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6866|回复: 7

[经部] 周礼十二卷【汉】郑玄注 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8-9 00:08: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愛如生數據

【书  名】周礼(十二卷)
【作  者】[汉]郑玄注
【版  本】宋婺州市门巷唐宅刻本(前有清·劳健跋语,卷八末为劳健抄补,现藏国家图书
          馆)
【格  式】PDF
【清晰度】清晰
【大  小】29.2MB
【书  影】如下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发表于 2007-12-10 23: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謝一齋先生上傳此書

       是書在吾邦版刻史上意義重大且流傳有序。

      
    據李致忠先生《宋版書敘錄》記載,北京圖書館收存的、漢鄭玄注《周禮》12卷和《禮記》五卷兩部儒家經典著作。前者現存只有兩部,一部完帙,一部僅存前六卷;後者全集為20卷,現存卷一至卷五,雖為殘缺版本,但仍屬珍本書。宋版書傳至清代已成稀世之寶,今日更顯珍貴。



   《周禮》,是宋代婺州市門巷唐宅刻坊所刻印的,書上鐫有牌記可證,毋庸置疑。此書刻工有王珍、沈亨、余宏、徐林、李才等人。其中沈亨和餘宏是南宋初期婺州一帶的刻字工人,他們曾在孝宗時參與刊刻《廣韻》一書。故此書之刻亦在南宋孝宗之時(11631189)。此本字體秀雅,刀法剔透,皮紙造印,墨色勻淨,一看便知是宋時浙刻風貌。



    宋代婺州市門巷唐宅刻坊,遍查明萬曆、清康熙、道光年間的《金華府志》和《金華縣誌》,婺之郡治,惟有唐仲友父子為婺州城裏的唐姓大家族。據康熙《金華府志》60卷記載:唐仲友,字與政。父堯封,紹興二年(1132)進士,官至殿中侍御史。在唐氏父子中,其父堯封,清德有聲,其學與葉適為代表的永嘉學派同調,永嘉學派與以陳亮為代表的永康學派合稱事功學派,以地域特徵而言的婺學,包含著事功學派。所以,唐仲友父子,也是金華學派的重要人物。



    唐仲友(11351216),字與政,號說齋,少承家學,博涉群書,登紹興二十一年(1151)進士,複中宏詞科,累官判建康府,繼試館職。曆秘書省正字著作佐郎。他博聞強識,史學精絕,獨尚經制之學。然天性廉直,與物多忤,仕未通顯。他又有刻書愛好,曾因校刻《荀子》等書,而遭朱熹彈劾,故婺州本《周禮》為唐仲友父子所刻,可能性是極大的。



    婺州城自古有石板巷、芝麻山巷、柴場巷、螺螄巷、斯家巷、莊家巷、趙麻巷、石子巷、小倉巷、酒坊巷、戚家巷、曹家巷、壯城巷、八角巷、躍龍巷、皂坊巷和上同巷等街巷名稱,表明婺州城的街道歷來有稱巷的傳統。由此上推至南宋,唐宅所居的市門巷,可能是在某個城門、某個門樓或某個市區附近的街巷名稱。



    南宋統治者經過50多年的努力,在政權基本得到鞏固後,把興文教,抑武事作為實現長治久安的基本國策,在長達80餘年的時間裏,開展了三次興學運動,在地方上興辦了一批官學。婺州的州學和義烏、武義、東陽、浦江、蘭溪、永康各縣的縣學,就是這一期間相繼建立起來的。南宋時,婺州民間的書院興盛,見諸方志記載的就有30多所,其規模也大大超過官辦學校。南宋金華學派(婺學)創始人呂祖謙,多次邀請朱熹到東陽石洞書院、武義明招山書院和金華麗澤書院講學。朱熹又接納義烏徐橋、傅定為門人。全祖望在《宋元學案》中說:乾淳之際,婺學最盛。這一評價是符合實際的。



    中國古代書院,王應麟在所著《玉海》中解釋稱:院者,取名于周垣也。就是說,書院就是指有圍牆院落的藏書、校書、讀書的場所,書院與書籍是不可分的。如呂祖謙主講的麗澤書院,在學規制定方面,比朱熹復興的白鹿洞書院等國內著名書院早了12年。理宗紹定三年(1230),麗澤書院刊印司馬光《切韻指掌圖》二卷,就開創了書院刊印圖書的先河。



    書院發展推動了印刷術的改善,印刷術改善又是書院發展的重要條件。如《朱子語類》140卷,就是輯錄朱熹99個弟子多年聽講筆記而成的,呂祖謙在麗澤書院講學有麗澤講義,也是學生的聽講筆記整理匯總起來的,都需要刊印。所以,唐仲友父子創辦婺州市門巷唐宅刻坊,是傳播婺學學術思想與實現婺學教育目標的需要。唐仲友父子重刻的《周禮》(亦稱《周官》或《周官經》),是一部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代各國制度,寓以儒家政治理想,經過增損排比彙編而成的職官專著。是研究先秦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禮法諸制的重要的儒家經典著作。特別是漢鄭玄(127200)注釋的古籍,乃讀經之憑藉,通經之津梁,後世儒學家們說:讀經而不由鄭學,猶欲入室而不由戶也。



    婺州,自古為人傑地靈之邦,具有得天獨厚的發展雕版印刷業的社會環境和自然條件。以義烏為例,南宋時有滴珠書院、東岩書院、五雲書院和龜山書院等等。師事朱熹的徐橋(11601237),所著有《讀易記》、《讀史記詠》、《雜說》各一卷,《文集》10卷。



    從北宋始用竹子作為造紙原料,正如蘇軾在《東坡志林》中說:今人以竹為紙,亦古所無有也。義烏蘇溪,水源豐富,盛產水竹。清代詩人范幹在《水竹洞天》一詩中寫道:蘇溪溪上亭還好,水竹清幽勝倍加。安得攜朋並載酒,爛題詩句發英華。可見,婺州義烏具有豐富的造紙原料。況且義烏離徽州不遠,徽墨、徽硯、徽筆、徽紙供應充足,擁有發展印刷業的良好物質基礎。



    書籍雕版所用的木材,以棗木或梨木為佳。嘉慶《義烏縣誌》記載:本縣宋時,青棗、三花梨即已聞名外郡。所以具有豐富的雕板材料。1937年,三花梨產量達到350噸,1949年的鮮棗產量達到755.6噸,並享譽全國。



    義烏蘇溪,又名大陳江,屬錢塘江水系,江寬約60,是義烏兩大水系之一,它直穿蘇溪蔣宅。唐代時,在蘇溪橋頭建有溪上亭。文獻記載,唐代詩人戴叔倫在《過蘇溪》詩中寫道:蘇溪亭上草漫漫,誰倚東風十二欄。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風雨杏花寒。可見,早在唐朝時,蘇溪亭就是個文人雅士們暢敘幽情的勝地,蘇溪也具有發展書籍印刷業的人文環境。



    中國古代圖書,原為統治階級所專有,而且圖書還不可能從文獻、檔案中分離開來。到了唐代創造出雕版印刷術後,圖書才成為積累知識、傳播經驗、交流思想而獨立存在的文化載體。到了宋代,雕版印書業十分昌盛,宮廷乃至官府都刻書,私家、坊間也刻書成風,圖書才成為有專業印刷、運輸、銷售的商品,書籍在宋代首次出現了文化產權的問題。所以,唐宅《周禮》和蔣宅《禮記》,開始有了牌記版記,用來標明出版者和刻坊的名字。《周禮》還在版心下端鐫印刻工姓名,這些不僅是保護版權的一種標識,而且是書籍刻印、校勘、裝訂品質和信譽的化身,這是古籍雕版書上最早出現的商標。



    一般地說,每一時代,每一地域刻書都有自己的特點。宋代不論官刻私刻,多用好手寫,好手刻。字體雖為規整的正楷字,但各有風格,形同法書。加之刻工的高超技藝,能將書寫人的書法神韻惟妙惟肖地表現出來,更給宋版書籍增添了藝術魅力。就地域而論,宋代浙本用筆方整,剛勁挺秀,刀法嫺熟,轉折筆劃輕細有角,不留刀痕,反映原來字體最為忠實,成為後世刻書的楷模,影響我國千年古籍刻本的風格。



    宋代刻書,沒有一定的款式規格,其行格以八行至十行者居多。行格的疏密,取決於刻書單位或個人的財力物力及對作者的崇敬程度。例如兩浙東路茶鹽司所刻之書,因財力充裕,自然鋪陳講究,多為半葉八行款式;而婺州市門巷所刻《周禮》,雖為儒家經典,但受私家財力所限,即用每半葉十三行的款式。正因為如此,這部《周禮》成為《版本學》上私刻本和坊刻本的典範。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7-12-10 23:51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2 18:0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周礼》
1、《周礼》概述

        中国古代礼仪文明 ,说到中国的礼仪文化,不能不提到《周礼》、《仪礼》和《礼记》,即通常所说的"三礼"。《三礼》是古代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对历代礼制的影响最为深远。
       《周礼》是儒家经典,其成书在战国时期。今从其思想内容分析,则说明儒家思想发展到战国后期,融合道、法、阴阳等家思想,与春秋孔子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周礼》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纲领《周礼》,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作者佚名。原书当有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冬官篇已亡,汉儒取性质与之相似的《考工记》补其缺。王莽时,因刘歆奏请,《周官》被列入学官,并更名为《周礼》。东汉末,经学大师郑玄为《周礼》作了出色的注。由于郑玄的崇高学术声望,《周礼》一跃而居《三礼》之首,成为儒家的煌煌大典之一。


