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667|回复: 0

登州府志點注 卷四 古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6 15:4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卷四 古蹟

蓬萊縣
蓬萊城 漢武帝曾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唐為蓬萊鎮,即今府城。 牟平城 在城東南六十里。北齊天保七年,移牟平縣治於黃縣東北馬嶺山南,即此今其地名:廢縣。《寰宇記》謂在城東南九十里,蓋指漢之牟平(注1 ,非此地也。 刀魚寨 在城北。宋慶歷二年置刀魚巡檢,屯戰艦於此。明洪武九年,指揮謝觀築城,後改名備倭城,即今水城。又城西欒家口,明時亦有備倭城,久廢。(注2 古城 在城南七十五里。崮山北,今遺址猶存,周五六里。按:漢、魏以來,屯兵防海,無代無之,登、萊皆為重地。元季韓林兒黨毛貴據山東,立三百六十屯於萊州,相距各三十里,蓋以登、萊為巢穴。至今登州山中荒塚斷碣,龍鳳紀年,尚有存者。明洪武間,築沿海諸城;後又建五總寨於寧海,轄小寨數十。故登州海濱及各島中頺垣廢壘往往而是,皆不知所自。野老傳聞無稽,附會據為古蹟,誤矣。(注3 田橫寨 在城西北三里。詳山川。 大謝戍(注4 府城北海中三十里大謝島上,周迴一百二十二步,即今長山島。 烏胡戍 在府城北海中二百五十里烏胡島上,與大謝戍皆唐太宗征高麗時所置,後遂為鎮,永徽初廢。《通鑒》貞觀二十二年,烏胡鎮將古神感將兵浮海擊高麗。胡三省注云:“烏胡鎮當置海中。”烏胡島自登州東北海行過大謝島、龜歆島、淤島至烏胡島,又三百里北渡烏胡海。按:烏胡島,即今北隍城島。胡,《唐書》作湖。(注5
望仙門 在城內,府治東,為舊城東門。世傳漢武帝遣方士求神仙望之於此,故名。今為鼓樓。 蓬萊閣 在水城內丹崖山巔。《齊乘》云:“本海神廟基,宋嘉祐中郡守朱處約以其地太高峻,移廟西置平地,於此建閣,實為山海登臨勝概。”明萬歷十七年,巡撫李戴改建,規模壯麗。國朝嘉慶二十四年,知府楊本昌、總鎮劉清重修。西側舊有海市亭,明正德八年知府嚴泰建,今改為避風亭。同治三年,知府豫山又增建澄碧軒。東側舊有仲連祠,今改為望日樓,一名賓日樓。樓後舊有呂公亭,祀呂仙。亭圮,移祀樓內。光緒二年,知府賈瑚、總鎮王正起增修,并建望海亭於東南隅。樓前舊有暘谷館,即其址也。其東城堞外有海鏡亭,在海潮庵北,舊為撫鎮閱水師所,基址尚存。閣南舊有多壽亭,萬歷十八年知府王雲鷺建。前為爛柯處及排雲一見坊、海嶠仙仗坊、古仙靈地坊,今俱廢。其西即天后宮。前為丹崖勝境坊。門西為萬民感德碑亭,康熙間普免賦稅建。舊有松石亭,石得之海島,相傳為古松所化。明萬歷間巡道閻士選築臺供之,上覆以亭,後亭圮,石亦亡。或云即高句麗石。萬歷間兵部主事梁之垣冊封高麗所得,舟回置之,以候陰晴,頗驗,今移置城隍廟內。門東舊有鏡石亭,石僅盈尺,光明如鏡。亭圮,今移嵌避風亭畔牆上。門內有六石對峙,乾隆間學政阮元名為三台石。道光間知府張輶改名坤爻石。或云即松石,或云為落星,皆非也。蓋當日鑿山建廟留此偉觀耳。(注6 賓日樓 在府治後。取“寅賓出日”之義,今廢。《齊乘》云:東坡《志林》云:“東坡居士移守文登,五日而去,眷戀海山之勝,與同僚飲酒賓日樓,酒酣,作木石一紙,投筆而歎,自謂此來之絕。河內史全叔取而藏之樓側。舊有納川亭,東有頌德堂。”按:納川亭在城北隅。宋知州劉渙建,頌德堂亦宋知州趙挺之建。又府治東園竹柏間有耐久亭,今俱廢。又水城舊總鎮署後有太平樓,學道王宇署“日湧月樓”,今廢。其西北角城上有湧月亭,今為礟臺。天橋西有登瀛堂,東有觀瀾亭,今俱廢。注7 瀛洲閣 在蓬萊縣治後。宋李愿有詩。又有風煙絕勝亭,金大定間縣尉安霖建。注8治北有四景樓,治東有五雲亭,察院後園有海闊天高亭,通判舊署內有滿園春色亭,今俱廢。洙泗橋西,推官舊署內有拙適亭,亦廢,今呼其地為亭子厓。 甘泉亭 縣志云:“在城內聖水泉上,宋知州馬默建。”注9今并泉亦無考。又水城西隅有瀚海甘泉亭,今名甜井。 松堂 縣志云,在城內,今無考。宋知登州蘇軾《孫氏松堂詩》注10末有“重城歸去”語,似其地在城外也。
1:廢縣,今稱“費縣”,北齊天保七年,移牟平縣治于此,今屬蓬萊潮水鎮。
2巡檢:巡檢作為官稱,始于唐代中期,是由中央派出管理如鹽池、關隘等使臣。宋初為國家治安,朝廷任命一批熟識邊防事務的將領,充任巡檢,率兵守邊,這些人位不高,則朝廷易制,久不易,則邊事盡知。既能發揮禦邊的作用,又有利於集權中央。此外,為了加強維護境內的社會秩序,鎮壓反叛,宋廷則於遠離城邑的多盜之區,設巡檢、置寨兵,以強化治安,穩固政權。尤其境內經濟活動蓬勃,宋廷為了增加財政稅收,實施茶、鹽專賣制度,為鎮壓私販武力,開始在縣中增設巡檢,並提升其地位。仁宗在詔書中說道:國家設巡檢、縣尉,所以佐郡邑,制奸盜也。此後,巡檢與縣尉共同擔負起維護社會治安的責任。縣尉負責縣城及集市治安,一縣的職能部門,屬於民防性質;巡檢則負責對付大股盜,“不得與聞州縣事”,駐關隘險要之處,属国家軍防性質成員亦為士兵。巡檢以武職官員為主,任期也長,其中武學生及武舉出身的人是出任巡檢的重要資歷。而縣尉為縣屬,一般是由文官擔任。刀魚巡檢,則專為海防而設。 指揮:此處“指揮”當為登州衛指揮。明洪武九年,升登州為府,同年登州由守禦千戶所升格為登州衛,謝觀任登州衛指揮使。時置海運遼餉也為海防之需,謝觀奏疏,請求對畫河入海處“挑浚繞以土城,北砌水門,引海入城”,於是就有了謝觀所築,我國北方頗具規模的人工港口和海上要塞——登州水城。後因備倭,設帥府於此,亦稱“備倭城”。

