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599|回复: 2

八极拳历史上的实力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7 11: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祖师爷-----“神枪” 吴钟
  
  (据罗疃八极拳手抄本记载)

    1、吴钟,字弘声,山东海丰人(现山东庆云后庄科人),回族。生于雍正十二年(1734年)二月初三寅时。家殷实,喜拳术,爱交游。为技击精进,乃帖示四方悬赏求师。乾隆十二年,年十六拜马胜标为师。经师十年,其师身故。得太祖三十二势、少林刀法。
    又有一老拳师携妻来访,吴钟与谈论武技,吴钟拜服遂师事之,尊师若父母,深得二老喜爱。经过老拳师数年教诲,加之吴钟昼夜苦练,吴钟的技艺益加精到,但老拳师一直未将技艺奥妙全部教出。一天老拳师出外访友,吴钟去看望师父,师母说:“你数年苦功,功夫精湛,但不知是否掌握技艺奥妙,请演练一二!” 吴钟在院中将老拳师所教演练一遍。师母说:“可惜你数年苦功,技艺还未臻精到,趁你师外出访友,我把奥妙悉数传你!”说完师母下场指点,吴钟这才知道师母也是技击高人。吴钟数年苦功已有根基,经过师母亲自下场指点遂豁然贯通。老拳师出外访友归来,看吴钟练武大惊讶,问其妻,妻具以实告。老拳师说:“吴钟这孩子功夫有根基,你倾囊而授,他的技艺已经超越我们,此处不可留。”二老遂和吴钟辞别。
    吴钟为更求深造武功,28岁携资赴嵩山少林寺,拜当家老禅师为师,学艺3年,得八极拳、气功、行者棒。技艺大成后,辞师下山。
    下山后游名山大川,32岁游至延安府梭罗寨,与赖魁元老先生的弟子大洪、二洪较大枪技,吴钟胜。赖魁元先生亲自与吴钟较,吴钟败。钟欲拜赖魁元为师,赖魁元不收,恰好师祖母寿诞之辰,钟备寿礼数色,以贺寿为由进见,赖魁元感其真诚,收钟入门墙,吴钟大枪技艺大成后,重返嵩山少林寺,与师兄弟较大枪,皆胜之。其师当家老禅师赞之曰:“真乃神枪也!”,并悬匾额于山门 ,自此,“神枪吴钟”之名开始流传。
      后到直隶天津咸水沽戳杆设场,一天一武师来场与吴钟较技,来人用单刀对吴钟大枪,把他的大枪招数一一化解。吴钟败北甚是懊悔,来人说:“师弟,胜你者非外门,我是你师兄,尊赖师之命传刀给你!”原来是师父赖魁元派弟子皮某来传吴钟飘摇刀法,飘摇刀又称六合刀、提龙刀(圈刀)。吴钟掌握了飘摇刀法,更是如虎添翼。
    吴钟在京津一带广结武林朋友,与他齐名的武林泰斗康德力、李章、刘三闪,换谱为表,四人各有其妙,各献其长。时有:“康德力的棍(俞公大猷棍),吴钟的枪(24大枪),短打擒拿数李章(24势扣子拳),刘三闪的八极六十四势天下趟”。四人在一起设场四年,交流技艺。吴钟学得(俞公)八棍头、二十四扣子拳等。
    后来吴钟一直在直隶、山东一带,以设场、保盐镖为生,同时将所学加以整理归纳,形成自己风格的八极拳、六合大枪体系,开门立户,八极拳和六合大枪开始结合,这是八极拳历史上第一次质的飞跃。吴钟以“神枪”名世,有“南京到北京,大枪数吴钟”之誉。
    吴钟回乡时就在家乡后庄科教拳,族人随着练习,其中吴钟长女吴荣学父技,技艺独到,后出嫁南皮戴门。后庄科是八极拳、六合大枪的“第一故乡”。
    沧州东南孟村镇丁孝武、吴永(亦作荣、溁、营;字辉庭)二家托友人竭力邀请,吴钟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到孟村镇授艺,教丁孝武、吴永近20年,丁孝武、吴永出徒后一直供养吴钟至嘉庆廿四年(1819年),吴钟85岁由孟村镇返后庄科,由二女儿、女婿(入赘)养老送终,吴钟爷坟茔仍在后庄科保存至今。
    2、罗疃八极双雄--“神枪” 李大忠、张克明

  “神枪” 李大忠
                    
    八极门第三代宗师“神枪”李大忠(1810—1874),沧县东南乡罗疃人,职业武师。幼酷爱武技,苦练家传贴身靠。为精研武技,于道光廿年30岁时在师兄王世同的引荐下,慕名拜孟村镇丁孝武(1759年-?)为师,因为李是汉人,丁请示其师长女吴荣(当时嫁南皮戴门),吴荣来孟村考察李,非常喜爱,同意收录李,并也将李收录入门墙。一日李在丁府练武,吴永(1762—)来看望师兄丁孝武,见李练武不凡,吴永说“师兄,这个徒弟算咱俩的吧!”
