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419|回复: 0

登州府志點注 卷二 沿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9-26 15:26: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卷二 沿革
登州府《禹貢》青州嵎夷地及萊夷東鄙地,三代因之。注1)春秋末為齊附庸,萊、牟二國所遷地。牟之遷不見傳(注2),詳古蹟。秦屬齊郡,漢屬東萊郡、膠東國,隸青州;其餘地又為瑯邪、東海二郡,隸徐州。東漢因之,改膠東入北海國。建安間,又置長廣郡,魏因之。後廢長廣郡,晉分為東萊國。(注3)咸寧三年,復置長廣郡,隸青州。《舊志》云,晉分為東萊國,長廣、泰山二郡,隸青州,《山東通志》因之。按:《晉書·地理志》:泰山郡隸兗州,不隸青州。郡屬有東牟。注云:故牟國,實為泰山之牟,非今登州地也。劉宋併為東萊、長廣二郡。元魏皇興四年,分青州置光州,領東萊郡(注4)。《舊志》作孝昌四年置光州。按:《魏書·光州》注云:治掖城。皇興四年分青州置。《舊志》蓋因東牟郡下脫注,錯以陽夏郡下注附之,故致誤如此。而孝昌止三年,其稱四年。又地志之誤也武定元年,析東萊之牟平、黃、惤、觀陽四縣地置東牟郡,與長廣郡俱隸光州。北齊省東牟入長廣郡。(注5)天保七年,省長廣入東萊郡。隋開皇五年改為萊州。時盡廢諸郡,各縣皆直隸於州。十六年又即長廣郡治置牟州(注6)。大業三年仍置東萊郡。又改州為郡。隸青州。唐武德四年,以牟平、黃置牟州;以文登、觀陽置登州(注7)。時改郡為州。六年以觀陽屬萊州。又置清陽、廓定無考(注8),二縣屬登州,俱隸河南道(注9)。貞觀元年,牟、登二州俱廢。如意元年,割萊州之牟平、黃、文登,復置登州。天寶元年改為東牟郡。又改州為郡。乾元元年復為登州。又改郡為州,《唐書》州郡并載以此。隸河南道。宋因之。州郡并通稱。隸京東路,領縣四(注10)。熙寧七年,分兩路,隸京東東路。(注11)金天會中析登州之牟平、文登置寧海軍,後陞為州。(注12)又置福山、棲霞二縣還登州,俱隸山東東路。改京東為山東。元初隸益都路,中統五年置淄州路,總管府,登、萊、寧海皆隸之。(注13)至元二年改為淄萊路。九年以寧海為直隸州。二十四年又改淄萊為般陽路(注14),登、萊二州仍隸之,屬山東東西道至正二十三年,置膠東行省於萊陽(注15)。明洪武元年省蓬萊入登州,屬萊州府,六年改登州直隸行省,為直隸州。九年升為府,仍置蓬萊縣,又割萊州之招遠、萊陽及寧海、文登屬之,隸山東布政使司。國朝因之,雍正十三年裁登屬四衛,改成山衛為榮成縣,改大嵩衛為海陽縣,領州一縣九。

注1:登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治文登(即今之文登城)。貞觀元年(公元627)除。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復置,治牟平(即今之牟平城)。唐神龍三年(公元707年)移治蓬萊登州鎮,更名東牟郡,尋復名登州。宋因之亦曰东牟郡。金仍曰登州。明升州為府。清因之。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府除。登州名稱來歷有兩說:一是,之罘山在登州地面(州治雖經三遷。但從未脫離州境,而秦皇三登之罘,并有刻石紀功;漢武一登之罘,聞有山呼萬歲:故而取秦皇、漢武登之罘之“登”義。一是《路史》云:“登、湯、御、恒,有登氏,似以氏名。”(均見明郭子章《郡縣釋名》) 登州地《禹贡》云:青州嵎夷,莱夷最东,夏、商、周相沿。 