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161|回复: 0

试说五类历史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11 08: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电影与电视的进步,属於电视剧中一大类型的“历史剧”,其编剧方式丶拍摄手法与表演技巧也在日新月异中不断翻新,在叙事方法上,编导可以使用更多的技巧,既能表现历史,又不侑於单纯的史事记载。然而,“在展现历史时,不忘电视剧的娱乐本质”,寓史於乐,相信还是大多数历史剧制作丶编剧与导演共同的目标。

“戏说历史”与“历史正剧”

为了有别於夹杂微量历史而以娱乐为最大诉求的“戏说历史”,近年来的历史剧多以“历史正剧”为标榜,而原本应该是以尊重史实为戏剧内容的“历史正剧”,却因为“历史正剧”该名词的浮滥始用。近几年来,只要是服装道具稍作考据,故事情节尚尊重“历史精神”的,几乎都自动划归於“历史正剧”。又因为许多号称“历史正剧”者,剧情中往往包含大量的虚构内容,因而,“历史正剧”与“戏说历史”之间原本应有的鸿沟界野,却成了大片模糊的灰色地带。

当然,中国传统史书近乎皆是平铺直述的史料汇编,历史剧若要完全遵照史书之记载,除非史料本身就充满故事性,否则难免流於枯燥。又因为历史剧的诉求对像是观众,收视率在某种程度上决定戏剧的成败,因而,跟他类戏剧一样,历史剧也必须用剧情来“抓”观众。因此,即便是历史学者,也接受历史剧在一定范围内的艺术创作。

那麽,“历史剧”跟“历史”,究竟该保持何种关系,才能既不因拘於史实而枯燥沉闷,又不会流於脱繮而荒腔走版?戏曲学者林岷在《历史与戏剧的碰撞》一书中,提到研究历史剧的三点体会为:一丶历史剧必须有历史事实的根据,二丶在历史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当允许对一些故事情节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对戏中的次要人物丶情节,可以有所虚构丶夸张,三丶就历史剧而言,艺术真实应该服从於历史真实;历史学者冯尔康也认为“电视剧中关乎历史背景和历史事实不能编造,然而细节的描写,为增强故事性丶趣味性,虚构是必要的,也是允许的”。

执导《唐明皇》丶《太平天国》等历史剧的导演陈家林则认为,“历史正剧”应符合三点原则:首先,大的历史评价丶历史走向不能错,第二,对历史人物的定位应该基本准确,第三点,并不是要求每件事都有史料可查,但大的史实和重要事件基本上符合,不能南辕北辙。

文学家茅顿在《关於历史和历史剧》一书中提到:历史家不能要求历史剧处处都有历史根据,正如艺术家不能以艺术创作的特徵为借口而完全不顾历史事实,任意捏造。历史剧无论怎样忠实於历史,都不能不有虚构的部分,如果没有虚构就不成其为历史剧。

综合历史丶影视丶文学诸专家之见,历史剧对历史的艺术加工乃是创作之必然,笔者则试将近年来知名的历史剧,依其戏剧加工方式分为六大类:

第一类:完全演绎史料

这类历史剧近乎历史教材,几近是用戏剧方法将史书影像化,优点是看戏兼学史,缺点则是所本史书若不够精彩,则容易流於沉闷。

陈道明主演的《末代皇帝》,由溥仪进宫丶三度登基为帝到中共建国後的改造,整个故事大体上按《溥仪自传》娓娓道来。

巴森主演的《成吉思汗》,则是依《蒙古秘史》一书,将铁木真自幼成长,统一草原,到进击花剌子模的一生完整呈现。

李成儒主演的《武昌首义》最是此类典型,此剧将程正瀛打响武昌第一枪,熊秉坤领导武昌起事及床褥下拖出黎元洪等等武昌革命事迹,自1911年10月9日开始,按照日期,依史书逐日演来,其详细之程度直如教科书。

第二类:以史事为大纲,在细节中做艺术加工

这一类是历史剧中的最大宗,艺术加工若有限,也还是尊重史实的历史剧,若艺术加工的份量已到了喧嚷夺主的地步,那就几乎流於“戏说”了。这类历史剧的优点是可以在轻松的看戏中学习历史,缺点则是对细节真假难辨,有兴趣於史学者需翻阅史书对照。陈宝国主演的《汉武大帝》,整部戏几乎都根据《史记》丶《汉书》改编。但为求情节的趣味,也在细节中做了些小更动,例如将汉文帝巡阅周亚夫军队,改植到汉景帝身上,将冒顿单于以响箭杀头曼单于的故事,改植为伊稚斜单于杀死军臣单于。