    丁孝武应允,于是李在孟村丁、吴二院学习,有时也到吴荣师家学习。
    丁孝武晚年病重,李大忠侍侯床前,丁孝武深受感动,抱病将技艺悉数传授给李大忠,并将吴钟师所传枪、拳谱手抄本传给李大忠。丁孝武去世后,李大忠又与三师父吴永、二师父吴荣继续学习。后来沧州有“李大忠的枪、张克明的拳”之誉。
    李大忠、张克明艺大成后,于1847年分别开创罗疃八式房,开辟“罗疃八极”流派,是八极拳和六合大枪结合又一次质的飞跃。罗疃成为继后庄科、孟村镇之后的又一八极圣地。
    二人开设拳场之后,各门各派及八极本门来罗疃切磋交流者络绎不绝,二人未尝败绩。有沧州名家某,高大魁伟、武功精湛、性喜较技,打遍了沧州的八式房,最后到罗疃,口称拜师,实际来踢场子。先是张克明比拳轻取名家某后,然后李大忠与名家某比枪。李大忠和名家某各持一枪,李说:“你进枪吧!”
    名家某自恃身高力大,持枪速扎,凶猛异常,李不慌不忙,见对方枪尖离自己不到半尺,方见肉分枪,用拥挫枪快如闪电,用枪尖把名家某眼皮拧出一个紫疙瘩,名家某拜服。当时有“打败了名家某,出来个李大忠”之说,从此李大忠誉满沧州。
    “神枪”李大忠武名日盛,清咸丰二年(1852年),当朝清末大员文达公张之万(其弟清末大员文襄公张之洞),回乡省亲,闻李大忠武功高超,特聘请李大忠任翰林院武术教师,张府的武官和府中护卫。

    1857年张之万由北京到南京巡视,对贪官污吏有先斩后奏之权。贪官恶霸胆战心惊,便请高手暗害张,大忠一路保护,群寇皆败在大忠手下,游两江未逢敌手。有“南京到北京,谁不知道‘神枪’李大忠 ”之誉。张感其功赠南皮原籍土地百亩,李坚辞不受。后让师弟张克明徒弟黄四海代其职。
    李大忠与李云表(1812—1868)二位宗师切磋技艺,遂为金兰交。互相仰慕交心换艺,罗疃八极与盐山劈挂互相吸收对方技艺,这是罗疃八极与盐山披挂的第一次结合。李云表曾担任京师八旗营教官,江湖誉为“铁臂燕子”。同治七年,大忠率弟子帮助挚友李云表率领民团在盐山抗击捻军进犯。李大忠杀透重围返回罗疃。盐山民众为纪念保卫家乡的民团义举,建“昭忠祠”以纪念勇士之功德,尤其是二人事迹至今在家乡流传。

      晚年病中(1873年)的李大忠与一中年的少林寺高僧较枪,二人枪法俱精,高僧体力充沛,李遂用智取,用“狸猫扑鼠”之法,诱僧入机关,李以枪点僧眼皮,僧向前过猛伤目。李甚悔且懊恼,自责误伤僧,有辱“神枪”之名。
    李大忠致力八极拳的传播,培养弟子颇众,著名者有黄四海、杜凤元、李贵章、张化龙等13名。李大忠先生为八极拳、枪的一代宗师,其事迹载入《沧县志》。八极拳门人携技遨游天下,吴钟祖师之后,实始自李大忠、张克明二公也!
