整而详细的资料。研究上古音和近代音也可以以《广韵》作为桥梁和基础,再根据其他的材料来进行。因此,它是汉语语音史上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对於音韵学习,《广韵》是一部必读文献。

现存的《广韵》版本很多。一般认为清代黎庶昌《古逸丛书》覆宋刊本较好。  

《广韵》在体例上也继承了《切韵》、《唐韵》,下面对《广韵》体例做个简要介绍。
  1.分卷。按声调分卷。当时汉语共有四个声调,四声即应是四卷。由于平声字多,分为上下两卷,全书共五卷。平、上、去、入四个字,除了代表本调类之外,还有直接描述调值的作用。
  2.分韵。同声调的字在同一卷里,在一卷之中用韵做单位。同属一韵的字汇集在一起,称为一韵。同一韵里原则上不掺入其他韵的字(有个别例外,下文会提到)。
  3.韵目。每个韵有一个名称,又叫韵目,如一东、二冬、三钟……,这些韵目都是每个韵开头的第一个字,它与本韵其他字同韵。一部韵书有多少个韵,就有多少个韵目。
  4.韵次。韵的排列次序,一个韵之后接哪一个韵,一组韵后接哪一组韵,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现在我们能清楚知道的是一组相邻次的韵,韵母相近,至于两组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就不完全清楚了。每个声调的韵都按先后次序标上一、二、三……数字,表明它的韵次。
  5.小韵。一个韵中的一个音节为一个小韵,一个小韵把同韵中所有同音字汇集在一起,在小韵的第一个字下注出反切,并标出这个小韵同音字的数目。小韵的第一个字,也称这个小韵的代表字。《广韵》中的小韵次序是没有规律的。
  6.注文。在小韵的代表字下首先注出词义,末尾用反切注音,最后标出这个小韵包括多少字。小韵中的其他字主要是注出词义,如果该字有又音,注文末尾标出又音。
  《广韵》全书206韵,下面介绍其中的三个主要问题。
  1.四声相承。《广韵》206韵,首先按四声分成四大类,也可以说是以四声为纲。所谓四声相承,是指韵母相同、只有平上去入声调不同的一组相配的韵。如平声一东、上声一董、去声一送、入声一屋就是四声相承的一组韵。这样一组韵,通常叫一个韵部,也叫以韵为单位的韵类。在实际应用中,为了称说的方便,常常用平声韵代表这一组韵,比如说东部,同时包括了董送屋三韵,这叫"举平以赅上去入"。一个韵部并非都是四声俱全,阳声韵四声俱全,阴声韵只有平上去三声,没有入声,如支、纸、寘韵;有的只有去声,没有与之相承的其他声调韵,如去声中的祭、泰、夬、废。
  2.四声韵数不等。在206韵中,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平声分上、下两卷,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平声分上、下,是因为平声字数多,与今天说的阴平、阳平无关。既然是四声相承,平声57韵,上去声也应该是57韵,实际却不是这样。其原因是:平声冬、臻两韵的上声字太少,没有单独立韵,这两个韵的上声字分别归到相近的韵——钟韵的上声肿韵、欣韵的上声隐韵里去了,这样上声就是55韵。去声祭、泰、夬、废四韵,没有与其相承的平声韵和上声韵,等于比平声多出4韵,这样去声应该是61韵,但由于臻韵的去声字太少,没有单独立韵,把臻韵的去声字归到欣韵的去声惞韵里去了,这样去声就是60韵。综上所述,如果按四声相承的原理说,《广韵》共有61个韵部。
  3.阴声韵、阳声韵、入声韵。阴声韵指没有韵尾或以元音为韵尾的韵,阳声韵指以鼻音m、n、E为韵尾的韵,入声韵指以塞音p、t、k为韵尾的韵。入声韵与阳声韵相承,阳声收m尾,入声则为p尾;阳声收n尾,入声则为t;阳声收E尾,入声则为k尾,对应得非常整齐。在《广韵》61个韵部中,阴声韵26个,阳声韵35个,这样入声韵也应该是35个。
  但由于阳声欣韵的入声字太少,因此,没有单独立韵。
  《广韵》是韵书,按韵编排,考查韵部比较容易。如果考查声母系统,就比较困难了,因为韵书并没有明确标出全书的声母系统。为此,清代学者陈澧创造了反切系联法。利用系联法研究《广韵》声母系统,他得出40声类。现当代学者用同样方法研究,结果与陈澧很不一样,如:黄侃得到41声类,白涤洲、黄粹伯得出47声类,曾运乾、陆志伟、周祖谟得51声类。当今多数学者认为《广韵》有36个声母。如果用传统的汉字表示法,可以列成下表(为理解方便,标出每组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并在每个代表字的后面加上拟音):
  
