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2041|回复: 25

[总集] 文选.七种【梁·昭明太子萧统辑】DJVU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14 09: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文选
作者:梁昭明太子
版本:1.六臣注文选.四部丛刊影宋版
           2.唐钞文选集注汇存.上海古籍出版社
           3.文选.庆长十二年活字印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
           4.文选.奎章阁本.东京大学图书馆收藏
           5.文选六十卷.嘉靖元年金台汪谅刊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收藏
           6.文选.重刻宋淳熙本(胡刻本).中华书局
           7.文选集注残卷.嘉草轩丛书本
书影:








[ 本帖最后由 haha1234 于 2008-8-8 16:4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10: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1.六臣注文選.四部叢刊影宋版.djvu.共30冊.383M

[ 本帖最后由 gycha0406 于 2007-10-15 18:3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4 13:2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唐鈔文選集注彙存.上海古籍出版社.djvu格式.共3冊.40.6M

[ 本帖最后由 gycha0406 于 2007-10-15 19:0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5 20: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選.慶長十二年活字印本.djvu格式.共31冊.852M

[ 本帖最后由 gycha0406 于 2007-10-17 12:1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7 09: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選.奎章阁本.djvu格式.共30冊.527M

[ 本帖最后由 广文遗韵 于 2008-3-29 23:4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19 19:3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選六十卷.嘉靖元年金臺汪諒校正新刊.djvu格式.共32冊(缺24~26卷).608M

[ 本帖最后由 gycha0406 于 2007-10-22 13:39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2 22:0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重刻宋淳熙本(胡刻本)文選.1977年中華書局影印本.共3冊.djvu格式244M

[ 本帖最后由 gycha0406 于 2007-10-23 16:2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7-10-23 20:00:3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選集註殘卷.嘉草軒叢書本.一册.74.5M

[ 本帖最后由 gycha0406 于 2007-10-23 22:35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4 23:1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謝版主上傳寶書

