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98|回复: 0

“臂圣” 张策(赵亚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7 14:00: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策,字秀林,直隶香河县马神庙村人(今属天津市武清区),生于1866年,卒于1934年11月14日(农历十月初八),享年68岁。张策自幼习练家传戳脚、二郎拳、黑虎拳等拳术,后遇游僧金陵笑和尚,学得五猴通臂拳。十二岁那年,因家庭内部原因,遭人暗算,便愤然离家进京,拜杨式太极拳传人杨健侯习练杨式太极拳二十余载,同时又拜陈庆老和尚习练通臂拳有七、八年。张策壮年后又得“祁家门”传人王占春(京南良乡北黄新庄人)授通臂拳,王占春大张策十几岁,因都是陈庆的徒弟,感情深厚,故平日只以师兄弟相称,王、张二人相互切磋九载。王占春去世后,张策巧遇一韩姓老道,受韩道长指点练功。至此,张策师承众家之长,尽得武术奥妙,通臂拳达到登峰造极之境地,成为既精通臂、又善太极的武术大家,因张策经常穿每只二十几斤重的铁鞋练功,故被武术界誉为“臂圣”、“铁鞋”。1934 年10月11日北平《民声报》载:“通臂专家张策讳字秀林,精于技击……,常北走关外,南走齐鲁等地,踪迹所至,名声大振,曾于沈阳、北平等处设馆授徒,以是桃李半天下,门人弟子散走四方,论教张之技艺,均多表示钦佩……”。
张策与孙禄堂、吴鉴泉、褚民宜、许禹生、纪子修等武术大家交往密切,尤与孙禄堂感情更好,张策虽技艺过人,但对他们总是象对待兄长一样相待,得到武术界同仁的赞许和敬重。张策曾于1924年被张作霖请到沈阳做保镖,并教其两个儿子张学明、张学思习通臂拳,1928年皇姑屯事件张作霖死后,张策便到奉天国术馆任副馆长,1931年9•18事变后回到北平,在北平国术馆任教。1933年夏,中央国术馆在南京筹备第二届国术考,主办者诚邀张策赴南京任副总裁判长,张策到任并于考试后即留中央国术馆任教。张策门人弟子半天下,有韩占鳌、周景海、周学伊、张殿华、李祥云、刘树义、鲁书轩、李兰亭、刘燕伯、强云门、吴图南、李万春、马熙春、董秀生、符懋坤等数十人。现台湾省永和市中华通臂拳协会,为张策弟子河北省香河县康文盛之子康国良的门人洪涂生所创立。张策一生博采众家之长,吸收了前人的优秀成果,把太极拳融于通臂之中,创编了“通臂太极拳”,使自己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随心所欲了艺术境地,高深不可测,是通臂武术史上距今最近的一座无人可以跨越的高峰。著名武术家吴图南在他的《国术概论》中称赞到:“光绪初,有张策者 ,字秀林,直隶香河人也,精通各家拳法,为人慷慨好义,性谦和,闻陈之名而往受业。未几,陈卒,复从师兄王占春游,切磋琢磨,历时九载,而技始成。山、陕、燕、赵之地,未有出其右者,其平生以刀法最精。四方有名士,每与之较者,刀必落地……。 著者于民国二十二年夏始遇先生于首都,畅谈刀法之理,妙不可言,恨相见之晚也。于是由吴鉴泉介绍,而拜先生之门。只因时间仓促,仅学刀法之应用,未暇及于拳、剑、枪。至今忆及之,未尝不五中怅然也!”。张策打破封闭保守、秘不示人的门户之规,广招徒弟,传播技艺,德高望重,被誉为“臂圣”、“铁鞋”,不愧为武林一代宗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8 18:50 , Processed in 0.09548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