  《广韵》从刊行到现在版本很多,现在常见的本子有张氏泽存堂本、《古逸丛书》覆宋本、涵芬楼覆印宋刊巾箱本、曹刻楝亭五种本、未乾道五年黄三八郎本(《钜宋广韵》)、覆元泰定本、小学汇函内府本等7种。前5种称繁本,后两种称简本。所谓简本是元人根据宋本删削而成。繁本和简本主要表现为注文的多少不同,个别韵收字多少也略有不同,但音系是相同的。其中宋乾道本《钜宋广韵》曾于清末传到日本,而在国内失传。80年代初期,上海古籍出版社据日本《经籍访古志》影印出版。据周祖谟考证,此本与楝亭五种本相近。此外还有周祖谟《广韵校正》,周氏以泽存堂本为底本,以能见到的其他本子进行校雠,同时吸收了清段玉裁、近代王国维、赵万里的校刊成果,并参考了唐写本残卷20种。此书搜集资料全,校雠方法精,是目前最好的《广韵》校本。
发表于 2008-4-11 08: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彭年(公元961年—1017年)

最重要之古韵书《广韵》的主要修撰人。
陈彭年,字永年,江西南城县人。生于宋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卒于宋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终年57岁。彭年自幼好学,手不释卷,十三岁著《皇纲论》万余言,深为名辈所赏。南唐主李煜闻之,召彭年入宫。宋雍熙二年(公元985年)中进士,同年调江陵府司理参军,后官至兵部侍郎,参知政事。
     彭年博闻强识,才华出众,深为宋真宗所重。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与丘雍等奉诏修订《切韵》,修订后改名《大宋重修广韵》, 收字二万六千余,为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依据;研究上古或近代语音,也要以此作为比较资料,是汉语音韵学中重要的韵书。参加编纂《册府元龟》。所撰《江南别录》,为记南唐义祖、烈祖、玄宗、后主四代历史的原始资料。史载彭年官至贵显而居室陋敝,所得俸赐,惟市书籍。
     《切韵》,隋音韵学家陆法言等人所撰,是唐宋韵书的始祖,原书久失。近几年来,音韵学者发现几本唐写本韵书,从而考定《切韵》分一百九十三韵。此书字数较少,注亦较略,部目次序都不及《大宋重修广韵》。陈彭年在修订此书时,除增字加注外,部目也略有增订,比《切韵》更为整齐。此书收字二万六千余。平声字多,分上下二卷,上平二十八韵,下平二十九韵;上、去、入声各一卷。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四韵。共二百零六韵。为现代研究中古语音的重要根据;研究上古或近语音的学者,也以此作比较性资料,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部重要韵书。
发表于 2008-4-11 08: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陈彭年
  [公元九六一年至一O一七年]字永年,抚州南城人。生于宋太祖建隆二年,卒于真宗天禧元年,年五十七岁。幼好学。母溺爱之,因惟一子,故禁其夜读。彭年置灯密室,不令母知。年十三,著皇纲论万馀言,为名辈所赏。南唐主本煜闻之,召入宫,令幼子仲宣与之游。金陵平,师事徐铉为文。太平兴国中,举进士,有名场屋。尝因京城大醋,跨驴出游构赋,自东华门至阙前,已口占数千言。雍熙二年,(公元九八五年)第进士,调江陵府司理参军。后命直史馆,代修起居注。尝谒王旦,旦辞不见。翌日,见向敏中。敏中以彭年所上文字示旦,旦瞑目不一览,谓敏中曰:“是不过兴建符瑞,图进取耳!”拜参知政事。自李宗谔卒,杨亿病退,而彭年遂专任。事务既业,形神皆耗,家人有不记其名者。性好奸诡,附王钦若、丁谓,时号“九尾狐。”彭年著有文集一百卷,唐纪四十卷。又受诏编御集、宸章集及历代妇人文集,并行于世。(均《宋史》本传)
发表于 2008-4-11 08:24:25 | 显示全部楼层
《广韵》
中国现存的一部重要韵书。全名《大宋重修广韵》,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陈彭年,丘雍等人奉诏根据前代《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而成。《广韵》是宋代的官韵,也是中国第一部官修的韵书。由于《广韵》继承了《 切韵 》、《唐韵》的音系和反切,《切韵》、《唐韵》又已亡佚,《广韵》就成为研究汉语古音的重要材料。陈澧作《切韵考》依据的是《广韵》,瑞典汉学家高本汉研究中国隋唐时代《切韵》所代表的中古音,依据的韵书也是《广韵》。由此也可看出《广韵》一书的重要性。

