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614|回复: 0

康乾盛世的《千叟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2 22:2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公元1684年(清康熙二十三年)至公元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被史学家称之为“康乾盛世”,在这100余年间,历经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康熙、乾隆从政之余,喜好翰墨,曾下令让宫廷画家创作出许多反映当时社会大事或宫廷生活的历史题材画;此外,一些常在宫内行走,自己擅长绘画的官吏画家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也绘制了一些同类题材画作,汪承霈的《千叟宴图》就是这样的作品。
  《千叟宴图》横披,纸本、设色,纵91.2厘米、横151厘米。画幅右上楷书一行:“乾清宫千叟宴图”,右下款署“臣汪承霈恭画”,无印章。汪承霈(?——1805),字受时,号时斋,安徽休宁人。乾隆十二年(1747)举人,官至工部右侍郎、兵部尚书。其父汪由敦,曾是吏部尚书、军机大臣,深得乾隆赏识。汪承霈工诗古文,善书画,山水、人物、花卉无一不精。他的一生,经历了乾隆所谓“十全武功”的整个过程,亲眼目睹了乾隆的治国手段,也亲身感受了乾隆惠予其父的荣耀。由于常在宫内走动,创作了一些围绕乾隆朝发生大事的作品,《千叟宴图》就是这样一幅表现乾隆宴请文武官员以及60岁以上离任官员、平民百姓情景的作品。
  展开《千叟宴图》,只见一条白色石条铺成的石板路自右下向左上斜出,石路尽头是由汉白玉砌成的台阶,正中一块巨石,上面凸雕巨龙,与石阶前的两座铜狮显示着皇宫的威严、庄重。乾清宫内宫灯高挂,宫前人头攒动,腰佩弓刀的侍卫挺直站立,其余人物皆头戴红缨帽,身着朝服。花白或全白的须发告诉人们这是一群年岁已高的老人,他们三五成群,有的相互作揖,述说宦途别离之情;有的行动不便,或坐在石阶前休息,或由人搀扶行走。红墙左侧有一门,有一名官员在张罗着,地上放置着瓷枕、瓷瓶、石砚及书画卷册立轴,一些人或手执如意、或背着书画立轴向官员走去。所有人的脸上都流露着喜气,透露出他们内心的自豪、欣喜与期盼。画家以细致的笔法,生动地描绘出千叟宴的一个侧面。
  千叟宴是清朝宫廷的大宴之一。有清一代,共举办过4次,第一次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农历三月二十五日,第二次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农历正月,第三次是在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第四次是在嘉庆元年(1796)正月,宴会的主人分别是康熙皇帝、乾隆皇帝。
  一、重在社会教化的“老人宴”
  康熙是大清建国以来的第二任皇帝,他继位时年仅8岁,距清建国仅17年,当时的大清江山大权为鳌拜等辅助大臣控制,国内有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等三藩势力拥兵割据一方,台湾和广大边疆地区也没有统一,汉人反满情绪强烈,对外厉行海禁,闭国自守,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困难重重。年轻的康熙雄才大略,胆量过人,16岁时就设计智擒鳌拜,废除辅政大臣,收回作为皇帝的至高无上的批红大权,确立了自己的君王地位。随后,整顿议政王大臣会议制度,撤三藩特权,并平定三藩叛乱。在结束内乱之后,康熙一面注重发展经济,任用、拉拢汉族地主,实行满汉融合;另一方面,开放海禁,开设了广州、漳州、宁波、云台山四口海关与外国通商,进出口贸易空前活跃。康熙三十五年、三十六年,康熙帝三次亲征噶尔丹,加强了对北部边疆民族地区的管辖和治理。在他的苦心经营下,清朝开始走上盛世之路。