    李大忠之子“大枪”李贵章(1855-1927)19岁承其父业继掌罗疃李家八式房,传徒众多,其中以子李万成徒弟孟光远、赵元起、王锡庆、张庆恒等名闻国术界。李贵章之子李万成、孙“神枪”李树森(1897-1955)
    相继掌罗疃李家八式房。“神枪”李树森携弟李树云、李树春在29年成立唐山国术馆,李万成与三子李树林掌罗疃李家八式房。这一阶段培养了王金声、李赞臣、李良臣、孙秉武、王直谅、吕洪良、耿长清、刘立秉、刘文轩、张日廉等武林名家。罗疃李家八式房从1847--1955年兴盛百余年,历四代,为八极拳的传播,为中华国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神枪”张克明
      八极门第三代宗师张克明(1812?—1882),沧县东南乡罗疃村人,职业武师。与李大忠同拜孟村镇吴永、庄科村吴荣为师。张克明聪明好学,研习武功如醉如痴。李、张二人一同到吴永、吴荣(嫁南皮戴门)处学艺。农闲时每天赴孟村镇学艺,20
里地都是练着去练着回的,经历数年苦练,练就精深武功。开始时,李大忠去的次数多,张克明去的次数少,落下的内容由李大忠代教。一次,张克明到刘家庙与住持僧较艺,张克明用抱肘进击僧,僧被击出数步外,而僧骑马式蹲立不倒,并赞克明曰:“好招!好招!有突无胯!” 克明不解其意,到孟村问其师吴永,吴永遂将该招手法、步法奥妙教克明,克明经师指点后,复到刘家庙与僧较,甫交手即将僧击倒。
    张克明经常去师吴永处学习,是吴永先生的关门弟子,尽得师吴永真传,深得枪、拳精奥。张克明经20年探求,六合大枪、八极拳皆达上乘,尤其八极拳研究更为精深,有“神拳”、“神枪”之誉。由于深得吴永、吴荣二师喜爱,得手抄本拳谱,八极之真谛以张克明最精。恩师去世后,李大忠、张克明在罗疃分别成立东、西八式房(1847年),择沧县东南乡之后学而教之,遂成独步武林的“罗疃八极拳”。罗疃成为后庄科、孟村镇之后的又一八极圣地。
    有沧州名家某,高大魁伟武功精湛性喜较技,打遍了沧州的八式房,最后到罗疃,口称拜师,实际来踢场子。张对李大忠说:“ 师兄,我比拳,你比枪”。张先与名家某较,让名家某后退,二人相距10米,张说:“我喊一声招你就得倒下,你不倒我拜你为师”,说毕大喊:“招。。。。”声未落,张闪电般胯步进击,一招抱肘将名家某打得旋转腾空而起,大头冲下倒在张身后,犹如迅雷不及掩耳。枪时李大忠枪扎名家某眼皮,名家某拜服。
    张克明与本村武举张某因地基发生争执,武举张某气势汹汹冲向张克明,张克明两手插腰,喝道:“你还动手吗?你值得一打吗?”随着腰一转身一抖,将武举张某掷出丈余。
    南皮文达公张之万(总督漕运)聘其为武官,张克明携弟子(当时是徒侄)黄四海等前往。清咸丰九年(1859)清江之役立军功,师徒屡立战功,张得奖赏即分与弟子,人格极佳。
    李大忠谢世后,李的弟子黄四海又拜张克明为师。经严格考验后,张克明将八极拳、六合大枪奥妙尽传给黄四海。张克明和弟子黄四海、儿子张景星精研八极技艺,吸收黄四海带来的李大忠部分大枪精微,结合自己的心得,提炼升华了八极拳、六合大枪。晚年根据自己实战经验,创散手“八大招”,至今在张门后学中流传。
    罗疃八极有李家、张家之分。李大忠是师兄收徒众多,张克明是师弟收徒少而精。张克明之弟子黄四海、张景星,皆以“神枪”名世。在黄四海、张景星之后罗疃“张家八式房”名家辈出,成为八极拳的中流砥柱。张克明先生亦八极拳、枪的一代宗师,与李大忠并称“罗疃双雄”,事迹载入《沧县志》。
    张克明先生之后,罗疃“张家八式房”历经“神枪”黄四海与“神枪”张景星;“神枪”张毓衡与“无敌将”韩化臣;“神枪”魏鸿滨辅助张毓衡、张风舞(张克明先生重孙)父子执掌,直至1947年张家遭剧变。罗疃“张家八式房”兴盛百年,历四代,直接培养的精英人物黄四海、张景星、王中泉 、李书文  、张毓衡、韩化臣\魏鸿恩、赵树德、董义清、韩洁泉、李学义、魏鸿滨、董会亭、张子亭、刘汉周、沈中山、姚春符、董义文等闻名全国的技击名家。今天东北的“霍传八极拳”、北京、天津的“许(家福、家禄)传八极拳”、秦皇岛的“魏传八极拳”、枣庄“韩(洁泉)传八极拳”、台湾“刘(云樵)传八极拳”、台湾“李(元智)传八极拳”皆属罗疃“张家”系列。罗疃“张家八式房”为八极拳的传播,为中华国术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六品顶戴----“神枪”黄四海

    3 、八极门第四代宗师黄四海(1829- 1914),职业武师,沧县东南乡罗疃人。幼习长拳,22岁始从师李大忠习八极拳法。深得李大忠公八极拳、六合大枪精义,黄四海是李大忠公得意门徒。江湖号称"小黄天霸."