《禹貢》:《尚書·夏書》篇名。其中记录大禹所制訂的九州貢法。該篇將先秦中國劃分為九州,記各州山川分布、交通、物產及貢賦情況。《尚書·夏書·禹貢》曰:“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略:即边界。意思是說東北到海邊、西南到泰山,是青州疆界,嵎夷在最東邊陲。登州本為古嵎夷,處于青州最偏遠的東方。夏、商、周三代一直這樣沿襲下來。(說明:堯時,青州越海而有遼東,舜時劃全國為十二州,分青州與營州,營州即遼東也。)
登州:古名平。西有石門之固,東有朱高之險;《禹貢》:青州嵎夷。《春秋》:萊子國地(萊,又寫作“郲”,見《左氏春秋》襄公十四年)。元為登州,屬般陽路。明洪武元年升萊州為府,而登州屬之。六年,直隸山東行省。九年,升為登州府。三面負海,利擅魚鹽,僻在東陲,土地狹窄,塉鹵半之。自成山以東,通朝鮮諸國,直抵扶桑(日本),一望無際。自沙門島以北,勢控金、遼,宋人於此屯重兵,習水戰。明代在此設三營:登州營(在府城北),以控北海之險;文登營以控東海之險;而即墨營南望淮安,片帆可至。水城在大城北,與大城相連,原名備倭城;由水閘引海入城中,名小海,為泊船所。洪武元年設立帥府,圍三里許。屬州一縣七。登、萊兵備一,備倭都指揮一:屬海右道。(此段文字多采自《山東肇域志》)嵎夷、東鄙,已見施閏章序注。资料:府僻在东陲,三面距海,利擅鱼盐,且北指旅顺,则扼辽左之噤喉;南出成山,则控江淮之门户,形险未可轻也。范氏曰:自古海道有事,登、莱为必出之途,而密迩辽左,尤为往来津要。三国吴嘉禾初,遣使通公孙渊,还至成山,为魏人所邀杀。宋元嘉九年,朱修之自云中奔和龙,泛海至东莱,初修之守滑台,城陷,为魏所执。梁普通初,高句丽遣使入贡,诏使者江法盛授高丽衣冠剑佩,魏光州兵就海中执之送洛阳。隋开皇十七年,伐高丽,别将周罗自东莱泛海趋平壤时郡境皆属东莱也,遭风,船多飘没,师还。大业七年,下诏讨高丽,敕元弘嗣往东莱海口造船。八年,遣来护儿等分兵自海道趣平壤。九年,复遣护儿出海道伐高丽。唐贞观十八年,伐高丽,遣张亮自莱州泛海趣平壤。二十一年,复伐高丽,命牛进达等乘楼船自莱州泛海而入。明年,复遣薛万彻自莱州泛海击高丽。显庆五年,苏定方自成山济海伐百济。开元二十年,勃海自海道寇登州。宋建隆初,女真自海道趋登州贡马,后马政亦由此通女真。元行海运,道出登、莱。明初遣马云、叶旺等抚定辽东,亦由登、莱渡海驻金州,继亦由此以转输辽、蓟。而辽东隶于山东,亦以登、莱海道也。正德中,禁遏海道,而辽东形援益孤。后尝议由此通运,不果。夫昔人恃此以震叠百夷,后人坐而失之,岂非谋国者之过欤详见前大川大海。又《海防考》:府四面皆海,惟西南一隅接莱州境。国家缘海置防,登、莱二府,指臂相倚。设登州营于北面,则青、莱二卫及滨海之地俱属焉。(《讀史方輿紀要》)
注2:附庸:指附屬于諸侯大國的小國或采衛。《禮記·王制》:“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者,不合于天子,附于诸侯曰附庸。”鄭玄注:“附庸,以國事附于大國,未能以其名通也。”附庸國與采衛無外交、征伐、會盟等權力,如要與天子對話也得由宗主國代傳。 萊國:亦稱萊夷、萊子國,是遠離中原的東方土著古國。立國早于周,在府西南六十里。姜姓,但與齊國姜姓不同族,春秋時為子爵。夷,又稱蠻夷,是中原地區對東方不開化民族的蔑稱。《後漢書·東夷傳》:“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萊:是雜草叢生之意。《禹貢》將此地描繪成“海滨广斥,厥贡盐絺,海物惟错”的大牧場。