  当康熙五十二年到来时,康熙迎来了他的60寿诞,各地官僚都在为此做准备,各省来京祝寿的人很多,其中不乏年岁很高的老人,他们在北京西直门外搭设龙棚,此时正值初春,乍暖还寒,容易生病,或水土不服,康熙对此十分关心,下令倘有一二有恙者,即令太医看治,“以示朕爱养耆老之至意”①。为了保证老人们能够看到自己,又避免出意外,他再次下谕,十七日,老人在各自所在龙棚接驾,十八日至正阳门内听礼部指地方行礼,礼后不必再至龙棚,以防拥挤造成伤害。随后,康熙亲奉皇太后自畅春园回宫,直隶各省官员、士庶夹道罗拜,欢迎御辇,耆老等跪献万年寿觞,镶蓝旗蒙古副都统赖都年九十的老母亲也率其子孙迎驾,令康熙感动万分,停辇慰劳,赐老人寿桃及食品,并下谕“今岁天下老人为朕六旬大庆,皆从数千里匍匐而来,如何令其空归?欲赐伊等筵宴,然后遣回”②。
  二十四日,康熙对大学士下谕,命二十五日赐直隶省老人宴于畅春园正门前。户部等衙门奏请70岁以上者诏款内应赏绵绢等物折银给与,并加上布各二匹;80岁者四匹,90岁者六匹,康熙看后朱批“伊等远来,绢布等物如何称朕之意”,改65岁以上者赏银一两,70岁以上者六两,80岁以上者八两,90岁以上者十两。③二十五日这一天,由礼部等衙门引导众人来到畅春园正门前,东西向列坐,敷席设几,自北而南,东西前后各十余行,东坐西向的官员有大学士李光第、吏部尚书王掞等23人。西坐东向的是致仕官吏,有原户部尚书王鸿绪等25人。次列直省耆民二千余人。待大家坐定之后,领侍卫内大臣阿灵阿出来宣读圣旨,表达皇上设此宴之目的在于“养老尊贤之至意”④。等大家都吃好后,南书房翰林捧出谕旨宣读,再次表达皇上设宴目的:“晓谕邻里,须先孝弟,倘天下皆知孝弟为重,此诚移风易俗之本。”⑤随后,诸皇子乃出,率诸皇孙及宗室子弟50余人,亲执爵觞为老人倒茶。在众人的翘首仰盼中,康熙终于露面了,他诰封张烺等数人至御座前,亲赐酒一卮,又命侍从搀扶90岁以上老人庄国兴等至御座,同样赐酒一卮,亲表自己的敬老之意。这次宴飨,尚无“千叟宴”之名,应称之为“老人宴”,它充分体现了康熙尊老敬老的思想,以及以此进行社会教化的目的。
  二、缅怀往事的“千叟宴”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已是69岁的老人,61年的执政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此时,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人丁户口达二千四百七十二万四百四人⑥。康熙任用汉人官吏,接受先进的汉文化,使国家走上强国之路,这一切都让这位老人感到骄傲。然而,皇子之间为了皇位继承权的斗争也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两次废黜太子,给康熙的身心造成极大伤害,愤懑忧愁,身体每况愈下。五十六年,康熙大病70余日,他于病榻前向诸王及大臣,进行了自我评价,同时表达了自己对臣下老退回家,能够含饴弄孙,过悠闲生活的羡慕,初次显露出康熙在继位61年举办“千叟宴”的动机。那么,他为什么不在继位60年这样一个中国人所谓一周甲的大喜日子办呢?康熙六十年,先是大学士王掞再次提出早日立储之事,触动了康熙的不满,后监察御史陶彝等12人上奏皇帝早定储位,更是火上浇油,令他身心疲惫而极度愤怒,“朕御极六十年,庆贺典礼非不可受,因深知此等事,故坚辞不允,朕衰老中心愤懑,众人虚诳请行庆典,朕岂屑为此乎?”⑦
  六十一年,康熙的怀旧情绪更加显现,他怀念与自己同时期为自己出生入死的手下,在与大学士的谈话中流露出来:“……朕于故旧大臣身殁之后,不时存问,盖共事日久,不忍忘怀,待满汉臣工皆然。”⑧在这种怀旧心态的驱使下,康熙举办了“千叟宴”。
  正月一日,他按照惯例,先到堂子行礼,再回宫拜神,然后,登上太和殿,接受诸王以下文武各官、外藩蒙古以及外国使臣的上表朝贺。这一天,筵宴停止。