          清咸丰九年(1859)清末大员南皮张之万聘张克明、黄四海为武官,清江之役立军功,黄获六品顶戴。
    一次在南皮张之万、张之洞家即“状元府”(沧州有二家“状元府”即“南皮张、北头刘”),张之万、张之洞府中有某武举不服,要与黄四海较技,黄四海一再逊谢。某武举突捋黄四海衣襟,将黄四海抵于墙上,黄四海乃以手击某武举面,某武举手稍松,黄四海即用抱肘跌倒某武举。黄四海说:“今日是看状元面子,否则摔死你!”某武举惭愧而退。
黄四海在师李大忠去世后,遂到张克明家继续学艺深造。由于黄四海人格高尚深得张克明信任,张克明即将六合大枪、八极拳精要全部底给黄四海。黄四海后辅张克明、张景星教学张家八式房。老爷仨对八极拳、六合大枪进一步提炼升华,大大提升了拳、枪的档次。这是吴钟、李大忠之后的八极拳、六合大枪又一次质的飞跃。
      黄四海一生孤独,以精研八极拳、六合大枪为己任。喜云游天下,广交天下英雄豪杰。他一生以大枪驰名,是李大忠、张克明二公的弟子中最杰出者。袁世凯将军在天津小站练兵,聘黄四海为教习,黄以年老推辞,让弟子李书文赴任。
      黄四海为密切徒弟和张家的关系,来投师的徒弟都给师弟张景星,故黄四海和师弟张景星共同培养了王中泉、李书文、张毓衡、韩化臣、马凤图、马英图等名徒,可见黄四海人格之高尚。
黄四海先生是李大忠、张克明之后的一代宗师,其事迹载入《沧县志》。“罗疃八极”拳、枪的升华,黄四海公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
    4、第五代宗师“神枪”李书文(1862-1934),乃是八极门颠峰人物,“没有‘神枪’李书文,就没有八极拳的辉煌”(马明达语)。“神枪”李书文也是清末至民国中期,中国武术的颠峰人物之一,他一生纵横天下,称雄武林,所向披靡,是最善技击的不败高人!
    李书文,字同臣,沧州东南乡盐山王南良人,职业武师。出身农家,家境贫寒。李书文决心拜名师,就到罗疃去学艺,拜黄四海先生为师,得师爷张克明、师叔张景星(字拱辰)之指点,其艺大进。
    南良离罗疃18华里,李书文每天去罗疃张家八式房练拳,风雨无阻。农闲时每天去两次罗疃,每次都是行步、闯步,或是抖大杆子往返,李的神行之功逐渐练成。一次到师父家拜年,学抱肘一势,李回家时一步一式打回南良,鞋子打掉了一只浑然不知。就这样李在罗疃一练就是12年,练至如醉如痴,在家乡有“疯子”、“魔怔”、“枪痴”之称。他的六合大枪进入化境,功艺俱佳。耗大枪架用杆子挑轧地的石墩子,或旧时马车的花轱辘车轮,非常自如。一麻袋绿豆,他用枪挑起转三圈,非常自如。练大杆子时能把树皮滑脱落。与人滑杆子时,不论里外缠、带环、刺扎,对手无不应声而仆,百试百中。持枪扎苍蝇,苍蝇落地而窗纸不破,壁不留痕。枪扎香头,火灭而香不折。他的枪点对方的眼皮、鼻子尖,达到触而不知的境界。
    李的八极拳、枪大成后又拜黄林彪为师学习劈挂。黄林彪为盐山李云表之顶门徒,故而李书文的劈挂独树一帜,功架古朴,今天仍在霍家、许家等支系中流传。这是罗疃八极拳与盐山劈挂的第二次结合。
    李出师后到北京投奔在镖局的师兄王中泉,遂随师兄王中泉游北京,进行无数次拳枪比试,枪挑沙回子等,无有败绩。在北京每天二更天必到北京城墙跑一圈行步,40华里如闲庭信步。李书文在北京、天津一带走山访友所遇皆高人,吸收了诸多门派的优点,提高了八极拳的层次。