欒家口備倭城:《蓬萊縣志》云:“明時建,以備倭。高丈餘。城上有廟祀天后聖母。今湮。”
3古城,在今蓬萊村集鎮古城李家、古城苗家、古城東村之間,南北長600米,東西寬500米,面積約30萬平方米。古城城牆為夯土牆。城內僅出土少量西周至春秋時期陶片、豆把、鬲足等。古城的年代為西周,至春秋時廢棄。
韓林兒:元末紅巾軍首領,起義軍領袖韓山童之子。韓山童犧牲後,韓林兒隨母逃往武安。至正十五年春,劉福通等迎韓林兒至亳州(今安徽亳州),立為帝,稱小明王。以亳州為都城,國號大宋,年號龍鳳
毛貴(?-1359),元末紅巾軍劉福通部將領。其勢力曾延及膠州
萊州、登州等地。選用元朝舊有官吏,興辦屯田;規定官民田十征其二,以充軍需。 總寨:即左、右、中、前、後五寨。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為防倭寇入侵,朝廷命山東都司周彥于寧海衛建五總寨與萊州衛八總寨,共轄四十八小寨。帝素厭日本詭譎,絕其貢使,故終洪武、建文世不為患。古蹟:《府志·凡例》規定:凡明以前故實方可稱為古蹟。
4戍:衛戍。大謝戍,就是駐守在大謝島的軍事營地。
注5:參見《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九。《資治通鑒》,簡稱《通鑒》, 北宋司馬光 主編,共294卷,歷時19年。記載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涵蓋161362年的歷史。它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胡三省(1230-1302),字身之,台州寧海(今浙江寧海)人,著作《資治通鑒音注》294卷及《釋文辯誤》(12卷),對《通鑒》作校勘、考證、解釋並對史事有所評論。
注6:朱處約,《登州府志·前秩》云:“朱處約,司封員外郎,五年任”。据其《蓬莱阁记》“嘉祐辛丑,治邦踰年”句知,蓬萊閣在其任上第二年即已告竣。司封,官名,唐置。属吏部,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掌封爵、袭阴、袭赠之事。宋因之。即朱處約出任登州知府前官為司封員外郎。 
李戴字仁夫,延津人(今河南延津)。隆慶二年進士。除興化知縣,擢户科給事中。出為陝西右參政,由山西左布政使擢右副都禦史,巡撫山東。累進南京戶部尚書、工部尚書。(見《明史·列傳卷一百十三》) 
楊本昌:17551832),字壽爾,號東園,嘉慶己未年(1799年)中進士,授刑部主事,歷任山東登州知府、東昌知府、蘇淞糧儲道、兩淮鹽運使等職。《登州府志·文秩一》云:“雲南南寧進士,二十三年十月任,道光元年 調濟南府。”今按:雲南曲靖為是。
總鎮劉青:清代登州鎮于順治十八年由臨清移來。雍正時初轄水陸十三營,設總兵一名。劉青貴州拔貢,嘉慶二十年任。劉青練兵之餘,雅好談文,重修府學、瀛洲書院、蓬萊閣等(參見《府志·武秩上》卷三十六)。 
嚴泰:弘治九年山西汾州進士,明正德八年任,而《府志·前秩一》則說“正德九年任”,未知誰是。曾任蘇州知府。 
豫山:滿州正黃旗監生,承襲二等輕車都尉。同治三年任,四年調沂州府。 
仲連:即魯仲連,又稱魯連,齊人。好奇偉畫策,而不肯仕宦任職,游於趙。恰逢秦軍圍趙國國都邯鄲。聞魏將欲令趙尊秦為帝,魯仲連以利害說趙、魏兩國聯合抗秦。兩國接受其主張,秦軍不得已退兵。平原君欲封魯連,魯連辭讓再三,終不肯受。遂辭平原君而去,終身不復見。(見《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 
呂仙:即呂純陽,字洞賓,別號純陽子,又號回道人。唐代道士,後道教奉為神仙,乃八仙之首
總鎮王正起:湖南人,同治十三年署任。

