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3089|回复: 12

[笺释] 《登州府志》点注 18 卷十 學校 祀典附 書院、試院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12 20:10: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8 卷十 學校 祀典附 書院、試院附
登州府學宮 在府治南。宋大觀間建,明洪武初知府畢汝舟重建。正統間知府楊頤、天順三年知府韓敏、成化間知府張鼐相繼修葺,宏治間知府寇林建大成門、知府羅綺增置齋號,正德十年知府秦偉重修,嘉靖十年知府游璉建敬一亭於櫺星門西、又建啟聖祠於儒學門東,三十九年知府盧寧建名宦、鄉賢二祠於啟聖祠前,後移置大成門東、西。萬歷八年知府劉自化買民地開雲路,建雲衢坊,十五年知府王詔重修,三十三年推官冀述修明倫堂,三十九年知府黃體仁建尊經閣,泰昌元年知府徐應元重修,崇禎五年壞於兵。九年知府郭迎褒、十二年知府陳鍾盛、國朝防院朱國柱、順治五年知府張尚賢各重修。十五年知府李經國修兩廡、敬一亭、尊經閣。康熙四十年同知署、知府楊廷望,雍正十年知府于斐,乾隆二十四年知府陳琜各重修。嘉慶二十五年知府楊本昌、總兵劉清倡捐重修,并修尊經閣,至道光二年工竣。十年知府英文、咸豐五年知府汪承鏞各勸捐重修,其廟制:中為大成殿,東西為兩廡,其南為神庫、神廚,前為大成門及石坊,再南為泮池、為櫺星門。門外左右為庠門:東曰禮門,西曰義路,前為廟門,街有雲衢坊。左右有二坊,東曰“德配天地”,西曰“道貫古今”。殿後為明倫堂,左右四齋,曰“治平”、“修齊”、“誠正”、“格致”。東為教授宅,西為訓導宅。號房三十五間,今廢。(注1
1登州府學宮:《山東通志·學校志》:登州府儒學在府治南,宋大觀間建,有大成殿、明倫堂。明天順三年知府韓敏清學宮舊址建齋廡,增祭器,粧塑像,創戟門、櫺星、泮池,又於廟前買地以通神道。嘉靖十年,知府趙祐建啟聖祠及敬一亭。萬暦三十九年知府黃體仁增建尊經閣。皇清順治十五年知府李經國重修。入學貳拾名。
畢汝舟:北直武清人,洪武二十至二十三年在任。廉明正直,祀名宦祠。
楊頤:未知籍貫與出身。正統四年任。
韓敏:江南山陽庶吉士,天順三年任。下車即謁文廟,因不滿學宮的低下狹小,即倡導僚屬捐俸重修。動工之日掘地得五萬餘緡,以此為資,使學宮頗具規模。
張鼐(公元?1510年):字用和,明濟南歴城人。成化十一年進士,先授襄陵知縣,陞登州知府,再拜為御史。成化末年數笞言官,張鼐力諫;又因疏諫妖僧、方士,帝心惡之,而出為江西巡按。因遭陷害,謫郴州判官。弘治初擢河南僉事,陞為河南按察使、遼東巡撫,主持修築山海關至開原的萬里長城。正德間因有忤於劉瑾而下獄。劉瑾伏誅,嘉靖間方得昭雪,然此時張鼐已卒。另見本《府志·文秩一》。山東歷城人,成化十一年三甲進士。
寇林:官生,宏治三年任。
大成門:孔廟大門。名稱原於《孟子·萬章下》:“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趙岐注:“孔子集先聖之大道,以成己之聖德者也。”《宋史·禮志八》:“崇寧初……詔辟廱文宣王殿以‘大成’為名。”明嘉靖九年尊孔子為“至聖先師”,清順治二年改稱“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其後省稱為“大成至聖先師”。凡孔廟建築多冠以“大成”二字,如“大成門”、“大成殿”等。
羅綺:注者按:本《府志》卷二十五云:“羅綺,河南固始進士,宏治十八年任。”《明史》卷一百六十有《羅綺傳》,但與此羅綺籍貫、生時、行事大不相同。查明代進士只有宣德時磁州進士羅綺,《固始縣志》亦別無羅綺。此處存疑。
秦偉:陜西三原進士,正德十一年至十二年在任。後陞河東分守道。
敬一亭:明嘉靖五年頒詔各地建亭於學宮,刊嘉靖御制《敬一箴》及御制《五箴注》石於其內,州县俱同。但各地所建為亭為殿,並不統一。
游璉:字世重,號少石,福建連江人。正德六年三甲進士,初授江西新建縣令。歴官廣東按察副使、海南兵備副使,江西參政、南京戶部主事。嘉靖六年至十二年任登州知府,其間,興學育才,懲惡揚善,賑饑療疫,頗有政績。
櫺星門:舊時學宮孔廟的外門稱櫺星門,原名靈星門。靈星即天田星。漢時祭天先祭靈星。到了宋代,在祭天的郊台外築起了垣牆,並設置大門,稱靈星門。人們覺得尊孔應該象尊天一樣,所以將“靈星門”之名移用到孔廟。再後來人們發現漢代祭靈星本來是為祈禱豐收,與祭孔毫不相干,又見孔廟之門形如窗櫺,於是改稱“櫺星門”。“櫺”,取疏通之義。(見清袁枚《隨園隨筆·櫺星門之訛》)
啟聖祠:又稱“崇聖祠”。其建築始於明世宗朱厚熜,規定立祠於大成殿後,有“尊夫子所自出,配以諸先儒所啟者,以祀之”之意,也就是另建祠堂專門祭祀孔子的父親叔梁紇、颜回(颜渊)之父顏路、曾參之父曾曨(曾晳)、子思之父孔鯉。(見《明史錄》。)
盧寧:廣東南海進士,嘉靖三十七年至四十年在任。
劉自化:陜西高陵進士,萬暦六年至十年在任。
雲路:喻指天上、雲間之路。這里比喻仕途與高位的陞擢之路。《晉書·皇甫謐傳》:“子其鑒先哲之《洪範》,副聖朝之虛心;沖靈翼於雲路,浴天池以濯鱗。”皆期盼高陞之意。
王詔:明北直隸博野縣進士,萬暦十四年至十七年在任。
冀述:河北武安進士,《府志·文秩一》云“萬暦三十年陞兵部主事”,與此處“三十三年修明倫堂”年代抵牾。
明倫堂:明倫出於《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意思是學校教育在於教導人們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倫理道德。後來孔廟大殿即稱明倫堂。(參見後注:賽典赤與明倫堂
黃體仁:南直華亭進士,萬歷三十八年至四十三年在任。罷坊市雜稅,為陳迪、戚繼光請諡號。後陞副使。
徐應元:北直滄州進士,萬暦四十五年至天啟元年在任。後陞副使。
郭迎褒:山西舉人,崇禎六年至九年在任。後陞昌平副使。
陳鍾盛:江西臨川進士,崇禎九年至十三年在任。後陞兗西道。
朱國柱:字磐石,奉天遼陽人。捐順治四年至九年任登萊巡撫,捐俸修學,躬親課士,百癈俱興。
張尚賢:遼陽生員,順治五年至八年在任。後陞順天府尹,去後登州立生祠祀之。
李經國:北直南宮貢生,順治十四年至十五年在任。後陞山西岢嵐道副使。
尊經閣:孔廟藏經處。各地孔廟配套建築之一。元仁宗皇慶二年命建崇文閣於國子監之左。延祐二年常州路總教史壎即郡庠建尊經閣,以儲書籍,詔天下學校皆建閣。
敬一亭:各地孔廟配套標誌性建築之一,為教授辦公處所。
楊廷望:江蘇武進監生。康熙三十四年任登州府同知,後署任登州知府至康熙四十年,調任浙江衢州知府。
于斐:漢軍鑲藍旗監生,雍正九年至十二年在任。
陳琜:浙江海寧人,乾隆二十四年曾重修府學。
楊本昌:雲南南寧進士,嘉慶二十三年至道光元年在任。後調濟南府。
劉清(1741--1827)字天一,號松齋,貴州貴築(今長順)縣人,乾隆丁酉(公元1777年)拔貢,考授四庫謄錄。乾隆四十九年授四川免寧縣縣丞。乾隆五十七年升任四川南充知縣,以清廉、幹練而政聲大振。嘉慶初與白蓮教軍作戰,屢立戰功。其後仕途幾起幾落,直到嘉慶十八年(西元1813年)因劉清率部平定山東境內白蓮教之功而加布政使銜。嘉慶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161820年),任登州鎮總兵,成為文職充任武將的星級人物。劉清練兵之暇,雅好談文。他倡捐重修府學、瀛州書院及蓬萊閣,為登州文物古蹟留下重重一筆,登州治蓬萊。後移鎮曹州。
總兵:又稱總鎮,登州知府楊本昌《重修蓬萊閣記》稱劉清為“總戎”。總兵一詞古已有之,如《冊府元龜》就有《總兵》一章,取督軍、總督之意,然總兵之設則始於明洪武二年。其始為遣將出征所設統領軍務的長官。後來逐漸成為既負責練兵又負責指揮作戰、鎮守一方的最高軍事長官。清代因之,於各省置提督,提督下分設總兵官與副總兵官。總兵所轄者為鎮,故總兵又稱總鎮。清代總兵為綠營兵正,正二品;所轄綠營兵稱“鎮標”。總鎮,相當於今大軍區與省軍區之間。劉清為總兵時的總鎮由臨清遷至登州,之後又由登州遷至曹州,其所轄範圍已達到河北。
英文:滿州正黃旗陰生。原為沂州知府,道光十年與登州知府熊遇泰對調,至道光十五年在任。英文謹飭嚴肅,潔己愛民。後陞四川川北道。
汪承鏞:道光三十年署任,咸豐元年任,不久署登萊道,同年調濟南府。
神庫:本指用於存放迎送神位用的轎子等器物,或臨時供奉各神位的地方。而各縣、州、府並無過多建築,實際是存放祭祀所用的器皿用具的庫房。神廚:有兩義:一亦作“神櫥”,是安放神像的立櫃。一是烹調供神祭品的庖廚。宋陸游《賽神曲》:“烏臼燭明蠟不如,鯉魚糝美出神廚。”這裏指庖廚。
泮池:學宮前的水池。泮池是孔廟、文廟與學宮的配套建築,天子學宮稱辟雍,水池圓形,環繞辟雍;諸侯之學稱泮宮,水池半圓,故稱泮池。朱子圖說曰,經其半於辟雍,故曰泮宮。又曰,諸侯之樂半於天子,故《魯頌》有“在泮”之文。後來府、州、縣之學宮皆依周諸侯之制而建。元汪克寬《泮宮賦》:“步前除以徜徉兮,覩泮池之澄碧。”即其所指。
庠門:《禮記·學記》:“古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黨”與“術”,均為古代行政單位。庠門,泛指古代鄉學之門。《禮記·鄉飲酒義》:“主人拜迎賓於庠門之外。”注:“庠,鄉學也。庠,這裏指縣、州及府學。
禮門、義路:出于《孟子·萬章下》:“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取名禮門、義路,在于表達對府學生員的期望。
號房:《明史·選舉二》:“試士之所謂之貢院;諸生席舍謂之號房。”這裏指府學生員的宿舍。
大成殿 七楹,壇高五尺,宋崇寧四年詔文宣王殿以“大成”為名。政和四年,御書“大成殿”額,頒各路學宮,此命名之始。後歷代皆稱“先師廟”。國朝雍正七年改用黃瓦,乾隆三十三年定於大門增先師廟額,正殿為大成殿,二門為大成門。(注2
2壇:基礎,地基;這裏指大成殿基礎。《莊子·則陽》:“觀於大山,木石同壇。”成玄英疏:“壇,基也。石有巨小,木有粗細,共聚大山,而為基本。”
路:宋代地方三級行政區劃中的最高一級。宋代的“路-府、州-縣”體制是由唐代“道-州-縣”三級制轉化而來。宋代的路相當於現在的省,但比現在的省所轄範圍小。“行省”的名稱起源于元代,蒙古人征服金、宋時,其首府遠在蒙古高原,為征戰和統治的需要,除京師附近地區直隸中央最高行政機關中書省外,另設河南、江浙、湖廣、陜西、遼陽、甘肅、嶺北、雲南等處創設十一個派出機構,叫“行中書省”,意為行使中書省事,簡稱“行省”,再簡為“省”,以總攬該地區的政務,成為事實上的“行省-路-府、州-縣”行政區劃四級制。明、清雖不採用元代行中書省制度,而行省(簡稱“省”)之名已習慣代表大行政區沿用下來。
廟額:指孔廟匾額。額,本指人的眉上髪下部位,這裏指廟的門上部位。
至聖先師孔子位正中南嚮
周敬王四十二年,魯哀公 十七年 誄孔子曰“尼父”,立廟於舊宅 此追諡孔子之始(注3
3據杜預《春秋左傳注》四庫全書本、今人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中華書局本等,孔子卒於周敬王四十一年、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97年)夏四月已丑(周暦四月十一日)。魯哀公誄孔子於同年同月。此處云周敬王四十一年。即魯哀公十七年有誤。
lěi:古代列述死者生平德行,表示哀悼並為之定諡號(多用於上對下),類似於今之悼詞。《禮記·曾子問》:“賤不誄貴,幼不誄長,禮也。”鄭玄注:“誄,累也。累列生時行跡,讀之以作諡,諡當由尊者成。”
追諡:古代帝王卿大夫及有地位的人死後,根據其生前行事評定帶有褒貶意義的稱號叫諡號。追諡指追加前人諡號,如下文 “元始元年追諡孔子曰‘褒成宣尼公’” (見《漢書·平帝紀》)即此。鄭玄以為“尼父”為孔子諡號,不確。《十三經注疏》云:《左氏春秋》唯說誄辭,不言作諡,傳記、群書皆不載孔子之諡。認為鄭玄將孔子的字“尼”(孔子字仲尼)作為他的諡號,是錯讀《左氏春秋》了。故此處“此追諡孔子之始並不正確。追諡之始當為漢平帝時。秦代反孔,焚書坑儒,故漢平帝之諡孔子曰“宣”, 依諡法,“聖善周聞曰‘宣’”。故漢平帝諡孔子“宣”為追諡之始。
立廟於舊宅:宋孔傳《東家雜記》卷上:“魯哀公十七年立廟於舊宅,守陵廟百戶。”意為魯哀公為孔子建廟宇,並賜百戶之徭役為孔子守陵、守廟。
漢高帝十二年冬十一月,上過魯,以太牢祀孔子。 此祀孔子之始。詔諸侯王卿相至郡先謁,然後從政。 此新官涖任謁廟之始。以孔子後騰為奉聖君。 此封聖裔承祀之始。元始元年追諡孔子曰褒成宣尼公。(注4
4太牢:古代祭祀,牛、羊、豕三牲齊備叫太牢。《莊子·至樂》:“具太牢以為膳。”成玄英疏:“太牢,牛、羊、豕也。”又《清史稿·禮志一》:“太牢:羊一、牛一、豕一。”漢高帝過魯祭孔,見《漢書·高帝紀》。
新官涖任謁廟:清代新官涖任謁廟典禮是:“舊例到任三日或次日謁文廟及城隍廟諸常祀,新官吉服乘輿,執事鼓吹前導,詣文廟東紅門外下輿,步至丹墀下立,禮生贊禮。如行漢禮,唱跪,興四拜;行滿禮,唱三跪九叩頭。禮畢,門外乘輿,詣儒學……”(見清黃六鴻《福惠全書·謁廟行香》)
奉聖君:宋孔傳《東家雜記》卷上為“奉嗣君”;騰,即孔子九代孫孔騰。
東漢永平二年,詔國學祀周公、孔子。此祀孔子於太學之始。十五年春三月,東巡至魯,幸孔子宅,祀仲尼及七十二弟子。此祀孔子弟子之始。永元四年追封孔子為褒尊侯。元嘉二年春三月,詔孔子廟置百石卒使一人,掌領禮器。此廟學建官之始。光和元年,始置鴻都門學,畫先聖及七十二弟子像。此立像之始。(注5
5後漢明帝永平二年兩次幸辟雍。十五年三月“幸孔子宅,祠仲尼及七十二弟子。親御講堂,命皇太子、諸王說經。”(見《後漢書·明帝紀》。)
永元(公元89105年):為後漢和帝劉肇年號。
百石:指秩薪百石之官。這裏的元嘉為東漢桓帝劉志的年號。注者按:乾隆《兗州府志·闕里志》云:“桓帝元嘉二年春三月詔孔子廟置百石卒史一人,掌領禮器。”又“魏文帝黃初元年,詔以孔羨為宗聖侯,奉孔子祀。令魯郡修起舊廟,置百石史卒以守衛之。”“卒使”、“卒史”、“史卒”各不相同,未知誰是。
光和(公元178183年):為後漢靈帝劉宏年號。
鴻都門學:後漢靈帝光和元年設在洛陽鴻都門的學校,專習辭賦書畫。學生由州、郡、三公舉送,學成後授予高級官職。《後漢書·蔡邕傳》:“光和元年,遂置鴻都門學,畫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
魏正始二年,祀孔子於辟雍,以顏淵配。此顏子配享之始。(注6
6:《三國志·魏書·三少帝紀:“(正始)二年春二月,帝初通《論語》,使太常以太牢祭孔子於辟雍,以顏淵配。” 
顏淵(公元前521481年):《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顏回者,魯人也,字子淵。小孔子三十歲。”顏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韓詩外傳》卷十記載:“顏淵問於孔子曰:‘淵願貧如富,賤如貴,無勇而威,與士交通,終身無患難,亦且可乎?’孔子曰:‘善哉回也!夫貧而富,其知足而無欲也。賤而如貴,其讓而有禮也。無勇而威,其恭敬而不失於人也。終身無患難,其擇言而出之也。若回者,其至乎!雖上古聖人,亦如此而已。’”孔子視顏淵操行同如上古聖人。儒家稱顏淵為“復聖”。
北魏太和十六年二月,詔宣尼廟敕有司嚮薦。此有司廟享之始。改諡“宣尼”曰“文聖尼父”。興和三年,兗州剌史李珽始建聖像雕塐,十子侍側。(注7)
注7:太和(公元477499年):北魏孝文帝年號。
嚮薦:嚮,通饗,祭獻。《漢書·宣帝紀》:“上帝嘉嚮,海內承平。”師古注:“嚮,讀若‘饗’。”薦,指祭品。《禮記·祭義》:“奉薦而進。”該句是說皇帝命令有關部門在孔廟按時祭祀孔子。
興和(公元539—542年):東魏孝靜帝元善見年號。
sù:“塑”的異體字。
梁天監四年春,詔立州郡學。此州郡立學之始。
北周大象二年,追封孔子為鄒國公。(注8)
  注8:大象(公元579580年)北周靜帝宇文衍年號
  鄒國:即春秋時邾國,又稱邾婁國,鄒國為戰國之後的稱謂。鄒,邾婁之合音。今山東曹縣一帶本為虞舜時陸終第五子安的封地,後因周武王封其弟叔振于曹,所以周武王改封安的後人邾俠于邾,自安至儀父十二世進爵稱子,作為魯國附庸,仍以曹為氏,戰國時為齊所滅(見清秦嘉謨輯補《世本》卷四)。
隋開皇初贈孔子為“先師尼父”。制:州、郡學以春秋仲月釋奠。此郡、縣二仲釋奠之始。(注9)
注9:開皇(公元589600):隋文帝楊堅年號。
釋奠:古時於學宮設置酒食祭奠先師的典禮。《禮記·王制》:“凡學,春官釋奠於先師,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學者,必釋奠於先聖先師。”鄭玄注:“釋奠者,設薦饌酌奠而已。”
二仲:即仲春、仲秋。
唐貞觀元年,罷周公,尊孔子為先聖,以顏淵配。初以周公為先聖,孔子為先師。後以周公配享武王,尊孔子為先聖,顏子為先師。四年,詔州、縣學皆立孔子廟。此郡縣立文廟之始。十一年,尊孔子為“宣父”。乾封元年幸曲阜,祠孔子,追封“太師”。天授元年追封孔子為“隆道公”。開元二十七年追諡孔子為“文宣王”。(注10
        10貞觀(公元627649年):為唐太宗李世民年號。“罷周公,尊孔子為先聖”,實唐高宗顯慶二年始,《府志》此處不確。
乾封(公元666667年):為唐高宗李治年號。古代帝王親臨曰“幸”。宋孔傳《東家雜記》云:“唐高宗乾封元年封禪還京,途經曲阜,親幸祀廟,追賜先師為太師。”
天授(公元690691年):則天武后年號。宋孔傳《東家雜記》云:“唐則天神龍元年,以鄒魯百戶為隆道公采邑,以奉歲祀。子孫世襲‘褒聖侯’。”
封:帝王以爵位、土地、名號等賜人曰封。宣父、太師,皆為名號;隆道公,是爵位;文宣王,則是諡號加爵位。
開元(公元713741年):唐玄宗李隆基年號。宋孔傳《東家雜記》云:“唐明皇開元二十七年封‘文宣王’,遣三公持節冊命。”
宋大中祥符元年,幸曲阜,加諡孔子為“元聖文宣王”。五年改封孔子為至聖文宣王。政和元年,詔郡、縣犯先聖諱者悉改正。此避諱之始。咸淳三年,帝詣太學,行釋奠禮,以顏淵、曾參、孔伋、孟軻配享。此四配之始。(注11
11大中祥符(公元10081017年):宋真宗趙恒年號。宋孔傳《東家雜記》云:大中祥符“十一月一日幸曲阜,謁先聖廟……加諡‘玄聖文宣王’。”注者按:大而幽曰玄。本為‘玄聖文宣王’,改“玄”為“元”,避康熙皇帝名諱。
政和(公元11111118年)宋徽宗趙佶年號。孔子名丘,此言凡人名、地名有“丘”字者一律改作另字。
咸淳(公元12651274年):南宋度宗趙禥年號。
金大德十一年七月,追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 (注12
12大德(公元12971307):元成宗鐵木耳年號。乾隆《兗州府志·闕里志》:“成宗大德元年勅各官涖任先詣先聖廟拜謁,方許以次詣神廟,著為令。……十一年七月武宗追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注者按:《府志》云“金大德”,實為“元大德之誤。”而封孔子為“大成至聖文宣王”也非成宗鐵木耳,而實為武宗海山。
明正統三年,禁祀孔子於釋老宮。嘉靖九年,釐正祀典,改稱“至聖先師孔子”,詔天下文廟俱撤塑像,易以木主。(注13
13正統(公元1436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年號。釋,釋迦牟尼的簡稱,亦泛指佛教或僧人。老,指春秋時老子,姓李,名耼,道教創始人。釋老宮,指佛教與道教的宮觀。
嘉靖(公元15221566年):明世宗朱厚熜年號。乾隆《兗州府志·闕里志》:“九年,釐正祀典,改稱‘至聖先師孔子’。四配:稱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十哲以下皆稱先賢,左丘明以下皆稱先儒。詔天下文廟俱撤塑像,易以木主。”  注者按:明嘉靖皇帝接受張璁孔廟改制奏章,內容是:一、諡號不稱王:以為孔子,人臣也;生非王爵,死而封王則為僭禮。二、毀塑像,用木主,去章服,祭器減殺。以為塑像之設,中國無之,自佛教入中國始有之。三、更定從祀制:削爵稱,進退諸儒。以為孔子既不得封王,從祀弟子更無從封爵。四、大成殿改稱孔子廟,內增啟聖祠。以為孔子既不得封王,則祭祀之所宜稱廟,不宜稱殿。清代亦依此制。
木主:即登州地面俗稱“神主”或“神主碑”。先時,孔廟皆供或畫像或塑像或雕像。其中以唐吳道子畫像最為著名,但與《孔叢子》所描述鬚眉不同。之後畫像章服式樣與冕旈數量也不盡一致。到宋代遂起爭論。朱熹就說:“宣聖本不當設像,只合設主,以祭蓋像,則褻主。”明太祖洪武年間毅然改為木主,明世宗嘉靖年再次詔撤像,改木主。洪武間欽定孔子木主長三尺三寸五分,連上雲下座共五尺二寸,闊二七寸,連左右雲共二尺一寸五分。嘉靖時有所修正,用朱地金字。如圖
國朝崇德元年,遣官致祭孔子廟。順治二年定文廟,諡為“大成至聖文宣先師孔子”。十四年改諡為“至聖先師孔子”。康熙二十三年秋九月御書“萬世師表”匾額,頒布發天下學宮。二十五年御製《孔子贊》。
序曰:“蓋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一中傳而聖人代宣其蘊。有行道之聖,得位以綏猷;有明道之聖,立言以垂憲。此正學之所以常明,人心之所以不泯也。粵稽往緒,仰溯前徽,堯、舜、禹、湯、文武達而在上,兼君師之寄,行道之聖人也。孔子不得位,窮而在下,秉刪述之權,明道之聖人也。行道者勳業耿於一朝,明道者教思周於百世。堯、舜、文武之後不有孔子,則學術紛淆,仁義湮塞,斯道之失傳也久矣。後之人而欲探二帝三王之心,法以治國平天下之準,其奚所取衷焉?然則孔子為萬古一人也,審矣!朕巡省東國,謁祀闕里,景企滋深,敬摛筆而為之贊。
曰:‘清濁有氣,剛柔有質。聖人參之,人極以立。行著習察,舍道莫由。惟皇建極,惟后綏猷。作君作師,垂統萬古。曰惟堯、舜、禹、湯、文武五百餘歲,至聖挺生。聲金振玉,集厥大成。序《書》刪《詩》,定《禮》正《樂》,既窮《象》《繫》,亦嚴筆削。上紹往緒,下示來型。道不終晦,秩然大經。百家紛紜,殊途異趣。日月無踰,羹牆可晤。孔子之道,惟中與庸。此心此理,千載所同。孔子之德,仁義中正。秉彝之好,根本天性。庶幾夙夜,勖哉令圖。溯源洙泗,景躅唐虞。載歷庭除,式觀禮器。摛毫仰贊,心焉遐企。百世而上,以聖為歸。百世而下,以聖為師。非師夫子,惟師於道。統天御世,惟道為寶。泰山巖巖,東海泱泱,牆高萬仞,夫子之堂。孰窺其藩,孰窺其徑?道不遠人,克念作聖。’”(注14
14:崇德(公元1636—1643年):清太宗皇太极年号。
順治(公元1644—1661年):清世祖福臨年號。
康熙(公元1662—1722年):清聖祖玄燁年號。
蓋自三才建,而天地不居其功:蓋,句首語氣助詞。三才,即天、地、人。漢王符《潛夫論·本訓》:“天本諸陽,地本諸陰,人本中和。三才異務,相待而成。”三才建,猶言天、地、人創建之後。功,業績。該句是說“自從三才創建之後,天、地就不再獨尊了”。
一中傳而聖人代宣其蘊:一,道也。《呂氏春秋·論人》:“無以害其天則知精,知精則知神,知神之謂得一。”高誘注:“一,道也。”蘊,深奧涵義。該句是說:天地之道是由聖人代為挖掘流布其中奧秘的。
綏猷:语出《書·湯誥》:“若有恒性,克綏厥猷惟後。”孔安國傳:“順人有常之性,能安立其道教,則惟為君之道。”綏,本為執以登車令身子平穩的繩子,這里有“順應、安立”之意。猷yóu,道,法則。
垂憲:流傳法則。語出《書·蔡仲之命》“爾乃邁跡自身,克勤無怠,以垂憲乃後。”孔安國傳:“汝乃行善跡用汝身,使可蹤跡而法循之,能勤無懈怠,以垂法子孫,世世稱頌。”
正學:正道的學說。漢武帝罷拙百家,獨尊儒術,以儒學為正學。
粵稽往緒:粵,語助詞,用於句首,表審慎的語氣。稽:考核,考查。《易·繫辭下》:“於稽其類。”孔穎達疏:“稽,考也。”緒,本為絲的開端,引申為統系、世系。本句意為“考查過往的各朝各代”。
仰溯前徽:仰,向上。徽,美善。該句意為“向上追溯過往的美善之政”。
兼君、師之寄:《書·泰誓上》:“作之君,作之師。”正義曰:“治民之謂‘君’,教民之謂‘師’,君既治之,師又教之,故言‘作之君,作之師’”。寄,依賴,依附。《廣雅·釋詁》:“寄,依也。”這裏指將希望、理念寄託在某事上。該句意為“身兼治民與教民的理念上”。
秉刪述之權:秉,執,掌握。刪,指孔子刪《詩》。《史記·孔子世家》:“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述,《論語·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朱熹集注:述,傳舊而已。權,衡量,比較。該句意為“孔子秉執過往君師的權衡取舍,加以刪削傳述”。
耿:明也,這裏有“顯赫”之意。《楚辭·離騷》:“耿吾既得此中正。”王逸注:“耿,明也。”
教思周於百世:思,思想,理念。周,忠信。《論語·為政》:“君子周而不比,小  人比而不周。”孔安國曰:“忠信為周,阿黨為比。”此言“發揚大道之人能教給人們忠信的理念,從而百世流傳”。
二帝三皇:均指上古帝王。三皇五帝歷來說法不一。古有《三墳》,依孔安國《書序》:“伏犠、神農、黃帝之書謂之《三墳》”,則此處三皇當指伏犠、神農、黃帝。二帝,則指帝堯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法:動詞,取法,效法。
其奚所取衷焉:其,代詞,承上“之準”。奚,疑問詞,義同“何”。 衷,正也。《左氏春秋》昭公六年:“楚辟我衷,若何效辟?”杜預注:“辟,邪也;衷,正也。”該句意為“那又怎麼能獲得正道啊”。
審:真實,不虛假。
巡省東國:巡省,巡行視察。東國,東方之國,即齊、魯、徐夷之國。
闕里:孔子故里在曲阜城內闕里街。其街因有兩座石闕,故名。
景企滋深:景企,企慕,仰慕。滋,副詞,愈益,更加。該句意為“仰慕之心更加深厚了”。
敬摛筆:敬,恭敬,端肅。摛筆,執筆為文,鋪陳詞藻。以上為《孔子贊序》。
清濁有氣,剛柔有質:清,指天;濁,指地;氣,指天地間的陰陽二氣。剛柔,指陰陽。《易·繫辭下》:“剛柔相推,變在其中。”孔穎達疏:“剛柔相推而生變化,是變化之道,在剛柔相推之中。剛柔,即陰陽也。”質,主也。《管子·君臣下》:“天道人情,通者質。”尹知章注:“質,主也。能通天道人情者,可以為主。”該句是說“天地間有陰陽二氣,各有所主”。
聖人參之,人極以立:聖人,指三皇二帝。參,考索,領悟。人極,綱紀,准則。唐白居易《立制度策》:“夫制度者,先王所以下均地財、中立人極、上法天道者也。”該句是說“聖人仰觀俯察,于是創造了社會的綱紀准則。”
行著習察,舍道莫由:前句出于《孟子·尽心上》:“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眾也。”朱熹集注:“著者,知之明;察者,識之精。”宋孙奭疏:“孟子言仁义之道人皆有之,然而行之而不著,则其迹不能彰明;习此仁义之道而不察,则其理不能推明;终身用而行之,而不知其是为道:凡如此者,非君子者也,是则为凡众者矣。”該句意為“要彰顯行政,要通曉為什麼要這樣行政,如果捨棄仁義之道,行政就沒有依據了。”
惟皇建極,惟后綏猷:惟,也作“唯”,助詞,用於句首。皇,指三皇二帝。建極,語出《尚書·周書·洪範》皇建其有極。建:建立。極:原義為屋脊之棟,引申為行政的最高準則。后,帝王。該句意為“三皇二帝建立了行政的最高準則,帝王們就有了順應之道。”
作君作師,垂統萬古:該句是說“‘言天佑助下民,為立君以政之,為立師以教之。’流布於千秋萬代”。
至聖挺生:至聖,指孔子。挺生,杰出。梁劉孝標《辨命論》:聞孔墨之挺生,謂英睿擅英響。
聲金振玉,集厥大成:語出《孟子·萬章下》。見前注。
序《書》刪《詩》,定《禮》正《樂》:《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之時,周室微而禮樂廢,《詩》、《書》缺。追跡三代之禮,序《書傳》,上紀唐虞之際,下至秦繆,編次其事……故《書傳》、《禮記》自孔氏。”又,“古者《詩》三千餘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於禮義,上采契後稷,中述殷周之盛,至幽厲之缺。”又,“自衛反魯,然後樂正,《雅》、《頌》各得其所。”
既窮《象》《繫》,亦嚴筆削:窮,盡也;指將各種卦象包羅迨盡。筆削,修訂、刪改。古代書於竹簡與木牘,刪節需要利器刮削。《史記·孔子世家》:“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繫》、《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又,“至於為《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
上紹往緒,下示來型:紹,繼承。緒,前人功業。《詩·魯頌·閟宮》:“纘禹之緒。”“纘”與“紹”同義。示,展示。型,本為澆鑄器物的模子,引申法式,楷模。該句是說“承緒前人之功業,對後來者展示楷模。”
道不終晦,秩然大經:秩然,整飭。該句是說:“使得仁義之道終究不被掩蔽,進而成為整飭的經典”。
百家紛紜,殊途異趣:殊途,異途。該句是說“其餘百家眾說紛紜,途徑不同,得到的旨趣也不同”。
日月無踰,羹牆可晤:無,連詞,無論。踰,遠也。羹牆,語出《後漢書·李固傳》:昔堯殂之後, 舜仰慕三年,坐則見堯於牆,食則覩堯於羹。後以羹牆表達追念前輩、仰慕聖賢。晤,通“寤”,醒悟,覺悟。該句是說“時間無論多麼久遠,追思前賢令人醒悟。”
孔子之道,惟中與庸:中庸,語出儒家經典《中庸》。朱熹集注引程頤云:“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該句承“百家紛紜”轉說“孔子認知事理的基礎在於中庸”。
此心此理,千載所同:此,指“中庸”。心理,思想與理念。該句是說“中庸的思想與理念幾千年都是相同的”。
孔子之德,仁義中正:德,心意。仁義,仁愛與正義。《禮記·喪服四制》:“恩者仁也,理者義也。”《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 《論語·述而》:“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中正:不偏不倚。
秉彝之好,根本天性:彝,常也。《詩·大雅·烝民》:“民之秉彝,好是懿德。”毛傳:“彝,常也”好,理性。根本,由來。天性,天命。該句是說“堅持固定的理性,來自孔子的天性”。
庶幾夙夜,勖哉令圖:庶几,可望,《爾雅·釋言》:“庶幾,尚也。”晉郭璞注:“尚,謂心所希望也。”夙夜,日夜。勖,勉也。令圖,善謀。《左氏春秋》昭公元年:臣聞君子能知其過,必有令圖。令圖,天所贊也。楊伯峻注:“令,善也。”該句以下主體為康熙,是說“日夜勉勵自己,可望有遠大的謀略”。
溯源洙泗,景躅唐虞:洙泗,洙水與泗水。孔子聚徒講學於洙泗之間,後人以洙泗代稱孔子及儒家。景,景仰,仰慕。躅,蹤跡。漢書敘傳上:“伏周、孔之軌躅。”顏師古注:“躅,跡也。”該句是說“追溯孔子學說,仰慕三皇二帝事蹟”。
載歷庭除,式觀禮器:庭除,庭院。載,行也。載歷,行經。式,語助詞。該句是說“漫步孔廟庭院,觀看各種禮器”。
摛毫仰贊,心焉遐企:摛毫,即摛筆。遐企,無限想望。該句意為“揮毫寫下敬仰的贊詞,心也隨之有無限想望”。
百世而上,以聖為歸:歸,本也。該句是說“去此百代以上,皆以聖人為本”。
百世而下,以聖為師:該句是說“去此百代以下,皆以聖人為師”。
非師夫子,惟師於道:夫子,指孔子。師,動詞,學習,效法。惟,判斷詞“是”。該句為“不是……而是……”固定句式。是說“不是效法孔子,而是取法孔子所宣揚的道。”
統天御世,惟道為寶:統天,統領天下。御世,治理人世。惟道為寶,“惟(只有)……是(才是)……”句式。該句是說“統領天下,治理人世,只有道才是寶”。
泰山巖巖,東海泱泱:巖巖,高聳貌。《詩·魯頌·閟宮》:“泰山巖巖,魯邦所詹。”孔穎達疏:“言泰山之高巖巖然,魯之邦境所至也。”泱泱,水深廣貌。《詩·小雅·瞻彼洛矣》:“瞻彼洛矣,維水泱泱。”毛傳:“泱泱,深廣貌。”此暗喻孔子思想的崇高與深廣。
牆高萬仞,夫子之堂:仞,古長度單位,七尺為一仞。萬仞,極言其高。堂,廟堂。此極言孔廟的高聳。暗喻孔子學說的高深。
孰窺其藩,孰窺其徑:窺,探求。藩,籬笆。徑,路徑。承前,是說“有誰求得儒家學說的真諦”?
道不遠人,克念作聖:克念,約束私念,使言行符合先王之禮教。該句是說“孔子之道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約束我們的私念,同樣可成為聖人”!
御製四配贊
顏子贊曰:聖道早聞,天資獨粹。約禮博文,不遷不貳。一善服膺,萬德來萃。能化而齊,其樂一致。禮樂四代,治法兼備。用行舍藏,王佐之器。(注15
15聖道早聞,天資獨粹:聞,接受。顏淵小孔子三十歲,年十六,在孔子“退而修《詩》、《書》、《禮》、《樂》”即師從孔子,“早聞”指此。天資,天賦本性。獨,獨特。粹,純,引申為“專一”。該句是說“顏淵少小即接受孔子的仁義教育,有超凡的天賦與專心”。

約禮博文,不遷不貳:約禮,用禮約束自己。博文,朱熹集注:“學欲其博,故於文無不考。”不遷不貳,語出《論語·雍也》:“哀公問:‘弟子孰為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史記》集解引何晏曰:凡人任情,喜怒違理。顏回任道,怒不過分。遷者移也,怒當其理,不移易也。不貳過者,有不善未嘗復行。
一善服膺,萬德來萃:一善服膺,語出《中庸》:“子曰:‘回之為人也,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孔穎達疏:“得一善事,則形貌拳拳然奉持之。”朱熹集注:“拳拳,奉持之貌;服,猶著也;膺,胸也。”萃,聚集。該句是說“得一善事,則誠摯在心,於是眾多德行聚之一身”。