2、千年学术公案
       《周礼》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内容极为丰富。《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上古文献中实属罕见。《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许多制度仅见于此书,因而尤其宝贵。
         《周礼》面世之初,不知什么原因,连一些身份很高的儒者都没见到就被藏入秘府,从此无人知晓。直到汉成帝时,刘向、歆父子校理秘府所藏的文献,才重又发现此书,并加以著录。刘歆十分推崇此书,认为出自周公手作,是"周公致太平之迹"。东汉初,刘歆的门人杜子春传授《周礼》之学,郑众、贾逵、马融等鸿儒皆仰承其说,一时注家蜂起,歆学大盛。
         遗憾的是,如此重要的一部著作,却无法确定它是哪朝哪代的典制。此书名为《周官》,刘歆说是西周的官制,但书中没有直接的证明。更为麻烦的是,西汉立于学官的《易》、《诗》、《书》、《仪礼》、《春秋》等儒家经典,都有师承关系可考,《汉书》的《艺文志》、《儒林传》都有明确的记载,无可置喙。而《周礼》在西汉突然被发现,没有授受端绪可寻,而且先秦文献也没有提到此书,所以,其真伪和成书年代问题成为聚讼千年的一大公案。历代学者为此进行了旷代持久的争论,至少形成了西周说、春秋说、战国说、秦汉之际说、汉初说、王莽伪作说等六种说法。古代名家大儒,以及近代的梁启超、胡适、顾颉刚、钱穆、钱玄同、郭沫若、徐复观、杜国庠、杨向奎等著名学者都介入了这场讨论,影响之大,可见一斑。
          作为主流派的意见,古今判若两途。古代学者大多宗刘歆、郑玄之说,认为是周公之典。清代著名学者孙诒让认为,《周礼》一书,是自黄帝、颛顼以来的典制,"斟酌损益,因袭积累,以集于文武,其经世大法,咸稡于是"(《周礼正义序》),是五帝至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的经世大法的集粹。古代学者以五帝、三代为圣明之世、至治之极,其后则是衰世。周公是五帝三代的集大成者,古人将《周礼》的著作权归于周公是十分自然的事。
        近代学者大多反对古人的这种历史观。从文献来看,比较集中地记载先秦官制有《尚书》的《周官》篇和《荀子》的《王制》篇,《周官》已经亡佚。最初曾有人认为,《周礼》原名《周官》,应当就是《尚书》的《周官》篇。但是,《尚书》二十八篇,每篇不过一、二千字,而《周礼》有四万余字,完全不象是其中的一篇。《荀子·王制》所记官制,大体可以反映战国后期列国官制的发达程度,但是总共只有七十多个官名,约为《周礼》的五分之一,而且没有《周礼》那样的六官体系。《春秋》、《左传》、《国语》中有不少东周职官记载,但没有一国的官制与《周礼》相同。从西周到西汉的每一个时期都可以找到若干与《周礼》相同的官名,但谁也无法指认出与《周礼》职官体系一致的王朝或侯国。
         近代学者在文献学研究的基础上辅之以古文字学、古器物学、考古学研究等手段,对《周礼》进行更为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周礼》成书年代偏晚,约作于战国后期。持其它意见的学者也不少,彼此争论很激烈。争论的实质,是对于古代社会的认识,即《周礼》所描述的是怎样一种性质的社会?它的发展水平究竟与西周、春秋、战国、秦、西汉的千年历史中的哪一段相当?由于涉及的问题太复杂,《周礼》的成书年代问题至今没有定论。


3、理想化的典制
      《周礼》展示了一个完善的国家典制,国中的一切都井然有序,富于哲理。三读之后,令人顿生"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觉。例如,国家的行政规划有以下表述:
国都。《周礼》国都地点的选择,是通过"土圭"来确定的。《周礼·大宗伯》云:

        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日至之景(影)尺有五寸,谓之地中:天地之所合也,四时之所交也,风雨之所会也,阴阳之所和也。然则百物阜安,乃建王国焉,制其畿方千里而封树之。

       土圭是一种测日影长短的工具。所谓"测土深",是通过测量土圭显示的日影长短,求得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之地,也就是"地中"。夏至之日,此地土圭的影长为一尺五寸。之所以作如此选择,是因为"地中"是天地、四时、风雨、阴阳的交会之处,也就是宇宙间阴阳冲和的中心。
       九畿。 《周礼》以土圭测日影,在地中建王城,既是哲学寓意的需要,也是"体国经野"的需要。王者划分国野和野外之地,都以王城为中心。如方千里的王畿,就是以王城为中心建立的。王畿之外有所谓"九畿"。《周礼·夏官·大司马》云:

       方千里曰国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卫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蛮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镇畿,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蕃畿。

       可知九畿的分布,是以方千里的王畿为中心,其四外的五千里之地,依次划分为侯畿、甸畿、男畿、采畿、卫畿、蛮畿、夷畿、镇畿、蕃畿等九层,大小相套,依次迭远。相邻之畿的间隔都是五百里。《尚书》中确有侯、甸、男、卫、采等外服的名称,却没有如此类似于同心圆的分布。
       居民组织。《周礼》的居民组织有两类:国都之外的四郊之地称为乡,郊外之地称为遂。乡之下细分为州、党、族、闾、比等五级行政组织。遂之下细分为邻、里、酂、鄙、县等五级行政组织。根据地官的《大司徒》、《遂人》等记载,乡、遂的民户构成分别为:
一比:5家 一邻:5家
一闾:25家 一里:25家
一族:100家 一酂:100家
一党:500家 一鄙:500家
一州:2500家 一县:2500家
一乡:12500家 一遂:12500家
乡、遂各级组织的编制极其整齐。此外,乡和遂的数量都是六个。六乡、六遂的居民数似乎恰好相合,既无不足,也无羡余。如有天灾人祸,民户之数发生变化,无法满足以上要求时当如何处理?《周礼》未曾提及。
农田规划 《周礼》对于"野"的农田的规划,也是整齐划一。《地官·遂人》云:
     凡治野,夫间有遂,遂上有径;十夫有沟,沟上有畛;百夫有洫,洫上有涂;千夫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以达于畿。

       这里记载了两个系统,一是农田系统,二是沟洫系统。农田以"夫"为基本单位,一夫受田百亩。夫田与夫田之间有称为"遂"的水渠,遂上有称为"径"的道路。每十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沟"的水渠,沟上有称为"畛"的道路。每百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洫"的水渠,洫上有称为"涂"的道路。每千夫之田之间,有称为"浍"的水渠,浍上有称为"道"的道路。每万夫之田之间,有称为"川"的水渠,川上有称为"路"的道路。如此通达于王畿。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沟洫、道路系统有严格的丈尺规定。据郑玄的注,遂,宽、深各二尺;沟,宽、深各四尺;洫,宽、深各八尺;浍,宽二寻、深二仞。沟洫上的道路的宽度,径可以让牛马通过,畛可以让大车(车轨宽六尺)通过,涂可以让一辆乘车(车轨宽八尺)通过,道可以让两辆乘车通过,路可以让三辆乘车通过。仅就以上数例,就不难发现《周礼》的制度有相当的理想化的成分。将国都建在"地中",其理论色彩十分鲜明,实际上是无法操作的。整齐划一的九畿制度、居民组织、沟洫道路系统,遑论古代中国,就是移山填海的大跃进时代也没有实现过。因此,我们说《周礼》是理想国的蓝图。


4、人法天的思想

      《周礼》作者的立意,并非要实录某朝某代的典制,而是要为千秋万世立法则。作者希冀透过此书表达自己对社会、对天人关系的哲学思考,全书的谋篇布局,无不受此左右。儒家认为,人和社会都不过是自然精神的复制品。战国时期,阴阳五行思想勃兴,学术界盛行以人法天之风,讲求人与自然的联系,主张社会组织仿效自然法则,因而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说。《周礼》作者正是"以人法天"思想的积极奉行者。
       《周礼》以天官、地官、春官、夏官、冬官等六篇为间架。天、地、春、夏、秋、冬即天地四方六合,就是古人所说的宇宙。《周礼》六官即六卿,根据作者的安排,每卿统领六十官职。所以,六卿的职官总数为三百六十。众所周知,三百六十正是周天的度数。《周礼》原名《周官》,此书名缘何而起,前人曾有许多猜测。依笔者之见,所谓《周官》,其实就是"周天之官"的意思。作者以"周官"为书名,暗含了该书的宇宙框架和周天度数的布局,以及"以人法天"的原则。其后,刘歆将《周官》更名为《周礼》,虽然有抬高其地位的用心,但却是歪曲了作者的本意。
        在儒家的传统理念中,阴、阳是最基本的一对哲学范畴,天下万物,非阴即阳。《周礼》作者将这一本属于思想领域的概念,充分运用到了政治机制的层面。《周礼》中的阴阳,几乎无处不在。《天官·内小臣》说政令有阳令、阴令;《天官·内宰》说礼仪有阳礼、阴礼;《地官·牧人》说祭祀有阳祀、阴祀等等。王城中"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布局,也是阴阳思想的体现。南为阳,故天子南面听朝;北为阴,故王后北面治市。左为阳,是人道之所向,故祖庙在左;右为阴,是地道之所尊,故社稷在右。如前所述,《周礼》王城的选址也是在阴阳之中。所以,钱穆先生说,《周礼》"把整个宇宙,全部人生,都阴阳配偶化了"(《周官著作时代考》)。
        战国又是五行思想盛行的时代。阴、阳二气相互摩荡,产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世间万事万物,都得纳入以五行作为间架的体系,如东南西北中等五方,宫商角徵羽等五声,青赤白黑黄等五色,酸苦辛咸甘等五味,等等。五行思想在《周礼》中也得到了重要体现。在《周礼》的国家重大祭祀中,地官奉牛牲、春官奉鸡牲、夏官奉羊牲、秋官奉犬牲、冬官奉豕牲。众所周知,在五行体系中,鸡为木畜,羊为火畜、犬为金畜、豕为水畜、牛为土畜。《周礼》五官所奉五牲,与五行思想中五畜与五方的对应关系完全一致,具有明显的五行象类的思想。与此相呼应,地官有"牛人"一职,春官有"鸡人"一职,夏官有"羊人"一职,秋官有"犬人"一职,冬官有"犬人"一职。