  《广韵》的韵类韵母《广韵》共分 5卷,平声分上下 2卷,上、去、入声各1卷。分206韵,包括平声 57韵(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广韵》206韵中有193韵和陆法言的《切韵》分韵相同;有 2韵和王仁昫《刊谬补缺切韵》增加的相同(即增加上声俨韵,去声酽韵);有11韵和蒋斧印本《唐韵》增加的相同(据合理的推测,蒋斧印本《唐韵》从真韵分出谆,从轸韵分出准,从震韵分出稕,从质韵分出術,从寒韵分出桓,从旱韵分出缓,从翰韵分出换,从曷韵分出末,从歌韵分出戈,从哿韵分出果,从箇韵分出过)。《广韵》和《切韵》、《唐韵》的韵目用字有些改变。
  《广韵》 206韵分列上平、下平、上、去、入五卷之内,每一个声调中每一个韵部和其他声调中相应的韵部,有一定的搭配关系。入声韵只和有鼻音韵尾的阳声韵相配。阴声韵部都有平上去。全书平上去韵数不等;阳声类韵数与入声韵数也不相符。这是因为去声泰 、祭、夬、废 4韵都没有平上入声相配,所以多出 4韵;冬韵、臻韵的上声,臻韵的去声,痕韵的入声,字数都极少,附见于邻近的韵,没有单独列出韵目来。
  《广韵》206韵,如不计算声调,以“东董送屋”为一韵,“支纸寘”为一韵,用平声包括上去入三声,那么平声57韵,再加上没有平上入相配的那 4个去声韵,实际上只有61韵。如果把34个入声韵独立出来,则有95韵。用系联法细分,韵数还可分得更多。
  《广韵》的韵类、韵母为什么这样多,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章炳麟在《国故论衡·音理论》中说:“《广韵》所包,兼有古今方国之音,非并时同地得有声势二百六种也。”陈澧在《切韵考》中却说:陆氏分206 韵,每韵又分二类三类四类者,“非好为繁密也,当时之音实有分别也”。据黄侃对《切韵考》统计,206韵共有311个韵类。高本汉的看法与陈澧类似。这仍是学术界讨论的问题。
  《广韵》的声母  音韵学上传统的三十六字母,大体代表唐、宋间汉语语音的36个声母,但却不能代表《广韵》音系的声母。因为《广韵》的声韵系统是从隋唐韵书沿袭下来的。研究《广韵》的声母得从《广韵》的反切上字归纳。陈澧作《切韵考》,首先考究《广韵》的声类,实际上就是研究《广韵》的声母。他用系联的方法,从反切上字考得《广韵》共有40声类。即36字母再加上照、穿、床、审、喻中分出的庄、初、神、山、于5字用,而把明、微2母合在一起。一般音韵学家认为明、微还应分开,所以称41声类。1931年白涤洲作《广韵声纽韵类之统计 》(北京女师大《学术季刊》2卷1期),使用陈澧的系联法,考定《广韵》的声纽为47类。即41类再加见、溪、疑、影、晓、来的腭化音居、去、鱼、於、许、力 6声类。同时(或稍前),黄淬伯作《慧琳一切经音义反切声类考》(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一本二分,1930),也考定《广韵》声类为47。高本汉也主张47声类说。前此,曾运乾作《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东北大学学术季刊》1927,第 1期),后此陆志韦作《证广韵五十一声类》(《燕京学报》25期),都是把精、清、从、心又各分为两类。陆志韦说:“五十一类能反映《广韵》里反切上字的分类情况,然而不能代表《切韵》时代的声母系统。因为反切上字的分类只和反切下字有关。所以有时候反切上字虽分两类,声母往往相同。”近年来又有不少《切韵》音系研究的著作,其中都涉及《广韵》的声母、韵母研究问题。
  《广韵》每卷的韵目下都有一些韵目加注"独用",或与某韵“同用”的字样。这对研究《广韵》音系和唐宋的实际语言,以及后来的韵书韵目的归并很有关系,非常值得注意。
  韵书的内容,从唐代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以及《唐韵》,注释逐渐加多,并且引文都有出处,韵书便具有辞书、字典的性质。到了《广韵》,这种体制已经成型。《广韵》也可以说是一部按韵编排的同音字典。现存的《广韵》版本很多。一般认为清代黎庶昌《古逸丛书》覆宋刊本较好。涵芬楼影印黎氏覆宋刊本也较好,并且容易得到。
发表于 2008-4-11 08:2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钱 恂——自强学堂提调(1893-1898)
    钱恂(1853—1927),字念劬。浙江吴兴(今湖州)人。光绪十年(1884年)为宁绍召道薛福成门人。后受薛之命,整理宁波天一阁存书。1890年以直隶候补县丞随薛出使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回国后,为张之洞帮办洋务。1893年以盐运使衔分省补用知府,出任湖北自强学堂首任提调、武备学堂提调。钱出任湖北自强学堂期间,协助总办蔡锡勇为学堂聘请师资、制订章程、筹措经费、建筑校舍、管理师生、编订教材、组织教学。1898年蔡病逝后,学堂不再设总办,所有校务全由钱负责,为自强学堂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898年,钱任湖北留日学生监督。1905年为赴东西洋考察宪政大臣参赞官。1907年以江苏省补用知府出任荷兰大臣。次年任出使意大利大臣。宣统元年(1909年)回国。1914年6月,任北京政府参政院参政。著有《天一阁见存书目》、《壬子文澜阁所存书目》等