陈道明主演的《康熙王朝》也属这类,例如康熙征讨噶尔丹一事,戏剧中在这件史事大纲下,虚构了康熙的公主兰齐儿,兰齐儿与大学士李光地相恋未果後,下嫁於噶尔丹。在如此的创作下,单纯的战争故事遂夹带了男女恋情与父女冲突,对观众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当然,若是涉及近丶现代历史,在历史事实上的刻意加工有时会引起故事角色後人的非议,於是有些创作者乾脆“实则虚之”,反将史实“故事化”。像号称台湾第一部大河剧,改编自东方白同名小说的《浪淘沙》,说的是台湾第一位女女医师蔡阿信的故事。戏中将蔡阿信改名邱雅信,将蔡阿信的丈夫丶台湾民众党的彭华英改名彭英,改名後,受史实束缚的程度减少,艺术创作的空间就相对变大了。

第三类:刻意为历史人物翻案

这类戏剧为求吸引观众,将历史人物的固有评价来个大翻修,以求颠覆效果。优点是提供观众另一种历史人物的看法,缺点是观众需要整合新丶旧观念,对史料也容易产生不信任感。

焦晃主演的《乾隆王朝》就属这类,戏中企图为和珅翻案,将和珅的大贪官形象颠而倒之。戏中将和珅塑造为亲手抓蝉免扰乾隆午睡丶亲自抬轿免致乾隆颠簸,并策画乾隆南巡等事谊的重臣,甚至还将查知“甘肃大贪案”也转植为和珅的政绩。而对於和珅贪墨一节,仅轻描淡写,似乎成为和珅公忠体国的合理获利。

马少骅主演的《走向共和》也是这类,戏中重塑了慈禧太后丶李鸿章丶孙中山等人的形象。慈禧太后传统上是贪权自利的天下之母,戏中则为慈禧太后发声,塑造慈禧为图求仁孝之国本,因而移海军军费为建颐和园之用,以全光绪皇帝之孝名,戏中慈禧太后的认知是战事可败,仁孝的国本不可废,废国本则天下大乱。

第四类:以虚事为大纲导入史事

这类戏剧在细节上可以是符合史实的,但史事却笼罩在编导虚构的大前题之下,这样的安排,优点是大前题容易吸引观众的兴趣,缺点则是观察对史实的逻辑容易混淆。

许晴主演的《大清风云》就是这类。这部戏说的是孝庄皇后的故事,从庄妃与皇太极生下顺治,到顺治入主中原。戏剧的衍进虽尊重史实,但整部戏却在庄妃与多尔衮恋情的笼罩下,最後还出现多尔衮欲夺帝位,庄妃坐镇相阻的画面。

陈宝国主演的《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也属这类。这出戏表现了海瑞不畏权贵丶除贪护民之心,也把嘉靖耽溺求道炼丹以及雄猜臣下之性格演活了。但戏中却用虚构的“改稻为桑”为整部戏的前题,因为“改稻为桑”的国策,方引爆严嵩一党贪污事件的败露,也才引出海瑞的除贪之行。

第五类:杂揉史事成为新故事

这类戏剧在尽量少做历史臆造的前题下,对史载之事做了一番杂揉,这类戏的优点是多数情节均有所本,缺点是史事的因果完全被打乱了。

王刚主演的《江山风雨情》就是这类。戏中将史事的时间做了一翻大更动,史上崇祯二年清军内犯攻打北京,崇祯三年杀袁崇焕,崇祯六年陈奇瑜围李自成於车厢峡,崇祯九年皇太极称帝,崇祯十六年赐死周延儒。但史料揉杂改造後,戏中既有清兵攻打北京以解李自成车厢峡之危,也有皇太极称帝後兵临北京,请崇祯承认大清朝,再有袁崇焕祭奠周延儒,史事因果与逻辑完全扭曲。

第六类:将史事的细节做无限的想像与创作

这类戏介乎“历史正剧”与“戏说历史”之间,说是历史,虚构的量太大,说是戏说,又偏偏还是尊重历史现实。这类戏的优点是娱乐性强,缺点则是夹带的历史份量过低。

唐国强主演的《大敦煌》就是这类,戏中以莫高窟的敦煌藏宝为基点,虚构了梅朵公主丶野利旺荣及方天佑等人的三角恋情,以及诸人为保护国宝做的牺牲。

李英爱主演的韩剧《大长今》也属此类。因为史料上有“医女长今”等语,就能扩造出长今由御膳厨房宫女到成为医女的起伏过程,通篇虽几无史料为据,却能尊重当时的宫廷制度。

笔者对史学与戏剧均有莫大之兴趣,看历史剧时,特别喜欢分析史事到戏剧的改编技巧。笔者相信,若能在享受戏剧的娱乐效果时,又同时能吸收史事的知识,相信看历史剧会比他类戏剧有更多“寓教於乐”的功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0 10:22 , Processed in 0.076353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