        综上所述,《周礼》是一部以人法天的理想国的蓝图。这样说,丝毫不意味着《周礼》中没有先秦礼制的素地。恰恰相反,作者对前代的史料作了很多吸收,但不是简单移用,而是按照其哲学理念进行某些改造,然后与作者创新的材料糅合,构成新的体系。
蕴涵于《周礼》内部的思想体系,有着较为明显的时代特征。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家本各为畛域,《易》家言阴阳而不及五行,《洪范》言五行而不及阴阳;儒家讳论法治,法家讥谈儒学。阴阳与五行,经由邹衍方始结合;儒与法,经由荀子才相交融。儒、法、阴阳、五行的结合,肇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周礼》以儒家思想为主干,融合法、阴阳、五行诸家,呈现出"多元一体"的特点。其精致的程度,超过《吕氏春秋》,因而其成书年代有可能在《吕氏春秋》之后,而晚至西汉初。


5、学术与治术兼包
        《周礼》一书,体大思精,学术与治术无所不包,因而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后儒叹为"非圣贤不能作",诚非无稽之谈。所谓"学术",是说该书从来就是今古文之争的焦点。汉代经籍,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书写的称为"今文经",用六国古文书写的称为"古文经"。汉初在孔子府宅的夹壁中发现的文献,以及在民间征得的文献大多是古文经,而立于学官的都是今文经。今文经与古文经的记载不尽一致,因而双方时有争论。汉代古文学以《周礼》为大宗,今文学以《礼记·王制》为大宗。为此,《周礼》每每成为论战中的焦点,加之它传授端绪不明,屡屡受到今文学家的诘难,如著名经师何休就贬之为"六国阴谋之书";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则指斥它出于王莽篡汉时刘歆的伪造。相反,褒之者如刘歆、郑玄等则誉之为"周公之典"。
        尽管如此,《周礼》依然受到历代学者的重视。唐人为"九经"作疏,其中最好的一部就是贾公彦的《周礼疏》,受到朱熹的赞赏。清儒为"十三经"作新疏,孙诒让的《周礼正义》冠绝一世,至今无有出其右者。历代学者围绕《周礼》真伪等问题所作的种种考索,更是浩繁之至。
        所谓治术,是说《周礼》作为一部治国纲领,成为历代政治家取法的楷模。古人言必称三代,三代之英在周。古人笃信《周礼》出自周公,书中完善的官制体系和丰富的治国思想,成为帝王、文人取之不尽的人文。
       《周礼》的许多礼制,影响百代。如从隋代开始实行的"三省六部制",其中的"六部",就是仿照《周礼》的"六官"设置的。唐代将六部之名定为吏、户、礼、兵、刑、工,作为中央官制的主体,为后世所遵循,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历朝修订典制,如唐《开元六典》、宋《开宝通礼》、明《大明集礼》等,也都是以《周礼》为蓝本,斟酌损益而成。又如"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都城格局,成为历代帝王向往的楷模。但历朝都城,大都沿用前朝旧址,故其格局难以刷新。元始祖忽必烈建在北京建立元大都时,得以在金的上京附近重新规划,乃以《周礼》为范本,建立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以后,明、清两朝不仅沿用不废,还仿照《周礼》,建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先农坛等,形成今日的布局。朝鲜的汉城,同样有面朝后市、左祖右社的格局,乃是海外依仿《周礼》建都的典范。
        《周礼》一书含有丰富的治国思想,《天官》概括为"六典"、"八法"、"八则"、"八柄"、"八统"、"九职"、"九赋"、"九式"、"九贡"、"九两"等十大法则,并在地官、春官、夏官、秋官的叙官中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详密严谨,宏纤毕贯,对于提升后世的行政管理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周礼》对官员、百姓,采用儒法兼融、德主刑辅的方针,不仅显示了相当成熟的政治思想,而且有着驾驭百官的管理技巧。管理府库财物的措施,严密细致,相互制约,体现了高超的运筹智慧。书中有许多至今犹有生命力的,可以借鉴的制度。历史上每逢重大变革之际,多有把《周礼》作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从中寻找变法或改革的思想武器者,如西汉的王莽改制、六朝的宇文周革典、北宋的王安石等,变法无不以《周礼》为圭臬。清末,外患内忧交逼,为挽救颓势,孙诒让作《周官政要》,证明《周礼》所蕴涵的治国之道不亚于西方。朝鲜时代后期的著名学者丁若镛(号茶山),曾撰作三十万言的《经世遗表》,主张用《周礼》改革朝鲜的政治制度。 任何一位空想家都不可能脱离现实来勾画理想国的蓝图,《周礼》也是如此,在理想化的框架之下,作者利用了大量历史材料加以填充。不过,作者在使用时往往根据需要作了加工和改造,这是读《周礼》时必须注意的,这也正是此书的复杂之处。


6、周礼内容

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治官之属。

大宰卿一人.
小宰中大夫二人.
宰夫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旅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宫正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宫伯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膳夫上士二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二十人.
庖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内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外饔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十人.徒百人.
亨人下士四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甸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兽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四人.徒四十人.
人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胥三十人.徒三百人.
鳖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十有六人.
腊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医师上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食医中士二人.
疾医中士八人.
疡医下士八人.
兽医下士四人.
酒正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酒人奄十人.女酒三十人.奚三百人.
浆人奄五人.女浆十有五人.奚百有五十人.
凌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笾人奄一人.女笾十人.奚二十人.
醢人奄一人.女醢二十人.奚四十人.
醯人奄二人.女醯二十人.奚四十人.
盐人奄二人.女盐二十人.奚四十人.
幂人奄一人.女幂十人.奚二十人.
宫人中士四人.下士八人.府二人.史四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掌舍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幕人下士一人.府二人.史二人.徒四十人.
掌次下士四人.府四人.史二人.徒八十人.
大府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下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贾十有六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玉府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二人.工八人.贾八人.胥四人.徒四十有八人.
内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外府中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徒十人.
司会中大夫二人.下大夫四人.上士八人.中士十有六人.府四人.史八人.胥五人.徒五十人.
司书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八人.
职内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四人.史四人.徒二十人.
职岁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徒二十人.
职币上士二人.中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贾四人.胥二人.徒二十人.
司裘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掌皮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徒四十人.
内宰下大夫二人.上士四人.中士八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
内小臣奄.上士四人.史二人.徒八人.
阍人王宫每门四人.囿游亦如之.
寺人王之正内五人.
内竖倍寺人之数.
九嫔.
世妇.
女御.
女祝.四人.奚八人.
女史八人.奚十有六人.
典妇功中士二人.下士四人.府二人.史四人.工四人.贾四人.徒二十人.
典丝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贾四人.徒十有二人.
典枲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内司服奄一人.女御二人.奚八人.
缝人奄二人.女御八人.女工八十人.奚三十人.
染人下士二人.府二人.史二人.徒二十人.
追师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二人.工二人.徒四人.
屦人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工八人.徒四人.
夏采下士四人.史一人.徒四人.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诘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二曰官职.以辨邦治.三曰官联.以会官治.四曰官常.以听官治.五曰官成.以经邦治.六曰官法.以正邦治.七曰官刑.以纠邦治.八曰官计.以弊邦治.以八则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驭其神.二曰法则.以驭其官.三曰废置.以驭其吏.四曰禄位.以驭其士.五曰赋贡.以驭其用.六曰礼俗.以驭其民.七曰刑赏.以驭其威.八曰田役.以驭其众.以八柄诏王驭群臣.一曰爵.以驭其贵.二曰禄.以驭其富.三曰予.以驭其幸.四曰置.以驭其行.五曰生.以驭其福.六曰夺.以驭其贫.七曰废.以驭其罪.八曰诛.以驭其过.以八统诏王驭万民.一曰亲亲.二曰敬故.三曰进贤.四曰使能.五曰保庸.六曰尊贵.七曰达吏.八曰礼宾.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谷.二曰园圃.毓草木.三曰虞衡.作山泽之材.四曰薮牧.养蕃鸟兽.五曰百工.饬化八材.六曰商贾.阜通货贿.七曰嫔妇.化治丝枲.八曰臣妾.聚敛疏材.九曰闲民.无常职.转移执事.以九赋敛财贿.一曰邦中之赋.二曰四郊之赋.三曰邦甸之赋.四曰家削之赋.五曰邦县之赋.六曰邦都之赋.七曰关市之赋.八曰山泽之赋.九曰弊余之赋.以九式均节财用.一曰祭祀之式.二曰宾客之式.三曰丧荒之式.四曰羞服之式.五曰工事之式.六曰币帛之式.七曰刍秣之式.八曰匪颁之式.九曰好用之式.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一曰祀贡.二曰嫔贡.三曰器贡.四曰币贡.五曰材贡.六曰货贡.七曰服贡.八曰斿贡.九曰物贡.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一曰牧.以地得民.二曰长.以贵得民.三曰师.以贤得民.四曰儒.以道得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六曰主.以利得民.七曰吏.以治得民.八曰友.以任得民.九曰薮.以富得民.正月之吉.始和.布治于邦国都鄙.乃县治象之法于象魏.使万民观治象.挟日而敛之.乃施典于邦国.而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陈其殷.置其辅.乃施则于都鄙.而建其长.立其两.设其伍.陈其殷.置其辅.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设其考.陈其殷.置其辅.凡治.以典待邦国之治.以则待都鄙之治.以法待官府之治.以官成待万民之治.以礼待宾客之治.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戒.与其具修.前期十日.帅执事而卜日.遂戒.及执事.视涤濯.及纳亨.赞王牲事.及祀之日.赞玉币爵之事.祀大神示.亦如之.享先王亦如之.赞玉几玉爵.大朝觐会同.赞玉币.玉献.玉几.玉爵.大丧.赞赠玉含玉.作大事.则戒于百官.赞王命.王视治朝.则赞听治.视四方之听朝.亦如之.凡邦之小治.则冢宰听之.待四方之宾客之小治.岁终.则令百官府各正其治.受其会.听其致事.而诏玉废置.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而诛赏之.