又,
钱恂,近代学者。字念劬。浙江归安人。1913年首任浙江图书馆馆长。1915年向北京文津阁被抄文澜阁所藏《四库全书》缺佚卷帙,又设法购回旧抄本颇多,补充浙江图书馆馆藏。任职期间,主持制定有《浙江公立图书馆章程》12条及办事细则,分为总则、购置、庋藏、借阅、目录、统计、年报、印行共48则,律令分明,管理有方。曾和缪荃孙交往甚密,书信往来颇多。编有《壬子文澜阁所存书目》4卷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5-24 00:46:27 | 显示全部楼层
2002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2005年第二版,加了《七音略》,不错的书,只是,楼主提供的版本价值很高啊。楼主辛苦
发表于 2008-7-15 11:5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东莱野老 的帖子

我手中有1983年上海古籍的《鉅宋廣韻》与2002年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宋本广韵·永禄本韵镜》,只是学疏才浅,不敢妄加评断。
发表于 2009-2-6 00: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华书局所出周祖谟著《广韵校本》,上卷就是《宋本广韵》,所据底本与楼主所奉是同一刻本。北京中国书店所出的《宋本广韵》也是同一刻本。
发表于 2009-2-19 11: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以上各大家示教,《广韵》知识颇多,感谢诸先生!此真好书,常不离手!
发表于 2009-3-1 20:16:45 | 显示全部楼层
學問多多啊!學習了,謝謝各位前輩。只是下載較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6 23:33 , Processed in 0.088131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