  二日,召八旗、满洲、蒙古、汉军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65岁以上者680人于乾清宫前,命诸王、贝勒、贝子、公及闲散宗室等授爵劝饮,分颁食品。四日,又召340人宴于乾清宫前,授爵劝饮,分颁食品如前。御制七言律诗一首,命马齐、张令璜等与宴会满汉大臣官员各作诗纪其盛名。乾隆年间修订《御制千叟宴诗》一部,卷首为御制诗,次为内廷诸臣恭和诗一首,卷一收录大学士马齐、御史张令璜等人诗70首,卷二至卷四不列名,每卷320首,曰“千叟宴诗”⑨。乾隆时年12岁,作为皇孙参加了这次宴会,并留下深刻印象,乾隆时期举办的“千叟宴”于此得名。
  三、意满志得的盛宴
  乾隆从小就在宫内学习、走动,祖父的雄才大略与所作所为都令弘历钦佩不已。他继位以来,继续推行祖父与父亲的制国方略,“文治武功”。在政治方面,强化中央集权,乾隆时代的所谓“十全武功”,对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有重要影响,以至乾隆后期,清朝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势强盛,为此,乾隆晚年以“十全老人”自称。
  乾隆
  乾隆四十九年三月,马彪奏请赴京进见,乾隆批折之余思之:“朕于明岁新正举行千叟宴,凡内外文武官员,年在六十以上者,皆与赐宴之例。马彪年逾七十,例得入宴,著令于今岁冬底进京,以便新春同入千叟宴,既可申其瞻觐之忱,且俾得躬逢盛典,将此谕令知之。”⑩
  十月,奉谕旨:……康熙年间,曾举行千叟宴,与中外臣民跻寿宇而迓繁僖,诚为千载一时之嘉会。“朕……著于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日举行千叟宴盛典,用昭我国家景运昌期,重熙累洽,嘉与中外臣民耆老介祉延禧之至意。……”(11)
  十一月,下旨规定参宴人员身份,原定四品以下官员年过65岁以上者始准入宴,现在人数已增至三千,而官员与兵丁不同,如必65岁以上方准入宴,则年过六十者不得邀荣者甚多。著加恩凡在京四品以下现任原任各员60岁者,俱准其入宴。
  十二月,颁旨于明年新正举行千叟宴,所有与宴之官员兵民年在90以上者,俱准其子孙扶掖入宴,以示“优眷耆年”之意。这一切都可以看出乾隆是多么在意这一次“千叟宴”。
  当乾隆五十年正月初六这天到来时,乾清宫内外一片欢腾,檐下陈设了由钟一,特磬一,编钟十六,建鼓一,篪六,排箫二,熏二,箫十,笛十,琴十,瑟四,笙十,搏拊二,兄一,吾一,麾一(12)组成的中和韶乐,这种大乐只用于坛、庙祭祀。乾清门内陈设的御殿皇帝受贺及宫中行礼用的丹陛大乐,乐器包括戏竹二,大鼓二,方飨二,云锣二,箫二,管四,笛四,笙四,杖鼓一,拍板一。其中,箫、笛、笙同中和韶乐。丹陛正中高挂黄幕,幕内陈坫案,上置尊、爵、金卮、壶、勺等器具。左右甬道放置皇帝恩赏用品。殿廊下列宴席50桌,丹墀内设244席,甬道左右124席,丹墀外382席。
  首先,伴着中和韶乐的乐曲,乾隆登上御殿,坐上宝座,接受众叟及王公大臣行的三跪九叩礼。皇上召一品大臣及90至105岁众叟至跟前,亲手赐卮酒,又命诸皇子、皇孙、皇曾孙等为王以下大臣行酒,侍卫为各官及众叟行酒,并承旨分赐果食。随后,众人在“寿宇同登,万国咸宁,协气遍寰瀛。三宵露盈,三殿春生,一人端拱乾清。鹊炉鸾扇祥烟袅,珠树银帆绣影萦。鹭序横,虎拜成,布宴设席同庆”的词乐声中进馔。
  伴随着中和韶乐的乐曲声,皇上离开座位,起驾回宫。负责宴会王公大臣分颁恩赉物品,包括诗刻、如意、寿杖、朝珠、文玩、银牌等,众人跪领,随引至乾清宫门谢恩,行三跪九叩礼。汪承霈《千叟宴图》横披就是表现众人出乾清门外的情形。乾隆为此次盛典饶有兴致地写道:
  抽秘无须更骋妍,惟将实事纪耆筵。
  追思侍陛髫垂日,讶至当轩手赐年。
  君酢臣酬九重会,天恩国庆万春延。
  祖孙两举千叟宴,史策饶他莫并肩。
  ——《圣制千叟宴恭依皇祖原韵乙巳》其志满意得之情跃然纸上。
  四、落日余辉的豪宴
  乾隆六十年,乾隆已是一个85岁的老人,为了不逾越祖父在位61年的纪录,他决定将皇位禅让给第十五子颙琰,自己当“太上皇”,然而,久在万人之上、好大喜功,陶醉在盛世的歌功颂德声中的弘历岂肯默默无闻地退出自己的舞台呢?