小宰之职.掌建邦之宫刑.以治王宫之政令.凡宫之纠禁.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执邦之九贡九赋九式之贰.以均财节邦用.以官府之六叙.正群吏.一曰以叙正其位.二曰以叙进其治.三曰以叙作其事.四曰以叙制其食.五曰以叙受其会.六曰以叙听其情.以官府之六属.举邦治.一曰天官.其属六十掌邦治.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二曰地官.其属六十掌邦教.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三曰春官.其属六十掌邦礼.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四曰夏官.其属六十掌邦政.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五曰秋官.其属六十掌邦刑.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六曰冬官.其属六十掌邦事.大事则从其长.小事则专达.以官府之六职.辨邦治.一曰治职.以平邦国.以均万民.以节财用.二曰教职.以安邦国.以宁万民.以怀宾客.三曰礼职.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事鬼神.四曰政职.以服邦国.以正万民.以聚百物.五曰刑职.以诘邦国.以纠万民.以除盗贼.六曰事职.以富邦国.以养万民.以生百物.以官府之六联.合邦治.一曰祭祀之联事.二曰宾客之联事.三曰丧荒之联事.四曰军旅之联事.五曰田役之联事.六曰敛弛之联事.凡小事皆有联.以官府之八成经邦治.一曰听政役.以比居.二曰听师田.以简稽.三曰听闾里.以版图.四曰听称责.以傅别.五曰听禄位.以礼命.六曰听取予.以书契.七曰听卖买.以质剂.八曰听出入.以要会.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以法掌祭祀.朝觐.会同宾客之戒具.军旅.田役.丧荒.亦如之.七事者.令百官府共其财用.治其施舍.听其治讼.凡祭祀.赞王币爵之事.祼将之事.凡宾客赞祼.凡受爵之事.凡受币之事.丧荒.受其含襚币玉之事.月终.则以官府之叙.受群吏之要.赞冢宰受岁会.岁终.则令群吏致事.正岁.帅治官之属.而观治象之法.徇以木铎.曰.不用法者.国有常刑.乃退以宫刑.宪禁于王宫.令于百官府曰.各修乃职.考乃法.待乃事.以听王命.其有不共.则国有大刑.

宰夫之职.掌治朝之法.以正王及三公六卿大夫群吏之位.掌其禁令.叙群吏之治.以待宾客之令.诸臣之复.万民之逆.掌百官府之征令.辨其八职.一曰正.掌官法以治要.二曰师.掌官成以治凡.三曰司.掌官法以治目.四曰旅.掌官常以治数.五曰府.掌官契以治藏.六曰史.掌官书以赞治.七曰胥.掌官叙以治叙.八曰徒.掌官令以征令.掌治法以考百官府群都县鄙之治.乘其财用之出入.凡失财用物.辟名者.以官刑诏冢宰而诛之.其足用长财善物者赏之.以式法掌祭祀之戒具.与其荐羞.从大宰而视涤濯.凡礼事.赞小宰比官府之具.凡朝觐会同宾客.以牢礼之法.掌其牢礼.委积膳献.饮食宾赐之飧牵.与其陈数.凡邦之吊事.掌其戒令.与其币器财用.凡所共者.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治之.三公六卿之丧与职丧.帅官有司而治之.凡诸大夫之丧.使其旅帅有司而治之.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月终.则令正月要.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治不以时举者.以告而诛之.正岁.则以法警戒群吏.令修宫中之职事.书其能者.与其良者.而以告于上.

宫正.掌王宫之戒令纠禁.以时比宫中之官府.次舍之众寡.为之版以待.夕击柝而比之.国有故.则令宿.其比亦如之.辨外内而时禁.稽其功绪.纠其德行.几其出入.均其稍食.去其淫怠.与其奇邪之民.会其什伍而教之道义.月终.则会其稍食.岁终.则会其行事.凡邦之大事.令于王宫之官府次舍.无去守而听政令.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凡邦之事跸.宫中庙中则执烛.大丧.则授庐舍.辨其亲疏贵贱之居.    宫伯掌王宫之士庶子.凡在版者.掌其政令.行其秩叙.作其徒役之事.授八次八舍之职事.若邦有大事.作宫众则令之.月终则均秩.岁终则均叙.以时颁其衣裘.掌其诛赏.

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膳用六牲.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酱用百有二十瓮.王日一举.鼎十有二.物皆有俎.以乐侑食.膳夫授祭品.尝食.王乃食.卒食.以乐彻于造.王齐日三举.大丧则不举.大荒则不举.大札则不举.天地有灾则不举.邦有大故则不举.王燕食.则奉膳赞祭.凡王祭祀宾客食.则彻王之胙俎.凡王之稍事.设荐脯醢.王燕饮酒.则为献主.掌后及世子之膳羞.凡肉修之颁赐.皆掌之.凡祭祀之致福者.受而膳之.以挚见者.亦如之.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世子之膳不会.

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辨其名物.凡其死生鲜薧之物.以共王之膳.与其荐羞之物.及后世子之膳羞.共祭祀之好羞.共丧纪之庶羞.宾客之禽献.凡令禽献.以法授之.其出入亦如之.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膳禽不会.

内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亨煎和之事.辨体名肉物.辨百品味之物.王举.则陈其鼎俎.以牲体实之.选百羞酱物珍物以俟馈.共后及世子之膳羞.辨腥臊膻香之不可食者.牛夜鸣.则庮.羊泠毛而毳膻.犬赤股而躁.臊.鸟皫色而沙.鸣狸.豕盲视而交睫.腥.马黑脊而般臂.蝼.凡宗庙之祭祀.掌割亨之事.凡燕饮食亦如之.凡掌共羞.修刑.膴胖.骨鱐.以待共膳.凡王之好赐肉修.则饔人共之.

外饔掌外祭祀之割亨.共其脯修.刑膴.陈其鼎俎实之牲体鱼腊.凡宾客之飧饔飨食之事.亦如之.邦飨耆老孤子.则掌其割亨之事.飨士庶子.亦如之.师役.则掌共其献赐脯肉之事.凡小丧纪.陈其鼎俎而实之.

亨人掌共鼎镬.以给水火之齐.职外内饔之爨亨煮.辨膳羞之物.祭祀.共大羹铏羹.宾客亦如之.

甸师掌帅其属而耕耨王借.以时入之.以共齍盛.祭祀.共萧茅.共野果蓏之荐.丧事.代王受眚灾.王之同姓有罪.则死刑焉.帅其徒以薪蒸.役外内饔之事.

兽人掌罟田兽.辨其名物.冬献狼.夏献麋.春秋献兽物.时田.则守罟.及弊田.令禽注于虞中.凡祭祀丧纪宾客.共其死兽生兽.凡兽入于腊人.皮毛筋角.入于玉府.凡田兽者.掌其政令.

人掌以时为梁.春献王鲔.辨鱼物为鲜薧.以共王膳羞.凡祭祀宾客丧纪.共其鱼之鲜薧.凡者掌其政令.凡征入于玉府.

鳖人掌取互物.以时簎鱼鳖龟蜃凡狸物.春献鳖蜃.秋献龟鱼.祭祀共蠯蠃蚳.以授醢人.掌凡邦之簎事.

腊人掌干肉.凡田兽之脯腊膴胖之事.凡祭祀.共豆脯.荐脯.膴胖.凡腊物.宾客丧纪.共其脯腊.凡干肉之事.

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共医事.凡邦之有疾病者.疕疡者造焉.则使医分而治之.岁终.则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

食医掌和王之六食六饮.六膳.百羞百酱八珍之齐.凡食视齐春时.羹齐视夏时.酱齐视秋时.饮齐视冬时.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凡会膳食之宜.牛宜稌.羊宜黍.豕宜稷.犬宜粱.鴈宜麦.鱼宜众.凡君子之食恒放焉.

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春时有痟首疾.夏时有痒疥疾.秋时有疟寒疾.冬时有漱上气疾.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以五气.五声.五色.视其死生.两之以丸窍之变.参之以九藏之动.凡民之有疾病者.分而治之.死终则各书其所以.而入于医师.

疡医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凡疗疡.以五毒攻之.以五气养之.以五药疗之.以五味节之.凡药.以酸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滑养窍.凡有疡者.受其药焉.

兽医掌疗兽病.疗兽疡.凡疗兽病.灌而行之.以节之.以动其气.观其所发而养之.凡疗兽疡.灌而劀之.以发其恶.然后药之.养之.食之.凡兽之有病者.有疡者.使疗之.死则计其数以进退之.

酒正掌酒之政令.以式法授酒材.凡为公酒者.亦如之.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缇齐.五曰沈齐.辨三酒之物.一曰事酒.二曰昔酒.三曰清酒.辨四饮之物.一曰清.二曰医.三曰浆.四曰酏.掌其厚薄之齐.以共王之四饮三酒之馔.及后世子之饮与其酒.凡祭祀.以法共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共宾客之礼.酒.共后之致饮于宾客之礼.医酏糟.皆使其士奉之.凡王之燕饮酒.共其计.酒正奉之.凡飨士庶子.飨耆老孤子.皆共其酒.无酌数.掌酒之赐颁.皆有法以行之.凡有秩酒者.以书契授之.酒正之出.日入其成.月入其要.小宰听之.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饮酒不会.以酒式诛赏.

酒人掌为五齐三酒.祭祀则共奉之.以役世妇.共宾客之礼酒饮酒而奉之.凡事共酒.而入于酒府.凡祭祀共酒以往.宾客之陈酒亦如之.

浆人掌共王之六饮.水浆醴凉医酏.入于酒府.共宾客之稍礼.共夫人致饮于宾客之礼.清.醴.医.酏.糟.而奉之.凡饮共之.

凌人掌冰.正岁.十有二月.令斩冰.三其凌.春始治鉴.凡外内饔之膳羞鉴焉.凡酒浆之酒醴亦如之.祭祀共冰鉴.宾客共冰.大丧共夷盘冰.夏.颁冰掌事.秋.刷.

笾人掌四笾之实.朝事之笾.其实麷.蕡.白.黑.形盐.膴.鲍鱼.鱐.馈食之笾.其实枣栗桃干榛实.加笾之实.菱.芡.栗.脯.菱.芡.栗.脯.羞笾之实.糗饵.粉餈.凡祭祀.共其笾荐羞之实.丧事及宾客之事.共其荐笾羞笾.为王及后世子.共其内羞.凡笾事掌之.

