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65|回复: 2

丧失武德的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2-6 00: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代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这是唐代前期“尚武”精神的一种变异。在中国传统文化氛围中,“尚武”精神,就是崇尚武功,分为内质与表象。内质就是崇尚“武德”;表象就是注重武艺的修炼,扩张军队,加强边防,然“尚武”确应以“武德”为根本。对于尚武、尚武精神、武德我暂时还不能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
然而《后汉书·马援传》:“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是一种尚武的情怀;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这是尚武精神所表现出的一种豪迈。而“天子宁有种邪?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只是流寇的一种叫嚣。
安史之乱之后,中国传统的“尚武”精神,其内在思想精髓与外在表象相分离,“尚武”的内质—“武德”被那些手握重兵的节度使“弃之如敝屐”,而单纯的强调“尚武”的表象。从本质上说,五代时期,那些皇帝也好,武将也罢根本不重“武”,就更谈不上“德”,他们唯一重视的就是暴力以及暴力的实际载体军队。【在大部分时候,“尚武”与暴力在表象上往往暗合,而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又有几个朝代并重了“尚武”的内质与表象呢?】某集团首领控制一只暴力军队为自己谋得利益;在思想上,这些集团首领几乎没有信仰,更不用说“武德”了。胜者君王,败者流寇,是这一时期总体流向。
宋继五代而立,确实是有惩于时弊而进行了改革,发展“文教”却谈不上“崇文抑武”或“以文驱武”,确切的说宋朝初年的改革是“以文教抑暴力”的一种预防性措施。
单纯的提倡“武德”是绝不可能的。那么,宋初统治者为何不文武并举呢?
我想缘由是“文”相对于“武”比较安全。“文教”以及“文人”或叫“士大夫”基本上对政府够不成太大的威胁,他们最大的特长就是写写文章、上点奏议、议论朝政、骂骂街、搞点党争什么的,如果此类矛盾一旦激化,皇帝就动用国家机器或行政手段干预一下,实在不行就杀个把人“以儆效尤”,无非就是“焚书坑儒”的再次上演,总体来说还是“一切尽在掌握”。
而“武德”则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发展的好,那么宋代将成为“一个光明坦白的社会”雷海宗说:“文武兼备的人有比较坦白光明的人格,文武兼备的社会也是一个光明坦白的社会,这是武德的特征。”但如果走入极端的话,唐末五代的剧目将再次演出,这是赵氏统治者不愿看到的。坑杀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与平息武装叛乱在投入上是不一样的。对于行伍出身,政治手段不甚高明的赵匡胤来说,当然要选择较为安全、平和的方式来确保自己的“小天下”。但是这种确保是以葬送古代尚武精神为代价的。
而后,人们是以“扫雪烹茶”为志趣高雅;而“销金帐”下尽饮羊羔儿美酒则是低俗浮华。宋代既无曹操《观沧海》时的气魄,也无李白《将进酒》时的豪情更无杜老那种“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有的却是李煜亡国后的无病呻吟,骚客们的你侬我侬,新旧党人的你死我活,气理性命的空谈,间或有范仲淹、欧阳修等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奋然呐喊,却也是行单影只,宗泽临死前的“渡河、渡河、渡河”早就湮没于西湖的美景之中,岳飞、辛弃疾、陆游也只能慨叹而死,谁让他们活在一个伪君子盛行的时代呢!
发表于 2015-2-18 01:41:10 | 显示全部楼层
无德的时代吗?多着呢,用不着感慨。
发表于 2015-2-18 13: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武并用,才能保证国家的富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8 23:40 , Processed in 0.079292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