1895年袁世凯在天津马厂、小站练兵,聘李书文为武术教习,此时与京津名家和日德教官较艺,无不胜之。后入冯国璋将军公馆教习武术,掌打小霸王周通。在北京与少林高僧交心换艺,得少林易筯洗髓经。在天津与“鼻子李”李瑞东(1851年-1917),(李瑞东与“神枪”张景星金兰交) 交心换艺学得金刚八式、太极拳、揉手功。他一生尤重金刚八式和易筋经并将其吸收到罗疃八极拳中,研习习之毕生。
    这样,李书文先生就完全建立了八极拳的训练体系和技击体系,使八极拳更加科学完整进入颠峰时期。李书文先生将八极拳的“刚”、劈挂的“活”、易筋经的“柔”三种特点结合在一起,将八极拳的“近距离”、金刚八式的“中距离”、劈挂的“远距离”三种技击拳钟结合在一起,这是八极拳又一次质的飞跃。李书文先生之后,罗疃八极门人皆沿此途。
到光绪末年,经过投师、访友俩个阶段的锤炼,“神枪”李书文技艺日趋完善,进入化境。清宣统二年(1910年),“鼻子李”李瑞东、“单刀”李存义、“神枪”李书文、马凤图共同创办中华武士会。“神枪”李书文携徒张德忠、崔长友、张子林、霍殿阁、高熙臣等到天津,任职武士会教习,艺惊武士会享誉津门。
    “神枪”李书文威名日盛,北洋军将领纷纷来请,从此李书文一生穿梭北洋军中。1907年后,驻黑龙江北洋新军标统许兰洲、管带任国栋、帮带陈富贵聘其为军中总教习,从此开始与许兰洲将军终生友谊。1907年许兰洲、任国栋、陈富贵在黑龙江驻军,后分别升至师长、旅长、团长,许兰洲当时与张作霖官位相当,后政治失败。1917年许投靠张作霖,任总参谋长、吉黑剿匪总司令、六区联防总司令等职。李书文来往黑龙江、天津、沈阳之间。此时其所教军中将领颇多,许兰洲、任国栋、陈富贵之外尚有张骧武、柳虎臣、那玉昆、刘序东、沈鸿烈(海军司令)等,其中许兰州、张骧武与李书文之关系保持到李书文逝世,许兰州将军、张骧武(宪)将军供养李时间最长达20余年。
1925年,李景林为直隶督办,直鲁联军副司令,聘李书文为其军队武术总教官。此期间年过花甲的李书文,与人比武仍战无不胜,枪扎李景林将军岳父的保镖“杨大爷”,‘崩肘撩阴碗’震死“黑旋风神手”李文波,铁掌击毙北京挑战二高手。
    1927 年张之江将军创办中央国术馆 ,李景林将军、张骧武将军为副馆长。后李景林创山东国术馆,许兰州创河北国术馆,这是影响最大的两个地方国术馆。李书文携徒来往河北国术馆、山东国术馆任顾问、教习等。受张之江之聘任南京中央国术馆顾问。受李景林将军之聘担任1929年杭州国术大赛检查委员,以壮声势。1933年春,应邀参加山东省主席韩复榘主持全省国术考试,受韩复榘主席之请,表演纯阳剑、八极拳、六合大枪,深得佳誉。
    “神枪”李书文33年后主要住在天津小站北闸口的过继孙子李子发家,1934年六月仙逝于天津小站。他坐盘而逝,鼻中玉柱丹液(玉柱)流出尺许。“神枪”李书文成名于天津小站,最后仙逝于天津小站,这一巧合可能是“神枪”李书文得道、合道之故也!90年代出版的《沧州武术志》中说“神枪”李书文被仇家毒杀,纯属无稽之谈。
  “神枪”李书文纵横天下40年,游京津、东北、山东、南京、杭州等地,一生未逢敌手。“神枪”李书文教徒弟,总是现场教学,有来比武的,李让弟子、徒孙在旁边观看他动手过程,然后让弟子、徒孙下场比武,他现场讲解,由此可见李的王者之气。
    “神枪”李书文江湖名号颇多,是其一生称雄武林的写照,“神枪李狠子”、“常胜将军”、“李书文无二打”等,堪称“武林泰斗”、“不败高人”、“技击之神”。
“神枪”李书文身材矮小,但其体特重,实是通过八极神功练至其骨、肉比重超常,已成奇人。晚年其齿仍甚坚硬,尚能吃鸡不吐骨头,可嚼碎铁道之铺路石。现在“神枪”李的家乡人,谈起其武功,皆说“李爷”是有“神”附体,实际哪有什幺“神”附体,而是“神枪”李功夫太精纯进入化境之故也!