王雲鷺:字翀儒,河南夏邑人。隆慶辛未進士,主事。萬歷戊子(1588年)知廣陵,萬歷已丑(1589年)知登州
巡道閻士選:巡道,即按察道員。明清制度,按察使司副使、僉事所任道員稱巡道。閻士選,明陜西綏德人,字立吾,萬歷庚辰(1580年)進士;曾任萊州府知府,官至山東按察使。守萊州時,採蘇軾在膠西詩文刻之,名曰《東坡守膠西集》四卷。蓋借軾以重膠西也。”閻士選不僅推崇蘇軾守膠詩文,且追慕東坡賞石遺風,對松石情有獨鐘,對產大竹島的松化石特築臺供之于蓬萊閣,並撰《松石記》。
梁之垣遼東人。明天啟間任監軍副使。因生長海濱,習朝鮮國事,曾著一品官服以按察副使、監軍道身份出使朝鮮。

阮元17641849揚州儀徵人,字伯元,號蕓臺。乾隆進士1793年至1795年,提督山東學政廣交山東及寓魯金石學家,遍訪山東金石文物,在畢沅主持下,撰成《山左金石志》24道光時官至體仁閣大學士,加太傅。歷官中外,所至以提但是學術自任,在史館修儒林傳,在粵高學海堂,在浙設詁經精舍,又輯經籍纂詁,校刊十三經注疏,彚刻學海堂經解等書,所著曰揅經室集,卒謚文達。 
張輶:初名张玉麒,河南洛陽人,二甲第五十一名,賜進士出身,庶吉士,入翰林院。道光七年任由沂州府對調,八年丁憂,二十三年復任(參見《府志·文秩一》)。
注7《齊乘》所引《志林》為《稗海》本,其它版本無此一段。
文登:登州始州治地,此處以文登指代登州。
作此木石一紙:當為某建築設計圖。“此”字未知所指,但根據語境,注者以為當指未來蓬萊閣上“日賓樓”建築設計圖。“此來之絕”,猶言“這樣一來就妙絕透頂了”,亦當指新“日賓樓”的地址與式樣。
河內:黃河以北的豫北地區稱河內。
史全叔:其人不詳,當為府屬官吏。 
劉渙:劉文質之子,字仲章,保塞人(即保州清苑)。有才略,尚氣不羈,臨事無所避。初以父任為將作主薄。天聖中章獻太后臨朝久,渙謂天子年加長,上書請還政。仁宗親政,擢為右正言。郭廢,渙與孔道輔,范仲淹等伏闕爭之。歴知諸州,曾任江西吉州刺史等。慶歷五年任登州刺史,增置刀魚船,以備海冠,敵不敢犯,民賴以安。熙寧中,以工部尙書致仕。 
趙挺之1040—1107:字正夫,熙寧三年(1070)進士,密州諸城人,金石家趙明誠之父。曾為登、棣二州教授(注者按:云知州,非),德州通判。元祐初,召試館職,為秘閣校理,遷監察禦史。元祐四年出任徐州通判,移知楚州。入為國子司業,歷太常少卿,權吏部侍郎,除中書舍人、給事中。徽宗即位,為禮部侍郎,拜御史中丞。崇寧元年由吏部尚書拜右丞,進左丞、中書門下侍郎。五年(1106),進拜尚書右僕射。既相,與蔡京爭權,屢陳蔡京奸惡。大觀元年(1107),蔡京再相,趙挺之罷相,授佑神觀使(同上書卷一二)。未幾,卒,年六十八,贈司徒,諡曰清憲。(見《東都事略》卷一〇二、《宋史》卷三五一本傳。《宋宰輔編年錄》卷一一)

王宇(1417-1463),字仲宏,明開封府祥符人。正统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出为撫州知府等。天顺间累官大理卿,平反为多。
注8:宋李愿:《蓬萊閣詩文選注》收李愿《望仙門》詩:“樓影空門里,門開望眾仙。綠鬟云漠漠,翠黛月涓涓。煙駕知何處,星槎記昔年。夕陽孤島畔,渺渺海浮天。”
安霖:具體不詳。
注9:馬默(10201100字處厚山東單州成武進士。任臨濮縣尉,陞監察御史神宗時為懷州通判,升任登州知府。後歷任曹州、濟州、兗州知府,廣西、河東轉運使,甚有政績。入為衛尉卿,權工部侍郎。紹聖元年(1094),因與司馬光一黨,以待制致仕。元符三年(1100職,不久卒。《府志·前秩》云:“馬默,字處厚,城武進士,屯田員外郎。熙寧間任沙門島囚眾,官給糧者纔三百人,每溢數則投諸海,砦主李慶以二年殺七百人,默責之曰:“人命至重,上恩既貸其生,又從而殺之,如骩法何?汝胡不以乏糧告,而專殺如此。”欲按其罪。慶懼,自縊死。默為奏請更定配島法,凡二十條。溢數而年深無過者,移登州。自是全活無算。未一年去官。其後蘇軾知登州,父老迎於路,曰:“公為政愛民,得如馬使君乎?”後,民立祠,與李師中、蘇軾同祀之,并祀名宦祠。
注10:蘇軾《登州孫氏松堂》詩:“萬松誰種已□□,半嶺蒼雲映此邦。露重珠纓蒙翠蓋,風來石齒碎寒江。浮空兩竹橫南閣,倒景扶桑射北窗。坐待夕烽傳海嶠,重城歸去踏逢逢。(《蘇東坡全集·前集》第十五卷)
乾隆《山東通志》有關資料:惤國:在縣境,古侯國。今名古惤村。鯀城:在縣南三十里,羽山上。相傳魏將田豫築城以禦吳將周賀。因城近羽山,故名。 備倭城:即新開海口。明洪武九年,知州周斌奏設登州衛,置海船運遼東軍需,指揮使謝觀以河口淺隘,奏議挑浚,繞以大城北砌水門,以抵海濤,南設官禁,以譏往來。後以倭夷寧海,而防御倍嚴,世謂之備倭城。