            吃虧了,這二日在國學數典下《文選》用去在下百十多阿堵物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9-1-15 21:03 编辑 ]
发表于 2008-3-11 14: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昭明文选》(我国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
中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南朝梁萧统编著。萧统(501~531)﹐字德施。梁武帝萧衍长子。天监元年(502)立为皇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号昭明。故后人也习称《文选》为《昭明文选》。
文化背景和编选过程 由魏﹑晋到齐﹑梁﹐是中国文学史上各种文学形式发展并趋于定型成熟的时期﹐作家和作品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前代。与之相适应的是文艺理论中对文学概念的探讨和文学体制的辨析日益精密。宋文帝刘义隆立儒﹑玄﹑文﹑史四馆﹐宋明帝刘彧分儒﹑道﹑文﹑史﹑阴阳五科﹐都可以标志文学已经取得了正式的独立地位。
文学作品的数量众多﹐对它们进行品鉴别裁﹑芟繁剪芜﹐就成为广大阅读者的需要﹐选录优秀作品的文学总集乃应运而生。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自晋代以迄陈﹑隋﹐总集共有 249部﹐5224卷﹐其中著名的有晋代挚虞的《文章流别集》﹑李充的《翰林论》﹑宋代刘义庆的《集林》﹐但都已亡佚。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也是影响最大的总集﹐就是《文选》。
南朝的统治阶级上层﹐大多爱好文学﹐并以此作为门第和身份的一种标志﹐因而奖励提倡﹐颇多建树。萧统就是其中代表人物之一。据《梁书‧昭明太子传》记载﹐他的门下有许多文人﹐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讨论篇籍﹐商榷古今﹐并从事文章著述。当时东宫有书近3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所著文集20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10卷﹐五言诗之善者为《文章英华》20卷﹐《文选》30卷”。《隋书‧经籍志》于《文选》 30卷﹑《古今诗苑英华》 19卷之外﹐在谢灵运《诗英》下注:“又有《文章英华》30卷﹐梁昭明太子撰﹐亡。”由于《隋书》的编撰者并未见到原书﹐所以也可能是《文选》或《英华集》的异名。
根据封建社会的一般情况﹐达官贵人主编的书籍多出于门下文人之手或至少有门下文人的参预。萧统以太子之尊﹐引纳文士﹐当时负有重名的刘孝绰﹑王筠﹑殷芸﹑陆倕﹑到洽以及《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都曾做过东宫的属官或为萧统所赏接﹐这些文士中极可能有人参加过《文选》的编定。
编选范围﹑标准和分类 《文选》30卷﹐共收录作家130家﹐上起子夏(《文选》所署《毛诗序》的作者)﹑屈原﹐下迄当时﹐唯不录生人。书中所收的作家﹐最晚的陆倕卒于普通七年(526)﹐而萧统卒于中大通三年(531)﹐所以《文选》的编成当在普通七年以后的几年间。全书收录作品514题。编排的标准是“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文选序》)。从分类的实际情况来看﹐大致划分为赋﹑诗﹑杂文 3大类﹐又分列赋﹑诗﹑骚﹑七﹑诏﹑册﹑令﹑教等38小类。赋﹑诗所占比重最多﹐又按内容把赋分为京都﹑郊祀﹑耕籍等15门﹐把诗分为补亡﹑述德﹑劝励等23门﹐这样的分类体现了萧统对古代文学发展﹑尤其是对文体分类及源流的理论观点﹐反映了文体辨析在当时已经进入了非常细致的阶段。但由于分类过于碎杂﹐因而也遭到后世一些学者如章学诚﹑俞樾等人的批评。
《文选》的选录标准﹐以词人才子的名篇为主﹐以“文为本”(《文选序》)。因此﹐凡“姬公之籍﹐孔父之书”﹐“老庄之作﹐管孟之流”﹐“谋夫之话﹐辩士之端”﹐“记事之史﹐系年之书”﹐这几类即后来习称为经﹑史﹑子的著作一律不选。但是史传中的赞论序述部分却可以收录﹐因为“赞论之综辑辞采﹐序述之错比文华﹐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合乎“能文”的选录标准。这一标准的著重点显然不在思想内容而在于讲究辞藻华美﹑声律和谐以及对偶﹑用事切当这样的艺术形式﹐但它为文学划定了范畴﹐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对文学的独立发展有促进作用。萧统的文学思想中存在矛盾。他是当时文坛上政治地位最高的人物﹐六朝的绮靡文风在他身上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他对文学创作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关系﹐却持重折中﹐内容要求典雅﹐形式可以华丽﹐认为艺术的发展必然是“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文选序》)。他指出:“夫文典则累野﹐丽亦伤浮”﹐要求丽而不浮﹐典而不野﹐“文质彬彬﹐有君子之致”(《答湘东王书》)﹐同时还推崇陶渊明“文章不群﹐词采精拔﹐跌宕昭彰﹐独超众类。抑扬爽朗﹐莫之与京”(《陶渊明集序》)。所以《文选》所选的作品﹐其实并没有过分忽视内容。除了选录陶渊明的8首诗以外﹐还选录了《古诗十九首》和鲍照的作品18篇。同时﹐对那些质木无文的玄言诗和放荡﹑空虚的艳体诗和咏物诗则摒而不取。至于入选的作品是否值得选录﹐应该选录的又是否有所遗漏﹐后代的学者曾经有过许多不同的意见﹐见仁见智﹐众说不一。总的来说﹐这部诗文总集仅仅用30卷的篇幅﹐就大体上包罗了先秦至梁代初叶的重要作品﹐反映了各种文体发展的轮廓﹐为后人研究这七﹑八百年的文学史保存了重要的资料。