能化而齊,其樂一致:該句由《論語·雍也》而發:“子曰:‘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宋周敦頤評曰“處之一,則能化而齊”(見《通書》)。化,感受。齊,相同,一樣。該句是說“顏淵雖處貧苦,而處之泰然,其樂始終如一”。
禮樂四代,治法兼備:禮樂四代,即四代禮樂。《禮記·學記》:“三王四代唯其師。”鄭玄注:“四代,虞、夏、殷、周。”治法兼備,猶言治國之法兼備四代。
用行舍藏,王佐之器:行,行動。舍,置。藏,守。猶言“用我就動起來,不用我,就守志”。語出《論語·述而》:“子謂顏淵曰:‘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唯我與爾有是夫。’”《史記》集解引孔安國曰:言可行則行,可止則止,唯我與顏回同也。王佐,佐王,輔佐帝王。《韓詩外傳》卷七云:“顏淵曰:‘願得小國而相之。主以道制,臣以德化,君臣同心,外內相應……’孔子曰‘聖士哉!大人出,小子匿。聖者起,賢者伏。’”是其王佐之證。器,度量,胸懷。《論語·八佾》:“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朱熹集注:“器小,言其不知聖賢大學之道,故局量褊淺、規模卑狹。”該句是說“用之則行動,不用則守志,有輔佐帝王的度量”。
曾子贊曰:洙泗之傳,魯以得之。一貫曰唯,聖學在茲。明德新民,止善為期。格致誠正,均平以推。至德要道,百行所基。纂成統緒,修明訓辭。(注16
16曾子(公元前505-432年):名參,字子輿,南武城人,小孔子四十六歲。是孔子求官列國途中所收弟子(曾參時年十六),追隨孔子列國之游。孔子以為能通孝道,故授之業,作《孝經》、《大學》。死於魯。曾子名言甚多,如“君子有三言,可貫而佩之。一曰無內疎而外親,二曰身不善而怨他人,三曰患至而呼天。”(《韓詩外傳》卷二)宋人汪晫編有《曾子》一卷。
洙泗之傳,魯以得之:洙泗本是孔子聚徒講學之地,這裏指孔子之道。以,介詞,因也。該句是說“因為孔子授徒於洙泗,所以魯國盡得聖人之學”。
一貫曰唯,聖學在茲:貫,通也;一貫,渾然一理。唯,應答詞,是。茲,此,指代曾子。一貫曰唯,語出《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表現曾子對孔子理念領悟默契之快。聖學在茲,是說孔子之學全被曾子領會了。對此,明王守仁《別湛甘泉序》說:“顏子沒而聖人之學亡。曾子唯一貫之旨傳之孟軻。
明德新民,止善為期:語出《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漢鄭玄注:“明明德,謂顯明其至德也。止,猶自處也。”朱熹集注:“新者,革其舊之謂也。”期,企求。該句意為“彰顯做人的根本,使百姓維新,企求處於盡善盡美之境界。”《大戴禮記·曾子制言》有“夫禮,貴者敬焉,老者孝焉,幼者慈焉,賤者惠焉”,是其证。注者按:明德新民,新,一作“親”,當是。
格致誠正,均平以推:格致,格物(推究事理)、致知的略语。誠正,意誠、心正的略語。均平,平正,公允。推,行也。語出《禮記·大學》:“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該句是說“探究事理心正意誠,行為公允平正”。
至德要道,百行所基:至德,盛德。要道,要領。基,根本。該句是說“是達到無上道德的要領,各種行為的根本”。
纂成統緒,修明訓辭:纂,編撰。統緒,系統。修明,整飭明瞭。訓辭,這裏指孔子儒家學說解說詞。該句是說“將孔子儒家學說編撰成體系,并且解釋得整飭明白”。
子思子贊曰:於穆天命,道之大原。靜養動察,庸德庸言。以育萬物,以贊乾坤。九經三重,大法是存。篤恭慎獨,成德之門。卷之藏密,擴之無垠。(注17
  注17子思子(公元前483402)名孔伋,字子思,孔子嫡孫,曾參弟子。作《中庸》。宋人汪晫編有《子思子全書》一卷。
  於穆天命,道之大原:於穆,對美好的贊歎。《詩·周頌·維天之命》:“維天之命,於穆不已。”大原,根源,根本。《漢書·董仲舒傳》:“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該句意為“天之教命太美妙了,那是制禮的本源”。
靜養動察,庸德庸言:靜養,靜心養學;動察,力行考察。庸德庸言,語出《易·乾》“庸言之信,庸行之謹”及《中庸》:“庸德之行,庸言之謹。”。孔穎達疏:“庸謂中庸、庸常也。”白居易《續座右銘》:“修外以及內,靜養和與真。養內不遺外,動率義與仁。”該句意為“靜心養學,力行考察,行中庸之德,慎於中庸之言”。
以育萬物,以贊乾坤:贊,導也。《國語·周語上》:“太史贊王,王敬從之。”韋昭注:“贊,導也。”乾坤,國家,天下。承前,該句主詞為“天命”,是說“天命孕育萬物,而又引導着天下”。
九經三重,大法是存:九經,指治國平天下的九項準則。語出《禮記·中庸》:“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孔穎達疏:“治天下國家之道,有九種常行之事,論九經之目次也。”三重,指夏、商、周三王之禮。語出《禮記·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過矣乎。”鄭玄注:“三王之禮。”孔穎達疏:“謂夏、商、周三王之禮,其事尊重,若能行之,寡少於過矣。”大法,根本法則。是,則,就。《爾雅》:“是,則也。”該句是說“治國的根本法則,就存留在九經三重之中”。
篤恭慎獨,成德之門:篤,厚也。篤恭,純厚恭敬。語出《禮記·中庸》:“是故君子篤恭而天下平。”慎獨,語出《禮記·大學》:“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是說“独處之时也要谨慎”。成德,盛德,大德。語出《易·乾》:“君子以成德为行。”干寶曰:“君子之行,動靜可觀,進退可度,動以成德,無所苟行也。”該句是說“要純厚恭敬,即使独處之时也要谨慎,這是造就大德的不二之門。
卷之藏密,擴之無垠。密,多也。無垠,無邊。該句是說“《中庸》的精華太多了,擴展開來,將莽無邊際”。
孟子贊曰:哲人既萎,楊墨昌熾。子與闢之,曰仁曰義。性善獨闡,知言養氣。道稱堯、舜,學屏功利。煌煌七篇,並垂六藝。孔學攸傳,禹功作配。
頒示天下,勒碑學宮。(注18
18孟子(公元前385304年):名軻,鄒國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說他“受業子思之門人。”其時“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成就了儒家思孟學派。
哲人既萎,楊墨昌熾:哲人,指孔子。萎,死亡。語出《禮記·檀弓上》: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楊朱,戰國時魏國人,字子居,反對儒墨,其學說散見於《孟子》、《荀子》、《莊子》、《朝非子》、《呂氏春秋》等書。墨子(前468376年),名翟,春秋戰國初宋國人,其學說與儒家相對,《韓非子·顯學》說: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昌熾,興旺,昌盛。《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該句是說“孔子死後,楊朱、墨子學說興旺活躍”。
子與闢之,曰仁曰義:子,孟子。闢,開拓。仁,仁愛。《論語·顏淵》:“樊遲問仁。子曰:‘愛人。’”義,符合道德規範。《孟子·公孫丑上》:“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孟子》一書,“仁”字出現157次,“義”字出現108次,“仁”與“義”貫穿《孟子》全書。該句是說“孟子發展了孔子仁義思想”。
性善獨闡,知言養氣:性,人的本性。性善,孟子以為人生之初,其性是美好的、善良的。《孟子·告子上》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闡,開辟。知言養氣,語出孟子·公孫丑上》:“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知言,意謂“察言而盡知其心之道義”。朱熹集注:“知言者,盡心知性。”養氣,涵養本有的正氣。該句是說“孟子獨自開辟儒家性善學說,盡心知性,涵養自己本有的正氣。”
道稱堯、舜,學屏功利:道,言,說話。語出《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稱堯、舜。”功利,指眼前功效與利益。《孟子·尽心上》:“孟子曰:‘雞鳴而起,孳孳(孜孜)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該句意為“只要說話,就稱讚堯舜仁義;其學說屏棄眼前功利”。
煌煌七篇,並垂六藝:煌煌,光彩閃耀貌。七篇,指《孟子》中《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為標題的七篇文章。垂,繼承,延展。六藝,指儒家《六經》,即《禮》、《樂》、《書》、《詩》、《易》、《春秋》。該句是說“《孟子》裏的七篇文章,都是儒家《六經》的繼承與發展”。
孔學攸傳,禹功作配:攸,連詞,乃,於是。禹功,大禹治水的功績。《左氏春秋》昭公元年:“美哉禹功!明德遠矣。”這裏為類比之詞。配,陪也,袝祀。該句是說“孔子學說於是得以流傳,孟子有夏禹導流之功,於是袝祀於孔廟”。
頒示天下,勒碑學宮:該句是說“將御制《四配贊》發布天下,令各地學宮刻成碑文”。
三十五年三次親征噶爾丹,朔漠永清,遣官祭告聖廟及闕里。御製《告成太學文》,頒示天下,勒碑學宮。後平定各方皆同。(注19
191690年、1696年、1697年康熙皇帝三次親征厄魯特蒙古準噶爾部首領噶爾丹。康熙三十六年七月以定厄魯特噶爾丹,朔漠永清,仿《王制》天子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太學,以訊馘告之禮。遣官釋奠於先師御製碑文勒石太學。(詳見下文“祀典”注)
朔漠永清:是說“北方沙漠地帶再無戰事”。
後平定各方皆同:如雍正二年《御書平定青海告成太學、乾隆十四年《御制平定金川告成太學碑》、乾隆二十年《御制平定準葛爾告成太學碑》、乾隆二十三年《御制平定回部告成太學碑》等。
雍正三年,諭:“孔子聖諱,查《毛詩》作古文,作‘期’音者甚多。嗣後除《四書》、《五經》外,凡遇此字並加‘阝’旁為‘邱’,地名亦不必更易,但加‘阝’旁,讀作‘期’音。”四年,頒發御書“生民未有”匾額,諭每歲八月二十七日至聖先師孔子誕辰,內外文武各官俱致齋一日,不理刑名,禁止屠宰,永著為令。(注20
20諭:上諭,詔書。
諱:已故尊長之名。鄭玄《周禮》注:尊長“死日死日為忌,名為諱。”孔子名“丘”,“丘”即孔子名諱。
《毛詩》作古文:意思是《毛詩》將“丘”寫成古字“丠”,音“期”。《正字通》也將“丠”錄入“支韻,音欺”。
嗣後:以後。
致齋:嚴肅。致,通緻,精致,嚴密。《禮記·月令》:“毋或作為淫巧以蕩上心,必功致為上。”陳澔集說:“致,讀為緻,謂功力密緻也。”
刑名:刑律,這裏指刑事案件。《元典章·刑部五》:“刑名之重,莫嚴於殺人。”
永著:猶言“永遠記載在詔令之中”。
乾隆二年頒發御書“與天地參”匾額。
嘉慶四年頒發御書“聖集大成”匾額。
道光元年頒發御書“聖協時中”匾額。
咸豐元年頒發御書“德齊幬載”匾額。
同治元年頒發御書“聖神天縱”匾額。
光緒元年頒發御書“斯文在茲”匾額。(注21
21與天地參:意猶“與天地並列”。參cān,並立。《續資治通鑒》元至元三十年:“天地有所不能者,人則為之,此人所以與天地參也。”義同。
聖協時中:恊,合恊。時中,合乎時宜,恰在其中。《禮記·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孔穎達疏:“謂喜怒不過節也。”該匾表揚“孔子行事和諧,盡在時中”。
德齊幬載:語出《左氏春秋》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如地無不載。”幬chóu,覆也。該匾是說“孔子德大,如同天地,無所不包”。
聖神天縱:聖神,指孔子。語出朱熹《中庸章句序》:“上古聖神,繼天立極。”天縱,天所放縱,即上天賦予。語出《論語·子罕》:“因天縱之將聖。”
斯文在茲:斯文,語出《論語·子罕》:“文王既沒,文不在斯乎?天之將喪斯文也,後死者不得與於斯文也。”原指周文王的禮樂與典章制度,這裏指孔子儒家經典。
四配:顏子、子思子位殿東西嚮,曾子、孟子位殿西東嚮。明以前皆稱封爵,嘉靖九年改稱某聖某子。國朝因之。(注2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22:稱封爵:以其所封的爵位稱呼。以顏淵為例,唐玄宗封其為“兗公”、宋真宗加封其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加封其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
復聖顏子 名回,字子淵,魯人顏無繇子。漢永平十五年祀七十二弟子,顏子位第一。魏、晉以後祀孔子均以顏子配饗。
宗聖曾子 名參,字子輿,魯南武城人,曾點子。唐開元八年從祀,宋咸淳三年配饗。
述聖子思子 名伋,字子思,伯魚子。宋大觀二年從祀,咸淳三年配饗。
亞聖孟子 名軻,字子輿,一字子車,鄒人。宋元豐七年配饗。(注23)
注23:配饗,同“配享”,合祭,一同受饗。
從祀:附祭,有附帶受祭之意。“配饗”與“從祀”雖均在受祭之中,但受敬程度不盡相同。配饗重,附祀輕。
十二哲 閔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位殿內東序,西嚮。冉子、宰子、冉子、言子、顓孫子、朱子,位殿內西序,東嚮。明以前稱封爵,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國朝因之。有子、朱子同。
閔子 名損,字子鶱,魯人。
冉子 名耕,字伯牛,魯人。
冉子 名雍,字仲弓,魯人。
宰予 名予,字子我,魯人。
端木子 名賜,字子貢,衛人。
冉子 名求,字子有,魯人。
仲子 名由,字子路,弁人,一作卞人。
言子 名偃,字子游,吳人。一作魯人。
以上皆俱唐開元八年從祀。(注24)
注24:閔子騫(公元前536-487年):小孔子15歲,以孝行名聞天下。孔子對其評價:“德行:閔子騫。”又:“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論語•先進》)在孔子門下,他中規中辭世,虛心求教。他說:“今被夫子之教浸深,又賴二三子切磋而進之,內明去就之義,出見羽蓋龍,旃裘相隨,視之如壇上矣。”(《韓詩外傳》卷二)他侍奉孔子“唁唁如也”,孔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唐玄宗二十七年追贈他為“費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追封其為“琅邪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改封為“費公”。
冉耕(公元前544-?年):小孔子7歲。孔子對其評價:“德行:冉伯牛。”時人認為他的德行修養與孔子“具體而微”(見《孟子•公孫丑上》)。唐玄宗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追贈他為“鄆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追封他為“東平公”,南宋度宗改封為“鄆公”。
冉雍(公元前522-?年):小孔子29歲。孔子對其評價:“德行:仲弓。”子貢說他:“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不遷怒,不深 怨,不錄舊罪,是冉雍之行也。”(引見《孔子家語•弟子行》)冉雍“居敬而行簡”的行政主張得到孔子的極高評價,他說:“雍也,可使南面。”(見《論語•雍也》)東漢永平十五年祠冉雍,唐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追封他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天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薛公”。
宰予(公元前522-458年):也叫宰我,小孔子29歲,追隨孔子周遊列國,其人利口辩辞,孔子對其評價:“言语:宰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宰我為臨菑大夫,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孔子恥之。”《孟子•公孫丑上》說他:“智足以知聖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他為“齊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臨淄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齊公” 。
子貢(公元前520-?年):也寫作“子贛”,又稱作“衛賜”。端木,復姓。小孔子31歲,是孔子周游至衛國時所收弟子,從此一直跟隨孔子,孔子死後,為其守墓六年,之後游歷他國,終老於齊。他利口巧辭,孔子說他“侃侃如也”(《論語•先進》)將其列入:“言语”一檔。盛贊他“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先進》),說“賜之敏賢於丘也”,季康子問子貢可否從政,孔子回答:“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意謂子貢通達事理,從政沒什麼難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頌揚他“喜揚之美,不能匿人之過”。史記貨殖列傳又讚揚他的經濟頭腦,能預知市場行情,“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唐玄宗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贈他為“黎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追封他為“黎陽公”,南宋度宗咸淳二年改封為“黎公”。
冉求(公元前522-?年):小孔子29歲,與冉伯牛、冉雍同宗,曾為季氏宰,率魯軍擊敗齊軍。孔子對其評價:“政事:冉有。”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賦。仁則吾不知也。”(引《論語•公冶長》)孔子讚賞冉求的多才多藝,說:“求也藝!”(見《論語•雍也》)。唐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追封他為“徐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彭城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徐公”。
子路(公元前542-480年):又稱“季路”,小孔子9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於是穿儒服拜孔子為師,並隨孔子周游列國。孔子讚賞他他的事:““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論語•先進》),又說:“由也好勇過我。”(《論語•公冶長》)。子路重信諾,《論語•顏淵》說:“子路無宿諾。”子路自己說道:“士不能勤苦,不能輕死亡,不能恬貧窮,而曰我能行義,吾不信也。”(《韓詩外傳》卷二)最後挺身入難,死於衛國之亂。唐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贈他為“衛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詔封為“河內侯”,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衛公”。
子游(公元前506-?年):亦稱“言游”、“叔氏”,小孔子45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云:“子游既已受業,為武城宰。孔子過,聞弦歌之聲。孔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遊曰:‘昔者偃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孔子以為子游習於文學。”郭沫若在其《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中認為《禮記•禮運》篇“是子游氏之儒的主要經典”。 東漢明帝十五年以其配祭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他為“吳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丹陽公”,後又改為“吳公”。
卜子 名商,字子夏,魏人,一作衛人。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開元八年升十哲位。
顓孫子 名師,字子張,陳人。唐開元八年從祀,宋咸淳三年升十哲位。
有子 名若,字子若,魯人。唐開元八年從祀。國朝乾隆元年升祔十哲。
朱子 名熹,字元晦,宋婺源人。淳祐元年從祀,國朝康熙五十一年升祔十哲。(注25)
注25:子夏(公元前507-?年):小孔子44歲,亦稱“卜子夏”、“卜先生”。孔子將其列入文學一檔,他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他力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認為“雖小道,必有可觀者”(《論語•子張》)。子夏對《詩》、《書》、《禮》、《樂》的傳述與發明有一定貢獻,也是《公羊傳》與《榖梁傳》的發軔人。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他為“衛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贈“東阿公”,後又改為“衛公”。
子若(公元前518-?年):小孔子33歲。他深刻發揮了孔子“仁”的思想,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他認為欲“仁”則在“禮”,他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孔子既沒,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共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東漢永平十五年配祀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他為“汴伯”, 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平陰侯”,後又改為“衛公”。清乾隆三年被列為“十哲”之一。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又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其父為致和尉,熹因僑居建州(今福建建甌)。紹興舉進士第,歷高、孝、光、寧四朝,凡所奏聞,皆正心誠意齊治平均之道。累官轉運副使,煥章閣待制,秘閣修撰,終寶文閣待制。朱熹膀廳事曰紫陽書堂,故稱紫陽,又創草堂於建陽雲谷,膀曰晦菴,自稱雲谷老人,亦曰晦翁。晚年居建陽之考亭講學,故人稱考亭學派。卒,諡“文”,寶慶中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朱熹少時,不遠數百里,徒步師從李侗、羅從彥,從中盡得程氏之傳。他說:“大學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其為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嘗謂聖賢道統之傳散在方冊,聖經之旨不明,而道統之傳始晦。於是竭其精力,以研窮聖賢之經訓。所著書有:《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大學中庸章句》、《或問》、《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西銘解》、《楚辭集注辨證》、《韓文考異》;所編次有:《論孟集議》、《孟子指要》、《中庸輯略》、《孝經刊誤》、《小學書》、《通鑒綱目》、《宋名臣言行錄》、《家禮》、《近思錄》、《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錄》等,皆行於世。熹沒,朝廷以其《大學》、《語》、《孟》、《中庸》訓說立於學官。
兩廡 各十二楹,臺高三尺,內祀七十二賢及先賢、先儒。明以前皆稱封爵,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某子,先儒某子。國朝稱先賢、先儒,不稱子。又周、程、張、朱五子,明稱先儒,崇禎十五年改稱先賢,升七十子之次,國朝因之。(注26)
注26:周、程、張、朱五子:指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朱熹。
東廡從祀先賢位皆西嚮。
公孫僑 字子產,鄭公族。國朝咸豐七年從祀。
林放 字子邱,魯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明嘉靖九年改祀於鄉,國朝雍正二年復祀。
原憲 字子思,魯人。
南宮适 南宮,復姓,字子容,魯人。适,一作縚。
商瞿 字子木,魯人。
漆雕開 漆雕,復姓,字子開,魯人。一作字子若,蔡人。
司馬耕 司馬,復姓,字子牛,宋人。
梁鳣 鳣,一作鯉,字叔魚,齊人。
冉孺 孺,一作儒,字子魚,魯人。一作字子魯,一作字子曾。
伯虔 字子晳。虔,一作處。字楷,一作字子楷,一作字子析,魯人。
冉季 字子產,一字子達,魯人。
漆雕徒父 字子有。一作名從,一作名從父,字子文。魯人。
漆雕哆 哆,一作侈。字子斂,魯人。
公西赤 公西,復姓,字子華,魯人。
任不齊 字選,一作字子選,楚人。
公良孺 公良,復姓,字子正,陳人。
公肩定 公肩,復姓,字子中,魯人。一作公堅,字子仲。一作衛人。
鄡單 字子家,魯人。鄡,一作鄥。
榮(氵旂) (氵旂)一作旗,一作旂,一作祈,字子祺,一作子祈。魯人。
左人郢 左人,復姓,字行,一作子行,魯人。一作左郢。
罕父黑 罕父,復姓,字子索。罕,一作宰,字子黑,魯人。
鄭國 字子徒,本作嶭邦,字子從,魯人。漢避高祖諱,以國易邦,嶭訛作鄭。
原亢 字藉。亢,一作抗。一作桃,字子藉,魯人。
亷潔 字庸。潔,一作絮。字子曹,衛人。
叔仲會 叔仲,復姓。字子期。一作仲叔噲,魯人。一作晉人。
公西輿如 字子上。一作公西輿,魯人。
邽巽 巽,一作選。一作名國選,字子斂,一作字子飲。魯人。
陳亢 字子亢,一字子禽,一字子元,陳人。
琴張 張,一作牢。字子開,一作字子張。衛人。
步叔乘 步叔,復姓。字子車,齊人。步,一作少。
秦非 字子之,魯人。
顏會 會,一作噲。字子聲,魯人。
以上俱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注27)
注27:公孫僑(公元前?-522年):又字子美,鄭國宰相,執政22年,與孔子同時而稍大於孔子。“孔子嘗過鄭,與子產如兄弟云。及聞子產死,孔子為泣曰:‘古之遺愛也!’”他主张德政,“子產謂韓宣子曰:‘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史記•鄭世家》)他贊同“禮”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提出“以寬服民”、“以猛服民”的理政方針。對此孔子稱讚道:子產“惠人也。”孔子對子產的總體評價是:“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 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公冶長》)。
林放:生卒年不詳。一說為孔子弟子,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無孔子弟子的記載。《論語•八佾》載:“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林放發問深刻,說明他對“禮”有很深的理解。另一條記載是:孔子要冉有阻止季氏祭祀泰山的僭越行為,冉有說“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若林放乎?”意思是:林放也知道泰山神不會接受季氏之祀的。
原憲(公元前525-?年):也稱原思、仲憲,小孔子36歲。曾做過孔子管家,給他粟米九百斛,他推辭不受,以安貧樂道著稱。東漢王符《潛夫論•交際》說:“論古則知稱(伯)夷、(叔)齊、原(憲)、顏(回),言今則必官爵職位。”孔子死後,原憲遂投身於草澤中。原憲窮不失志,他說:“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東漢永平十五年明帝祭孔,原憲配祭。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任城侯”。
南宮适:孔子弟子南容,即南宮敬叔(見《世本》),生卒年不詳,是位尚德之人。《論語•憲問》:“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孔子學生中被其稱為“君子”者兩人,南宮是其一。又,孔子視南容為可託付之人,“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論語•公冶長》)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南容為“郯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龔丘侯”。
商瞿(公元前522-?年):小孔子29歲,《孔子家語》說他“特好易,孔子傳之志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孔子傳《易》於瞿,瞿傳楚人馯臂子弘,弘傳江東人矯子庸疵,疵傳燕人周子家豎,豎傳淳于人光子乘羽,羽傳齊人田子莊何,何傳東武人王子中同,同傳菑川人楊何。何元朔中以治《易》為漢中大夫。”
漆雕開(公元前540-?年),小孔子11歲。《論語•公冶長》:“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孔子以為他是做官的料,而子開卻自廉,推辭。孔子十分高興他有志於《書》的鉆研精神。“漆雕之議,不色撓,不目逃,行曲則違於臧獲,行直則怒於諸侯,世主以為廉而禮之。”(見《韓非子•顯學》)孔子死後,他與門人成就為“漆雕氏之儒”,被《韓非子》列為“八儒”之一。著有《漆雕子》13篇(見《漢書•藝文志》)東漢永平十五年配祀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滕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平輿侯”。
司馬耕(公元前?-481年):宋國貴族,其兄司馬桓桓魋作亂,司馬耕遂與之斷絕兄弟關係(見《左氏春秋》哀公十四年)。《論語•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吾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牛多言而躁。問仁於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訒。’”訒,即“忍”,孔子針對其性格而勸誡於他。東漢永平十五年配祀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他為“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楚丘侯”,後又改稱“睢陽侯”。
梁鳣zhān(公元前512-?年):小孔子39歲。梁鳣史載不多,《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云:他年三十未有子,欲出其妻。商瞿謂曰:“子未也,昔吾年三十八無子,吾母為吾更取室,夫子使吾之齊,母欲請留吾,夫子曰:‘無憂也,瞿過四十,當有五丈夫子。’今果然,吾恐子自晚生耳,未必妻之過.”從之,二年而有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他為“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千乘侯”。
冉孺(公元前501-?年):孔子弟子,小孔子50歲,事蹟不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紀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臨沂侯”。
伯虔(公元前501-?年):孔子弟子,小孔子50歲,事蹟不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沐陽侯”。
冉季: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東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諸城侯”。
漆雕徒父:《孔子家语》写作“漆雕從,字子文。”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句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高苑侯”。
漆雕哆: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
公西赤(公元前509-?年):小孔子42歲,他志於儒家禮儀的研究與實踐。《論語•先進》記載孔子問他的志趣,他說:“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孔子:“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論語•公冶長》孔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東漢永平十五年起為歷代祭孔時公西赤也一同受祭。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鉅野侯”。
任不齊: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任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當陽侯”,明嘉靖九改稱“任子”。
公良孺:生卒年不詳。孔子弟子。《史記•孔子世家》云:“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為人長賢,有勇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於匡,今又遇難於此,命也已。吾與夫子再罹難,寧鬥而死。’鬥甚疾,蒲人懼。”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東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牟平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公子”,清改稱“先賢公良子”。
公肩定: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新田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梁父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公子”。
鄡單qiāoshàn: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铜鞮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聊城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鄡子”。
榮(氵旂):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雩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厭次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榮子”。
左人郢: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臨淄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南華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左子”,清稱其為“左人子”。
罕父黑: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乘丘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祁郷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罕父子”。
鄭國:《孔子家語》作“薛邦”,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榮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朐山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鄭子”。
原亢:一稱“原亢藉”。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萊蕪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樂平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原子”。
亷潔: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莒父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胙城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亷子”。
叔仲會(公元前501-?年):《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云:“叔仲會,魯人,字子期,少孔子五十歲,與孔琁年相比。每孺子之執筆記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孟武伯見孔子而問曰:‘此二孺子之幼也,於學豈能識於壯哉?’孔子曰:‘然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瑕丘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博平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叔仲子”。
公西輿如: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重丘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臨朐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公西子”。
邽巽ɡuīxùn:《孔子家語》作“邽選”,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平陸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高堂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邽子”。
陳亢(公元前511-?年):少孔子40歲。陳亢與孔子兒子鯉同學於孔子,陳亢問鯉,父親對你是否有特殊關照?伯魚說:“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聞知大為驚嘆,讚賞孔子教子與教弟子並無不同(《論語•季氏》)。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南頓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陳子”。
琴張:生卒年不詳。《孔子家語》將其列為孔子弟子。《左氏春秋》昭公二十年說“琴張聞宗魯死,將往弔之。仲尼曰:‘齊豹之盜,而孟縶之賊,女何弔焉?’”原來宗魯由齊豹推薦,得到衛靈公兄長孟縶任用。齊豹作亂,宗魯願殉死相助。齊豹攻擊孟縶,宗魯以身遮擋而死。孔子認為宗魯不義而死,不該往弔。(注者按:今人楊伯峻說:“此琴張非孔丘弟子。”楊氏為臆斷,不足信。)又《孟子•盡心》:“琴張、曾哲、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也。”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南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頓丘侯”,政和六年改封為“平陽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琴子”。
步叔乘: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淳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博昌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步叔子”。
秦非: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汧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華亭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秦子”。
顏會: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朱虛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濟陽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顏子”。
顏何 字冉,一作字“稱”,魯人。
縣亶 亶,一作豐,字子象,魯人。
以上俱以上俱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明嘉靖九年罷祀。國朝雍正二年復祀。(注28)
注28:顏和: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平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堂邑侯”。
縣亶: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封賜不詳。
牧皮 魯人。
樂正克 周人
萬章 齊人。
以上俱國朝雍正二年從祀。(注29)
  注29:牧皮:生卒年不詳。孔子弟子,以狂稱。《孟子•盡心》:“琴張、曾哲、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也。”《孟子盡心下》:“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在孔子、孟子心中,牧皮是位心大言大之人。
樂正克(公元前?-200年):樂正,復姓,名克,字子春。孟子學生,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著有《學記》(即《禮記•學記》)。他創立的“樂正氏之儒”,被《韓非子》列為“八儒”之一(見《韓非子•顯學》)。樂正克非常看重儒家的誠信,《韓非子•說林下》記載這樣一件事:“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齊人曰:‘鴈也。’魯人曰:‘真也。’齊曰:‘使樂正子春來,吾將聽子。’魯君請樂正子春,樂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愛之。’答曰:‘臣亦愛臣之信。’”
萬章:生卒生不詳。孟子弟子,《孟子》七篇中有“萬章章句”凡十八章,萬章名字出現22次之多,對孟子有“堯以天下與舜”、“伊尹以割烹要湯”、“敢問友”、“敢問交際”等之問達38次之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宋政和五年封為“博興伯”,從祀孟廟。
周敦頤 字茂叔,宋道州人。
程顥 字伯淳,宋河南人。
以上俱宋淳祐元年從祀。
邵雍 字堯夫,宋河南人。
咸淳三年從祀。(注30)
注30:周敦頤(公元1017-1073年):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初為公寧主簿,調南安軍司理參軍,移桂陽令,有政績。徙知南昌,歷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甯初知郴州,擢廣東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以洗冤澤物為己任。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祖。程頤、程顥皆其弟子,卒諡元公。因所居濂溪並開設濂溪書院,世稱濂溪先生。
程顥(公元1032-1085年):字伯淳,北宋伊川人。早年師從周敦頤,舉進士,歷任鄠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等。神宗數召見,進說以正心窒欲、求賢育才。後因與王安石新法不合,出為镇寧軍判官。哲宗時為宗寧寺丞,未赴卒。時人認為“孟子之後,一人而已”。文彥博采眾論,題其墓曰“明道先生”,後人集其文及語錄名《程子遺書》,淳祐二年追封為“豫國公”,配祀孔廟。
邵雍(公元1011—1077年):字堯夫。其先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從父徙共城(今河南輝縣)。北海李之才授以圖書《先天象數》學,雍多所自得。與富弼、司馬光等相從游。務農,僅給衣食,名其居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朝廷多次授官,皆不赴。元祐中賜諡“康節”。著有《觀物篇》、《漁樵問答》、《伊川擊壤集》、《先天圖》、《皇極經世》等,成就為北宋《易》學大師。
西廡從祀先賢位皆東嚮
蘧瑗 字伯玉,衛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明嘉靖九年改祀於鄉。國朝雍正二年復祀。
澹臺滅明 澹臺復姓。字子羽,魯武城人。
宓不齊 字子賤,魯人。
公冶長 長,一作萇,字子長,齊人。一作魯人,一作字子芝。
公晳哀 公晳,復姓,字季次。晳,一作哲,一作析。哀,一作克。一作字季沈,齊人。
高柴 字子羔,一作字子皋,齊人。一作衛人。
樊須 字子遲,魯人。一作齊人。
商澤 字子季,一作字子秀,魯人。
巫馬施 巫馬,復姓。施,一作期,字子期,一作字子旗,便人。一作陳人。
顏辛 辛,一作幸。字子柳,魯人。
曹卹 字子循,蔡人。
公孫龍 公孫,復姓。字子石。龍,一作寵,衛人。一作楚人。
秦商 字子丕,一作字不慈,魯人。一作楚人。
顏高 字子驕,魯人。高,一作刻,一作尅,一作字子喬。
壤駟赤 壤駟,復姓。字子徒,一作字子從,秦人。壤,一作穰。
后作蜀 后作,復姓。字子明,一作字子蜀,秦成紀人。后,一作左,一作石。
公夏首 公夏,復姓。字乘首。一作守,字子乘,魯人。
后處 字子里。后,一作石,字里之,齊人。
奚容蒧 奚容,復姓。字子晳,衛人。一作奚姓,字子偕,魯人。
顏祖 字襄祖。一作相,字子襄。魯人。
句井疆 句井,復姓。字子疆,衛人。一作字子野,一作字子孟。
秦祖 字子南,魯人。一作字子男,一作秦人。
縣成 字子祺,一作字子期,一作字子橫,魯人。
公祖句茲 公祖,復姓。字子之,魯人。一作名茲,一作名句。
燕伋 伋,一作級,字思,一作字子思,秦人。
樂欬 字子聲。欬,一作欣,字聲,魯人。
狄黑 字晳,一作字晳之,衛人。
孔忠 忠,一作弗,字子蔑,孔子兄孟皮子。
公西蒧 字子上,一作字子尚,魯人。蒧,一作減。
顏之僕 字叔,一作字子叔,魯人。
施之常 字子恒,一作字子常,魯人。
申棖 字子周,魯人。棖,一作黨,一作棠。
以上俱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注31)
注31:蘧瑗qúyuàn:春秋時衛國大夫,歷獻公、襄公、靈公,以字伯玉行於世,與孔子同時而大於孔子。《孔子家語•弟子行》說他:“外寬而內正,自極於隱括之中,隱括所以自極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蓋蘧伯玉之行也。”衛靈公時,蘧瑗不被重用,於是大夫史魚屍諫靈公,蘧瑗終被重用。孔子聞之曰:“古之列諫之者,死則已矣,未有若史魚死而屍諫,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謂直乎?”(《孔子家語•困誓》)蘧伯玉與孔子一生摯友,孔子兩游衛,兩次住蘧伯玉家。孔子返魯之後,蘧伯玉仍派使者前來問候,孔子對使者的言談與蘧伯玉克己不倦的精神讚歎不已。(見《論語•憲問》)孔子直稱蘧伯玉為君子,《論語•憲問》載孔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莊子•雜篇•則陽》稱讚“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可知他進德為功,老而不倦,踐履篤實,光輝四射。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被封為內黃侯。
澹臺滅明(公元前522-?年):少孔子49歲,孔子弟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少孔子三十九歲。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既已受業,退而修行,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南游至江,從弟子三百人,設取予去就,名施乎諸侯。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家語•弟子行》說他:“貴之不喜,賤之不怒,苟利於民矣,廉於行己,其事上也,以佑其下,是澹臺滅明之行也。”後人從孔子反省中,得“以滅明為法”(朱熹語)的論人標準。澹臺滅明在《左氏春秋》、《論語》、《史記》、《孔子家語》及後世諸多著作均有其生平事蹟的記載。東漢永平十五年受到皇帝的祭祀,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升為“金鄉侯”,從祀孔子。
宓不齊(公元前521-?年):伏生之後(“伏”與宓通),少孔子30歲。他極具行政之才。孔子將宓不齊理政才能歸於魯國的儒家教化,說:“子賤君子哉!魯無君子,斯焉取斯?”宓不齊成為孔子口稱“君子”之人。《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说他“有才智,仁爱百姓,不忍欺,孔子大之”。《說苑》云:“宓子賤理單父,彈琴,身不下堂,單父理。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而單父亦理。巫馬期問其故。宓子賤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勞,任人者逸。’”孔子聞知後說道:“惜哉不齊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則庶幾矣。”(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論語》、《史記》、《孔子家語》、《呂氏春秋》、《韓詩外傳》、《說苑》、《新書》、《論衡》等早期典籍均有宓不齊及治單父的記載。東漢永平十五年受到皇帝的祭祀,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單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升為“單父侯”。
公冶長:生卒年不詳。他通鳥語。《論繹》說他從衛返魯途中,“聞鳥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須臾,見一老嫗當道而哭。冶長問之,嫗曰:‘兒前日出行,於今不反,當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長曰:‘向聞鳥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嫗兒也。’嫗往看,既得嫗兒也,已死。嫗即告村司。村司問曰:‘從何得知之?’嫗曰:‘見冶長,道如此。’村官曰:‘冶長不殺人,何緣得知之?’因錄冶長付獄。”《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長可妻也,雖在累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將女兒嫁給他,足見孔子對公治長的信任程度。東漢永平十五年受到皇帝的祭祀,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莒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改封“高密侯”,明嘉靖九年稱“先賢公子”。
公晳哀:生卒年不詳,孔子弟子。他修德養性,追求身心完美。《史記•游俠列傳》云:“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敬合當世,當世亦笑之。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孔子鄙視弟子投身權貴為其家臣,而公晳哀“未嘗屈節人臣,孔子特歎貴之。”(《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孔子曰:“天下無行,多為家臣,仕於都;唯季次未嘗仕。”自東漢以來多受皇家推崇,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鄭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北海侯”。
高柴(公元前511-?年):亦稱子高、季皋,孔子弟子,少孔子40歲(依《孔子家语》)。《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長不盈五尺,受業孔子”,孔子說他愚直而不知通變,且“狀貌甚惡”。子路推薦他做費郈宰,孔子大不以為然,認為那會賊害百姓。然而他卻先後任過費邑宰,衛國的刑獄官、武城宰、成邑宰,很有些政績。高柴最令時人稱道的是他的孝道。《禮記•檀弓上》說他:“執親之喪也,泣血三年,未嘗見齒,君子以為難。”《檀弓》記有這樣一段故事,說“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哀者,聞子皋將為成宰,遂為哀”。高柴行事另散於《說苑》、《孔子家語》等早期典籍。自東漢永平十五年以來一直配祀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共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共城侯”。
樊須(公元前505-?年),孔子弟子,少孔子46歲(依《孔子家語》)。在孔子弟子行中,樊遲是最好問的人。他四次問“仁”,兩次問“知”,一次問“禮”,一次問“孝”,一次問“德”,一次問“稼”,所問都在儒家仁愛道德範疇。樊遲問稼,孔子說:“小人哉,樊須也!”在孔子看來,學稼是小百姓的事,他希望能讓統治者時時處處為百姓做榜樣。樊遲善於謀略,驍勇過人。據《左氏春秋》哀公十一年記載,冉求帥左師,樊遲帥右師,采用樊遲謀略擊敗了齊國軍隊。其時樊遲也只有二十一歲。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益都侯”。
  商澤:生卒年及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僅知其以涉覽六籍為樂。唐開元二十七年封“雎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鄒平侯”。明嘉靖九年稱“先賢商子”。
巫馬施(公元前521-?年 ):孔子弟子,少孔子30歲。他不慕榮華,渴求仁義,時刻不忘孔子教導。《韓詩外傳》卷二有這樣一段故事:子路與巫馬施同在宛丘砍柴,看到一富人驅車百乘,在那裏飲酒作樂。“子路與巫馬期曰:‘使子無忘子之所知,亦無進子之所能,得此富,終身無復見夫子。子為之乎?’巫馬期喟然仰天而嘆。曰:‘吾嘗聞之夫子,勇士不忘喪其元,志士仁人不忘在溝壑,子不知予與?試予與?’孔子援琴而彈。”巫馬期也做過單父宰,《呂氏春秋•察賢》說他:“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同樣達到宓子贱的治理效果,成為春秋時期有影響的人物。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鄫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東阿侯”。
顏辛(公元前505-?年):孔子弟子,少孔子46歲(依《史記》說),事蹟不詳。《禮記檀弓下》記他反對哀公為其幼子舉喪“設拔”。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蕭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陽谷侯”。
曹卹(公元前501-?年):孔子弟子,少孔子50歲,事蹟不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曹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上蔡侯”。
公孫龍(公元前498-?年):孔子弟子,少孔子53歲。事跡不詳,此公孫龍非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子》作者。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黃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枝江侯”。
 秦商(公元前547-?年):字又寫作“丕兹”,孔子弟子,少孔子4歲。《左氏春秋》襄公十年,諸侯伐偪陽,滅之。“師歸,孟獻子以秦堇父為右,生秦丕茲,事仲尼。”杜預注說:因為秦商的父親秦堇父與孔子父親叔梁紇都因力大而聞名,所以讓秦商作孔子弟子,以德聞名天下。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上洛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馮翊侯”,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秦子”。
顏高(公元前501-?年):孔子弟子,少孔子50歲。《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有:“孔子適衛,子驕為僕,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出,而令宦者雍梁參乘,使孔子為次乘,遊過市,孔子恥之。顏刻曰:‘夫子何恥之?’孔子曰:‘詩云:覯爾新婚,以慰我心。’”乃歎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又《史記•孔子世家》云:“將適陳,過匡,顏刻為僕,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可知孔子周游列國時顏高一直為之駕車。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瑯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雷澤侯”。
壤駟赤:《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壤”寫作“穰”,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北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上邦侯”。
后作蜀:《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后”均寫作“石”。生卒年、事蹟不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郈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成紀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石子”,清代改稱“先賢石作子”。
公夏首: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元父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鉅平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公子”,清代改稱“先賢公夏子”。
后處: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營丘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膠東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公子”,清代改稱“先賢后子”。
奚容蒧diǎn: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封賜不詳。
顏祖: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臨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富陽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顏子”。
句井疆: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淇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滏陽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句子”, 清代改稱“先賢句井子”。
秦祖: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少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鄄城侯”。
縣成: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鉅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武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縣子”。
公祖句茲: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期思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即墨侯”。
燕伋: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漁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開源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燕子”。
樂欬kài: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昌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建成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樂子”。
狄黑: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臨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林慮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狄子”。
孔忠:《說苑》字“子蔑”作“子賤”。生卒年不詳,孔子兄孟皮之子,孔子弟子。《說苑•政理》記載:孔忠與宓同時為官。孔子前往孔忠治所,問他為官的得失。孔忠說有三失,孔子不高興。待第二次前往又問他為官的得失。他說:“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誦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學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祿雖少,饘粥得及親戚,是以親戚益親,也所得者二也;公事雖急,夜勤弔死視病,是以朋友益親也,所得三也。”孔子高興地說:“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亦見《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汶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鄆城侯”。
公西蒧: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祝阿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徐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公西子”。
顏之僕: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東武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宛句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顏子”。
施之常: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乘氏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臨濮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施子”。
申棖:《孔子家語》寫作“申績”,《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寫作“申黨”。 生卒年不詳,孔子弟子,封賜不詳。《論語•公冶長》有一條關於他的記載:“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倀也欲,焉得剛?’”孔子說他多欲,欲望多,則不得為剛。
左邱明 左邱,復姓。魯中都人,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
秦冉 字子開,魯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明嘉靖九年罷祀。國朝雍正二年復祀。
公明儀 公明,復姓。國朝咸豐三年從祀。
公孫丑 齊人。
以上俱國朝雍正二年從祀。(注32)
注32:左丘明(公元前531-前448年):“邱”本作“丘”,因避孔子諱,雍正三年改“丘”為“邱”。魯國太史,楚國左史倚相之子,春秋魯國附庸小邾國人,少孔子20歲,世稱“魯君子”,死葬於小邾國之君山。孔子與左丘明“語世則並生,論才則同體”(班固語),由於左丘明淵博的學識與人格魅力,深得孔子的仰慕。《論語•公冶長載》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他與孔子同觀魯國史記,孔子筆削而成《春秋》,“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史記•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丘明一生《左氏春秋》、《國語》、《世本》三大著作,使其成為中國史學、譜系學的偉大先行者、開山人(參見注者《左丘明生平與著作考辨》)。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二月以《左氏春秋》、《國語》、《世本》配享。
秦冉: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彭衙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新息侯”,明嘉靖年間罷祀。
公明儀:生卒年不詳,春秋南武城人,生卒年不詳,子張門人,一說為曾子弟子,《孟子》中有孟軻與公明儀對話,可知兩者是同時人。《孟子•滕文公上》云:公明儀嘗誦周公之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又《孟子•離婁下》有:“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异。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公明儀還是一位操琴高手,梁僧佑《弘明集》說:“昔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為蚊虻孤犢之聲,於是奮耳掉尾,蹀躞而聽之。”
公孫丑:姓公孫,名丑,齊人。生卒年不詳,孟子弟子。《孟子》有《公孫丑上、下》二章,集中體現孟子的仁義、性善思想。朱熹說:“孟子未嘗得政,丑蓋設辭以問也。”“公孫丑問:‘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在孟子心中,管仲、晏子推行的是霸道,而非王道,不足與論。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宋政和政五年追封他為“壽光壽伯”。
張載 字子厚,宋大梁人,僑寓郿縣。
程頤 字正叔,顥弟,宋河南人。
以上俱宋淳祐元年從祀。(注33)
  注33:張載(公元1020-1078年):郿縣橫鎮人,字子厚,少孤,二十一歲以書謁范仲淹,仲淹勸讀《中庸》,又謁諸釋老,反而求之六經。曾坐虎皮,講《易》於京師,程頤兄弟與之論《易》。嘉祐間舉進士,熙寧初為崇政殿校書,不久隱於南山與諸生講學變化氣質之道。其學以《易》為宗,以《中庸》為的,以《禮》為禮,以孔、孟之道為終極追求,成為宋代理學的發軔者。著有《正蒙》、《易說》、《經學理窟》等。世稱橫渠先生。南宋淳祐元年封“郿伯”,从祀孔庙,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賢张子”。
  程頤(公元1033-1107年):程顥弟,與顥同受學於周敦頤,人並稱二程。年十八遊太學,著“顏子好學論”,哲宗初擢崇政殿說書,出管西京國子監。他以《大學》、《中庸》為通途而達於六經。他說:“大抵盡仁道,即是聖人”。又說:“學者須知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提倡“格物窮理”,成為和“程朱理學”重要人物。卒諡“正公”,世稱伊川先生。有《易傳》、《經說》、《春秋傳》等。
東廡從祀先儒位皆西嚮
公羊高 齊人。
伏勝 字子賤,漢濟南鄒平人。  
以上俱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注34)
  注34:公羊高:戰國時齊國人,子夏弟子,治《春秋》,闡述春秋大義。口授傳至第五代孫壽,漢景帝時,公羊壽與弟子齊人胡毋子都著於竹,因是公羊所傳,故稱《春秋公羊傳》。
伏勝:(公元前260-161年):《史記•儒林列傳》云:“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鼂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伏勝所藏稱《古文尚書》。伏勝著有《尚書大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乘氏伯”。
毛亨 漢趙人。國朝同治二年從祀。
孔安國 字子國,孔子十一世孫。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
后蒼 字近君,漢東海郯人。明嘉靖九年從祀。
許慎 字叔重,漢汝南召陵人。國朝光緒元年從祀。(注35)
注35:毛亨:生卒年不詳,魯人,一說河間人,世稱大毛公。《府志》稱趙人,未知所出。《經典序錄》引徐整說: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蒼子,薛蒼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魯人大毛亨,毛亨作《詩訓詁傳》,以授其侄毛萇。由子夏至毛亨凡四傳,由此可知毛亨應為戰國中晚期人。一說毛亨師從荀子,則毛亨當為秦漢之交人。清馬端辰《毛詩傳箋通釋》云:“漢《藝文志》載,詩凡六家,有以故名者:《魯故》、《韓故》、《齊后氏故》、《孫氏故》是也;有以傳名者:《齊后氏傳》、《孫氏傳》、《韓內、外傳》(注者按:另有韋氏傳)是也,惟《毛詩》兼名詁訓傳。正義謂其依《爾雅》訓詁為詩立傳。”
孔安國(約公元前156-74年):孔安國學《詩》於申公,學《尚書》於伏生,司馬遷曾向他學習古文經。魯共王壞孔子舊宅,於壁中得古文《尚書》及《語論》、《孝經》,皆科斗文字,當時無能識者,安國以今文讀之。承詔作書傳,定為五十八篇,成為《古文尚書》。授都尉,武帝時為諫議大夫。竇太后喜《老子》言,不喜儒術,故孔安國出為臨淮太守。著作另有《古文孝經傳》、《論語訓解》等。
后蒼:生卒年不詳,當生活在西漢武帝至元帝之間。師從西漢經學大師夏侯始昌,通《詩》、《禮》,成《詩齊后氏傳》體系。宣帝時為博士,官至少府。以《詩》授翼奉、蕭望之,匡衡;匡衡授琅邪師丹、伏理斿君,於是《齊詩》有匡、翼、師伏之學。后蒼又師從孟卿(孟喜之父)受《禮》,說《禮》數萬言,號曰“后蒼曲臺記”,世所傳《后氏禮》。后蒼以《禮》授梁戴德、戴聖,慶普。於是《禮》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
許慎(约公元58一147年):後漢召陵人,官至太尉,南閣祭酒,性淳篤,少博學《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後漢書•藝文志》)其先著有《五經異義》,作《說文解字》,旨在駁斥今文家的解經之謬。《四庫全書提要》稱:“是書成於和帝永元十二年,凡十四篇,合目錄一篇為十五篇。分五百四十部……推究六書之義,分部類從,至為精密。”成為後世經典之作。《後漢書》贊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塗分流別,專門並興。精疏殊會,通閡相征。千載不作,淵源誰澄。”
鄭康成 名元,字康成,東漢北海高密人。
范寧 字武子,晉順陽人。  
以上俱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明嘉靖九年改祀於鄉,國朝雍正二年復祀。(注36)
注36:鄭康成(公元127-200年):名玄(“元”為避諱字)。少為鄉嗇夫,不樂為吏。永壽三年薦入太學,師從第五元先。延熹三年,拜馬融為師,三年辭歸,融喟然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玄自遊學,十餘年乃歸鄉里。家貧,客耕東萊,門徒千數百人。建寧初黨錮禍起,遂杜門專心著述。時孔融為北海相,深敬之。告高密縣:特立一鄉,曰鄭公鄉,廣開門衢,曰“通德門”,時黃巾勢盛,至,見玄皆拜,相約不入縣境。建安中徵拜大司農。所著書凡餘萬言,今存者有《毛詩箋》、《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等。《後漢書•鄭玄傳》贊曰:“玄定義乖,褒修禮缺。孔書遂明,漢章中輟。”
陸贄 字敬輿,唐嘉興人。國朝道光六年從祀。
范仲淹 字希文,宋邠州人,後徒吳縣。國朝康熙五十三年從祀。
歐陽修 字永叔,宋盧陵人。明嘉靖九年從祀。
司馬光 字君實,宋夏縣人。咸淳三年從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13:58 | 显示全部楼层
謝良佐 字顯道,宋上蔡人。國朝道光二十九年從祀。
羅從彥 字仲素,宋延平人。明萬歷四十二年從祀。
李綱 字伯紀,宋邵武人。國朝咸豐元年從祀。
張栻 字敬夫,宋緜竹人。景定二年從祀。
陸九淵 字子靜,宋金溪人。明嘉靖九年從祀。
陳淳 字安卿,宋漳州龍溪人。國朝雍正二年從祀。
真德秀 字希元,宋浦城人。明正統元年從祀。
何基 字子恭,宋婺州金華人。國朝雍正二年從祀。
文天祥 字宋瑞,江西盧陵人。國朝道光二十三年從祀。
陸秀夫 字君實,宋鹽城人。國朝咸豐九年從祀。(注37)
  注37:陸贄(公元754-805年):年十八登進士弟,又中弘辭科,唐德宗時為翰林學士,甚見親任,常居中參裁可否,時號“內相”,幸奉天日。詔書皆出其手。累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後被裴延齡所讒,貶忠州別駕卒,諡“宣”。其奏議為後世所宗。著有《陸宣公翰苑集》。
范仲淹(公元989-1052年):范仲淹兩歲而孤。宋祥符間舉進士,為秘閣校理,常激論天下事,奮不顧身。仁宗時為吏部員外郎,權開封府。有忤於宰相呂夷簡而罷知饒州,又出為陜西經略副使,守邊延州,因號令嚴明,羌人呼其為“龍圖老子”,不敢犯其境。拜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推行“慶暦新政”,失敗後出知鄧州、杭州、青州,卒於徐州。卒贈兵部尚書,諡文正。著有《范文正公集》。其心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千古人的立志準繩。
歐陽修(公元1007-1073年):幼年喪父,在母親教養下成材。二十三歲舉進士甲科,宋慶暦初授知諫院,改正言,知制誥。時韓琦、范仲淹、富弼等相繼罷去,歐陽修上疏極諫,由是出知滁州,又徒揚州、潁川。還,為翰林學士。嘉祐間拜參知政事,與韓琦同心輔政。熙寧間與王安石政見不合,以太子少師退休。歐陽修博極群書,尤以文章名冠天下。晚號“六一居士”,謂:集古錄一千卷、書一萬卷、琴一張、棋一局、酒一壺,鶴一隻是也。卒諡文忠。一生著作頗豐,涉獵經、史、文、詞,与宋祁合修《新唐书》,独撰《新五代史》。且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编为《集古录》。有《歐陽文忠公文集》。
司馬光(公元1019-1086年):原籍陜西夏縣涑水鄉。七歲聞講《左氏春秋》,即了其大旨。宋仁宗寶元初舉進士,歷同知諫院。其中請定國嗣,英宗時與議濮王典禮,均力持正論。神宗時為御史中丞,因與王安石不合,去洛居十五年。哲宗初,為門下侍郎,拜尚書左僕射,居相位八個月卒。賜“太師溫國公”,世稱“涑水先生”。司馬光為人溫良恭儉讓,且正直不阿,成為儒家模範。主編《資治通鑒》,著有《翰林草》、《注古文學經》、《易說》、《注太玄經》、《書儀》及《類篇》、《司馬文正公集》等。
謝良佐(公元1050-1103年):從學於程顥,卒業於程頤,“程門四先生”之一。舉元豐進士,任應城知縣。徽宗時召對,擬用之。良佐退曰:“上意不誠。”乃求監局,於是得監西京竹木場。因出言不遜,得罪朝廷而下獄,廢為平民。卒諡“文肅”。謝良佐治學“以禪證儒”,倡導“格物窮理”,成為宋代理學重要的過度人物。著有《論語說》,又有胡安國等所輯錄《上蔡語錄》等。
羅從彥(公元1072-1135年):宋延平(今福建南平市)人,師從二程高足楊時於蕭山,穎秀異常,楊時喜曰:“惟從顏可與言道,吾弟子千餘人無及得從彥者。”南宋建炎間任廣東博羅縣主簿,官滿,入羅浮山靜坐,絕意仕途。《四庫全書“閩中理學淵源考”提要》云:“宋儒講學,盛於二程,其門人游、楊、呂、謝號為高足。而楊時一派,由羅從彥、李侗而及朱子,輾轉授受,多在閩中。”理學大師朱熹之父即師從羅從彥,亦朱子之學所自來也。學者稱“豫章先生”,卒賜“文質”。著有《遵堯錄》、《春秋毛詩語解》、《中庸說》、《春秋指歸》、《豫章集》等。  
李綱(公元1083-1140年):邵武人。字伯紀,政和二年進士,累官至太常少卿。靖康初為兵部侍郎、尚書右丞。金人來侵,力主迎戰被謫。南宋高宗即位,首召為相,修內治、整邊防,整飭軍政,遭御史所劾,在相位七十餘日而罷。卒諡忠定。李綱負天下重望,以一身為社稷安危,每宋使至燕山,遼必問李綱安否,其為遼人畏服如此。詩文雄深雅健,喜談佛理。有《易傳內外篇》、《論語詳說》、《李綱奏議》、《建炎時政記》、《忠定集》、《梁溪集》等。
張栻(公元1133-1180年):字敬夫,一字樂齋,號南軒,南宋漢州(今屬四川)綿竹人,後遷居衡陽,南宋名相張浚之子。穎悟夙成,稍長拜師胡弘,學程氏理學,弘告以孔門論仁親切之旨,自是愈加奮厲,以古聖賢自期,作《希顏錄》以明其志。累官至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卒諡“宣”。坦蕩明白,表裏洞然,尤嚴於義利之辨,學者稱南軒先生。著有《南軒易說》、《癸巳論語解》、《癸巳孟子說》、《伊川粹言》、《南軒集》。
陸九淵(公元1139-1193年):乾道進士,任刪定官。九淵少聞靖康間事,慨然有收復大義,於是遍訪勇士,與議恢復大略。朝廷論對,因陳五事,直指時弊,於是遭給事中王信所駁。遂差主管台州崇道觀。還鄉,居貴溪之象山,學者輻湊,自號象山翁。學者稱象山先生。嘗與朱熹會講鵝湖,論辯多不合。朱熹主道問學,陸九淵主尊德性,熹好注經,陸九淵則以超悟為宗,說六經皆我注腳。故理學遂有朱陸二派。元劉塤《隱居通議》云:“其論理學,以悟為宗,尊陸九淵為正傳。”光宗時,差知荊門軍,務以德化,民俗為變。卒諡“文安”。著有《象山集》、《象山外集》、《象山語錄》等。
陳淳(公元1159-1223年):淳字安卿,號北溪,龍溪人,朱熹弟子之中,最為篤實。故發為文章,亦多質樸真摯,無所修飾。元王環翁序《北溪大全集》以為“讀其文者,當如布帛菽粟,可以濟乎人之饑寒。苟律以古文律度,聯篇累牘,風形露狀,能切日用乎否”。“又淳以朱子終身與陸九淵如水火,故生平大旨,在於力申儒、釋之辨。”(均出自《四庫全書提要》)嘉定十年授迪功郎,泉州安溪主簿,未上而卒。事蹟具《宋史》本傳。著有《北溪字義》、《北溪大全集》等。
真德秀(1178年-1235年):福建浦城人,字景元,改希元,慶元進士。理宗時知泉州,福州,召為翰林學士,拜參知正事而卒。諡“文忠”。學者稱西山先生。其學以朱熹為宗,南宋後期朱熹理學的代表人物。著有《大學衍義》、《唐書考疑》、《讀書記》、《文章正宗》、《四山甲乙稿》、《四山文集》、《四書集編》等。
何基(公元1188-1269年):何基師從朱熹之婿黃幹,窮通理學源頭,深得程朱理學精髓。南宋度宗咸淳初授史館校勘兼崇政殿說書。何基學業諄固篤實,德行高潔,他說:“為學立志貴堅,規模貴大,充踐服行,死而後已。”人稱北山先生。卒,諡“文定”。著有《大學發揮》、《中庸發揮》、《大傳發揮》、《易啟蒙發揮》、《近思錄發揮》及《文集三十卷》。
文天祥(1236-1283年):又字履善,號文山吉州盧陵人。舉進士第一,累官湖南提刑,改知贛州。南宋德祐初元兵入寇,天祥應詔勤王,拜右丞相,出使元軍講和,被拘。至鎮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溫州,進左丞相。以都督出江西,與元軍鏖戰於空坑,大潰。收拾殘兵以備再戰。衛王立,加少保,封信國公,進屯潮陽,元軍旋至,被執,拘燕三年,元世祖知其終不屈,乃殺之。臨刑,作正氣歌以見志。元主嘆為真男子。他博學富藏,精研經史。著有《文山集》、《文山詩史》。
陸秀夫(公元1236—1279年):景定初進士,才思清麗,性沈靜,不茍求人知。德祐初以禮部侍郎使軍前請和不就。益王立於福州,授為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衛王立,以秀夫為左丞相,元至元中厓山被元軍攻破,陸秀夫背負衛王趙昺投海而死。陸秀著有《记二王事》,早佚。
趙復 字仁甫,元德安人。
金履祥 字吉夫,元蘭溪人。
陳澔 字可久,元江西都昌人。
以上俱國朝雍正二年從祀。(注38)
注38:趙復(約公元1215—1306年):字仁甫,元德安(今湖北安陸)人,南宋名儒。元太宗窩闊臺命皇子闊出征江南,趙復成為俘虜。其時姚樞奉命搜訪人才,與趙復語,大悅,與之北上,楊惟中請建太極書院,遂請趙復為師,趙復乃錄其所記程、朱之書以教學者。另將三皇二帝、孔孟及程朱之學作成《傳道圖》,由是河朔始知道學。趙復為人樂易而耿介,終身不受一官,雖居燕地而不忘故土,以江漢自號,學者稱江漢先生。著有《希賢錄》,另元翰林侍讀學士郝經與他討論理學,作有《與漢上趙先生論性書》。
金履祥(公元1232—1303年):元蘭溪人,字吉甫。少有經世之志,及壯知濂洛(周敦頤理學)之學,遂窮究義理,為一代名儒。南宋德祐初以史館召,不及任用而宋亡。遂隱居著書,晚年講學於金華麗澤書院,學者稱其為仁山先生。大德間卒。元至正中賜諡“文安”。著有《大學疏義》、《尚書表注》、《通鑒前編》、《論語集注考證》、《中庸標注》、《仁山文集》等。
陳澔(公元1260—1341年):字可大,號雲莊,又號北山。博學好古,南宋時隱居不仕,教授鄉里,學者稱其為經師先生。著有《雲莊禮記集說》。《四庫全書提要》云:“明初,始定《禮記》用澔注。胡廣等修《五經大全》,《禮記》亦以澔注為主,用以取士。遂誦習相沿。”
方孝孺 字希直,明台州寧海人。國朝同治二年從祀。
嶭瑄 字德溫,明河津人。隆慶五年從祀。
胡居仁 字叔心,明餘干人。萬歷十二年從祀。
羅欽順 字允升,明泰和人。國朝雍正二年從祀。
呂枬 字仲木,明高陵人。國朝同治二年從祀。
劉宗周 字起東,明山陰人。國朝道光二年從祀。
孫奇逢 字啟元,國朝直隸容城人。道光八年從祀。
張履祥 字考夫,國朝嘉興桐鄉人。同治九年從祀。
陸隴其 字稼書,國朝浙江平湖人。雍正二年從祀。
張伯行 字孝先,國朝河南儀封人。光緒二年從祀。
西廡從祀先儒位皆東嚮(注39)
        注39:方孝孺(公元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從師宋濂弟子,及門知名士,皆出其下。他輕文藝,重教化,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洪武中為漢中府教授,蜀獻王聘其為世子師,名其廬曰“正學”。建文帝時為侍講學士,朱棣軍進入南京,召其草詔,孝孺衰绖(孝服)至,號哭響徹殿陛。成祖降榻慰勞之,顧左右授筆札曰:“詔非先生草不可。”孝孺擲筆於地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遂磔於市,宗族親友坐誅者數百人。著有《侯成集》、《希古堂稿》、《周易考次》、《宋吏要言》等,存世有《遜志齋集》。學者稱下學先生。福王時追諡“文正”。
嶭瑄nièxuān:嶭瑄,當為“薛瑄”之誤。薛瑄(公元1389-1464年),字德溫,號敬軒,明山西河津人,明初理學家。生性聰穎,兒時即能背誦《四書》,十二歲能作賦,永樂辛丑進士,官至禮部右侍郎,大理寺卿,入閣預機務。年七十二卒,贈禮部尚書,諡“文清”(事蹟具《明史•儒林傳》)。薛瑄學本程、朱,他說:“自考亭(本為朱熹晚年居處,此指朱熹)以還,斯道已大明,無煩著作,直須躬行耳。”著有《讀書全錄》二十卷、《河汾詩集》八卷、《河汾詩集》八卷、《從政名言》二卷、《薛文清集》二十四卷。《明史》稱“隆慶六年從祀先聖廟庭”。
胡居仁(公元1434—1484年):字叔心,號敬齋,明餘干(江西)人。從師吳與弼,篤實則遠過其師。《明史》說他“性行淳篤,居喪骨立,非杖不能起。”其學以主忠信為先,以求放心為要。與人語,終日不及利祿。《四庫全書提要》云:“蓋明代醇儒,以(曹)端及胡居仁、薛瑄為最”。他築室山中,四方來學者日眾,皆告之曰:“學以為己,勿求人知。”談治世,則說:“惟王道能使萬物各得其所。”之後他受聘主持白鹿書院,絕意仕途,以布衣終其身。萬暦中追諡“文敬”。著有《易象鈔》四卷、《居業錄》八卷、《居業錄類編》三十一卷、《胡文敬公集》等。
羅欽順(公元1465-1547年):明江西泰和人。弘治進士,授編修,遷南京國子司業。與祭酒章懋務以實行教士。奉親歸,因乞歸養雙親。劉瑾怒,將羅欽順削職為民。劉瑾被誅後,復官,累遷南吏部右侍郎。世宗立,擢吏部尚書。其時張璁、桂萼結黨,屏逐正人,欽順恥與同列,乃辭官。里居二十年,足不入城市,潛心格物致知之學,專心於“窮理、存心、知性”, 辨析精審,與王陽明之學形同水火。學者稱“整庵先生”。卒諡“文莊”,著有《困知記》、《整庵存稿》。
呂枬:《明史》“枬”寫作“柟rán”。呂柟(公元1479—1542年),字仲木,号涇野,今陝西高陵人。正德三年舉進士第一,授修撰。立朝持正敢言,劉瑾惡其直,欲殺之,引疾去。劉瑾被誅,以薦復官。世宗即位,上疏略曰:“克己慎獨,上對天心,親賢遠讒,下通民志,庶太平之業可致。”柟師事渭南薛敬之,其學以薛瑄為宗,守程、朱之學,以窮理實踐為主。其踐履最為篤實,嘗斥王陽明言良知之非。與湛若水、鄒守益共主講席。做官三十餘年,家無長物,終身未嘗有惰容。及卒,皇上輟朝一日,高陵人為其罷市三日。四方學士感設位持心喪。諡“文簡”,著有《易說翼》、《書說要》、《詩說序》、《禮問內外篇》、《春秋說志》、《四書因問》、《宋四子鈔釋》、《小學釋》、《涇野詩文集》等。
劉宗周(公元1578—1645年),别號念臺,浙江山陰人。萬暦進士。熹宗天啟初為禮部主事,歷右通政,因劾魏踹觀,客氏,削籍歸。崇禎初為順天府尹,時帝方綜核刑名,宗周以仁義之說進。帝不聽,謝病歸。再召授工部侍郎,累官至左都御使,因論救姜埰等革職。清军入,絶食而死。清代諡“忠介”。劉宗周學以誠意為主,慎獨為功,清修篤行。學者稱其為念臺先生。又嘗築證人書院,講學於蕺山,故人稱“蕺山先生”。著有《周易古文鈔》、《聖學宗要》、《學言》、《人譜》、《人譜類記》、《論語學案》、《道統錄》、《文集》等。
孫奇逢(公元1584—1675年):河北容城人,字啟泰,一字鐘元。明萬暦舉人,與左光斗等人相尚氣節。時魏忠賢亂政,左光被璫禍,奇逢傾心營救,時稱孫奇逢、鹿正、孫承宗為“范陽三烈士”。明末避亂易州五公山,晚歲移居輝縣蘇門山之夏峰。自明及清前後凡十一徵召皆不赴。康熙中卒。精通朱熹之說,學者稱夏峰先生。著有《四書近指》、《讀易大旨》、《理學宗傳》、《經書近旨》、《聖學錄》及史記《甲申大難錄》等若干。
張履祥(公元1611—1674年):居桐鄉楊園村,學者稱“楊園先生”。明諸生,從劉宗周學“慎獨之學”,晚年專意程、朱之學。立身端直,躬習農事,親自鈔錄《沈氏農書》。他視學者騁口辨、沽虛譽為病,故對於來學之人未嘗受其拜,一以友道處之。黃宗羲以紹述“蕺山”,鼓動天下,履祥曰:“此名士,非純儒也。”康熙中卒,浙江學使雷鋐為其立碑,稱其為“理學真儒”。同治九年從祀孔廟,開“由凡入聖”之先。著有《楊園全書》。
陸隴其(公元1630—1692年):平湖人,字稼書,康熙進士,曆官嘉定、靈壽知縣,有惠政,譽“天下第一清廉”。行取四川道監察御史。因再疏畿輔民情,招致府怨,引疾歸。建“爾安書院”,講學、著書。卒諡“清獻”。其學以居敬窮理為主,他崇尚程、朱,力闢王守仁為禪學。論者稱其為程、朱之統,自明薛瑄、胡居仁之後,惟陸隴其得正宗。著有《四書大全》、《困勉續錄》、《松陽講議》、《古文尚書考》、《讀書志疑》、《讀禮志疑》、《禮經會元注》、《讀朱隨筆》、《三魚堂文集》等。
張伯行(公元1651—1725年):字孝先,晚号敬庵,河南儀封(今蘭考)人。康熙進士,累官至禮部尚書,以清廉剛直稱,政績在福建、江蘇尤著,康熙稱他為“天下清官第一”。其學以程、朱為主,及門受學者數千人。卒贈太子太保,諡“清恪”。編輯書籍有《道學源流》、《道統錄》、《伊洛淵源錄》、《小學衍義》、《小學集解》、《養正類編》等十三種。自著《困學錄、續錄》、《正誼堂文集》等。
穀梁赤 字元始,魯人。
高堂生 字伯,魯人,本齊公族。   
以上俱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注40)
        注40:穀梁赤:戰國時人。唐楊士勛《榖梁傳疏》云:“榖梁子名淑,字元始,魯人,一名赤。愛經於子夏,為經作傳,故曰《榖梁》。傳孫卿,孫卿傳魯人申公,申公傳博士江翁,其後魯人榮廣大善《榖梁》,又傳蔡千秋,漢宣帝好《榖梁》,擢千秋為郎,由是《榖梁》之傳大行於世。”其始,《榖梁》皆口授,至西漢宣帝時始書之於帛,成《春秋榖梁傳》。
        高堂生:生卒年不詳。高堂復姓,名伯,秦漢之交時魯人。《史記•儒林列傳》索隱謝承云:‘秦氏季代有魯人高堂伯’,則‘伯’是其字。云‘生’者,自漢已來儒者皆號‘生’,亦‘先生’省字呼之耳。”《儀禮鄭註句讀原序》:“秦氏任刑廢禮,此書熄。漢初高堂生傳《儀禮》十七篇。”《史記•儒林列傳》“諸學者多言《禮》,而魯高堂生最本。《禮》固自孔子時而其經不具,及至秦焚書,書散亡益多,於今獨有《士禮》,高堂生能言之。”所以,言《禮》者多宗之。
董仲舒 漢廣川人。元至順元年從祀。
劉德 漢河間王。國朝光緒二年從祀。
毛萇 漢趙人,亨子。
杜子春 漢河南緱氏人。   
以上俱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注41)
        注41:董仲舒(公元前179-104年):《史記•儒林列傳》云:“廣川(今河北景縣南)人也。以治春秋,孝景時為博士。下帷講誦,弟子傳以久次相受業,或莫見其面,蓋三年董仲舒不觀於舍園,其精如此。進退容止,非禮不行,學士皆師尊之。”武帝時以賢良對天人三策,武帝采其“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策。為江都相,廢為中大夫,以言災異下獄,後為膠西王相,以病免。董仲舒所謂儒術,實陰陽五行之說。他說孔子《春秋》是“應天作新王之事,時正黑統,王魯,尚黑,絀夏、親周、故宋”。(《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於是成為何休《公羊》一派尊崇的所謂“《春秋》大義”。著有《春秋繁露》、《董子文集》。
劉德(公元前?-130年):漢景帝第三子,景帝前元二年立為河間王(今河北獻縣境)。修學好古,實事求是。秦始皇焚書,典籍湮燬。他廣搜四方民間善書,“不以千里為遠,而自致也”。必為好寫與之,留其真。所得皆先秦古文舊書,其藏書多於朝廷。又立《毛氏詩》、《左氏春秋》博士,精研《禮》、《樂》,被服行止,必於儒者。於是山東諸儒,多從之遊。在漢初崇尚黃老的背景之下,河間儼然儒家聚集地。卒諡“獻”。
毛萇:生卒年不詳,大毛公毛亨之侄。萇為河間獻王博士,官至北海太守。萇以《詩》授貫長卿,則毛萇應為漢初景帝時人。毛萇治《詩》尤精於毛亨,作《毛詩訓故傳》,世稱小毛公。毛萇生時,《詩》有齊、魯、韓三家,《毛詩》未得立於學宮。其後有貫長卿《序詩》,鄭玄作《箋》,齊、魯、韓三家遂廢,而毛詩乃大行。(注者按:大、小毛公籍貫眾說紛紜,今依鄭玄《詩譜》,曰:“魯人大毛公為《訓詁》,傳於其家,河間獻王得而獻之,以小毛公為博士。”)
杜子春(约公元前30—公元58年):後漢緱氏(今屬河南偃師)人,生於前漢末,受《周禮》於劉歆。時值兵革疾疫,劉歆弟子多死,惟子春至後漢明帝永平初尚存,年且九十,家於南山。鄭眾、賈逵等皆往受業,《周禮》之學始得流傳。
諸葛亮 字孔明,後漢瑯琊陽都人。國朝雍正二年從祀。
王通 字仲淹,隋龍門人,後家河汾。明嘉靖九年從祀。
韓愈 字退之,唐南陽修武人。宋元豐七年從祀。
胡瑗 字翼之,宋泰州海陵人。明嘉靖九年從祀。
韓琦 字穉圭,宋相州人。國朝咸豐二年從祀。
楊時 字中立,宋將樂人。明宏治八年從祀。
尹焞 字彥明,一字德充,宋洛陽人。國朝雍正二年從祀。
胡安國 字康侯,宋崇安人,明正統元年從祀。
李侗 字愿中,宋劍浦人。明萬歷四十二年從祀。
呂祖謙 字伯恭,宋東萊人,後徒壽州。景定二年從祀。
袁燮 字和叔,宋鄞縣人。國朝同治七年從祀。
黃幹 字直卿,宋福州閩縣人。國朝雍正二年從祀。
輔廣 字漢卿,宋趙州人。國朝光緒五年從祀。
蔡沈 字仲默,宋建陽人,元定子明。正統元年從祀。(注42)
注42: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後漢陽都(今山東沂南)人,字孔明,少孤,避難荊州,躬耕隴畝,自比管仲、樂毅。徐庶謂劉備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劉備詣亮,三往乃見。後從劉備敗曹操於赤壁,收江南。成都平,拜為丞相。劉備卒,受詔輔後主,封武鄉侯,領益州牧。他東和孫權,南平孟獲,志在收復中原。卒於軍中,諡“忠武”。亮精於巧思,推演《八陣圖》,著有《諸葛武侯集》。《三國志•蜀志》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實儒家學說實踐者。
王通:生卒年不詳,生活於陳太建與隋大業之間,龍門人,字仲淹。幼年篤志於學,隋文帝仁壽間四游長安,上《太平十二策》,其策不被朝廷采用。退居河汾教授,受業者千數人,其中薛收、房玄齡、李靖、魏征等皆北面受王佐之道。著作有仿《春秋》而作《元經》、比擬《論語》而作《中說》,所作不為諸儒稱道,故其書不顯,只有《中說》流傳於世。隋焬帝大業中召為著作郎、國子博士,皆不就。卒年三十七。門人諡其“文中子”。
韓愈(公元768—824年):生三歲而孤,由嫂撫養。少年即知讀書,稍長盡通《六經》百家學,舉進士。由推官調四門博士,遷監察御史。上疏極言宮市,貶為山陽令。元和中復為博士,累遷中書舍人、刑部侍郎,因諫憲宗迎佛骨而貶潮州等地剌史。後召拜國子祭酒,轉刑部侍郎。長慶中卒,贈禮部尚書,諡“文”。《新唐書•韓愈傳》說:“愈性明銳,不詭隨。與人交,始終不少變。成就後進士,往往知名。經愈指授,皆稱‘韓門弟子’。”他生性弘通,獎掖後進,以弘揚儒家仁義為事。文章宏深奧衍,佐佑《六經》,成一家言,後學之士取為師法。著有《韓昌黎集》四十卷,《外集》十卷。
胡瑗(公元993—1059年):宋泰州海陵人。以經術教授吳中,景祐初更定雅樂。范仲淹薦之,以布衣對崇政殿,授校書郎。以保寧節度使教授湖州,弟子數百人。胡瑗設經義、治事二齋。經義以教授儒家經典;治事以教授“致天下治理”,令諸生各就其志。慶曆中范仲淹興辦新型太學,下湖州取其法,並著成太學條令。並詔其進太學主持,一時其徒益眾,禮部所得士,瑗弟子十居四五。范仲淹稱其“孔孟衣缽,蘇湖領袖”。官太常博士卒,諡“文昭”。學者稱“安定先生”。著有《周易口義》、《洪範口義》及《論語說》、《春秋口義》等。
韓琦(公元1008-1075年):字稚圭,自號贛叟,宋天聖中舉進士,方唱名,太史奏五色雲見。初授將作監丞,進樞密直學士,陝西經略安撫招討使,與范仲淹久守邊疆,名重一時。邊人謠曰:“軍中有一韓,西賊聞之心寒;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驚破膽。”仁宗嘉祐元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六年閏八月,遷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封儀國公。英宗時拜右僕射,封魏國公。神宗時拜司徒,兼侍中,換節永興軍。卒,諡忠獻。韓琦每臨危難,知無不為,多決大策,以安社稷。《宋史•韓琦傳》說他“天資朴忠,折節下士,無賤貴,禮之如一”為儒家學說的實踐者。
楊時(公元1053—1135年):《宋史》本傳雲:“幼穎異,能屬文,稍長,潛心經史。熙甯九年,中進士第。時河南程顥與弟頤講孔、孟絕學于熙、豐之際,河、洛之士翕然師之。時調官不赴,以師禮見顥於潁昌,相得甚歡。其歸也,顥目送之曰:‘吾道南矣。’”《四庫全書提要》云:“宋楊時撰。時字中立,南劍州將樂(今屬福建)人。熙甯九年進士,官至國子祭酒。南宋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兼侍讀,以龍圖閣直學士提舉杭州洞霄宮。卒諡“文靖”。事蹟具《宋史》本傳。時始以師禮見明道(指程顥)於潁昌,相得甚歡。明道歿,又見伊川(指程頤)於洛。南渡以後,朱子及張栻等皆誦說程氏,屹然自辟一門戶。其源委脈絡,實出於時。”楊時師事二程,親承指授。著有《二程粹言》、《龜山集》。明弘治八年八月追封楊時為“將樂伯”從祀。
尹焞(公元1061-1132年):尹焞少時師事程頤,嘗應舉,發策有誅元祐諸臣議,焞曰:“噫,尚可以干禄乎哉!”不對而出,終身不就舉。靖康初種師道薦焞德行可備勸講,召至,懇辭還山,賜號“和靖處士”。之後戶部尚書梅執禮、御史中丞呂好問、戶部侍郎邵溥、中書舍人胡安國合奏:“河南布衣尹焞學窮根本,德備中和,言動可以師法,器識可以任大,近世招延之士無出其右者。朝廷特召,而命處士以歸,使焞韜藏國器,不為時用,未副陛下側席求賢之意。望特加識擢,以慰士大夫之望。”次年,金人陷洛,尹焞闔門被害,焞死復蘇,門人舁置山谷中而免。紹興初召為崇政殿說書,兼侍講。時金人來議和,焞上書非之,曰:“《禮》曰:‘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今陛下信仇敵之譎詐,而覬其肯和以紓目前之急,豈不失不共戴天、不反兵之義乎?”朝廷不納,乞歸。著有《論語解》、《門人問答、《和靖集》。
胡安國(公元1074—1138年):字康侯,紹聖進士,拜太學博士,父喪,遂歸。靖康初擢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皆辭不受。南宋高宗時張浚薦為中書舍人,兼侍講。王安石以為《春秋》乃“斷爛朝報”,於是廢《春秋》立於學宫。安國謂:“先聖手所筆削之書,乃使人主不得聞講說,學士不得相傳習,亂倫滅理,用夏變夷,殆由乎此。”故而專講《春秋》,並著《春秋傳》,成為南宋乃至元、明、清初的官學。胡安國《春秋傳》成于宋朝南渡之後,感激時事,根據自己的臆斷立意解說,往往借《春秋》以寓意,與《春秋》本意並不相合,直到清康乾時期方以《左氏春秋》取代。其著作另有文集十五卷、《資治通鑒舉要補遺》一百卷。
李侗(公元1093—1163年):南劍(今福建南平)人,字願中,從學羅從彥,為所稱許。退而結茅山田,謝絕世故,飲食或不充,怡然自得。李侗酷愛儒家“仁學”與《孟子》“盡性、養氣”學說。隱居山村40余年,常靜坐涵養心氣。精心教授門徒,其中得意者為朱熹,《宋元學案》云:“朱子師有四,而其所推以為得統者稱延平。”世號“延平先生”。南宋孝宗隆興初卒。諡“文靖”。著有《延平問答》及《語錄》。
呂祖謙(公元1137-1181年): 字伯恭,南宋孝宗隆興進士,復中博學弘詞,官至直秘閣著作郎,國史院編修、實錄院檢討官。與朱熹、張栻齊名,稱東南三賢。其文詞閎肆辨博,淩厲無前。於《詩》、《書》、《春秋》多究古義,於十七史皆有詳節,故遣詞皆有根底。北宋時吕家為顯族,家學淵博。祖謙學術雖宗二程,但卻旁稽載籍,不見涯涘。他主張“明理躬行”、“以經為史”,觀點與朱熹相左。雖然朱熹仍說:“學如伯恭,方是能變化氣質。”學者稱“東萊先生”。卒諡“成”,後改諡“忠亮”。著有《古周易》、《春秋左氏傳說》、《東萊左氏博議》、《大事記》、《歷代制度詳說》、《呂氏家塾戾詩記》、《辨志錄》、《東萊集》等。為南宋“傳中原文獻之學”第一人。
袁燮(公元1144-1224年):南宋鄞縣(今寧波)人。少讀東都《黨錮傳》,慨然以名節自期,舉淳熙進士,為太學正。“時朱熹諸儒相次去國,丞相趙汝愚罷,燮亦以論去,自是黨禁興矣。”久之,“遷國子司業、秘書少監,進祭酒、秘書監。延見諸生,必迪以反躬切己,忠信篤實,是為道本。聞者悚然有得,士氣益振。兼崇政殿說書,除禮部侍郎兼侍讀。時史彌遠主和,燮爭益力,台論劾燮,罷之。”(見《明史》本傳)後起知溫州,進直學士。卒,諡“正獻”,學者稱“潔齋先生”。著有《潔齋家塾書鈔》、《潔齋集》。
黃幹(公元1152—1221年):朱熹之婿。父瑀,南宋高宗時為監察御史,父沒,往見清江劉清之。清之奇之,命受業朱熹。熹語人曰:“直卿志堅思苦,與之處甚有益。”遂以其女妻幹。寧宗即位,補將仕郎,授迪功郎,監台州酒務。朱熹編《禮書》,以《喪》、《祭》二編屬幹,稿成,朱熹見而喜曰:“所立規模次第,縝密有條理。”臨終前,以深衣及所著書授幹,手書與訣曰:“吾道之托在此,吾無憾矣。”其後知安慶府,金人破關掠地,惟安慶獨完。黃幹言皆激切,同僚忌之,共詆排之。遂力辭去,之後朝廷多次徵召皆不就,俯仰其師舊跡,講《乾》、《坤》二卦于白鹿書院,山南北之士皆來集。死後數年,門人請諡,特贈朝奉郎,諡“文肅”。著有《經解》、《文集》等。
輔廣:生卒年不詳。字漢卿,號潛庵,宋趙州(河北趙縣)人。生於軍旅,曾四試不第。後專攻周敦頤和二程學說,師事呂祖謙兼及朱熹。與黃幹交厚,時人稱為“黃輔”。寧宗初朱熹之學被稱為偽學,嚴禁,學徒多避去,廣不為動。嘉定初上政府書,陳述是非成敗之策。嘉泰年間回歸鄉里,築傳貽書院,教授學者。時稱“傳貽先生”。 卒後贈朝奉郎。著有《四書纂疏》、《六經集解》、《通鑒集義》、《詩童子問》、《日新錄》等。
蔡沈(公元1167—1230年):字仲默,號九峰,宋福建建陽人。與兄沆具師事朱熹。朱熹晚年欲著《書傳》,於是寄託於沈著《洪範》。學者久失其傳,其父元定亦有志於是書,曰 :“成吾書者沈也。”蔡沈潛心反復者數十年,遂成《書經集傳》、《洪範皇極》,發明先儒之所未及。《四庫全書提要》評曰:“疏通證明,較為簡易。且淵源有自,大體終醇。”蔡沈隨父元定謫道州,父子相對,常以理義自怡悅。父卒,徒步護喪還。其後朝廷屢薦不就,隱居於九峰,學者稱其“九峰先生”。明代追諡“文正”。
魏了翁 字華父,宋邛州浦江人。
王柏 字會之,宋婺州金華人。   
以上俱國朝雍正二年從祀。(注43)
        注43:魏了翁(公元1178—1237年):宋蒲江人,字華父,慶元進士經校書郎 出知嘉定府。父卒,解官。築室白鶴山下,開門授徒,士爭從之。學者稱鶴山先生。後知漢州、眉州、瀘州,在蜀凡十七年。入為兵部郎中,累官至權工部侍郎,遭誣,降官。後以權禮部尚書,首對明君子小人之辨,以為進退人物之本,以杜奸邪窺伺之端。又上章論十弊。“還朝六閱月,前後二十餘奏,皆當時急務。上將引以共政,而忌者相與合謀排擯,而不能安於朝矣。”(引《宋史》本傳)以端明殿學士同僉書樞秘院事,督視京湖軍馬,只二十日,除知紹興府,浙東安撫使。卒贈太師。諡“文靖”。南宋之衰,學派變為門戶,詩派變為江湖,了翁獨窮《經》學古,自為一家。著有《九經要義》二百六十三卷、《古今考》、《經外雜鈔》、《師友雅言》、《鶴山集》等。
        王柏(公元1197-1274年):初號長嘯,所改魯齋。祖父為楊時弟子,父輩兄弟皆拜朱熹、呂祖謙為師。王柏少慕諸葛亮為人,自號長嘯。年逾三十,始知家學之原,於是立志求道。與其友汪開之著《論語通旨》,至“居處恭,執事敬”,惕然歎曰:“長嘯非聖門持敬之道。”遂更名魯齋。聞何基嘗從黃幹得朱熹之傳,即往拜師,且作《魯齋箴》自勉。質實堅苦,有疑必問。景定時,王柏任麗澤書院講席。當暑閉閣靜坐,子弟白事,非衣冠不見。其卒,整衣冠端坐,揮婦人勿近。國子祭酒楊文仲請於朝,諡曰“文憲”。著有《讀易記》、《涵古易說》、《大象衍義》、《涵古圖書》、《讀書記》、《書疑》、《詩辨說》等四十餘種。
許衡 字仲平,元河內人,皇慶二年從祀。
吳澄 字幼清,元臨川崇安人。明正統八年從祀。明嘉靖九年罷祀,國朝乾隆二年復祀。
許謙 字益之,元金華人。國朝雍正二年從祀。
曹端 字正夫,明澠池人。國朝咸豐十年從祀。
陳獻章 字公輔,明新會人。萬歷十二年從祀。
蔡清 字介夫,明福建晉江人。國朝雍正二年從祀。
王守仁 字伯安,明浙江餘姚人。萬歷十二年從祀。
呂坤 字叔簡,明寧陵人。國朝道光五年從祀。
陸世儀 字道威,國朝太倉人。同治十三年從祀。
湯斌 字孔伯,國朝河南睢州人。道光三年從祀。(注44)
注44:許衡(公元1209-1281年):元河內人,字仲平,幼有異質,七歲入學授章句。稍長,嗜學如饑渴。往來河洛間,從柳城姚福得伊洛程氏及新安朱熹書,益大有得。不久居蘇門,凡經、傳、子、史、禮樂、等無所不講,但慨然以道為己任。世祖忽必烈時召為國子祭酒,議事中書省,拜中書左丞。再官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時阿馬特擅權,許衡為官五起五落。卒,諡“文正”。許衡善教,所至無貴賤賢不肖皆樂從之,各有所得。學者稱“魯齋先生”。著有《讀易私言》、《魯齋心法》、《魯齋遺書》等。元仁宗皇慶二年從祀孔廟。
吳澄(公元1249—1333年):元臨川崇仁人(《府志》云“崇安”,誤),字幼清,少年穎悟,既長,獨志聖賢之學。元武宗至大初為國子監司業,遷翰林學士。泰定初開經筵,以澄為講官,會修《英宗實錄》,命總其事。《實錄》成,詔加資善大夫。答問得體,以斯文自任。四方之士負笈從學者不下千數百人。暇即著書,於《易》、《書》、《春秋》、《禮記》各有纂言。著有《學基》、《學統》二篇,又校正《老》、《莊》,《太玄經》、《樂律》、《八陣圖》等。所居草屋,程钜夫題曰“草盧”,故時人稱草盧先生。卒,諡“文正”。
許謙(公元1270—1337年):幼孤,力學,師從金履祥,盡傳其傳。於書無所不讀,不出鄉里四十年,公卿累薦不仕。晚年講學,懇切翔實,除《經學》之外,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食貨、刑法、音韻、醫學、術數乃至釋老之言網羅殆盡,從學者千餘人。四方之士以不及門為恥,縉紳先生過其鄉,必至其家存問焉,或訪以典禮政事。聞者無不厭服。晚以白雲山人自號,世稱“白雲先生”。卒,諡“文懿”,著有《讀書叢說》、《詩集傳》、《名物鈔》、《白雲集》等。
曹端(公元1376—1434年):字正夫,明河南澠池人。篤志理性,讀宋儒《太極圖》《通書》《西銘》,歎曰:“道在是矣。”坐下著足處兩磚為穿。其學務躬行實踐,以靜存為要。永樂中舉人,授雷州學正,修明聖學,人服其化。及卒,州人罷市巷哭。學者稱月川先生。私諡“靜修”。著有《孝經述解》、《四書詳說》、《太極圖西銘通書解》、《家規輯略》、《存疑錄》、《夜行燭》、《儒宗統譜》、《月川語錄》、《曹月川集》等。
陳獻章(公元1428—1500年):字公甫(《府志》“甫”為“輔”,誤 ),明廣東新會人。明英宗正統舉人,再上禮部會試,不第。從吳與強講學,游太學,以薦授翰林院檢討。辭歸,居白沙里,門人稱白沙先生。其學以靜為主,主張學貴知疑,人稱活孟子。工書法,山居無筆,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時呼為茅筆字。又善畫墨梅。明孝宗弘治中卒。萬暦初從祀孔廟,追諡“文恭”。著有《白沙集》、《白沙詩教解》等。
蔡清(公元1453--1508年):晉江人,字介夫,成化甲辰進士,累官至江西提學副使,因忤寧王朱宸濠,求歸。再起為南京國子監祭酒,事蹟具《明史•儒林傳》。他師從朱泚,他清飭躬行,貧而樂施,以《易》名播大江南北。《明史》稱:“閩中學者率以蔡清為宗。”其學先主靜,後主虛,發展了朱熹《易》學思想。他說:“學宜養正性,持正行。虛心、涵泳、切己、體察”。他以“虛”命名書齋,學者稱“虛齋先生”。萬暦中追諡“文莊”,著有《四書蒙引》,《易經蒙引》、《虛齋集》等。
王守仁(公元1472-1529年):即王陽明,字伯安,明孝宗弘治十二年舉進士。正德初宦官劉瑾亂政,逐戴銑等二十一人。王守仁以論教言官戴銑等事,得罪劉瑾,被杖闕下。謫龍場驛丞。瑾誅,移盧陵知縣,累擢右僉都御使,巡撫南贛。平大帽山諸賊,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等有功,世宗時封新建伯。總督兩廣,破斷藤峽賊,明世文臣用兵,未有如守仁者。其學以良知良能為主,謂格物致知,當自求諸心,不當求諸事物。故於宋儒特推重際會九淵。開明代唯心一派,世稱姚江派。嘗築室陽明洞中,學者稱“陽明先生”,遂有王陽明之雅號。著有《王文成全書》。
呂坤(公元1536—1618年):字叔簡,號心吾,又自號抱獨居土,河南寧陵人。明萬暦間進士,歷官山東參政、山西巡撫等,留意風教,舉措公明。擢刑部侍郎,立朝持正,以是為小人所不悅。遭戴士衡誣告,於是呂坤遂稱病乞休。引退後設學授徒,年八十三卒,天启初,贈刑部尚書。呂坤少時資質魯鈍,讀書不能成誦,於是乃澄心體詔,久之了悟。十五讀性理書,欣然有會,遂孜孜講學,以明程、朱道學為己任。著有《呻唫語》、《四禮疑》、《四禮翼》、《閏範》、《實政錄》、《去偽齋文集》等。
陸世儀(公元1611—1672年):号剛齋,晚號桴亭,清太倉人。明諸生。拜劉宗周為師,天文、地理、河渠、兵法,無所不學,無所不通。明亡,拓地十畝,築亭其中,自號曰桴亭,窮居授徒,不通賓客。其學主敦守禮法,經世致用,不虛談誠敬之旨,與其他講學諸家相較最為篤實。與陸隴其並稱“二陸”。及卒,門人私諡“遵道先生”,亦曰“文潛先生”。著有《思辨錄》、《宗祭禮》、《三吳水利志》、《書鑒》、《桴亭全集》等。
湯斌(公元1627—1687年):字孔伯,一字荊峴,號潛庵,河南睢州人。順治進士,是漢人率先入仕滿清的知識份子。授翰林院侍講,竟日讀書,潛心《易》理,不妄交游,曾参修《明史》。累擢江寧巡撫,澄清吏治,有一定政績。官至工部尚書卒。諡“文正”。其學源於孫奇逢,而又將朱熹理學與佛學揉為一體,故人稱其為“偽道學”。主張刻勵實行,講求日用。著有《洛學編》、《睢州志》、《湯子遺書》及《明史稿》若干卷。
祀典 順治初年定制,直省、府、州、縣歲以春、秋仲月上丁日釋奠先師於頖宮,為中祀。如遇有事,改次丁或下丁,以地方正印官主祭,佐貳分獻,同城大小武官均入廟陪祀,照例文東武西行禮,監禮以師儒,贊引、執事以生員,樂六奏,舞六佾,文舞生員三十六人。雍正三年郡、縣皆增用太牢,禮儀均與國子監同。(注45)
    注45:祀典:學校之設,自德行藝制之外,莫重於先師祀典,天子受命於祖,受成於學。《禮記•王制》:“出征執有罪,反,釋奠於學,以訊首馘(馘ɡuó,獲也)告。”祖與學並重。先秦時先聖指舜、禹、商湯、周文王;先師指上述四聖左右人等成其德業者,且祭祀只限於辟雍。至東漢明帝永平二年,“令郡、縣、道行鄉飲酒禮於學校,皆祀聖師周公、孔子。”此為在郡、縣學校釋奠先聖周公、孔子之始。三國魏主曹丕“黄初二年诏鲁邑修孔子廟”,此為修孔廟之始。唐初仍以周公、孔子為先聖;唐高宗顯慶二年以周公配武王,定孔子為先聖,先師指傳《經》的高堂生、伏生、制氏、毛公,此為單稱孔子為先聖之始。宋徽宗政和三年頒辟雍大成殿於諸路、州學,此為路、州學建孔廟之始。明太祖洪武二年令天下郡、縣皆立學,每學皆有孔廟,此縣學有孔廟之始。祀典各代不一,此處祀典為清順治初年定制。
直省:直隸省之省稱。省內事務直接由中央管理。如宋制,以州領縣,縣亦有不領於州而直隸京師者。州、府亦如此,明初以應天府直隸京師。明成祖遷都,以南京為南直隸,以北平(北京)為北直隸。清初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北直隸為直隸省。
上丁日:指農曆每月上旬的丁日。《禮記月令》“上丁”孔穎達疏:“丁日,取其丁壯成就之義,欲使學者藝粘成故也。”又,丁屬火,文明之象。
唐代以後,每年仲春(二月)、仲秋(八月)上丁之日為祭孔日。次丁、下丁分別為中旬、下旬之丁日。以2012年為例,仲秋上丁日為農曆八月初八,次丁日為八月十八,下丁日為八月二十八。
釋奠:也稱“舍奠”。釋奠,即設特牲饋食饌具最後停止(用賈公彥說)。上古釋奠施於山川、社廟,後來專指學宮設酒食祭奠先聖先師的典禮。《禮記•文王世子》:“凡學,春官釋奠於先師,秋冬亦如之。”鄭玄注:“釋奠者,設薦饌酌奠而已。”
頖宮pánɡōnɡ:即泮宮(見前注)。《禮記王制》:“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諸侯曰頖宮。”漢蔡邕《獨斷》:“天子辟雍,謂流水四面如璧,以節觀者。諸侯曰頖宮。頖,言半也。”
正印官:此指府、縣長官,簡稱正印。清制:各級地方長官用方形官印。
佐貳分獻:佐貳,指輔佐正職的官員,如通判、州同、县丞等,统称佐贰。長官祭孔,佐貳祭從祀者,稱分獻。
監禮以師儒:即府、州、縣學正、教授、教諭為典禮監禮人。
贊引、執事:贊引,猶今之主持人,宣佈節目程序,引導致祭人於祭位。執事,指籌備與管理祀典事務之人。
樂六奏:即六次奏樂。祭祀時三鼓,擊鼓爲驚衆也。鼓後,樂舞生、執事、陪祭、分獻、獻官各就其位。節目有迎神,奏咸和曲;奠帛初獻,奏寧和曲;亞獻,奏安和曲;終獻,奏景和曲徹饌,奏咸和曲;望瘞,奏咸和曲。凡六奏。
舞六佾:佾,古代樂舞行列曰佾。《左氏春秋》隱公五年:“考仲子之宮,將萬焉。公問羽數於眾仲 ,對曰:‘天子用八,諸侯用六,大夫用四,士二。’”杜預注:“八,八八六十四人;六,六六三十六人;四,四四十六人,二,二二四人。”孔子非天子,故用諸侯樂舞。即六列,每列六人,共三十六人舞。但也有特例,如明憲宗成化十三年二月丁丑曾用八佾舞祭孔。
太牢:祭祀時其饌牛、羊、豬三牲齊備,稱太牢。明代府、縣學宫祭孔不得用牛,清初因之。雍正三年始增用太牢。
國子監:皇家管理教育的機構與最高學府。隋、唐、宋、元、明、清皆稱國子監;晉時稱國子學;北齊稱國子寺。
陳設 先師及四配禮神制帛各一十二哲,兩廡東西各一,色皆白。先師正位籩豆案一:上設爵;坫一、爵三、登一、鉶二、簠二、簋二、籩十、豆十、燭臺二、篚一、尊一、俎一,內盛牛一、羊一、豕一;香案一,上設銅鑪一、燭臺二;殿中少西設祝案一,上設祝版架一;東設尊桌一,上設尊、疏布幕、勺具、實酒於瓶;西設尊桌同。配位四案,每案爵三、铏二、簠二、簋二、籩八、豆八、篚一、共尊二,俎二,內各盛羊一、豕一;每案設銅鑪一、燭臺二。十二哲每位一案,每案爵三、铏一、簠一、簋一、籩四、豆四,共篚二、尊二,俎二:內各盛羊一、豕一,每案設銅鑪一、燭臺二。兩廡二位共一案,單位仍獨設一案,每位爵一,每案簠一、簋一、籩四、豆四,共篚二、尊六、獻爵六、俎二,內各盛羊一、豕一,總香案二,各設銅鑪一、燭臺二。(注46)
注46:先師及四配禮神制帛各一十二哲:該句是說孔子、顔子等四配、閔子等十二哲神位前奠帛各一份,每份十二束帛。奠帛,古稱奠幣;幣,即繒帛綾絹之屬。《周官•太宰》“以九賦歛財賄,有幣餘之賦,以祀五帝。”以表誠敬。宋、明之後祭禮神之幣稱制帛,正位用綾,其他用絹,皆白色。一束長一丈八尺。如圖:
 束帛圖
籩、豆、登:祭祀的三種禮器。籩用以盛鹽、枣、栗、桃、榛、芡、餅等;豆用以盛青菹、芹菹、韭菹、鹿醢、兔醢、筍菹、鱼醢之类;登則用於盛不用盐的肉汁、太羹。三器形狀基本相同,只是質地各異。《爾雅》云:“木豆謂之豆,竹豆謂之籩,瓦豆謂之登。”其用意如《禮記•禮器》云:“籩豆之薦,四時之和氣也。”按《清朝通志》孔廟定制:籩,編竹為之,以絹飾裏,頂及緣皆髤以青色,通高五寸八分,深九分,口徑五寸,足徑四寸五分,葢高二寸一分,徑與口徑同,頂正圓,高五分;豆,範銅為之,通高五寸五分,深二寸,口徑四寸九分,校圍二寸,足徑四寸七分,葢高二寸二分,徑與口徑同,頂高三分;登只用於先聖,先聖以下不得用登。如圖:
     籩        豆      登
爵:(如图)盛酒禮器。夏叫琖,殷叫斝,周叫爵。两三足两柱,容積一升,取飲酒過戒之意。清朝定制:孔廟正位銅爵範銅為之,通高四寸六分,深二寸三分,兩柱高七分,三足相距各一寸五分,高二寸,形制花紋與天壇從位同。  爵  
坫diàn:廟宇內兩柱中間的土台。也稱崇坫,用於放置禮物。如图:  坫
鉶:(如圖)《禮運》注:鉶如鼎而小,用銅鋳範而成。释奠用以盛五味羹,称“鉶羹”。因具五味,又稱 “和羹”。 清朝定制:孔廟正位鉶範銅為之,高四寸一分,深四寸,口徑五寸一分,底徑三寸三分,三足高一寸三分,蓋高二寸二分,三峯高一寸,形制花紋與天壇從位同。     鉶
簠fǔ:(如圖)為盛黍、稷的禮器。其制內圓外方,四邊幑稜如雲状,有盖。清朝定制:孔廟正位,簠範銅為之,通高四寸六分,深二寸一分,口縱六寸四分,橫八寸,底縱五寸一分,橫六寸四分,蓋高一寸四分,口縱橫與器同,上有棱,四周縱四寸一分,橫六寸四分。    簠
簋ɡǔi:(如圖)為盛稻、粱的禮器。其制外圓内方,四足。清朝定制:配位簋用青色甆,通高四寸,深一寸九分,口徑六寸一分,底徑四寸五分,蓋高一寸三分,徑五寸五分,上有棱四出,高八分。   簋     竹簋
篚fěi:(如圖)也寫作“匪”,箱子一類,以竹爲之,是盛制帛的禮器。清朝定制:孔廟正位,篚,編竹為之,四周髤以漆,紅色,高五寸,縱五寸,橫二尺二寸五分,足高一寸,蓋高一寸七分。      篚 
尊:(如圖)為盛酒的禮器。清朝定制:孔廟尊其形與天壇正位尊相同,但非青色甆質,而是范銅為之,通高八寸六分,口徑五寸一分,腹圍二尺四寸,底徑四寸六分,足高二分,兩耳為犧首形。    尊
俎zǔ:(如圖)為陳置太牢牲體的禮器。清朝定制:孔廟正位之俎與社稷壇正位之俎同。俎以木為之,髤以漆红色,中虛,裏外以錫,四周各銅鐶二,四足有跗,縱二尺三寸,橫三尺二寸,通高二尺三寸。         俎
祝案、祝版:祝案、祝版皆木為之,祝版也寫作“祝板”。 清朝定制:祝案高二尺一寸,闊一尺九寸,長二尺二寸。祝板高九寸,闊一尺二寸,用白紙寫祝文粘板上,祭畢,揭而焚之。(祝板與祝板架如圖) 祝板與祝板架
疏布幕:布幕,又稱“巾幕”,因用疏布做成,故稱“疏布幕”。《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清張爾岐云:“此幕非在上之幕,乃布之地為籍者。”陳列祭品,必在布幕之上。登州民俗,上墳祭奠時先將包袱展之於地,在上陳列供品,否則不敬,即此俗的演變。此處的疏布幕置於供案之上,幅廣二尺二寸,釋奠布幕用絳帛為之,畫二龍,四角用錢鍍金為墜。幕:鄭玄云:“旁曰帷,上曰幕。”目的在于遮塵。(如圖)     架起後的幕
勺:(如圖)勺,用來酌酒注之於尊,柄長二寸九分,口闊二寸一分,深一寸一分。唐《開元儀》:每尊皆配一勺。歷史上勺的名稱繁多,如龍勺、蒲勺、升龍勺等,勺柄雕飾與質地也各不相同。孔廟所用禮器勺不見記載。如圖:    勺
瓶:腹大,口頸細長的盛酒禮器。《文選•沈約詩》:“象筵鳴寶瑟,金瓶汎羽巵。”李善注:“瓶,酒器也。”孔廟清制不見記載,明制:高八寸四分五釐,口徑四寸三分,腹徑六寸二分,深八寸三分。(如圖) 瓶
齋戒 有司祭前致齋二日,不飲酒,不茹暈,不弔喪、問疾,不聽音樂,不理刑名。(注47)
    注47:致齋:即齋戒。明代祭孔前齋戒三日,清朝兩日。祭祀在於與神明交往,神明其德防其邪物,訖其嗜慾。心不苟慮,必依於道;手足不苟動,必依於禮;不聽樂,不敢散其志;不賓不鳴佩,必居外所,於是必見其所祀者,精誠之極。故祭前必齋戒。
省牲 有司祭前一日,具公服詣省牲所,眡割牲奉毛血供香案上,官行一跪三叩禮。(注48)
    注48:省牲:祭祀前,主祭、助祭審察祭祀所用的牲畜之毛色,看其符合禮制與否,以示對神靈的虔誠,稱為“省牲”。
    眡shì:察視。
    割牲奉毛血供香案上:是說將宰殺的犧牲取其毛血供奉於香案之上。上古對犧牲的毛色非常講究,《詩•楚茨》有“執其鸞刀、以啓其毛、取其血膋。”《周禮•地官•牧人》:“凡陽祀用騂牲毛之,阴祀用黝牲毛之。”騂,赤色,黝,黑色。奉毛,以示对神明不欺也。唐制:祀日未明時有司率宰人以鸞刀割牲,祝史收其毛血於豆,置饌所,未明三刻,諸饗官各服祭服入之,剌史方至。清代定制:割牲於祭祀前一日,並服官服跪拜犧牲。
祭品 香、燭、酒、帛、牛、羊、豕,登實太羹,铏實和羹,簠實黍稷,簋實稻粱,籩實形鹽、藁魚、棗、栗、榛、菱、芡、鹿脯、白餅、黑餅。豆實韭菹、醯醢、菁菹、鹿醢、芹菹、兔醢、笱菹、魚醢、脾析、豚拍,其籩、豆遞減者無白餅、黑餅 、脾析、豚拍、藁魚、榛菱、芡、韭菹、醯醢、筍菹、魚醢。
祭器 定制;爵、登、铏、豆、簠、簋,皆用銅,不加金飾。籩用木者以竹易之,陶器色皆從白,篚以竹絲編造,髹以漆,俎用木,髹以丹漆,毛血槃用陶,各從其色。現用木篚、木籩、木豆、銅爵、瓦登、瓦铏、瓦尊、木簠、木簋、木俎,香鑪、燭臺、帛巾、盥盤、毛血槃、齋戒牌、祝版架,皆具。(注49)
注49:帛巾:用以拭手用,猶今之毛巾。 如图:  豆巾    画布巾
盥盤:承接盥手棄水的盤子。祭祀時官員要淨手,一人執匜澆水,一人用盤在其下接盥後棄水。清夏炘《學禮管釋•釋盤》:“奉匜者以流注水於手,奉槃者自下承之,盥水悉注於槃,盥卒又授巾拭之。若是者謂之盥槃。”
   匜    盥盤。
注者按:前所注祭器材質皆依《皇清通志》定制。此處“定制”,與上述不合者,當為登州府之自行“定制”,簡化朝廷定制所為。
樂器 定制:鎛鐘二、特磬二、編鐘十六、編磬十六、琴六、瑟四、簫六、笛六、排簫二、篪四、壎二、笙六、大鼓一、搏拊二、柷一、敔一、木笏六,羽、籥各三十六,麾一、旌節二,栒簴皆具。(注50)
注50:樂器:殷、商、周祭必用樂。樂即聲,聲出於氣,氣則盈乎天地之間,人與鬼神形體不相交接,而氣接。樂之為道,以聲音號呼感召天地之間,有幸神明聞之而來受享。樂器質地有金、石、土、木、竹、絲、革、瓦八類,又稱八音。《漢書•律曆志上》曰:“八音,土曰塤,匏曰笙,皮曰鼓,竹曰管,絲曰絃,石曰磬,金曰鐘,木曰柷。”此八類或堅、或脆、或勁、或韌、或實、或虛,或沉、或浮,皆得天地之響。其意義在取鐘磬燥濕不改、取琴瑟繁簡不離、取壎箎温柔而不焦、取簫管從容而不迫、取籥篴同聲而相合、取笙竽同类類而相融、取革木當律而有節。用於樂,則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匏以宣之、瓦以贊之、革木以節之。於是大合樂成矣。(參見明李之藻《頖宮禮樂疏》)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14:55 | 显示全部楼层
鎛鐘bózhōnɡ:鐘,又寫作“鍾”。青銅製小鐘。《國語•晉語七》:“寶鎛”,韋昭注:“鎛,小鍾也。”傳黃帝採金鑄鼎,命榮援鑄十二鐘以協月筩(盛竹簡之器),以調政之緩急。此鑄鐘用鐘之始。鐘有大有小,《爾雅•釋樂》:“大鐘謂之鏞,其中謂之剽,小者謂之棧。”鐘,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徵,如魯莊公國小而鐘大,君子皆譏之。後為釋奠重要樂器。如《詩•周頌•執竟》云:“鐘鼓喤喤,磬筦將將。”即是。孔廟釋奠之鐘:鐘唇厚四分,自舞至銑兩邊各長一尺二寸五分,自舞至子各長一尺,兩銑左右相距亦長一尺,銑間前後距廣八寸,舞左右相距長八寸,舞間前後相距六寸四分。
    古鐘圖
特磬:單個磬謂特磬。磬,石或玉質。傳云,古聖人無他人好玩,擊石而百獸皆舞;又,小昊始製浮磬。此乃磬之由來。磬以十二律而為之,其制曲折中距(如圖),所謂立必磬折,古人論磬,以為有貴賤、有親疏、有長幼,三者行,然後王道得。
    磬圖
編鐘:將鐘依其大小、律吕依次編排懸一木架上,稱為編鐘。《隋書•音樂志下》:“編鍾,小鍾也,各應律呂,大小以次,編而懸之,上下皆八,合十六鍾,懸於一簨簴。”簨sǔn,懸編鐘之橫梁;簴jù,支撐簨之立柱(如圖)。
 編鐘   簨簴圖   編鐘在懸圖
編磬:將十六磬依大小、厚薄、律呂編排懸於簨簴,其型制與編鐘同(如圖)。  編磬在懸圖
琴:絲屬樂器,古人云:八音以絲為君,絲以琴為君。又云:琴者,禁也。禁止其邪,以正人心。伏羲氏斷桐為七尺二寸之琴,弦二十七,命名曰“離”,此為中國有琴之始。奏琴必以瑟相配,而成和平之韻。古人造琴很是講究,如用嶧陽之桐,以檿桑之絲,以麗水之金,軫以昆山之玉等。且各部尺寸合於《河圖》,寬六寸象六合,弦五象五行,腰廣四寸象四時,前廣後狹象尊卑,上圓下方象天地等等。明代孔廟釋奠所用琴通長五尺五寸,首寬九寸,尾寬六寸,肩寬一尺,龈岳中間五尺,首通足中高二寸七分,傍高二寸,弦七。(如圖)