黃縣
萊子城 在城東南二十五里,《春秋》宣公七年:“公會齊侯伐萊。”杜預注:即東萊黃縣是也。馬氏《通考》云:“萊國在黃縣。”《齊乘》云:“黃縣東南,古萊子國都地,名龍門,山峽之間,鑿石通道,極為險隘,土人曰萊子關。”按:龍門在東黃城東,《元和志》、《寰宇記》、鄭氏《通志》、《路史》皆謂東黃城即萊子故都。合觀諸說,以萊為黃,審矣。然據《左傳》襄公二年齊姜薨,齊侯使諸姜宗婦來送葬,召萊子云云,則萊自是齊之宗室。蓋太公時之萊久已亡矣,其地屬於齊,以之封支庶在今青萊之間,非黃地也。及萊又滅,乃遷於此,故曰東萊。左傳僖公五年,楚人滅惤,惤子奔黃。十二年,楚滅黃,黃睦於齊。《山東通志》云,齊桓公徙封二國於此,故黃為黃子國,又有惤城,然惤、黃之封,傳無明徵,以理揆之,亦當與萊子等。蓋登、萊古為萊嵎二夷地,當時為天子之田,東遷後遂屬於齊。福山、寧海之為牟子國,義亦如此,故曰東牟,特牟之遷東,無可考耳。又縣南十里有歸城,居民多以鑿石、燒灰為業,俗呼灰城,《續山東考古錄》謂齊遷萊於郳,引小邾本名郳,《齊乘》稱郳名小灰城,以為灰城即郳音轉為歸。縣志又謂灰城即萊子故都,似皆無據。(注11 )士鄉城 在縣西北十里。《齊乘》云:“鄭康成謂越有君子軍,齊有士鄉城。《圖記》皆云在黃縣。按:管仲制國為二十一鄉,工商之鄉六、士鄉十五,豈一城耶?”《續山東考古錄》疑徐鄉即士鄉,音轉似近之。徐鄉城 在縣西北五十里,《齊乘》云:“以徐福求仙得名。”《寰宇記》:“徐鄉,漢縣,後漢省,今址無考。(注12 )東黃城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漢黃縣,王莽改曰意母,東漢復。唐別置黃縣,此城遂廢。 惤城 在縣西南二十五里。漢縣,有百支萊王祠。東漢為侯國,北齊省。今名故縣社。《舊志》云:“在縣南一百三十五里,今地屬蓬萊。”其說本於《明一統志》。按:蓬、黃所轄皆因明舊,豈能如此之遠?《三齊記》云,惤縣南有蹲犬山,可為明證。 大入城 在縣東北二十里。魏司馬懿伐公孫淵築此城,以運軍儲。《縣志》云:“大入,謂大舉兵入遼東。”《元和志》言伐遼東造此城,運糧船從此入,亦可證。舊志作“人”,誤。今其村名軍營,西北里餘有射圃。按:《晉書》懿征遼東,取道孤竹,別遣劉昕、鮮于嗣越海定帶方、樂浪二郡,是懿未嘗至登州築此城者,或即昕、嗣二人也。(注1 中郞城 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漢黃縣城東一百步,《寰宇記》云:“石勒遣中郞將石同築此城,以防海,故名。元魏東牟郡治,北齊移長廣郡治,唐置牟州,皆在此。後廢。”按:《晉書》載石季龍使典農中郞將王典屯田海濱,無石同防海事。“石同”一作“石開”。 馬亭鎮 金時設,詳職官。又《金史》楊安兒嘗使梁居實監酒於甘泉鎮。今無考。 寶花臺 在縣東二里。其側有叢翠亭,即隱士欒仲璋故宅。(注14今俱廢。 東園 在縣東北二十里蔚陽山下,淳于雍(注15之故里。花木臺榭之勝冠絕齊東。今廢。
注11:《元和郡縣志》:萊“在齊國之東,故曰東萊。真實、可靠。《玉篇》:“審,信也。”kúi:度量、猜測。“弦”通“惤”jiān,音堅。
夷:商殷時分佈在今山東、江蘇一帶民族的稱謂。《說文》:“夷東方之人也。”後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萊嵎二夷:以地分萊夷與嵎夷,登州為萊夷,萊州為嵎夷。

馬氏《通考》:即宋馬端臨所作《文獻通考》。馬端臨(1254—1323年),字貴輿,號竹洲,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昀等《文獻通考》總目錄后云:“《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宋端臨繼杜佑《通典》而作,《通典》於歷代因革之故粲然詳備,端臨病其節目去取猶有未盡,因上本經史參之歷代會要、百家傳記以及臣僚奏疏、諸儒評論、名流之燕談、稗官之紀錄,門分類別,或續或補可謂廣博矣。”