从选录的技术角度来说﹐《文选》也存在缺陷。书中入选了一些伪作﹐例如李陵《答苏武书》和苏﹑李的赠答诗﹐南朝宋人颜延之已经怀疑﹐刘知几﹑苏轼决其为赝品﹐至近代而成定论﹔孔安国《尚书序》同样也出于晋人的伪造。同时﹐书中还有不少误标序文以及误标题目的情况﹐前者如汉武帝《秋风辞》﹑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等﹐题下注明“并序”﹐实则序文显系史传文字﹔后者如刘峻《重答刘秣陵诏书》并非答书的原文﹐陆机﹑陆云各有《为顾彦先赠妇二首》﹑李善在注释中就已指出顾彦先应是全彦先﹐而且除了 1首以外﹐其他3首均为拟妇答夫的语气。此外﹐还有割裂前人文字﹑篇章次序安排失当等等﹐也是这个选本的不足之处。
历史作用和“文选学”的发展 由于《文选》本身所具有的优点﹐比起同类型的其他诗文总集来﹐其影响远为深广。唐代以诗赋取士﹐唐代文学又和六朝文学具有密切的继承关系﹐因而《文选》就成为人们学习诗赋的一种最适当的范本﹐甚至与经传并列。宋初承唐代制度﹐亦以诗赋取士﹐《文选》仍然是士人的必读书﹐甚至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陆游《老学菴笔记》)。王安石当国﹐以新经学取士﹐此后《文选》才不再成为士人的课本。然而作为一部文学作品的精粹选本﹐其历史价值和资料价值则依然不废。
隋﹑唐以来﹐学者文人对《文选》从各种角度作了研究﹐据不完全统计﹐今天还可以见到的专著即有90种左右﹐其他散见的有关考据﹑训诂﹑评论更难数计。研治《文选》成为一种专门的学问﹐以致从唐初开始就有了“文选学”这一名称。
最早的《文选》研究者是隋代的萧该。稍后﹐在隋﹑唐之间有曹宪﹐“文选学”的名称就见于《旧唐书‧曹宪传》。这两位学者的著作都题为《文选音义》﹐也都已亡佚。现存最早的﹑影响最大的著作是高宗时代李善的《文选注》。李善是一位渊博的学者﹐号称“书簏”。他注释《文选》﹐用力至勤﹐引书近1700种﹐前后数易其稿。高宗显庆三年(658)﹐书成进呈。他的注释偏重于说明语源和典故﹐体例谨严﹐引证赅博﹐但对文义的疏通则比较忽略。凡作品有旧注而又可取者﹐即取旧注入书﹐例如《二京赋》取薛综注﹐屈原的作品用王逸注等等。他自己对旧注的补正﹐则加“善曰”以志区别。李善注的重要性不仅在于代表了当时的研究水平﹐而且在于他所引用的大量古籍已经亡佚﹐后世学者往往以它作为考证﹑辑佚的渊薮。《新唐书‧艺文志》尚载有他的另一部著作《文选辨惑》10卷﹐已佚。
至今流传的另一种唐人注本是玄宗时代的《五臣注文选》。所谓五臣﹐即由工部侍郎吕延祚所组织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 5人。据吕延祚在开元六年(718)的进书表中说﹐李善的注释只知引用过去的载籍﹐而没有把作品的旨趣注释清楚﹐因此在他的组织主持下﹐由吕延济等重新作注。吕延祚虽高自标榜﹐而五臣的学力不逮李善﹐书中荒陋错误之处极多﹐以致受到了后代许多研究者的指责。《四库全书总目》在概括叙述了前人的批评以后指出:“然其疏通文义﹐亦间有可采。唐人著述﹐传世已稀﹐固不必竟废之也。”可以认为是比较公允的见解。五臣注本较李善注本多出古乐府1首。李善注和五臣注问世以后﹐宋代就有人把两者合并刊刻﹐称“六臣注”﹐李善注的原帙反逐渐湮没不彰。其后又有人从六臣注中辑出李善注单独刊行﹐今天所见的李善注本多属这种情况。此外尚有唐写本《文选集注》残卷23卷﹐撰人姓名无考﹐书中引据﹐除李善﹑五臣注而外﹐尚有陆善经注﹑《文选钞》﹑《文选音决》﹐今皆不存。
宋代的“文选学”渐趋衰微﹐有关的专著大都是摘录排比辞语典故﹐如《文选双字类要》﹑《文选类林》。一些比较认真的研究成果﹐则散见于笔记﹑诗话中。元代的著作不多﹐较有参考价值的是刘履的《选诗补注》。明代文选学成就无多﹐张凤翼《文选纂注》杂采前人众说﹐稍有可取。
清代朴学大兴﹐学者在专攻经﹑史﹑子部之外﹐发其余力于《文选》﹐不论校勘﹑音韵﹑训诂﹑考订各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较为重要的研究专著﹐如﹕汪师韩的《文选理学权舆》 8卷﹑孙志祖《文选理学权舆补》 1卷。分门别类﹐就《文选》的各种问题加以论述﹔胡克家《文选考异》10卷﹐以宋淳熙尤袤刻李善注本为底本﹐据宋吴郡袁氏﹑茶陵陈氏刻六臣本以校刊异同﹔张云璈《选学胶言》20卷﹑梁章钜《文选旁证》46卷﹑朱珔《文选集释》14卷﹑胡绍瑛《文选笺证》30卷﹑许巽行《文选笔记》8卷﹐从音韵﹑训诂﹑考订等不同方面对李注作补正发明﹐尤以梁﹑胡二氏的著作更为精博﹔何焯《义门读书记》5卷﹑于光华《文选集评》15卷﹐重在文义的评论﹐虽不脱八股文积习﹐但亦不乏一些可供参考的见解。降及近代﹐有高步瀛《文选李注义疏》 8卷和骆鸿凯的《文选学》。
今天所见《文选》版本﹐除上述唐写本《文选集注》外﹐尚有唐写本《文选》白文﹑《文选》李善注﹑《文选音》﹐均敦煌残卷﹐有一部分曾收入《鸣沙石室古籍丛残》和《敦煌秘籍留真新编》﹐影印行世。刻本最早的为北宋明道本﹐已残。传世宋刻的影印本﹐有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所收影宋刻六臣注本和中华书局影印淳熙八年(1181)尤袤刻李善注本。通行本为清代胡克家翻刻尤本﹐中华书局在1977年曾把胡刻本缩印﹐并附《文选考异》于卷末。
发表于 2008-3-29 07: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何裳先生在http://forum.er07.com/redirect.p ... o=lastpost#lastpost言:

      免费下载资源集部典籍文选七种之一版本信息纠错
版主好,实在不清楚如此之帖是否应当发在这个版面,若为违规敬请海涵,并告知在下,以便改辙。
版内免费下载资源集部典籍有gycha0406先生上传之文选七种http://forum.er07.com/viewthread ... =%E6%96%87%E9%80%89,其中注明一种为天圣明道本,甚谬,据余下载后发现,此本为朝鲜奎章阁六家注本文选,为朝鲜时代活字本,此本东洋文库亦有为黑白照相版,而宋天圣明道本为李善单注本文选,且为木刻,二者相差太远,是以纠谬。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3-29 07:20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9 07: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向樓主並何裳先生叩首致敬   

       本網有寶!在下都不知,何必又廢那阿堵之物向他網所求呢?在下載來看了一下確如何先生所言!

       樓主上傳的標“天圣明道本”是東京大學藏本,而我從數典下載的是東洋文化研究所藏本!!!在下各貼兩本一張圖版方便網上師友對比一覽


          說明:此處無法上傳附件,諸師友可參見http://forum.er07.com/viewthread.php?tid=12147&page=1&extra=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3-29 09:12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9 10: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太过客气了 文选版本至为复杂 文注离合颇类正经注疏 傅刚先生所著文选版本研究胪列众本 将源流问题悉数梳理 然据在下浅见 似乎问题仍有很多 近日东洋文献大开 使得中土士人得赌珍本 实属吾侪之幸 又国学数典有论及此事之专贴 似可参考http://bbs.gxsd.com.cn/viewthrea ... mp;page=1#pid64300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8 09: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萧统(501~531)南朝梁文学家。字德施。梁武帝萧衍长子。齐中兴元年生于襄阳。萧衍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萧统2岁被立为太子,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萧统对文学颇有研究,招集文人学士,广集古今书籍3万卷,编集成《文选》30卷。《文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文学作品选集,选编了先秦至梁以前的各种文体代表作品,对后世有较大影响。"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的选文准则,为后世推崇。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

      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即是昭明太子所作。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他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  

      萧统少时即有才气,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他十六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永福省他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木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肉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落泪。萧统极富于同情心。他12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他仔细研究案卷之后,说:“这人的过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梁武帝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听了连连点头微笑,对儿子的宽厚表示嘉许。以至于以后大臣们想从宽处理某人时就故意拉上萧统,让他来判决。梁普通年间,由于战争爆发,京城粮价大涨。萧统就命令东宫的人员减衣缩食,每逢雨雪天寒,就派人把省下来的衣食拿去救济难民。他在主管军服事务时,每年都要多做三千件衣服,冬天分发给贫民。正因为萧统太子具有这些高尚的品质,才赢得了当世和后世人普遍爱戴和尊敬。
      萧统酷爱读书,记忆力极强。他的东宫里藏书近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他读书时,“数行并下,过目皆忆”。因而他虽年龄不大,却博览群书,学贯古今。他更喜欢“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所以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恒自讨论‘坟’、‘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学习之余,他就从事文章著述。他治学严谨刻苦,无论冬夏,笔耕不掇。
     萧统有很高的文学才华和鉴赏能力,他的著作有《文集》20卷,典诰类的《正序》10卷,五言诗《英华集》20卷,编选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30卷。可惜这位英华绝代的太子,在公元531年3月游园时,乘船去采摘芙蓉花,不幸掉入湖中,摔伤了胯骨,又耽误了治疗,病情恶化而死去,终年31岁。他死后的谥号为“昭明”,故此世人称之为昭明太子,他所编选的“文选”就称做《昭明文选》。

     萧统从小就非常聪明,酷爱看书。据说他5岁就读遍儒家的经典,对于书上的文字,可以数行同时时过目,然后,还能把书上的内容给你说得一清二楚。萧统后来信奉佛学,写得一手好文章。
     萧统不但自己好生了得,还结交了不少和他一样聪慧、有才华、有见识、博览群书的知识分子。他又把自己的太子宫搞成一个庞大的藏书殿,收集了本朝以前三万多卷书籍。这样,围绕太子萧统,形成了一个“名才并集”的文学中心。一大批“才学之士”出入于太子东宫,漫游在书海之中,他们谈论古典作品,探讨古今书籍,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研究文章著述的环境中,在朋们达到一致共识的基础上,面对古代典籍繁多、后人难以尽读的问题,萧统有条件编纂了《文选》。
    《文选》共30卷,分38类,700余篇诗文作品,是一部起自周代、迄于梁朝的文学总集。因为是世称“昭明太子”的萧统所编选,所以后人又把《文选》叫做《昭明文选》。
    《文选》究竟选些什么,不选什么,萧统是动了一番脑筋的。这时的萧统已经初步注意到文学作品与其他类型著作的区别,因而也可以说,《文选》是现存最早的诗文选集。
    首先,宣传道德的圣贤经书不选;以思辨为核心的诸子哲学著作不选;对于以纪事为主的史书,则只略选其中颇有文学辞藻和风采的论赞部分,其余有关史事因果的描述,都不选人。
    萧统认为文章应该“丽而不浮,典而不野”。其所选的作品,都应是“事出于沉思,义归乎翰藻”,也就是经过作者的深思熟虑而又文辞华美的作品,才能够被辑入《文选》。可见萧统在文学上即注重内容,又要求形式,是文质并重的。
    由于《文选》注意文采,所以,不少优秀诗文都因为《文选》的生命力而得以流传、保存到了今天,所以说,《文选》是研究梁以前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较有见地的是,对于当时盛行内容空虚的华文艳诗,《文选》却一概不选。当然,有些好的诗文,由于缺乏《文选》所强调的骈倔、华藻而未能被收进《文选》,这是当时文坛的风气乃至《文选》风格所决定的,使不少后来的学人感到点点遗憾。
    《文选》一问世,便受到普遍的欢迎。随着人们阅读《文选》的需求,后来有不少学者为它作注。唐朝显庆年间,李善搜集了很多资料,把《文选》分为60卷进行了注释,为后人提供了较有价值的研习余地。自李善注本产生后,《文选》得到广泛的流传。唐朝开元年间,又有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五人合注《文选》,称“五臣注”。不过它只着重解释字句,与李善注有所不同。 《昭明文选》对后代文学的影响很大。唐以后文人往往把它当作学习文学的首选教材。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就曾要求儿子“熟读文选理”。宋代陆游也提出民间有“《文选》烂,秀才半”的谚语,就是说熟读《文选》,也就差不多是半个秀才了。后人受《文选》的启发,出现了不少较好的文学选本。