瑟sè:瑟類琴,琴的配器。瑟者閉也,懲忿窒慾以正德也。馬融《長笛賦》曰:“神農造瑟。”此有瑟之始。《荀子•樂論》云:“君子以鍾鼓導志,以琴瑟樂心。”瑟與琴的最大區別在於無徽位。瑟,通長九尺,首長九寸,寬二尺,尾長一尺八寸,寬一尺六寸,兩嶽中間六尺三寸,岳高一寸七分,兩嶽之下皆有圓缺,尺寸不等。明制孔廟釋奠之瑟為二十五弦。(如圖)
    瑟
簫、排簫:《釋名》:“簫,肅也,其聲肅肅而清也。”與釋奠之禮正合。《世本》上說是舜所造。一說黃帝使伶倫自昆侖之陰取竹,竹本生竅,斷而吹之,宣揚六氣而成天道,謂之律管。古代之簫為多根竹管,一管一律,依其長短、音律高低編成,稱排簫,管之多少,各有不同,《風俗通》云:舜作竹簫,參差象鳳翼,故又叫“鳳簫”;竹管有底,直吹。古代簫稱“篴dí”,單管,直吹,不封底,後來羌笛傳入中原,篴稱“洞簫”。(如圖)
  簫(古篴)圖      排簫
笛:古字為“篴”。古無橫笛。李之藻《頖宮禮樂疏》云:“今之簫,古之篴也,通作笛,音義並同。”《風俗通》曰:“笛者,滌也,所以蕩滌邪穢,納之於雅正也。”後漢馬融云:笛,羌人所造,故稱橫笛為羌笛。本為三孔,後漢丘仲改造成七孔(依《風俗通》說)。孔廟釋奠所用即此橫笛。(如圖)
 笛
篪chí:也作“竾”、“筂”。庖犧氏竅竹為箎,庖犧,即伏羲。此有箎之始。《爾雅•釋樂》:“大箎謂沂。”郭璞注:“箎,以竹為之。長尺四寸,圍三寸。一孔上出一寸三分,名翹。橫吹之。小者尺二寸。《廣雅》云:八孔。”箎的記載,古籍記載極不統一。依明李之藻《頖宮禮樂疏》,孔廟釋奠之箎為:長一尺四寸,圍五寸三分,上一大孔,徑三分,橫而左吹,前四孔,後一孔,底一孔,總六孔。(如圖)

