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92|回复: 0

戚家拳动功八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4 21: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戚家拳简介

“戚家拳”相传是明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所创,但这却仅仅是传说。具体这套拳法是否真的来源于戚继光,已无法考证。近代传承有记录的人是1930年代的寇祖师,河北沧州人氏,不详其名,自号“三爷”,伪满期间在辽宁省阜新煤矿做苦功,将此披传铪朱云天师祖,解放后,朱云天师祖在锦州将此技独传柳德恩先生。柳师以此技而获“神拳柳”之美誉。传人颇众,余幸居其一。
戚家拳拳法零散、无套路,观赏价值不高,但养生与技击性能颇佳旷家师柳德恩便因此技在锦州有“神拳柳”之美誉。荧誉。
戚家拳共分九层功夫。
第一层:马上扬鞭。分上式练法与下式练法,锻炼四肢关节,为深人修习打下基础。
第二层:动功入势。锻炼全身,以躯干为主,内功与外功并行。
第三层:桩功。通过静态桩功,求出均整灵活的混元劲。桩功是关键,功力高低取决于此。
第四层:运劲。
将桩功放大,在缓动中体会混元劲在体内的运转。
第五层:发力。是内劲外放为力的法门。劲与力有区别也有联系,简而言之,内运为劲,外发为力。力有大小、方向作用点三要素;而劲则只有大小、方向,且随时而变,无作用点,但无处不在。
第六层:步法。分退步如意步、进步如意步、八步连环步三种。前二者即俗称的“三脚猫”、“四门斗”。
第七层;:单操。分八手、八脚、八摔、八拿、合踢、打、摔、拿四技,共三十二个单操技法,而隐藏诸多变化,其中以“八手”为主。

第八层:打桩。即以木桩为假设敌,练习攻防意识与能力以及打击力、抗击力。
第九层:龙行上势,为散手的应用法门。
马上扬鞭是戚家拳入门的初步功夫,专练四肢关节,即上肢的肩、肘、腕、指,下肢的髋、膝、踝、趾,以及四肢肌肉、经筋的放松,为进一步修习打下基础。此功分上式、下式两部分,整理如下:
上式:
1、自然站立,松静空灵。
2、左脚向左开一步,约两步半至三步之距,下坐成马步。
3、马步、躯干均不可动(自然微动难免,但不可有意动作),双臂放松,以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由下向左向上扬至左肘略低于肩,手在头左侧,右手至左肩前(如图1)。
4、上势不停,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由上向左向下甩直(如图2)。

5、不停,顺势,大臂带小臂,小臂带手向右侧扬起。目随手行,反复练习。
下式:
1、自然站立,松静空灵。
2、重心移至左腿,右腿屈膝提起,小腿中部与左腿交叉(如图3)。

3、不停,右大腿带小腿,小腿带脚,向前下方甩直(如图4)。
4、不停,顺势右腿收回原位落地,再练左腿,反复练习,也可以顺势向前落步,再练左腿,则为活步练法。
注意事顺:
1、体会牧人、车夫甩鞭子的感觉:大臂、大腿如鞭杆,小臂、小腿如鞭身,手、脚如鞭梢。
2、用力不可过重,应循序渐进,以免损伤关节。

技击用法:
此功虽为初步功夫,但也隐有技击之用。上式练习时躯干、马步不动是为专修手臂,但技击中是不许只用局部的,要全身协调、一动无有不动。此功练用有别。
上式用法:设对方以右直拳或摆拳击我上盘,我进左步双手上扬磕开彼右臂,手不收回,顺势进脚,以身带臂直扑对方面、胸。由于手不收回,距目标近,因此往往可以一击奏效。
下式可以化为弹、踢、蹬、踏、挂诸腿法,此处从略。
戚家拳不似太极拳,人手就练周身一家之整力,而是先将身体各部分别修炼,最后归整合一。练分用整,这是本拳一大特色。
二戚家拳动功八式