鄭氏《通志》:鄭氏,即鄭樵(11031162)字渔仲,宋興化軍莆田(今屬福建)人。乾隆《御製通志序》云:“宋鄭樵氏以閠通之學思,欲極古今之變,會通於一仿歷代史例采正史及百家雜錄,為紀傳、為譜、為略,所撰二十略者,包羅天人、錯綜政典、該括名物,上下數千年,首尾相屬,用功亦良勤矣。”
《路史》:宋人羅泌作。羅泌(1131—1189),字長源,號歸愚,吉州廬陵人。《路史》詳述有關上古時期的歷史、地理、風俗、氏族等方面的史事和傳說。其材料雖不少來自緯書和道藏,神話色彩強烈,但“其國名紀,發揮餘論,考證辨難,皆精核,亦多祛惑持正之論,固未可盡以好異斥矣。”《路史》稱萊子城為“萊朱城”。(《四庫全書提要》語)讀史方輿紀要云:弦城,在縣南百二十里,漢弦縣,屬東萊郡,後漢及魏、晉因之。晉惠帝永興三年,弦令劉伯根反,自稱“弦公”。進寇臨淄,敗青州兵,幽州都督王浚遣兵討斬之。劉宋仍屬東萊郡,後魏改屬東牟郡。高齊廢入黃縣。 
徐鄉城,在縣西南。漢東萊郡屬縣,武帝封膠東共王子炔為侯邑。後漢仍屬東萊郡,魏因之,晉省。 大入城,在縣東北二十。《志》:魏司馬懿伐東夷,將運糧入新羅,築此城貯之,以大入為名。又縣東有中郎城。《郡國志》:石勒遣中郎將石開築此以防海。或曰:後齊嘗置長廣郡。唐初亦置牟州於此。又縣西北十有士鄉城。《漢書》:齊有士鄉城。《志》以為即此城也。
注者按:1、《府志》編寫者信從杜預、馬端臨等人之說,斷定東黃城為萊子國都邑,今已得考古挖掘證信
2、《府志》編寫者說:“太公時之萊久已亡矣”,意為東黃城之萊國是齊太公時萊國之后的另一撥萊國,所據除“《左傳》襄公二年齊姜薨,齊侯使諸姜宗婦來送葬,召萊子云云。”由此斷定此撥萊國姜姓,與齊同宗,建國上限自然在周。然而此說再無史籍旁證,實不足信。
萊國,炎帝之後,姜姓,但與姜齐并非一宗。,本來是殷周古國,齊太公封齊時,就已經存在(見《史記·齊太公世家》)陔餘叢考》云:《尚書·禹貢》說“‘萊夷作牧’,孔安國云:萊夷之地,可以牧放。蔡傳因其說,謂夷人以畜牧為生也。然遊牧乃沙漠之地,不生五穀,故但逐水草耳。萊在齊西境,則固耕耨之鄉,豈必以其萊夷而懸斷為畜牧乎?況畜牧何必雲作牧乎?蓋‘萊夷作牧’者,謂即用萊夷之長,使之官其地,統其眾,如後世之土司耳。牧即伯之牧,《漢官舊儀》云:東萊,周時曰萊子國。尤見即以萊人為君長之明證,而必以牧放釋之,亦固矣。魯齊姜薨,齊侯召萊子送葬,那是齊侯在故意挑起事端,因為此前已經有一次伐萊。因“萊子不會,故晏弱城東陽以偪之。”又成為四年之后滅萊的理由。并不說明萊國就是齊國姜姓支庶。3、就現有資料,沒有一分資料支持萊分兩國,即太公時一萊國,太公后一萊國的。且魯襄公六年(齊靈公十五年,前567年),齊侯滅萊後,凡稱萊者,要么指萊人(《左傳》定公十年“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要么指萊地(《左傳》襄二十八年“慶封田于萊”),歷史上再無第二個萊國。4、近來萊國遺址考古挖掘,有些彝器銘文有“箕”字,有人從而斷定萊國為“箕”姓;有些彝器銘文的“姜”字,卻解釋成萊侯媵妾的陪嫁物:此說不足取。5左傳僖公五年(齊桓公三十一年,前655年)楚人滅惤,惤子奔黃。十二年,楚滅黃,黃睦於齊。”杜預注:弦國在弋陽軑縣東南。弦、黃皆在今河南省南陽東南。春秋時與楚比鄰的兩個小國。因為齊是弦的女婿,弦恃齊勢,而不事楚,又不設防,所以被楚所滅。(參見《左傳》僖公五年)如說登、萊的弦、黃兩國為齊桓公徙封,雖為情理的推測,并無文獻支持,但不排除這種可能。
注者又按:清人葉佩甫對萊國在東黃城之說很有疑義,摘錄其說如下。第一、“《史記·齊太公世家》:營丘的旁邊是萊。其時萊為侯爵,周制,沒有將黃的都邑建在營丘旁邊的道理。第二、襄公二年晏弱城東陽以逼萊。考,東陽城在臨朐東境,萊如都黃,相去三四百里,城東陽怎么能逼萊國呢?可見東陽與萊國的都邑甚近。棠邑在古即墨界,而今之高密即萊之維(通“濰”)邑,晏弱就是在維地建築東陽城而逼萊的。第三、齊靈公滅萊,萊子奔棠,棠不超出即墨界,由此可知,齊來萊後的疆土也沒有越過姑尤(見前注)。黃在姑尤之外,非萊故國明矣。第四,萊本在西齊。被滅後,遷于郳,遂名東萊,與牟本在今萊蕪,齊遷之今福山寧海,遂名東牟,正出一例。葉氏說令人深思。(參見葉佩甫《續山東考古錄》)
12:鄭玄127200年),字康成,因其官為司農,故又稱鄭司農,高密人。曾客耕東萊,學徒數百人鄭玄一生編注群經,旁及秘緯,宣究微言,蔚為聖譯。身後,弟子撰其答問五經作《鄭志》八篇,以擬《論語》。被人稱為漢末之通儒,後學所取正,深受時人之敬重。 注者按:葉佩甫以為士鄉與徐鄉實為一地,“士”與“徐”為音轉所致;黃在姑尤之外,不屬齊地,不在管仲制國為二十一鄉之內,足見士鄉實徐鄉之訛。
13:司馬懿(179--251)三國魏河內溫人,字仲達。東漢末曹操為丞相,辟為主薄。曹丕即帝位,任丞相長史。魏明帝時任大將軍,鎮宛,至正產孟達之叛。齊王芳時,遺詔輔政,持節、都督中外諸軍,專權朝政。 
公孫淵(?-238年)三國魏遼東襄平人,公孫康之子。魏明帝太和二年,拜為揚烈將軍。青龍元年,通孫權,,權使立為燕王。淵旋斬吳使,送其首于魏,明帝又拜為大司馬,封樂浪公,持節,領郡如故。景初元年,魏命淵入朝,拒命,自立為燕王,改元紹漢,置百官,發兵抗魏。二年,太尉司馬懿攻遼東,淵兵敗被殺。
14寶花臺,又寫作“寶華臺”。叢翠亭,金章宗姑十二公主所建。
15宋惇于雍,為太子中舍,年甫強仕,即乞歸養。王旦贈以詩,有純孝敦時俗,高風似古人之句。王禹偁梁灝石曼卿各有詩石刻沿存。