壎xún:也寫作“坃”、“塤”、“壦”。 陶質,頂尖,底平,中空。始作者为葛天氏,庖犧氏加以改進,以合天人之和。鄭玄注《周禮•春官》云:“塤,燒土為之,大如鴈卵。”孫詒讓正義:“大如鴈卵,謂之雅塤;小者如雞子,謂之頌塤。凡六孔,上一(吹口),前三,後二。”古人常用壎、箎合奏相為應合,故以“壎箎”比喻兄弟之親和。(如圖)
古壎前面图   今壎前面圖   古今壎后面图 
笙shēnɡ:列管為簫,聚管為笙。傳匏笙為女媧始做。因為笙管聚之於匏,所以單說“匏”,也就指笙。雖然竽也插管於匏,但竽不能單稱為“匏”。如《國語•周語下》:“匏以宣之,瓦以贊之。”韋昭注:“匏,笙也。”也稱“匏笙”,猶今之“葫蘆笙”。匏pāo,就是“瓠hú”,即葫蘆,笙的底座。匏上插數量不等的簧管,有十九、十六、十三之數,依多寡稱大匏笙、小匏笙。古人云,笙者萬物始生,道達陰陽之氣故有長短之制,有六合之和。孔廟釋奠所用當為十三簧管笙。首三管長一尺五寸,次四管長九寸,再次四管長六寸,末二管長四寸。以十二簧為六律六宮之正聲,一簧為黃鐘半聲。(如圖)
十三簧笙定位圖        十三簧笙圖
大鼓:傳云:黃帝命岐伯作鼓吹、靈鞞揚德,建帝威;少昊立建鼓以通山川之風;帝嚳命柞卜鼙,鼓奏以觀聲。鞞pí,同“鼙”,《字林》曰:“鼙,小鼓也。”建鼓,即令鼓立起之鼓。《左氏春秋》哀公十三年:“建鼓整列。”孔穎達疏:“建,立也。立鼓擊之。”也叫植鼓,用一木直貫鼓心,使之直立。孔廟釋奠之大鼓即此建鼓。鼓前後距六尺六寸,面徑四尺,中徑六尺,鼓身用二十板圍成。中間貫一方柱,邊長七寸,高一丈二尺,鼓在二分之一處。方趺,雕四獸,頭向外向上。鼓上為翔鷺方蓋,覆以紅羅錯金。(如圖)
    建鼓     懸鼓
搏拊bófū:《釋名•釋樂器》:“搏拊,以韋盛糠,形如皷,以手拊拍之也。”是说用熟皮革做成長袋形状,裏面装满糠。用於指揮各種樂器演奏的起始,如欲令堂上奏弦笙時,則用手撫之,令堂下吹管播樂則擊之。孔廟釋奠搏拊長一尺四寸,面徑七寸,用時置於膝上,用畢置於座上。座長一尺八寸,寬一尺,高一尺。(如圖)
 置於座上的搏拊
柷zhù、敔yǔ:《書•益稷》:“合止柷敔。”孔颖達疏:“樂之初,擊柷以作之;樂之將末,戛敔以止之。”“柷”與“敔”用於樂起、樂終。皆木質,取質樸之音。古云:禮始於報本,樂始於尚德,德莫崇於質樸。所以禮樂的起止樂器均用木。孔廟釋奠之柷,形似板斗,厚五分,口方二尺四寸,底方一尺八寸,深一尺八寸,趺高二寸。傍有圓孔,伸手其中,持棰柄以擊之。棰柄如拐,裝於底部孔中,不能拔出(如圖)。敔,又稱“楬qià”。形似伏虎,背上有二十七節齒,刮擦用竹,竹長二尺四寸,一端辟為十二莖。樂止時先擊虎頭,再三次刮擦虎背,樂止(如圖)。
   柷        敔
木笏:木制手板。六品以下所持之笏。笏hù:本指朝見君主時所持的手板,以書奏詞、記錄旨意。此處木笏當為道具,非其本意。
羽:羽舞的道具。羽舞,文舞之一種,舞者執羽。孔廟釋奠之舞用翟。翟dí,又叫雉,孔廟釋奠所用就是雉尾,五色皆有。雉尾三莖,柄長五尺,頂端龍項縛羽五層,舞者執之以舞。(如圖)
  翟圖     執翟而舞圖
籥yuè:本為管樂,似笛而短小,只有三孔,三孔開合,吹出緩急宮商等音。《文心雕龍•聲律》云:“若夫宮商大和,譬諸吹籥,翻迴取均,頗似調瑟。”此處所謂籥,當是羽籥舞之道具。《詩•邶風•簡兮》:“左手執籥,右手秉翟。”孔穎達疏:“云羽籥,籥舞,象文也。”即此。下圖右手所執者即籥。
籥    舞者左手執籥,右手秉翟
麾huī:《唐樂律》稱之為“翬干”。麾、翬皆同“揮”,指揮之意。其制是在两幅纁帛上画升(頭向上)、降(頭向下)两只似龍之螭,三爪。幅高八尺,闊一尺一寸。上下綴板,上板繪雲,下板繪山。赤色竿,高八尺五寸,頂端銜以龍頭。舉升螭則樂作,舉降螭則樂止。用畢,則插之於架上。(如圖)
   旌    麾與麾架
旌節:本為使者所持的憑信,而孔廟釋奠之節則是用來指揮舞容、舞姿、節奏。舞有文舞與武舞之分,武舞人持干戚,以旌指揮,文舞則只用節。孔廟所舞為文舞。節有七簇纓,纓用紅色皮革包裹五綵絲頭,每簇皆呈鐘形,再用紅絨縧貫穿,長七尺。竿長八尺五寸,頂作龍頭,漆以金色。兩持節者位於東西階舞生之前引導之。舞畢,節插於架上。(如圖)
   旌圖     節    節與節架圖
栒簴:即“簨簴”。
樂章 順治十三年,頒文廟大成樂章。康熙五十五年,題准文廟樂章皆取平字之義。乾隆八年,頒新製樂章,春用夾鐘清商立宮,倍應鐘變宮起調;秋用南呂清徵立宮,仲呂清角起調。(注51)
注51:注者按:乾隆時修《皇朝通志》卷六十三:“先師孔子廟用樂六成,春以夾鍾為宮,秋以南宮為宮,考順治元年定迎神之樂名咸平,奠帛、初獻名寧平,亞獻名安平,終獻名景平,徹饌、送神均名咸平。乾隆七年重定,今名直省文廟樂名並同。”
平字:這裏的“平字”指“平聲”。平,動詞,調和使之和諧、平正之義。《國語•周語下》:“聲以龢樂,律以平聲”韋昭注:“聲,五聲,以成八音而調樂也。”五聲,又稱五音,即宮、徵、商、羽、角(圖一為五音,五個字自右至左即是)。宮主宛轉,而聲音宏大;徵主和諧,而聲音小;商主高亢,聲徹以明;羽主翕張,聲散以虛;角主善觸,而聲節制。音的高低稱律呂,也稱“音律”。古代吹不同長度的竹管,並依其竹管長短來確定不同音高,其音從低到高,奇數的六只管叫做“律”,偶數的六只管叫做“呂”。 於是就有了六律、六呂。合稱十二律呂。六律是:黃鐘、太蔟、姑洗、蕤賓、夷則、無射;六呂是:林鐘、南呂、應鐘、大呂、夾鐘、中呂(圖二為十二律呂)。音的高低、清濁,除律管的長短之外,與吹的口型用氣的大小也有關係,《文心雕龍•聲律》云:“吐納律呂,唇吻而已。”即是此意。音與律呂互為調和,使之和諧、平正,而不至於雜音剌耳。宋王讜《唐語林》說:“此磬與鐘律合,故擊彼應此。”就是一例。下面是五音配律呂的一種方法:將圖一與圖二同心相疊,旋轉,即得聲與律呂相配。
  圖一    圖二
迎神昭平之章
大哉,孔子!先覺先知,與天地參,萬世之師。祥徵麟紱,韻答金絲,日月既揭,乾坤清夷。(注52)
注52:章:些處之章,當為釋奠程序,或稱節目。古人非弦不歌,非歌不弦。歌之不足,則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故此“章”既有歌,又有詞,既有樂,又有舞。
與天地參:參,讀為“叁sān”,已見前注。
祥徵麟紱:祥徵,祥和的氣氛。麟紱línfú,即舞人所穿的舞衣,明代叫“章服”, 也叫“深衣”。《玉藻》:“庶人吉服,亦深衣”。用紅絹圍領,無襬,胸背繪大朵紅花,綠葉扶疏,無邊沿。帶以革為鞓,用黑布圍成若干方塊修飾;冠用青布做成,抹額上塗金邊,中間繪金蟬,取高潔之義與神明交接;鞋,皮底,雲綠面。(如圖)該句是說:在祥和的氣氛中,舞人穿着合禮制的服裝起舞。
袍圖   帶圖   冠圖   鞋圖
韻答金絲:韻,聲韻。答,應答、交流。金絲,指樂器。該句是說:用美妙的樂曲與神明相通。
日月既揭:日月,這裏指陰陽、乾坤。既,副詞,已經。揭,說文:“高舉也。”引申為“展現”。該句是說:陰陽交會的大幕已經拉開。
乾坤清夷:“乾坤”與前“日月”互文對舉。清夷,清平。
初獻宣平之章
予懷明德,玉振金聲,生民未有展也。大成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載其香始升。(注53)
注53:初獻:開始向神明獻樂。《春秋》隱公五年:“初獻六羽。”孔穎達疏:“初,始也。獻者,奏也,奏進聲樂以娛神也。”
未有展:展,寬延,推遲。未有展,與下文“上丁”互文,指淮時祭奠,沒有推遲。
該段譯文:我心懷您通明的德行,金石絲竹齊奏,活着的人按時祭奠您。大成殿的饌饈,千古不廢,上丁日的美酒,已經散發着他的清香上升到天堂。
亞獻秩平之章
式禮莫衍,升堂再獻。饗協鼖鏞,誠孚罍甗。肅肅雍雍,譽髦斯彥。禮陶樂淑,相觀而善。(注54)
    注54:式禮莫衍:式禮,指孔廟釋奠的禮制。莫衍,无差。
饗協鼖鏞:饗,祭献。協,调和。鼖fén,大鼓。《爾雅•釋樂》:“大鼓謂之鼖。”鏞yōnɡ,大鐘。《詩•大雅•靈臺》鄭玄箋:“鏞,大鐘也。”該句是說:祭獻在和諧的鐘鼓聲中。
誠孚罍甗:誠孚,“誠”與“孚”同意聯綿,真誠也。罍léi,容器。這裏指盛酒之器。青銅或陶製。形有圓有方,口小,肩大,腹深,有蓋或鼻。《詩•周南•卷耳》:“我姑酌彼金罍。”朱熹集注:“罍。酒器,刻為雷雲之象。”甗yǎn,炊器,以青銅或陶為之。兩層,下部稱鬲,可煮;上部稱甑,有孔,可蒸。(如圖)該句說:將對聖人的真情都容在罍與甗之中。
  铜方罍    陶罍    銅甗      彩繪陶甗
肅肅雍雍,譽髦斯彥:雍,也寫作“雝”。前句語出《詩•周頌•清廟》:“於穆清廟,肅雝顯相。”毛注:“肅,敬也;雝,和。”肅雍,雍容和諧。彥,美士。下句語出《詩•大雅•思齊》:“古之人無斁,譽髦斯士。”譽髦斯士,指選拔英傑之人,這裏為英才。該句是說:雍容協和,英才濟濟。
禮陶樂淑,相觀而善:禮陶,陶製禮器。《禮記•郊特牲》:“器用陶匏,以象天地之性也。”樂淑,清湛肅穆的樂曲。觀,顯示;相觀,相互輝映。善,美好。該句是說:陶製的禮品與肅穆的樂章相互輝映,景象十分美好。
終獻敘平之章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於論思樂。惟天牗民,惟聖時若。彝倫攸敘,至今木鐸。(注55)
注55:自古在昔,先民有作:“自古”與“在昔”同意重疊,即古代。有,語詞,此處用於句中。該句是說:在古代,先民就作了。
皮弁祭菜,於論思樂:皮弁píbiàn,本為天子朝冠,用白鹿皮製成。《周禮•夏官•弁師》:“王之皮弁,會五采玉璂,象邸,玉笄。”依鄭玄注,皮弁的接縫,綴有五彩玉十二顆,邸,即下柢,用象骨做成。賈公彥疏:“謂於弁內頂上以象骨為柢。”後代,成為軍士之冠,其質地與製作、飾件與天子之皮弁不可同論。圖一皮弁為秦始皇陵兵俑之冠,供參考。  祭菜,也稱“釋菜”、“舍菜”、“舍萌”,古代,祭菜之禮施行廣泛:入學拜師,則舍菜合舞;冬末含萌,則釋菜拜四方;婚禮,婦見公婆、祭奠公婆則執菜、奠菜;君弔大夫、士,則釋菜於門,等等。《詩•召南•采蘋》:“于以采蘋,南澗之濱;于以采藻,于彼行潦……于以奠之,宗室牖下。”描繪的是一女子出嫁前於水濱采摘蘋藻,祭祀祖先,以示敬道。釋菜之禮到了明代漸漸為釋奠所替代,然而祭品中也含有菜蔬。  與論思樂,論,評定。思,語助詞,此處用於句中。《詩•魯頌•泮水》:“思樂泮水,薄采其芹。”用法同。該句是說:皮弁與祭菜舉創,成為後世禮樂制定的標準。弁圖:
  皮弁  爵弁   弁
惟天牗民,惟聖時若:惟,是。《書•禹貢》:“濟、河惟兗州。”同此。牗民yǒumín,誘導人民。語出《詩•大雅•板》:“天之牗民,如壎如箎。”毛傳:“牗,道也。”孔穎達疏:“牗与‘誘’古字通,故以為“導”也。”時若,四時和順。唐白居易《為宰相賀雨表》:“天地氣和,風雨時若。”即此義。該句是說:是上天引導生民,是聖人使四時和順。
彝倫攸敘,至今木鐸:彝倫,天地常理。語出《書•洪範》:“我不知其彝倫攸敘。”蔡沈集傳:“彝,常也;倫,理也。”顧炎武《日知錄•彝倫》:“彝倫者,天地人之常道。”攸yōu,久遠。敘,記載。 木鐸,鈴為銅質,以木為舌,叫“木鐸”。語出《周禮•天官•小宰》:“徇以木鐸。”鄭玄注:“古者將有新令,必奮木鐸以警眾,使明聽也。”這裏喻宣傳教化之人。《論語•八佾》:“天下之無道也久矣,天將以夫子為木鐸。”該句是說:天地常道,源源不絕,孔子教導,至今省人。
謝神懿平之章
先師有言,祭則受福。四海黌宮,疇敢不肅?禮成告徹,毋疏毋瀆。樂所自生,中原有菽。(注56)
注56:祭則受福:語出《孔子家語•曲禮子夏問》:孔子曰:“祭則受福,蓋得其道矣。”
四海黌宮,疇敢不肅:黌宮hónɡɡōnɡ,學宫、學校。疇,同“儔”,類也,一樣的。《荀子•勸學》:“草木疇生,禽獸群焉。”楊倞注:“疇與‘儔’同,類也。”該句是說:天下學校都是一樣的,哪個能不恭敬。
毋疏毋瀆:毋,禁辭,不可。此處“疏”與“潰”同義連綿,疏漏之義。
中原有菽:語出《詩•小雅•小宛》:“中原有菽,庶民采之。”鄭玄箋:“中原,原中也。”菽,豆類總稱。該句是說:供奉的黍稷食品,皆來自原野。
送神德平之章
鳧繹峩峩,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澤無疆。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我膠庠。(注57)
注57:鳧繹峩峩:鳧繹,鳧山與繹山,繹又寫作“嶧”。《詩•魯頌•閟宮》:“保有鳧繹。”毛傳:“鳧,山也。繹,山也。”春秋時兩山均屬魯國及其附庸邾國。峩峩,高聳貌。後人以此喻指孔子學說的崇高。如蘇軾《送顏複赴闕》:“簟瓢未改安貧性,鳧繹猶傳直道餘。”即此。
洙泗洋洋:洙泗,洙水與泗水,孔子講學處,已見前注。洋洋,盛無涯際貌。後人以此喻指孔子學說的深廣。《漢書•韋賢傳》:“洋溢仲尼,視我遺烈。”即此。
景行行止:語出《詩經•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鄭玄箋:“古人有高德者則慕仰之,有明行者則而行之。”高山喻指德高之人。仰,仰慕。景行hānɡ,明亮大道,喻指孔子學說。
聿昭祀事,祀事孔明:聿yù,筆的另稱,這裏有記述之義。昭,明顯。《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德音孔昭。”鄭玄箋:“昭,明也。”孔明,十分完備。語出《詩•小雅•楚茨》:“祀事孔明。”鄭玄箋:“孔,甚也;明,猶備也,潔也。”該句是說:祭祀的事,古人記述得十分清楚完備。
化我蒸民,育我膠庠:化,教化。蒸民,百姓。育,與“化”互文,教育。膠庠,周時大學稱膠,小學稱庠;即學校。
祝版 用白紙黃、綠、黑書前期學官,飭吏恭書,并書正獻、分獻各官及執事姓名榜,祭月朔榜,送府鈐印,懸挂於大成殿後。(注58)
注58:飭吏恭書:飭chì,通“敕”,告誡。《說文》:“敕,誡也。”恭書,工整書寫。
正獻、分獻:向受祭者(孔子)行獻爵獻帛之禮為正獻,此處指知府。向配饗者行獻爵獻帛之禮為分獻,此處指同知等官員。執事,已見前注。
祭月朔榜:上書祭祀的年、月、日。
祝文
維先師德隆千聖,道冠百王。揭日月以常昭,自生民所未有。屬文教昌明之會,正禮節樂和之時。游泮水而采藻芹,式陳籩豆遵辟雍。而樂鐘鼓,恪薦馨香。典重崇儒,禮隆配享。粵若復聖顏子、宗聖曾子、述聖子思子、亞聖孟子,既近承夫道脈,宜分配夫明禋。茲當春秋仲祇肅懿章,爰展微忱,聿修祀典。尚饗。(注59)
    注59:維:語詞,用於句首,無義。
揭日月以常昭:本義是說:高舉日月給人間帶來永久光明。喻指孔子偉大。
    屬shǔ:指登州府。《國語•齊語》:“十縣為屬,屬有大夫。”
    采藻芹:采藻芹用於“釋菜”,已見前注。此指行釋奠之禮。
    式陳籩豆遵辟雍:式,法也。是說:遵守辟雍的法式陳列籩豆祭器。
    恪薦馨香:恪kè,恭敬。薦,獻,進獻。該句是說:恭敬地獻上美味饌食。
    粵若:“粵”同“曰”、“越”,粵若,句首語助詞。
    夫:語助詞,用於句中,無義。
明禋:禋yīn,升煙祭天之禮。《國語•周語上》:“不禋於神而求福焉,神必禍之。”韋昭注:“潔祀曰禋。”這裏與釋奠同。
祇肅懿章:祇zhī,通“只”,但也。懿章,稱頌美德的辭章。
爰展微忱:爰yuán,介詞,從而。微忱,微薄的真情。
    尚饗:希望受祭者來享用祭品。《儀禮•士虞禮》:“尚饗。”鄭玄注:“尚。庶幾也。”
儀注 祭日五鼓爇庭燎,文武各官朝服,詣廟門外下馬碑前,步行。由左右庠門入,集更衣廳,靜候起鼓。鼓初嚴,各起立、整冠帶;鼓再嚴,詣階下立,文東武西;鼓三嚴,正獻官及分獻官、陪祭各官就位。瘞毛血迎神,樂奏昭平之章。樂舞執蓋,首貢奉鑪,迎神於戟門外。各官傍立,一揖復位,行三跪九叩禮,樂止。行初獻禮,樂奏宣平之章;正獻官盥洗,由東階升入殿左門,詣先師神位前,跪,獻帛、獻爵、一叩。詣祝案前,跪;首貢捧祝版,傍跪,樂止。讀祝文,畢,正獻官一叩。以次詣四配位前,獻帛、獻爵;退,由西階降,復位。分獻官詣十二哲及兩廡先賢先儒位前,獻帛、獻爵,復位。行亞獻禮,樂奏秩平之章。正獻、分獻如初獻儀,奠爵於左,畢,俱復位。行終獻禮,樂奏敘平之章,正獻、分獻如亞獻儀,奠爵於右,畢。分獻官復位,正獻官當拜位立,詣飲福位,跪,飲福酒,受福胙,一叩復位。徹饌,樂奏懿平之章,各官行三跪九叩禮。送神,樂奏德平之章,樂舞執蓋、首貢捧鑪送神於戟門外。各官傍立,一揖,復位。讀祝者捧祝、司帛者捧帛,詣燎所,各官傍立,遙望燎所,三揖復位。禮畢。三獻舉樂,皆用舞。(注60)
        注60:爇庭燎:爇ruò,焚燒。庭燎,火炬。
    詣yì:前往,到。
鼓初嚴:猶言第一次擊鼓。古代戒夜曰“嚴”,其後轉指敲擊更鼓。《新唐書禮樂志》:“搥一鼓為一嚴。”
        瘞毛血:瘞yì,埋物祭地。毛血,指先一日所殺牲的部分毛血。《周禮•秋官•犬人》鄭玄注:“瘞,謂祭地。”《國語•楚語下》:“毛以示物,血以告殺,接誠拔取以獻具,為齊敬也。”毛在外,血在內,證明表裏純粹無欺。
舞執蓋:本為道教所稱侍奉天帝的仙官、侍從。唐陸龜蒙《上元日道室焚修寄龔美》詩:“執蓋冒花香寂歷,侍晨交佩響闌珊。”自注:“執蓋、侍晨,皆仙之貴侶矣。”這裏指跳執蓋之舞。
首貢奉鑪:《書•顧命》蔡沈集注:“貢,進也。”首貢,導引的官員。國子監由太祝或太常充任,府學由教授或教諭充任。
戟門:立戟為門。《周禮•天官•掌舍》:“為壇壝宮棘門。”鄭玄箋:“棘門,以戟為門。”《資治通鑒》胡三省注:“唐設戟之制,廟社宮殿之門二十有四。”府學孔廟,立戟見下“大成門”。
        飲福酒,受福胙:福酒,祭祀所用之酒。祭祀所用的肉類。
        燎所:即燔fán所,這裏指供焚燒祝辭、幣帛等之爐具。《爾雅》云:祭天曰燔柴,祭地曰瘞埋。之前有瘞毛血於地,則求神於陰;此燎祝辭、幣帛,是求神於陽。登州民俗,上墳燒紙,將部分供品一起焚燒,即此禮之演變。
大成門 三楹,臺高四尺,兩傍有掖門。宋建隆元年詔立十六戟於廟門,大觀四年增立二十四戟,如王者制,改名戟門。今稱大成門。
泮池 在大成門前。
櫺星門 三楹,兩傍有掖門,即廟門。
明倫堂 在大成殿後。按:元至正十三年,雲南行省平章賽典赤始建明倫堂,貯經史,因下其式於諸路。明洪武十五年詔,置臥碑於堂內。國朝因之。堂外舊有敬一亭,明世宗嘉靖五年作敬一箴,頒之太學,詔郡邑學校皆鐫石,並刊程子《四箴》、范氏《心箴》,作亭覆之。久廢。(注61)
注61:賽典赤:全名為賽典赤贍思丁,一名烏馬兒,回族。元世祖忽必烈拜為平章政事,行首雲南。雲南俗無禮儀,男女自相偶配,子弟不知讀書。賽典赤教之拜跪之節,婚姻行媒,創建孔子廟堂,講經史,給學田。由是文風稍興。
程子《四箴》:程子指程颐。《四箴》:“言箴、視箴、聽箴、動箴。”总168字。箴,勸誡。《左氏春秋》宣公十二年:“箴之曰。”杜預注:“箴,誡也。”圖一為程頤《四箴》之《聽誡》臥碑。
范氏《心箴》:范氏,指范浚,字茂明,蘭溪人。南宋高宗紹興間舉賢良方正,以秦檜當國,不起用。閉門講學,篤志求道。著有《香溪集》。《心箴》共72字。圖二為范浚《心箴》臥碑
圖一   圖二
順治九年頒發臥碑
朝廷建立學校,選取生員,免其丁糧,厚以廩膳。設學院,學道、學官以教之,各衙門官以禮相待,全要養成賢才,以供朝廷之用。諸生皆當上報國恩,下立人品,所有教條開列於後:
一  生員之家,父母賢智者,子當受教;父母愚魯或有非為者,子既讀書明理,當再三懇告,使父母不陷於危亡。
一  生員立志,當學為忠臣、清官,書史所載忠清事蹟,務須互相講究,凡利國愛民之事,更宜留心。
一  生員居心忠厚、正直,讀書方有實用,出仕必作良吏。若心術邪刻,讀書必無成就,為官必取禍患。行害人之事者,往往自殺其身。常宜思省。
一  生員不可干求官長,交結勢要,希圖進身;若果心善德全,上天知之,必加以福。
一  生員當愛身、忍性。凡有司官衙門不可輕入,即有切己之事,止許家人代告,不許于與人詞訟,他人亦不許牽連生員作證。
一  為學當尊敬先生,若講說,皆須誠心聽受;如有未明,從容再問,毋妄行辯難。為師亦當盡心教訓,勿致怠惰。
一  軍民一切利病,不許生員上書呈言;如有一言建白,以違制論,黜革治罪。
一  生員不許糾黨、多人立盟、結社、把持官府、武斷鄉曲;所作文字,不許妄行刊刻,違者聽提調官治罪。(注62)
    注62:丁糧:按人口所徵收的稅糧。
    廩膳:由公家發給在學生員的膳食補貼。凡享受此待遇的生員稱廩生或廩膳生。
    愚魯:也寫作“愚鹵”,愚蠢粗魯。
心術邪刻:即居心不良。心術,心思,居心。刻,《書•微子》孔安國傳:“刻,病 也。”
干求:請求,求得。
建白:指對國事的建議、陳述。
鄉曲:指家鄉。這裏為地方上的事。
提調官:明清科舉考試中特設“提調官”,清初鄉試提調官由各省布政使充任,負責統籌、管理考場內外各種事物。雍正之後改由道員充當。
尊經閣 在明倫堂後。宋大中祥符元年幸曲阜,敕賜太宗御製書,九經、三史書,并置文廟書樓上。此學宮賜書之始,歷代因之。今藏頒發書籍。(注63)
    注63:九經:五經與九經,各代所定不一。漢班固《白虎通•五經》將五經定為《易》、《尚書》、《詩》、《禮》、《春秋》。《新唐書•百官志》定五經為:《周易》、《尚書》、《毛詩》、《左氏春秋》、《禮記》。《初學記》所引九經為:《易》、《書》、《詩》、《禮記》、《周禮》、《儀禮》、《左氏春秋》、《公羊傳》、《谷梁傳》。宋太宗所賜九經為:《周易》、《尚書》、《毛詩》、《禮記》、《周禮》、《儀禮》、《春秋》、《公羊傳》、《谷梁傳》。
三史:唐稱三史是:《史記》、《漢書》、《後漢書》。宋因之。唐劉知幾《史通•補注》曰:“訓解三史,開導後學,發明先義,古今傳授,是曰儒學。”
頒發書籍:指朝廷所賜府學書籍。
崇聖祠 原名啟聖祠。宋大中祥符元年,封孔子父為齊國公,慶歷八年詔於聖殿後立廟奉安。元至順元年加封為啟聖王。明嘉靖時去封爵。今天下學宮皆立啟聖祠,祀叔梁公。國朝因之。至雍正元年,追封五代皆王爵,合祀於祠,遂更名為崇聖祠。乾隆五年,頒發太學成式。令祠內并建兩廡,祀先儒。
肇聖王木金父,位殿正中,南嚮。
裕聖王祈父,位在左。
詒聖王防叔,位在右。
昌聖王伯夏,位在左。
啟聖王叔梁紇,位次右。皆南嚮。(注64)
  注64:奉安:本為安葬皇帝或生父謂之奉安。此處指安置神位木主。
注者按:據宋孔傳《東家雜記》,孔子先祖本為子姓。周成王時封商之長子徽子啟(紂王之兄)于宋,公爵,此宋國之始。徽子啟卒,立其弟微仲衍為宋公。以下世系:
宋公微仲衍→宋公稽→丁公申→┌湣公共
└襄公熙→弗父何→宋父周→世子勝→正考父→孔嘉父→木金父→祈父→孔防叔→伯夏→叔梁紇→┌長子孟皮(有疾,不繼嗣)
                                        └次子孔丘(孔子)
祈父因其祖父字為“孔”,遂以其字為氏(姓)。又,孔防叔因避宋國華督之難,遂逃奔魯國,為大夫,自此子孫世居魯國,為魯人。
配饗:先賢孔氏、顏氏、孔氏,位殿東,西嚮。曾氏、孟孫氏,位殿西,東嚮。明嘉靖九年定配饗從祀稱先賢某氏,先儒某氏。國朝因之。
孔氏 名孟皮,字伯尼,孔子兄。國朝咸豐七年配饗。
顏氏 名無繇,字路,一作名由,字季路,顏子父。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孔廟;明嘉靖九年配饗。
曾氏 名點,字晳,一作字子晳,曾子父;點,一作蒧。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孔廟;明嘉靖九年配饗。
孔氏 名鯉,字伯魚,子思父。宋咸淳三年從祀孔廟;明嘉靖九年配饗。
孟孫氏 名激,字公宜,孟子父。明嘉靖九年配饗。
東廡從祀先儒位皆西嚮
周氏 名輔成,宋周敦頤父。明萬歷二年從祀。
程氏 名珦,字伯溫,宋程顥、程頤父。明嘉靖九年從祀。
蔡氏 名元定,字季通,宋蔡沈父,諡文節。明嘉靖九年從祀。
西廡從祀先儒位皆東嚮
張氏 名迪,宋張載父。國朝雍正元年從祀。
朱氏 名松,字喬年,宋朱熹父,諡獻靖。明嘉靖九年從祀。
祀典 每年春秋仲月上丁日,釋奠於先師。有司先祭崇聖祠,牲用少牢。(注65)
    注65:少牢:祭禮犧牲用牛、羊、豕稱太牢(已見前注),只用羊、豕稱少牢。
陳設 正位及配位禮神制:帛各一;兩廡東西帛各一,色皆白。正位五案,每案爵三、铏二、簠二、簋二、籩八、豆八、篚一、尊一;共俎五,內各盛羊一、豕一;每案香鑪一、燭臺二。配位五案,每案爵三、簠一、簋一、籩四、豆四、篚一,共尊二;俎二,內各盛羊一、豕一;每案香鑪一、燭臺二。殿中少西,設祝案一,上設祝版架一,東西設尊桌二,上各設疏布幕、勺具,實酒於瓶。兩廡二位共一案,單位仍設一案。每案爵三、簠一、簋一、籩四、豆四,共篚二;俎二,內各盛羊一、豕一;每案香鑪一、燭臺二。
祝版 與大成殿同。
祝文
維王累葉鍾祥,光開聖緒盛德之後,積久彌昌。凡聲教所覃敷,率循源而溯本,既追隆於先聖,爰推本於先賢,粵若先賢孔氏、先賢顏氏、先賢曾氏、先賢孔氏、先賢孟孫氏,篤生賢裔,宜配薦香,用申守土之忱,敬舉明禋之典。尚饗。(注66)
    注66:累葉鍾祥:累葉,累世。鍾,彙聚;鍾祥,吉祥彙聚而得福。
    彌昌:彌mí,副詞,益,越發。彌昌,越發顯盛。
聲教所覃敷:聲教,聲威教化。覃敷,廣播,廣布。所,語助詞,無義。
率:語詞,無義。《書•湯誓》:“夏王率遏衆力。”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二》:“字通作‘亂’,亂者,‘率’之借字也。‘亂’與‘率’同,皆語詞而無義。”
先聖、先賢:先聖,指孔子的木金父至叔梁紇五世父祖。先賢,指配饗的先聖、先儒的各位父兄。
爰:義同“乃”,于是。清謝鼎卿《虛字闡義》:“‘爰’字,《説文》:‘引也。’借爲由上引起下文之詞。”
篤生:得天之精氣而生。《詩•大雅•大明》:“篤生武王。”鄭玄箋:“天降氣於太姒,厚生聖子武王。”
薦香:祭品。
用申守土之忱:守土,指掌治一方水土,這裹指登州知府及所屬官員。忱,真誠。該句是說:用以表達登州知府及所屬官員的真誠。
敬舉明禋之典:明禋,義為明潔誠敬的獻享。《書•洛誥》:“曰明禋,拜手稽首休享。”蔡沈集傳:“明,潔;禋,敬也。以事神之禮。”該句是說:恭敬地舉行明潔誠敬的祭祀典禮。
儀注 祭日,正獻官、分獻官入祠門,就位。瘞毛血迎神,行二跪六叩禮。正獻官盥洗,詣五聖王位前,跪,行初獻禮,獻帛、獻爵、一叩。詣讀祝位,跪,司祝奉祝版傍跪,讀祝文,畢,一叩。分獻官詣兩配從祀位,獻帛、獻爵,復位。亞獻、終獻均如初儀。正獻官詣飲福位,跪,飲福酒,受福胙,一叩,復位。徹饌,送神,行二跪六叩禮。旁立,望燎,一揖,復位。禮畢。
名宦祠 在大成門外之東。明洪武四年詔,天下學校各建先賢祠,左祀賢牧、守、令,右祀鄉賢。此二祠附學宮之始。國朝順治初年定制:直省、府、州、縣建名宦、鄉賢二祠於學宮內,每歲春秋釋奠先師同日,以少牢祀之。皆地方官主祭,行禮,祭品同兩廡。按:祠中有特祀、有通祀,今惟紀特祀各官,其通祀者,附詳於後。又府學所祀,各州、縣學亦宜通祀。其已詳府學者,各學即不復載。
北魏:東牟太守邢藏。
隋:牟州刺史辛公義。
唐:登州刺史嚴浚。
後:周登州刺史郭進。
宋:知登州侍其曙、劉渙、李師中、馬默、蘇軾、登州通判宗澤。
金:登州通判吳邦傑。
元:登州同知張起巖。
明:登州知府周斌、林弼、畢汝周、朱希顏、徐問、劉鏞 (參政,管府事)、馮崑、鄭漳、劉涇、李承選、魯廷彥、同知李鉞 (前蓬萊知縣)、張學、弋正 (見舊志,今增入)、登萊巡撫袁可立、登萊道周之訓、蓬萊知縣邢琦、登州副總兵沈有容。(注67)
注67:名宦祠:明太祖洪武四年,詔天下學校各建先賢祠,左祀賢牧守(後稱名宦),右祀鄉賢。此二祠為附於學宮之始。凡入兩祠人等,皆由各省學臣及採訪使審定。清代入祠人物,則須經部議批復。
牧、守、令:堯、舜時有十二牧,牧是牧民、養民之官;秦置郡守,守是守土之官。漢孝惠帝三年遣御史監郡;漢景帝時更名為太守,太,凡言大而形容未盡則稱“太”,是說一郡最高長官。刺史,原為朝廷派往地方督察、判決之官,取揭發、判決之意,漢武帝元封五年分全國為十三部,部置刺史。成帝綏和元年更為州牧,其後名稱多有更替,為一郡最高行政長官。隋行州制,以刺史為一州之長,唐因之。宋以後改郡為府或州,名知府或知州。此後太守、郡守、州牧已非正式官名,只作知府、知州的別稱。明、清專指知府。令,指縣級長官。有二說:一為朝廷派遣的稱長,地方自出的稱令;一是萬戶縣以上的稱長,萬戶以下的稱令。明清時令、長皆稱知縣。
以上邢臧等參見本《府志》卷二十四。
按:《通志》載登州名宦尚有:晉東牟太守龐伉。唐登州刺史畢元愷、韋俊,登州司馬鄭昈。五代登州團練使李萬超。宋登萊等處都巡檢使李繼昌;知登州郭志高、趙滋、許遵、馬知節;團練防御使趙延溥。明登州知府段堅、戴瑤,海防道溫如玉,登州衛世襲指揮金友勝,登州總兵張可大、楊御蕃。皆宜增祀。(注68)
注68:《通志》:指《山東通志》。《山東通志》在清代就有若干次續修,有若干個版本,其中最為史界、學界推遵的是雍正七年詔修,歷時七年,數易其稿,乾隆初付梓的《山東通志》,該志已收入《四庫全書》。以下凡言《通志》同此。此處所列人物可參見《通志》卷25《職官志》
畢元愷、韋俊:見本《府志•前秩》卷24。
司馬:本為軍中高級官署的屬官,魏、晉以後凡州刺史帶將軍開府者,置屬官司馬。至唐代,每州皆設司馬,多來安排貶謫閒散之人,如白居易貶為江州司馬,其《琵琶行》中“司馬青衫”名句。後世也稱府同知為司馬。
鄭昈:見本《府志•前秩》卷24。
團練使:其名始於唐。唐乾元元年始置,掌軍事,多與觀察使、防禦使互兼。其轄區有大至十州,小到三五州。代宗時曾命刺使兼本州團練使。安史之亂,各地置防禦使,後改為團練守捉使,亦簡稱團練使,延至五代。宋團練使為武將兼,品秩高於刺史而低於防禦使,元末曾置團練安撫勸農使,以鎮撫民眾。明、清皆廢之。
李萬超:見本《府志•前秩》卷24。
都巡檢使:宋代在關隘要地及荒遠地區置巡檢官,各地連接之處置都巡檢加以總管,皆以武臣擔任,屬州縣管轄。掌訓練甲兵,巡邏地方,維持治官,鎮壓反叛。巡檢有都巡檢與散巡檢之分,巡檢範圍大或關隘要地設都巡檢使。金、元、明、清皆相沿設置巡檢官。
李繼昌(公元946—1018年):字世長,宋涿州人。宋太祖建隆三年蔭補供奉官,後授西京作坊副使。淳化中,齊饑多盜,命為登、萊、沂、密七州都巡檢使。至道二年,拜西京作坊使、峽路二十五州軍捉賊招安都巡檢使。咸平三年,以功領州刺史,知青州,尋擢為西上閣門使。大中祥符元年,進秩東上閣門使。未幾,改右驍衛大將軍,改左神武軍大將軍,權判右金吾街仗。天禧二年卒。
趙延溥:河北真定人。周顯德中以父任補左班殿直。宋初,為鐵騎指揮使。開寶初,太祖親征晉陽,太宗守京邑,延溥以所部為帳下牙軍,轉殿前散員指揮使,領思州刺史。九年,改鐵騎都虞候。太平興國五年,以延溥為日騎、天武左右廂都指揮使,兼權殿前都虞候事。坐遣親吏市竹木所過關渡稱制免算,責授登州團練使,令赴任。是冬,帝北巡至大名,復以延溥為登州防禦使,逾年,加涼州觀察使,仍判登州。雍熙二年,改蔚州觀察使,判冀州。四年,知貝州,以疾卒,年五十。贈天德軍節度。注者按:《通志》云:“神宗時為登州團練使”,非。
郭志高:宋仁宗時為登州知州,修浚城池,招致水軍,凡防海武備,無不整飭歷久。另見本《府志•前秩》卷24。
趙滋:字子深,開封人。宋仁宗康定初以右侍禁選捕京西拳卒有功,遷左侍禁,陞登州知州。范仲淹經略陝西,舉滋為將領。賊平,為京東路都巡檢,再舉其為登州知州。其時乳山砦兵叛,殺巡檢,趙滋馳入其壘,次第推問。得黨百餘人。累遷至西閤門副使,龍神衛四廂都指揮使。英宗即位,領端州防禦使。未幾,卒。
許遵:見本《府志•前秩》卷24。
馬知節(公元955-1019年):字子元,幽州薊人,幼孤。宋太宗時,以蔭補供奉官,年十八,監彭州兵。歴知深、慶二州,遷西京作坊使,再出知梓州。咸平初領登州刺史,後改知秦州。累至宣徽南院使,知樞密院事。六十五歲卒,諡正惠。
溫如玉:字孟醇,湖廣鄖陽人,明嘉靖時由監察御使出為山東海防道。時遼陽諸島吏匿無賴,間出剽劫登萊之間,時被驚擾。如玉揚兵海上,日勵水戰方略,以張其勢。而密遣指揮湯詔等招撫諸島酋長,約日來歸,並請於省臺宥其已往,編立保伍,給田通市,咸遵約束。後以勞疾卒於官,島人莫不哀感。
登州衛:明洪武九年置。長官為指揮使。下設前、後、左、右、中五個千戶所。清順治四年改長官為守備,千戶所改千總。具體見前注及本《府志•武秩下》。
金友勝:登州衛世襲指揮使。崇禎五年叛兵攻登州,圍城七日。海防巡撫孫元化遣部將張燾擊之,令友勝居守。時官兵多受賊賄,戰初酣,忽無故自退,欲引賊入城。見友勝禦防嚴密,不敢動。是夕,友勝登陴巡警,至南門城外,官兵發大隊仰攻之,友勝遇害。賊從東門入。友勝故友耿仲明收友勝屍殮葬之。
張可大:字觀甫,應天人。世襲羽林左衛千戶,舉萬暦二十九年武會試,授建昌守備。遷浙江都司僉書,分守瓜洲、儀真,江洋大盜歛跡。崇禎元年出為登州總兵官,可大盡心海防,作《海防圖說》奏之。二年冬,白蓮餘黨圍萊陽,可大擊破之。三年以勤王功陞都督同知,四年七月再陞右都督。調南京左府,未行而孔有德等反于吳橋。可大急往剿,而登萊巡撫孫元化止之。歲末,孔有德兵逼蓬萊城,可大請擊之,孫元化不許。可大陳利害甚切,元化期明年元日合擊。至期,元化兵不發。可大獨戰于城東,屢勝。元化兵皆遼人,與孔有德兵多親黨,無鬥志,元化所屬將領張燾又率先逃走,其兵半降叛軍。可大遂敗,中軍、守備皆戰死。而張燾降叛軍之兵又被孔有德遣歸作為內應。元化開門納之,可大諫,不聽。夜半賊至,城遂陷。可大時守水城,撫膺大慟。解所佩印會於旗鼓,走小道赴濟南上報。還家辭母,令弟奉母航海趨天津,遂自縊。事聞,贈特進榮祿大夫,太子少傅,諡莊節,賜祭葬,為其建“旌忠祠”。
楊御蕃(公元1605―1644年):字翰城,首任登州鎮總兵楊肇基子第三子,十六歲隨父鎮壓徐鴻儒白蓮教起義,因俘獲首領夏太師有功,授沂州衛鎮撫。翌年,陞為曹州守備。崇禎五年孔有德兵叛,其時登鎮已陷,朝廷命徐從治接替余大成為山東巡撫,謝璉代孫元化為登萊巡撫,兵部尚書熊明遇奏明崇禎帝封楊御蕃山東總兵官,并與保定總兵劉國柱、天津總兵王洪日夜兼程奔赴山東平叛。叛兵圍萊州,再次施展詐降詭計。楊御蕃力勸不聽,登萊巡撫謝璉和知府朱萬年一起出城受降,結果中計而捐軀。叛軍命總兵楊御蕃獻城投降。楊御蕃曰:我楊氏兵將,世受皇恩,只知殺賊,不知降賊。崇禎帝聞知徐從治、朱萬年蒙害,大怒,命將以主張招撫的兵部尚書熊明遇撤職查辦;總督劉宇烈下獄;孫元化斬首示眾;並任朱大典為山東巡撫,高起潛為監軍,兵分三路圍剿叛軍,叛軍大敗,退守登州,渡海逃竄。楊御蕃守萊州功最多,七年擢登州鎮總兵,授都督同知,鎮守登萊二州。崇禎八年,李自成攻克鳳陽焚朱元璋祖墳,楊御蕃奉命護陵。為朝廷再立戰功。九年以病歸,十一年復任,移鎮臨清。崇禎十七年李自成陷京師,兵部尚書史可法于南京立福王,封楊御蕃江南提督總兵。楊御蕃病逝於軍中,年三十九。
國朝:登州道連登,登州知府徐可先,登州通判李芝蘭,登州總兵張公諒、李林盛、劉清。(注69)
    注69:連登、李芝蘭,見本《府志》卷25《文秩一》。張公諒、李林盛、劉清,見本《府志》卷36《武秩上》。徐可先,見《序》注。
按:《通志》乾隆三年核實,國朝以來,山東名宦有宜通祀者檄令府、州、縣皆祀之。今祠內所祀有: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李蔭祖、朱昌祚,山東巡撫郎永清、楊廷耀,山東賑饑、原任安徽巡撫李鈉,山東學政趙申季、任塾,山東布政使陳極新,按察使吳毓珍、蘇昌臣,督糧道朱廷楨是也。此外,《通志》所載各州、縣學所祀有直隸、山東、河南總督張存仁,山東總督祖澤溥,巡撫蔣國柱、周有德、徐旭齡、佛倫、袁懋功、宋學朱,河道總督靳輔、張鵬翮、陳鵬年,布政使喻成龍、王用霖、劉斯嵋、侯居廣、施天裔、衛既濟、蘇宏祖,按察使胡文華、牢犖、蔡琦,學政施閠章、徐炯、濟東泰、武臨道、韓鎬、宋廣業。又《通志》登州名宦尚有:登州總兵楊捷、(知)府楊奇烈,登萊道丁蕙,水師游擊滕國祥。皆宜增祀。(注70)
注70: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明初常遣尚書、侍郎、都御史等官,至地方安撫軍民,或主管兵事,事畢即調他處或裁撤。明英宗正統六年,因麓川用兵,使兵部尚書王驥總督軍務,總督之名始此。但職名必列舉管轄事宜,如“總督陝西三邊軍務”等。任總督者,品秩均系原官。清順治六年直隸、山東、河南三省總督,全稱為“總督都御使”,駐直隸大名府,十五年停。康熙元年又設,八年又停。雍正六年設河南、山東總督,駐開封府,十三年又停。乾隆中葉後,始穩定,全國設十一總督,山東、河南、直隸總督即十一總督之一。光緒三十二年,又增設東三省總督。清總督為從一品官,綜理軍民要政,統轄文武官員。
李蔭祖(公元1629—1664年):字繩武,遼寧鐵嶺人,屬清漢軍正黃旗。順治間由蔭生授戶部員外郎,累擢兵部尚書,兼右副都御使,總督直隸、山東、河南三省。其時高鼎踞五臺山,蔭祖招撫而降之。後調任湖廣總督,加太子太保銜。因疾罷歸,康熙三年卒。
朱昌祚(公元1627—1667年):字雲門,山東高唐州人。本為清兵所擄,後隸屬於漢軍鑲白旗,官至宗人府啟心郎。順治元年隨清兵入關,十八年由工部侍郎任浙江巡撫,頗有政績。後陞江西總督,未到任,再遷兵部尚書,總督冀、魯、豫三省。此時輔政大臣鼇拜肆意圈地,令朱昌祚、尚書蘇納海及巡撫王登聯理其事,昌祚抗奏,從而得罪鼇拜。鼇拜將昌祚及其子與王登聯立絞。康熙親政,鼇拜伏罪。康熙詔朱昌祚復原官,賜祭葬。
張存仁:(公元?-1652年):明末清初遼陽人,明寧遠副將。崇禎四年降後金(清),隸漢軍鑲藍旗,仍授副將,遷都察院右參政,授鑲藍旗副都統。清兵入關後,從豫親王多鐸攻河南、江南。順治二年,任浙江總督,開科取士,以安人心。尋授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總督浙江、福建。以與南明魯王、福王所部戰鬥有功,授兵部尚書,總督直隸、山東、河南,卒於官。諡忠勤。
祖澤溥:明末清初寧遠(今遼寧興城)人,原為明錦衣衛指揮、左都督。順治初降清,授一等侍衛。因剿平棲霞于七等功,康熙元年以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身份總督山東全省文武事務,兼理糧餉。康熙六年遷福建總督。後有奏其通同于七謀反一案,險遭流放之災。乞休,康熙十八年卒。賜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正一品。
巡撫:清代全稱為“巡撫都御使”。巡撫之名,始見於洪武二十四年命懿文太子巡撫陝西,系臨時差遣。宣德五年,升監察御史于謙等為侍郎,巡撫兩京、山東等地,各省專設巡撫自此始。清巡撫為從二品官,掌視察吏治,檢查民政,處理刑獄。巡撫由侍郎授者,帶兵部侍郎、右副都御史銜;由學士、副都御史及卿員、布政使等官授者,均為右副都御史;由左僉都御史、四品京堂、按察使等官授者,均為右僉都御史。資望特高者亦可加兵部尚書銜。巡撫一般每省一員,地位次於兼轄二、三省的總督。
郎永清(公元?—1687年):字定庵,奉天(今遼寧)廣寧人,屬漢軍鑲黃旗。順治時由筆貼式知山西渾源州,升江西贛州知府,湖南布政使、東昌道按察、布政二使,康熙二十五年任山東巡撫,所至有政聲。官楚南時,尤多善政,故楚南德之尤甚。康熙二十五年卒。
楊廷耀:生卒年不詳(《清史稿》無傳),奉天海城人,屬漢軍正黃旗,曾任鄖陽知府,升山東濟寧道,由山東巡府、川陝總督佛倫舉薦任山東布政使,福建布政使,康熙三十四年陞山東巡府。有《趵突泉詩》:“歴亭名勝甲青齊,趵突泉開郡郭西。萬斛夜珠侵幔入,一樓秋雨濺燈低。雪飛晴日僧加衲,湍激危松鶴易棲。應是地靈邀睿藻,水光山色有新題。”
蔣國柱(公元?—1668年):順治間,授都察院啟心郎。曆工部右侍郎、戶部左侍郎。後調江寧巡撫,駐鎮江。順治十六年,鄭成功攻入長江,他與提督管效忠敗棄鎮江,退常州。次年,以棄鎮江罪革職埋籍。康熙即位,補右通政使,遷秘書院學士,順治十八年授山東巡撫。山東自明代重斂之餘,糧有包荒,役有雜派,他一切奏除之。蔣國柱又上奏康熙:“登、文兩營歲需兵餉十五萬有奇,坐派登州府屬就近支領。自遭于七變亂以來,征輸難繼。請動藩庫銀五萬兩解運支應。”後任浙江巡撫。奏免積欠荒額及雜課銀糧,出官民於交困。卒於官。
周有德:生卒年不詳,字彝初,漢軍鑲紅旗人。順治二年以貢生授弘文院編修。五年,從英親王阿濟格討叛將薑瓖,還,遷侍讀。康熙元年,遷國史院侍讀學士,尋擢弘文院學士。二年,授山東巡撫。數次疏奏請寬登、萊、青三府海禁,准許居民得捕魚資生;登州、萊州二府歉收,請免本年額賦;六年,擢兩廣總督。後遭父喪,平南王尚可喜疏言沿海兵民方賴經營,請命在任守制。凡三年而事定,疏請還京師治喪。其後周有德坐居喪營造第宅奪官。康熙十九年卒。
徐旭齡(公元?-1687年):字元文,浙江錢塘人。順治十二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禮部郎中、雲南道御史、太常寺少卿等職務。康熙六年,授雲南道御史,改湖廣道御史。康熙二十二年任山東巡撫。二十三年,遷工部侍郎。康熙二十三年為漕運總督,對漕之弊進行改革。二十六年卒,諡清獻。
佛倫(公元?—1701年):姓舒穆祿氏,滿洲正白旗人。初由筆帖式遷兵部主事,再遷內閣學士。曾總理滇、黔糧餉兼理四川糧餉。陞左都御史,擢工部尚書,轉刑部、戶部。命勘河工屯田二事。其時靳輔與按察使于成龍不協,佛倫受明珠指示,偏袒靳輔,為總漕慕天顏所劾。康熙二十八年出為山東巡撫,疏請令紳民一體應役。尋擢川陝總督,入為禮部尚書。三十八年,授文淵閣大學士。三十九年以原品退休。旋卒。
袁懋功(公元1612—1671年):字九敘,順天府香河人。順治三年進士,歷任禮科給事中、太常寺少卿、通政司通政使、刑部侍郎、吏部侍郎、光祿寺少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戶部右侍郎等。順治十七年出任雲南巡撫,時雲南為新辟,令降兵歸農,隨所在入籍,並奏請減糧額以輸民困。康熙九年授山東巡撫,第二年黃河決口,五十六州縣衛被淹,疏請免賦一年。康熙十年卒,賜祭葬,諡清獻。袁懋功為人溫良易宜,生平無疾言遽色。為清代少有清官。
宋學朱(公元?—1639年):字用晦,號旭初,南直隸蘇州府長洲人。崇禎四年進士,為御史。因疏劾楊嗣昌、田惟嘉,而被時論推崇。崇禎十一年巡按山東,方到省部,會報清兵入省,遂星夜冒圍馳入濟南。未至,大兵已過德州。其時省城標兵三千,先隨巡撫遠駐北直(德州)城中,止留老弱鄉兵五百及增援的萊兵七百。清兵攻濟南急,宋學朱與布政使張秉文等登城捍禦,分門死守。時時以奇兵出擊,重圍稍解。相守六旬,不解帶,不交睫,頭髮盡白。向朝廷求援七疏,都被楊嗣昌截而不報;後城陷死之。又据《明季北略》:或云己卯歲(崇禎12年),學朱曾歸,族人欲見之,夜即縋城遁去為僧,實未死也。
河道總督:全稱為“總督河道都御史”,又稱河台。明永樂九年曾派遣尚書、侍郎、都御史等主持治河,無專稱。成化後定稱總督河道。清置河道總督專官,掌管黃河、運河及永定河提防、疏浚等事。另設江南河道總督,簡稱南河總督,咸豐八年裁撤。山東、河南河道總督駐濟甯州,簡稱東河總督,光緒二十八年裁。河道總督所屬文職有河庫道、河道、管河同知、通判,武職有河標副將等。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注22:稱封爵:以其所封的爵位稱呼。以顏淵為例,唐玄宗封其為“兗公”、宋真宗加封其為“兗國公”、元文宗又加封其為“兗國復聖公”,明嘉靖九年改稱“復聖”。
復聖顏子 名回,字子淵,魯人顏無繇子。漢永平十五年祀七十二弟子,顏子位第一。魏、晉以後祀孔子均以顏子配饗。
宗聖曾子 名參,字子輿,魯南武城人,曾點子。唐開元八年從祀,宋咸淳三年配饗。
述聖子思子 名伋,字子思,伯魚子。宋大觀二年從祀,咸淳三年配饗。
亞聖孟子 名軻,字子輿,一字子車,鄒人。宋元豐七年配饗。(注23)
注23:配饗,同“配享”,合祭,一同受饗。
從祀:附祭,有附帶受祭之意。“配饗”與“從祀”雖均在受祭之中,但受敬程度不盡相同。配饗重,附祀輕。
十二哲 閔子、冉子、端木子、仲子、卜子、有子,位殿內東序,西嚮。冉子、宰子、冉子、言子、顓孫子、朱子,位殿內西序,東嚮。明以前稱封爵,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國朝因之。有子、朱子同。
閔子 名損,字子鶱,魯人。
冉子 名耕,字伯牛,魯人。
冉子 名雍,字仲弓,魯人。
宰予 名予,字子我,魯人。
端木子 名賜,字子貢,衛人。
冉子 名求,字子有,魯人。
仲子 名由,字子路,弁人,一作卞人。
言子 名偃,字子游,吳人。一作魯人。
以上皆俱唐開元八年從祀。(注24)
注24:閔子騫(公元前536-487年):小孔子15歲,以孝行名聞天下。孔子對其評價:“德行:閔子騫。”又:“孝哉閔子騫!人不間于其父母昆弟之言。”(《論語•先進》)在孔子門下,他中規中辭世,虛心求教。他說:“今被夫子之教浸深,又賴二三子切磋而進之,內明去就之義,出見羽蓋龍,旃裘相隨,視之如壇上矣。”(《韓詩外傳》卷二)他侍奉孔子“唁唁如也”,孔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唐玄宗二十七年追贈他為“費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追封其為“琅邪公”,南宋度宗咸淳三年改封為“費公”。
冉耕(公元前544-?年):小孔子7歲。孔子對其評價:“德行:冉伯牛。”時人認為他的德行修養與孔子“具體而微”(見《孟子•公孫丑上》)。唐玄宗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追贈他為“鄆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追封他為“東平公”,南宋度宗改封為“鄆公”。
冉雍(公元前522-?年):小孔子29歲。孔子對其評價:“德行:仲弓。”子貢說他:“在貧如客,使其臣如借,不遷怒,不深 怨,不錄舊罪,是冉雍之行也。”(引見《孔子家語•弟子行》)冉雍“居敬而行簡”的行政主張得到孔子的極高評價,他說:“雍也,可使南面。”(見《論語•雍也》)東漢永平十五年祠冉雍,唐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追封他為“薛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天下邳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薛公”。
宰予(公元前522-458年):也叫宰我,小孔子29歲,追隨孔子周遊列國,其人利口辩辞,孔子對其評價:“言语:宰我。”。《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宰我為臨菑大夫,與田常作亂,以夷其族,孔子恥之。”《孟子•公孫丑上》說他:“智足以知聖人,污不至阿其所好。”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他為“齊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臨淄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齊公” 。
子貢(公元前520-?年):也寫作“子贛”,又稱作“衛賜”。端木,復姓。小孔子31歲,是孔子周游至衛國時所收弟子,從此一直跟隨孔子,孔子死後,為其守墓六年,之後游歷他國,終老於齊。他利口巧辭,孔子說他“侃侃如也”(《論語•先進》)將其列入:“言语”一檔。盛贊他“告諸往而知來者”(《論語•先進》),說“賜之敏賢於丘也”,季康子問子貢可否從政,孔子回答:“賜也達,於從政乎何有?”意謂子貢通達事理,從政沒什麼難處。史記仲尼弟子列傳頌揚他“喜揚之美,不能匿人之過”。史記貨殖列傳又讚揚他的經濟頭腦,能預知市場行情,“廢著鬻財於曹魯之間,七十子之徒,賜最為饒益”。唐玄宗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贈他為“黎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追封他為“黎陽公”,南宋度宗咸淳二年改封為“黎公”。
冉求(公元前522-?年):小孔子29歲,與冉伯牛、冉雍同宗,曾為季氏宰,率魯軍擊敗齊軍。孔子對其評價:“政事:冉有。”曰:“千室之邑,百乘之家,求也可使治其賦。仁則吾不知也。”(引《論語•公冶長》)孔子讚賞冉求的多才多藝,說:“求也藝!”(見《論語•雍也》)。唐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追封他為“徐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彭城公”,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徐公”。
子路(公元前542-480年):又稱“季路”,小孔子9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雞,佩豭豚,陵暴孔子。孔子設禮稍誘子路”,子路於是穿儒服拜孔子為師,並隨孔子周游列國。孔子讚賞他他的事:““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論語•先進》),又說:“由也好勇過我。”(《論語•公冶長》)。子路重信諾,《論語•顏淵》說:“子路無宿諾。”子路自己說道:“士不能勤苦,不能輕死亡,不能恬貧窮,而曰我能行義,吾不信也。”(《韓詩外傳》卷二)最後挺身入難,死於衛國之亂。唐開元八年將其列為十哲之一,二十七年贈他為“衛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詔封為“河內侯”,南宋咸淳三年改封為“衛公”。
子游(公元前506-?年):亦稱“言游”、“叔氏”,小孔子45歲。《史記•仲尼弟子列傳》云:“子游既已受業,為武城宰。孔子過,聞弦歌之聲。孔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遊曰:‘昔者偃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孔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孔子以為子游習於文學。”郭沫若在其《十批判書•儒家八派的批判》中認為《禮記•禮運》篇“是子游氏之儒的主要經典”。 東漢明帝十五年以其配祭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他為“吳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丹陽公”,後又改為“吳公”。
卜子 名商,字子夏,魏人,一作衛人。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開元八年升十哲位。
顓孫子 名師,字子張,陳人。唐開元八年從祀,宋咸淳三年升十哲位。
有子 名若,字子若,魯人。唐開元八年從祀。國朝乾隆元年升祔十哲。
朱子 名熹,字元晦,宋婺源人。淳祐元年從祀,國朝康熙五十一年升祔十哲。(注25)
注25:子夏(公元前507-?年):小孔子44歲,亦稱“卜子夏”、“卜先生”。孔子將其列入文學一檔,他說:“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他力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認為“雖小道,必有可觀者”(《論語•子張》)。子夏對《詩》、《書》、《禮》、《樂》的傳述與發明有一定貢獻,也是《公羊傳》與《榖梁傳》的發軔人。唐開元二十七年追封他為“衛侯”, 宋大中祥符二年贈“東阿公”,後又改為“衛公”。
子若(公元前518-?年):小孔子33歲。他深刻發揮了孔子“仁”的思想,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論語•學而》)他認為欲“仁”則在“禮”,他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孔子既沒,弟子思慕,有若狀似孔子,弟子相與共立為師,師之如夫子時也。”東漢永平十五年配祀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他為“汴伯”, 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平陰侯”,後又改為“衛公”。清乾隆三年被列為“十哲”之一。
朱熹(公元1130-1200年):又字仲晦,号晦庵,徽州婺源人。其父為致和尉,熹因僑居建州(今福建建甌)。紹興舉進士第,歷高、孝、光、寧四朝,凡所奏聞,皆正心誠意齊治平均之道。累官轉運副使,煥章閣待制,秘閣修撰,終寶文閣待制。朱熹膀廳事曰紫陽書堂,故稱紫陽,又創草堂於建陽雲谷,膀曰晦菴,自稱雲谷老人,亦曰晦翁。晚年居建陽之考亭講學,故人稱考亭學派。卒,諡“文”,寶慶中贈“太師”,追封“信國公”,改“徽國公”。朱熹少時,不遠數百里,徒步師從李侗、羅從彥,從中盡得程氏之傳。他說:“大學之道在乎格物以致其知。”其為學,大抵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而以居敬為主。嘗謂聖賢道統之傳散在方冊,聖經之旨不明,而道統之傳始晦。於是竭其精力,以研窮聖賢之經訓。所著書有:《易本義啟蒙》、《蓍卦考誤》、《詩集傳》、《大學中庸章句》、《或問》、《論語集注》、《孟子集注》、《太極圖說解》、《通書》、《西銘解》、《楚辭集注辨證》、《韓文考異》;所編次有:《論孟集議》、《孟子指要》、《中庸輯略》、《孝經刊誤》、《小學書》、《通鑒綱目》、《宋名臣言行錄》、《家禮》、《近思錄》、《河南程氏遺書》、《伊洛淵源錄》等,皆行於世。熹沒,朝廷以其《大學》、《語》、《孟》、《中庸》訓說立於學官。
兩廡 各十二楹,臺高三尺,內祀七十二賢及先賢、先儒。明以前皆稱封爵,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某子,先儒某子。國朝稱先賢、先儒,不稱子。又周、程、張、朱五子,明稱先儒,崇禎十五年改稱先賢,升七十子之次,國朝因之。(注26)
注26:周、程、張、朱五子:指周敦頤、程頤、程顥、張載、朱熹。
東廡從祀先賢位皆西嚮。
公孫僑 字子產,鄭公族。國朝咸豐七年從祀。
林放 字子邱,魯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明嘉靖九年改祀於鄉,國朝雍正二年復祀。
原憲 字子思,魯人。
南宮适 南宮,復姓,字子容,魯人。适,一作縚。
商瞿 字子木,魯人。
漆雕開 漆雕,復姓,字子開,魯人。一作字子若,蔡人。
司馬耕 司馬,復姓,字子牛,宋人。
梁鳣 鳣,一作鯉,字叔魚,齊人。
冉孺 孺,一作儒,字子魚,魯人。一作字子魯,一作字子曾。
伯虔 字子晳。虔,一作處。字楷,一作字子楷,一作字子析,魯人。
冉季 字子產,一字子達,魯人。
漆雕徒父 字子有。一作名從,一作名從父,字子文。魯人。
漆雕哆 哆,一作侈。字子斂,魯人。
公西赤 公西,復姓,字子華,魯人。
任不齊 字選,一作字子選,楚人。
公良孺 公良,復姓,字子正,陳人。
公肩定 公肩,復姓,字子中,魯人。一作公堅,字子仲。一作衛人。
鄡單 字子家,魯人。鄡,一作鄥。
榮(氵旂) (氵旂)一作旗,一作旂,一作祈,字子祺,一作子祈。魯人。
左人郢 左人,復姓,字行,一作子行,魯人。一作左郢。
罕父黑 罕父,復姓,字子索。罕,一作宰,字子黑,魯人。
鄭國 字子徒,本作嶭邦,字子從,魯人。漢避高祖諱,以國易邦,嶭訛作鄭。
原亢 字藉。亢,一作抗。一作桃,字子藉,魯人。
亷潔 字庸。潔,一作絮。字子曹,衛人。
叔仲會 叔仲,復姓。字子期。一作仲叔噲,魯人。一作晉人。
公西輿如 字子上。一作公西輿,魯人。
邽巽 巽,一作選。一作名國選,字子斂,一作字子飲。魯人。
陳亢 字子亢,一字子禽,一字子元,陳人。
琴張 張,一作牢。字子開,一作字子張。衛人。
步叔乘 步叔,復姓。字子車,齊人。步,一作少。
秦非 字子之,魯人。
顏會 會,一作噲。字子聲,魯人。
以上俱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注27)
注27:公孫僑(公元前?-522年):又字子美,鄭國宰相,執政22年,與孔子同時而稍大於孔子。“孔子嘗過鄭,與子產如兄弟云。及聞子產死,孔子為泣曰:‘古之遺愛也!’”他主张德政,“子產謂韓宣子曰:‘為政必以德,毋忘所以立。’”(《史記•鄭世家》)他贊同“禮”是“天之經也,地之義也,民之行也”。提出“以寬服民”、“以猛服民”的理政方針。對此孔子稱讚道:子產“惠人也。”孔子對子產的總體評價是:“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 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論語•公冶長》)。
林放:生卒年不詳。一說為孔子弟子,但《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與《孔子家語》無孔子弟子的記載。《論語•八佾》載:“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甯戚。”林放發問深刻,說明他對“禮”有很深的理解。另一條記載是:孔子要冉有阻止季氏祭祀泰山的僭越行為,冉有說“不能”。“子曰:嗚呼!曾謂泰山,不若林放乎?”意思是:林放也知道泰山神不會接受季氏之祀的。
原憲(公元前525-?年):也稱原思、仲憲,小孔子36歲。曾做過孔子管家,給他粟米九百斛,他推辭不受,以安貧樂道著稱。東漢王符《潛夫論•交際》說:“論古則知稱(伯)夷、(叔)齊、原(憲)、顏(回),言今則必官爵職位。”孔子死後,原憲遂投身於草澤中。原憲窮不失志,他說:“吾聞之,無財者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者謂之病。若憲,貧也,非病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東漢永平十五年明帝祭孔,原憲配祭。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追封為“任城侯”。
南宮适:孔子弟子南容,即南宮敬叔(見《世本》),生卒年不詳,是位尚德之人。《論語•憲問》:“南宮適問於孔子曰:‘羿善射,奡蕩舟,俱不得其死然;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夫子不答,南宮適出。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孔子學生中被其稱為“君子”者兩人,南宮是其一。又,孔子視南容為可託付之人,“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于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論語•公冶長》)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南容為“郯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龔丘侯”。
商瞿(公元前522-?年):小孔子29歲,《孔子家語》說他“特好易,孔子傳之志焉。”《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孔子傳《易》於瞿,瞿傳楚人馯臂子弘,弘傳江東人矯子庸疵,疵傳燕人周子家豎,豎傳淳于人光子乘羽,羽傳齊人田子莊何,何傳東武人王子中同,同傳菑川人楊何。何元朔中以治《易》為漢中大夫。”
漆雕開(公元前540-?年),小孔子11歲。《論語•公冶長》:“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孔子以為他是做官的料,而子開卻自廉,推辭。孔子十分高興他有志於《書》的鉆研精神。“漆雕之議,不色撓,不目逃,行曲則違於臧獲,行直則怒於諸侯,世主以為廉而禮之。”(見《韓非子•顯學》)孔子死後,他與門人成就為“漆雕氏之儒”,被《韓非子》列為“八儒”之一。著有《漆雕子》13篇(見《漢書•藝文志》)東漢永平十五年配祀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滕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平輿侯”。
司馬耕(公元前?-481年):宋國貴族,其兄司馬桓桓魋作亂,司馬耕遂與之斷絕兄弟關係(見《左氏春秋》哀公十四年)。《論語•顏淵》:“司馬牛憂曰:‘人皆有兄弟吾獨亡。’子夏曰:‘商聞之矣: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無兄弟也?’”《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牛多言而躁。問仁於孔子,孔子曰:‘仁者其言也訒。’”訒,即“忍”,孔子針對其性格而勸誡於他。東漢永平十五年配祀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他為“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楚丘侯”,後又改稱“睢陽侯”。
梁鳣zhān(公元前512-?年):小孔子39歲。梁鳣史載不多,《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云:他年三十未有子,欲出其妻。商瞿謂曰:“子未也,昔吾年三十八無子,吾母為吾更取室,夫子使吾之齊,母欲請留吾,夫子曰:‘無憂也,瞿過四十,當有五丈夫子。’今果然,吾恐子自晚生耳,未必妻之過.”從之,二年而有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他為“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千乘侯”。
冉孺(公元前501-?年):孔子弟子,小孔子50歲,事蹟不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紀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臨沂侯”。
伯虔(公元前501-?年):孔子弟子,小孔子50歲,事蹟不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聊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沐陽侯”。
冉季: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東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諸城侯”。
漆雕徒父:《孔子家语》写作“漆雕從,字子文。”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句須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高苑侯”。
漆雕哆: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
公西赤(公元前509-?年):小孔子42歲,他志於儒家禮儀的研究與實踐。《論語•先進》記載孔子問他的志趣,他說:“非曰能之,願學焉。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願為小相焉。” 孔子:“唯赤則非邦也與?宗廟會同,非諸侯而何?赤也為之小,孰能為之大?” 《論語•公冶長》孔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東漢永平十五年起為歷代祭孔時公西赤也一同受祭。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鉅野侯”。
任不齊: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任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當陽侯”,明嘉靖九改稱“任子”。
公良孺:生卒年不詳。孔子弟子。《史記•孔子世家》云:“過蒲,會公叔氏以蒲畔,蒲人止孔子。弟子有公良孺者,以私車五乘從孔子。其為人長賢,有勇力,謂曰:‘吾昔從夫子遇難於匡,今又遇難於此,命也已。吾與夫子再罹難,寧鬥而死。’鬥甚疾,蒲人懼。”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東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牟平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公子”,清改稱“先賢公良子”。
公肩定: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新田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梁父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公子”。
鄡單qiāoshàn: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铜鞮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聊城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鄡子”。
榮(氵旂):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雩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厭次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榮子”。
左人郢: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臨淄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南華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左子”,清稱其為“左人子”。
罕父黑: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乘丘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祁郷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罕父子”。
鄭國:《孔子家語》作“薛邦”,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榮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朐山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鄭子”。
原亢:一稱“原亢藉”。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萊蕪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樂平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原子”。
亷潔: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莒父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胙城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亷子”。
叔仲會(公元前501-?年):《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云:“叔仲會,魯人,字子期,少孔子五十歲,與孔琁年相比。每孺子之執筆記事于夫子,二人迭侍左右。孟武伯見孔子而問曰:‘此二孺子之幼也,於學豈能識於壯哉?’孔子曰:‘然少成則若性也,習慣若自然也。’”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瑕丘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博平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叔仲子”。
公西輿如: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重丘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臨朐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公西子”。
邽巽ɡuīxùn:《孔子家語》作“邽選”,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平陸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高堂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邽子”。
陳亢(公元前511-?年):少孔子40歲。陳亢與孔子兒子鯉同學於孔子,陳亢問鯉,父親對你是否有特殊關照?伯魚說:“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陳亢聞知大為驚嘆,讚賞孔子教子與教弟子並無不同(《論語•季氏》)。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南頓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陳子”。
琴張:生卒年不詳。《孔子家語》將其列為孔子弟子。《左氏春秋》昭公二十年說“琴張聞宗魯死,將往弔之。仲尼曰:‘齊豹之盜,而孟縶之賊,女何弔焉?’”原來宗魯由齊豹推薦,得到衛靈公兄長孟縶任用。齊豹作亂,宗魯願殉死相助。齊豹攻擊孟縶,宗魯以身遮擋而死。孔子認為宗魯不義而死,不該往弔。(注者按:今人楊伯峻說:“此琴張非孔丘弟子。”楊氏為臆斷,不足信。)又《孟子•盡心》:“琴張、曾哲、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也。”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南陵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頓丘侯”,政和六年改封為“平陽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琴子”。
步叔乘: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淳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博昌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步叔子”。
秦非: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汧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華亭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秦子”。
顏會: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朱虛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濟陽侯”,明嘉靖九改稱“先賢顏子”。
顏何 字冉,一作字“稱”,魯人。
縣亶 亶,一作豐,字子象,魯人。
以上俱以上俱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明嘉靖九年罷祀。國朝雍正二年復祀。(注28)
注28:顏和: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為“平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堂邑侯”。
縣亶:生卒年、事跡均不詳。孔子弟子,封賜不詳。
牧皮 魯人。
樂正克 周人
萬章 齊人。
以上俱國朝雍正二年從祀。(注29)
  注29:牧皮:生卒年不詳。孔子弟子,以狂稱。《孟子•盡心》:“琴張、曾哲、牧皮者,孔子之所謂狂也。”《孟子盡心下》:“孟子曰:‘孔子不得中道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在孔子、孟子心中,牧皮是位心大言大之人。
樂正克(公元前?-200年):樂正,復姓,名克,字子春。孟子學生,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著有《學記》(即《禮記•學記》)。他創立的“樂正氏之儒”,被《韓非子》列為“八儒”之一(見《韓非子•顯學》)。樂正克非常看重儒家的誠信,《韓非子•說林下》記載這樣一件事:“齊伐魯,索讒鼎,魯以其鴈往,齊人曰:‘鴈也。’魯人曰:‘真也。’齊曰:‘使樂正子春來,吾將聽子。’魯君請樂正子春,樂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愛之。’答曰:‘臣亦愛臣之信。’”
萬章:生卒生不詳。孟子弟子,《孟子》七篇中有“萬章章句”凡十八章,萬章名字出現22次之多,對孟子有“堯以天下與舜”、“伊尹以割烹要湯”、“敢問友”、“敢問交際”等之問達38次之多。《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孟子“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宋政和五年封為“博興伯”,從祀孟廟。
周敦頤 字茂叔,宋道州人。
程顥 字伯淳,宋河南人。
以上俱宋淳祐元年從祀。
邵雍 字堯夫,宋河南人。
咸淳三年從祀。(注30)
注30:周敦頤(公元1017-1073年):字茂叔,宋道州營道人。初為公寧主簿,調南安軍司理參軍,移桂陽令,有政績。徙知南昌,歷合州判官、虔州通判。熙甯初知郴州,擢廣東轉運判官,提點刑獄,以洗冤澤物為己任。著《太極圖說》及《通書》,為宋理學之開祖。程頤、程顥皆其弟子,卒諡元公。因所居濂溪並開設濂溪書院,世稱濂溪先生。
程顥(公元1032-1085年):字伯淳,北宋伊川人。早年師從周敦頤,舉進士,歷任鄠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等。神宗數召見,進說以正心窒欲、求賢育才。後因與王安石新法不合,出為镇寧軍判官。哲宗時為宗寧寺丞,未赴卒。時人認為“孟子之後,一人而已”。文彥博采眾論,題其墓曰“明道先生”,後人集其文及語錄名《程子遺書》,淳祐二年追封為“豫國公”,配祀孔廟。
邵雍(公元1011—1077年):字堯夫。其先范陽(今河北涿縣)人,從父徙共城(今河南輝縣)。北海李之才授以圖書《先天象數》學,雍多所自得。與富弼、司馬光等相從游。務農,僅給衣食,名其居曰“安樂窩”,自號“安樂先生”。朝廷多次授官,皆不赴。元祐中賜諡“康節”。著有《觀物篇》、《漁樵問答》、《伊川擊壤集》、《先天圖》、《皇極經世》等,成就為北宋《易》學大師。
西廡從祀先賢位皆東嚮
蘧瑗 字伯玉,衛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明嘉靖九年改祀於鄉。國朝雍正二年復祀。
澹臺滅明 澹臺復姓。字子羽,魯武城人。
宓不齊 字子賤,魯人。
公冶長 長,一作萇,字子長,齊人。一作魯人,一作字子芝。
公晳哀 公晳,復姓,字季次。晳,一作哲,一作析。哀,一作克。一作字季沈,齊人。
高柴 字子羔,一作字子皋,齊人。一作衛人。
樊須 字子遲,魯人。一作齊人。
商澤 字子季,一作字子秀,魯人。
巫馬施 巫馬,復姓。施,一作期,字子期,一作字子旗,便人。一作陳人。
顏辛 辛,一作幸。字子柳,魯人。
曹卹 字子循,蔡人。
公孫龍 公孫,復姓。字子石。龍,一作寵,衛人。一作楚人。
秦商 字子丕,一作字不慈,魯人。一作楚人。
顏高 字子驕,魯人。高,一作刻,一作尅,一作字子喬。
壤駟赤 壤駟,復姓。字子徒,一作字子從,秦人。壤,一作穰。
后作蜀 后作,復姓。字子明,一作字子蜀,秦成紀人。后,一作左,一作石。
公夏首 公夏,復姓。字乘首。一作守,字子乘,魯人。
后處 字子里。后,一作石,字里之,齊人。
奚容蒧 奚容,復姓。字子晳,衛人。一作奚姓,字子偕,魯人。
顏祖 字襄祖。一作相,字子襄。魯人。
句井疆 句井,復姓。字子疆,衛人。一作字子野,一作字子孟。
秦祖 字子南,魯人。一作字子男,一作秦人。
縣成 字子祺,一作字子期,一作字子橫,魯人。
公祖句茲 公祖,復姓。字子之,魯人。一作名茲,一作名句。
燕伋 伋,一作級,字思,一作字子思,秦人。
樂欬 字子聲。欬,一作欣,字聲,魯人。
狄黑 字晳,一作字晳之,衛人。
孔忠 忠,一作弗,字子蔑,孔子兄孟皮子。
公西蒧 字子上,一作字子尚,魯人。蒧,一作減。
顏之僕 字叔,一作字子叔,魯人。
施之常 字子恒,一作字子常,魯人。
申棖 字子周,魯人。棖,一作黨,一作棠。
以上俱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注31)
注31:蘧瑗qúyuàn:春秋時衛國大夫,歷獻公、襄公、靈公,以字伯玉行於世,與孔子同時而大於孔子。《孔子家語•弟子行》說他:“外寬而內正,自極於隱括之中,隱括所以自極直己,而不直人。汲汲於仁,以善自終,蓋蘧伯玉之行也。”衛靈公時,蘧瑗不被重用,於是大夫史魚屍諫靈公,蘧瑗終被重用。孔子聞之曰:“古之列諫之者,死則已矣,未有若史魚死而屍諫,忠感其君者也,不可謂直乎?”(《孔子家語•困誓》)蘧伯玉與孔子一生摯友,孔子兩游衛,兩次住蘧伯玉家。孔子返魯之後,蘧伯玉仍派使者前來問候,孔子對使者的言談與蘧伯玉克己不倦的精神讚歎不已。(見《論語•憲問》)孔子直稱蘧伯玉為君子,《論語•憲問》載孔子曰:“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則仕;邦無道,則卷而懷之。”《莊子•雜篇•則陽》稱讚“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可知他進德為功,老而不倦,踐履篤實,光輝四射。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被封為內黃侯。
澹臺滅明(公元前522-?年):少孔子49歲,孔子弟子。《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少孔子三十九歲。狀貌甚惡。欲事孔子,孔子以為材薄。既已受業,退而修行,行不由徑,非公事不見卿大夫。南游至江,從弟子三百人,設取予去就,名施乎諸侯。孔子聞之,曰:‘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予;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孔子家語•弟子行》說他:“貴之不喜,賤之不怒,苟利於民矣,廉於行己,其事上也,以佑其下,是澹臺滅明之行也。”後人從孔子反省中,得“以滅明為法”(朱熹語)的論人標準。澹臺滅明在《左氏春秋》、《論語》、《史記》、《孔子家語》及後世諸多著作均有其生平事蹟的記載。東漢永平十五年受到皇帝的祭祀,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升為“金鄉侯”,從祀孔子。
宓不齊(公元前521-?年):伏生之後(“伏”與宓通),少孔子30歲。他極具行政之才。孔子將宓不齊理政才能歸於魯國的儒家教化,說:“子賤君子哉!魯無君子,斯焉取斯?”宓不齊成為孔子口稱“君子”之人。《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说他“有才智,仁爱百姓,不忍欺,孔子大之”。《說苑》云:“宓子賤理單父,彈琴,身不下堂,單父理。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而單父亦理。巫馬期問其故。宓子賤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勞,任人者逸。’”孔子聞知後說道:“惜哉不齊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則庶幾矣。”(見《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論語》、《史記》、《孔子家語》、《呂氏春秋》、《韓詩外傳》、《說苑》、《新書》、《論衡》等早期典籍均有宓不齊及治單父的記載。東漢永平十五年受到皇帝的祭祀,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單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升為“單父侯”。
公冶長:生卒年不詳。他通鳥語。《論繹》說他從衛返魯途中,“聞鳥相呼往清溪食死人肉。須臾,見一老嫗當道而哭。冶長問之,嫗曰:‘兒前日出行,於今不反,當是已死亡,不知所在。’冶長曰:‘向聞鳥相呼往清溪食肉,恐是嫗兒也。’嫗往看,既得嫗兒也,已死。嫗即告村司。村司問曰:‘從何得知之?’嫗曰:‘見冶長,道如此。’村官曰:‘冶長不殺人,何緣得知之?’因錄冶長付獄。”《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長可妻也,雖在累絏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孔子將女兒嫁給他,足見孔子對公治長的信任程度。東漢永平十五年受到皇帝的祭祀,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莒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改封“高密侯”,明嘉靖九年稱“先賢公子”。
公晳哀:生卒年不詳,孔子弟子。他修德養性,追求身心完美。《史記•游俠列傳》云:“季次、原憲閭巷人也,讀書懷獨行君子之德,義不敬合當世,當世亦笑之。故季次、原憲終身空室蓬戶,褐衣疏食不厭,死而已。”孔子鄙視弟子投身權貴為其家臣,而公晳哀“未嘗屈節人臣,孔子特歎貴之。”(《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孔子曰:“天下無行,多為家臣,仕於都;唯季次未嘗仕。”自東漢以來多受皇家推崇,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鄭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北海侯”。
高柴(公元前511-?年):亦稱子高、季皋,孔子弟子,少孔子40歲(依《孔子家语》)。《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長不盈五尺,受業孔子”,孔子說他愚直而不知通變,且“狀貌甚惡”。子路推薦他做費郈宰,孔子大不以為然,認為那會賊害百姓。然而他卻先後任過費邑宰,衛國的刑獄官、武城宰、成邑宰,很有些政績。高柴最令時人稱道的是他的孝道。《禮記•檀弓上》說他:“執親之喪也,泣血三年,未嘗見齒,君子以為難。”《檀弓》記有這樣一段故事,說“成人有其兄死而不為哀者,聞子皋將為成宰,遂為哀”。高柴行事另散於《說苑》、《孔子家語》等早期典籍。自東漢永平十五年以來一直配祀孔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共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共城侯”。
樊須(公元前505-?年),孔子弟子,少孔子46歲(依《孔子家語》)。在孔子弟子行中,樊遲是最好問的人。他四次問“仁”,兩次問“知”,一次問“禮”,一次問“孝”,一次問“德”,一次問“稼”,所問都在儒家仁愛道德範疇。樊遲問稼,孔子說:“小人哉,樊須也!”在孔子看來,學稼是小百姓的事,他希望能讓統治者時時處處為百姓做榜樣。樊遲善於謀略,驍勇過人。據《左氏春秋》哀公十一年記載,冉求帥左師,樊遲帥右師,采用樊遲謀略擊敗了齊國軍隊。其時樊遲也只有二十一歲。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益都侯”。
  商澤:生卒年及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僅知其以涉覽六籍為樂。唐開元二十七年封“雎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鄒平侯”。明嘉靖九年稱“先賢商子”。
巫馬施(公元前521-?年 ):孔子弟子,少孔子30歲。他不慕榮華,渴求仁義,時刻不忘孔子教導。《韓詩外傳》卷二有這樣一段故事:子路與巫馬施同在宛丘砍柴,看到一富人驅車百乘,在那裏飲酒作樂。“子路與巫馬期曰:‘使子無忘子之所知,亦無進子之所能,得此富,終身無復見夫子。子為之乎?’巫馬期喟然仰天而嘆。曰:‘吾嘗聞之夫子,勇士不忘喪其元,志士仁人不忘在溝壑,子不知予與?試予與?’孔子援琴而彈。”巫馬期也做過單父宰,《呂氏春秋•察賢》說他:“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同樣達到宓子贱的治理效果,成為春秋時期有影響的人物。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鄫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東阿侯”。
顏辛(公元前505-?年):孔子弟子,少孔子46歲(依《史記》說),事蹟不詳。《禮記檀弓下》記他反對哀公為其幼子舉喪“設拔”。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蕭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陽谷侯”。
曹卹(公元前501-?年):孔子弟子,少孔子50歲,事蹟不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曹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上蔡侯”。
公孫龍(公元前498-?年):孔子弟子,少孔子53歲。事跡不詳,此公孫龍非戰國時名家《公孫龍子》作者。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黃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枝江侯”。
 秦商(公元前547-?年):字又寫作“丕兹”,孔子弟子,少孔子4歲。《左氏春秋》襄公十年,諸侯伐偪陽,滅之。“師歸,孟獻子以秦堇父為右,生秦丕茲,事仲尼。”杜預注說:因為秦商的父親秦堇父與孔子父親叔梁紇都因力大而聞名,所以讓秦商作孔子弟子,以德聞名天下。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上洛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馮翊侯”,明嘉靖九年改稱為“先賢秦子”。
顏高(公元前501-?年):孔子弟子,少孔子50歲。《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有:“孔子適衛,子驕為僕,衛靈公與夫人南子同車出,而令宦者雍梁參乘,使孔子為次乘,遊過市,孔子恥之。顏刻曰:‘夫子何恥之?’孔子曰:‘詩云:覯爾新婚,以慰我心。’”乃歎曰:‘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又《史記•孔子世家》云:“將適陳,過匡,顏刻為僕,以其策指之曰:“昔吾入此,由彼缺也。”可知孔子周游列國時顏高一直為之駕車。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瑯琊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雷澤侯”。
壤駟赤:《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壤”寫作“穰”,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北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上邦侯”。
后作蜀:《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后”均寫作“石”。生卒年、事蹟不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郈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成紀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石子”,清代改稱“先賢石作子”。
公夏首: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元父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鉅平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公子”,清代改稱“先賢公夏子”。
后處: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營丘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膠東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公子”,清代改稱“先賢后子”。
奚容蒧diǎn: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封賜不詳。
顏祖: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臨邑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富陽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顏子”。
句井疆: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淇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滏陽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句子”, 清代改稱“先賢句井子”。
秦祖: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少梁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鄄城侯”。
縣成: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鉅野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武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縣子”。
公祖句茲: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期思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即墨侯”。
燕伋: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漁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開源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燕子”。
樂欬kài: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昌平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建成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樂子”。
狄黑: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臨濟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林慮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狄子”。
孔忠:《說苑》字“子蔑”作“子賤”。生卒年不詳,孔子兄孟皮之子,孔子弟子。《說苑•政理》記載:孔忠與宓同時為官。孔子前往孔忠治所,問他為官的得失。孔忠說有三失,孔子不高興。待第二次前往又問他為官的得失。他說:“自吾之仕,未有所亡,而所得者三:始誦之文,今履而行之,是學日益明也,所得者一也;奉祿雖少,饘粥得及親戚,是以親戚益親,也所得者二也;公事雖急,夜勤弔死視病,是以朋友益親也,所得三也。”孔子高興地說:“君子哉若人!君子哉若人!”(亦見《孔子家語•子路初見》)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汶陽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鄆城侯”。
公西蒧: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祝阿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徐城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公西子”。
顏之僕: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東武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宛句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顏子”。
施之常: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乘氏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臨濮侯”,明嘉靖九年改稱“先賢施子”。
申棖:《孔子家語》寫作“申績”,《史記•仲尼弟子列傳》寫作“申黨”。 生卒年不詳,孔子弟子,封賜不詳。《論語•公冶長》有一條關於他的記載:“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倀也欲,焉得剛?’”孔子說他多欲,欲望多,則不得為剛。
左邱明 左邱,復姓。魯中都人,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
秦冉 字子開,魯人。唐開元二十七年從祀,明嘉靖九年罷祀。國朝雍正二年復祀。
公明儀 公明,復姓。國朝咸豐三年從祀。
公孫丑 齊人。
以上俱國朝雍正二年從祀。(注32)
注32:左丘明(公元前531-前448年):“邱”本作“丘”,因避孔子諱,雍正三年改“丘”為“邱”。魯國太史,楚國左史倚相之子,春秋魯國附庸小邾國人,少孔子20歲,世稱“魯君子”,死葬於小邾國之君山。孔子與左丘明“語世則並生,論才則同體”(班固語),由於左丘明淵博的學識與人格魅力,深得孔子的仰慕。《論語•公冶長載》孔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他與孔子同觀魯國史記,孔子筆削而成《春秋》,“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史記•太史公自序》:“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丘明一生《左氏春秋》、《國語》、《世本》三大著作,使其成為中國史學、譜系學的偉大先行者、開山人(參見注者《左丘明生平與著作考辨》)。唐太宗貞觀二十一年二月以《左氏春秋》、《國語》、《世本》配享。
秦冉:生卒年、事蹟不詳,孔子弟子。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彭衙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為“新息侯”,明嘉靖年間罷祀。
公明儀:生卒年不詳,春秋南武城人,生卒年不詳,子張門人,一說為曾子弟子,《孟子》中有孟軻與公明儀對話,可知兩者是同時人。《孟子•滕文公上》云:公明儀嘗誦周公之言,“曰:‘文王我師也,周公豈欺我哉!’”又《孟子•離婁下》有:“逢蒙学射于羿,尽羿之道,思天下惟羿为愈己,于是杀异。 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仪曰:‘宜若无罪焉。’”公明儀還是一位操琴高手,梁僧佑《弘明集》說:“昔公明儀為牛彈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聞,不合其耳也。轉為蚊虻孤犢之聲,於是奮耳掉尾,蹀躞而聽之。”
公孫丑:姓公孫,名丑,齊人。生卒年不詳,孟子弟子。《孟子》有《公孫丑上、下》二章,集中體現孟子的仁義、性善思想。朱熹說:“孟子未嘗得政,丑蓋設辭以問也。”“公孫丑問:‘夫子當路於齊,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孟子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在孟子心中,管仲、晏子推行的是霸道,而非王道,不足與論。孟子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宋政和政五年追封他為“壽光壽伯”。
張載 字子厚,宋大梁人,僑寓郿縣。
程頤 字正叔,顥弟,宋河南人。
以上俱宋淳祐元年從祀。(注33)
  注33:張載(公元1020-1078年):郿縣橫鎮人,字子厚,少孤,二十一歲以書謁范仲淹,仲淹勸讀《中庸》,又謁諸釋老,反而求之六經。曾坐虎皮,講《易》於京師,程頤兄弟與之論《易》。嘉祐間舉進士,熙寧初為崇政殿校書,不久隱於南山與諸生講學變化氣質之道。其學以《易》為宗,以《中庸》為的,以《禮》為禮,以孔、孟之道為終極追求,成為宋代理學的發軔者。著有《正蒙》、《易說》、《經學理窟》等。世稱橫渠先生。南宋淳祐元年封“郿伯”,从祀孔庙,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賢张子”。
  程頤(公元1033-1107年):程顥弟,與顥同受學於周敦頤,人並稱二程。年十八遊太學,著“顏子好學論”,哲宗初擢崇政殿說書,出管西京國子監。他以《大學》、《中庸》為通途而達於六經。他說:“大抵盡仁道,即是聖人”。又說:“學者須知識仁,仁者渾然與物同體,義、禮、知、信皆仁也。”提倡“格物窮理”,成為和“程朱理學”重要人物。卒諡“正公”,世稱伊川先生。有《易傳》、《經說》、《春秋傳》等。
東廡從祀先儒位皆西嚮
公羊高 齊人。
伏勝 字子賤,漢濟南鄒平人。  
以上俱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注34)
  注34:公羊高:戰國時齊國人,子夏弟子,治《春秋》,闡述春秋大義。口授傳至第五代孫壽,漢景帝時,公羊壽與弟子齊人胡毋子都著於竹,因是公羊所傳,故稱《春秋公羊傳》。
伏勝:(公元前260-161年):《史記•儒林列傳》云:“故為秦博士。孝文帝時,欲求能治《尚書》者,天下無有,乃聞伏生能治,欲召之。是時伏生年九十餘,老,不能行,於是乃詔太常使掌故鼂錯往受之。秦時焚書,伏生壁藏之。其後兵大起,流亡,漢定,伏生求其書,亡數十篇,獨得二十九篇,即以教于齊魯之間。學者由是頗能言《尚書》,諸山東大師無不涉《尚書》以教矣。”伏勝所藏稱《古文尚書》。伏勝著有《尚書大傳》。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乘氏伯”。
毛亨 漢趙人。國朝同治二年從祀。
孔安國 字子國,孔子十一世孫。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
后蒼 字近君,漢東海郯人。明嘉靖九年從祀。
許慎 字叔重,漢汝南召陵人。國朝光緒元年從祀。(注35)
注35:毛亨:生卒年不詳,魯人,一說河間人,世稱大毛公。《府志》稱趙人,未知所出。《經典序錄》引徐整說:子夏授高行子,高行子授薛蒼子,薛蒼子授帛妙子,帛妙子授魯人大毛亨,毛亨作《詩訓詁傳》,以授其侄毛萇。由子夏至毛亨凡四傳,由此可知毛亨應為戰國中晚期人。一說毛亨師從荀子,則毛亨當為秦漢之交人。清馬端辰《毛詩傳箋通釋》云:“漢《藝文志》載,詩凡六家,有以故名者:《魯故》、《韓故》、《齊后氏故》、《孫氏故》是也;有以傳名者:《齊后氏傳》、《孫氏傳》、《韓內、外傳》(注者按:另有韋氏傳)是也,惟《毛詩》兼名詁訓傳。正義謂其依《爾雅》訓詁為詩立傳。”
孔安國(約公元前156-74年):孔安國學《詩》於申公,學《尚書》於伏生,司馬遷曾向他學習古文經。魯共王壞孔子舊宅,於壁中得古文《尚書》及《語論》、《孝經》,皆科斗文字,當時無能識者,安國以今文讀之。承詔作書傳,定為五十八篇,成為《古文尚書》。授都尉,武帝時為諫議大夫。竇太后喜《老子》言,不喜儒術,故孔安國出為臨淮太守。著作另有《古文孝經傳》、《論語訓解》等。
后蒼:生卒年不詳,當生活在西漢武帝至元帝之間。師從西漢經學大師夏侯始昌,通《詩》、《禮》,成《詩齊后氏傳》體系。宣帝時為博士,官至少府。以《詩》授翼奉、蕭望之,匡衡;匡衡授琅邪師丹、伏理斿君,於是《齊詩》有匡、翼、師伏之學。后蒼又師從孟卿(孟喜之父)受《禮》,說《禮》數萬言,號曰“后蒼曲臺記”,世所傳《后氏禮》。后蒼以《禮》授梁戴德、戴聖,慶普。於是《禮》有《大戴》、《小戴》、《慶氏》之學。
許慎(约公元58一147年):後漢召陵人,官至太尉,南閣祭酒,性淳篤,少博學《經》籍,馬融常推敬之。時人語曰:“《五經》無雙許叔重。”(《後漢書•藝文志》)其先著有《五經異義》,作《說文解字》,旨在駁斥今文家的解經之謬。《四庫全書提要》稱:“是書成於和帝永元十二年,凡十四篇,合目錄一篇為十五篇。分五百四十部……推究六書之義,分部類從,至為精密。”成為後世經典之作。《後漢書》贊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塗分流別,專門並興。精疏殊會,通閡相征。千載不作,淵源誰澄。”
鄭康成 名元,字康成,東漢北海高密人。
范寧 字武子,晉順陽人。  
以上俱唐貞觀二十一年從祀,明嘉靖九年改祀於鄉,國朝雍正二年復祀。(注36)
注36:鄭康成(公元127-200年):名玄(“元”為避諱字)。少為鄉嗇夫,不樂為吏。永壽三年薦入太學,師從第五元先。延熹三年,拜馬融為師,三年辭歸,融喟然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玄自遊學,十餘年乃歸鄉里。家貧,客耕東萊,門徒千數百人。建寧初黨錮禍起,遂杜門專心著述。時孔融為北海相,深敬之。告高密縣:特立一鄉,曰鄭公鄉,廣開門衢,曰“通德門”,時黃巾勢盛,至,見玄皆拜,相約不入縣境。建安中徵拜大司農。所著書凡餘萬言,今存者有《毛詩箋》、《周禮注》、《儀禮注》、《禮記注》等。《後漢書•鄭玄傳》贊曰:“玄定義乖,褒修禮缺。孔書遂明,漢章中輟。”
陸贄 字敬輿,唐嘉興人。國朝道光六年從祀。
范仲淹 字希文,宋邠州人,後徒吳縣。國朝康熙五十三年從祀。
歐陽修 字永叔,宋盧陵人。明嘉靖九年從祀。
司馬光 字君實,宋夏縣人。咸淳三年從祀。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17:41 | 显示全部楼层
張伯龍:字雲從,蓬萊城人。性仁慈,喜施與,歲饑,捐粟千石以賑貧,活者萬計。路拾遺金,尋遺金者急還之。除夕獲盜,知為鄰人子,與之金布縱云,不令僮僕知。封戶部主事,贈光祿寺少卿。
張瑤:字天遊,號海眉,蓬萊人。明朝天啟五年進士,初授為開封府推官,絕請托吏民畏如神。崇禎四年,受召入都,擬任真定府同知。而吏科宋鳴梧、尚書閔洪學卻極力排斥,謫為河州判官,未赴,回鄉。崇禎五年,孔有德等逼登州,張瑤率家眾登城拒守。城陷,猶投石奮擊,被執,大罵不屈,遭殺。妻女四人投井死之。賜祭葬,贈光祿寺少卿。(另參見本《府志•選舉》卷三十九)
沙夢石:其祖父沙通始由萊陽移居蓬萊。以沙澄之祖父故,誥贈通議大夫,禮部左侍郎。
沙應鶴:沙夢石之子,萊陽籍蓬萊人。其時孔有德屠登州城。以沙澄之父故,誥贈通議大夫,禮部左侍郎。
沙澄(公元?-1696年):字會清,曾祖由萊陽遷居蓬萊,萊陽籍。順治三年三甲進士。初授散館檢討、禮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康熙年間任禮部尚書三十餘年。著有《四書講義》等。(另見本《府志•選舉》卷三十九)
楊大觀:生員。崇禎十三年大饑,散財助賑。以子楊寅生勅贈文林郎,江西上高縣知縣。
徐杆:清順治十二年三甲進士,任定遠縣知縣。負性孝友,居官清廉。
滕國祥:已見前注。
張杰:號天橋,附貢,嘉慶元年舉孝廉方正,六品頂帶。光祿寺典薄,湖北石首、襄陽、江陵、江夏知縣,陞同知,贈奉政大夫。鄉諡端毅。
王啟曾(公元1802-1880年):號秋浦,蓬萊人。嘉慶戊寅舉人,道光十六年進士,官刑部主事,轉郎中,擢廣平府知府。咸豐十一年煙臺新設東海關,王啟曾奉檄前往督辦,後加監運使銜,補正定知府。王啟曾少時聰穎博學,精通經史,善詩詞,工書法。
忠義孝弟祠 舊在縣學東,乾隆五十八年重修,與節孝為一祠。光緒六年知府賈瑚、知縣江瑞采改建於昭忠祠前,祀:五代王仲昭,宋王居卿、高敏,明陳迪、王聰、衛青、韓汝成、許銳、陳安、趙秉倫、何亮、陳鼎、王鏊、浦德、蔣繼宗、戚景通、任忠、浦鋐、趙秉常、戚繼光、陸鎬、陳其學、吳昶、陳人第、沃田、陳人登、陸僑、王世祿、李株、陸埜、趙思敏、徐緩、徐逢聘、李元善、陶性、張延光、沃獻明、張伯龍、陶致煒、唐鉞、董心印、王述善、陳夢琛、張瑤、蔣承光、陳夢瑋、陸儒、徐應魁、欒巨金、徐芳、劉養德、王九成、衛時春、戰朝用、方俊、黃允思。國朝沙夢石、徐杆、吳胍鬯、解有才、徐濱、王鳳肇、梁秉忠、周乘運、傅天爵、滕國祥、蔣鴻瑞、孫顯祖、王琦、戚可先、王裁成、王德、劉養民、于錞、陶士貞、葛覃楚、周璞。 舊有祭田四十八畝,在浦家窪。 按:雍正二年定制:直省、府、州、縣於學宮內建忠義孝弟祠,門內立石碑一通,將前後忠義孝弟之人刊刻姓名於其上,已故者設牌位於祠中。嘉慶五年定制:各省殉難紳士、庶民於本邑忠義孝弟祠內設位,有司歲以春秋致祭。用帛一、羊一、豕一、爵三、尊一,與鄉賢祠同。(注79)
注79:陳迪、衛青、許銳、趙秉倫、何亮、陳鼎、戚景通、任忠、浦鋐、戚繼光、陳其學、王述善、陳夢琛、張瑤、陳夢瑋、沙夢石、徐杆、滕國祥均已見前注。
忠義孝弟:忠貞義烈,孝敬父母,親愛兄長。
王仲昭:五代聞名全國之六代同居義門之主。先後由晉高祖石敬堂、漢高祖劉知遠下诏旌表,教人知孝悌的楷模。如漢高祖天福四年九月,尚书户部奏:“前登州义门王仲昭六世同居,其旌表有听事、步栏,前列屏,树乌头正门,阀阅一丈二尺,乌头二柱端冒以瓦桶,筑双阙一丈,在乌头之南三丈七尺,夹树槐柳,十有五步,请如之。”敕曰:“此故事也,令式无之。其量地之宜,高其外门,门安绰楔,左右建台,高一丈二尺,广狭方正称焉,圬以白而赤其四角,使不孝不义者见之,可以悛心而易行焉。”(可參閱《旧五代史•晋书》卷七十八《晋高祖本纪》、《新五代史》卷三十四《漢高祖本纪》)
王居卿:《宋史•列傳第九十》云:“王居卿,字壽明,登州蓬萊人。以進士至知齊州,提舉夔路京東刑獄、鹽鐵判官。建言商賈轉百貨市塞上者,聽以家貲抵於官,為給長券,至賣所,併輸徵稅直,公私便之。出知揚州,改京東轉運使。青州河貫城中,苦泛溢為病,居卿即城立飛梁,上設樓櫓,下建門,以時閉啟,人誦其智。徙河北路。河決曹村,居卿立軟橫二埽以遏怒流,而不與水爭。朝廷賞其功,建以為都水法。召拜戶部副使、提舉市易,擢天章閣待制、河北都轉運使。知秦州、太原府,卒,年六十二。居卿俗吏,特以言利至從官。”
高敏:《宋史•列傳第九十》云:“高敏,登州人。為涇原指使,數與西夏戰,遭重傷。范仲淹、韓琦皆薦之。為閤門祇候,歴利州路、邠寧環慶都監,主藩部事。……總管楊遂駐兵大義,以敏為先鋒將。夏人攻奪大順水砦,敏出通路,自寅及午,且戰且前,多所斬獲。次榆林,援兵不至,中流矢死,年五十七。官止東頭供奉官。詔贈嘉州刺史。錄其三子為侍禁、殿直。”
王聰:《明史•列傳卷三十三》:“王聰,蘄水人。以燕山中護衛百戶從(朱棣)起兵。取薊州,攻遵化,徇涿州。轉戰茌平、滑口,破南軍,獲馬千五百,還守保定。從次江上,略南軍舟濟師。累遷都指揮使,封武城侯,祿千五百石。偕同安侯火真備禦宣府。屢奉詔巡邊。從丘福出塞,戰死,年五十三。追封漳國公,諡武毅。
韓汝成:確山巡檢。性至孝,遭母喪號泣幾絕。生平以禮自閑。崇禎五年孔有德兵變,有鄰婦越墻求道,汝成見之,遂趨出,遇害。
陳安:永樂十九年二甲進士。成化間山東大饑,輸粟以賑,賜正七品承事郎,以孫其學贈右都御史
王鏊:少充副旗。方山之役,友吳姓陣亡,鏊收其骨以歸。嘗客越,得遺金數鋌,還之。以子言封御史。
浦德:成化間歲歉,捐粟賑給,活人甚眾。恩賜正七品承事郎,以孫浦之浩贈按察司副使。
蔣繼宗:事跡不詳。
趙秉常:正德間貢生,任岢嵐訓導。學以躬行,涵養為先。士子不能婚葬者,輒捐俸給之。遷昌平學正。
陸鎬:登州衛歲貢。靈壽訓導,值流賊亂,嘗擐甲胄登城守禦,陞青城教諭。
吳昶:已見前注。(另見本《府志•選舉》卷三十九)
陳人第:陳鼎之孫,祖母孀居,人第奉侍三十年,孝養備至。(見本《府志•舉人》卷四十)
沃田(公元?—1557年):登州衛蓬萊水城人。明嘉靖二十四年武進士,曾任指揮同知,漕運把總,陞都司、江蘇儀征守備。明嘉靖三十六年,倭寇侵擾揚州,入安徽天長,沃田率兵抗禦。沃田闖入敵營,激戰數日,獲全勝,保住天長。後因戰馬失蹄,陷於沼澤,慘遭殺害。敕贈鎮遠將軍都指揮僉事,世襲指揮使。
陳人登:已見前注。
陸僑:明隆慶登州衛歲貢,廣平訓導。性至孝,母病刲股以進。以子壄贈刑部主事。著有《寓菴文集》、《家禮》等。
王世祿:本姓黃,名朝鎧,入正黃旗籍。世襲佐領。
李株:性友愛。兄杜以罪擬戍遼東,株年十六,慷慨代之。以子李元善贈項城知縣。
陸埜:陸僑子。埜yě,同“野”。見本《府志•選舉》卷三十九。
趙思敏:(參見本《府志•選舉》卷三十九)
徐緩:(參見本《府志•選舉》卷三十九)
徐逢聘:已見前注,(另參見本《府志•選舉》卷三十九)
李元善:已見前注。(另參見本《府志•選舉》卷三十九)
陶性:登州衛歲貢。教授,晉王府紀善。早孤家貧,事母甚孝。族人不能婚者,曲為完聚。訓誨生徒多所就。平生廉靜無求,致仕歸囊橐蕭然。著有《齊河志》、《詩集》。以子致煒贈文林郎。
張延光:登州衛歲貢。孤高潔身,偶拾遺金,候其人還之所得。
沃獻明:田曾孫。萬暦已未武舉。詳登州衛。
張伯龍:已見前注。
陶致煒:登州衛選貢。博通經史,德行文章為一時冠。授南召知縣。閹黨恣橫,力拒之。有勢宦之孫苦於鄉里,繩之以法不少貸。宦黨忌之,遂解組歸。著有《參同契解》、《游覽紀略》、《自怡文集》。
唐鉞:萬歷四十三年大饑,輸粟賑之,全活甚多。
董心印:性篤孝。
蔣承光:事跡不詳。
陸儒:友子。嘗宿旅舍,客人遺忘了袋子,令從者追數里與之。著有《可言集》。
徐應魁:生員。父母早逝,事祖母盧氏甚孝,盧氏歿,哀毀,廬墓朝夕哭奠,雪深數尺,水火絕三日,忽響有聲,廬中醴泉湧出,服闋泉竭。旌表孝子。
欒巨金:事跡不詳。
徐芳:應魁子。生員。性至孝,母病目失明。六歲向天求愈,常以舌舔之,母目復明。母亡,號痛闕地,絕而復甦。及葬,廬墓三年。
劉養德:崇禎恩貢。博學善屬文,考授知縣,以非夙志告歸。五年孔有德等叛兵陷城殉難,贈順天府推官。
王九成:與兄同居,敬謹終身;事必稟命而後敢行。
衛時春:應爵子,崇禎間掌後府,加太保。十七年,京師陷,懷鐵券闔門三十二人皆赴井死。
戰朝用:生員。性篤孝。母死,廬墓三年。
方俊:母病四十日不就寢席,百計求愈。兄命析居,泣數日,以家資讓之。早行拾遺物,立候還之。人稱其孝廉。
黃允思:文煥子,負奇略。萬歷四十三年大災,東撫李長庚聘輸遼東粟,活生命數萬。授守備,陞天津都司。兵譁,單騎止之。部院畢自嚴以文武全材薦攝中路監軍。歷潞河、臨清副將。崇禎十三年以河漕淤塞,特授海漕提督總兵官,都督同知,十六年押至膠州,禦敵死。
吳胍鬯:事跡不詳。
解有才:事跡不詳。
徐濱:生員。性純孝,母歿城陷,泣守柩側,數被兵刃,卒不去。一夕就柩下,掘地掩藏,閱二載竟得與父合葬。以子徐杆贈文林郎。
王鳳肇:事跡不詳。
梁秉忠:康熙時蓬萊歲貢。事母至孝。
周乘運:有閩人朱西岸者,病篤,遺八十餘金託之授其子。子至時,封識宛然,使其子扶靈柩以回。
傅天爵:鄖縣雷峰巡檢。時縣境被吳三桂蹂踐,天爵至,採食蕨薇,招集殘黎,奉檄齎糧荊州,復轉餉入蜀。積勞嘔血卒。
蔣鴻瑞:家貧,父久外出,航海訪至鐵嶺衛,迎父歸。踰年,父故,哀毀盡禮。侍母病十八載,竭力湯藥,歷久彌篤。後染疾不起,先母卒,手書奉母條例戒諸子。
孫顯祖:乾隆時蓬萊恩貢,性孝友嚴正。祖震寰年近百齡,孝事倍謹。父瑞枝病噎膈,朝夕調護,衣不解帶。母姜氏久染腫疾,自習岐黃,奉侍湯藥,母終得愈。
王琦:孝友端方。康熙時蓬萊歲貢,濟陽教諭。以子潤生贈修職郎,沛生贈儒林郎。
戚可先:事跡不詳。
王裁成:事跡不詳。
王德:事跡不詳。
劉養民:生員。性孝友。
于錞:祖母孫氏、母馬氏、叔母吳氏俱苦節,錞事之以孝聞。旌表孝子。
陶士貞:性孝友,親歿,廬墓三年,旌表建坊。
葛覃楚:戊申舉人。(見本《府志•舉人》卷四十)
周璞:道光時舉人。歴順天、銅山知縣,以直隸州用,歷官多惠政。父卒,廬墓年餘,卒於墓所。旌表孝子。
節孝祠 在縣學東。光緒六年知府賈瑚、知縣江瑞采重修,祀歷代節烈婦女。 按:雍正二年定制:直省、府、州、縣於學宮附近處節孝祠,門外建大坊一座,將前後節孝貞烈婦女標顯姓氏於其上,已故者設牌位於祠中。嘉慶五年定制:各省殉難婦女於本邑節孝祠內,除婢女而外,其餘俱設位,未及十歲者毋庸設位。仍於通衢總建一坊,將所有姓氏鐫刻於上,春秋致祭與忠義孝弟祠同。(注80)
    注80:通衢:四通八達之路。衢,大路。
    毋庸:無須,不必。
學額 廩膳生二十員,增廣生二十員,附學生歲科試各取二十員,武生歲試取十五名。
學田 舊《志》,明萬歷三十二年知縣錢大復置地四百五十畝,三十五年知縣邢琦置地五十八畝,四十四年知府陶朗先置地二百三十四畝,歲共收穀九十七石,今俱無存。《通志》學田十一頃四十九畝三分,歲收學租銀六十六兩七錢一分五釐,耗銀四兩八錢二分七釐,由縣徵解。(注81)
    注81:錢大復:江南華亭舉人,宿儒。為政務實,常臨學宮與諸生問難。捐俸置學田四百五十畝。著有《性學總論》等。
邢琦:已見前注。
陶朗先:見本《府志•文秩一》卷二十五。
徵解:徴收解押,意即由縣府負責。
社學 一在西關外,一在鐘樓西,知縣成克襄建,今俱廢。(注82)
    注82:成克襄:大名府官監生,順治十五年至康熙四年在任。
義學 一在府治前,一在北門內,俱明萬歷間知府徐應元建,久廢。國朝康熙五十三年知府李元龍復設義學於府學東,名登瀛書院,今為文昌宮。咸豐四年知府汪承鏞即開元寺、普照寺、三元宮設義學三所,捐錢八十緡,又撥瀛洲書院,贏餘息錢六百四十緡,發商生息,以為經費。(注83)
    注83:義學:與官學相對,指用部分公款與私人資金興辦的免費學校,以此來補充官辦學校之不足。
徐應元:已見前注。
李元龍:漢軍鑲紅旗監生,康熙五十一年至雍正元年在任。
汪承鏞:江蘇如東人。道光三十年五月署任,咸豐元年正月任。尋署登萊道,調濟南知府。
即:就地。是說在開元寺、普照寺、三元宮開設三所義學。