姚思廉-->梁书-->列传第二 《昭明太子 哀太子 愍怀太子》之昭明太子篇

  昭明太子统,字德施,高祖长子也。母曰丁贵嫔。初,高祖未有男,义师起,太子以齐中兴元年九月生于襄阳。高祖既受禅,有司奏立储副,高祖以天下始定,百度多阙,未之许也。群臣固请,天监元年十一月,立为皇太子。时太子年幼,依旧居于内,拜东宫官属文武,皆入直永福省。
  太子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五年五月庚戌,始出居东宫。太子性仁孝,自出宫,恒思恋不乐。高祖知之,每五日一朝,多便留永福省,或五日三日乃还宫。八年九月,于寿安殿讲《孝经》,尽通大义。讲毕,亲临释奠于国学。十四年正月朔旦,高祖临轩,冠太子于太极殿。旧制,太子著远游冠,金蝉翠緌缨;至是,诏加金博山。
  太子美姿貌,善举止。读书数行并下,过目皆忆。每游宴祖道,赋诗至十数韵。或命作剧韵赋之,皆属思便成,无所点易。高祖大弘佛教,亲自讲说;太子亦崇信三宝,遍览众经。乃于宫内别立慧义殿,专为法集之所。招引名僧,谈论不绝。太子自立三谛、法身义,并有新意。普通元年四月,甘露降于慧义殿,咸以为至德所感焉。
  三年十一月,始兴王憺薨。旧事,以东宫礼绝傍亲,书翰并依常仪。太子意以为疑,命仆射刘孝绰议其事。孝绰议曰:“案张镜撰《东宫仪记》,称‘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鼓吹寝奏,服限亦然’。寻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铙歌辍奏,良亦为此。既有悲情,宜称兼慕,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谓犹应称兼慕,至卒哭。”仆射徐勉、左率周舍、家令陆襄并同孝绰议。太子令曰:“张镜《仪记》云‘依《士礼》,终服月称慕悼’。又云‘凡三朝发哀者,逾月不举乐’。刘仆射议,云‘傍绝之义,义在去服,服虽可夺,情岂无悲,卒哭之后,依常举乐,称悲竟,此理例相符’。寻情悲之说,非止卒哭之后,缘情为论,此自难一也。用张镜之举乐,弃张镜之称悲,一镜之言,取舍有异,此自难二也。陆家令止云‘多历年所’,恐非事证;虽复累稔所用,意常未安。近亦常经以此问外,由来立意,谓犹应有慕悼之言。张岂不知举乐为大,称悲事小;所以用小而忽大,良亦有以。至如元正六佾,事为国章;虽情或未安,而礼不可废。铙吹军乐,比之亦然。书疏方之,事则成小,差可缘心。声乐自外,书疏自内,乐自他,书自己。刘仆射之议,即情未安。可令诸贤更共详衷。”司农卿明山宾、步兵校尉朱异议,称“慕悼之解,宜终服月”。于是令付典书遵用,以为永准。
  七年十一月,贵嫔有疾,太子还永福省,朝夕侍疾,衣不解带。及薨,步从丧还宫,至殡,水浆不入口,每哭辄恸绝。高祖遣中书舍人顾协宣旨曰:“毁不灭性,圣人之制。《礼》,不胜丧比于不孝。有我在,那得自毁如此!可即强进饮食。”太子奉敕,乃进数合。自是至葬,日进麦粥一升。高祖又敕曰:“闻汝所进过少,转就羸瘵。我比更无余病,正为汝如此,胸中亦圮塞成疾。故应强加饘粥,不使我恒尔悬心。”虽屡奉敕劝逼,日止一溢,不尝菜果之味。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每入朝,士庶见者莫不下泣。
  太子自加元服,高祖便使省万机,内外百司,奏事者填塞于前。太子明于庶事,纤毫必晓,每所奏有谬误及巧妄,皆即就辩析,示其可否,徐令改正,未尝弹纠一人。平断法狱,多所全宥,天下皆称仁。
  性宽和容众,喜愠不形于色。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恒自讨论篇籍,或与学士商榷古今;闲则继以文章著述,率以为常。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性爱山水,于玄圃穿筑,更立亭馆,与朝士名素者游其中。尝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此中宜奏女乐。”太子不答,咏左思《招隐诗》曰:“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侯惭而止。出宫二十余年,不畜声乐。少时,敕赐太乐女妓一部,略非所好。