福山縣
牟城 在縣西三十里。相傳春秋時牟子所居,遺址尚存。城外有牟子塚。按:《山東考古錄》春秋以牟名國與地者有三:桓公十五年牟人來朝。注云:“牟國今泰山牟縣。”其一則曰牟婁。隱公四年:“莒人伐杞,取牟婁。”注云:“城陽諸縣東北有婁鄉。”其一則曰根牟。宣公九年取根牟,注云:“根牟,東夷國也。杜預謂瑯邪陽都東南之牟鄉,城皆與登州無涉。《山東通志》云:“古牟子國,在今福山縣境,齊獻公滅之,遷於萊蕪。”《續山東考古錄》又謂牟國本在萊蕪,齊遷之今福山縣及寧海州地,遂稱東牟。《舊寧海志》云:周封牟子於齊,在今壽光境內。春秋時齊人忌其近於臨淄,逼牟子於牟平,非始封牟子之牟。然亦遂稱牟子國,而牟山之牟固在也。皆不知其說何據。竊意,牟子遷東正與萊子等耳。詳上黃縣。 (注16齊康公成 周安王十一年,齊田和遷其君康公於海上,食一城,一牢注17)。《舊志》云:在文登縣南三十五里,宋村東城內有天地壇遺址。《寧海志》云:東十里有莒城村,謂康公思莒而名其城。按:《城塚記》云:城在牟平城東十里,又二十里為清陽城。所謂牟平即漢縣,今古縣社,清陽即今福山城。齊康公墓在之罘山,則此城當在福山無疑。 腄城 《齊乘》云:秦、漢負海縣,後併入牟平。唐初置清陽縣,後廢入文登,城對之罘山,臨清陽水,故名清陽城。清陽,漢志作聲洋,丹水所出,東北入海。按《漢志》云:縣有之罘山、聲洋水。解道虎亦云陽庭即腄城,即今縣治。《齊乘》因併入牟平,以為在寧海州東三十里。於歷代沿革尚未分晰也。(注18 育犂城 《齊乘》云:寧海州西北八十里,漢縣,後漢省入牟平,在(氵厥)港水側,其地良沃,故名育犂。《縣志》謂縣東北王里宮家島後有舊城,土人呼為營子,疑即此城。按:漢既置腄縣不應僅去五又置育犂縣。今福山無(氵厥)港水,(氵厥)港在寧海西南。考其地勢,此城當在寧海,今之育犂集即其故址。《齊乘》誤西南為西北耳。然福山自來稱古犂姑。姑附訂於此。或云營子即齊康公城,備考。 兩水鎮 以境有清陽、大姑二水,故名。唐時置,即縣城。 古縣 在縣西北三十五里,為漢牟平縣故城。《寰宇記》謂牟平城在蓬萊縣東南九十里,即此。其東北十里黃莊村北海濱有廢城,無考。 孫夼鎮 金時設。詳職官。 翰霞亭 在縣南修真觀內,金時王重陽建,久廢。
16牟子國與牟城,《府志》修撰者列出四家不同說法。注者考證,牟國凡五遷,最終定居于牟城,即今古現。(見《府志·沿革》注2
17齊康公城位置說法紛紜:《城塚記》、《肇域志》皆云城在牟平城東十里,其錯在以后來牟平縣為地理坐標,而非以漢縣牟平(即今古現)。

食一城,一牢:《史記·田敬仲完世家》:“(齊)宣公卒,子康公贷立。贷立十四年,淫於酒、妇人,不听政。太公(田和)乃迁康公於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由此可知,“牢”為“奉其先祀”的祭品,而非廩食。牢為祭祀或燕享時用的牲畜。牛羊豕各一曰太牢,羊豕各一曰少牢。《周禮·天官·小牢》鄭玄注:“三牲牛羊豕具,為一牢。”史記·齊太公世家》:“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绝其祀”,即絕其“一牢”之供。
18腄城“歷代沿革尚未分晰”:是說歷代說法各不相同。《府志》編修者以為腄城即清時福山縣治,當是。《太平寰宇記》所謂今縣指牟平縣,《齊乘》所謂今縣系指文登縣,均錯在坐標中心有誤(參見《續山東考古錄》)

棲霞縣
陽疃鎮 唐時置。縣志云,即縣城。按:縣北五里有村名古鎮都,疑當時建鎮於此,後建縣仍以古鎮呼之。 赤港口 在縣北二十里,相傳有望氣者謂此地有異,鄉民掘之,草木之根皆如人馬形,悉焚之,氣遂滅。見《怪異錄》。(注19)
注19:《怪異錄》:一說為清袁枚所作。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倉山居士、隨園主人,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進士,清代詩人、散文家。