黃縣學宮 在縣治北樂育坊。唐開元間創建,金貞祐間廢。元初,縣尹遇珍復建。至元間縣尹孔文貞、大德三年縣尹王英、至大二年主簿李延壽、明洪武三年知縣侯冕各增修。正統中知府楊鐸建兩廡,知縣劉淵、張弁、程顯、賈璋相繼修之,知縣張彚選建名宦、鄉賢二祠。崇禎五年殿燬於兵。知縣任中麟倡捐重修,并建射圃,今廢。國朝順治十二年,知縣崔萬仞修大成殿、啟聖祠。康熙二年殿災。知縣王作重修,并修名宦、鄉賢二祠。康熙四年,訓導宅圯,僦居民舍,訓導杜燦然勸捐修之。康熙十二年,知縣李蕃建尊經閣,并修戟門。嘉慶十二年,知縣張繩直倡捐重修。道光二十九年,知縣宋煒圖復修葺明倫堂,左為教諭宅,西為訓導宅。(注84)
  注84:遇珍:掖人,字昭武。元中統元年任黃縣縣尹,在兵亂的情況下率僚佐修復孔廟、學校。後陞遷昭武大將軍。
孔文貞:字從善,孔子後裔,元至元初為黃縣縣尹,時學校禮文大壞,祀典不修,文貞考古禮,飭俎豆,春秋釋奠,饌物舉備。作《勸學記》,以教諸生。凡殿宇學舍無不竭力經營。一時文教復興。
王英:元大德元年任黃縣縣尹,始任,即留意學校,捐俸重修大成殿,經營周詳,三年才就緒。後為講堂,請呂煥文為諸生師,士皆感奮向學。
李延壽:濟南紫浦人,至大二年任。性行端嚴,廉勤果幹。其時無縣尹,延壽治縣,捐俸買地,以括學舍,招集生徒以育人才,當時在治縣的人中少有與之匹敵的。
侯冕:洪武三年至八年在任。
楊鐸:明宣德八年三甲進士,初为惠民武邑知县,正統五年陞任登州知府。著有《中州金石目錄》八卷。
劉淵:明北直安肅縣舉人,弘治元年至七年在任。為政寬和,民有爭訟,必先召入私署,委曲開導,使自相悅,服而後已,民眾心悅誠服。暇則出郭,問民疾苦,隨事施濟。嘗夜出,聞有紡織讀書聲,及旦,即召見慰勞之。常問民間疾苦,暇時出郭勸農。天旱祈禱,常驗。離任時,百姓為之立《去思碑》。
張弁:明山西代州人,嘉靖二年三甲進士。嘉靖五年至八年在任。
程顯:懷來衛人,監生。嘉靖十二年至十八年在任。
賈璋:字月峰,明山西蒲州舉人。嘉靖二十一至二十六年在任。為人溫文好士,爾雅多風。黃縣舊無《志》,故實多湮。賈璋率教諭彭鍾,諸生王廷諫、王守初等搜考遺書,討探故實,纂成《縣志》;又集縣中文士為文,手定甲乙,由是科舉之名日盛。賈璋有功於黃縣文教。
張彚選:清苑舉人,萬暦二十一至二十六年在任。改土城為石城,修縣學,置辦祭器。陞壽州知州。
任中麟:明陝西臨潼人,崇禎七年三甲進士。崇禎七至十年在任。有能吏聲。問民疾苦,不畏豪強,民賴以安。其時,民以社差為苦,酌量貧富均併兼社,於是稍得平均。修《黃縣志》,改築黃河鎮(清名“黃河營”)石城。累官至山東督學道。縣人為其建“遺愛祠”。
射圃:習箭之場地。
崔萬仞:清東北奉天人,貢生。順治七年至十三年任。
殿災:天火為“災”,人火為“火”。殿災,殿堂遭天火。
王作:直隸大興人,拔貢。順治十四年至康熙九年在任,捐俸重修文廟。
僦居:租屋而居。
杜燦然:山東泗水縣貢生。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一年在任。
李蕃:字錫徵,四川通江人,丁酉舉人。康熙九年至十八年在任。為人廉平氣和,工於詞令。在任十多年,多有興舉。其時黃縣民眾最苦於徭役及田水沖沙壓,李蕃慎用丁徭,丈量沙化田地,悉數減免。又嘗修城垣,葺孔廟,整衙署,建文昌閣,課生童,表貞節,修縣志,各有成就。
張繩直:陝西城固人,副榜拔貢。嘉慶八年至十三年在任。實心實政,大修學宮,其政績留於百姓口碑。
宋煒圖:清雲南昆陽州舉人。道光二十九年始任,咸豐元年再任,咸豐三年又任。
崇聖祠 在明倫堂東。
名宦祠
宋縣令林旦。
元縣尹孔文貞、王英、王大德。
明知縣劉淵、蘇明、王中逵、杜時騰、孫振基、陳讚 巡海道。
按:《通志》黃縣名宦尚有:明知縣嚴節、吳世揚,縣丞張國輔,登標參將張奇功,守備熊奮渭。皆宜增祀。(注85)
    注85:縣尹:即知縣。唐宋俱名縣令,元名達魯花赤,明、清名知縣。
林旦:生平與出身不詳。以著作郎知黃縣,有政聲。
王大德:事跡不詳。
蘇明:明正德元年至三年在任。隆慶州人,弘治十八年三甲進士。剛毅有銳志,禮士,以母卒去官。
王中逵:祥符人,進士。隆慶二年至六年在任。清介端方,有“遺愛祠”祀之。
杜時騰:明南直上海舉人。萬暦十六年至至十九年在任。其時大旱,赤日跣禱,大雨立注。時獄中有重犯七人,其中二人情屬可疑,前官無能辨白者,杜時騰反覆推訊,終伸其冤。性端嚴狷介,不能迎合上官,任三年歸,士民扶老攜幼送,泣不忍別。有《留別父老詩》:“三年休養吏,一旦別離情。稅事須先足,田原宜早耕。身家忍處保,衣食儉中營。回首雲山隔,飄然兩袖輕。”
孫振基:潼關人。萬暦二十九年三甲進士,三十年至三十二年在任。貞惠廉潔,教養諸生如親子弟,刻圖說警,事無巨細,必抵於法,吏民畏愛不忘。調任安丘後,偶遇黃縣,老幼婦男,焚香迎送,攀輿失聲者百餘里,其得民者如此。百姓為其立《去思碑》。
陳讚:又寫作攢,字允楊,一字三峰,福建長樂人。明嘉靖二年進士,起為戶部郎中,遷湖州守,山東巡海道。擢貴州兵備道副使。致仕歸,足不入城市。
嚴節:河南臨穎人,明洪武舉人,明洪十五年任。在官九年,多惠政。官至順天府丞。
吳世揚:洛陽舉人。崇禎五年孔有德兵叛,守城盡節,贈光祿寺少卿,贈葬,廕子。
張國輔:貢生,生性忠直。崇禎三年任黃縣縣丞。崇禎五年叛軍孔有德、李九成圍城,與縣紳王皋門同守西門,竭力拒戰,城陷,與王皋門一起不屈死之。
張奇功:崇禎四年任萊標參將。五年,孔有德叛,奇功請於山東巡撫余大成守黃,大成僅予老弱兵三百。五年正月,賊攻城,死守三日,賊自南城入,兵民多潰,奇功奮臂大呼,持刀斫賊十餘人,力竭被執,賊支解之。
熊奮渭:恩縣武進士,范復粹掌河南道時,曾薦其有揆文奮武之才。崇禎四年任萊州王徐寨守備,隨參將張奇功守黃縣。五年正月叛兵孔有德陷城,竭力堵禦,巷戰死之。
鄉賢祠
周淳于髡
秦博士淳于越。
宋太子中舍人淳于雍。
明山西副使王道一、四川巡撫王繼光、贈少傅范從簡、平涼知府王耀時、繁柏知縣賈上進。
國朝湖南按察使王允中。(注86)
        注86:淳于髡kūn:戰國時黃人,齊國招贅女婿。《史記•滑稽列傳》:“淳于髡者,齊之贅壻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數使諸侯,未嘗屈辱。齊威王之時喜隱,好為淫樂長夜之飲,沈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亂,諸侯並侵,國且危亡,在於旦暮,左右莫敢諫。淳於髡說之以隱曰:“國中有大鳥,止王之庭,三年不蜚又不鳴,不知此鳥何也?”王曰:‘此鳥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於是乃朝諸縣令長七十二人,賞一人,誅一人,奮兵而出。諸侯振驚,皆還齊侵地。威行三十六年。”(參見《史記•滑稽列傳》)
淳于越:戰國時人,淳于髡之後,本為齊國博士,後為秦博士,以諫知名。秦始皇三十四年,“始皇置酒咸陽宮,博士七十人前為壽。……淳于越進曰:‘臣聞殷周之王千餘歲,封子弟功臣,自為枝輔。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今青臣又面諛以重陛下之過,非忠臣。’始皇下其議。”(參見《史記•秦始皇本紀》)
淳于雍:淳于髡之後。宋時為太子中舍人,壯年即乞歸養。王旦贈以詩,有“純孝敦時俗,高風似古人”之句。王禹偁、梁灝、石曼卿亦各有詩。
王道一:字萬川,天性誠樸,厚重寡言。母疾祈禱獲愈,人稱孝感。登進士,為大名令,調魏縣。其先,魏占漳河之惠,待到漳河遷歸廣平故道,廣平人欲曲防,道一建白當事者,事始平息,魏縣得免于河患,民為之立祠河上。擢工部主事,力辭。由郎中除知汾州府,愛民禮士,賊不入境。因疾乞休,晉階按察副使。族人無妻者婚娶之,族人婦貧者養之,饑荒樂施不絕。著有《悟道言》、《日省錄》、《畫氶編》等,士人宗之如山斗.
王繼光(公元1557—1625年):字泉皋,幼年奇穎俊洁,聯捷萬暦四年舉人,五年三甲進士,授中書。擢歴戶部、刑部。在朝諫爭有聲,彈劾權貴,糾勘舉人,伸救言官,皆言人所不敢言。陞太常卿,尋出任四川巡撫,政修惠洽,退却公費兩千金用於兵餉。時值壯年即告養歸。讓產於諸弟,輸費分贍諸族屬,賴以舉火者數十家。又施粟賑荒。登州府贈以“高義”匾額。頤樂林泉三十年壽終。
范從簡:字可庵,承嬸母嚴訓,篤志苦學,有聲於庠序,負籍求學者盈門。登州知府聞其賢,以獄詞相託,悉心平反者數十人,普誦其陰功。有囚徒感激圖報,夜獻麗妻於孤館,范從簡正色叱拒之。尤好濟人之急,解紛救過,人敬憚如陳太丘。年九十為鄉飲大賓,知縣獻其大廳之匾,曰:“積善之家”。其子復粹成進士,鄉里以為積善所致。明崇禎九年入鄉賢祠。
王耀時:字龍元,天性仁孝,體貌敦篤。為諸生時,偕諸兄弟盡夜攻書,非公事不入官舍。同知賈公重其文,延致師席,名流多出其門。明時以貢生為甘肅通渭知縣,在任九年,愛民如子,流寇擾鄰縣,相戒勿犯通渭。通渭民不知織布,親教之,士子不知學,手教之,又曾捐俸練兵,力保危域。民懷其德,立生祠。後授浙江道御史,改刑部郎中,有明允之稱。出守平涼,興學校,撫流民,懲惡棍,賑孤貧,與民休息。歸之日,百姓焚香追送數百里,年八十卒於家。
賈上進:字憲玉,明末人。天性純厚,以《春秋》登鄉薦。初為阜城知縣,清慎自矢。始滿月,調署曲陽知縣,時值荒旱,開倉賑濟,全活無算。再署臨城,流寇充斥,善甲兵,練鄉勇,流賊不敢犯。清初以原官起用,辭以疾歸。康熙五年入鄉賢祠。
王允中:字精一,清道光年間進士。授吏部主事,兩轉至吏部郎中。出為天津河間兵備道。南漕水手李林貴習教傳徒,黨羽大肆剽掠殺人,允中緝獲百餘人置之法。積案盜魁穆保蹤跡詭秘,一日就擒,人無不稱快。歲荒,捐俸賑饑,活民無數。輔仁書院資金不足,捐金發商生息以供廩餼,勤考課士,鹹奮於學。時嚴鴉片之禁,率兵赴大沽,搜燬鴉片八千餘斤。皇帝下詔褒美,陞湖南按察使。每獄必反覆推勘,期于无枉。攝湖南布政使,只三月遂引疾歸。家居十餘年,息爭訟,賙貧泛之事不勝紀。卒年七十四。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1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忠義孝弟祠 在普安寺東,祀孝行王禧、孫朝重、李茂林、胡東英、劉志相、王繼思。同治初移忠烈祠,所祀:明知縣吳世揚、縣丞張國輔、訓導姜夢豸、主簿蓋瑾、典史吳茲、參將張其功、守備熊奮渭、都司劉光祖、石泉知縣王皋門、瀘州同知張問達、生員陳孔道、王樹勲等。於祠內按忠義、孝弟祠,專祀本邑之人。今官民合祀,殊非。(注87)
注87:張國輔、張其功、熊奮渭已見前注。
王禧,明朝人,貢生。純篤孝,慕學問。在太學,母李氏忽患危疾,禧在京心悸氣怖,皇皇如有所失,不請假而歸。三日,母歿,哀毀盡禮。人稱誠孝。
孫朝重:明朝人。至性篤孝,承顏順養,父歿,哀毀骨立日夕悲鳴。母忘,合葬。築小廬於墓側,且號取土培墓。供像進食如生時。過者聞號泣,無不憐之。屢受學道旌賞。
李茂林:明朝人,生員。父母亡,廬墓六年。拾金還主。學道旌賞之。黃縣土性不宜松,其墓側手植松株,合抱蒼翠。人以為孝行之感應。
胡東英:明朝人,孝行。事跡不詳。
劉志相:黃縣諸由社民。順治十三年母亡,訪墓三年。知縣王作給匾旌獎。
王繼思:黃縣藍曲社民。父亡,結廬於墓側,不問家事,家人三年未嘗見。康熙十一年,知縣李蕃親至其墓廷嘉獎。
吳世揚:河南洛陽舉人,崇禎三年任黃縣知縣。嚴氣正性,見義必為。時海上多事,不逞之徒多蝟集登州,以期進取。黃縣距登州舍之地,城薄民疲,吳世揚自知為鋮疆,於是修城堡,練鄉勇,期望能當一面。在任一年,孔有德、李九成兵叛,攻城。吳世揚慷慨說:“此吾死所也。”於是攜縣中父老登城拒守,相持兩晝夜而城陷。吳世揚急解印綬付予家人,北向再拜,投井死。叛兵久索世揚,得之於井,遂裂其屍。這之前,叛軍曾索要兵餉,吳世揚已經察覺其必叛而不給,故有此仇。事聞朝廷,贈光祿寺少卿。
姜夢豸:歲貢,掖縣人。崇禎四年任縣學訓導。叛軍孔有德、李九成圍黃城,夢分守東門,親早矢石,身被數創。城陷,急歸學宮,手持利刃,與賊格鬥,大罵不屈而死。奉旨贈爵,祀忠烈祠。
蓋瑾:三原人。崇禎三年任黃縣主簿。崇禎五年叛軍孔有德、李九成圍城,蓋瑾分守南門。賊登城,與賊轉戰至西門,死於槍下。
吳茲:武昌人,崇禎四年任黃縣典史。崇禎五年叛兵孔有德、李九成陷城,與賊戰於十字街,被害。
劉光祖:川營都司千戶。崇禎五年八月三十與孔有德叛軍戰鬥,死於難。
王皋門:原陝西石泉知縣。任滿歸家,捐資守城,崇禎五年叛兵孔有德陷城,及於難。贈光祿寺署正。
張問達:本四川瀘州同知,署南溪縣知縣。歸鄉後時值孔有德兵叛,集合眾人守城,城陷遇害。贈治中。
陳孔道:生員。崇禎五年,叛兵孔有德陷城,整肅衣巾,被害於學宮。人見其手拴會牌,皆書姓名,蓋自分於必死云。
王樹勲:王皋門之子,生員。城陷,以身捍父,手殺數賊。被俘,不屈死之。
節孝祠 在普安寺西北,內祀歷代節烈婦女。
學額 廩膳生二十員,增廣生二十員。附學生原額十二員,咸豐十一年廣六員,今歲科試各取十八員,武生亦廣六名,今歲科試取十八名。(注88)
    注88:廣:增也、括招也。
    今歲:指現行科舉制度。
科試:科試之名與歲試相對。歲試是對生員升降級的考試。歲試成績分六等:一、二等獎勵,三等如常 ,四等撻責,五等降級,六等除名。並以一等前列者升廩膳生。科試是由提學官主持的選拔生員參加鄉試的考試。明、清三年一大比,大比之前,由歲試之一、二等生員參加科試。優秀者取得歲貢資格。
學田 舊《志》:舊地五百八十八畝零。明萬歷四十四年知府陶朗先置地一百二十畝,歲共收穀四十四石。 《通志》學田七頃三十五畝三分。學租由縣徵解。
士鄉書院 在縣署東南,道光二年,知縣馮賡颺倡捐創建。舊存發商生息,錢一千緡。又收萊山廟地百畝及官房、筏戶之租。同治十年知縣尹繼美復取東郭外地租益之,以供經費。舊有河濱書院,在城東門外,知縣賈璋建,後廢為慧燈庵。(注89)
注89:馮賡颺:字子皋,南海人。翰林院庶吉士,改授知縣。嘉慶二十五年至道光三年在任。下車訪民疾苦,興利除弊,尤以培風育人才為先務。創立士鄉書院,籌其廩餼,定其學規,無不詳備。聽政之暇,進士子於庭,評其文藝高下,親為講貫,一時士風為之一振。感德者為其立《去思碑》。
官房:旅店。
筏戶:本指撑筏子的人家,這裏指撑船的人。
尹繼美:江西永新舉人,同治八年至十年在任。
賈璋:已見前注。
試院 在書院西偏,道光二十九年知縣宋煒圖勸捐創建。(注90)
    注90:書院:指士鄉書院。
    宋煒圖:已見前注。
社學 在縣治西北,今廢。
義學 附文昌廟。