    “神枪”李书文为人正直、镇静、稳重,不说大话,一生不留钱、不留地、不留像,所遇皆达官显贵,但从不巴结。他讲究“艺不叩门”,从不依靠巴结势力。他经常对弟子徒孙说:“钱是白的,眼睛是黑的;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咱爷们有艺!”受过“神枪”李书文执授的弟子徒孙,无不言其有“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超凡脱俗的境界。“神枪”李书文功深艺真、性情耿直、义胆侠心、轻视王侯、称雄武林,“神枪”李书文是八极拳辉煌时期的颠峰人物。   
      李书文一生授徒严谨,入室弟子仅近20名,有:霍殿阁(顶门大弟子)、李萼堂、王树德、张德忠 、崔长友、孟宪忠、张子林、高熙臣、曾宝发、王树江、张骧武、许家福、许家禄、魏鸿恩、魏鸿滨、刘云樵等;其徒侄赵树德、董义清、韩洁泉、李学义、董会亭、张子亭、刘汉周、沈中山、姚春符、董义文等都追随他闯天下;其军中高级将领的学生有:许兰洲、任国栋、陈富贵、张骧武、那玉昆、刘序东、柳虎臣、沈鸿烈、刘之沂、刘之洁、李景林、韩复榘、夏鹤一等。其再传弟子高香亭、霍庆云、边廷杰、刘子鸣 边廷杰、边延彬、刘金山、刘琪瑞、李子昆、许禹声、郝鸿昌、鲍友声、张世忠等在民国中期亦有声于国术界。
      李书文的部分事迹录入民国22年《沧县志》,民国19年的《当代武侠奇人传》,80年代《沧洲武豪传》、90年代的《沧州武术志》。沧州、京、津、秦皇岛、东北、湖南、台湾、日本、东南亚、美国都有他的后学广传他的技艺。本文所载无一丝杜撰,来源于魏鸿恩、魏鸿滨、刘云樵、许家福、许家禄、霍庆云(及夫人)、边廷杰、刘琪瑞、鲍友声住、徐雨辰亲身见闻所录,共收录“神枪”李书文逸事近百条,作者不敢有丝毫的夸大。“神枪”李书文是近代武林泰山北斗,是永远书写不完的传奇而神秘的人物。
      5、皇帝武师——霍殿阁:八极门第六代宗师霍殿阁,字秀亭(1886-1942),直隶沧县南小集人,职业武师,霍家八极拳的创始人。霍殿阁的家乡沧县小集有个姓张的,跟南皮状元府的“南皮张”张之万、张之洞是本家。张家请武师教子练武强身,聘请宋村“抄白虎子”李五爷教飘洒拳。李五爷轻功好动作快,习武之余,让徒弟拿扫帚扑他,扫帚一扑李五爷就蹦到小房上了。14岁的霍殿阁和几个小伙伴陪张家子弟练武,学得二郎拳、三十六拳、四郎宽拳、溜腿架等,轻功也有一定基础。李五爷教了二年,把“神枪”李书文推荐给张家,“神枪”李书文遂被聘到小集教拳。16岁的霍殿阁又随“神枪”李习八极拳、六合大枪等技艺。霍殿阁天资颖慧又练习刻苦,练一段时间后,就在众多的小伙伴中脱颖而出,深得“神枪”李书文偏爱,收为入室弟子。霍殿阁尊师若父,从师苦练12年。“神枪”李书文从军队回乡即住在霍家,“神枪”李吃鸡不吐骨头的逸事即从此时传出。
“神枪”李书文教徒严苛,霍随之昼夜苦练。李教霍立足实战,半夜领霍野外训练,山坡、坟地、开洼地,不是突然给霍一拳,就是突然给霍一枪。李游天下时让霍当武童,遇比武动手,李现场教学,霍之技艺、胆量大幅度增长。霍殿阁苦练大枪,滑杆子将门框滑成凹型,练准头,扎香头、扎镜子,达到触而不伤境界。练靠桩功,将枣树震死。大杆子一拧,枪圈象笸箩一样大。单手托枪,
对手的杆子无不应声被其滑落。罗疃传授的13节鞭,非常难练,霍殿阁之鞭重18斤,一丈多长。霍殿阁功力奇大,一人深的土坑,压地石磙子掉入,几个小伙子往出抬非常费力,霍跳下双手抱起,一下抛出坑外。家中抹房子,霍一手一桶泥,登梯子上房,非常轻松自然。
霍殿阁经10几年苦练也练成“神枪”之技,每当乡里集会表演,压轴节目总是由霍殿阁表演扎苍蝇。他的弟子高香亭、霍庆云、边廷杰、刘子鸣、边廷彬、刘向、刘金山等搬一面穿衣大镜子。镜子上涂鸡血,霍持枪速扎,苍蝇纷纷落地而镜面不破,观众群呼“神枪”,霍殿阁自称不敢,因其师以“神枪”名世。
霍殿阁技艺大成后,“神枪”李书文带其到北京、天津闯荡,磨炼其技。由于“神枪”李之言传身教,其艺大精,渐入化境。1910年,中华武士会成立,霍随张景星、王中泉、李书文三位尊师赴天津任教习。与师表演六合大枪对扎,艺惊津门。