招遠縣
曲成城 在縣西五十里,遺址尚存。《齊乘》云,萊州東北六十里海邊,漢曲城縣,三山、萬里沙,皆在此。唐廢。 東曲成城 在縣西北三十里霧雲山之曲,元魏所置縣,遺址尚存。舊志及縣志皆作光州城。按:魏書皇興四年置光州,治掖城。《齊乘》云,光州領東萊郡,與郡同理,在掖縣。隋初罷郡改為萊州。此城實非光州治也。 羅峰鎮 唐時置,即縣城。又縣東北二十里有潘家城,東南四十里有將軍城,皆無考。(注20) 大人跡 在仙姑殿石上,如人行泥淖中狀。按:《史記》元封元年,上東巡海上,公孫卿至東萊,言夜見一人,長數丈,其跡甚大。二年遂至東萊見大人跡。云時歲旱,天子既出無名,乃禱萬里沙。應劭注曰:“萬里沙,神祠也,在東萊曲成。”則茲土固武帝所嘗至也。意者,後人附會而為此歟?(注21)
注20:《續山東考古錄》:“《隋志》:後齊省曲城入掖縣,當兼兩曲言之。然羅山以北本惤縣地,齊省入黃縣者。《九域志》:‘掖、黃并有羅山鎮。’今治正兩縣分界處也。《府志》:‘唐置羅峰鎮。’無據。《齊乘》稱金初置鎮,亦誤。”
注21:元封:漢武帝年號,元封元年為公元前110年。
萬里沙:《史記·孝武本紀》集解引應劭曰:“萬里沙,神祠也,在東萊曲城。”孟康曰:“沙徑三百里。”《元和郡縣志》云:“萬里沙在縣東北三十里。《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大旱,禱萬里沙。’”《元和郡縣志:萊“在齊國之東,故曰東萊。”
意者:意度,猜測;是說漢武帝雖然到過東萊,但此處也多為猜測附會之言。
萊陽縣
古城 在縣西南四十里。相傳齊侯滅萊時所築。遺址尚存。 昌陽城 《通志》:“故城有三:一在縣東七十里,昌山之陽,漢縣,宋時在文登界內。《寰宇記》云,在文登西南三十里是也。今屬海陽。一即今之縣治。晉初,廢昌陽入長廣縣。元康八年於故城西七十里復置昌陽。《舊志》云,萊陽縣城,晉元康所築是也。一在縣東南二十三里,隋大業間築,唐永徽中為水所圯。《寰宇記》所謂廢昌陽城是也。”(注22) 長廣城 在縣東五十里,漢縣。《漢志》注云,有萊山、萊王祠、豯養潭在西是也。《齊乘》云:“高齊置長廣郡於中郞城,後移郡於膠東,此城遂廢。此即中郞故城耳。”按:元魏長廣郡治膠東城,北齊移於黃縣中郞城,又移長廣縣於膠東城。此城為漢長廣縣治,非中郞城也。《齊乘》以北齊之長廣郡為漢縣,而以其縣為郡,遂與黃縣中郞城混而一之,誤矣。(注23)《縣志》云,縣西七十里長清山東南有長廣城,即膠東城故址,今名長廣寨。 鄒盧城 在縣南,漢縣,王莽改為始斯,東漢省。《寰宇記》云,今縣兼有長廣、挺、觀陽、鄒盧之地。按:《縣志》云,縣南七十里有胡城,唐時置戍於此。今遺址尚存,疑即此也。 盧鄉城 在縣西南四十里,漢縣,唐省,今遺址尚存。 挺城 在縣南七里,漢縣。《後漢·賈復傳》作挺胡,北齊省,遺址尚存。(注24) 黃土臺 在縣西南八十里,秦始皇望仙處。今遺址尚存。 古柳亭 在城東南隅,今儒學即其故址。 桃花寨 在城西,元時設巡檢於此。即今桃花鄉。
注22:見乾隆《山東通志》卷九。
注23:元魏:北魏。本姓拓跋,魏孝文帝遷都洛陽,改本姓拓跋為元,所以歷史上也稱元魏。元魏時膠東城在今平度南十餘里,高齊時改長廣郡所。注者按:長廣城置縣置郡先後凡五遷:其一、在今海陽之廢城,《漢書·地理志》長廣注:奚養澤在西;《綱目質實》、《方輿紀要》、《一統志·初志》俱云在縣東五十里。其二、在今縣西南長清山陽,《續志》主之,遺址猶存。其三、在今即墨城陽北,《晉書》長廣郡注,咸寧三年置,治不其。其四、在今平度縣治,《魏書·地形志》長廣郡注云:治膠東城。其屬縣即墨注云:膠東城郡治。其五、在黃縣東中郎城。《一統志》云:北齊移長廣郡治,中郎城是也。
24挺,《後漢書》作“梃胡”,唐時單稱“胡”,置戍於此。唐李賢注:()故城在今萊州昌陽縣西北,觀陽在昌陽縣東。”

寧海州
牟平城 牟平、東牟為漢置二縣。王莽改牟平曰望利,改東牟曰宏德,并設鐵官、鹽官。東漢仍復其舊。省東牟入牟平,其地甚廣。《魏書》牟平注云,有之罘山、成山,牟城、東牟城,劉寵墓、風山,然其縣治則不在此。至唐始於東牟故城置牟平縣,詳下。 東牟城 漢縣,唐置牟平縣,即今州治。《寰宇記》云,東牟城在文登縣西十里。《齊乘》考證云,《元和志》作一百十里,《寰宇記》脫去百字,今文登去寧海正一百十里,《文登志》猶沿《寰宇記》,列東牟城,誤矣。(注25) 閻家口寨 宋時設,今無考。 湯前鎮 金時設,詳山川。 牟臺 在牟山之東阜,相傳為牟平侯別墅,遺址尚存。 清白亭 在州治內,金、元時重修,今廢。又明知州李光先建二喜亭於西郊,今亦廢。 范園 在城南二里,金范澤園為元都宮。詳寺觀。內有怡老亭,久圯。
注25: 牟平城與東牟城: 牟平城即漢置牟平縣城,因其處牟山之陽,地平壤廣,故名牟平。地在今福山之古現。非高齊時遷於今蓬萊費縣之牟平。東牟城即寧海州治。《元和郡縣志》文登條東牟故城,在縣西北一百一十,漢高後二年,封齊悼惠王子興居為侯。”注者按查《四庫全書》本《齊乘》,并無上述考證文字。