  普通中,大军北讨,京师谷贵,太子因命菲衣减膳,改常馔为小食。每霖雨积雪,遣腹心左右,周行闾巷,视贫困家,有流离道路,密加振赐。又出主衣绵帛,多作襦袴,冬月以施贫冻。若死亡无可以敛者,为备棺槥。每闻远近百姓赋役勤苦,辄敛容色。常以户口未实,重于劳扰。
  吴兴郡屡以水灾失收,有上言当漕大渎以泻浙江。中大通二年春,诏遣前交州刺史王弁假节,发吴郡、吴兴、义兴三郡民丁就役。太子上疏曰:“伏闻当发王弁等上东三郡民丁,开漕沟渠,导泄震泽,使吴兴一境,无复水灾,诚矜恤之至仁,经略之远旨。暂劳永逸,必获后利。未萌难睹,窃有愚怀。所闻吴兴累年失收,民颇流移。吴郡十城,亦不全熟。唯义兴去秋有稔,复非常役之民。即日东境谷稼犹贵,劫盗屡起,在所有司,不皆闻奏。今征戍未归,强丁疏少,此虽小举,窃恐难合,吏一呼门,动为民蠹。又出丁之处,远近不一,比得齐集,已妨蚕农。去年称为豊岁,公私未能足食;如复今兹失业,虑恐为弊更深。且草窃多伺候民间虚实,若善人从役,则抄盗弥增,吴兴未受其益,内地已罹其弊。不审可得权停此功,待优实以不?圣心垂矜黎庶,神量久已有在。臣意见庸浅,不识事宜,苟有愚心,愿得上启。”高祖优诏以喻焉。
  太子孝谨天至,每入朝,未五鼓便守城门开。东宫虽燕居内殿,一坐一起,恒向西南面台。宿被召当入,危坐达旦。
  三年三月,寝疾。恐贻高祖忧,敕参问,辄自力手书启。及稍笃,左右欲启闻,犹不许,曰“云何令至尊知我如此恶”,因便呜咽。四月乙巳薨,时年三十一。高祖幸东宫,临哭尽哀。诏敛以衮冕。谥曰昭明。五月庚寅,葬安宁陵。诏司徒左长史王筠为哀册文曰:
  蜃辂俄轩,龙骖跼步;羽翿前驱,云旂北御。皇帝哀继明之寝耀,痛嗣德之殂芳;御武帐而凄恸,临甲观而增伤。式稽令典,载扬鸿烈;诏撰德于旌旒,永传徽于舞缀。其辞曰:
  式载明两,实惟少阳;既称上嗣,且曰元良。仪天比峻,俪景腾光;奏祀延福,守器传芳。睿哲膺期,旦暮斯在;外弘庄肃,内含和恺。识洞机深,量苞瀛海;立德不器,至功弗宰。宽绰居心,温恭成性,循时孝友,率由严敬。咸有种德,惠和齐圣;三善递宣,万国同庆。
  轩纬掩精,阴牺弛极;缠哀在疚,殷忧衔恤。孺泣无时,蔬饘不溢;禫遵逾月,哀号未毕。实惟监抚,亦嗣郊禋;问安肃肃,视膳恂恂。金华玉璪,玄驷班轮;隆家干国,主祭安民。光奉成务,万机是理;矜慎庶狱,勤恤关市。诚存隐恻,容无愠喜;殷勤博施,绸缪恩纪。
  爰初敬业,离经断句;奠爵崇师,卑躬待傅。宁资导习,匪劳审谕;博约是司,时敏斯务。辨究空微,思探几赜;驰神图纬,研精爻画。沈吟典礼,优游方册;餍饫膏腴,含咀肴核。括囊流略,包举艺文;遍该缃素,殚极丘坟。绩帙充积,儒墨区分;瞻河阐训,望鲁扬芬。吟咏性灵,岂惟薄伎;属词婉约,缘情绮靡。字无点窜,笔不停纸;壮思泉流,清章云委。
  总览时才,网罗英茂;学穷优洽,辞归繁富。或擅谈丛,或称文囿;四友推德,七子惭秀。望苑招贤,华池爱客;托乘同舟,连舆接席。摛文扌炎藻,飞纻泛干;恩隆置醴,赏逾赐璧。徽风遐被,盛业日新;仁器非重,德輶易遵。泽流兆庶,福降百神;四方慕义,天下归仁。
  云物告徵,祲沴褰象;星霾恒耀,山颓朽壤。灵仪上宾,德音长往;具僚无廕,谘承安仰。呜呼哀哉!
  皇情悼愍,切心缠痛;胤嗣长号,跗萼增恸。慕结亲游,悲动氓众;忧若殄邦,惧同折栋。呜呼哀哉!
  首夏司开,麦秋纪节;容卫徒警,菁华委绝。书幌空张,谈筵罢设;虚馈饣蒙饛,孤灯翳翳。呜呼哀哉!
  简辰请日,筮合龟贞。幽埏夙启,玄宫献成。武校齐列,文物增明。昔游漳滏,宾从无声;今归郊郭,徒御相惊。呜呼哀哉!
  背绛阙以远徂,轥青门而徐转;指驰道而讵前,望国都而不践。陵修阪之威夷,溯平原之悠缅;骥蹀足以酸嘶,挽凄锵而流泫。呜呼哀哉!
  混哀音于箫籁,变愁容于天日;虽夏木之森阴,返寒林之萧瑟。既将反而复疑,如有求而遂失;谓天地其无心,遽永潜于容质。呜呼哀哉!
  即玄宫之冥漠,安神寝之清飐;传声华于懋典,观德业于徽谥。悬忠贞于日月,播鸿名于天地;惟小臣之纪言,实含毫而无愧。呜呼哀哉!
  太子仁德素著,及薨,朝野惋愕。京师男女,奔走宫门,号泣满路。四方氓庶,及疆徼之民,闻丧皆恸哭。所著文集二十卷;又撰古今典诰文言,为《正序》十卷;五言诗之善者,为《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

