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923|回复: 0

读钱穆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风陵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8 08:3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对历史一直有浓厚的兴趣。多年来通俗的史书也看了不少,而首推的是柏杨的《中国人史纲》,最为风趣易懂。其实也就是这本书,使我在中学时代就基本确立了自己历史观,也一定程度上来说影响了我看历史的角度。    
    对于一个年青的历史爱好者来说,读历史往往对人物的事迹和著名的战役比较留意。谈起历史也必以人物为核心,秦皇汉武,名将直臣,诸多人物事迹常使人荡起回肠。进而常将身边的人比作一历史人物,并以此为乐。这多少都是受了《中国人史纲》的影响,它就比较重视讲人事。    
    其实,自司马迁创立了《史记》的记传体,后世正史皆以此体例修史,中国历史的传统何尝又不是以讲人事为主呢?    
    但我们常说是诸如历史选择了毛泽东(这话象不象中国传统的天命论,做一代人王地主必是上承天命?呵呵,撤远了。)之类的话,除了人物影响历史之外,历史自身有其内在的发展规律。这种规律,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讲就是马克思主义者所说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一部阶级斗争史。因对此理论颇不以为然,也就不太去注意和研究了。在通史中即便看到谈政治,经济制度的章节,也往往大略看看就过去了,了解一些各代制度的梗概就可以了,从不特别着意。    
    对我产生很大触动,让我感觉到制度力量的可怕,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我们以后会谈。《万历十五年》用文学的笔法,深刻地刻画了在制度面前,上至皇帝,首辅大臣,下至百官,都显得渺小、无力和苍白。真正在左右历史进程的,不是人,而是制度以及决定这些制度的历史背景。
    当然,在学习和研究政治制度之前,必须先对人事有大致的了解。本来政治应该分为两方面来讲:一是讲人事,一是讲制度。要讲一代的制度,必先精熟一代的人事。若离开人事单来看制度,则制度只是一条条的条文,似乎干燥乏味,无可讲。因此奉劝各位学子,没看过两三部中国的简史,设置对历史断代还不甚了了的话,先不要读这本书。
    
    言规正传,我们还是来谈谈《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钱穆在序言中明确讲到,之所以要讲、要研究政治制度,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要全面客观地了解和评价中国文化,就必须要了解传统政治。二是要讲中国政治制度向西方学习,也必须先了解本国传统,然后将外来制度和传统结合。    
    纵观全书,钱先生有一不厌其烦反复强调的主题就是:中国传统政治有得有失,而且也不象五四以来所讲的,中国古代完全是专制制度,一无是处。另一方面,我们并不能因其出了毛病,而把此制度一笔抹杀。总之是强调要客观的看,结合历史背景看制度。    
    钱先生讲的这个主题对我们这一代应该不是大问题,现在的青年人应该具备了客观看待中国历史传统的思想,只是对传统的具体内容不甚了了,需要补充而已。    
    本书虽只择汉、唐、宋、明、清五代讲述,但如钱先生在该书前言所说,此五朝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五个朝代,大体可代表中国历史之全过程,而每一朝代中,又提要勾玄地依次讲述了政府组织、选举与考试、赋税制度、国防与兵制等方面,要言不繁,论述精僻,实不失为一部简明扼要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本书的脉络,我们简略看看各代制度的情况。有些是归纳了钱先生的意见,有些是我的演绎。
    
    汉
    汉代制度承袭于秦,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政治制度。汉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皇权和相权分权。从制度上说政府是由宰相领导。而自汉武帝雄才大略,宰相便退处无权。外朝九卿,直接向内廷听受指令。可见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但这并不等于说人事上的变化可以不顾制度。汉武帝死前,为了能令皇权继续保持优势地位,增设了大司马大将军一职,作为皇权的代表,与相权制衡。而大司马大将军一职基本由外戚担任,这也是汉朝外戚政治特别突出的原因。    
    汉代的经济制度对土地兼并问题束手无策。兼并破坏了国家的经济支柱,是汉亡的根本原因。    
    自春秋以来,官宦阶层一直由贵族世袭。汉是历史上第一个平民阶层创立的朝代。为了克服贵族世袭官爵的弊端,汉朝在选人上有举孝廉制度,从平民阶层选拔人才。但由于社会经济水平限制,举孝廉制度完全成了世家门第世袭的阶梯。世家门第掌控政府和土地兼并两个问题结合,使汉代崩溃无可避免了。
    
    唐
    唐代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后世的大多数制度都是由唐而来。论中央政府之组织,结束了上半段历史上的三公九卿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尚书六部制。论选贤与能,结束了上半段的乡举里选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科举考试制。论租税制度,结束了上半段的田赋、力役、土贡(租庸调)分项征收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单一税收制。论到军队,结束了上半段的普及兵役制,而开创了下半段的自由兵役制。综此几点,我们可以说: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一个最大的转折中枢。    
    唐代之所以有这重大的转折,是和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这大动荡,大分裂的时代分不开的。从汉亡到隋建立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里,巨大的动荡,使汉代的带有贵族色彩的传统制度不复存在,不再适用了。以北魏为代表的各国,经过艰苦的摸索和尝试,始有后来被隋唐所继承改进的各项制度。黄仁宇的《中国大历史》中,对北魏建立的均田制和府兵制的历史背景、重大意义有过精辟的论述。甚至不夸张的说,北魏始创的这两项制度,是后来中国能恢复大一统局面的基础。
    