醢人掌四豆之实.朝事之豆.其实韭菹.醓醢.昌本.麋臡.菁菹.鹿臡.茆菹.麇臡.馈食之豆.其实葵菹.蠃醢.脾析.蠯醢.蜃.蚳醢.豚拍.鱼醢.加豆之实.芹菹.兔醢.深蒲.醓醢.箈菹.鴈醢.笋菹.鱼醢.豆之实.酏食糁食.凡祭祀.共荐羞之豆实.宾客丧纪.亦如之.为王及后世子.共其内羞.王举则共醢六十瓮.以五齐七醢七菹三臡实之.宾客之礼.共醢五十瓮.凡事共醢.

醯人掌共五齐七菹.凡醯物.以共祭祀之齐菹.凡醯酱之物宾客亦如之.王举.则共齐菹醯物六十瓮.共后及世子之酱齐菹.宾客之礼.共醯五十瓮.凡事共醯.

盐人掌盐之政令.以共百事之盐.祭祀共其苦盐散盐.宾客.共其形盐散盐.王之膳差共饴盐.后及世子亦如之.凡齐事.鬻盬以待戒令.

幂人掌共巾幂.祭祀.以疏布巾幂八尊.以画布巾幂六彝.凡王巾皆黼.

宫人掌王之六寝之修.为其井匽.除其不蠲.去其恶臭.共王之沐浴.凡寝中之事.埽除.执烛.共炉炭.凡劳事.四方之舍事.亦如之.

掌舍掌王之会同之舍.设梐枑再重.设车宫辕门.为坛壝宫棘门.为帷宫设旌门.无宫.则共人门.凡舍事则掌之.

幕人掌帷幕.幄.帟.绶.之事.凡朝觐会同.军旅.田役.祭祀.共其帷.幕.幄.帟.绶.大丧.共帷幕.帟绶.三公及卿大夫之丧.共其帟.

掌次掌王次之法.以待张事.王大旅上帝.则张毡案.设皇邸.朝日.祀五帝.则张大次小次.设重帟重案.合诸侯.亦如之.师田.则张幕.设重帟重案.诸侯朝觐会同.则张大次小次.师田.则张幕设案.孤卿有邦事.则张幕设案.凡丧.王则张帟三重.诸侯再重.孤卿大夫不重.凡祭祀.张其旅幕.张尸次.射.则张耦次.掌凡邦之张事.

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颁其货于受藏之府.颁其贿于受用之府.凡官府都鄙之吏.及执事者受财用焉.凡颁财.以式法授之.关市之赋.以待王之膳服.邦中之赋.以待宾客.四郊之赋.以待稍秣.家削之赋.以待匪颁.邦甸之赋.以待工事.邦县之赋.以待币帛.邦都之赋.以待祭祀.山泽之赋.以待丧纪.币余之赋.以待赐予.凡邦国之贡.以待吊用.凡万民之贡.以充府库.凡式贡之余财.以共玩好之用.凡邦之赋用取具焉.岁终.则以货贿之入出会之.

玉府掌王之金玉.玩好.兵器.凡良货贿之藏.共王之服玉.佩玉.珠玉.王齐.则共食玉.大丧.共含玉.复衣裳.角枕.角柶.掌王之燕衣服.衽席.床笫.凡亵器.若合诸侯.则共珠盘.玉敦.凡王之献金玉兵器.文织.良货贿之物.受而藏之.凡王之好赐.共其货贿.

内府掌受九贡九赋九功之货贿.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凡四方之币献之.金玉.齿革.兵器.凡良货贿入焉.凡适四方使者.共其所受之物而奉之.凡王及冢宰之好赐予.则共之.

外府掌邦布之入出.以共百物.而待邦之用.凡有法者.共王及后世子之衣服之用.凡祭祀.宾客.丧纪.会同.军旅.共其财用之币.赍赐予之财用.凡邦之小用皆受焉.岁终则会.唯王及后之服不会.

司会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之贰.以逆邦国都鄙官府之治.以九贡之法.致邦国之财用.以九赋之法.令田野之财用.以九功之法.令民职之财用.以九式之法.均节邦之财用.掌国之官府郊野县都之百物财用.凡在书契版图者之贰.以逆群吏之治.而听其会计.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以周知四国之治.以诏王及冢宰废置.

司书掌邦之六典.八法.八则.九职.九正.九事.邦中之版.土地之图.以周知入出百物.以叙其财.受其币.使人于职币.凡上之用.财用.必考于司会.三岁.则大计群吏之治.以知民之财.器械之数.以知田野夫家六畜之数.以知山林川泽之数.以逆群吏之征令.凡税敛掌事者受法焉.及事成.则入要贰焉.凡邦治考焉.

职内掌邦之赋入.辨其财用之物.而执其总.以贰官府都鄙之财入之数.以逆邦国之赋用.凡受财者.受其贰令而书之.及会以逆职岁.与官府财用之出.而叙其财.以待邦之移用.

职岁掌邦之赋出.以贰官府都鄙之财.出赐之数.以待会计而考之.凡官府都鄙群吏之出财用.受式法于职岁.凡上之赐予.以叙与职币授之.及会以式法.赞逆会.

职币掌式法以敛官府都鄙.与凡用邦财者之币.振掌事者之余财.皆辨其物而奠其录.以书楬之.以诏上之小用赐予.岁终.则会其出.凡邦之会事.以式法赞之.

司裘掌为大裘.以共王祀天之服.中秋.献良裘.王乃行羽物.季秋.献功裘.以待颁赐.王大射.则共虎侯.熊侯.豹侯.设其鹄.诸侯则共熊侯.豹侯.卿大夫则共麋侯.皆设其鹄.大丧廞裘饰皮车.凡邦之皮事掌之.岁终则会.唯王之裘.与其皮事不会.

掌皮掌秋敛皮.冬敛革.春献之.遂以式法.颁皮革于百工.共其毳毛为毡.以待邦事.岁终.则会其财赍.

内宰掌书版图之法.以治王内之政令.均其稍食.分其人民以居之.以阴礼教六宫.以阴礼教九嫔.以妇职之法教九御.使各有属.以作二事.正其服.禁其奇邪.展其功绪.大祭祀.后祼献则赞.瑶爵亦如之.正后之服位.而诏其礼乐之仪.赞九嫔之礼事.凡宾客之祼献瑶爵皆赞.致后之宾客之礼.凡丧事.佐后使治外内命妇.正其服位.凡建国.佐后立市.设其次.置其叙.正其肆.陈其货贿.出其度量淳制.祭之以阴礼.中春.诏后帅外内命妇.始蚕于北郊.以为祭服.岁终.则会内人之稍食.稽其功事.佐后而受献功者.比其小大.与其麤良.而赏罚之.会内宫之财用.正岁均其稍食.施其功事.宪禁令于王之北宫.而纠其守.上春.诏王后帅六宫之人.而生穜稑之种.而献之于王.

内小臣掌王后之命.正其服位.后出入.则前驱.若有祭祀宾客丧纪.则摈.诏后之礼事.相九嫔之礼事.正内人之礼事.彻后之俎.后有好事于四方.则使往.有好令于卿大夫.则亦如之.掌王之阴事阴令.

阍人掌守王宫之中门之禁.丧服凶器不入宫.潜服贼器不入宫.奇服怪民不入宫.凡内人公器宾客无帅.则几其出入.以时启闭.凡外内命夫命妇出入.则为之辟.掌扫门庭.大祭祀丧纪之事.设门燎.跸宫门庙门.凡宾客亦如之.

寺人掌王之内人.及女宫之戒令.相道其出入之事而纠之.若有丧纪宾客祭祀之事.则帅女宫而致于有司.佐世妇治礼事.掌内人之禁令.凡内人吊临于外.则帅而往立于其前.而诏相之.

内竖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若有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则为内人跸.王后之丧迁于宫中.则前跸.及葬.执亵器以从遣车.

九嫔掌妇学之法.以教九御.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各帅其属.而以时御叙于王所.凡祭祀.赞玉齍.赞后荐.彻豆笾.若有宾客.则从后.大丧.帅叙哭者亦如之.

世妇掌祭祀宾客丧纪之事.帅女宫而濯摡.为齍盛.及祭之日.莅陈女宫之具.凡内羞之物.掌吊临于卿大夫之丧.

女御掌御叙于王之燕寝.以岁时献功事.凡祭祀赞世妇.大丧掌沐浴.后之丧持翣.从世妇而吊于卿大夫之丧.

女祝掌王后之内祭祀.凡内祷祠之事.掌以时招梗禬禳之事.以除疾殃.

女史掌王后之礼职.掌内治之贰.以诏后治内政.逆内宫.书内令.凡后之事.以礼从.

典妇功掌妇式之法.以授嫔妇.及内人女功之事赍.凡授嫔妇功.及秋献功.辨其苦良.比其小大而贾之.物书而楬之.以共王及后之用.颁之于内府.

典丝掌丝入而辨其物.以其贾楬之.掌其藏与其出.以待兴功之时.颁丝于外内工.皆以物授之.凡上之赐予亦如之.及献功则受良功而藏之.辨其物而书其数.以待有司之政令.上之赐予.凡祭祀.共黼画组就之物.丧纪.共其丝纩组文之物.凡饰邦器者.受文织丝组焉.岁终.则各以其物会之.

典枲掌布缌缕纻之麻草之物.以待时颁功而授赍.及献功受苦功.以其贾楬而藏之.以待时颁.颁衣服授之.赐予亦如之.岁终.则各以其物会之.

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缘衣.素沙.辨外内命妇之服.鞠衣.展衣.缘衣.素沙.凡祭祀宾客.共后之衣服.及九嫔世妇.凡命妇.共其衣服.共丧衰亦如之.后之丧.共其衣服.凡内具之物.

缝人掌王宫之缝线之事.以役女御.以缝王及后之衣服.丧缝棺饰焉.衣翣柳之材.掌凡内之缝事.

染人掌染丝帛.凡染.春暴练.夏纁玄.秋染夏.冬献功.掌凡染事.