福山縣學宮 在縣治東南,金天會間置縣時創建。元延祐七年主簿祁祖謙、至正三年縣尹王世英、明洪武初知縣王諒各增修。天順間知縣段堅拓地重修,并建櫺星門。成化間知縣郭玉增堂齋,宏治間知縣應珊建尊經閣。嘉靖間副使李易發公帑命千戶李瀛修葺。萬歷六年知縣華岱修啟聖祠及名宦、鄉賢二祠。三十一年知縣宋沾重修。三十六年知縣葉繼龍鑿泮池。四十四年知縣宋大奎修雲路、建坊。國朝順治間知縣李正華、康熙七年知縣張大本各重修。十五年、三十年邑人捐貲重修明倫堂,後為教諭宅,堂西為訓導宅。(注91)
注91:金天會間置縣:金太宗完顏晟天會年間偽齊劉豫阜昌五年割蓬萊、牟平、萊陽之地(據金貞元元年王炎撰《福山縣令題名記碑》)所建縣。元時屬般陽路登州府。
祁祖謙:元冠州人(山東冠縣)。見七年文廟碑。
王世英:籍貫行事無考。元至正三年時為縣尹。
王諒:籍貫行事無考。明洪武二年至七年在任。
段堅 (公元1419——1484年) :字可大,號柏軒,又號容思,陝西蘭州人。早歲受書,為學私淑河東薛瑄,務致知而踐其實。入國子監,景泰五年三甲進士。天順二年初授福山知縣,事專務以德化民,創辦小學,使士民講誦。俗素陋,至是一变,村落皆有弦誦聲,時人以文翁視之。成化初,賜敕旌異,超擢萊州知府。後改南阳知府。創志學書院,聚秀民講說《五經》要義及濂、洛諸儒遺書。訟獄徭賦,務底于平。居數年,大治,引疾去。士民號泣送者,逾境不絕。及聞其卒,立祠,春秋祀之。著有《柏軒語錄》、《容思集》等。(參見《明史•循吏傳》)
郭玉:明直隸吳橋監生。成化十年至十五年在任。
應珊:明浙江慈谿舉人。弘治十二年至正德二年在任。
李易:嘉靖八年二甲進士。歷永平督粮郎中,副使
李瀛:千户
華岱:明南直隸江都舉人,隆慶四年至萬暦十年在任。
宋沾:明河南商丘舉人,性英敏,才識過人。萬暦二十九年三十二年在任。居官清介,刻意拯民為己任。不喜刑名刻急之術,嘗言:“三尺法但無所委曲耳。為民父母,使民畏罪,天天令民聽到嚴酷消息,只不過是以嚴酷慘激民眾,沒有好處。”先前,礦稅之使每年從山東徵收巨萬之金,民不聊賴。於是乎從減偽官數騎,持偽官符漁,向上級告狀;將舞文巧奪之吏痛加查辦。一意為民,積勞成疾,死於任所。其子方八歲,囊中虛空,不能辦柩木。邑人號哭於寢門,曰 :“孰有為令而不能斂如我宋公者!”於是斂錢以棺,一邑旄倪數萬人而送之百里之外。
葉繼龍:明直隸婺源舉人,萬暦三十五年至三十年在任。平易近民,廉沖下士,有古循吏風。三十八年陞霸州知州,百姓之立生祠。
宋大奎:明陝西延長選貢,萬暦四十三年至四十七年在任。初授河南獲嘉縣知縣,遷山東武定州知州。萬暦四十三年任福山知縣。到官之初,連年災情,大奎精心吏事,設法賑濟,招流移,全活無算。弭盜安民,待士尤有優禮。擢登州府同知。百姓為之立生祠。
李正華:清直隸獻縣拔貢。順治二年至五年在任。峻厲有才斷,不借詞色,治盜尤嚴,匪類屏跡。陞兗州府運河同知,歴江蘇松江知府。王士禎《池北偶談》稱其為廉吏第一。
張大本:清漢軍正白旗舉人。康熙二年至八年在任。生性慈和,緩征稅賦,平息訴訟。禱雨輒應,祭蝗,遂反飛不入境。修學宮,清理隱瞞土地,給牛種,賑饑饉,獄門常年不閉。離任,百姓繪像,泣送不忍舍。陞監察御史。
名宦祠
明知縣段堅、宋沾、彭蓽輝、朱國梓  按:《通志》福山名宦尚有明知縣韋國賢宜增祀。(注92)
   注92:段堅、宋沾已見前注。
彭蓽輝:河南杞縣舉人,崇禎三年至四年在任。秉性端方廉謹,禦下以嚴,撫民以寬,折大獄無冤絕,一塵不染,勸農無不明察。
朱國梓:遼東衛貢生,崇禎四年至七年在任。崇禎五年正月,叛兵孔有德、李九成陷府城,各屬縣承平日久,民不習兵,望風佈景靡。國梓為遼東宿將朱梅之子,素曉兵事,賊頗頗憚其威。與教諭吳肇邵、鄉官王道增謀繞城誓守,並文告於城隍之神,以堅群志。勸諭富家輸粟合眾,擇子弟有才幹者假把總,紅旗名色,部署所司招散兵之曉行陣者以教戰,道增搜括沿海槍砲悉備垜上,分旗色,具燈火,與邊防無疑,儼然巨鎮。其時登州、黃縣、萊州、招遠其城具破,福山孤懸無援而獨完,皆其功力也。後平遷陝西鳳翔府通判,轉兵部主事,終直隸昌平道。
韋國賢:福建晉江舉人,萬暦二十四年始任,二十五年三殿遭火災,營建乏資。太監陳增以礦稅之說上奏,奉命往山東開採,始至,到處恣橫。及至福山,國賢分庭抗禮,怒國賢不拜,國賢曰:“祖宗無此儀注!”陳增即劾國賢阻撓礦物。時萬象春巡撫山東,上疏論礦稅之害,力保。陳增遂並劾萬象春黨庇。逮國賢下詔獄十餘年。後出為參議。
鄉賢祠
明河南布政使孫遇、刑部郎中郭天錫、兵部尚書郭宗皋、溫縣知縣郭如核、文水主簿王久任。國朝贈光祿大夫王道增、戶部尚書王隲、廩生王(阝序)、承德知縣鹿廷瑄、贈承德郎謝琰。(注93)
注93:孫遇:字際時,福山塗山社人。以神童補縣學弟子員,明正統元年二甲進士,授戶部主事。大學士楊溥薦為徽州知府,守徽六年,父卒欲歸,徽州民亟請,奪情再任。景泰間,休寧、黟、祁三縣盜起,御史欲調兵剿之,孫遇不許,單騎抵其境,諭以禍福,遂散。設賑濟之,境內大安。母卒當去,民固請朝廷,使以三品秩仍留任。前後守徽州十八年,一意慈惠,不務炫赫。天順八年遷江西右布政使,擢河南布政使三載。後遭誣告,孫遇不致辨,辭官歸。卒年七十九。
郭天錫:字承之,登州衛中前所人。先世江西萬安,曾祖福輝於洪武間編田賦兵,充當小旗來登州。父亨,為邯鄲丞,天錫五歲時父歿,事母以孝聞。明弘治十七年舉人,任北直靜海知縣。正德帝南巡,宦官賴某前驅,所至爭賂,天錫空手見,賴怒撻之,縣民以身蔽護,天錫右股骨折。調浙江平湖知縣,貧如布衣。縣丞私下說,平湖錦繡布袋,微取之,誰知?天錫引引楊震“四知”以答。擢徐州知州,值歲荒,亡命嘯聚,眾議勦之,天錫不允,挺身諭以禍福,盜果降。薦調蘭州,再調河南陳州,五任名區,家徒四壁。終為刑部郎中,滬從嘉靖帝駕幸,以勞瘁卒於京。性好吟詠,著有《詩集》。
郭宗皋(公元1499-1589年):字君弼,天錫長子。生而穎敏,嘉靖八年二甲進士,授刑部河南司主事,奉差與巡按御史審決真、保諸府重囚,多所平反。太子薨,大同兵亂,宗皋勸嘉靖帝惇崇寬厚,帝怒,下詔獄,杖四十釋之。調兵部武司主事,改湖廣道監察御史,巡京東諸倉。寒暑乘馬,不乘肩輿,詞訟皆親審,決不推委,時稱“鐵頭御史”。歴官易州兵備道、陝西參政、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右僉事、都御史、大同巡府。進兵部右侍郎,總督宣、大、山西軍務。坐大同軍事失利,連坐,奪俸,杖一百,戍陜西靖安衛。隆慶時,從衛所起為刑部右侍郎,改兵部,協理戎政。陞南京右都御史,改兵部尚書參贊機務。後以老求去。萬暦十六年卒,享年九十。贈太子太保,諡康介。
郭如核:字子仁,宗皋第五子,性孝友,以恩貢授知縣,因侍親不去。後得鄉薦,出任河南溫縣知縣,時值災荒,殫極心力,全活甚眾。溫縣猾奸,前任多愛箝制,為地方一害,如核以法申論。在任二年即告歸,隨身圖書半篋而已。平生得理學淵源,又得《內經》、《傷寒》家傳,能以秘要起奇疾,施貧病者三十餘年,足跡不入公庭,閉門弦樂而已。鄉人公舉,於清順治十五年祠鄉賢祠。
王久任:字鳳池,萬暦十四年歲貢,任山西太原文水縣主薄,遷王府紀善,候缺。崇禎七年十二月卒。久秉性剛直,篤志氣節,父早歿,母張氏苦節,教子孀居四十餘年,敕節孝。一兄病廢且死,久任撫諸孤如己出,出祖產盡以付與,乃教徒自給。治《易》,善程、朱傳義,設教村西磁山洞,四方來學,一時習《易》者宗之。
王道增:字仰池,久任第三子。生而俊偉修準,性闊達,多大略。好《顏子家訓》,通《左氏春秋》、《國語》。父為廉吏,家素苦貧,且耕且讀,年十七親身田漁,以濟家用。久任迴歸,家貧如故。親歿,道增盡出己所得產具喪葬費。時平島初設鎮,海防巡撫招募官商,無敢應者,道增遂開闢航道,應急軍需。孟冬過石島,守將池鳳高屯千兵,現糧不支,垂泣救命,道增聚米過洋抵其寨,兵焚香號呼,以慶再生。崇禎五年孔有德、等兵叛,全城戒嚴,道增與知縣朱國梓誓守,城賴以全。其時上面要求焚毀沿海船只,船戶號泣。道增與知縣謀沉埋,漁民悅服。明末盜賊王德乘亂劫掠百姓,道增與知縣謀剿之。縣大饑,村落成墟,道增統各保籌金約千餘賑饑。又寧海州六社欠軍糧五百石,知州吳聞詩謀與道增,道增借米如數,聞詩為書“燕山堂”三字匾額,並旌跋“國課虧矣,賴爾輸完。民生鮮矣,賴爾安全”等調整。其生平內無匿情,外無諱事,見義必為,敦行不怠。晚年深入佛海,嘯傲山水間。為僧,釋名行志。終年八十有二。
王隲zhì:字相居,一字嶽道,道增長子。十六歲應童子試,試道、府、縣皆擢第一。既長,博極群書,究心體用之學,順治五年拔貢,十二年聯捷為進士,選都察院觀政,改戶山西司主事。母卒歸。康熙二年補雲南司主事,巡察淮安關稅征,商民便之。歴浙江司員外郎、刑部江南司郎中,轉四川松威道,敕軍需、營運、督撫盡以委之,隲所歴天險瀕死或並日而食,諸事舉而民不擾,致大軍乃得長驅入滇。平息多起四川叛亂,得到皇帝欽信。遷直隸口北道。時太和殿火災,部議應取世楠二千六百六十三根於四川,王隲上疏備陳四川民氣未覆及采運險阻艱苦狀。後陞光光祿寺少卿,轉通政司右參議,再遷鴻臚寺卿,轉授江西巡撫,御賜盤費銀千兩、鞍馬一匹抵任。擢閩浙總督。上幸江浙,王隲迎駕,賜御書“養素”匾額,御用冠服等。再陞戶部尚書,以墜馬傷乞休。著有《養素室集》。
王(阝序):原名式,字石文,王道增第五子,兄弟六人,一門孝友,道增慷慨,諸子樂善。嫻騎射,能文章,尤嗜群經、子、史,無不淹貫。工詩,善書法,筆意雄秀,類晉人。名噪士林二十餘年,父道增年高,遊頤山居,順其志莫不曲當,雖壯,卻時時繞膝下作孺子。母病乳癰,日夜侍榻前無少間。聞痛楚,輒皇皇不欲生。母卒,哀毀如柴,杖而後起,遠近稱之。親歿後,友悌至深,終身共爨。
鹿廷瑄:字玉相,一字東儒,康熙八年聯捷進士,性敏讀書成誦。母病疽吮之,無難色。父歿奔喪,跣足千餘里,時稱曾子、閔子騫再世。伯母牟氏,孀居無依,以數百金田讓之,為之生養死葬。宰直隸吳橋邑,出俸僱役以解河夫之苦。任楚之平江,招納盜蠻,給之居處,賢聲聞於中丞,有“循吏第一”之譽。調奉天承德,調處旗民,閭市晏如得“赤縣神君”之頌。適有造舟之派,公費不足,傾俸錢佐之。以勞瘁致病卒於任所,年五十七。
謝琰:謝琰,字連城,福山福中社人。原籍江南宣城,洪武時充小旗調登州備禦中前所,九世至琰。性厚敦勵行,刻苦讀書,長於文學。頤養祖父母,侍奉甘旨,無少缺,孝聞鄉里。曾於冰河救起母嬰二人,乘送其家。平生多隱德,絕口不談人過。嘗言:“事關人品,儻一言宣露,雖欲改行,無由矣。”有二子,康熙時同榜進士。
忠義孝弟祠 在櫺星門東,今名忠孝祠。雍正六年知縣顧湂建,祀明副千戶劉師吉、廩生遲之清、歲貢生遲躍龍、國朝歲貢生鹿兆賡、王應召、王紀。(注94)
    注94:顧湂:江蘇金匱附生,雍正七年至八年署任。
劉師吉:世職百戶。崇禎五年登州城被叛兵陷。副義兵吳安邦領其部由膠東趨福山,由小道達蓬萊,師吉率鄉勇以從,半夜至迎仙橋。城中叛兵出敵,安邦遁。師吉據橋力戰,殆盡死之。事聞,陞副千戶,世襲。祀忠義祠。
遲之清:福山芝水社人,廩生,魁梧有膽力。崇禎十六年清軍破成山衛,旋圍福山。遲之清守城,矢中額頭,飲血死。祀忠義祠。
遲躍龍:歲貢生。事跡不詳。
鹿兆賡:歲貢生。事跡不詳。
王應召、王紀:福山東關社人。具少孤,事孀母以孝聞,事諸兄曲盡弟道,以義方教子,有文行。鄉里遇爭訟者,輒來請居間調解,務使和息。好施濟困,樂善不倦。俱幼友篤至,撫育得成立,資產無私,春秋暇日,修橋補路,多義行。並舉鄉耆,歿,具祀忠孝祠。
節孝祠 在忠孝祠內,亦顧湂建,祀歷代節烈婦女。
學額 廩膳生二十員,增廣生二十員。附學生原額十二員,咸豐十一年廣一員,今歲科試各取十三員,武生亦廣一名,今歲科試取十三名。
學田 明萬歷六年,知縣華岱置地八十三畝八分,三十九知縣葉繼龍置地十三畝五分,四十六年知府陶郎先置地三十四畝、知縣宋大奎置地四十一畝四分。國朝乾隆二十七年知縣何樂善置射圃地六畝,今俱無存。《通志》學田八十三畝八分,學租由縣起運。(注95)
    注95:華岱、葉繼龍、陶郎先、宋大奎俱見前注。
賓陽書院 在縣西北一里,乾隆十一年知縣李經邦建。(注96)
注96:李經邦:雲南蒙自舉人,乾隆十一年至十五年在任。
社學 舊在城西門外。明洪武九年知縣蔡希仁建。國朝康熙九年知縣潘兆珪重修,今廢。又各鄉二十九所,俱久廢。(注97)
    注97:蔡希仁:廣東南海人,洪武七年至十一年在任。
潘兆珪:清海江仁和縣(今杭州屬)進士,康熙九年至十一年在任。

棲霞縣學宮 在縣東門內。金大安元年縣令李景道建,後燬於兵。元大德三年縣尹張騰霄重建。明洪武三年主簿牟敬祖,正統間知縣姜畇、蕭鳳,成化間知縣婁鑑、路真,宏治間知縣郭實,正德間知縣劉孜,嘉靖間知縣李祐、李揆各重修。萬歷九年教諭李渥、訓導李巖鑿泮池,三十年署縣事州判杜誥修明倫堂,三十四年知縣曹烈開雲路。國朝順治九年知縣金國儒修明倫堂,康熙五年知縣胡璘、訓導臧法舜修兩廡、櫺星門。四十六年知縣鄭占春,雍正九年知縣章繼緒,乾隆七年知縣徐(火勃)、李慤存,十七年知縣衛萇,四十八年知縣鍾鳳騰,道光五年知縣何逢青、蔡紹洛各重修。同治十年知縣張濬源修明倫堂,西增射圃一區,堂後築杏壇。其西為教諭宅,東為訓導宅。(注98)
    注98:大安:金衛紹王完顏永濟年號(公元1209-1211年)。
李景道:金山西河中人。大安元年任。首建學校,肇啟人文。
大德:元成宗鐵木耳年號(公元1297-1308年)。
張騰霄:元大德三年在任。具體不詳。
牟敬祖:明洪武三年至六年在任。時值兵興,知縣因事去職,敬祖獨履諸縣事。才優政勤,百廢修舉。祀名宦祠。
姜畇:河南修武人。正統元年至三年在任。在任清廉。
蕭鳳:河北廣崇縣舉人。正統三年至十三年在任。
婁鑑:河北獻縣舉人。成化六年至十一年在任。聰明果斷,廉慎礪節,扶善良除豪滑,葺學興賢,以明察著聞。
路真:河北南宮縣人。成化十一年至十三年在任。公恕勤信,事舉民懷。
郭實:河北清苑舉人。弘治十三年至十八年在任。
劉孜:河南滑縣舉人。正德六年十三年在任。
李祐:山西襄垣人。嘉靖四年至十二年在任。
李揆:四川(今屬重慶)銅梁舉人。嘉靖三十五年至三十九年在任。法峻難犯,氣剛不屈。勤課生儒,重懲凶惡。街城公署,修葺有功。
李渥:山東昌邑人。萬暦八年至九年在任。
李巖:山東德平人。萬暦五年至十一年在任。
杜誥:海寧州判。萬暦三十年至三十三年署福山事。
曹烈:陝西澄城縣舉人。三十三年至三十六年在任。
金國儒:遼東貢生。順治八年至十年在任。
胡璘:順天人。康熙四年至十六年在任。
臧法舜:山東濟寧人。康熙四年至七年在任。
鄭占春:福建福清縣貢生。康熙四十一年至四十九0年在任。廉明慈惠,恤災賑荒,修建講堂以造士。後陞知州。
章繼緒:籍貫不詳。雍正九年至十二年在任。
徐(火勃):一寫作徐渤,清陝西朝邑縣舉人。乾隆七年至十年在任。
李慤存:河南夏邑縣進士。乾隆十年至十三年在任。
衛萇:陝西韓城縣舉人,乾隆十五年至二十三年在任。曾主持增修《縣志》。
鍾鳳騰:清福建武平縣人,拔貢,乾隆四十三年至五十三年在任。施政嚴密,盜賊歛踪。夜不閉戶,鄉民感之。後陞膠萊通判。
何逢青:道光五年曾短暫署任。
蔡紹洛:蔡紹洛,湖北靳水人,進士。道光四年至七年在任。後調署陽榖知縣。八年調回,至十年原任。後捐陞員外郎。
張濬源:直隸滄州人,監生。同治九年至十三年在任。
崇聖祠 舊在文廟之東。明萬歷二十七年,知縣張雲霽改建明倫堂後。(注99)
    注99:張雲霽:順天舉人,萬暦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在任。事多整頓,法不輕貸,一時奸豪歛跡。改革里丁賦稅,尤得民心。
名宦祠
金縣令李自牧
元縣丞王鼎臣
明知縣張鑾,陳貴,李升吉、婁鑑、郭實、主簿牟敬祖、教諭吳怡、冀綸。國朝知縣方傳稙(注100)
    注100:婁鑑、郭實、牟敬祖已見前注。
李自牧:金時趙郡人。行政專尚德化,從而政平訟清。祀名宦祠。
王鼎臣:河北真定(正定)人。元大德時縣丞。行政先行教化,勤於風清俗易。
張鑾:河南淮寧(今淮陽)人。嘉靖元年至四年在任。
陳貴:安徽太和縣舉人,成化十三年至弘治七年在任。
李升吉:山西舉人,崇禎二年至六年在任。
吳怡:永樂二十三年至?年在任。籍貫出身不詳。
冀綸:雲南永平縣舉人,永樂?年至二十三年在任。
方傳稙:安徽桐城監生。道光二十五年至二十九年在任,多惠政。後陞濮州知州,病故。棲霞紳民俱懷去思,聯名具呈,請入名宦祠。同治十二年,奉旨入祠。
鄉賢祠
漢清河太傅轅固。
明者御史高翼,御史張綱,重慶知府解延年,鶴慶知府林恂,應天府尹孫祿,無極知縣郝守栻,戶部主事崔應登,守備李日舒。
國朝贈內閣中書牟作孚,國子監助教銜郝元第,御史牟昌裕,福建布政使于際清,戶部主事郝懿行,觀城訓導牟庭。(注101)
    注101:轅固:西漢腄人,治《詩》。漢景帝時為博士,曾與黃生爭論商湯、周武受天命與與景帝前。竇太后好《老子》書。如問固。固曰:“此家人言耳。”(意為下等人的話),太后怒,使入圈剌豬。帝知轅固廉直,給以利刃,豬應手而倒。太后默然,不再加罪。拜為清河太傅。武帝即位。以賢良徵,諸儒多嫉毀之,以年九十為由罷歸。其時公孫宏也在徵召之列,非常怕他。轅固告誡道:“公孫子,務正學以言,無曲學以阿世!”齊人以《詩》顯貴者,皆固之弟子也。(見《漢書•儒林傳》第五十八)
高翼:歴官都司副斷事、僉都御史。洪武十七年,高翼為左僉都御史,受命以所收故元校卒七百二十餘人往遼東訓練聽調,不久命以兵付邊將而還。其墓在縣北。
張綱:張綱(公元1421―1478年),字大振,本為棲霞人,移居長清。 明景泰五年三甲進士,歴江西按察副使、湖廣按察使監察御史,執法不徇私情,有“一路青天”之號。擢左僉都御史,主院事,兼整飭邊備。奏請朝廷,在全國各地設“勸農官”,栽桑植棗,民得其惠。後因疾辭官。
解延年:字世紀,明正統七年二甲進士,初授戶部主事,歴員外郎,重慶知府。為官廉慎,雷厲風行,凡民間利病,不時與除。離郡時,行李時只有書籍數篇而已。著有《策學指歸》、《物類集說》、《經穴圖解》等。
林恂:明南陽同知,痛剔垢弊。補大同調軍儲,築屯堡,不遺餘力。擢鶴慶知府,以禮化民。適奉土人相互仇殺,林恂單騎入營,宣傳天子威德,蠻人於是帖服。
孫祿:字天錫,明弘治九年二甲進士,授戶部主事。時大同缺郎中,特以命祿。孫祿天性剛直,執法不撓,雖勳戚貴族,莫不歛避。及抵大同,剔蠹慴奸,軍儲獲濟。權奸劉瑾索賄,遭拒,從而愛其誣陷。瑾誅,出守維揚。恰逢武宗南巡,供奉浩繁,孫祿酌劑得宜,即使太監難以橫取。有倖臣捕諸富商索賄,孫祿不以應合,一並被逮。吏部奏孫祿治行第一,帝特旌獎其苦節,賜宴以榮之。進山西右布政使,累陞應天府尹。以疾歸,帝猶降旨存問,遣御醫診視。
郝守栻:明貢士,河北無極縣知縣。清廉慈愛,獎士贍窮。居家平順親心。以厚產讓弟,豁度容物。後以子貴,贈御史。
崔應登:明舉人,江西吉安府推官,歴戶部主事。居官清慎,執法如山。事繼母克諧以孝。居鄉二十年毫無請託。吉安百姓立木主祀之。
李日舒:明府學廩生,膂力非常,遂習武學。當時國家多事,故選將材,赴都應試,特取天下第一,授守備。流寇猖亂天下,日舒隨總制帥師禦之。開封陷,勢不可為,日舒奮力死戰,歿於軍。
牟作孚:其子牟恒,進士、御史。以子恒故,贈徵仕郎,內閣中書舍人。
郝元第:嘉慶五年恩貢,十三年欽賜舉人,國子監助教。
牟昌裕:字松巖,乾隆四十二年拔貢,五十五年恩科進士,欽點翰林院庶吉士,六十年散館改主事,分禮部儀制司。歴任工部虞衡司主事、都水司主事、營繕司員外郎、營繕司郎中,江南道監察御史,雲南道監察御史,河南道監察御史。主政虞衡司時,直省兵部各有公費以製軍器、火藥,責令報部而價多浮。特命巡視南城,昌裕資格最淺,而上卒用之,一時以為異。昌裕疏奏甚多,言人不敢言。時稱真御史。
于際清:順治時任湖廣驛傳道副使、苑馬寺卿。康熙時任右布政,曾參與鹽運司運使王志佐刑責生員鄧譔案。
郝懿行:字恂九,號蘭皋,嘉慶四年進士,官戶部主事,二十五年始補江南司主事。寡交少出,雖仕猶隱。性嗜學,精於鑽研,終日筆不離手。其夫人王照園,博涉經史,亦有著作才,夫妻析疑辨難,如師如友。廣見博聞,著作宏富。著有《文集》、《外集》、《別集》、《和鳴集》、《筆錄》、《證俗文》、《晉宋書故》、《補刑法志》、《補食貨志》、《蜂衙小紀》、《海错》、《宋鎖語》、《實訓》、《爾雅義疏》、《春秋比》、《春秋說略》、《竹書紀年校正》、《山海經箋疏》、《易說》、《鄭氏禮記箋》等二十餘種,《清史稿》有傳。多次受到朝廷封賜:如以孫聯薇任知府用涿州知州。貤贈朝議大夫。又以三品銜閣員用東路同知。誥贈通議大夫等。
牟庭:原名廷相,字默人,亦字陌人。嘉慶優貢,清山東觀城縣(今屬莘縣)訓導。性貞廉,恥於阿谀。上官嘱縣舉孝廉方正,辭 不就。著有《同文尚書》、《詩切》、《左傳評注》、《春秋算草》、《楊子大元注繹老》、《老雪泥書屋文集》、《老雪泥書屋詩集》,校正書籍有《晏子》、《墨子》、《呂氏春秋》、《韓子》、《淮南子》、《易林參同契》等。
忠義孝弟祠 在學宮內。雍正三年建,即尊經閣舊址。祀明孝子段忙兒,孝孫林有李,義行韓嘉桂、孫秉彝、林茂、宋遵周、劉文萃、林峪、郝源、潘世強。國朝孝子楊守祿、呂大漢、林汝松。義行李東儒、于才美、于瀛、李慶善、林再思、李超然、蔣於。(注102)
注102:潘世強、于才美、于瀛事跡不詳。
段忙兒:母患奇疾,屢藥無效,於是割股煮藥以進,服之即愈。有司以其事聞,奉詔旌表。
林有李:幼年喪父,祖母撫育成人。祖母卒,廬墓三年,哀痛倍切。
韓嘉桂:字子岩。本性慷慨磊落不群,人以緩急之,無不應。喜詼諧,然遇後進,則訓之禮義,諄諄皆長者言。其子正倫後薦為賢書,嘉桂越發譧和。
孫秉彝:邑庠生。性友愛。其姪方泰少孤。撫養不異己子。入學後以己所立家產子姪平分。人皆異之。
林茂:縣城首富。性好施。明景泰間大災荒,林茂賑粟千石,全活甚多。這一年他生了兒子,人們認為行善所的報應。皇帝有詔在慶雲縣東為林茂建義民坊。
宋遵周:邑庠生。崇禎時值登州兵亂,民多驚避,遵周仗義以守,知縣李升吉矢志孤城,嚴防數月,兩次被圍困,棲霞城被保全無害,遵周之力居多。鄉官郝晉以績推薦,授陝西宜川知縣。
劉文萃:邑庠生。明正德七年流賊肆掠,文萃率眾禦之。不勝被俘,無怖色,大罵不屈,遂遇害。
林峪;浙江建德主薄,林廷秀之子。平生憫窮卹匱,傾囊弗吝。明成化六年災荒,輸粟一千五百石助賑。有司上聞,奉旨嘉獎,勅為義民。
郝源:字濬,邑庠生,樂施急人之難。萬曆丙辰歲饑,餓莩載路,有司設粥廠賑之,就食者萬餘人。官府不能供給,林源輸粟助賑,捐金以濟寒士,本地及流來者全活甚眾。巡撫以下皆旌其門。時水道社李延器亦輸粟若干,皆林源所影響所致。
楊守祿:母死,廬墓泣血,三年未嘗聽其言語,足跡不過百步。清順治、康熙時禮科給事中李唐裔贈匾旌之。
呂大漢:農民,居阜後村。順治十八年大旱,大漢之祖始葬,居民疑為旱魃,聚眾擊之。大漢日夜捍禦,死於墓側。
林汝松:因亂與母走失,與兄汝柏棄家覓母,得之。兄弟以身爭贖母,主人不許。於是為主人傭工數年,備嘗艱難,之後贖得母歸。
李東儒:號振菴,甕留社人。早孤,孝事孀母,與異母兄友愛尤篤,視其姪猶己子。平生慷慨尚義,憂人之憂,不以勢力屈人。教諸子最嚴,所以累世顯達。
李慶善:清附貢生。五歲而孤,能自樹立。五子,教之最嚴。教姪含元成貢士。性喜施予,族中貧者多賴之舉火。一人曾賣其女,為贖而歸之。建義學於西林祖居,歲費數十金。五子皆成名,贈慶善為文林郎。
林再思:清朝貢生。性豁達好義。姪棠坐食蕩產,再割己田而與之。歲饑,搶糧者多繩以重刑。弟再忠遭劫,再思教其弟曰:“此救死之民,情殊可忴,願吾弟存此陰德也。”於是減其數而報官,遂活數十人。福山車姓因冤獄懷金求脫,再思排難而卻其金。生平義行多類此。
李超然:監生。咸豐十一年捻軍入境,率團勇在臧家莊與其接戰,力竭身亡。奉旨給雲騎尉世職。
蔣於:廩生,咸豐十一年拔貢,候選訓導。同治七年調赴陝營,積勞,保舉知縣。八年委署隆德知縣,兼莊浪縣丞。九年剿攻回菲匪,因賊另股夾擊,被創陣亡。奉旨加知府銜,給雲騎尉世職。
節孝祠 舊在西門內,雍正三年建,乾隆十七年知縣衛萇重修,道光二十六年知縣方傳稙改建於文廟東庠門內,祠歷代節烈婦女。
學額 廩膳生二十員,增廣生二十員,附學生歲科試各取十五員,武生歲試取十二名。
學田 明萬歷十九年知縣何思鼇置地四十三畝二分,今無考。四十四年知府陶朗先置地八十畝,租銀學官經收。國朝乾隆十七年謝克初等捐地百十七畝,十九年鄒口、鐵口二社捐地五十四畝,知縣衛萇捐地七畝八分,貢生李慶善捐地四畝,皆不歸官地,每年租粟給養貧生。《通志》學田一頃二十畝,學租由縣徵解。(注103)
注103:陶朗先、衛萇、李慶善已見前注。
何思鼇áo:桐城選貢,萬曆十九年至二十二年在任。任知縣三載,不渝視民疾苦。去後,興思有《甘棠》之詠。(注者按:《毛詩序》云:“《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國。”鄭箋云:“召伯聽男女之訟,不重煩百姓,止舍小棠之下而聽斷焉,國人被其德,說其化,思其人,敬其樹。”)
謝克初:不見於《棲霞縣志》,具體不詳,且在任年代衛萇相疊。
霞山書院 在縣南門內。道光二十六年知縣方傳稙創建,舊存錢二百十五緡。同治間知縣何立經籌錢五百緡,光緒五年知縣黃麗中籌錢一百二十緡,又地、房租十緡,以供經費。(注104)
注104:何立經:廣東南海人,吏員。同治十年至光緒元年在任。
黃麗中:江蘇如皋人,監生。光緒四年起任。
試院 在書院西偏。道光二十六年知縣方傳稙創建。
社學 一在北門內,一在天齊廟,今廢。又各鄉五所俱久廢。
義學 一在西關外李公祠內,知縣鄭占春建,一在延福寺。(注105)
注105:鄭占春:福建福清人,貢生。康熙四十一年至四十九年在任。廉明慈惠,恤災荒除。集資建講堂以造士。後陞知州。