文登縣
召文臺 在縣東北文山下。秦始皇召集文士於此,後因以名臺。又縣西門外瑞麥亭,為明知縣王允言(注26)建。 鯉堂 《續夷堅志》石落村劉氏常於海濱得巨魚,取骨為梁,構屋為鯉堂。堂前一槐,陰蔽數畝。忽夢女冠,自稱麻姑,乞此樹,許之。後數日,風雨大作,失槐所在,跡之,則已臥麻姑廟前矣。(注27)按:威海司城西奈古峰下有小溪,多石。相傳即石落村魚骨梁,在司城內關帝廟。《寧海志》謂石落村即州境之石頭河村,誤。又司西北城上有環翠樓,下有望月臺,為明指揮王某建。
注26:王允言:河北容城舉人,生卒不詳。
注27:《續夷堅志》為宋人洪邁所作志怪小說《夷堅志》的續集。洪邁(11231202)。字景盧,別號野處。鄱陽(在今江西)人。紹興十五年(1145)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撰有《容齋隨筆》等書。 麻姑:見《府志·山川》寧海州麻姑條注。

榮成縣
不夜城 在城西三十里,遺址尚存。《齊乘》云:“文登東北八十里海濱。”《齊地記》云:“古有日夜出,見於東萊,故萊子立地以不夜為名。”漢高帝封子肥為齊王,始建不夜縣,王莽改為夙夜,東漢省。城中舊有不夜亭,王莽時建;朝陽亭,宋慶歷間建。皆久廢。(注28) 溫水鎮 金時設,後名溫泉鎮,詳職官。 望海臺 在縣東召山下,相會始皇築以望海。 秦橋 在成山下海中,詳山川。 秦皇宮 在成山上,始皇東游時築,後人即其遺址為始皇廟,正德七年燬於火,土人復建之。國朝道光元年改祀滕國祥。(注29)又召石山下亦云有秦始皇廟。今無考。 成山觀 漢武帝築。《三輔黃圖》二十二觀之一,今廢。(注30)《舊志》以為即秦始皇宮,誤。
注28:《讀史方輿紀要》卷三十五:不夜城,(文登)縣東北八十。相傳古萊子所築也。漢置縣於此。王莽曰夙夜其夙夜連率韓博獻奇士巨無霸者也。後省。又東牟城,《寰宇記》云:“在縣西北十里,漢縣蓋治此。”似誤。(“韓博獻奇士巨無霸”事參見《漢書·王莽傳》)。
注29:秦皇宮:其時,土人復建小廟只為一間。道光元年,道士徐復昌改筑大殿三間,祀滕國祥將軍。滕國祥(?—1712),字公輔,蓬萊人。行伍出身,累陞登州水師遊擊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有海盜遊弋于膠遼海面,掠財害命,滕國祥奉調出師擒拿。十月十七日寅時,在雞鳴島外洋面與海盜激戰。滕國祥身負重創,猶帶傷持刀砍殺數十名海盜,氣絕陣亡。土人于成山頭為其建祠,成為民眾和海上商旅拜祭的守護神。嘉慶末年,江南商船北來貿易在成山頭遇難,僅帳房先生徐復昌幸免。為報答神靈護佑,徐復昌往江南募資,于成山修築大殿三間,專祀滕將軍,立德被海澤匾額一方。《大清一統志》有傳。
注30:成山觀:漢武帝筑,司馬相如為之賦,所謂觀乎成山者也。
《三輔黃圖》:又稱《西京黃圖》,該書記載秦、漢時期咸陽與長安就畿地區城池、宮觀、陵園、廟堂、辟雍等舊跡。原書一卷,不著作者姓名。成書不晚于南北朝。
海陽縣
昌陽城 在昌山之陽,漢縣。詳上萊陽。 觀陽城 在縣西北九十里,漢縣,唐省,《漢書》注云,在觀水之陽,今遺址尚存,俗呼廢城。 中郞城 在縣西北,遺址尚存。相傳亦石勒時中郞將石同築,詳上黃縣。(注3按:《魏書》觀陽注云,有淳于城、觀陽城、昌城、馬賓山、牛耳山,是觀陽屢徙不止,一城境內,廢城亦非一處,但不可考耳。 乳山寨  宋時設,詳職官。 衡村鎮 金時設,即今行村。《通志》謂高麗戍,即此。按:高麗山在萊陽西南,行村在萊陽東南,因《金史》高麗山、衡村鎮相連而書誤合為一也。 夙敬亭 在縣西北三駕山下。漢制:十里一亭,十亭一鄉。(注32曾設鹽官於此。王莽改曰夙敬亭。
注31:注者按:黄縣條下“中郞城在縣東南二十五里,漢黃縣城東一百步。”可知海陽之中郎城而非黃縣之中郎城,顧炎武《肇宇志》:萊陽條下:“東五十里有長廣城。漢縣。……《地理志》:‘北齊置長廣郡於中郎城,即此。’”可知黃縣中郎城為它城之誤。
32夙敬亭:亭為縣下行政單位。《漢書·百官公卿表》:“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萬戶以上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減萬戶為長,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為長吏。百石以下有鬥食、佐史之秩,是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有秩、嗇夫、遊徼。三老掌教化;嗇夫職聽訟,收賦稅;遊徼徼循禁賊盜。縣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則減,稀則曠,鄉、亭亦如之。”又,《漢書·食貨志》:“在野曰廬,在邑曰里。五家為鄰,五鄰為里,四里為族,五族為常,五常為州,五州為鄉。鄉,萬二千五百戶也。”《漢書》亦有自相矛盾處。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4 17:32 , Processed in 0.104585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