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95|回复: 1

【原创】韩愈《祭十二郎文》情感赏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4-7 20:49: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祭十二郎文》,作者韩愈,写于中国唐代贞元十九年,“十二郎”是指韩愈的侄子韩老成。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长大以后,韩愈四处飘泊,与十二郎很少见面。正当韩愈官运好转,有可能与十二郎相聚的时候,突然传来十二郎辞世的消息。韩愈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写下了这篇祭文。
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在历代文坛评价颇高,不仅是因为他“不拘一格”的写作风格,更肯定了他“用词之切”。文章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祭文写作格式,而是一如他来往的书信一般。一般的祭文主要是称颂逝者生前的事迹,而《祭十二郎文》全篇则是与十二郎生前的琐事,对十二郎辞世便显出的愕然不可置信,以及收到消息后慨叹自己追求功名已经毫无意义。
      一.对自己至亲逝世的消息感到震惊
      祭文开头写韩愈“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收到十二郎辞世的消息准备去祭奠。随后笔锋一转:“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写明了十二郎与韩愈深厚情感,两人相依为命。“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韩愈始终不敢相信收到的噩耗是真的。“汝之书,六月十七日也。东野云,汝殁以六月二日;耿兰之报无月日。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如耿兰之报,不知当言月日。东野与吾书,乃问使者,使者妄称以应之乎。其然乎?其不然乎?”这不可能是真的,世间没有这样的道理!准是传的信不确切。韩愈甚至以书信中种种“蛛丝马迹”来质疑十二郎的死是假的。我想,在这个时候的韩愈,内心一定是无助的。韩愈自十九岁赴京城应试以来“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与十二郎离多聚少,原以为两人都还年轻不以暂别为念,本打算“将成家而致汝,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这铸成的终身遗憾足以让韩愈愧疚终生。
    纵观全文,韩愈接连用了六个“呜呼!”来表达自己的悲痛,这样连用语气词和连词,一方面加重了语气,使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另一方面也加强也文章的韵律感。最后一段两个“不知”“不能”“不与”三个近义词的灵活运用更突显了韩愈的文字功底,使得一片祭文不落俗套。
韩愈人在京城,一直淡泊名利的他为了家族的兴旺,努力的等待功成名就,然后与“两世一身,形单影只”的十二郎“久与相处”。很不幸,这种理想与残酷的现实产生了冲撞。
    二.对不能早日[回乡与至亲相见感到自责
韩愈本人其实并不惧怕生死,韩愈“而视茫茫,而发苍苍,而齿牙动摇”,人在中年的韩愈知道自己将要年老体衰,面对生死也泰然自若,然而,它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年轻自己的侄子十二郎却早一步离开了他,从他自幼丧父到如今,命运对韩愈开了一个又一个玩笑,让他尝尽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却又无可奈何。汝去年书云:“比得软脚病,往往而剧。”吾曰:“是疾也,江南之人,常常有之。”韩愈知道十二郎患有疾病,也因为公务繁忙而没有回乡探望。但是,十二郎的死是韩愈万万没有想到的,那是的韩愈,心中一定充满了懊悔,眼含热泪行文落笔。韩愈不仅哭死者,而且哭不幸家世,哭自己宦海沉浮,也哭后辈孤苦,哭人生无常,笔随情动。“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于共居,殁不得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短短几句话道尽了韩愈的无尽的悲痛和深深的自责。
    十二郎的辞世,是韩愈万万没想到的的。即如韩愈信中所写,他因成年前家庭遭难和发奋苦读,成年后又颠沛流离、忍饥受寒“故年虽富却身已衰,时有延命无日、朝不保夕之感”,自己毕生的梦想不外乎在去世之前与十二郎会聚以免除“无涯之戚”可他万万没有想到结果竟是“少者段而长者存,强者夭而病者全!”这消息在他心中无意识晴天霹雳一般。在他看来,十二郎尚且年轻,身体又很强壮,不应该这么早过世,而且“其父盛德之泽、其人纯明之质,情不当亡。”韩愈以为自己一定是在做梦,却又因有“东野之书、耿兰之报”而不得不信,因为“少者强者而夭残,长者衰者而存全”不得不认命。通过这生者与死者的对比以及疑与信的冲突、情理与事实的矛盾,他的心中激起无限波澜,无尽悲痛。他又由十二郎想到“家兄夭围、韩氏不幸”悲愁由心生,“少而强者不可保”而思及孺子幼弱,牵念无穷,悲上加悲,痛中增痛,从而将心中悲情一层一层拓开深化,一浪一浪推出成潮。不仅如此,文中还随心中悲情的自然奔泻,大量连用了“那”、“呼”、“矣”等语助词更增添了全文的韵律感,所抒悲情在变化中见起伏,毫无做作之嫌,展现给我们的,是韩愈留给十二郎的这一份情真意切。
    三.对自己追求功名已经没有意义感到茫然
文章用了较大篇幅来写韩愈为自己的功名奔波忙碌,而又突然听到十二郎辞世的消息,对自己来说不可能的事就突然的出现了,他自己追求功名利禄以换得“久与相处”的梦想也随着十二郎的辞世而破碎了,韩愈失去了自己追求功名的意义,变的迷茫。韩愈回想自己父兄的早死,本以为可以和他最后的至亲十二郎共享天伦之乐,却失去了这样的机会。韩愈不知道自己今后的仕途意义何在,这种悲痛已然在某种意义上击垮了自己,他今后的生活将一片茫然。
从年少到苍老历经无数次的打击,韩愈对自己的理想产生怀疑、心灰意冷,“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韩愈感叹上天的不公,为何人世间的苦痛都发生在他的亲人身上。纵韩愈的这种愧疚、追悔贯穿全文。这封沉甸甸的祭文也许早已被泪水浸透,但毕竟人死不能复生,韩愈仍然要在这人世间生存下去,在生存以上、生活以下充满着无奈,韩愈只剩下最后一点愿望:“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养育韩愈和十二郎的孩子成人,仅此而已。韩愈强调自己在十二郎生前未尽到长辈的义务,并把十二郎的死归咎于自己的“行负神明”和“不孝不慈”,抒发了自己的无限悲痛和追悔之情,然而让汉语感到悲哀的是,自己今后仍要在宦海中终其一生,十二郎的死也让韩愈报憾终生。千言万语有时尽,悲恸之情无绝期。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韩愈这样一个看重功名的人,十二郎的辞世宛如一座大厦在他内心崩塌,曾经年少时的梦想已荡然无存,残存的只剩下两鬓斑白和无尽悲伤。
发表于 2015-4-12 20: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却听见下面的女同学窃窃私语,仔细听来,居然是在讨论韩愈跟十二郎究竟谁是攻谁是受,老师一口老血喷在黑板上,粉笔都染红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0 22:05 , Processed in 0.076206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