动功八式是戚家拳的第二层功夫,主练腰身,并以腰身带动四肢,实现“主宰于腰”。虽以练功为主,亦隐技击之用。今一并介绍如下。
预备式:双脚并拢,自然站立,虚灵顶劲。待呼吸自然均匀,闭目凝神(图1)。
意念:自上而下放松全身,默念:松——;待全身放松,意守虚无,默念:空——。

第一式:混沌初开。俗称定神式。
动作1:由预备式起,双掌自体侧下垂,向两侧上方提起至肩平,掌心向下,同时吸气(图2)。
意念:双掌劳宫穴采吸大地之气。
动作2:接上势,翻掌心向上,向上托起,合拢重叠于头顶百会穴上方,左掌在下,右掌在上,内外劳宫相贴,呼气(图3)。
意念:双掌上托,以劳宫穴采吸苍天之气,合抱头顶,将双掌采纳的天地之气贯入百会。
动作3:接上式,双掌由头向前向下移动至喉位,掌心向内的同时,吸气(图4)。

意念:贯入百会之气沿中脉下行至喉。
动作4:双掌左右分开,指尖相对,相距约三寸许,下移至膻中等高,掌心照双乳的同时,吸气扩胸(图5)。
意念:气行至喉,一分为三,沿中脉及左右二脉下行至胸。
动作5:双掌微合,指尖相对,内照胸中的同时,呼气(图6)。
意念:三脉之气合于胸中中丹田。
动作6:双掌继续下移至腹前,内照丹田的同时,呼气(图7)。
意念:气自中丹田落于下丹田。
动作7:双掌内翻,掌心向下,然后外分落于体侧的同时,继续呼气(图1)。
意念:气自下丹田贯人两腿及两足。
如此反复练习,意念不可过重,应似有似无。


第二式:激荡八荒。俗称捋送势。
动作1:接上势,左脚向左开一步,脚尖内扣45度,右脚尖转向右方,双腿同屈,重心置于两腿之间,身随步转,同随身动。同时,左掌由腹前向右向上穿至右肩前,掌心向左上方,右掌由腹前向右向上托至约与肩平,与右脚上下相照(图8)。
意念:天地混元之气环绕全身,其大无外,即天人合一,此混元气场随双手运动而侧向旋转。
动作2;力起于足腿,传导至腰,以腰带肩,以肩带臂,以臂带手,略向左转体,向左后方捋带的同时,左掌内旋至拇指向下,掌心向外(图9)。
意念1)天地混元气场随转身而平向旋转。
(2)天边一巨木撞来,我双手接之捋带。
动作3:双掌同时外旋至掌心向上,右前左后,遂略向右转体,向右方送出,力的传导同前(图10)。如此左右互换,反复练习。
意念1)天地混元气场随转体而右转,随前送而激荡。
(2)将巨木推送至极远处。
技击用法:彼以左拳击我中上盘,我退步以避其锐的同时,左手接彼腕,右手接彼肘,向左后方捋之。若发力冷脆,可将彼肩关节卸开;若彼后挣力大,我则顺势前送。

第三式:撑天按地。俗称天地式。
动作接前势,收左脚并于右脚旁的同时,右脚尖内扣如预备势,身随脚转,两腿直立的同时,左掌向下向左向上向下,在体前环绕,右掌由右向下向左向上环绕,与左掌交叉于身前,左外右内。然后,左掌向下按至左胯旁,右掌向上托至右肩上方,双臂伸直,极力上托下按。如此左右互换,反复练习(图11)。
意念:天地混元气场随转体而左转,随双掌环绕而侧转,随双掌上托下按而扩大。
技击用法:对阵交锋中,彼以右手击我中盘,我左手下按其腕,右手托其肘,脆快发力,彼臂折矣!

