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289|回复: 0

杜甫的仁爱思想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6 01: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杜甫生长在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之中。他的祖先曾经是西晋时的名将,他的祖父杜审言是初唐的著名诗人,他父亲曾为兖州的司马和奉天县令,因此他也享有不纳租税、不服兵役等特权,他的青年时代是在一段南北漫游,裘马轻狂的岁月中度过的。先南游了吴越,后北游齐赵,在游历齐赵的时候和高适,李白等人打猎取乐、登高怀古、饮酒赋诗,并和李白结下一段千古传诵的友谊。同许多唐代诗人一样,他怀着雄心壮志,一心要为国家效力,希求重用,但都落空。十载长安,历尽辛酸。同时,他看到了民生疾苦,时刻关心国家安危。安史之乱后,他几经周折,当官,被贬。最后开始了他晚年飘泊西南的生活,并最终病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十分凄凉。

反复研读杜甫的作品,不难发现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给予批评和揭露。他同情人民,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杜甫常常自称“儒生”“老儒”“腐儒”,谈到自己的家世也说“奉儒守官”。

杜诗中给读者留下最深刻的人物形象可能是他的“老妻”了。无论是“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那挥之不去的惦念和牵挂;还是“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月夜》)妻子月下思念丈夫的形态以及对团圆的期待,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诗人的一往情深。杜甫一生多逆境,特别是四十岁以后,穷困、衰病、奔走、逃难,接踵而至,几乎没有过几天好日子。他的妻子杨夫人在饥寒交迫中担负起抚育儿女的重担:“世乱怜妻小,家贫仰母慈”(《遣兴》);晚年他的妻子还时刻关心着疾病缠身的丈夫:“老妻忧坐痹,幼女问头风”(《遣闷奉呈严公》);丈夫漂泊在外,她没有埋怨,只有理解:“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客夜》)。杜甫笔下的妻子是那么可亲可近、可爱可敬、是那么具有奉献精神,这里的“敬”不是出于某种功利的考虑,更不是令人产生冷冰冰之感的“相敬如宾”,而是表达了杜甫对妻子歉疚之感。“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竿” (《江村》),从这样的诗句中,读者可以想象,坐在一旁的杜甫看到“老妻”“稚子”居处、生活有点稍稍稳定喜悦之情。应该说杜甫的仁爱思想始发于其妻子,因而其作品中涉及到妻子的篇章就格外动人。

唐代是个浪漫的时代,诗人的生活则更是如此。历数唐代著名的诗人当中很少有像杜甫这样终生与原配妻子厮守的。那时金屋藏娇,寻欢艳遇,始乱终弃等等花样都被视为文人、士人的特权,受到人们的羡慕。而杜甫是与这些划清了界限的,他在《数陪李梓州泛江有女乐在诸舫戏为艳曲二首赠李》中就明确地说:“使君自有妇,莫学野鸳鸯。”但是杜甫又不是那种迂腐的角色,他还能体现儒家近于人情的风格,所以其笔下的妻子也有非常女性化的一面,“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月夜》)这是杜甫心目中妻子美丽的形象;“粉黛亦解包,衾裯稍罗列。瘦妻面复光,痴女头自栉。学母无不为,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狼籍画眉阔。”(《北征》)这是借写小女儿顽皮,调侃久别的妻子。从这些诗篇可以看出杜甫能把儒家的道德情感表现得极富温情。

杜甫描写友情的诗章尤为动人,在这些篇章里时时体现了杜甫的“仁爱”。杜甫的交友很广泛,他朋友大概可分为两类,一是与杜甫身份大致相同的文人诗客;一是没有文士诗人身份的普通朋友。在他的第一类朋友中最重要的是李白,如果你没有读过杜甫写给李白与怀念李白的作品,你就不会懂得古典友情会那样诚挚动人。从这些诗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是人间最美好的情谊,李白杜甫之间的来往没有丝毫的势力和功利的成分,纯粹是因为互相欣赏,铸成了他们终生不渝的友谊。李白晚年,被唐中央王朝所疾视,此时的杜甫虽然也在朝廷任职,但他对李白的认识和友情没有随着朝中的舆论而改变。杜甫写诗为李白抱不平、为他剖白辩护,并向世人呼吁。杜甫的《梦李白》二首,是怀念李白作品中最杰出的篇章。诗中不仅写出了对友人的思念,更表达了他对李白的理解。如“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读者在一片朦胧的月色中,仿佛见到了李白忧郁的目光;“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可以说是杜甫对李白的写实,在诗中杜甫饱含着深刻的同情;“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是李白一生的评定。因此,我们说李杜交游放射出的光辉,不仅是因为他们的“才”,更重要杜甫的“情”和“爱”。