“神枪”李认为霍殿阁可遨游天下,遂于1914年将霍推荐到黑龙江师长许兰州将军处,任军官学校武术教习。许兰州将军是黑龙江省陆军师长,后为黑省帮办。1917年许欲主持黑省军务失败,1917年9月,许赴奉天投奔张作霖,霍就随许兰州将军到沈阳军中任教习。 霍在齐齐哈尔、沈阳、哈尔滨等地,因功深德高,与人较艺,以艺服人从不伤人,故朋友极多。后来在沈阳与同在奉军教拳的八卦宗师程有功、傅振嵩关系甚佳,傅将子永辉送给霍为弟子,传为武林佳话。
1925年奉军进关,李景林将军任直隶督办,请“神枪”李、霍殿阁师徒教其军将。后来霍殿阁应许兰州之请,开办办天津35国术馆,招收弟子如赵玉亭、绿文资、许禹声、孙玉龙等。霍殿阁内功精湛,在许公馆晚间与师“神枪”李演习易筯经,“神枪”李十指冒光,霍殿阁十指也冒光。此境界绝非虚语,霍庆云、边廷杰在不同地点分别谈到此奇功。
20年代许兰州将军在沈阳又遇一仙道高真人,武学渊博,有异术,知人生死。许兰州将军请家供养,许让霍氏叔侄与他们父子同练。霍殿阁所吊之活球,每个重50余斤,死球每个重70余斤,功力极大。
天津紫竹林租界,达官显贵在礼拜天集会,许兰州将军多带霍殿阁师徒前往。友人怂恿霍殿阁露几手,盛情难却,霍殿阁随意练几下,稍用力跺碾铺地薄石板应声破碎。练宝剑穿剑一势,宝剑飞出,霍殿阁八步赶蝉,将宝剑抓回来。练六合大枪之“苏秦背剑”一式接偷步跳跃,一拧腰窜出丈余,即“前窜一丈后跳八尺”之功,在场达官显贵及所带武师,无不赞叹其神功。
逊帝溥仪对身边日本武士不放心,同时也要习武强身,学习祖先当马上皇帝。但日本武士不走,必须得有中国武士打败他们才走。北京、天津许多名家来应聘皆为日本武士所败。许兰州将军向逊帝溥仪推荐霍殿阁师徒,霍殿阁带弟子霍庆云赴张园与日本武士较量,二人皆一招胜敌,溥仪大喜,连称中国有能人。溥仪聘霍殿阁为他的武术教师,高香亭、霍庆云、边廷杰、魏鸿滨、刘子鸣为他的贴身护卫。(1927年)
霍殿阁当溥仪的武术教师,可谓树大招风。有一武师骑马来访,语气颇大,霍不愿与其动手,以免伤和气。为让其服气,霍殿阁露一手千斤坠的功夫。霍殿阁让他的马拉他,武师连打数鞭,骏马奋力拖,霍纹丝不动,武师叹服。有天津名家某技艺高深,年长于霍,在一起切磋技艺,面露藐视容,霍接来手变转换掌,将某掖坐于地。有名家某对霍不服气,一次乘霍练小架,从后面偷袭,欲羞辱霍,霍回身撩阴腕,将其打昏于地,气出天津。天津一掼跤名师访霍较,伸手抓霍,霍用金刚指功夫出双手抓其臂,掼跤名师遂疼痛难忍,蹲于地,遂拜服。
李景林将军任南京国术馆副馆长,竭力邀请霍担任少林门长,霍因为担任溥仪武术教师,不愿就聘。
溥仪赴东北当日本的傀儡皇帝,霍殿阁、孙桂林、霍庆云、高香亭、刘子鸣、边廷彬、刘金山、李子昆等随至长春。日本人为了牢固地控制溥仪,也想击败溥仪身边的武士。多次派剑道、空手道、柔道高手来伪皇宫比武。有空手道高手三人,限制霍殿阁不许击打,霍殿阁应允。比武时霍殿阁如鹰行、豹旋,日本空手道高手每次进攻都难击其身,最后霍殿阁伸指一按,对方应手而倒,大汗淋漓。日本人进伪皇宫,无视溥仪存在,将轿车开到溥仪办公楼前。霍殿阁欲为皇上争“面子”,一次日本人开车欲进,霍殿阁不让进,日本司机强行驶入,霍殿阁右手一提轿车尾部,轿车后轮悬起,难以前进,霍殿阁为溥仪争了点“面子”。
霍殿阁怂恿弟子打日本兵,给溥仪出气。1937年6月,“大同公园事件”霍殿阁之护军弟子和日本士兵打斗,踢死日本狼狗,打伤10余日本兵。日本人乘机迫使溥仪赶走霍殿阁的护军弟子,解除护军大刀片、长枪,霍殿阁也遭到处置,政治失意。
1932年–1942年,霍殿阁先生客居长春,广泛传播八极拳。霍殿阁先生在家里开八式房,就学的有原来的护军弟子和长春新入门的的弟子。1932年到1939年,就学弟子曲一心、姜增永、李维喜、李维洲、霍青峰、雷振江(在世81岁)等。39年到42年到家中就学弟子有李树南、陈金财、尹庆和、宋碧山(在世88岁)、王玉湖、姜增永、毛鸿恩、范传义、刘霖春、李广荣等。
霍殿阁先生为人极重义气,在沈阳结交的的金兰兄八卦宗师程有功生活艰难,到长春找霍。霍介绍程到谢介石公馆教拳,并将苗遇春送给程当徒弟。二位宗师以师兄弟论,感情颇深,传为武林佳话。