招遠縣學宮 在縣治西南,金季燬於兵。元初縣尹孫愈復建,元貞二年主簿樊珪建大門,大德八年主簿馬受建教官宅,九年主簿王琳、至正中縣尹王信、郅紹忠各重修。明洪武十年知縣丁延舉修殿廡及明倫堂。成化十年知縣張哲、李勉增修。萬歷十三年知縣趙時亨修明倫堂。天啟七年教諭徐有載鑿泮池。崇禎二年教諭張貫斗重修。國朝順治十五年生員楊鼎鉉修啟聖祠、明倫堂。東西為修德、凝道二齋,今為教諭、訓導宅。(注106)
注106:孫愈、樊珪、馬受、王琳、王信、郅紹忠、楊鼎鉉皆不详。
丁延舉:明洪武九年至十年在任。
張哲:山西蒲城人。成化九年至十年在任,寬厚仁恕,平易近民,因母卒辭職,民甚思之。
李勉:明河北祁州人。成化十年至二十年在任。仁恕寬平,吏民畏愛。因母卒去,去時,老幼遮道留之。
趙時亨:明河北大名府貢士。萬曆十三年至十四年在任。
徐有載:山東膠州人。天啟七年至崇禎二年在任。
張貫斗:崇禎二年至六年在任。
崇聖祠
名宦祠 在櫺星門西。
元縣尹史繼民、陳子恒。
明知縣申良、羅錦。  按:《通志》招遠名宦尚有北魏曲成令杜弼,明知縣張哲、李勉、胡昂,皆宜增祀。(注107)
注107:張哲、李勉,已見前注。
史繼民:元招遠縣尹。先是民鮮知禮,繼民興學教之,由是翕然從化。去後,民立碑頌之。祀名宦。
陳子恒:元貴州思州人,廉而能寬,毀譽不動其心。有爭訟者造於庭,子恒以大義曉之;自是有欲訟者,皆望城而止。鄰境有蝗害稼,州下調集夫役捕蝗。恒竟不遣一夫,曰:“蝗為災,乃其所招也,何以捕為!”蝗果滅。建康道按察經歷朱暈嘉其政,為之立碑。
杜弼:字輔元,中山曲陽人,除光州曲城令。為政清靜仁恕,詞訟止息,遠近稱之。時天下多難,盜賊充斥,徵召兵役,途多亡叛,朝廷患之。乃命兵人所齎戎具,道別車載,又令縣令自送軍所。時光州發兵,弼送所部達北海,郡、州兵一時散亡,唯弼所送不動。他境叛兵並來攻劫,欲與同去。弼率所領親兵格鬥,終莫肯從,遂得俱達軍所。軍司崔鐘以狀上聞,其得人心如此。普泰中,吏曹下訪守令,尤異弼,已代還東萊太守,王昕以弼應訪。
申良:字廷贤,山西高平舉人,正德六年至八年在任。尚禮義,務教化,方正嚴毅,人不敢以私情相求。會流賊犯境,申良率士卒屢戰皆捷,再至皆斬卻之。由招遠調諸城,擢安吉知州,陞常州同知,擢戶部員外郎。去後,民立祠祀之。
羅錦:正德十六年至嘉靖七年在任。
胡昂:山西定襄人,弘治五年至十一年在任。廉能明斷,化民勵治,三年政行訟簡,以公道稱,士民戴之。
鄉賢祠 在名宦祠西。
漢山桑侯王常。
魏東武侯王基。
明贈資德大夫楊州牧。
國朝英山知縣李澍。(注108)
注108:王常:《後漢書•王常傳》云:“王常字顔卿,穎川舞陽人也。王莽末,为弟報仇,亡命江夏。久之,与王鳳、王匡等起兵雲社綠林,聚眾數萬人,以常為偏裨,攻傍縣。後與成丹、張卬别入南郡藍口,號下江兵。……伯升(劉秀兄)聞下江軍在宜秋,即與光武及李通俱造常壁,曰:‘願見下江一賢將,議大事。’成丹、張卬共推遣常。伯升見常,說以合從之利。常大悟,曰:‘王莽篡弒,殘虐天下,百姓思漢,故豪傑並起。今劉氏復興,即真主也。誠思出身為用,輔成大功。’伯升曰:‘如事成,豈敢獨饗之哉!’遂與常深相結而去。”後光武為帝,封王常為山桑侯,拜為橫野大將軍。 注者按:以王常為鄉賢,不詳。
王基(公元?-261年):《三國志•魏書•王基傳》云:“王基字伯輿,東萊曲陽人也。少孤,與叔父翁居。翁撫養甚篤,基亦以孝稱。年十七,郡召為吏,非其所好也,遂去,入琅邪界游學。黃初中,察孝廉,除郎中。”歷事文帝、明帝、高貴鄉公、元帝,在朝四十餘年,先後任中書待郎,尚書,荊州剌史加揚烈將軍、追封常樂亭侯,豫州剌史、封安樂鄉侯,鎮東將軍、都督揚州豫州諸軍事、封東武侯。王基薨,追贈司空,謚景侯。“晉室踐阼,下詔曰:‘故司空王基既著德立勳,又治身清素,不營產業,久在重任,家無私積,可謂身沒行顯,足用勵俗者也。其以奴婢二人賜其家。’” 注者按:《魏書》所云“曲阳”,即曲城。本為漢曲城侯國,國除設為曲城縣。晉時陳壽著《三國志》時仍為曲城縣。曲城位掖縣城東北二十餘公里處。高齊時廢縣入掖,招遠置縣,入招遠。
楊州牧:明萬曆以子南京太僕寺卿、通政使加贈少司空楊覲光顯貴,而累贈資德大夫,南京通政使,崇祀鄉賢。
李澍:丙午經魁。湖北英山縣知縣。
忠義孝弟祠 在名宦祠東,祀明義士王湯臣、溫明先。(注109)
  注109:王湯臣:明正德時,流賊猖獗,湯臣與蘭宣邢繼宗隨知縣申良戰於縣東之黑山,奮勇深入,斬首數級,陣亡。申良獲捷,收其骨葬之。乃聞於上,優卹其家。後知縣王文貢題其墓曰:“戰死義士”。
溫明先:明人。家甚富饒,敦尚禮義。年饑,出粟濟四縣窮民,焚劵不索。有賊人竊粟,明先已覺,使人召賊,復與之粟,賊叩首而去。其後子孫科甲綿延。
節孝祠 在文昌廟西南隅,嘉慶二十二年知縣俞熊重修,祀歷代節烈婦女。(注110)
    注110:俞熊:蘇州舉人,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三年在任。寬仁厚重,為政識大體。先是,追討賦稅者專任鞭朴,公至,唯以溫語觀諭之,而民之交納唯恐落後。又出示約定稅契章程。黎民感之,立碑記其事。
學額 廩膳生二十員,增廣生二十員,附學生歲科試各取十二員,武生歲試取十二名。
學田 萬歷四十四年知府陶朗先置地一百畝,崇禎初邑紳楊觀光捐地一百四畝七分,贍給寒士。《通志》學田四十三畝七分,學租由縣徵解。(注111)
    注111:楊觀光:字用賓,一字葵宸,號旭侖,覲光弟。萬曆時明經第一,崇禎元年三甲進士。歴中順大夫,資治尹詹事府少詹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和氣沁人,留心桑梓,立學田贍士,諸生多待以舉火,登變後,請蠲請撫,不遺餘力。十五年蝗旱大饑,分罄儲賑貧,鄉人賴之。自稱捐地贍士之舉,是為完成其父楊州牧的遺願。他决定:“凡捷春闈者捐拾兩,捷秋闈者捐四兩,經明歲薦者捐壹兩,送學登記,用廣恆產。人文蔚起,物力漸加。”居翰林院,進《養性圖》、《養氣圖》、《養體圖》,甚稱帝旨,推一時博雅名臣,詩文最富,惜多未傳云。
羅峰書院 在北門裏迆東,同治十年知縣趙敏功創建,十一年春知縣趙國珍踵成。有田四百十六畝七爭,以供經費。(注112)
    注112:趙敏功:河南河內舉人。咸豐三年至四年任榮成知縣,咸豐四年至七年在任文登知縣,同治十一年任招遠知縣,光緒五年至六年任章丘知縣。所到之處修城池,建書院、考院很是有功。據《咸豐實錄》:趙敏功任榮成知縣時因防倭而降旨嘉獎。
趙國珍:同治十年至十一年在任。《同治實錄》:“同治十一年丁寶楨奏請將庸劣各員。招遠縣知縣趙國珍、嗜好過深,難期振作。著以原品休致。”
踵成:猶言繼續其工程而使之完成。
試院 在書院儀門內,後有箭亭。
社學 在縣治西。
義學 舊在文廟前,今移於書院內。

萊陽縣學宮 舊在縣治西南,唐會昌間創建,宋咸平間增修,金末燬於兵。元至元四年,教諭王擇善遷於縣治東南。大德三年縣尹王革重修。六年縣尹程珪建講堂,明洪武三年知縣賈則智、永樂三年知縣李泰、正統六年知縣郭敏、成化四年寧海同知署縣事程禮、五年知縣陳英、宏治二年知縣吳昂,各增修。嘉靖三年知縣左思忠建啟聖祠,十四年知縣周大桂重修。三十四年知縣牛山木改建,殿廡一律整齊。天啟、崇禎間邑人復捐貲重修。國朝順治二年知縣石可章,十八年知縣鄒知新,康熙四年教諭張嚴、訓導李華蔚,九年知縣萬邦維,十八年知縣吳瑾,各修葺。三十年、三十六、四十年知縣趙光榮,三次重修明倫堂,左右為時習、日新二齋。堂東為教諭宅,西南為訓導宅。(注113)
  注113:會昌:唐武宗李炎年號(公元841-846年)。
咸平:宋真宗趙恒年號(公元998-1003年)。
王擇善:至元四年任。時儒學地勢狹隘,廟貌傾廢,仍於古柳亭故址重築學宫。
王革:大德三年至六年在任。奉詔改修廟學。
程珪:齊河人。大德六年任。和平正直,有古循吏良風,始任,即增修廟學及師生講授之所。
賈則智:洪武元年任。時值兵焚之後,民多流亡。則智招撫,使民復舊業,又改建學校,祭壇、祠廟、廨舍亦相繼修建,舉賢明有聲者。去後,民思慕之,祀名宦祠。
李泰:南直隸宣城人。永樂二年任,廉靜公恕,撫民有方。後陞山西隰州同知。祀名宦祠。
郭敏:河南淇县人,正統五年至十二年在任。廉明仁恕,親自帶民眾上山採木,增修學宮及祠廟。民不勞費而事成。遷保定通判。祀名宦祠。
程禮:成化三年至四年由寧海州同知署縣事。
陳英:江西新淦進士,成化四年至九年在任。富文學、經濟,民悅政舉。暇則勸農耕桑。擢山西道監察御史。祀名宦祠。
吳昂:山西定襄人,成化二十年至弘治七年在任。廉能明斷,人不敢以私干犯。作《木鐸詞》以教化民眾,建鄉賢祠、社學以激勵民俗,三年政行訟簡。士民愛戴之。祀名宦祠。
左思忠:陝西耀州進士,嘉靖三年至七年在任。以儒術施行吏治,不尚刑罰,民愛若父母,吏亦無枉法者。尤喜禮士敦教,以和樂平易著稱。後歷官至吏部郎中。歿後十年不葬,其後萊陽人周廷傑為耀州知縣,尤厚相助,遂得安葬。祀名宦祠。
周大桂:福建浦田舉人,嘉靖十三年至十四年在任。
牛山木:直隸曲周進士,三十三年至三十七年在任。剛正嚴毅,革宿弊,繩豪強。歲時課士,親為訓迪,學者皆知自勉。其時縣已八次科舉無名,自此科舉接踵。歴官至按察司僉事。祀名宦祠。
石可章:陝西榆林進士,清順治二年至七年在任。
鄒知新:湖廣麻城舉人,順治十年至康熙元年在任。于七之亂,有人說萊陽縣眾人隨從,要一並誅之。知新力陳於三大帥,從而保全眾多性命。祀名宦祠。
張嚴:山東萊蕪進士,康熙四年至九年在任。
李華蔚:山東寧陽人,順治十八年任。
萬邦維:湖廣麻城進士,康熙八年至十五年在任。曾監修《縣志》。
吳瑾:湖廣廣濟進士,康熙十八年至二十二年在任。時值兵焚以後,廬舍、丘城、田野蒿萊滿目,吳瑾招撫流亡,助以牛種,並建置義學,以時課藝。恩威兼施,循良著績。陞山西蒲州知州。去之日,士民涕泗送之。
趙光榮:陝西神木貢監,康熙二十八年至四十年在任。三十四年大饑,光榮煮粥賑濟,全活甚眾。遷開封府同知。
名宦祠 在尊經閣左側。
魏:長廣太守何虁。
元:縣尹王革、程珪、韓夢昌、王擇善。
明:知縣賈則智、李泰、郭敏、陳英、顧章、吳昂、張惟、沈俊、司迪、左思忠、王于民、牛山木、祁鯤、程時建、程子侃、蔡夢齊、楊州鶴、文翔鳳、賀自鏡、沈嘉顯、縣丞陳奎、王禮、主簿陳韜。
國朝知縣張可立。
按:《通志》萊陽名宦尚有明知縣梁衡宜增祀。(注114)
     注114:王革、程珪、王擇善、賈則智、李泰、郭敏、陳英、吳昂、左思忠、牛山木已見前注。
何虁:何虁:字叔龍,陳郡陽夏人。建安間魏王曹操辟為司空掾,出為城父令,遷長廣太守。郡濱山海。黃巾未平,豪傑多背叛,長廣縣人管承徒眾三千餘為寇害,議者欲舉兵攻之,夔曰:“承非生而樂亂也,習於亂不能自還,未被德教,故不知返善,今兵迫之急,彼恐夷滅,必並力戰攻之,既未易拔。雖勝,必傷吏民,不如徐喻以恩德,使容自毀,可不犯兵而定。”及遣郡丞黃珍往為陳成敗。承等皆服。夔遣吏成宏領校尉長廣縣,承等郊迎,奉牛酒。詣郡時,牟平賊從錢、東牟人王營,亦聚眾為亂,夔剿撫兼施,旬月皆平。魏王制新科下州郡,又收租稅、綿絹,夔以郡新立師旅之後,不可卒繩以法。乃上言曰:“今民雖小安,服教日淺,所領六縣,疆域初定,加以饑饉,若一切齊以科類,恐有不從教者,不得不誅,則非觀民設教之意。愚以為此郡宜依遠域新邦之典,民間小事使吏臨時便宜,上不背法,下以順百姓之心。比及三年,民安其業,齊之以法,則無所不至矣。”魏王從之。
韓夢昌:字希伯,東平州人。元至治三年任知縣。創建東平王廟於馬山。凡旱澇、虶蚄,為民祈禱,輒應。民勒石為銘。
顧章:明南直隸華亭人,成化十二年至十七年任知縣。廉明仁厚,民不忍欺。去職時,民遮道悲送。
張惟:四川南充進士,弘治十年至正德元年在任知縣。才識通敏,均賦役,勤撫字,增設養濟院,以庇孤獨。凡諸壇、廟、祠、宇,次第建立。
沈俊:明南直隸合肥進士,下德七年至十年在任知縣。其時,寇亂致縣治焚燬,沈俊念民瘡痍,不忍修葺,坐蓆棚行政,暇則單車適野,問民疾苦,勸課農桑。時有《一清似水》之謠。擢浙江道御史。
司迪:山西澤州進士,正德十五年至嘉靖三年在任知縣。縣本土城,賊至,城破失守,司迪上任後以磚砌之,各處設施周密,工程累歲,民忘其勞。
王于民:陝西漢中舉人,嘉靖三十年至三十三年在任知縣。慈惠愛下,政平訟簡,尤喜吟詠。因直言抗上而降職。去之日,民泣送,閭巷為空。
祁鯤:直隸阜城進士,萬曆五年至八年在任知縣。精敏果毅,公正無私,均地減賦。立《十段錦法》,民樂交征。凡涉盈餘,不以入己,儲庫藏以備公用。因勤勞而卒於任上,至於靈柩不能歸。有司自庫中取五十金為辦殮事,治歸裝,妻孥襤褸,見者愴心。
程時建:陝西韓城舉人,萬曆八年至十三年在任知縣。興事勸農,懲奸革弊,興頌翕然,創修縣志,後人仰敬。
程子侃:南直隸休寧舉人,萬曆十四年至至十九年在任知縣。和平簡易,夜以繼日,治從源頭,寬容緩罰。興學,勸農。招撫流亡,賑卹窮困,唯恐不周。民感頌焉。與前任時建人稱“二程”。
蔡夢齊:直隸定興進士,萬曆二十八年至至三十一年在任知縣。為人倜儻,做事豪放而強毅。建文昌閣,創文院以興起文教。時開礦征稅,太監肆暴,在山東陳增尤甚。夢齊初到縣,道中遇之,遂長枷系宦官黨羽四十餘人。詢知為管礦的宦官所謀,立即釋放,同時嚴治宦黨。人稱其為如東漢董宣般“強項令”。後調定遠。
楊州鶴:河南濬縣進士,萬曆三十一年至三十六年在任知縣。勵精剔弊,罷里甲費,而民困甦。育才課士,而文教興。嚴懲盜匪,而劫殺遁跡。治水築堤,農享其利。擢御史,去後,百姓立木主祀之。
文翔鳳:號太青,廣東三水進士,萬曆三十九年至四十一年在任知縣。高才博學,為世大儒。慈惠愛民,善作士類,遊覽山水,動輒旬日不返。而縣中積案一目輒了,都無廢事,有彈琴而治之風。陞南京吏部主事。
賀自鏡:河南南召進士,萬曆四十二年至四十七年在任知縣。厚重和平,而強毅難犯。時當歲荒,盜賊蜂起,自鏡治以重典,凡盜一草木者,殺無赦。斃數百人,縣境安全。嘗歎曰:“吾為一身損德,而為一邑造福。”官至副使。
沈嘉顯:河南河內進士,崇禎十一年至十三年在任知縣。和易近人,而鋤強不遺餘力。邑中貴顯子弟皆凜凜畏法。於救荒尤多善政。父卒去職,人追思之。
陳奎:洪武二年任縣丞。創建各衙署、祭壇及圍牆。
王禮:陝西鳳縣監生,成化六年任縣丞。視民如子,門無私謁。處境艱苦而不動搖。卒於官,所遺,敝衣一篋,子孫貧不能歸家。
陳韜:山西大同人,正德時為萊陽主薄,土賊攻城,陳韜率眾死守,城陷被執,不屈死之。
張可立:福建福清進士,順治十二年至十七年在任知縣。遺愛在,人久而思慕。擢劍州知州。
梁衡:陝西城固進士,崇禎四年至七年在任知縣。五年夏季,孔有德自平度來犯,梁衡設伏抵禦,却之。其時登州、黃縣、招遠、平度俱被孔有德攻破,唯獨萊陽無恙。
鄉賢祠 在戟門外右側。
金:汾州判官趙植、寧昌軍節度使趙格。
元:行臺御史中丞姜彧。
明:陜西僉事于守禮、浙江副使宋黻、戶部侍郎曲銳、大名通判徐銘、副都御史李鐸、張夢鯉、僉都御史孫旬、汝寧同知宋兆祥、山西僉事張嗣诚、刑部郎中左之龍、戶部主事孫必大、贈知縣宋述、贈副使趙啟思、贈知府董獻策、湖廣參政趙鵬程、長州知縣宋繼發、御史遲大成、劍州知州張嗣謨、中書科中書趙士驥、吏部郎中宋應亨。
國朝:僉都御史周伯達、河南汝南道張瑞徵、四川按察使宋琬、陳留知縣張重潤、鄖陽推官孫揚聲、戶部郎中高啟元、臨安知府王勖陛。(注115)
    注115:趙植:趙僅孫,字彥立,金皇統時人。幼而穎敏,始弱冠,舉於鄉,與弟趙格同成進士。初授寧海軍司理參軍,轉唐州方城縣令,知鎮戎軍盪士羌寨,擢鄭州防禦判官。以峻除奸遭到誣陷,降德順州司獄。又遷天興、掖二縣令,充汾州觀察判官,封天水郡開國伯,賜紫金魚袋。年七十退職,仍給半俸。趙植性孝友,意度凝遠,蒞官廉明慈恕,民戴之如父母,而老於州縣,未竟其抱負。
趙格:趙植弟,進士,累官寧昌軍使,兼懿州觀察副使,上騎都尉,封天水郡開國子,賜紫金魚袋,食邑五百戶。
姜彧yù(公元1218—1293年):椿子。字文卿。其始濟南路張榮納為左右司知事,後赴元上都,陞其為郎中斷事官、參議官,改知濱州。課民種桑,新桑遍野,人號“太守桑”。至元間,歴官行臺御史中丞、治書侍御史、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使、改信州路(治今上饒)總管。
于守禮:濯村人,字中儀。以通經儒士授山西道監察御史,遷陜西按察司僉事。
宋黻fú:明天順四年三甲進士。戶部主事,累官至浙江按察副使。
曲銳:明成化十七年三甲進士。授大理寺左評事,累官都察院右副都御史。
徐銘:歲貢,直隸真定縣知縣。多善政。陞大名府通判。任滿歸里。正德六年於萊陽殉難。
李鐸:弘治十五年三甲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歷官戶科、刑科給事中,南京大理寺右丞,大理寺少卿,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宣城右副都御史。
張夢鯉:嘉靖三十五年二甲進士。授戶部主事,歴官兵部郎中,河南開封府知府,陝西按察司副使,延綏西路兵糧道,山西布政司右參政,江西按察使司按察使,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順天右都御史,大理寺卿等。
孫旬:萬曆二年三甲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歴官陝西道監察御史,巡按南直隸、江西、陝西,順天府丞,大理寺左、右少卿,提督操江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等。
宋兆祥:號翀寰,以高才積學舉於鄉。歴官陝西寧州知州,河南開封府通判,汝寧府同知。所至有惠政,清操自持。以子貴,累封朝列大夫、朝請大夫。年七十八卒。
張嗣诚:萬曆二十三年二甲進士。初授南京戶部主事,歴工部郎中,山西按察司僉事,分巡冀南道。
左之龍:字用化,號雲樓,萬曆南京刑部郎中。書法遒勁,為一時名賢。冠御史錢岱精翰墨於之龍,書尤為寶貴。
孫必大:字予懷,萬曆三十五年二甲進士。授戶部主事,以廉潔任江西滸墅關稅官,未至任,卒。
宋述、趙啟思、董獻策:不詳。
趙鵬程:趙啟思之子,號翀南,萬曆三十八年三甲進士。歴官山西太原陽曲縣知縣,刑部郎中,湖廣辰州府知府,按察使司副使,布政司右參政,江西按察使司副使。鵬程家貧,力學,自恨出仕之早。秉性溫和,居官慈惠。著作甚富,惜遭兵焚,悉付煨燼。
宋繼發:字華之,崇禎元年三甲進士。授江南長州縣知縣。岳父卒,辭歸。性孝友,疏財好施,里人多感之。卒,私諡惠介。
遲大成:號之萊,天啟五年三甲進士。秉性鯁直,博學強記,以憐經著名,为江都令。居官廉正,人不敢以私相干。擢監察御史,有“鐵面御史”之稱。只身巡按廣東,雪冤辨枉。卒,贈太僕寺少卿。
張嗣謨:選貢。授直隸肅寧縣知縣,陞四川劍州知州。
趙士驥:崇禎十年三甲進士。授中書科中書舍人。崇禎十六年殉邑難,贈光祿寺少卿。清乾隆間賜諡節愍。
宋應亨:天启五年三甲進士,授直隸清豐縣知縣,擢吏部主事,吏部員外郎,轉郎中。崇禎十六年殉邑難。贈太僕寺少卿。清乾隆間賜諡節愍。
周伯達:崇禎十年三甲進士。授直隸深澤縣知縣,調河間知縣。歴官工部郎中,陝西按察司僉事,分守關西。清時,拜甘肅巡撫,轉江寧巡撫。
張瑞徵:字卿旦,號華平。順治壬辰進士,康熙己未舉博學鴻儒。杜少宰臻云:“先生書法直逼晉人。”尤工山水小繪。其後裔藏有條幅。
宋琬(公元1614—1674年):字玉叔,号荔裳,清順治四年進士,戶部主事,歷陜西分巡,隴右兵備道僉事,永平道副使,浙江布政司參政,分守寧波、紹興、台州道按察司按察使,四川按察使司按察使。
張重潤:清順治歲貢,河南陳留縣知縣。續修《縣志》。
孫揚聲:字靜來。閑靜和粹,樂施予。一有心動,不計家之有無。河間流浪漢崔國鼎四十未娶,母年八十,猶務炊事。揚聲給他個女人,讓他娶妻奉侍老母。又同城人祝樸母死,正當夏天,沒棺木,向揚聲求助。揚聲向棺木店賒了給他。其好善如此。崇禎九年薦賢書,清順治間任湖廣鄖陽府推官。時山寇陷城,不屈死。事聞,贈湖廣按察司僉事。廕一子,入國子監。
高啟元:清順治舉人。昌樂縣教諭。歴德州學正,河南安陽縣知縣,戶部郎中。
王勖陛:清康熙舉人,授山西岳陽縣知縣,擢刑部主事,雲南臨安府知府。勖陛少孤,事母以孝聞,居官愛士卹民,尤多善政。
忠義孝弟祠 祀周正輿子、王湫。明徐銘、馬負圖、王溥、王懷義、李臣、盧昌、咸英、王用、隋潮、于河、王琇、王寬、接恩、荀通、姜勉仁、蓋瑞、蓋威、姜炳、姜正芳、徐炳、徐燦、董鎮、于寧、宋積、喬從善、于澤、尉世傑、趙雲龍、周繼祖、尹天麟、孫節、位志高、遲應舉、趙部、張雄、展迪、左文昇、劉起蛟、姜仁、張垂統、左懋第、左懋賞、張重曜、劉國琦、張允拮、周頌、左敦生、劉君玉。國朝孫揚聲、薛俊、于殿俊。(注116)
    注116:正輿子:字子馬,春秋時萊國大夫。《左氏春秋》襄公二年載:“齊侯伐萊,萊人使正輿子賂夙沙衛以索馬牛,皆百匹齊師乃還。”
王湫:春秋時齊國大夫國佐之黨。國佐因“棄命、專殺、以榖叛”為由被 齊君殺害,王湫于是奔萊。事見《左氏春秋》成公十八年。
徐銘:慷慨尚氣,以明經授真定知縣,有惠政。陞大名府通判。任滿歸,值流賊攻城,徐銘分守東門,率眾與戰,凡三日夜,力盡城陷。徐銘立呼曰:“慎勿殺人!朝廷官軍至,汝輩死無日矣!”賊怒擁其家,索金。徐銘罵曰:“我清白吏,安有餘金丐賊!”使跪,徐銘危坐,遂遇害。事聞,旌表忠節,賜銀營葬。其後,崇禎二年邑人董大成為亂,其孫徐炳燦復罵賊,遇害。有祖風焉。
馬負圖:太學生,少有志操。賊逼城下,負圖冒矢石為士卒先導。賊人首領揮舞旗幟指揮攻掠,負圖發矢斃之。城陷,賊奇其射,欲脅降,馬負圖大罵不屈死。
王溥、王懷義:縣丞世美子。溥與弟懷義守北門,甚力發矢無不中者。賊稍退,復為層梯城下,溥以長刀砍梯,而石投之,死者甚眾。明日,東門陷,溥又巷戰殺賊數人。兄弟皆遇害。
李臣:儒學生,性至孝。賊犯城,李臣往來拒敵甚力。及城陷,眾皆奔匿,臣獨念其父母不忍去。賊欲脅殺其父,李臣號呼揮刃為蔽,賊怒,父子俱被殺。
盧昌:儒學生,沈重孝友。賊始犯城,廬昌率眾力戰。城陷,與堂弟林被執。兄弟讓死,賊先殺其弟,廬昌厲聲罵賊死。
咸英:儒學生,少有志節,鄉里重之。其始,賊攻城甚急,咸英分守城埤,相拒,略無懼色。城陷被執,不屈而死。
王用:儒學生。少從父學於江南,能文章,善騎射。賊犯城,王用晝夜行四門,射殺賊數百人,賊無不識其面。城陷,被禍尤慘。
隋潮:民兵.有膂力,善騎射。賊攻東門,隋潮以死自誓,殺敵數十。城陷,又挺身巷斗,格殺三十三人,腰懸賊首二。賊服其勇悍,欲生擒之。隋潮見賊眾,北望號哭,怒目大罵,投塹中死。
于河:民兵。素有膽氣,識弓馬。賊圍城,于河與隋潮力守,殺賊黨三十馀人。城陷,賊欲降之。于河切齒唾罵曰:“吾恨不刴你萬段,豈肯從你反乎!”亦投塹與隋潮同死。
王琇:幼頗讀書,慷慨有志。賊來犯,王琇奮勇守禦,射殺賊七人,將燃燒的葦秸投賊,賊遁去。第二天城陷,王琇巷戰,格殺數賊。賊怒,斬王琇於南街。
王寬:與隋潮守東門,射殺賊三十餘人。又點燃蒿草投賊,賊詫其為奇男子。城陷,王寬持短刀直沖賊陣,手殺三人,死之。
接恩:其始賊人攻城,接恩力拒,射殺數人。及城陷,復巷戰,殺五人。賊敗,追至城隍廟下,又殺七人。其時賊大隊到,接恩不能敵,被殺。
荀通:賊犯城,荀通率民兵守禦,殺傷甚多。城陷,中流矢死。
姜勉仁:有膽略。守城射殺賊七人,及城陷,又手殺三人。賊怒,刀剖其腹,五臟皆出。
蓋瑞:威姪。流賊初竄入,瑞即會集居民精治器械,為守禦計。賊至,前後殺傷百餘人,生擒四人。第二年三月,賊更帥萬騎東來復仇,圍蓋瑞居處數重,瑞拒守凡三晝夜,又殺賊四十三人,最後被亂箭射死。男女百餘口皆被害,清雍正間褒封忠節大將軍。
蓋威:世居姜疃,善騎射,精韜略。正德間就衡王聘,王尊以師禮。及流賊來犯,同姪蓋瑞殺賊救民。勅授七品散官。清雍正間褒封忠節大將軍。
注者按:以上皆正德六年殉邑難者。唯蓋瑞殉於七年。
姜炳:邑賊董大成初率眾攻城,姜業內與大成有舊,乃縋城去賊營,為陳利害。大成頗有悔心,眾賊懼有變,亂刃砍殺之。
姜正芳:小埠頂人,時值董大成叛,率眾犯城,正芳佯與俱,欲秉間除之。事泄被執。大罵而死。子渭涇、渭明及家死者十八人,共葬一墓。
注者按:以上崇禎二年殉難者。
徐炳、徐燦:不詳。
董鎮:明洪熙時父軾殺人,當死。軾有三子,董鎮最幼,願代父死。母趙氏難之。鎮曰:“二兄俱有妻子,兒死無恨。”遂詣官請代。後遇恩赦得釋。
于寧:照旺莊人。母病篤,晝夜泣侍。忽夢神告曰:“欲母好,須割肝食之。”醒,即拜天,割肝煮羹進母,母病果愈,于寧亦無恙。明宣宗以竭力敦睦人倫,旌其門,欽賜舉人、兵馬司指揮。
宋積:純篤好善。明正統間歲飢,煮粥食餓者,罄廩不吝,全活甚眾。以子黻貴,贈御史。
喬從善:王府典膳生。生平好義。弘治間邑人于資陞太倉知州,未抵任旅死。僕竊資逃。從善則賣其地為具棺殮,輿柩归。时論義之。巡按吳匾其名於“旌善亭”。
于澤:少與于潤同學友善。明弘治間于潤任安邑主薄,卒不能歸喪。于澤時任兵曹,聞之,請假抵安邑,伏柩痛苦,賣所乘馬買車載柩,行二千里晝行夜宿,月餘方歸,並為營葬。鄉人義之。
尉世傑:性純樸。弘治間去江西行商,被山賊所擄。先前鄉人王繼宗、林觀亦被掠至山,三人矢為兄弟。尉世傑泣告賊,願歸取金贖三命,賊許之。果如期至。賊以為大義人,並還其金。
趙雲龍:明正德六年,流賊陷城,母被執,賊將殺之。雲龍以身衛母,號泣請代。賊怒,遂並遇害。後以子貴,贈安肅知縣。
周繼祖:為人忠誠,友人周虎寄四百金其所,正德間流賊陷城掠之。賊退,繼祖完金歸虎。虎曰:“你僅以身免,那能有金!”不受。繼祖曰:“背友全身,吾不忍為。”鄉人義之,白於官,匾其事於旌善亭。
尹天麟:太學生。性至孝,父母歿,哀毀踰禮,及葬,結廬墓側,朝夕哭奠者三年。後官至平陽府通判。卸任歸,家居課子,年八十卒。
孫節:性至孝。其先,父客死蘇州,親自取棺櫬歸。舟過寶應,湖起大風,幾於覆沒。舟人登岸,孫節撫棺號慟,誓與棺俱沉。少頃,風息,人謂孝感。
位志高:窯頭村人,世代為農。父歿,鄉人擊魃,欲發其父墓。志高聞之,挾刀與妻訣曰:“吾此行必死,母老,汝善事之。”已而,眾數百人果至。志高迎跪哀乞。不許。遂自刃。眾乃驚散,父墓獲全。雍正間勅建孝子祠,邑人私諡“孝烈”。
遲應舉:少孤,依義父。及長,貧不能報。遇歲饑,自食糠粃,以其實奉親。親病,侍湯藥,日夜不就寢,又患無以送終,乃身傭於人,具二棺及裳衣藏之。母歿,繼母性惡,應舉曲順,母竟化焉。及病篤,無一言及他事,唯囑子養祖父母。邑令詳其事,督學匾其門。
趙部:邑庠生。母歿,廬墓三年。邑人宋守孟匾其門曰“純孝”。
張雄:世居雙山,天性醇謹,樂施不倦。弘治間輸粟三千石,活人甚眾。勅旌義民。
展迪:賢古村人,樂善好施。弘治間輸粟賑飢。旌表義民。壽一百二十歲。孫周堂亦著德於鄉。
左文昇:為人質實不欺。有周繼先者以鈔二百緡託文昇轉貨,準常值估利二分。其時鈔缺,成倍获利。文昇全部付周。周曰:“價有定議,額外不敢取。”文昇曰:“爾錢獲利,何敢以私?”又曾市得假錢,僕人轉給了他人。文昇得知,曰:“人既誤我,怎麼可以再誤他人!”命追還之。人以為難能。
劉起蛟:廩生。事繼母孝。崇禎間設帳棲霞邑,遇亂,人勸之出,以母在,不肯。卒死。妻楊氏亦殉。其時子國琦在鄉,聞難,冒刃奔喪,亦被害。人稱一門節烈。
姜仁:事孀母孝敬備至。有異母弟流落於外,姜仁尋歸,悉以產讓之。
張垂統:父母歿 ,哀毀踰禮,及葬,各廬墓三年。邑令以“善先百行”匾其門。
左懋第:南明弘光時充河北通問使。清廷強欲降之,懋第堅請一死。第二年南京失守遇害於燕,僕左夏、王聯州爭死,亦並見殺。
左懋賞:號匯海,之宜第四子。純篤溫藹。兄弟析居,自佔薄田。友孫崇功卒,無子,葬且歲祀焉。孫晦生扶父柩回鄉,贈以重金。亦人所難也。
張重曜:字紫叔。博學善為文,天性孝友。九歲祖喪便哭泣如成人。居室外為出入所,聞母、兄履聲,坐則起立,臥則跪伏,到不聞聲則已。父久客長安,庚辰赴禮部試,不中,奉輿同歸,崇禎十五年城陷,以救父死。稱純孝焉。
劉國琦:生員。
張允拮:生員。親歿,廬墓三年。邑令“萬邦維以世孝”匾其門。
周頌:母管氏卒,廬墓三年。管氏亦苦節。人稱一門節孝。
左敦生:左家泊村人,康熙時廩生。父母歿,各廬墓三年。
劉君玉、薛俊:不詳。
孫揚聲:見前注。
于殿俊:有孝行。
節孝祠 祀歷代節烈婦女。
學額 廩膳生二十員;增廣生二十員;附學生原額十五員,雍正二年廣五員;今歲科試各取二十員;武生歲試取十五名。
學田《縣志》:共地一百五十八畝九分三釐。《舊志》:萬歷四十四年知府陶朗先置地二百畝。《通志》學田三頃五十一畝二分。學租由縣徵解。
盧鄉書院 舊在城南東南隅,今移於南門大街路東,為故四川按察使宋琬宅安雅堂址,道光十二年知縣章寅改建。舊有泮東書院,在儒學東,明嘉靖間知縣牛山木創建,久廢。(注117)
注117:宋琬、牛山木:已見前注。
盧鄉書院:意為農家、平民之書院。意取《詩•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場有瓜。”鄭玄注:“中田,田中也。農人作廬,以使其田事。”清乾隆十七年知縣郝大倫建于城南東南隅。道光十二年知縣章寅移於宋琬故宅之安雅堂,同治間重修。光緒十一年知縣陳慶成撥荒地,年租充書院費用。
章寅:江蘇如皋舉人,道光十二年任,調簾(充鄉試考官)十四年復任至十五年,不久調曹縣。
試院 在書院內。
社學 在儒學東南,明成化中知縣吳昂建,今廢。
義學 在城西門內。

寧海州學宮 在州治東南,金皇統元年建。至順二年知州李友直,明洪武三年同知趙天秩,永樂十三年知州周文鼎,正統三年知州林元美,成化四年姜璉,十六年知州鄧存德,宏治八年知州陳賓,十六年知州李津各重修。嘉靖十七年同知聞仲宇改舊制,建先師殿於東,而學署居西,二十五年巡海道李易發公帑增修,購民地為學正、訓導宅,指揮李若璿捐地以廣雲路。隆、萬以後知州馬汝平、蘇惟肖、張以翔、王以仁,天啟間知州周宇,崇禎間知州李鳴環,各修葺。國朝順治十五年知州王之儀修啟聖祠暨兩廡。康熙七年學正蔣士萃,乾隆二年知州周道濬各重修。十九年知州李湖修門、廡、泮池,嘉慶二年知州愛星阿重修。道光十四年學正張宗光募貲修大成殿、明倫堂,後為學正宅,大門之西為為訓導宅。射圃舊在州治東,今廢。(注118)
    注118:皇統:金熙宗完顏亶年號(公元1141—1148年)。
至順:元文宗圖帖睦爾年號(公元1330—1332年)。
李友直:字正卿,冀州人。由廣平推官廉幹稱選。至順三年陞寧海州州尹。勸民興學。按察副使王可規按部至此,留題曰:“太守憂民心未已,五年贏得鬢毛霜。”
趙天秩:洪武十七年任同知。重修關帝廟,凡諸壇及圍牆皆創修之。
周文鼎:江南高安縣貢生。永樂間知寧海州。勸農崇學,永樂十三年重修文廟。旋陞工部員外郎。
林元美:福建閩縣人,永樂十九年三甲進士。正統間授上猶知縣,侍郎吳璽薦,超陞寧海州知州。寧海瀕海,舊置兩衛,軍多於民,武弁習以為暴。元美秘陳其事,禁止。值歲旱蝗,親歷賑恤,為寬其賦,民賴以安。重修學宮,勸畫鳩工,未嘗勞民。始設兩廡先賢先儒像。有二僧入境,以術惑眾,執而訊之乃他鄉越獄大盜。人咸神之。陞撫州知府。子孫顯達累世不絕。
姜璉:璉,一寫作“連”,浙江蘭溪縣人,明天順四年二甲進士。成化間任寧海州知州,愛民興學,務求實效。寧海舊俗,死者多浮厝(俗稱將棺木放進“丘子”內,待二次葬),璉教以《文公家禮》。又於州東西門外創置社學,擇民間子弟多人,延歲貢生分教之。刻《小學》諸書,令學正朱廣明正其句讀,給之誦讀;暇則親自課閱,有進者則遣游郡庠;由是科甲開先,郎中王軒、御史于茂,皆其教也。而浮厝舊俗自化。自上任以來,百廢俱興,凡壇牆、倉廒、養濟院、分司、公館無不經理,規制咸備,軍衛畏之如神明,百姓愛之如父母。時麦秀有三四歧之異。撫按上具事於朝,特敕制誥以褒之。寻陞贛州、永平二府知府。
鄧存德:江西南康人,成化五年二甲進士。刑部主事,謫寧海州同知,旋陞知州。
陳賓:江蘇上海縣舉人。
李津:廣東四會人,弘治十五年二甲進士。寧海知州,廉潔有為,興學愛民。弘治十七年大水,沁水堤決七十餘丈,募工重修。陞南京刑部員外郎,終鹽運使。
聞仲宇:字闊夫,山西代州舉人。嘉靖十三年以戶部主事謫寧海任州同。廉明有威。署福山縣時,有劉江者夜殺于德一家四命於路,埋屍海濱,無跡可按。仲宇察其是劉江所為,訊之,劉江以無屍不服,不久潮湧屍出,劉江無詞。民咸神之。尋陞同州知州。
李易:
李若璿:原籍江蘇六合縣,入寧海籍。世襲寧海衛指揮僉事,遂占籍。曾以家宅園捐修儒學。
馬汝平:河北涿州人。隆慶元年任寧海知州。明爽練達,綽的治才。清地均徭,加意學校。儒學有“興學碑”,今已不存。
蘇惟肖:河南洛陽舉人,萬曆五年至六年在任。
張以翔:祥符舉人。萬曆十八年任寧海知州。在任年餘,百廢俱興:重學校、行條鞭、革里役。善政沒來得及完全實施,因父卒而去。百姓建生祠於奉恩門外祀之。
王以仁:寧羌選貢,萬曆三十八年任寧海知州。下車即創建社學,民間有貧寒子弟,令宿儒教之,又設贍士田,以恤寒士,公餘親臨講孝經諸書;每謁文廟,登明倫堂,令諸生講《經》書。諸生有訟者,同學師生斷。修城築堤,永捍民患。卒於官署,發篋,僅白銀十兩,州人各出貲殮之。為立追思碑。
周宇:成都人,萬曆四十一年二甲進士。天啟三年任。重修學宮。陞兵部員外郎。
李鳴環:北直隸人,貢生。崇禎五年任。
王之儀:王之儀:廣東廣寧人,順治進士。順治十五年任寧海知州。臨事密練詳明,寬嚴得體。鋤凶頑,扶善良,民心悅服。後陞去,百姓泣送盈路,為立“德政碑”。
蔣士萃:山東聊城人,貢士。康熙七年在任學正。
周道濬:浙江山陰縣人。乾隆元年任寧海知州。重修學宮,惠政甚多。邑人祔祀龔公祠。咸豐初年,移木主於城內遺愛祠。李湖:有傳
李湖:字又川,號恕齋,江西南昌人,乾隆四年進士。初授武城知縣,有治聲。再調郯城,建義倉八所,值歲歉收,發粟賑之,並給牛種,民賴以安定。陞寧海知州,興利除弊,益於民者不勝記述。即種植柞樹片,嚴禁砍伐作踐,如違,照損傷禾稼懲處。養蠶作繭,迄今世受其利。陞泰安知府,州民送者遮道,為立生祠。後累至黔、楚、粵等處巡撫,所至屬吏凜承德威,不敢貪縱,屢邀諭旨褒獎。年六十九卒於任。賜尚書銜,給祭葬,謚恭毅。著有《鴻雪奏疏》。
愛星阿:滿州人,嘉慶元年任寧海知州。廉明恬靜,留心祀典,修建壇牆、祠宇,又修養濟院,皆一一經畫不茍。六年調膠州。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張宗光:字華林,直隸新城縣人,乾隆時舉人。道光初年任學正,計十年。品端學醇,樂於教育,出其門者多巍科。
崇聖祠 在大成殿後。
名宦祠
明知州林元美、汪逢淵、州吏目魏世達。
國朝知州劉文淇。
按:《通志》寧海名宦尚有金刺史完顏哀、烏古論榮祖,元知州郭侃,指揮張元禮,明知州郭容,皆宜增祀。(注119)
  注119:林元美:已見前注。
汪逢淵:一寫作“汪逢源”,遵化舉人,崇禎十五年十二月任寧海知州。十六年二月城陷殉之。同殉者有州同季士標、吏目魏世達。
魏世達:浙江山陰人,任州吏目。崇禎十六年二月城陷,力戰死。
劉文淇:清北直貢生。順治時任寧海知州,七年死於于七之亂。
完顏哀:一寫作“完顏衷”,當是。本名醜漢,中都司屬司人,金世祖曾孫。大定中收充閣門祇候,授代州宣銳軍都指揮使。歲旱,州委禱雨於五台山靈潭,步致其水,雨隨下,人為刻石記之。任寧海州剌史。時賦役不均,甚為民累。他分別高、下,賦役各得其平,民皆服其至公,立石頌遺愛焉。後任順義軍節度使。泰和六年去職,卒。
烏古論榮祖:《通志》寫作“烏庫哩榮祖”,本名福興,河間人,金明昌二年進士。累遷戶部員外郎、寧海州剌史。貞祐二年城破,榮祖猶力戰,死之。賜安武軍節度使,賜謚毅勇。
郭侃:字仲和,甘肅華州人。嘗從憲宗伐西域,累立奇功,及滅宋,立功尤多,擢萬戶,遷寧海知州。居一年卒。
張元禮:泰定(元泰定帝也孫鐵木兒年號)時以指揮使守備寧海州,適有劇賊據文登,分寇州境,元禮晝閉城,若自守狀,而一夕馳至文登城下,盡拔其營壘擒之,民賴以安。
郭容:字子仁,山西洪洞(《通志》作渾源州)舉人,成化五年任寧海知州。有任姓豪猾,鄉人畏之,視之如虎。郭容未下車,潛得其不法事。始任,即捕而杖殺之,州人大快。嘗條具利民化俗十六事於監司,請行之。
鄉賢祠
東漢司徒太尉劉寵。
明兵部尚書趙仁、御史俞价、雲南副使常康、大同通判王日新。
國朝青城訓導李初妍、山西參議楊維喬、姚安通判李挺生、漢陽知縣曲聖凝。(注120)
注120:劉寵:已見前注。
趙仁:東解甲莊人。洪武初擢都御史,調兵部尚書,累遷至五軍都督。審斷平允。
俞价:城南門裏人,萬曆十七年三甲進士。初任行人,陞御史。剛介不阿,貴戚倖臣皆相戒勿撓御史法。首疏冊立太子,正合皇帝心意。時有開採之役,俞价力爭方罷。旋以搞疏彈劾中貴,禍幾不測,遂罷職。後復起為鞏縣令,陞南京戶曹郎,而讒誣者隨之而來,俞价遂拂袖而歸。里居時,每遇一州利弊,輒與知州口爭之,鄉人多受其惠。
常康:字晉侯,號濟蒼,城西門裏人。萬曆四十四年三甲進士。初授禮部行人司行人,轉陞戶部清吏司員外郎,再陞貴州清吏司郎中。矢志清白,累上疏奏中肯切實。欽差總理易州糧儲,彈壓紫荊等關,軍民戴若父母,有“召杜”(美召公之典,見前“何思鼇”注)之稱。外選承天府知府。陞雲南按察司副使。著有《郢牘集》十冊、《嫠恤草》三冊、《松柏堂後集》。
王日新:字緝甫,城西門裏人。童試時,劉太守拔為八邑之冠。時母疾,泣辭不赴試,日奉湯藥,居喪如禮,當道獎之。有祖遺負郭(城邊)田,析居時讓與兄德新,德新亦不受,因付庶弟。萬曆間由貢士選任山西馬邑令。馬邑未交賦稅,生養休息,遂稱易治。每視事,半晌即完,下午則進諸生講學,寒暑弗輟。其邑百餘年無科第,至是科第連綿不絕。尋陞大同南路通判。奉命蘇杭採買,互市花紅(即贏利),節省銀兩萬餘兩,一一登報,巡撫房守士賢之,調繁中路,過勞成疾卒。計前後十一年,凡三遷,薦舉十八人。所到多德聲。
李初妍:字元白,西解甲莊人。任青城訓導時,竭誠教育。捐俸買田,以贍貧者。回鄉後,因寧海有代賠文登錢糧,久為闔州之累,挺身力辨,遂得清除。
楊維喬:字岱楨,午台南塂人,順治十六年進士。由翰林院庶吉士,歷廣西、浙江道監察御史,巡鹽河東,轉口北道,山西布政司參議,秉政不阿,大僚咸憚之。任口北道,下車革積弊,抑豪強,適有權貴挾重資購大同人口,過宣化,維喬阻留撫育之,秋後檄令回原籍。旋以不阿權貴,被捕赴京,百姓如失父母。及事明,得免職回鄉。宣化人立生祠祀之。居家二十餘年,優游自適,召族中人訓課之,多人科舉得勝。於鄉里亦多排解,邑人欽敬之。
李挺生:李初妍之子,字生生,號蔚霞,拔貢。考授別駕,補貴州威寧州判,改雲南姚安,告歸。會于七之變,州城被圍三日,州守文、都閫陳,邀挺生入幕,策劃設備,城賴以全。及賊平,株累多人,挺生白之於當道出之。
曲聖凝:字律孔,上武寧人,後遷趙格莊,進士。歷官確山、漢陽、香河知縣。居仁由義,公而無私,報捐斗埠莊田產二千餘畝充作牟平書院經費。嘉惠士林,後人傳頌。
忠義孝弟祠 在名宦祠東,祀明忠烈黃柱、張國儁、董國柱、王倓、王檟、宮應蛟、宮若峘、賀繩前,賀永齡、王在鎬、王青。孝子姜瑜、卜懷、于乾、傅大亨、曲諧、悌弟王棟。國朝孝子曲復一、蘇欲初、蘇建乾。(注121)
  注121:黃柱:養馬島黃家莊人。正德十五年武進士,世襲寧海衛百戶,陞副千戶,  提督萊州府團練,累立戰功。十歲時,父歿,事母盡孝,及長,好讀書,慕岳鄂王(岳飛)事,遂剌“忠君孝親”四字於背上以自矢,後累承薦疏,乃以守正不阿,與時人不合,竟而沈淪,士論惜之。
張國儁:字虹橋,號翰清,新添堡人,明天啟間武解元。先世自洪武初從戎有功,襲寧海衛指揮。父光仁,生員,曾舉德行。國儁承襲本衛所鎮撫,任撫標千總。時白蓮教倡亂,國儁從征,斬擒其首領,戰勝解圍。兗州、曲阜、鄒縣等處悉獲保全。其後鄒縣岡山戰,國儁深入其巢,後援不至,被執,憤罵不屈,其死甚慘。院題奉旨陞級,世襲副千戶,立祠祀之,歲給銀五十兩恤其家。
董國柱:字擎宇,原籍廬江,先世從洪武戎有功,世襲寧海衛指揮,授昭勇將軍,升威海衛游擊,晉驃騎將軍,掌都指揮印。熟弓矢,嫻韜略。崇禎十六年之變,兵刃交加,不屈死。
王倓tán:承襲指揮僉事,調署監軍道中軍事。崇禎十六年登州城破,巷戰死。
王檟jiá:字芝房,別號龍鏡居士,城西門裏人。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考授知縣。端方渾樸,有古人風。抱奇節未得一展。工詩文,善草書,名傾於世,凡交遊皆當代名流。崇禎十六年城陷,殉焉。死之前一日曾書一紙:“烈士殉身,視死如歸。二月十一日夜泣書。”
宮應蛟:字雲池,城南門裏人,萬曆四十六年舉人,考授知縣。崇禎十六年城破,與子若峘投兵火死。張雲訥雲:“崇禎癸未二月,寧海被兵,時武備久弛,莫知所為,先降者活。應蛟闔 門殉焉,五服不存一丁。”
宮若峘:應蛟子,增廣生,隨父殉難。
賀繩前:景祿子。城南門裏人。以父病任內,轉食海魚未得,遂終身不食魚。母病,曲意承歡。待父之好友,飲食與俱,終身不輟。崇禎末殉難。
賀永齡:繩前子,字子長,號嵩山,崇禎十六年隨父殉難。同時殉難者其弟元齡。
王在鎬:字那居,選貢,廣安州通判。工詩。崇禎十六年殉難。
王青:崇禎舉人。崇禎十六年殉難。
姜瑜:幼孤,母閻氏以節孝聞。家貧以業醫供母。母歿哀毀盡禮,廬墓三年,初衷不怠。洪武六年,旌其門閭。
卜懷:城南關人。早年喪父,母鄭氏課其業,輒以杖擊之。母歿,卜懷日對泣,曰:“再求以杖杖我,不可得矣!”遂流涕不止。廬於墓側三年,操畚鍤築墳,掘土有雙鯉自地湧出咸以為孝之所感。及官鄖陽府通判,聲望在原籍特大,鄖陽人德之,命工畫者繪圖,裝訂成冊,一時大老競相題跋。裔孫某猶藏之。明隆慶間旌表建坊。
于乾:貢生,父歿廬墓三年,有司三獎之。
傅大亨:廩生。遇難,守父不去,以身代死。
曲諧:字相如,號嶰山,號卜甌,南杏林堡人,歲貢。事父母以孝著。奉兄教,白髮無異孩童。一時游其門者多知名士。卒後人稱其為習齋先生。
王棟:城西門裏人。年十七,與兄庠生樾遇難,賊欲傷其兄,楝爭以身代。樾既死,楝亦求殺,因並死焉。
曲復一:曲諧孫,字子元,號松庵,南杏林堡人。康熙五十九年舉人,國子監學正。父月恒歿,廬墓三年。當廬墓時,一夕忽鄰村火,風趣焰舉,救者莫敢向前。復一急赴救,風焰頓失。人咸謂孝德所感。
蘇欲初:乾隆間以孝行祀忠孝祠。
蘇建乾:乾隆間以孝行祀忠孝祠。
節孝祠 祀歷代節烈婦女。
學額 廩膳生三十員,增廣生三十員。附學生原額十五員,同治二年廣一員。今歲科試各取十六員。武生亦廣一名,歲試取十三名。
學田 《州志》:舊地三頃四十八畝三分,今無考。《舊志》:地四百三十六畝七分,萬歷四十四年,知府附陶朗先置地一百二十畝。《通志》學田二頃四十二畝九分。學租由州徵解。
牟平書院 舊在州治東南。乾隆五年知州周道濟創建,二十三年知州李湖重修。道光元年知州吳承瑞遷於州治東,即明按察分司舊址,創修未竣。二十六年知州博文勸捐踵成。(注122)
  注122:周道濟:一寫作“周道濬”,浙江山陰縣人。乾隆元年至五年在任知州。重修學宮,惠政甚多。邑人祔祀龔公祠,咸豐初年移木主於城內遺愛祠。
李湖:已見前注。
吳承瑞:字立山,安徽涇縣附監生。道光元年任寧海知州,果決不留獄,創造書院,未成而去。
博文:字彬如,正藍旗漢軍,道光二十年任寧海知州。勸捐重修牟平書院,以為考棚。《府志》云:“二十八年去任,二十九年復任。”
試院 在書院儀門內。
社學 明成化四年知州姜璉創建,後惟餘東、西關二所及各社學三所,今俱廢。社田一頃五十畝三分,亦無考。
義學 在州署東街。

