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6954|回复: 5

[经部] 诗集传二十卷【宋】苏辙 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使库刻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9 14:03: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愛如生數據
书  名:诗集传(20卷)
作  者:【宋】苏辙撰
版  本:宋淳熙七年苏诩筠州公使库刻本
格  式:pdf
清晰度:清晰
书  影:如下


龖案:此文件已損壞,在下用以前自存下載文件大附件上傳於6樓



                  歡迎師友下載研翫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6 23:57: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三樓gongshang先生您好

             此書並非書目文獻出版社的影印本掃描本!愛如生官方上傳的書籍大多從原書直接掃描制作 這正是愛如生網站優於並有別於它家之處

               先生努力吧!愛如生還有許多出版社從未影印出版過的書呢 她連當年楊氏海源閣所收“四經四史”中之寶物都有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4-17 20:0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2-12 11:25:55 | 显示全部楼层
          蘇轍並是書簡介:

      蘇轍(1039-1112字子由,一字同叔,號穎濱遺老。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與父蘇洵、史蘇軾合稱三蘇為中國古典文學唐宋八大家之一。19歲時與兄蘇軾同登進士。又同策制舉,因直言置下等,授商州軍事推官。神宗時,王安石以執政領三司條例,命蘇轍為下屬。王安石行青苗法,蘇轍力陳不可,被貶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右司諫,累遷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紹聖初年因上書諫事被貶,築室于許(今河南許昌),名曰遺老齋,作《穎濱遺老傳》萬言,自述生平經歷。此後10年間終日默坐,不與外人相見,直至故去。

     蘇轍曾于熙寧六年(1073年)冬任齊州掌書記,居官三年。當時齊州連年大旱,示地千里,社會秩序很不安定。掌書記為知州從官,雖不需四處奔波,卻也官事成林,劬勞辛苦。蘇轍是因久慕濟南山水而要求來齊州的,官事之餘,遍曆齊州名勝,寫下了大量詩篇。

   
      蘇轍的文章以議論為主,文勢汪洋,筆力雄健,說理清晰有力。其詩境界開闊,多步蘇軾後塵。著有《欒城集》50卷、《欒城後集》24卷、《欒城三集》10卷、《應詔集》12卷、《詩集傳》、《春秋集解》、《孟子解》、《論語拾遺》、《古史》、《龍川略志》、《道德經解》等,並傳於世。




      校刻者蘇詡乃蘇轍曾孫乃知筠州軍事並兼勸農營田事,於筠州公使庫正是頂頭上司,故校正後於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年)便下發給筠州公使庫鎸版印行。




      此書分爲廿卷,與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著錄的《蘇氏詩解》二十卷,陳振孫《直齋書錄解》著錄的《詩解集傳》二十卷,完全相合。此表明是書保留著宋時的舊第,這在學術和版本上自然就顯得價値更高。此書從一樓一齋先生貼出之圖版看:初當爲毛氏汲古閣舊物,以其上有“毛氏子晉”、“毛”、“子晉書印”、“汲古主人”爲證!清初展轉入內府,爲圓明園所藏。今書中夾有舊簽,證明確爲暢春園舊藏。此書是眼下所知的海內外孤本並爲善本。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2-12 11:3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8-3-11 14:5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诗集传二十卷。苏辙(1039—1112)撰。苏辙字子由,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十九岁与兄苏轼同登进士。熙宁三年(1070)致书王安石,激烈批评新法。后历任御史中丞,尚书侍郎等职,执掌朝政。晚年在颍水定居,过田园隐居生活。苏辙的思想有着其父苏洵、其兄苏轼的深刻影响,崇尚儒学,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文风格汪洋淡泊,透露出秀杰深醇之气。《六国论》、《三国论》为他史论的代表作。在写作理论上,继承曹丕文气说,主张养气不仅在于内心的修养,更在于有广阔的生活阅历。苏辙著述较多,除《诗集传》外,有《欒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八十四卷)、《栾城应诏集》、《春秋集解》、《孟子解》、《论语拾遗》、《古史》、《龙川略志》、《道德经解》等并传于世。《诗集传》,又称《苏氏诗集传》、《颍滨先生诗集传》,为宋代首开疑序之风的代表作之一。苏氏在《诗集传·自序》中认为《小序》“反复繁重,类非一人之词。凡此皆毛氏之学而卫宏之所集录也。”由此提出《小序》的首句为子夏所作,其下为毛氏门人所作,并由东汉时人卫宏所集录的说法。后世广泛流传的《诗序》非一人所作之说,实从其说而来。唐人成伯瑜《毛诗指说》已有《小序》首句为子夏所作之说,苏氏可能有所继承,但苏辙之说从整体上不同于成伯瑜,而且有更充分的理论根据。因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苏辙之说“不为无见”,“不为无征”。苏辙之说对后代说《诗》很有影响,南宋程大昌《诗论》、李樗、黄櫄《毛诗集解》均有承袭。《诗集传》的体例也有独到之处,只录并只解说《小序》首句,删汰以下余文。一诗一解,先释语词,再解章意与诗旨。不录他说,只断己意。全书简洁明净,便于阅读与研讨。书中许多见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认为十五国风的排列是以“亡之先后”为顺序,可谓独创。在词章和章法的诠释上也有精到之处,一些有关诗作历史背景的考订也见功力。但从总体上看,仍囿于《诗序》的说诗体系,仍是王者之化、后妃之德。甚至把许多爱情诗说成是讽刺诗。书中还不时透露出对妇女的轻视,书中个别诠解不仅穿凿附会,甚至是荒谬的。该书在南宋有较大影响,《吕氏家塾读诗记》、《诗补传》、《诗缉》等著作多次采录其说。由于到明代才出现较少的刊本,从而影响其对后代的流传。版本有《颍滨先生诗集传》十九卷,明刊两苏经解本。《诗集传》二十卷,明焦氏刊本。
发表于 2010-1-29 20:07: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人要用到,谢谢楼主了!
发表于 2012-5-28 17: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和版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9 06:18 , Processed in 0.08490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