下面是关于萧统的传说:
那棵树应该是在无锡顾山。我却一直以为在嘉兴西塘。像张爱玲对英格兰和法兰西颠倒了印象一样,对昭明太子萧统手植的红豆树所在的位置,我一直无法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就像一千四百多年前萧郎和慧娘的一见钟情,明知是错了,也只有一路错下去。
  应该是杏花烟雨的江南,春草漫过河堤的时节发生的爱情。原谅我们说相遇,今人或古人,所有的缠绵悱恻都愿和烟雨、江南沾染丝丝缕缕的联系。
  真的是大俗,可是仔细思量着,却又大雅。当中自有一番刚硬的道理在,不尽是文人骚客,痴男怨女的婉转凄凉。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说水的因时因势而起,无为而为。水是至柔至刚之物,来去自如,滋养万物,亦同佛家说“缘起缘灭”,总不强求万物羁留,动则氤氲有致风生云起,静则坚毅如山石。至于人和人之间的情缘来去,用什么形容也不如水贴切。
  人一旦爱了,一颗心就能百转千回,像江南水乡的小河道,弯弯曲曲间衍出无数缠绵来;一旦不爱了,亦有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决裂和汹涌。
  现在,我们回到他们相遇的时刻,去见证那场烟花的绽放。那一天,他许是腻了宫娥翠袖,腻了丝竹箜篌,腻了伏案编书。他出游,信马由缰,到郊外寻花问柳。那可是真的寻花问柳,他是一等一的才子,从小天资聪敏,过目不忘,来顾山隐居是为了编集《昭明文选》,不似乾隆下江南的附庸风雅。
  走到一条清溪边,他觉得口渴起来,正好迎风送来茶香,抬头看见前面一座小小的茶坊,他便信步走了进去。那当垆卖茶的女子闻声转过身来。但见她云鬓乌黑,生得面若桃花,穿着布衣也难掩风流,他心里一喜。那茶,未曾喝到嘴边,却已先浸得人眼明心亮。
  她捧了一盏茶过来,浅笑盈盈。这一笑,似已耗尽一生等待。她与他正像白娘子与许仙西湖初遇,相逢却似曾相识,未曾相识已相思。
  他们这场相遇叫我想起了一段绝美的台词,那段话是这样说——
  野花迎风飘摆,好像是在倾诉衷肠;绿草凄凄抖动,如无尽的缠绵依恋;初绿的柳枝轻拂悠悠碧水……看这一江春水,看这清溪桃花,看这如黛青山,都没有丝毫改变,也不知我新婚一夜就别离的妻子是否依旧红颜?
  对面来的是谁家女子,生得满面春光,美丽非凡!
  这位姑娘,请你停下美丽的脚步,你可知自己犯下什么样的错误?
  这位官人,明明是你的马蹄踢翻了我的竹篮,你看这宽阔的道路直通蓝天,你却非让这可恶的畜生溅起我满身泥点,怎么反倒怪罪是我的错误?
  你的错误就是美若天仙,你婀娜的身姿让我的手不听使唤,你蓬松的乌发涨满了我的眼帘,看不见道路山川,只是漆黑一片;你明艳的面颊让我胯下的这头畜生倾倒,竟忘记了他的主人是多么威严。
  春花软柳,佳人如玉,我想,昭明的心旌摇曳也应该和剧中人一样。
  此后,他便天天来,有时也着宫使接了她,去他的读书台上。他已经遣散了身边的宫娥,她就成了灯下伴读添香的红袖,在他疲累时奉上香茶一盏,那是虎跑泉的水沏出的清冽情意。有时,她也会启丹唇为他弹唱解乏,吴侬软语,一曲歌毕,他不禁叹道:“有此清歌做伴,何必丝竹污耳呢?”又一笑,“有慧如相伴,何用姬妾成群?”
  她明白他是借机向自己表明心迹。她笑笑,带着低低地哀伤:“萧郎……你是太子,这是无可奈何之事。”
  萧统也笑了。他仿佛永远考虑不到这点,体察不到她的忧伤一般,抚着她的眉说:“我是太子,慧如,我是太子,你要信我。”
  她点头,眼中凝聚着难以化解的忧伤。不是她不相信他,只是身份地位太过悬殊,宗教礼法的桎梏,由不得她去妄自天真。
  待到《文选》编顶杀青,他终于要回京去。临别马上,他仍是豪情不减,手指远方道:“慧如,来日我要凤笙龙管,紫盖香车迎你回京。”