《左氏春秋》襄公二年:“齊侯伐萊,萊人使正輿子賂夙沙衛以索馬牛,皆百匹,齊師乃還。”襄公六年:“十一月,齊侯滅萊,萊共公浮柔奔棠,十一月丙辰而滅之。遷萊于郳。”萊國被齊國滅亡的準確時間是公元前567年夏歷十二月四日。古萊國君臣統統被遷至千里之外的郳國(即小邾國,今棗莊市山亭區)。  牟國:又稱牟婁,為殷商古國,初國在莒國之北。遺址在今諸城西南。最早見于史冊是在《春秋》魯隱公四年(公元前七一九年):“四年春王二月,莒人伐杞,取牟娄。”牟婁一直被莒國轄治;至魯桓公時遷至泰山郡牟縣(見《漢書·地理志》),遺址在今萊蕪城東10 里,為魯國附庸,《春秋》桓公十五年(公元前六七九年):“邾人、牟人、葛人来朝。三人皆附庸之世子也,而非國君。由于受魯國的騷擾與侵伐,牟國不得不第三次搬遷,這一次是遷到今安丘縣。顧炎武《山東肇域志》:“安丘縣:牟鄉,古根牟國也。”遺址在縣西南十五里。北有故城址。相傳即古牟城。牟國的第四次搬遷當在春秋末期。《山東肇域志》:“壽光縣:牟城,在縣東北二十里。春秋時牟子國。” 牟國第五次搬遷是受齊國所逼,最後定居在福山牟城,即今古現。牟國凡五遷:諸城萊蕪→安丘→壽光→福山。牟國最后立國于今牟平當在齊靈公時,即公元前560年左右。 牟之遷不見傳:意思是牟國的遷移經傳無載。
注3:這里指明洪武九年建府之前,即登州前身東萊郡、膠東國其地域跨度很大,古時疆域已經延伸至瑯邪、東海之地,故有隸徐州之說。膠東國:漢置,治即墨,遺址在今平度城東南25公里。新莽(公元9——24年)移國治郁秩,遺址在今平度城。後漢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并膠東國,入北海國。北海國:漢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分齊郡置北海郡。治營陵,遺址在今昌樂城東南22公里。後漢改北海郡為北海國,移治劇縣,遺址在今壽光城南14公里處。晉復北海郡。
注4:劉宋(420—510):南北朝時南朝劉裕所建,都建康(今南京),所轄北界為黃河以東山東絕大部地區。
注5:武定元年:即公元543年。武定,東魏孝靜帝年號。 jiān: 漢置縣,後漢一度為侯國。高齊天寶七年(公元556年)省入黃縣。遺址在今龍口市黃城西12公里處。 觀陽:漢置縣,遺址在今牟平之半城。晉省觀陽縣,後魏興和間(公元539--542)復置,治漢長廣故城,遺址在今海陽城西北28公里處。隋開皇十六年因之,唐貞觀元年省觀陽入昌陽。 東牟郡:晉置,治東牟,遺址在今福山西北古現鎮,後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移治黃,遺址在今龍口市黃城集。高齊天寶七年(公元556年)廢。唐神龍三年(公元707年)改登州為東牟郡,治蓬萊。遺址即今蓬萊城,尋復稱登州。宋州、郡并稱。金廢東牟郡,單稱登州。 東萊郡、長廣郡、光州已見前注。
注6:即:介詞,“就地”的意思。又即:又就原地(下同)。 牟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所置,治觀陽,遺址在今海陽東村西北28公里。隋大業元年廢。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復置,治牟平。唐貞觀元年廢。
注7:登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治文登,遺址在今文登城。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廢。唐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復置登州,治牟平,遺址在今牟平寧海鎮;唐神龍三年(公元706年,神龍只存二年,云三年有誤。)移治蓬萊,更名東牟郡,尋復曰登州。明升登州為府,民國元年府廢。