杜甫写到他的其他朋友时,多是描写这些朋友对他的关爱、写在他遇到困难时,朋友给予的无私的援助。读杜甫诗会有这样一个感觉,似乎杜甫走到哪里,哪里就有朋友帮助他,他生活在关爱之中。如病卧长安时,有一位叫王倚的朋友曾热情地招待过他,为此他写了《病后过王倚饮赠歌》,诗中热烈歌颂了穷朋友之间相濡以沫的深情;战乱之中,他偶然遇到老朋友,受到热情的款待,“回答乃未已,驱儿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使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赠卫八处士》),诗人在动乱的年代、动荡的路途中,历经沧桑和久别的老朋友见面的,那烛光融融,散发着黄梁与春韭的香味,与故人相伴话旧一夜,这短暂的相会对于诗人是多么的眷恋和珍重,读罢此诗,我们可能感受到诗人流露出的对生活的爱和人情的爱。又一次,杜甫全家逃难山中,遇到大雨,饥寒交迫,狼狈不堪,当深夜路过彭衙,来到朋友孙宰家时。孙宰把全家动员起来,招待这位落难的不速之客,使杜甫一家老小感受到友情的真挚与温暖。杜甫把他对友人的感激写到这首朴素的《彭衙行》中,使后来的读者又一次体验了友情的珍贵。
杜甫不仅以友谊作为其作品的重要主题,而且用极富感情的诗句为读者展示了友谊所应遵循的原则,如互相尊重,彼此理解,经常往来,在心灵深处为友人留下一个位置,并且常常用“仁爱”去填充。可以说杜诗中描写友谊的作品大大丰富了儒家的“仁”。

这种仁爱精神使得他与邻里乡人多能和睦相处。《又呈吴郎》是一首写得很通俗、很平淡的诗。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杜甫对那位“无儿无食”的老妇人的同情和关爱。而且诗中所表达的不仅是一般的恤老怜贫,更感人的是杜甫对老妇人格的尊重:“不为穷困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只有深入其心,才能有这样深刻的理解。我们从杜诗中还看到,无论住到哪里,邻人对杜甫都是非常友好的。“父老四五人,问我久远行。手中各有携,倾榼浊复清。”,“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羌村三首》),中的描写的邻里乡人简直与乡党宗亲差不多了,中国古代社会基层关系是由宗法家族构成的,杜甫后半生没有生活在宗法家族之中,但他把偶然居住在一起的邻里乡人视作宗法亲族,建立了亲密的关系,对他们倾注了爱,所以我们才能看到邻人父老对杜甫的热爱。

杜甫也是本着儒家所倡导的仁爱精神处理与偶然相逢的人们的关系的。晚年,他逃避战乱、漂泊湖湘,深感“乱世少恩惠”(《宿凿石浦》);然而,杜甫仍然是: “减米散同舟,路难思共济”(《解忧》),并没有因为个人的苦难而减少对他人的同情。读杜诗会感到最难得的是,杜甫时时刻刻关注着弱者的不幸,并用他宽广仁厚的心胸去温暖这冰冷的世界。例如杜甫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就是他由秦州到同谷和由同谷到成都期间。此时,正如他所写的“岁拾橡栗随狙公,日暮天寒山谷里”(《寓同谷县作歌七首》),过的像原始人的日子。然而,在这个时期写的诗中处处可见诗人对其他不幸者的关怀。在路过绝险之地石龛时是“天寒昏无日,山远道路迷”,就在这种环境下,他看到在山峦高处的伐竹者:“伐竹者谁子,悲歌上云梯。为官采美箭,五岁供梁齐”(《石龛》),杜甫把他们的悲歌传达给后来的读者。诗人在过嘉陵江时,船夫的勇敢和撑船的技术的高超引起他赞叹:“篙师暗理楫,歌啸轻波澜。”但此时他也关注着他们的艰辛:“霜浓木石滑,风急手足寒。”(《水会渡》)这种精神贯穿他的后半生的所有作品之中。他在遭遇苦难时往往能想到比自己更不幸的人。

对于万物万事,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万类中弱小者,杜甫也是充满同情与理解的,宋代理学家张载在《西铭》中说“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提出了“民胞物与”的命题。这个命题的精神实质是泛爱一切人和物。杜甫在他的创作里是贯穿着“民胞物与”这个精神的。杜甫认为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万物,对此他满怀感激,在《北征》诗中写道: “山果多琐细,罗生杂橡栗。或红如丹砂,或黑如点漆。雨露之所濡,甘苦齐结实。”大自然仿佛是万物的父母,不择好丑,一律加以为维护。美丽的河山也是向人类敞开胸怀的:“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后游》)。同样,人类、特别是圣贤应与天地同心。在《过津口》一诗中说:“白鱼困密网,黄鸟喧嘉音。物微限通塞,恻隐仁者心。”他自己也是这样做人的:“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盘餐老夫食,分减及溪鱼。”(《秋野五首》)大自然赠与我们的东西,本应与万物分享。诗人认为应该这样理解自然,所以他写道:“易识浮生理,难教一物违。水深鱼极乐,林茂鸟知归”(《秋野五首》)。杜甫体会到人应该与万物同体同在: “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夏夜叹》),世界上万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句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这里表现了对天下寒士的仁爱,更重要的是,杜甫把人人皆有、但又不被人们关注的善念- -仁爱精神用充满感情的诗句揭示出来、把它固化下来,并传达后世的读者,用以培植人的善根,使人灵魂得到升华。更在于他歌颂了人性中的善良、美好的一面,并满怀善意地描写它,希望它能发扬光大。即使像“三吏”“三别”这些具有强烈揭露性和抨击性的作品,也在展示苦难的同时歌颂了生活于苦难中的人们相濡以沫的深情。

中国优美的文学传统、特别是古典诗词对读者和以后的文人的思想情感的陶冶力量是很难估量的。杜甫诗发扬了儒家思想中富于伦理和仁爱的思想,于陶冶之外还有教化作用,对古代读书人有很大影响,对于我们今日的教育,也有积极意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0 15:38 , Processed in 0.07406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