第四式:海底捞月。俗称捞月式
动作1:接前势,左脚向左开一步,身体下蹲成马步的同时,上体前俯约与地平,右掌自上向右向下捞抄,掌心向内,至右腿左前方,左掌顺势向内捞抄至左腿右前方,双掌间距约同肩宽,肩肘腕放松(图12)。
意念:1、天地混元气场随俯身抄手而动。
2、立身水中,俯身捞水中之月或鱼。
动作2:接前势,双腿双胯不动,以腰带肩左右扭动,以肩带臂及手,上下伸缩反复练习(图13)。
意念:1、天地混元气场随身之扭动而转动。
2、俯身捞揉水中之月或鱼。
技击用法:对阵中,俄猛然进步伏身抱彼双腿,以头顶撞彼身,使彼后跌。

第五式:回头望月。俗称望月式。
动作1:接上势,胯以下不动,上身带臂自下向右向上转至上方,双掌内翻至掌心向上,撑于头前侧上方,双臂呈圆(图14)。

意念:1、天地混元气场随起身而侧转。
2、捞起水中之月送上天空。
动作2:胯以下不动,以腰带肩,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不变形,向左转至极限,目随身转,极力后视,复回转向右,转至极限,左右反复练习(图15)。
意念:1、天地混元气场随转体而左右转动,激荡。
2、左右回头望天空之月。
技击用法:对方以腿踢来,我退步抄其腿而上扬,若得机得势,彼必跌矣。
注:本势为八式中之主式,主练脊柱督脉。督脉为一身阳气之主,不可不通。现代医学认为,脊柱的每一节皆有神经通于内脏器官,可见其重要性。技击中,整体力有赖于脊,所谓“力由脊发,主宰于腰”,故不可小视也。

第六式:罡风猛扫;俗称搂推式。
动作接前势,重心移于右腿,提左膝的同时,左掌外旋,小臂内裹,向内向下经左膝外搂至左胯旁(图16)。左脚落于原地的同时,身向左转,右掌自头前上方向右下落至肩上方,经右耳旁向前推出。如:此左右互换,反复练习(图17)。
意念:天地混元气场随身而动而转,右掌推出时发出一股猛烈罡气,直冲无限远处。
技击用法:彼击我中盘,我左手搂开彼腿或手,如击我下盘,我提膝闪开,左手搂开其腿,右掌击其上身。

第七式:随波伏浪。俗称提按式。
动作1:接前式,身微右转,以身带臂及手,左掌由胯旁向前上提至肩平位,右掌回撤至左肘内侧,双掌心向下(图18)。
意念:天地混元气场随转身提手而转动。
动作2:双腿略伸,长腰,重心上提,带动双手臂向上提起,双腿略曲,缩身,重心下沉,带动双手臂向下沉落。如此左右互换,反复练习。
意念:1、天地混元气场随身手之起伏而束涨。
2、立身水中,双掌抚波,随波浪之起伏而动,或我之起伏引起水之波浪不止。
技击用法:对阵中,彼捺住我双臂朝下按,我随之下沉,使彼力落空,趁其失控的瞬间向上提击。若我按其臂上,彼向上发力,我亦随之而提,使彼力落空,遂之下按而击之。

第八式:混元归一。俗称归元式
动作1:接前势,身体向右转回预备势方向,双掌顺势收至腹前,掌心向上,左上右下两腕交叉(图19)。
意念:天地混元气场随转身而平转。
动作2:重心移至右腿,左脚收回并于右脚旁的同时,双掌由腹前向外分,向上托,合拢至头前方(图20)。
意念:双掌将天地混元之气拢抱。

动作3:双掌慢慢向小腹收拢,左内右外合扣丹田小腹,静立(图21)。
意念:将天地混元之气贯收于丹田,浓缩,稳固,凝结。
动作4:双掌顺时针揉腹三十六周,逆时针揉腹36周,然后双掌搓热,浴面,收功。
说明:1、上列八式既可连贯练习,也可有选择地单独练习。
2、本功虽可化作技击之用,但应以内功修炼为主,不可练成拳术。故动作宜缓不宜快。
3、意念运用,应以体悟天人合一为主,体会天地混元之气随身而动,其他为辅。若场地小,意念中的混元气场亦可适当减小。
4、第二、三、五、六、七式,亦可活步练习,限于篇幅,请习者自悟吧。
5、“习文崇圣,修身仰真,历千古而不易者;道也”。期习者思之。

[ 本帖最后由 波波 于 2007-12-21 11:0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6 12:13 , Processed in 0.07767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