文登縣學宮 舊在城東南隅,宋靖康間燬於兵。金大定九年縣令李大成遷於縣治東。元延祐四年縣尹侯公修講堂。明洪武間知縣張鳳,宣德間知縣劉勖,天順間知縣孫泰,宏治間知縣李敬各重修。嘉靖間知縣辛三畏鑿泮池、建名宦、鄉賢二祠。萬歷間知縣李需光辟雲路、建坊。崇禎二年教諭李為珩,國朝順治三年知縣武光祖,康熙十一年知縣邵沆,三十四年知縣朱應文,五十四年知縣張文炳,雍正二年知縣王一虁,十一年知縣王維幹,乾隆四十七年知縣何燧,五十九年知縣倪企望,嘉慶二十年知縣董錫齡各重修。道光八年知縣范興榮倡修。十三年署縣事徐之培,十四年知縣歐文繼之,始竣。明倫堂左右為東西二齋,堂東為教諭宅,西為訓導宅。靖海衛學,明正統四年指揮潘興建,嘉靖六年海道馮時雍,萬歷間邑紳宋廷訓,國朝順治間教授周之翰,康熙間守備葉植、教授馬負圖各重修。雍正十三年裁衛後遂廢。威海衛學,明正統四年建,嘉靖六年海道馮時雍,萬歷八年指揮王心加,天啟五年指揮李世勲,崇禎二年指揮王運隆、陶運化,國朝順治、康熙間守備朱孚吉、教授王瀛、王謙志,守備韓公遠,雍正四年教授張介正各重修。十三年裁衛,而學宮至今猶存。(注123)
    注123:李大成:山東聊城人。金大定九年起任縣令。政成訟理,威惠翕然。舊有學宫,宋季燬于兵火,金興四十年,春秋釋奠於縣廳事設位望祭,歷任莫能興築。大成至,首出俸祿,募工鳩役,琢石為柱,為千百年不朽計。每退食,親自監理,殿堂、齋戶以次修舉。元、明以來相繼重修,而創始之功以李為首。今大成殿榱椽棟梁,皆當時物也。
侯公:侯居正,山東鄆城人。延祐二年起任縣尹。
張鳳:明河北順城人。洪武三年至八年在任。
劉勖:陜西延州人。景泰四年至天順二年在任。
孫泰:河北保定人。天順四年至成化二年在任。
李敬:字唯一,同舉人。弘治十六年至正德三年在任。知大體,急先務,有良吏風。興革修舉,動無不宜,愛民之誠,潔己之操,歷七年如一日。時值連年旱災,省徭節費,賑濟有方,多所全活。免除賦稅,流亡復業。邑人多崇信佛教,則以朱子家禮教民,習俗大變。有頑囂越級控訟者,上級送縣命繩之以法,李敬開釋不問,其寬洪類是。士民追慕遺愛,為立去思碑。
辛三畏:山海關貢生。嘉靖三十五年至四十四年在任。
李需光:廣東順德舉人。萬曆十二年至十五年在任。縣舊俗,賣地不准過糧,黠者因得規避,貧民仍舊納賦稅,代代如此。需光清丈過割,按畝嚴追耕地者,依限納糧,而賣地者困阨始蘇。又勤講稅課,恤疾苦,民始安居。重修《縣志》,使掌故獲得延續。
李為珩:貴州偏橋衛人,舉人。天啟五年至崇禎三年在任(其中崇禎元年不在任。)
武光祖:字顯齋,遼寧蓋州監生。順治三年至四年在任文登知縣。時當草昧,人心惶惶,光祖講學勸農,徵糧有法,重修學宮,整飭祀事,嚴行保甲,盜賊屏跡。擢彰德知府。邑人勒碑頌德。
邵沆:字季仲,浙江鄞縣舉人。康熙九年至十三年在任。持己以廉,惠民以仁。十年六月大雨,海溢漂沒廬舍,沖壓田地二百五十餘頃,沆為文申告上司,得蠲免本年錢賦十分之二。時學宮傾圯,沆出俸金,倡捐修葺之,十一年落成。《縣志》自天啟六年解啟衷修後至此五十年開局續纂,掌故賴以不墜。
朱應文:字倬菴,鑲藍旗筆帖式。康熙三十一年至三十八年在任。居心寬恕,刑不濫加。三十五年大饑,煮粥分賑,次年又發常平倉榖賑之。邑舊有文書院在城南廣教寺故址,明季頹廢,學田湮沒無考,應文創置崇文書院於城內,捐俸買馬家莊地二百六十畝,松嵐一分,為延師修脯計,士子肆業有所。後人思其德,肖像孫公祠。
張文炳:湖廣湘潭舉人。康熙五十年至五十五年在任。
王一虁:字虞音,直隸大興生員。康熙五十五年至雍正五年在任。執法嚴明,吏胥凜凜,奉公聽訟明允,人莫敢欺。翦鋤強梗,市虎斂跡,無敢有橫苦鄉里者。三月之內,四境晏如。父老有“七十餘年第一人”之謠。縣舊多有雜派,每歲設總櫃收支。一虁下車即革除之。舊設三城門軍、更夫、吹手不列經制,工食出自里甲,蠧吏借以多取捐俸募役,一虁徹底澄清。富者田連阡陌,或不辦一丁,貧者無立錐之地,往往典身鬻子以納差徭,甚者一人承納數丁,鄉里不與締婚。一虁深悉其苦,以丁銀攤入地糧,上其議於巡撫,獲准具題議行,萬民歡欣,焚香頂祝。
王維幹:字筠庭,河南遂平生員。雍正十年至乾隆二年在任。下車即修舉廢墜文廟、義學,以次整飭。又設普濟、育嬰兩堂,以養貧民之顛連無告者,使各得其所。其他如郊壇、城池、墩堠、驛鋪次第增修。城西南赤金泊田土膏腴而地勢窪下,一經淫雨,稼禾淹沒。維幹為開渠瀉水入豬灣,田不被水,人食其利。為政三年,百廢俱舉。於是大葺城隍廟,以肅觀瞻。魁星、文昌二閣相繼修飾,又鑿石鋪西門街道,自制文記之。學田明時最富,清初冊籍散亡,縣署為官田其存者尚有千畝,維幹創立普濟堂即以官田所入贍養貧民。
何燧:安徽鳳陽人,進士。康熙四十二年至四十五年在任。
倪企望:安徽桐城舉人。康熙五十八年至五十九年在任。
董錫齡:河南孟縣舉人。嘉慶十九年至至二十年在任。
范興榮:字仲華,貴州畢節縣舉人。道光七年至八年在任。善折獄,剖決如流。判訟必趁市期,令鄉民於堂下縱觀之,以訟中善惡為勸,寓教化於民。在任年餘未竟其用。
徐之培:浙江烏程縣舉人。道光十二年至十四年署任
歐文:江蘇宜興人,進士。道光十四年至十六年在任。
靖海衛:古名普安郡,瀕臨黃海,明徐達平定東牟,於明洪武三十年創立。指揮一員,正三品,方印一顆;指揮同知,正四品。清雍正十三年裁衛,改巡檢司,屬文登。
潘興:其父哈嗒帖木兒,其先名古難不花,元山後上都人。洪武二十三年降明,賜姓潘。建文四年以靖難功晉金吾左衛指揮使,未任卒。其子喇撤嗣。永樂八年從征沙漠,有功。十三年卒,無子。帝思其功,命其弟哈嗒帖木兒,亦即潘興嗣職,仍為指揮使,宣德十年調靖海衛指揮使,世世不絕。
威海衛:威海鄰近倭寇,為寧海、文登咽喉,山東之屏障。明初,倭寇不息,海氛飆發。於是於洪武三十年析文登縣辛汪都三里立威海衛,領左、前、後三所,總部屬山東都司,寧海州兼轄。衛設指揮一員,正三品;指揮同知,從三品;指揮僉事正四品。清順治十二年裁左、前二所歸併百尺崖後所。康熙四十一年後所亦併為威海衛。雍正三年由系山東都司改屬登州府隸,十三年裁衛,改設巡檢,屬文登。
馮時雍:字子際,河北交河縣人,弘治十八年三甲進士。歷任臨清衛同知,巡察海道副使,備倭都指揮使司僉事,兵巡道,監察御史,湖廣、福建右布政使等。
宋廷訓:字仰宇,靖海衛人,萬曆十七年二甲進士。其先人宋安,邳州人,從明太祖起義旅,洪熙初調靖海,世襲鎮撫,遂家焉。初授戶部主事,主清江浦稅務,盡革常例,一塵不染。因稅短缺受累。山居數載,贍養雙親,親歿,哀毀骨立。開館誨士,未嘗一至公室。當事者重之。特起刑部侍郎,山西布政司參議,兼攝五符,卓有政聲。萬曆末年捐資修衛學。著有《孝經詳解》、《小學概括》、《兒訓女箴》等。
周之翰:遼寧安東人。順治十二年至十四年在任靖海衛學宮教授。修學宮,建戟門,開泮池,衛學始成規模。
葉植:湖廣武舉人。康熙七年至十七年在任靖海衛守備。
馬負圖:山東淄州長山縣舉人,康熙九年起任靖海衛教授。
王心加:掌印,萬曆八年重修文廟。
李世勲:指揮僉事李汝時子。其先祖李忠福建惠安人,明初從軍,歷陞義勇右衛指揮僉事,洪熙元年調威海衛,世襲指揮僉事。掌印二十五年,政尚淳簡,頌聲大著。 注者按:《文登縣志》、《威海衛志》皆列於指揮僉事,此處為指揮使,誤。
王運隆:威海衛指揮使,掌印。陞登州水師營把總,調兵部聽差。補登州鎮八角口管馬都司,事嫡母以孝聞。副使高麗,能不辱使命。
陶運化:指揮僉事陶繼祖子,天啟二年襲職,歷登萊監軍道中軍,守備,保定府城守都司。 注者按:《文登縣志》、《威海衛志》皆列於指揮僉事,此處為指揮使,未知誰是。
朱孚吉:字平埜,江蘇江寧武舉。康熙三年至十三年在任威海衛守備。清理殺傷人丁一百零一丁,屯荒十五頃七十八畝三分,隨耗隨補,不致缺額。屢奉編審應開除者無包賠之累,應僉報者無隱匿之弊。創修名宦、鄉賢祠,自備花紅禮物試卷,毫無攤派。茹水飲冰,屢職任十餘年,多所裨益。陞安徽營中軍。
王瀛:山東臨淄進士。康熙五十四年至五十九年在任威海衛學宮教授。陞郾城縣知縣。
王謙志:山東益都舉人。康熙四十四年至四十八年在任威海衛學宮教授。
韓公遠:一寫作“韓公遂”,河北鹽山縣人,武進士。康熙四十七年至六十一年在任威海衛守備。
張介正:山東齊河副貢。雍正元年至八年在任威海衛學宮教授。
崇聖祠 在學宮東偏。
名宦祠
金:縣令王瑜、史嗣真。
明:知縣張鳳、李敬、成山衛學教授姜篪。(注124)
  注124:王瑜:字溫季,貴州大定縣人。金章宗明昌五年起任縣令。持身正直,勸民勤農,不事鞭扑。移風興學,務以德化。暇則集諸生講論經史,凡有關學校者銳意振作。寬以愛人,廉以持己。去後民立碑以紀政績。
史嗣真:《清一统志》寫作“史嗣直”,字彥明,漁陽人。金世宗大定四年授文登縣令。性剛毅明敏,不受私謁。绝无人云亦云之行,人不敢以私情相求。裁断如流,庭无积案。民爱之如父母。去后,民立祠祀之。
張鳳:字來儀,明河南舜城人。洪武初任文登知縣。至之日,見城垣坍塌,縣治傾圯,以身任之。又修學宮,增飾殿廡,草昧之初凡百規模,煥然改觀。耿直剛斷,惠濟孤獨,士民戴之。
李敬:已見前注。
姜篪:姜篪:南直隸丹陽人。教學有方,言不行苟。時有胡安定(北宋教育家)之稱。
鄉賢祠
漢:司農鄭康成。
金:朝請大夫郭長倩。
元:萊州尹鞠思誠。
明:高邑知縣孫範、保安知州劉必紹、工部尚書叢蘭、慶都知縣黃承宗、鞏昌通判叢磐、山西參政鞠思讓、山西參議宋廷訓、歲貢生于應第。
國朝:贈承德郎畢多馨、峽江知縣于鵬翰、淮安知府戚崇進、禮部主事劉煇、  生員于性篤、戶部待郎于可託、贈御史呂元和、餘干知縣呂瑋、候選州同于可寄、  封承德郎于可均、通政使呂琨、進士賽玉紘、山西提學僉事賽璋、江蘇巡撫徐士林、御史林鍾岱。(注125)
注125:鄭康成(公元127—200年):鄭玄,字康成,漢獻帝建安三年曾一度徵拜他為大司農,故後人又稱其鄭司農,東漢北海高密人。玄少為鄉嗇夫,不樂為吏,遂造太學受業,師事第五元先,始通《京氏易》、《公羊春秋》、《三統歷》、《九章筭術》;再師事張恭祖受《周官》、《禮記》、《左氏春秋》、《韓詩》、《古文尚書》,後從師經學大師馬融,學成東歸,馬融喟然曰:“鄭生今去,吾學東矣。”游學十餘年歸,家貧,客耕東萊,學徒相隨已數百千人。時興黨錮,鄭玄名列其中,遂隱修經業,杜門不出。及公羊學家何休再挑起古今學之爭,鄭玄針對其說大加反駁,義據通深,古學遂明。黨禁解,脅玄為官,逃去不就。時任北海相孔融,深敬於玄,屣履造門,為建“鄭公鄉”。鄭玄一生著作等身,成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後世稱其學為“鄭學”。《三齊記略》: “今縣西三十里長學山,相傳康成教授生徒處,有康成講堂。”
郭長倩:字曼卿,登金皇統六年經義乙科,官至秘書少監兼禮部郎中,修《起居注》,與施明望、王無競、劉嵓老、劉無黨相友善。所撰《石決明傳》為時人所稱,著有《崑嵛集》行於世。
鞠思誠:字宗道,鞠通子。弱冠專心於經史,負笈遠遊,學士丘麟魁、杜翔一見器之。及壯南游淮、揚、豫章間,借館虎溪精舍,與一時名流詩筒往來,金至正十年以麟經魁山東第二名,十一年登陳祖仁榜,授盱眙縣丞,歷登州太守。子賢,字子奇,元亡,隱居教授。母歿,廬墓三年,人稱其孝。
孫範:永樂元年舉人,任慶雲學訓,陞鴻臚寺鳴贊,出高邑知縣。勤慎明敏,不獵虛名。《高邑志》載孫範興學勸農,剔弊懲猾,百姓畏之如嚴父,愛之如慈母。去官回家,以德望重一鄉,鄰里有爭者,相戒以勿令範知。
劉必紹:字紹先,萬曆間由選貢授汝寧府通判,歷保安州知州。公事少暇,課諸生講學論道,一時宣、大兩鎮蔚然有鄒、魯風。薦陞平涼府同知,士民乞留,改保定府同知,仍管州事。建議置張順屯等堡六處,邊民賴以安。又鑿新渠以興水利,廣袤三十餘里,土人食其利,稱“劉公渠”,為立生祠。陞瀋府左長史。告歸。必紹講性命之學,身體力行,終身不怠。著有《四書傳習錄》、《觀我亭集》、《言治紀略》、《官箴補》、《三鎮一覽圖說》等。
叢蘭:字廷秀,幼嗜讀書,自天官、三式、兵鈐、醫術、算數無不討索,登弘治三年三甲進士,官戶科給事中,論宦官梁芳等罪從而廢之。正德初年進左通政,出理延、綏屯田,奏陳十事,劉瑾大惡之,矯旨嚴責。瑾誅,擢戶部右侍郎,巡視廬、鳳、光陰似箭、和,系斬趙景隆。還,論功增俸一級。歷遷南京工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
黃承宗:威海衛人,崇禎時保定府慶都縣知縣。有吏才,恤民苦,抑豪猾。十一年清兵至慶都,率士民守城,與子朝鍹俱力戰,中流矢死。妻劉氏自縊。乾隆四十一年通諡“節愍”。
叢磐:字益安,叢蘭長子,貢生。全無官宦少爺氣習。兩承父蔭讓其弟。应貢試,舊例,不在名次,督學以其文優等首先錄取。磐堅持讓與正貢。劉瑛學使賢之。後任鞏昌府通判,三月即告歸。事繼母王氏以孝稱。秉性雅重,閭里奉為儀表。
鞠思讓:字恂如,磊落有奇氣,明天啟恩貢生。崇禎間任鎮安知縣,值秦中大亂,,蒲白界聚寇數千,思讓單騎率四老耆往賊營泣諭之,賊棄仗請降。陞西延捕盜同知,改軍前監紀,駐鄜州,計斬巨寇,陞慶陽府知府,尋陞本道,奉旨寧夏,諸將奉金,正色拒之。調總督軍前監軍,兼理糧儲,奉上考陞山西布政司右參政,整飭薊州兵備道,十五年薊州城陷,死之。
宋廷訓:已見前注。
于應第:號台聯,東齊子,歲貢。積學篤行,士林有聲。崇禎十三年大飢,邑人死亡過半。應第煮粥道傍,共數月,遠近賴以存活。捐義塋以收白骨,立義倉以備凶荒,建義學以教子弟,招集流亡,給以牛種,自此鄉人多歸本業。以孫漣特贈光祿大夫。
畢多馨:字明德,生員。天性敦厚,事兄友愛,膏悉以讓之。族中不能婚娶喪葬者,出資周給。苦志讀書,教人不憚疲勞。贈承德郎、刑部主事。
于鵬翰:順治中任江西臨江峽江縣知縣,處閩、粵要衝,軍馬絡繹。鵬翰捐資募夫,民乃不擾。災荒時請罷徭役,並賣了所乘馬匹,給民牛種。二年,民歸業者萬計。
戚崇進(公元?—1684年):字仲升,威海衛人,順治五年拔貢。任郃陽縣知縣,立徵輸之法,罷往日陋規,外不妄增毫末。補雄縣知縣,雄縣屬保定窮縣,又在交通要道,驛供甚煩,隸卒常暗簽供富人使用。崇進曰:“國家驛騎盡歸官養,原本是照顧百姓的,擾民非立法意。有私用的,以三尺劍治之。”自此,無敢用損耗為由借馬用的。雄縣東南窪田近河下流,有堤才可耕種,而隄址與任邱連界,兩縣推諉數十年,崇進與任邱知縣劉果分任之,隄成,饒獲者數千家。雄縣人勒石頌其德。擢工部虞衡司主事,敕督夏鎮 河閘,監蕪湖兩部稅務兼理琉璃黑窰兩廠政,管清京畿玉泉河道,遷屯田司員外郎,陞刑部雲南司郎中,謹審訟書,據律斷獄,凡可矜者務求開釋。在司四年,無冤獄。出守淮安府。淮安為江南大郡衝要,又會康親王平南還丁,兵數十萬眾取道淮安,民甚恐。崇進發庫金令民販鬻,又載羊酒數十里外迎勞諸將,陳地方疾苦。王曰“此賢守也。”即日揚帆去。又會霪雨水溢,河工告急,崇進往來河干,設法堵築,患除而民不知。淮人銜德懷惠,歡聲載道。以積勞卒於官。時康熙二十三年三月。
劉煇:字玉函,樾蕡子。順治十二年進士。初授行人,十七年典試廣東,所取多知名士,陞禮部主事。生平篤於和睦,立義學以教族人,代媒聘娶者二十餘人。業師王元升年耄無依,延入己家奉養,歿後猶代完租賦,囑其子繼續履行。親鄉里如同室,遇有爭訟者,必曲排解,邑人以魯仲連視之。
于性篤:字興凡,生員。事親以孝聞。年饑,捐粟煮粥,全活多人。鄉閭德之。贈通議大夫,戶部左侍郎。
于可託(公元?—1687年):字阿輔,性篤子。順治十二年三甲進士,授撫州府推官。始至印,延訪州之賢大夫與篤學好修之士,視民所最病苦者。去後,撫州感其德,為勒“于公清風碑”以志遺愛。遷工科給事中,周歴六科,多所建白。每事,世祖順治目送之,歎曰:“真諫議所言。”恤民力裕國計,疏奏懲貪酷嚴甄別株連,訟獄剝民肥己者數十章,屢蒙允行。康熙十一年陞順天府府丞,遷太僕寺卿,宗人府府丞,左副都御使,擢戶部右侍郎轉左侍郎,康熙二十六年卒。
呂元和:淸诰赠通政使司右通政。
呂瑋:字璜甫,贈監察御史,鄉賢元和子。順治二年舉人,授江西餘干縣知縣。單騎赴任,家累皆不從。禮士愛民,凡有關風化者皆次第舉行,不三年,以廉直為上官所惱,郁郁不得志,遂以疾歸。惟圖書數卷,別無他物。至孤山不及家九十里而卒。祀餘干名宦祠。
于可寄:淸敕封承德郞,雲南開化府通判。
于可均:淸浙江處州府通判,贈安吉州知州。
呂琨:字星石,呂瑋弟。康熙二十一年三甲進士,授雲南南寧縣知縣。時當戰火水旱之後,彫敝特甚。琨衣粗食淡。舊例所有陋規盡革,民害除而頌聲作。擢監察御史,凡有益朝政者知無不言,有《星石奏議》一卷。歴通政司右通政使,著有《山東草》、《滇遊草》、《燕邸草》。
賽玉紘:字冠夫。康熙二年二甲進士。性孝友,事親能先意承志,凡諸父、兄弟無不代謀溫飽,完其家室。族中有欠賦稅者,多方措置代輸。教子成進士,自甘恬退,不樂士進。布衣疏食,深厚和平。為鄉鄰排難解紛,人皆樂受。贈奉政大夫,山西提學僉事。
賽璋:字德公,玉紘子,康熙九年三甲進士。初授廣昌知縣,在任二載,汰陋規,禁俚俗,後以父卒去。再任臨汾,雪冤理枉,不記其數。擢禮部主事,督大通橋運務,積弊悉除,糧艘直達京師。遷戶部正郎,通惠河淤霪雨,經營修築,商民交受其利。
徐士林:字式孺,之淮子,康熙五十二年進士。由教習授內閣中書,遷刑部主事,晉員外郎。出守安慶府。治獄精審,下無冤民。陞江蘇按察使,降補汀漳道。乾隆元年陞布政使,以父病請假,旋父卒,服未至期,命署江蘇布政使。五年陞江蘇巡撫,六年四月以病請歸,帝遣太醫往診,調治六月,帝允行。至淮安卒,賜祭葬如例。士林居官三十年,清勤敬慎,坐臥處布衾木榻,有人所不能堪者。嘗以元日,疆臣多進方物,士林獨進《典謨要義》一卷,奉硃批云:“語不云乎?贈人以物,不如贈人以言也。”其知遇之深如此。著有《岊山集》。
林鍾岱:嘉慶四年進士,掌湖廣道監察御史。為人剛方清慎,辨論鯁直。居鄉好義,善施賑饑、贈族。
忠義孝弟祠 在學宮西偏。祀金孝子王震、明孝子劉鑑、孫鵬、王賢、劉瀾、江憲、于宏道、于奮義。忠孝黃朝鍹。忠義于通、鞠鉞,忠烈畢高,義民畢叔廣、楊斌、邢智、陳諫。國朝孝子孫士傑、王起泰、畢瑮如,忠烈谷生賢,義行于其珓。(注126)
注126:王震:幼業儒術,家貧不能給。父先歿,棄而耕植以奉母。母患風疾,刲股肉雜飲食中,疾遂愈。母歿,哀泣過禮,目生翳。服除,目不療而愈,孝感所致。特賜同進士出身,詔尚書省擬注教授一等職。聞震之風大變東土,遂成美俗。
劉鑑:以歲貢任深澤縣丞,未幾,陳情終養,事母李氏以孝謹聞。母亡,依墓三年,足不出塋。感有司奏,聞旌其門。教人修實,行篤實學。少保叢蘭、廣陵知縣于通門下高弟子也。成化間旌表孝子,有石坊。《明史》有傳。
孫鵬:字摶之,孫瑜子。事父母飲食必自調治。父歿,水漿不進,哀毀骨立;母歿,結廬墓側,朝夕哭奠如禮。偶值野火延廬,孫鵬哭拜,火滅,塚上枯木皆生,飛蝗不入其境。及三年,人勸之歸,謝曰:“鵬幼羸弱,五歲方脫父母之懷,報之亦當如是。”竟五載方歸。參政楊惟聰驚歎曰:“此古人終身之慕也。”疏旌其門,仍給以粟帛。
王賢:天順八年生員,秉性剛直,篤於孝友,親歿,廬墓三年。提學呂優獎之。 注者按:據陳誠墓天順八年生員王賢書丹。則知王賢為元時人。《府志》為明時人,非。
劉瀾:事父母純孝。父先卒,事母楊氏朝夕不離。母嘗病疽,劉瀾吮膿而愈。母目病翳,舔之復明。及終,廬墓三年,墓旁無水,忽湧泉源,人咸異之。都御史奏聞,旌表之。
江憲:字文泉。敦孝友,重言諾。嘉靖間由選貢任香河教諭,拒收禮物,周濟貧困,毅然以興起斯文為己任。署掌縣印,咸民賦,活死命數十人。後告歸。親喪,哀毀極至。事庶母以禮。按察巡撫嘉之,題名“旌善亭”。
于宏道:字廓用。母早逝,繼母宋氏愛宏道外室,宏道問省如故。及父故,撫幼弟歷艱危無異志。知縣張九經聞而禮之,禮以鄉飲,給以冠帶。
于奮義:義,當為“翼”。父歿,別居靜室,朝夕向墓哭,口不食鹽者三年。賜冠帶。
黃朝鍹:承宗子,隨父慶都任。被圍,語父曰:“臣死忠,子死孝正在今日。”城破,從父死,時年十九。
于通:字理達,成化間歲貢,弘治間授真寧縣知縣,再調廣靈。行政甚有規矩。後以忤劉瑾,告歸。正德七年流賊入城,通厲色罵賊,不屈被 害。
鞠鉞:生員。年十八聘于氏而未娶。正德中,流賊破城,與于氏俱被掠,賊捆置南寺中。男女別室,被系累累,亦不相識。至暮,鞠鉞聞賊眾置酒歡呼,出所系女子以次相逼。聞一女子罵賊甚厲,且曰:“吾于某乃鞠秀才已聘妻也,豈受賊污!”賊怒殺之,懸其首於門外。鞠鉞瞰之,知為于氏也,乃觸石而死。後有司表其墓曰“雙節”。
畢高:威海衛人。嘉靖中由指揮任即墨營守備,陞泗州營遊擊,淮陽營參將,調福建興化營參將,征倭陣亡。賜祭葬。
畢叔廣:家素封,好施與。成化六年大饑,叔廣出米千餘石助賑,又捐牛種給無力耕種之家。敕獎,諭曰:“國家先務養民為急爾,叔廣出備糧米用助賑濟,有司以聞,朕甚嘉之。今特賜敕獎,諭旌為義民。爾尚益敦仁惠,表勵鄉俗,以副朝廷褒美之意。欽哉!故敕。”
邢智:正統初年饑,出雜糧一千餘石助賑 ,六年五月旌表“義民”,賜敕獎,諭曰:“國家施仁養民為首爾,能出雜糧一千一百石用助賑濟,有司以聞,朕用嘉之。今特敕獎諭,勞以羊酒,旌為義民。仍免本戶雜汛差役三年爾,尚允蹈忠厚表勵鄉俗,用副朝廷褒嘉之意。欽哉,故敕令。”
陳諫:明旌表為義民。
楊斌:明旌表為義民。
孫士傑:字鵬舉,太學生。幼有至性。父世法早卒,母李氏守節自誓。士傑事節母備極顏養,母歿,廬墓三年。道光十一年應鄉試,卒於省城。千里歸櫬,家人啟視之面,如生人。人以為孝感之報。祀忠義祠,建坊里左,與節母節李氏同坊。
王起泰:性樸誠,教書養親,能得歡心。親歿哀毀幾斃。鳏兄無依,奉事不衰。生平以禮自持,無戲詞惰容。施藥勸善,不要聲譽。早歿 無嗣,裏人哀之。
畢瑮如:字藍甫,增廣生。幼孤,事孀祖母叢氏至孝,嘗負米五千里外,星夜奔馳,未兩月即返。祖母及母歿,喪葬皆取法家禮,逢忌辰及祭掃哀慟失聲,無異孺子。貤赠奉政大夫,山西泽州同知。
谷生賢:晉封武義大夫,貴州都勻府協右營遊擊,金川陣亡。
于其珓:于其珓:字璞如,鄉賢于可寄子。兄其瑺任任雲南開化府通判,持躬端謹,儉至少如諸生,卒於官。其珓年十三入邑庠,事親,尤慷慨樂施與。康熙三十五年大饑,與堂兄其玿捐粟萬石,煮粥,日食數千人,凡半載,全活無算。以例授河南息縣知縣。是時,京師大旱,引見時霖雨如注,聖祖曰:“數月無雨,民禾將枯,今獲甘霖,必爾等有雨霖蒼生之兆,用心作官,異日可大用也。”珓單車赴任,以清勤自矢。招集流亡,散給牛種,開墾荒田,一切差役悉與豁免。置學田十餘頃,延師訓課,鄉民子弟貧者各給粒度八斗,銀四兩。四十五年大歉,設粥廠十馀處,流亡者復業。治息十載,民自以無冤。母卒去官,息縣之民攀轅呼號,有抱足而痛苦者。再遷四川南江縣,縣處高山中,居民代號僅七百餘戶,多方招徠,仁聲遠播。卒於官。
節孝祠 在縣治西,國朝雍正二年建,道光十五年重修。祀歷代節烈婦女。
學額 廩膳生二十員,增廣生二十員,附學生歲科試各取十五員,武生歲試取十二名。
學田《學宮碑》刻舊地十頃,明萬歷四十六年知府陶朗先置地一百二十畝,今俱無考。《通志》學田二頃六十五畝,又撥入四畝九分,學租由縣徵解。靖海衛學田附縣,今亦湮沒。威海衛學田,明萬歷十三年清查共地七十畝四分,後漸迷失。國朝雍正十三年裁衛,學田附寧海州,合學呈請留學,以備修葺,存案。(注127)
注127:合學:意為威海衛學宮與寧海州學宮合併。
留學:指學田留給寧海學宮,以備修葺之用。
文山書院 在縣署南。明天啟間知縣解啟衷建,一名崇文書院。國朝康熙間知縣朱應文重建,并捐地二百六十畝、松嵐一區、草房二十楹。乾隆四十年重修。又邑紳捐地二百四十畝,又張天敘捐地十六畝,又高村官地一畝,皆收糧租以供經費。舊有長學書院在縣西長學山下,相傳為鄭康成隱居講學處。又崑陽書院在虎伴庵右,創於蓬萊黃霽芝,今俱廢。(注128)
     注128:解啟衷:字宅平,稷山恩選貢,天啟三年起任知縣。萬曆大災後,田畝荒蕪過半,啟衷設法招撫,給牛種以墾之。犯罪者罰墾荒田,不追加稅錢。徵糧設紅、藍、黑三等鈐記徭票,使貪吏無由侵欺。急公有賞,設宴以慰勞之,名曰“太平宴”。庭訟不論成案,開釋大獄數十起,以此清理監獄。舊俗,小事輒自絞死,成為一痛,懲之,歪風頓息。又加意學校,創文山書院於南寺故址,捐資課藝,刻書院會稿以激勵多士。時奉檄加派兵餉,諸縣爭從輕而多加文登,代民請命,爭辯三載,至天啟五年終得減。回天之力,再造之恩,萬世祀之。
朱應文:已見前注。
黃霽芝:霽之,當其號,名不詳,明末清初蓬萊歲貢生,以明經高第。出為塾師,建崑陽書院。一時賢士大夫從遊者眾。
 楼主| 发表于 2013-6-12 20: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試院 在書院東,咸豐四年知縣趙敏功建。(注129)
注129:趙敏功:字鑑堂,河內舉人,咸豐三年署任知縣。承平日久,城垣坍塌如平地,牆全無,門朽壞;乃集紳士勸捐修理,雉堞門樓煥然改觀。咸豐十年捻軍之亂,鄉民紛紛入城,借以保障,其功甚偉。邑舊無考棚,每遇試期,在縣署左右支搭席棚數十間,童生自備桌凳,一遇風雨,束手坐困。敏功於書院東隙地創建考棚,免桌凳之負荷,無席棚之風雨。自題楹聯曰 :“雖無廣廈千間,能庇許多寒士。也是婆心一片,但求有益斯文。”士子德之。
社學 一在縣治南,一在南門內,一在東關,一在東門外。又各鄉社學七所,今俱廢。康熙三十五年知縣朱應文於西門內建一所,雍正二年知縣王一虁建各鄉四所,亦俱廢。(注130)
    注130:朱應文、王一虁:俱見前注。
義學 在縣署前,今廢。又各鄉四所,靖海、威海裁衛,名宦、鄉賢祠皆改為義學,俱久廢。文登營義學在副將署西,副將梁勝灝、署都司徐英揚建并捐官山草場一區,以供經費。(注131)
注131:梁勝灝:漢軍鑲紅旗武舉,道光十五年任文登營副將。以兵丁子弟無力入學,乃創置義塾,延師訓課之,人頌其德。二十六年六月護理登州鎮總兵時,英吉利夷船駛入廣東內洋,滋擾各省海口,設兵防禦。二十一年正月,巡撫托渾布以文登協所轄之,榮成汛為登屬最要口岸。奏飭勝灝統帶弁兵駐紮,督辦防堵事宜,人心恃以無恐。尋以辦事奮免勉,督防得力,奏保授處州鎮總兵,擢貴州提督。
徐英揚:威海衛署都司,曾捐買民房六間,為兵丁子弟講讀。

榮成縣學宮 在縣治東,本成山衛學,在衛治西北,明宣德二年建。天順五年指揮袁壽重修。嘉靖四年海道馮時雍遷於衛治東北。萬歷間重修。天啟七年復遷於衛治之南。國朝順治間建明倫堂,康熙五十八年教授戴澐、署守備韓公逍重修。五十九年守備董定泰修名宦、鄉賢二祠。雍正十三年裁衛立縣,因為縣學。乾隆三年知縣羅克昌建崇聖祠,十二年知縣陸儀、李瀚,嘉慶二十一年知縣李象溥各重修。明倫堂左右為齋房,東偏為教諭宅。(注132)
注132:袁壽:無考,不詳。
馮時雍:已見前注。
戴澐:德州捐貢。康熙五十三年至五十八年任衛學教授。
韓公逍:籍貫不詳,康熙五十八年曾短暫署任衛守備。
董定泰:山西大同人。康熙五十六年至雍正二年在任衛守備。
羅克昌:字皐言,江蘇高郵進士。雍正十三年至乾隆六年在任榮成縣知縣。其時縣初置,諸多事務,如民生、城牆、學校、水師營官廨等,事無巨細一身擔當。水營船塢初用民力挑掘,兵丁藉以行其恣肆,克昌為陳情,請令兵丁自己挖掘,民得以息肩。又於十五年去沙壓錢糧四十餘兩,除民苦累。公務之暇,備饌課士,親為考核甲乙,至於聽訟催科,德濟以才,民情莫不愛戴。後以能員調益都,臨去之時,士遮道流涕。
陸儀:原江蘇華亭縣人。乾隆八年至十三年在任榮成縣知縣。
李瀚:字文瀾,鑲黃旗舉人。乾隆十三年至十六年在任榮成知縣。在任潔己恤民,剛明不聽下言,左右弊竇悉絕。乾隆十六年淫雨害稼,兼有被 雹之處,李瀚力為申請,計日賑恤,民賴以濟。至於搜集邑乘(地方史)謀野之功,尤堪不朽。
李象溥:湖南長沙進士。嘉慶二十一年至道光元年在任榮成縣知縣。詳見本《府志》卷九《榮成縣公署》署注。
崇聖祠 在大成殿後。
名宦祠
明成山衛教授姜篪。
國朝水師游擊騰國祥。(注133)
注133:姜篪、騰國祥均見前注。
鄉賢祠
忠義孝弟祠 在縣西南隅。
節孝祠 在城隍廟西,祀歷代節烈婦女。
學額 廩膳生二十員,增廣生二十員,附學生原衛額八員,歸併威海衛額八員,今歲科試各取十六員。武生歲試取十六名。
學田 《續志》成山衛學田舊附文登,裁衛立縣撥威海衛,耤田為學田,共九畝八分。(注134)
  注134:耤田:古代天子、諸侯、地方官員徵用民力耕種之田。專用於仲春元日祭祀先農之禮,天子執耒三推,三公五推,地方官則九推。平時則由民力管理。
成山書院 在縣治東并,嘉慶十四年知縣張畬新建,光緒五年知縣孫符乾重修。(注135)
    注135:張畬shē:直隸鹽山縣人。嘉慶十一年至十七年在任榮成知縣。
孫符乾:籍貫不詳。光緒五年至八年在任榮成知縣。
義學 在城內,知縣王所建,韓亞熊重修,今廢。(注136)
注136:王所:字梅夫,乾隆四十二年任榮城知縣。存心公正,不尚嚴威。而民自理,學術堪深,調教有方。每月朔日,招邑士講學論文,如老塾師。乾隆四十四年兩人秋房(得中),得人最盛,立成山文社,一時士習大變。
韓亞熊:清陝西徵城縣進士。道光五年至八年在任榮成知縣。

海陽縣學宮 在縣治東,本大嵩衛學,明永樂間建。成化四年萊陽知縣陳英建大成殿東、西廡,嘉靖三十四年萊陽知縣牛山木重修。國朝雍正十三年裁衛立縣,因為縣學。乾隆三年知縣包桂增修。咸豐二年知縣王文燾重修。明倫堂左右為齋房,其東為教諭宅。(注137)
注137:大嵩衛:明洪武三十一年立,雍正十三年裁衛改設洛陽縣。
陳英:江西新淦縣進士,成化四年至九年任萊陽知縣。富文學經,經濟民悅。暇則課士文藝,勸農耕桑。擢山西道監察御史。
牛山木:已見前注。
王文燾:字錫五,清山西保德州人。道光十六年始任蓬萊知縣,十九重修《蓬萊縣志》。道光三十年由陽榖調海陽縣至咸豐二年在任知縣。振興學校,士林德之。
崇聖祠 在大成殿東.
名宦祠
明大嵩衛指揮張聰,李勲。
國朝大嵩衛守備朱之良。(注138)
注138:張聰:世襲指揮使,正德初襲職。六年守即墨,與流賊戰,殉難。
李勲:當為指揮同知。正德六年守即墨,與流賊戰,殉難。
朱之良:清順天宛平縣武進士,順治十八年至康熙九年在任大嵩衛指揮使。沉毅有智略。其時正值于七之亂,同伙徐海門攻衛城,勢甚危急。之良親冒矢石率兵民固守,共六個月。力倡紳士出粟以贍守城。鄉民避賊,只要取保即可進城,既全其生,又增加兵丁。他路援兵獲賊中婦女,之良辨識為良家子,急召人認領,使其完聚者甚多。不久陞京口。去時士民遮道攀留者數十里。
鄉賢祠
明平陽通判趙景星。
國朝兵部侍郎李贊元,湖廣僉事趙作舟,庶吉士李本涵,沂州游擊王斌,戶部主事王作哲,戶部員外郎王坦,徐州總兵邢洛書。(注139)
注139:趙景星:明泰昌元年選貢,授浙江平陽縣通判。
李贊元:原名李立,康熙五十年舉人,五十四年為庶吉士,歷山東道、陜西道、京畿道、河南道監察御史,戶科掌印給事中,通政使司通政使,大理寺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兵部督捕右侍郎。
趙作舟:順治十一年解元,十二年翰林院庶吉士,改戶部主事,歷戶部員外郎,刑部郎中,分巡辰沅水靖道,湖廣按察使司僉事。
李本涵:李贊元長子,康熙十六年舉人,二十七年為庶吉士。
王斌:不詳。
王作哲:拔貢,內閣中書舍人,擢戶部主事。
王坦:王作哲子,康熙四十一年順天舉人,四十五年二甲進士,歷陜西慶陽府同知,平涼府知府,官至戶部員外郎。
邢洛書 (公元1767—1824年):字範九,號龍圖。乾隆五十三年武舉,授地安門把總。嘉慶元年武進士,初為藍翎侍衛。歷任淮安府都司、河標右營遊擊。累升至海州參將、河標中軍副將、徐州鎮總兵。為官清廉,體察民情,重視治理河務,防止水患,深得百姓擁戴。道光四年病卒於任,萬人舉哀。
忠義孝弟祠 在鄉賢祠後。國朝乾隆六年知縣包桂建,祀孝子胡隆。(注140) 
注140:包桂:浙江錢塘進士,乾隆四年至十一年在任海陽知縣。詳見本《府志》卷三十五。
胡隆:事蹟不詳。
節孝祠 在名宦祠前,祀歷代節烈婦女。
學額 廩膳生二十員,增廣生二十員,附學生原衛額八員,歸併靖海衛額八員,今歲科試各取十六員,武生歲試取十六名。
學田 《續志》大嵩衛學田舊附萊陽,裁衛立縣撥靖海衛耤田為學田,久廢。今存續置地八畝八分。
學海書院 在東門內文昌祠後,光緒三年知縣王敬勲創建,有邑紳捐地五百八十八畝以供經費。
試院 在書院內,道光十六年知縣鄧肇嘉創建,咸豐三年知縣王文燾增修。(注141)
注141:鄧肇嘉:四川銅梁拔貢,道光十二年至十六年在任。詳見本《府志》卷三十五。
王文燾:已見前注。
社學 久廢。
義學 一在城內潮音寺,一在崖頭集,久廢。今設於文昌祠內。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3-6-13 1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可以整理成为pdf文档的
发表于 2013-6-13 10: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下的功夫很深啊,学习
发表于 2013-6-14 00: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略提意見以慰樓主之勤學

在下尚未入門時,家師曾讓我學學現代漢語之語法。時予頗不以為然,暗忖之:他日為文學古人之文言即可,要現代漢語語法作何用?後來寫文章時方知,於專業術語之程式化運作,自可無虞,然一涉稍長之現代漢語論述句,則往往捉襟見肘,最主要的問題,是語法混亂,經常很長的一個句子搞不清孰主孰賓。家師嚴加訓斥,小子無知,用現代口語順著念,總覺得沒問題,於是又是一番爭辯……後來方知,這是一個不小的問題。閒話如此之多,現以樓主原文為例,說說我曾經犯的毛病,亦請樓主戒之。

澹臺滅明在《左氏春秋》、《論語》、《史記》、《孔子家語》及後世諸多著作均有其生平事蹟的記載。東漢永平十五年受到皇帝的祭祀,唐開元二十七年封其為“江伯”,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升為“金鄉侯”,從祀孔子。

以上兩句,第一句,按照口語習慣,似乎沒啥不妥。若多讀幾遍,或者將主語“澹臺滅明”換成其他人,比如孔子,閣下應知其不當之處。致病之由,澹臺滅明在這個句子里似乎並非主語吧?若為主語,“其生平”之“其”又如何處置?在下以為,此句可以簡單修改如下:

澹臺滅明:事蹟見於《左氏春秋》、《論語》、《史記》、《孔子家語》及後世諸多載籍。(用載籍而不用著作,是因為諸多與著作兩詞靠得太近,念起來不順口)
第二句,犯的毛病還是主語不統一,第一個分句的主語,顯然是澹臺滅明,承前而省,但第二個分句的主語則不是他了,是被省掉的“唐王朝”之類的詞語,第三個分句的主語則又變成了被省掉的“澹臺滅明”,因此,整個長句就雜糅了被動語態、主動語態,主語也不統一,可以說是比較嚴重的語病了。

當然,這些問題可能我們平時都很少去注意它們。但等你成名成家了再有人來注意這些細節,那就不是個好事情了。前些日子翻一個算是大家的學者的文集,映入眼簾的竟有“某某祖籍是山東淄博人”這樣的句子,的確令人汗顏。謹以此段回覆與樓主共勉!

[ 本帖最后由 王斌狐狸 于 2013-6-14 00:21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3-6-14 09: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致版主:謝謝!

首先向版主致敬,細研慎審,當為榜樣。點注是件很枯燥且麻煩的事,有時為一人物、一典故要翻查若干書,方知學不夠用。有時一大堆資料,要整合成一個句子也頗費神思,顧此而失彼在在而是,何止先生所指出者!我之所以將點注發於此,只是想征得大家指點、教導。見到版主指教,心滿意足矣!學本無師,而又不能無師,版主,吾師也。還望長此一往,多多指教!敬禮!

[ 本帖最后由 东莱野老 于 2013-6-14 09:14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4 08:38 , Processed in 0.169466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