    宋
    宋代使彻底的平民化的政府。宋代最大的问题不在制度本身,而是立国时就面临的巨大的国防问题。国防线早经残破,燕云失地未复,““北方藩篱尽撤,而宋代又建都开封,开封是一片平地,豁露在黄河边。太行山以东尽是个大平原,骑兵从北南下,三几天就可到黄河边。一渡黄河,即达开封城门下。因此,宋代不得不养兵。正是由于国防而产生的巨大压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各项制度都不能从容、合理地制定。    
    另外一方面,由于五代十国,军人乱政、篡政的教训,使宋代要扬文抑武。虽被迫养了大量的兵,但宋人只想把这些兵队来抵御外患,但同时又提倡文治,重文轻武,好渐渐裁抑军人跋扈,不再蹈唐末五代覆辙。因此养兵而愈不得兵之用,以后就愈养愈多。    
    一面要加强国防,一面又怕军人篡政,宋代的悲哀就在于处在历史教训和现实压力的夹缝中,左右不得活。
    宋代继唐代之后,将相权进一步抑制,相权中军事、财政和用人三权都被分离。同时,在唐代由宰相领导门下省,门下省的谏官本是来纠绳皇帝的,而不是纠绳宰相的。但到了宋代,谏官被从门下分了出来,谏官也由纠绳皇帝变成了纠绳宰相,造成了政府内部矛盾重重,党争日重,运转不灵。
    
    明
    自明代起,宰相职位不服存在,成了有卿无公的多头政府。六部、都察院合起来,并称七卿。七卿之外,还加一个通政司,一个大理院,则称九卿,直接对皇帝负责。后代随着皇权的松弛,内阁大学士和宦官日益重要起来。这在《万历十五年》中有生动的描写。    
    明朝的主要问题是相权废除后,皇权没有做好准备,没有经验来全面担当起管理国家的职责。由于没有皇权专制的历史经验,制度本身又存在巨大的缺陷,使明朝的皇权专制不甚成功。皇帝不尽职,就出现皇权的代理人。宦官篡政、乱政成了必然。    
    明代地方政治制度最大的变革是承袭元代的行省,将省级规划正式确立。省、道、府、县,地方形成了四级体系,相比汉唐的两级体系,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驱动,但弊病丛生。    
    明代的武功一直给人一种比较弱的印象。但实际上,兵制在明代还是比较好的。但由于升平日久,加之政治、经济等各项制度的互相影响,兵役制度也渐渐松弛败坏了。
    
    清
    清代制度几乎全部由明代承袭而来,只略作变动。但这表面上小的改动,实质上却真正完成了中国政治制度由皇权、相权分权向皇权专制的转变。秦汉以降,皇权日重,相权日轻,直到清代皇权专制的出现。    
    在明代,虽没有宰相的职位,但皇帝往往陷入和朝臣,政府的纠缠、对峙中。细究其原因,虽没有相权,但皇帝诏书必经尚书,始分部行下全国。六部给事中仍可有封驳权。可以看出制度上皇权还是要通过政府来体现的。    
    而清代,皇帝的诏书分明发庭寄两种。明发上谕都是比较不关紧要的事,譬如皇帝出外巡幸,上陵,经筵,救荒,以及中央政府尚书,侍郎,地方政府总兵知府以上的升降,以及晓谕中外诸事,都由内阁拟好,皇帝看过,再由内阁交到六部,这是中国向来的惯例。而庭寄则是清代特有的,不按上述程序,直接由皇帝军机处寄给受命令的人。譬如是有关经济财政问题的,送给江苏巡抚,连户部大臣也不能看。若是有关军事的,送给两广总督,兵部尚书也不能看。反之也然,大臣可以将奏折直接上达皇帝,而不是交到六部。这种彻底的皇权,是历代所没有的。    
    还有一个变化,清代内阁大学士成了名誉职位,军机处取代了明代内阁的地位。在办理军机处的人,就叫军机大臣,名义上是大臣,照制度法理讲,并不是大臣,因为他是皇帝御用的,而不是政府的正式最高行政首长。而且,顾名思义,内阁还像是文治,而军机处则明明是一种军事统治的名称。既然最高法令均属于军机,当然只能说它是军事统治了。因此,清代从某种意义上说修正了自宋以来的以文治国的传统。这也是清代武功比较大的原因吧。
    但奇怪的是,从效果上看,清代政府在各代中运作的最好。是制度使然,还是另有原因,我们要以后再做讨论了。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钱穆先生在清代这篇中大失水准,说到清朝的任何制度几乎没一句好话,有时简直就是破口大骂了,有明显的民族仇恨和大汉族主义倾向。绝大多数论断现今看来都有失偏颇了。有评论说是因为钱先生处在排满反清的时代,其实不尽然,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以后再论。
    综合来看,由于此书是钱先生的演讲集(三联出的钱穆的书多数是演讲集),深入浅出,对历史的爱好者来说,不失为领略中国政治制度概貌的一本好书。    
    从政治制度的变迁来看历史,是一种角度。但决定政治制度的,是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地缘等。所以,当我们看历史,人事背后有制度的原因,而制度背后也有更深刻的原因。我们探讨政治制度,是研究历史的一条道路,指引我们透过历史的迷雾,看到更深邃的中国文化的本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9 05:43 , Processed in 0.089567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