注8:清陽:又稱“聲洋”。在寧海州東三十里,唐所置縣。其城對之罘山,臨清陽水。“清陽”即“聲洋”之異文。即此。(見《齊乘》并《山東肇域志》)廓定:當“附郭”或稱“倚郭”之誤。《山東肇域志》云:寧海州:登州府東一百二十里。洪武初,省倚郭牟平縣入州。其時有州無府,州管縣。倚郭:亦即“附郭”,見前注。
注9:道:古代行政區劃名。唐初分全國為十道,其後增至十五道。《新唐書·地理志一》曰:“太宗元年,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十道---”清代,省級無主管專職之道 ,只在省與州府之間設分守道,道設道員。河南道轄現山東省河南省全境,江蘇省北部和安徽省北部。治洛陽
注10:乾元元年為公元758年,其時州治已移至蓬萊。領四縣為:蓬萊、牟平、文登、黃。(見《新唐書·地理志二》)
注11:熙寧:北宋神宗年號。《宋史·志第三十八》:“熙寧七年,分為東、西兩路:以青淄濰萊登密沂徐州、淮陽軍為東路;鄆兗齊濮曹濟單州、南京為西路。
注12:天會(公元1123—1135),金太宗年號。其時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間。金太宗時,隨着南侵深入,在已得的地域部分實行軍政合一的體制,寧海軍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誕生的。
13路:宋、元時行政區域名稱。宋時的路相當明、清的省;元時的路相當明清的府。益都路,元置。轄東至登州、西至蒙陰、北至高青,南至今棗莊市。治益都。中統:元世祖忽必烈年號,中統元年為公元1260年。中統只存四年,或為中統四年為是。《府志》此處說法有誤。中統之後為“至元”,
14般陽以處般水之陽而得名。屬濟南郡。地在今淄博市淄川區。
15行省制度源于魏晉時的行台,是中央政權處理軍國大事的臨時派出機構。到元世祖忽必烈後期變為常設地方大行政區。雖然如此,但也還具有中央派出如中書省分支機構性質。這就使行省具有中央與地方二元化特點。

蓬萊縣 附郭
春秋時為萊子國地 為黃縣地,屬齊郡。 為黃縣、牟平縣地,屬東萊郡。武帝築蓬萊城於此。 東漢 因之。 屬東萊國。南北朝 劉宋屬東萊郡,元魏屬東牟郡,俱為黃、牟平二縣地。北齊天保七年,移牟平縣於黃縣東北七十三里馬嶺山南,在今城東南六十里。屬長廣郡,後屬東萊郡。 因之。 武德四年置牟州,治牟平縣。貞觀元年,廢牟平入黃縣。八年始於此置蓬萊鎮。神龍三年徙登州,治於鎮南一里,升鎮為蓬萊縣,即今縣治。省黃縣入之。天寶元年,改登州為東牟郡,仍治於此。 因之。金、元 皆因之。 省入登州屬萊州府,九年升登州為府,仍置縣。附郭。國朝 因之。編戶六十六里。16
        16蓬萊:漢蓬萊城,今城北一里。《通典》:“漢武帝於此望海中蓬萊山。因築城,以為名。”(《齊乘》、《郡縣釋名》同) “北齊天保七年,移牟平縣於黃縣東北七十三里馬嶺山南,在今城東南六十里。”語出《太平寰宇記》。今按:據清葉佩甫考,高齊時牟平縣治即今蓬萊市潮水鎮之費县村。清時俗作“廢現”、“惟賢”。 亦即漢武帝封齊孝王子渫為牟平侯治地。馬嶺山,即蓬萊東南之馬鞍山。唐武德四年(公元622年)牟平縣治,移至今蓬萊城,五年後廢,入黃縣。貞觀八年(公元635年)建蓬萊鎮。神龍二年,(神龍只存二年,即公元706年)由州治在寧海鎮的登州移于蓬萊鎮,同時升蓬萊鎮為蓬萊縣。