伪康徳二年(1935年)霍殿阁在沈阳结交的的金兰兄周馨武来投奔。联系上后,周遂请求霍殿阁当三马路武馆的后盾,支撑三马路武馆,三马路武馆遂以八极拳为顶极核心内容。霍殿阁空闲时到场教八极拳,周馨武教弹腿、母子拳作为八极拳的基本功。由于霍殿阁当后盾,学员弟子纷纷来投门庭若市。1935年至1942年,霍殿阁在三马路武馆直接教授李树南、陈金财、尹庆和三人八极拳艺,其他学员弟子由他们三人带领练习,有时霍庆云也来带教。
从1935年到1942年霍殿阁先生去世,三马路武馆培养的弟子学员众多,后来成名的有:李树南、陈金财、尹庆和、宋碧山(在世88岁)、张耀权、龚天德、高里和、罗俊山、杨斌、杨树和、周宗贵、赵炳南、庄连胜、谭吉堂(在世88岁)、齐德昭、梁振起等等。其中39年霍殿阁将直接教的李树南、陈金财、尹庆和带到家中武术馆深造,在陈金财、李树南的推荐下,霍殿阁先生又把学员董连碧、宋碧山收到家中深造,五人得霍公亲自教授,被霍公收为入室弟子。
霍闯步抱膀,任凭弟子任意进攻,无不被霍胯倒。双手食指支地做旱地行龙,非常自如。其手指一伸,任壮汉掰撅,如果反击,稍用力一掐,对方即疼痛难忍,蹲坐于地。
霍行拳极其自然,无丝毫努劲,无丝毫露相,看不出一点有费力的感觉,但粘身却透骨入髓。弟子刘霖春先就学于“大枪”陈三爷,后入霍门。一次问双缠用法,那时规矩大不让问,再加上刘是二茬徒弟,霍让刘随便进招,霍在刘前胸一抹撒,刘滩坐于地,后来吃了10多副红伤药才好。后来,刘霖春和师兄弟集会时总说,师父的功夫了不得呀!
霍单手托枪人难进,拔抱、拥挫、抽撤、带环之法精妙绝伦,百试百中,确得李公真传。杆子点徒弟鼻子尖、眼皮,快如闪电,艺精至化境 !
一武师到皇宫访霍殿阁,其擅使30斤铜棍,霍仅持一白腊杆,众人皆捏一把汗。霍施八棍头之技,对方棍尚未势满,霍不招不架,闪电般接近对手,对方一愣神,霍棍头早点在鼻子尖上,对手弃棍拜服,连称‘霍师傅艺高!艺高!’。
霍殿阁练至神形如虎豹,眼光异于常人,走路如有弹簧,非常快,象豹子一样机警敏捷,可见霍殿阁八极的虎形达到高深境界。霍殿阁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非常得体、规矩,身子非常正,从没歪歪斜斜的时候。霍性情刚烈正直,脾气特别大,尤重江湖义气。霍公课徒重德,从不让徒弟搅戳杆场和撂地场。更不让徒弟踢长春其它八式场。霍公总说:“老师傅练一辈子不容易!”
由于“大同公园事件”,日本人赶走护军弟子 ,霍殿阁遭受沉重打击,从此气急生疾。1942年,霍家连续发生丧事,一个月内霍之大夫人、二夫人、霍公殿阁本人相继逝世(关内老娘亲也同月病逝), 灵柩发回沧州小集。
霍殿阁之武功精湛、称雄武林,是“神枪”李顶门大弟子,被列入民国22年《沧县志》。 霍殿阁追随其师“神枪”李书文,后成为八极门中期的一代宗师。
霍殿阁先生艺高至帝王师,技艺可谓炉火纯青矣!霍氏随溥仪赴东北,在政治上是灰色的。霍氏叔侄传八极拳于东北,在中国武术史上,却又写下浓重的一笔!霍传八极拳,得艺于“神枪”李书文。霍传八极拳传播范围波及东三省,因此长春被称为八极拳的又一个“故乡”。霍传八极拳技艺纯真,保持传统,在大陆可谓凤毛麟角。
90年代中期,部分霍传八极拳门人,为霍殿阁、霍庆云二位八极宗师,在沧州小集树碑立传,以纪念二霍公之传授八极之无量功德!
7、铁架子——霍庆云
发表于 2008-2-17 13: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刚刚从头看至尾,真不知兄弟是哪里弄来的好文。从前在书上看过神枪李书文之技业,未知今日竟几乎得知八极门如此多的往昔故事。很是喜欢:)
发表于 2008-3-1 14:29:50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意楼上的,不过好像还没有结束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5 09:59 , Processed in 0.093826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