  他想到了康熙六十一年举办的“千叟宴”,而此时的他和祖父相比已经有更多骄傲的资本,祖父举办“千叟宴”时69岁,而自己已经85岁了,是名副其实的“老叟”了,因此,十月二十六日,降谕旨:乾隆五十年乙巳,恭照皇祖千叟宴举行盛典,迄今已逾十年,……明岁丙辰,纪元周甲,躬举授受上仪,尤属旷古所未有。……着于明年正月初吉,再举千叟宴盛典。
  嘉庆元年正月初四日,宁寿宫皇极殿再举“千叟宴”。此时,乾隆已是86岁的老人,60岁的人与他已有26岁的距离,因此规定,参宴老人的年龄由60改为70以上,其中最长者是106岁的熊国沛和100岁的邱成龙。这一天,嘉庆亲奉父亲端御东朝,率领3056名银须白发的耄耆老人山呼万岁,为太上皇帝乾隆祝寿。礼仪及陈设如同十年前,只是地点由乾清宫改至皇极殿。弘历以太上皇帝的身份,由嘉庆帝陪伴着出现在列队站立的众人前,中和韶乐的词章也改为“乾隆六十一年,授嘉庆初元,叟宴三开钜典传,天家尊养弥虔,建维皇锡极无偏。……”(13)此后的《进茶丹陛清乐》词章、《进酒丹陛清乐》词章和《进馔丹陛清乐》词章无不在为乾隆歌功颂德,一幅太平盛世景象。此次千叟宴,除了分颁赏赉诗刻、如意、朝珠、貂皮等外,参宴众人分别加恩,普加赏赉,并各加赏缎匹银锞。熊国沛、邱成龙尤属升平人瑞,赏六品顶戴,90以上老人梁廷裕等赏给七品顶戴,以示弘历养老,敷锡寿祺之意。
  随着这次千叟宴的结束,也意味着乾隆时代宣告结束。中国历史上的所谓“康乾盛世”也在“千叟宴”的一片喧闹中走向圆满,但是这丝毫不能掩盖中国社会内部各种深刻、尖锐的矛盾。说到底,“千叟宴”只是封建统治者藻饰太平、自我陶醉的表演而已,他们没有意识到在烈火烹油的表现后面的危机,还生活在天朝大国、万邦一宇的幻象之中。但是在地球另一端的西方各国已经完成了工业革命和政治变革,从而翻开了人类历史上的新篇章。英国女皇的特使马葛尔尼曾经在承德参加过乾隆的另一次生日的豪华宴会,他在沿海北上直隶与经运河南下广州完成对华考察后,对大清王朝的政治、科技落后有了直观的、深刻的了解,甚至认为只要一只英国战舰即可击败全部清朝水师。以后弘历的子孙们在内忧外患中再也没有机会和能力重开“千叟宴”了,大清朝如日薄西山,走向衰亡。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7 04:37 , Processed in 0.07785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