追师掌王后之首服.为副编次追衡笄.为九嫔及外内命妇之首服.以待祭祀宾客丧纪.共笄绖亦如之.

屦人掌王及后之服屦.为赤舄.黑舄.赤繶.黄繶.青句素屦葛屦.辨外内命夫命妇之命屦.功屦.散屦.凡四时之祭祀.以宜服之.

夏采掌大丧.以冕服复于大祖.以乘车建绥复于四郊.

———————————————————————————————————————————————————————
周礼   ①明代医学家。号梅屋老人。幼习儒业,长研医术。行医三十余年,探究《内经》,经研诸方不倦。遇有名医,辄往请教,得其方书之善者,抄录以备忘。永乐年间(1403-1424年)任迪功郎良医所良医正期间,考虑初习医者,一时难以登堂,遂取《难经》、《素问》与历代名医书,撷其精要,并附己见,撰成《医学碎金》四卷(1415年),以授诸生,已佚。   ②明代医学家。字半山。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父菊潭以医鸣于世。继承父业,究心医学,博览群书,会通诸家之说,撮其枢要,析其淆乱,并附己见,撰成《医圣阶梯》十卷(1573年)。书中先审病以定名,次原病以著论,论确后察脉,脉明后处方,汤液丸散,用各有宜,条理分明,便于初学者。曾任征仕郎临清州判官,后谢政归里。


二、周礼——周公制礼
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曾于《短歌行》中曾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他的忠诚与认真。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主要有“畿服”制、“爵谥”制、“法”制、“嫡长子继承”制和“乐”制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嫡长子继承制和贵贱等级制。在殷商时,君位的继承多半是兄终弟及,传位不定。周公确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即以血缘为纽带,规定周天子的王位由长子继承。同时把其他庶子分封为诸侯卿大夫。他们与天子的关系是地方与中央、小宗与大宗的关系。周公旦还制定子一系列严格的君臣、父子、兄弟、亲疏、尊卑、贵贱的礼仪制度,以调整中央和地方、王侯与臣民的关系,加强中央政权的统治,这就是所谓的礼乐制度,孔子一生所追求的就是这种有秩序的社会。

西周的礼乐制度,属于上层建筑范畴,相传由周公制定。周公所制定的“礼”,是维护统治者等级制度的政治准则、道德规范和各项典章制度的总称,后来发展为区分贵贱尊卑的等级教条。“乐”则是配合各贵族进行礼仪活动而制作的舞乐。舞乐的规模,必须同享受的级别保持一致。西周的礼乐制度,形成了西周特色的礼乐文化与礼乐文明,对后来历代中国文化都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
礼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尊卑贵贱的区分,即宗法制,进一步讲是继承制的确立。由于没有严密的继承制,周公固然可以称“咸王”,管、蔡也可以因争王位而背叛王室。小邦周不能不考虑大邦殷的经验教训,何况周公对夏殷历史是了如指掌的。殷代从先妣特祭和兄终弟及的人数有限看,是分了嫡庶的,是子以母贵的。殷是传弟和传子的并存,曾导致了“九世之乱”。传弟终究还要传子,这本来是生物的规律。传子和传弟有传长、传幼和传贤的矛盾。传弟更有个传弟之子和传兄之子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往往导致王室纷争,王室纷争又会导致王权衰落,国祚不久。殷代从康丁以后,历经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明显地废除了传弟制而确立了传子制。周在周公之前也没确立嫡长制,继太王的不是泰伯和仲雍,而是季历。武王有兄名伯邑考,文王却以武王姬发为太子。自周公以后,历“成王、康王、昭王,穆王、共王、懿王”,除去孝王外直到幽王都是传子的,这不是偶然的,这种制度即嫡长子继承制的确立应归功于周公。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以后,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这样就经法律上免除了支庶兄弟争夺王位,起到稳定和巩固统治阶级秩序的作用。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周公把宗法制和政治制度结合起来,创立了一套完备的服务于奴隶制的上层建筑。周天子是天下大宗,而姬姓诸侯对周天子说来是小宗。而这些诸侯在自己封国内是大宗,同姓卿大夫又是小宗,这样组成一个宝塔形结构,它的顶端是周天子。周代大封同姓诸侯,目的之一是要组成这个以血缘纽带结合起来的政权结构,它比殷代的联盟形式前进了一大步。周代同姓不婚,周天子对异姓诸侯则视为甥舅关系。血缘婚姻关系组成了周人的统治系统。到春秋战国时代暴露了它的弱点,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但在当时的具体条件下,无疑形成了一种以华夏族为主体的层次分明的政权机构,一种远较殷人的统治为进步的机构。由宗法制必然推演出维护父尊子卑,兄尊弟卑,天子尊,诸侯卑的等级森严的礼法。这种礼法是隶属关系的外在化。反过来,它又起到巩固宗法制的作用,其目的是维护父权制,维护周天子S6统治,谁要是违反了礼仪、居室、服饰、用具等等的具体规定,便视为非礼、僭越。
周天子能授民授疆土,则必以土地国有为前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北山》)在周公文治武功盛极一时的时代,并非虚构。由此引申出来的“田里不鬻”;土地不许买卖,恐怕也出自周公。周公能授给姜太公以专征专伐的特权,那么,“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恐怕是周公时代或更早确立而为周公所法定下来的。为了加强中央王朝对地方的统治,册封、巡狩、朝觐、贡纳等制度,也很可能是周公在总结前代经验的基础上确定下来的。
周公的制礼作乐,一方面是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加以系统化,另一方面也是周人具体实践的总结。
发表于 2008-4-2 18:04:40 | 显示全部楼层
郑玄,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以毕生精力整理古代文化遗产,使经学进入了一个“小统一时代”。

他对儒家经典的注释,长期被封建统治者作为官方教材,收入九经、十三经注疏中,对于儒家文化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的流传作出了相当重要的贡献。

上篇

郑玄的生平事迹

一、家世与童年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今山东省高密县)人。

生于东汉顺帝永建二年(12 7年),卒于东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 郑玄的家世本来比较显赫。其远祖名叫郑国,字子徒,是孔子的弟子,其后世封为朐(qu渠)山侯。郑玄的八世祖郑崇,字子游。为高密大族,西汉哀帝时官至尚书仆射,《汉书》中有传。郑崇为人刚直不阿,很受哀帝的信任和重用,常与宦官、幸臣董贤等作斗争,后来佞臣诬陷,惨死狱中。

到了郑玄出生时,郑氏家族已经败落了,他的祖父郑明、父亲郑谨,都没有出仕,只在乡间务农,家中生活也比较贫寒。 郑玄自幼无资聪颖,又性喜读书,勤奋好学。他从小学习书数之学,到八九岁时就精通加减乘除的算术,不但一般的大人比不过他,即便是读书人,不专门学习书数者也赶不上他。到了十二三岁,他就能诵读和讲述《诗》、《书》、《易》、《礼记》、《春秋》这儒家“五经”了。同时,他还喜欢钻研天文学,并掌握了 “占候”、“风角”、“隐术”等一些以气象、风向的变化而推测吉凶的方术。

郑玄自少年时就一心向学,确立了学习经学的志向,终日沉湎于书卷中,孜孜以求。他不尚虚荣,天性务实,有一件小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十一二岁的时候,他曾随母亲到外祖家做客,当时客人很多,在座的十多位客人都衣着华美,打扮得焕然一新,一个个言语清爽,夸夸其谈,显得很有地位和派头。唯独郑玄默默地坐在一旁,似乎身份和才学都赶不上人家。其母见状,感到面上无光,便暗地督促他出头露面,显露点才华,表现点阔绰和神气。郑玄却不以为然,说这些庸俗的场面 “非我所志,不在所愿也”(引文见《太平广记》卷215引《玄别传》)。

郑玄16岁的时候,不但精通儒家经典,详熟古代典制,而且通晓谶纬方术之学,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在当地声名远播,被大家称为神童。当时朝廷的统治者相信灾异、符瑞之说,把各种自然灾害视为上天对人类的惩罚和警告;而把自然界罕见的一些现象,如禾生双穗、珍禽异兽出现等,看作上天对人们的奖励和对“政治清明”的赞赏。为了证明统治者的行为符合天意,朝廷便鼓励地方官府将“符瑞”逐级上报,借以神化和歌颂封建统治,麻痹人民。但当时的吏治已经坏透了,州、县官吏大都是白囗,写文章也难以象个样子。这一年民间有人献瑞,不同的两棵秧长到一起结了一个瓜,称为“嘉瓜”;一枝禾稻结了两个稻穗,谓之“嘉禾”。县里要讨好上级,就将“符瑞”的情况写成公文并加上颂辞上报,无奈官吏鄙陋无文,写的东西实在拿不出手,只好请神童郑玄来改写。郑玄写好了公文,又写两篇颂辞,倍受县吏的赏识。郡守认为郑玄是少有的奇才,不愧神童之名,后来亲自为他主持了冠礼(男子20岁时为表示成年而举行的加冠典礼)。

郑玄对术数之学的研究也很有心得,成名很早。据《玄别传》记载,郑玄17岁时,有一天正在家读书,忽见刮起了大风,他根据自己掌握的一些方术来推算,预测到某日、某时、某地将要发生火灾。于是,他立即到县府去报告,让政府早做准备。到了某日某时,某地果然发生了火灾,但由于早有准备,并没酿成大害。这件事不胜而走,郑玄又被当地视为“异人”。

二、不乐为史 折节向学

伴随着知识和学问的增长,郑玄步入了青年时代。他虽然立志于潜心钻研经学,并已具有了一定的经学造诣,但由于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已没有条件继续专门攻读了,父母兄弟迫于生计问题,也都不允许他再不事产业而长年读书了。在18岁那年,他不得不出仕,充任乡啬夫之职。汉代地方政府实行郡、县二级制,县以下设乡、亭、里、什、伍等,一般是五户为伍,十户为什,百户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啬夫是乡一级地方小吏,掌管诉讼和税收等事。对于自己主管的工作,郑玄勤勤恳恳,十分认真,抚恤孤苦,甚得乡里的好评,不久便晋级而成为乡佐,大约相当于副乡长的职位。