  她站在马下凄凄地望向他,无语凝噎。半晌才轻轻地取出一物放在萧统掌心,道:“昔有妇人滴泪成血,化做相思豆,今以一双红豆付君,若君早归,妾当免于此厄,不然,日后……望你见豆如见人吧。”
  他就此别去,归来杳杳无期。果不出慧娘所料,世事绝没有他想的那样简单,他要娶她,遭致的何止一方责难?他是太子也一样,他大,大过平民百姓,大不过礼法森严如天。
  “宫门一如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怀着寒微无路扣金门的凄伤,慧娘相思成疾,当他再来时,已是红颜零落青草稀了。
  萧统并无哀哭嚎叫,只亲手栽下两颗红豆,黯然回京。回京后一病不起,数月之后,薨逝。
  这应该是传说,可是哀艳妩媚之处不下于任何正史书纪的贞男烈女,而且精诚所至,天地精气亦有感知,萧统手植的两株红豆树,数百年后倏然合抱,树干并为一体,上枝仍分为二。
  唐人王维从江阴过,见此树心有所感,作著名的《红豆》诗,流传天下——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我已无从揣测王维所谓相思,是相爱之思,还是故国故园之思。还有,这首诗是王维写给谁的。不过无从揣测也表示可以有无限揣测,如果一定有这个人,我希望是那个曾经在他生命里出现的唐朝公主。很多年后他对她说,当时我不得不走,因为再差一步,我就要陷入爱情。
  只差一步,是相思,而不是相爱,感情如尘埃,就是这样的细致入微。
  他是聪明且珍重的,自知爱不起她,一个心里只有薛绍的公主。也许看到红豆,他想起昭明太子和慧娘,亦想起自己和太平公主,都是心有遗憾的感情。
  《红楼梦》里宝玉的红豆曲唱得好:“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那时节已是清朝。看呐,王维的诗就这样传下来,致使后人以红豆寄相思,竟成了约定俗成的风习。好的诗就有这样感人的效力和功用。
  不过世人对好的东西亦苛刻。流传愈广,就代表接触的人越多,愈要能有所延深和拓展。应该是“要一奉十”,经得起揣摩摔打。不止是文学名著,连情诗也要有这个气度雅量。
  “安史之乱”中,著名乐师李龟年在长沙唱王维红豆诗,已遥遥有思念故国之意,战乱流离让人们少了隽永缠绵,多了深重的现实哀思。杜甫作“红豆啄馀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亦有此意。中唐以后,“红豆”两字的涵义由单纯地指代爱情,渐渐延伸为故国故园之思。
  到了明末清初,满人入关,汉人为民族气节所激引,这样的意象更为清晰。明遗民诗中不仅“红豆”从象征男女相思引申到故国之思,连“南国”、“碧梧”、“相思”等语汇亦转而象征与满清对立的南明政权。如明末钱谦益借注杜诗《江南逢李龟年》寄托南望永历之情,并以“一别正思红豆子,双栖终向碧梧枝”隐喻对柳如是的别后思念,那一缕隐微幽曲的故国之思也是昭然若见的。
  从昭明太子到王维,从钱谦益到曹雪芹,从曹雪芹到如今。红豆树,红豆诗,红豆词,红豆曲,红豆歌……从无断竭。
  我们,生生世世说相思,犹未厌倦满足。是贪恋也好啊。因着人世无常,众生有情,我尚未为你红豆熬成缠绵的伤口,美景良辰未赏透,怎么能就此放手?
发表于 2011-10-10 08:3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辛苦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5 20:55 , Processed in 0.079198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