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460|回复: 0

释“蜜沙华”酒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6-5 18: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释“蜜沙华”酒

摘要:关于宋代文献所载产自阿拉伯诸国的“蜜沙华”酒,学界有不同的解释,有人认为蜜沙华是一种酒;有人认为分指蜜、沙和华三种酒。至于酒的性质,是发酵酒还是蒸馏酒,皆未涉及。本文利用现代人编写的阿拉伯语词典对之作了考证,认为“蜜沙华”,一作“眉思打华”,是阿拉伯语مسطار misṭâr的音译,即一种新酿制的蒸馏酒,用蜜和香药合成。此类史料或可为中国蒸馏酒起源于宋代提供佐证。
关键词:阿拉伯;蜜沙华;眉思打华;蒸馏酒;宋代

古代阿拉伯为美酒飘香之地,最初的蒸馏酒工艺即始于阿拉伯。那里的“蜜沙华”酒,汉文文献最早见载于宋周煇《清波别志》卷二“层檀”  条,在介绍这个“海道须便风百六十许日”距宋遥远的异国物产时说道:

有稻、麦、粟,胡羊、山羊、沙牛、水牛、驼、马、鱼、犀、象,薫陆、沉水香、血竭、没药、蓬砂、阿魏、苏合香、真珠、玻璃,葡萄、千年枣、蜜沙华三酒。

此后李焘修《续资治通鉴长编》时两度转载了相关内容,最初附在北宋熙宁四年(1071年)。 马端临撰《文献通考》时采自《续资治通鉴长编》 。《宋史》卷四九○《层檀国传》则采自《文献通考》,几经转抄,已失其真,内容如下:

谷有稻、粟、麦,食有鱼,畜有绵羊、山羊、沙牛、水牛、槖駞、马、犀、象,药有木香、血竭、没药、鹏砂、阿魏、熏陆。产真珠、玻璃、密沙华三酒。
   
经过比勘可以发现,《宋史》中的“密沙华”为“蜜沙华”的异写,自可不论,但其前脱漏“葡萄千年枣”五字。
学界对“密沙华”酒的解释由此而产生分歧。一种是张星烺先生,他认为:“《宋史》此处当然有脱误。仅密沙华一物不能称三酒也。” 即他认为密沙华是一种酒,与葡萄、千年枣合称“三酒”。一种是许永璋先生,他认为“密沙华”分别指密酒、沙酒和华酒等三种酒。虽然《宋史》的编撰者在这里漏掉了葡萄、千年枣二物,应予补上,但是缺少葡萄、千年枣二物,“密沙华三酒”仍能解释得通。“密沙华”并非一物,而是指的三种酒。许先生的上述看法,是从冯承钧先生的相关论述中引申出来的。冯先生《诸蕃志校注》云:“波斯语名蒲萄酒曰mei,殆为密字之对音,波斯语及阿剌壁语名果酒曰Sharab,殆为沙字之对音。” 又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大食国”条记载:“菓实皆甜无酸,取蒲萄汁为酒,或用糖煮香药为思酥酒,又用蜜和香药作眉思打华酒,其酒大暖。”案此条资料初见于对大食麻离拔国的记述。 于是许先生认为:这样看来,“密酒”即葡萄酒,“沙酒”即果酒(或为思酥酒),再加上一种“华酒”(或者是以蜜和香药制成的眉思打华酒的简称),合起来故称“密、沙、华三酒”。 至于所讨论的酒的性质,是发酵酒还是蒸馏酒,并无人涉及。
    实际上,前一种意见是正确的,后一种意见则是错误的,有望文生义之嫌。《宋史•层檀国传》称“人语音如大食”,我们可以利用现代人编写的阿拉伯语词典加以证明。先从“眉思打华”酒说起,阿拉伯语مسطار misṭâr(New intoxicating wine) ,一种新酿制的蒸馏酒 ,恰与之音义相合,二者可以勘同。即“眉思打华”是阿拉伯语مسطار misṭâr的音译。 至于“蜜沙华”,乃是“眉思打华”的异写。顺便指出,波斯人也从阿拉伯语中借用了这个词,مسطار mist̤ār(Heady wine) ,意思是“使人易醉的酒”,显然指蒸馏酒。
    总之,“蜜沙华”,一作“眉思打华”,非指“蜜、沙、华三酒”,乃是阿拉伯语مسطار misṭâr的音译,是11世纪下半叶产于东非海岸(如层檀国)、阿拉伯半岛(如麻离拔国等)等地的一种新酿制的蒸馏酒,用蜜和香药合成。由于乙醇浓度高于原发酵产物的各种酒精饮料,所以“其酒大暖”。该酒在层檀国,与葡萄酒、千年枣酒合称“三酒”,闻名于宋代。译者用“蜜沙华”、“眉思打华”音译,正说明此酒为中国所无。这类史料表明北宋时期,阿拉伯蒸馏酒从海道由南亚传入中国。关于中国蒸馏酒的起源,众说纷纭,其中元代说和宋代说长期相持不下,此或可作为宋代说的佐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9 16:06 , Processed in 0.101016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