虽然上司器重,乡亲拥护,但郑玄却不安于乡吏的工作,不愿为吏以谋生,而一心向往研究学术。因此,他在做乡吏的同时,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刻苦学习,每逢休假日也不回家,而到学校中向先生请教各种学术问题。他的父亲对此极为反对,并一再督责和训斥他。但父、兄的反对也改变不了他的志向,他仍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到21岁时,已经博览群书,具有了深厚的经学功底,并精于历数图纬之学,兼精算术,成了一位满腹才学的年轻学者了。

当时有一位名士名叫杜密,和大胆反对宦官的“天下名士”李膺齐名,并称为 “李杜”。杜密升任太山太守、北海相,到高密县巡视时见到郑玄,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把他升调到郡里为吏录,使他得到学习和深造的机会。从此,郑玄便结束了他的乡吏生涯。 到了北海郡不久,郑玄又辞去吏职,入太学受业。他的老师名叫第五元先(第五是复性),是当时京兆平陵(今陕西长安)的大姓,曾任兖州刺史,是一位很有学问的经学博士。郑玄从师第五元先,先后学了《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统历》、《九章算术》等,俱达到了通晓的程度。其中《京氏易》是西汉京房写的,《公羊春秋》是战国公羊高传述、西汉初成书的,这两部书都是今文经学的重要典籍。《三统历》是西汉刘歆写的历法,《九章算术》则传说是西周周公著的,这两部书都属历数之学的重要著述。

此后10年左右,皆为郑玄折节求学的时代。

他师事第五元先后,又从东郡张恭祖学习了《周官》、《礼记》、《左氏春秋》、《韩诗》、《古文尚书》等书,其中除《礼记》和《韩诗》外,均为古文经学的重要典籍。 郑玄向第五元先和张恭祖学习了今古文经学两大学派的重要经籍后,尚不以此为满足,又从陈球受业,学习了《律令》。在此期间,他还以明经学、表节操为目的,游学于幽、并、兖、豫各地(相当于今山东、河北、河南一带),遍访名儒,转益多师,虚心向他们学习,共同探讨学术问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不辞劳苦,孜孜求道,郑玄的青年时代,就是这样匆忙而充实地过去了。 到了而立之年后,郑玄已经成了一名有着较深造诣的经学家。他的学问在山东(指的山以东,今河南、河北、山东一带)已经可以说首屈一指、无出其右者了。

三、壮年去国 游学关西

郑玄虽然已经学富五车,但他自己却毫不满足,学无止境,越学反越觉得知识不够用。当他感到关东(指函谷关以东)学者已经无人再可请教了的时候,便通过友人卢植的关系,离开故国,千里迢迢西入关中,拜扶风马融为师,以求进一步深造。这一年,郑玄是33岁。 马融是扶风茂陵(今属陕西兴平)人,为当时全国最著名的经学大师,学问十分渊博。他遍注儒家经典,使古文经学达到了成熟的境地。他的门徒上千,长年追随在身边的就有四百余人,其中优秀者亦达50人以上。

其为人比较骄贵和讲究,虽然门徒众多,但他只亲自面授少数高材生,其余学生则由这些高材生转相授业。郑玄投学门下后,三年不为马融所看重,甚至一直没能见到他的面,只能听其高足弟子们的讲授。但郑玄并未因此而放松学习,仍旧日夜寻究诵习,毫无怠倦。 有一次,马融和他的一些高足弟子在一起演算浑天(古代一种天文学)问题,遇到了疑难而不能自解。有人说郑玄精于数学,于是就把他召去相见。郑它当场很快就圆满地解决了问题,使马融与在场的弟子们都惊服不已,马融对卢植说:“我和你都不如他呀!”自此以后,马融对郑玄十分看重,郑玄便把平时学习中发现而未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向马融求教,对于篇籍的奥旨寻微探幽,无不精研,终得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郑玄在马融门下学习了7年,因父母老迈需要归养,就向马融告辞回山东故里。马融此时已经感到郑玄是个了不起的人才,甚至会超过自己,他深有感慨地对弟子们说:“郑生今去,吾道东矣!”意思是说,由他承传的儒家学术思想,一定会由于郑玄的传播而在关东发扬光大。

四、党锢之祸与隐修经业

从马融那里学成回乡后,郑玄已经40多岁了,这时他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精通今古文经学的大师了,于百家之学无所不通。于是远近有数百上千人投到他的门下,拜他为师,听他讲学。当时他家里还很贫穷,便“客耕东莱”,一面种田维持生计,一面教授门徒。东莱在今山东即墨县东南不其城南山下,环境十分优美,山上有古井不竭,井边生有一种细而长的草,和薤一样一尺多长,很有韧性,时人称之为书带草,又叫康成书带。郑玄与弟子们隐居于此,过着清贫而安谧的生活。

本来,像郑玄这样学问好名声大的经师,是会被推荐或征召入朝为官的,他本人也未尝不是这样打算的。但谁知正在此时,却发生了“党锢之祸”。

党锢之祸是东汉后期统治阶级内部宦官、外戚两派长期斗争的产物。

外戚当权,即杀戮和罢免一大批宦官,而提拔重用他们的同党;反之,宦官掌权,则大杀外戚集团,罢免和压制外党。

桓帝时,一批比较正直的士家豪族和“名士”出身的封建官僚,联合3万多大学生,一起反对宦官集团。宦官则控制了桓帝,捏造罪状进行反击,桓帝下令逮捕了李膺、陈实、杜密等200余人,并对逃亡者悬赏追捕。这就是发生于延熹九年(166年)的第一次“党锢之祸”。

后来,由于外戚集团的支持,桓帝下令开赦李膺等200人。不久,外戚与党人联合起来计议诛杀宦官,泄秘后反被宦官先发制人,阴谋陷害,将李膺、杜密等200余人一并下狱处死。之后,又在全国各地陆续逮捕“党人”。灵帝建宁元年(168年),下诏各州郡查究党人,凡“党人”及其门生、故吏、父子、兄弟现居官位者,一概免职禁锢,这就是所谓第二次党锢之祸。所谓“党锢”,也就是视为党人而予以禁锢,绝其仕进之路,永远不许为官。郑玄曾为杜密故吏,又曾受杜密的赏识与提携,所以也被视为党人,于建宁四年(171年)和同郡孙嵩等40余人俱被禁锢。

这一年,郑玄才45岁。

郑玄被禁锢后,绝了仕进之路,使杜门不出,隐修经业,集中全部精力来进行遍注群经的工作。郑学的主要成就,都是在这一时期完成的。 汉代经学有今古文之分。秦始皇焚书后,汉代有一些老儒生凭记忆背诵出来一些经文,用当时通行的文字(隶书,即今文)记录并整理出来,叫做“今文经”。

西汉成、哀之世,刘向、刘歆父子校理秘书,发现了一部用古籀文字书写的《春秋左氏传》,再加上由孔壁所得的《逸礼》、《古文尚书》,和当时尚未立于学官的《毛诗》,便成了古文经的主要经典。研习今文经的,叫今文学派,修读古文经的,叫古文学派。

今古文经不仅经文有所不同,更重要的是其解说和观点差异甚大。两派各按自己的观点注经立说和收徒讲学,渐成水火不相容之势,发展到相互指责、论辩,相攻如仇。后来,古文经也被立于学官,取得了合法的地位,两派的斗争更加经常和激烈了。到东汉时,今古文经并行,古文学派的影响迅速扩大。郑玄进入经学界,正是处于今古文学派激烈斗争的形势之下。

今古文经学派的相互攻击,在本质上并没有什么进步意义,虽然两派都各自有一些长处。经学讲究“师法”和“家法”:严守经师之说毫不走样,叫做师法;同一经师的不同学生又各自为家,故师法之下又讲家法,在遵从师法的前提下才能成一家之言。所以,师法是追溯渊源的,家法是对师说的引伸与发展。如此“疏不破注”,叠床架屋,致使一经就有数家,一家又有若干说,各讲各的一套,谬误百出,使后学者不知所从。繁琐、支离、教条,成了经学的突出弊病。 郑玄起初从第五元先学习《京氏易》、《公羊春秋》,是属于今文经学派的。后来他又跟张恭祖学习《周官》、《左氏春秋》、《古文尚书》,这是属于古文经学派的。

可见他并不专守一师之说,尊一家之言,而是博学多师,兼收并蓄。他在马融门下受业多年,而马融乃是古文经学大师,总的看,他是倾向于古文经学一边的。但是,郑玄并不遵守当时经学中师法、家法那一套,他以自己渊博的学识遍注古文经,注中并不专用古文经学家的释义,同时也采用了许多个文经学家的解释。即以古文为主,兼采今文,择善而从。

在受禁锢的14年中,郑玄遍注群经。郑注出现以后,原来各守门户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便逐渐不再为人们所信了。他在当时不仅集古文经学之大成,而且使古文今文融为一炉,独创了一个新的学派——郑学。

人们转而崇尚郑学,使之逐渐成为“天下所宗”的儒学。例如,郑玄所注的古文经学费氏《易》流行,而今文经的施、孟、梁邱三家《易》便废止了;郑注《古文尚书》流传,而今文经的欧阳、大小夏侯三家《尚书》便散失了;郑玄笺注了古文经的《毛诗》,而今文经的齐、鲁、韩三家的《诗》也就不显了。郑学的出现,使经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变化,它使经学进入了一个“统一时代”(皮锡瑞语,见《经学历史》)。

本期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

当时有位著名的今文经学大师名叫何休,他用17年的时间写成了《公羊春秋解诂》一书,对《公羊》一书的内容多所发明。从他的《公羊墨守》、《左氏膏肓》、《谷梁废疾》三文中可见,他认为《春秋》三传中只有《公羊》义理深远,象墨子的城防一样无懈可击。而《左氏》与《谷梁》二传则存在严重的缺点,根本不值得研究。

郑玄乃针对他的观点,著《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以驳斥之。他认为三传各有其优缺点,《公羊》并非十全十美。何休读了郑玄的文章,也带着叹服的口气说:“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 意思是说郑玄能从他的文章中找出矛盾,用他自相矛盾的说法来驳倒他的立论。由于郑玄对何休的批驳十分有力,使经师和学者们十分惊服。据说当时京师之人称何休为“学海”,而称郑玄为“经神”,郑的声望远超过何。当时求学者不远千里投到郑玄门下者甚众,他的徒党通于天下。

总之,郑玄从45岁被禁锢,到了58岁(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才蒙赦令,前后长达14年。在此期间,他打破了经学的家法,注释与著书“几百余万言”,创立了郑学,在中国经学发展史上做出了无与伦比的突出贡献。

五、守节不仕与隐居授徒

黄巾农民大起义爆发后,东汉王朝为了平息地主阶级内部的纷争,以一致镇压农民起义,乃大赦党人,这时郑玄已58岁了,才获得自由。 郑玄曾先后游学十几年,走遍了各地,连大经师马融都自叹不如,成了全国著名的经学大师。他著述丰赡,又弟子众多,在当时是有相当大声望的。解除党禁后,朝廷当政者对郑玄的大名已早有所闻,于是争相聘请他人朝担任要职。但郑玄求名而不求官,羞与外戚闭寺为伍,绝不愿涉足仕途,乃屡拒征辟,一心一意从事著书讲学的学术工作。 灵帝中平二年(185年),执掌朝廷权柄的外戚大将军何进为了笼络人心,首先征辟郑玄人朝为官。州郡官吏胁迫起行,郑玄不得已,只好入朝去见何进。何进为表示礼贤下士,对郑玄礼敬有加,设几、杖之礼以待之。郑玄为保其名士节操,拒不穿朝眼,只穿普通儒者的便服与何进相见。仅隔了一夜,未等授予官职就逃走了。

灵帝中平四年(187年),三司府曾先后两次征辟郑玄,但他都借故婉言谢绝了。第二年,郑玄与荀爽、申屠蟠、襄楷、韩融、陈纪等14人并被征为博士,他因父丧而未去。后将军袁隗表举郑玄为侍中,他仍以居丧为理由而拒绝出仕。

中平六年(189年),灵帝死,少帝刘辩继位,不久董卓废少帝而立献帝,迁都于长安。这时,公卿们又举郑玄为赵王乾之相,但因战乱道路不通,仍没有受召。 郑玄屡拒征辟,其间除避乱于徐州外,大抵是在家乡隐居,聚徒讲学,专心经术,著书立说。他的弟子遍于天下,多有人自远方而投至门下,如河内赵商、崔琰、公孙方、王基、国渊、郗虑等即为其间著名者。他的学生常常超过千人,为一时之盛。

献帝建安二年(197年),袁绍为大将军,兼督冀、青、幽、并四州,为北中国最大的割据势力。一次他大宴宾客,郑玄应邀出席,在席上对一些所谓“豪俊”的提问进行了一一的答对,语惊四座,使宾客无不折服。袁绍乃举郑玄为茂才,并表请郑玄为左中郎将,但郑玄却毫不为之所动,一一予以婉拒。

献帝建安三年(198年),献帝征郑玄为大司农,这是位列九卿的高官,给安车一乘,所过郡县长吏送迎。郑玄在家拜受后,便乘安车至许昌,但马上又借口有病,请求告老还乡。他虽然并未到任就职,但已经拜受此命,故世人称他为郑司农。

总的看,郑玄解禁后被州辟、举贤良方正、茂才等共有14次,皆拒不受。公车征左中郎、博士、赵相、侍中、大司农,也都没有就职。有汉末黑暗的社会情况下,郑玄有意保持其名士的清节,不肯与他所鄙视的那些外戚、宦官及唯名利是图的假名士们为伍,而一心在学术上发挥自己的才智。以布衣而雄视世人,不愧为真名士。

六、颠沛流离的晚年生活

郑玄不受征召,最初是领着学生们隐居在不其城南山里,进行注经和讲学活动。由于黄巾起义,天下大乱,后来终至粮食断绝,无法维持下去了,只好与学生们痛哭一场,分手各奔前程了。

献帝初平二年(191年),黄巾军攻占青州,郑玄在高密也待不下去了,便逃到徐州避乱。徐州牧陶谦曾大破黄巾军,境内比较安定,他听得郑玄到来,极为欢迎,以师友之礼相接待。郑玄把自己安顿在南城之山栖迟岩下的一所石屋里,很少出头露面,仍然夜以继日,孜孜不倦地研究儒家经典,注释《孝经》。

郑玄在徐州住了五六年,当时孔融为北海相,对郑玄特别尊崇,他一面为郑玄修葺故居庭院,一面再三派人敦请郑玄回郡。建安元年(196年),郑玄便从徐州返回高密。据《后汉书》本传记载,郑玄在回高密的路上曾遇到大批黄巾军,但他们却对郑玄十分尊重:“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黄巾军尊重士人,这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而郑玄是一位真正的名士,在颠沛流离中非礼不动,也是他能够获得黄巾军尊重的原因。据《后汉纪·献纪》,高密一县,竟未受黄巾抄掠,郑玄以自己的人格和名望保护了乡梓。

回到高密后,孔融待之甚厚,告诉手下僚属称之为郑君,不得直呼其名。这样,郑玄在70岁时算是结束了背井离乡的流亡生恬,他老当益壮,仍终日精研经典,博稽六艺,并时常睹览秘书纬术。可就在这一年,他竟又惨遭人伦大变,经受了老年丧子之痛。他只有一个儿子,名叫益恩,23岁时被北海相孔融举为孝廉。

这一年春夏之间,袁绍之子袁谭率黄巾降兵攻北海,围孔融于都昌(今山东昌邑),情势万分紧急。益忍受父命率家兵前去营救,结果反被围杀,时年仅27岁。益恩死后,生有遗腹子,郑玄因其手文与自己相似,取名叫小同。 献帝建安五年(200年),郑玄已经74岁了,饱经沧桑,身体常觉不适。这年春天,他梦见孔子对他说:“起、起,今年岁在辰,来年岁在巴。”(《后汉书》本传)这一年是农历庚辰年,即龙年,而来年是辛巳年,也就是蛇年,旧说龙、蛇之年对圣贤不利。所以他醒来后很不高兴,认为自己当不久于人世了。这一年,袁绍与曹操的大军在官渡(今河南中牟县东)会战。袁绍为壮声势,争取民心和士望,叫袁谭逼迫郑玄随军,郑玄无奈,只好抱病而行。走到元城(今河北大名县境),病势加重,不能再走了,同年六月病逝于该县。病重和临危之时,他还在注释《周易》。

郑玄死时正处于大战乱之际,所以葬礼从简,但自郡守以下的官员和受业弟子也有一千多人缞绖(披麻戴孝)送葬。最初葬于剧东(今山东益都境内),后又归葬于高密县西北50里刘宗山下的厉阜。现在此地仍存有唐代墓碑和郑玄祠庙,距此不远,则是孔融当年给他立的“郑公乡”。

郑玄的学生们十分景仰这位老师,为了纪念恩师的教诲,他们像孔门弟子为纪念孔子而编辑《论语》一样,也把郑玄平时和弟子们问答五经的言论编辑为《郑志》,共有8篇。 总括郑玄的一生,是为整理古代文化遗产而鞠躬尽瘁的一生,是献身学术与教育的一生,他身上集中了正派知识分子不慕权势、死守善道、忧民敬业等众多传统美德。

下篇

郑玄的学术成就

一、承先启后的伟大经学家

我国两汉时期,经学最为昌盛。西汉时今文经学盛行,当时立于学官的五经十四博士,全是今文经学。西汉末年古文经学逐渐兴起,东汉则是古文经学兴起、抗争,直至超过今文经学的时期。郑玄以古文经学为生,兼采今文经学之长,融会为一,而形成郑学。郑学盛行,是经学史上承先启后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

郑玄以毕生精力注释儒家经典,《后汉书·郑玄传》说: 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论语》、《孝经》……凡百余万言。 事实上,郑玄遍注群经,远远不止这些,这里仅列举了主要部分。据清儒郑珍考证统计,郑玄的著述共约有60种之多。郑玄在《戒子益恩书》中说,他致力于经学,是为了“述先圣之玄意,思整百家之不齐”。即是说,他的目的在于阐述儒家思想,使之发扬光大。历史地看,郑玄注经的成就是相当高的,他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后汉书》本传总结郑玄的经学成就说:“郑玄囊括大典,网罗众说,删裁繁芜,刊改漏失,择善而从,自是学者略知所归。”这一评价是符合实际的。 郑玄最大的功绩是编辑、注释了“三礼”。汉代《礼经》只凭师授而无注解,马融也只注了《丧服》经、传,“三礼”这个名称虽然是马融、卢植提出来的,但却是从郑玄分别为《周礼》、《仪礼》、《礼记》作注之后,才确定下来的。

《礼记》49篇的选辑本得以独立成书,也始自郑玄。

“三礼”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的渊薮,是十分宝贵的历史文献,但其中很多记载我们是很难直接由原文中弄清楚的,所以郑注是不可或缺的。

郑注在帮助我们弄明白“三礼”的内容方面,以及在订正经文的错谬方面,其功绩是不可磨灭的。而且郑玄在解释经文时,又补充了许多经文之外的材料,大大丰富了文献的内容。这些材料在当时肯定是有文献或师说可据的,而今已大多亡佚,有赖郑注而得保存其若干,这也是郑注的一件大功劳。
发表于 2011-4-14 14:36:3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书收入中华书局线装影印的古逸丛书三编,想来楼主也是用这书扫瞄的。虽然我自己在十来年前也买了一套,但实在没有魄力将它全书扫瞄,谨此向楼主致敬。
发表于 2011-5-24 15:32:39 | 显示全部楼层
善书难求,感谢共享!
发表于 2012-3-29 16:27:16 | 显示全部楼层
真心感谢楼主的奉献和朋友们的介绍。
发表于 2012-4-18 21: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  搂主和楼上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6 00:55 , Processed in 0.101127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