黃縣
春秋齊桓公徙封黃、惤二國於此,後為萊子國地。 置黃縣,屬齊郡。《史記》秦北伐,使天下飛芻輓粟起于黃、腄。乾隆《府廳州縣志》謂秦所置縣是也。 為黃縣,又置惤、徐鄕二縣,屬東萊郡,郡治於黃。東漢 省徐鄉入黃,以惤為侯國,仍屬東萊郡。 改郡為國,徙治於掖,黃、惤仍屬之。 南北朝 劉宋因之。元魏屬東牟郡,郡治於今縣東南中郎城,并徙縣治入之。北齊省惤入黃。廢東牟郡,入長廣郡,治於中郎城。後郡廢,仍屬東萊郡。 開皇十六年,置牟州於中郎城,以黃縣屬之。大業二年州廢,仍屬東萊郡。 屬牟州。神龍三年省黃入蓬萊,屬登州。先天元年,析蓬萊之黃冠村,別置黃縣,仍屬登州,即今治。 因之。 析縣西南境入招遠。 元、明 皆因之。國朝 因之,編戶五十里。1
17:黃縣,府西南六十里。《史記》《正義》引《括地志》云:“黃縣故城在萊州黃縣東南二十五里,古萊子國也。今按:《春秋》與《左氏春秋》出現“黃”有三地,一為隱公年“敗宋于黃”之“黃”,此“黃”當為宋邑,即陳留外黃;又桓公八年“楚子合诸侯于沈鹿,黄、随不会”之“黃”,此“黃”實江西(弋陽)之;又桓公十七年 “公會齊侯、紀侯盟于黃”之“黃”,依楊伯峻說,當在今淄川西北。“《春秋》齊桓公徙封黃、惤二國於此。”未知所出。 飛芻輓粟:《史記》作“蜚芻輓粟”,“蜚”通“飛”。語出《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第五十二》,為主父偃諫漢武帝伐匈奴中的話:“使天下蜚芻輓粟,起於黃、腄、琅邪負海之郡,轉輸北河。”意思是:讓渤海南面的黃、腄、瑯邪等郡縣,速速將糧草轉運到河套一帶。蜚芻輓粟:迅速運輸糧草。蜚:古代良馬蜚鴻的省稱。芻:畜草。負海:即在海的南面。
惤:漢置縣。惤縣故城在縣西南二十五里。《後漢志》:“惤縣侯國。”劉昭注:《三齊記》曰:南有蹲犬山。 徐鄉縣:漢建始元年(西元前32年)置縣.漢成帝封膠東康王子炔為徐鄉侯。後漢建武六年(西元30年)省入黃縣。故城在縣西北十里
後魏東牟郡治在漢縣東一百步,本是中郎城,其後黃縣縣治亦遷于此。中郎城為石勒遣中郎將石同所築,故名。唐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分蓬萊另建黃縣,縣治原為黃冠村,即後來之黃縣城。清葉佩甫《續山東考古錄》云:“今城北外有古城址,或即黃冠村。” 
福山縣
春秋時為牟子國地。 置腄縣,屬齊郡。 為腄縣,又置牟平縣、育黎縣,并屬東萊郡。 東漢 省腄、育黎縣入牟平縣。 省牟平,後復置屬東萊國。 南北朝 劉宋屬東萊郡,元魏屬東牟郡,俱為牟平縣地。北齊徙牟平縣於馬嶺山南,析為文登縣地,屬東萊郡。 因之。 武德四年置清陽縣,即今縣治,貞觀元年省入文登,而置雨水鎮於此。為黃縣地。神龍三年為蓬萊地,屬登州東牟郡。 因之。 天會中偽齊劉豫以鎮西北小山稱為福地,遂即鎮置福山縣,屬登州。 元、明 皆因之。 國朝 因之,編戶二十九里。18

18福山縣,府東南一百四十里,秦為腄縣治。漢為腄、牟平縣地。後漢至隋為屬牟平縣地。唐為清陽縣治。唐貞觀元年稱兩水鎮,先後為牟平、蓬萊、文登縣地。金天會九年(1131年)偽齊劉豫析蓬萊、牟平兩地置福山縣。明郭子章《郡縣釋名》云:“福山在福山縣北五里,在登州兩水鎮。劉豫以此地有福,取以縣名。” 《史記·秦始皇本紀》:二十八年:“於是乃並勃海以東,過黃、腄,窮成山,登之罘,立石頌秦德焉而去。”《正義》:“腄,字或作‘陲’。”《十三州志》:“牟平縣,古腄縣也。”腄,秦置縣,漢封呂嘉為腄縣侯。後漢省入牟平縣。腄故城在今福山鎮。漢時牟平縣故城在福山西北三十,清時古縣社(俗稱古現)。《續山東考古錄》云:牟平“在蓬萊縣東南百三十里,而古縣社縣西北三十里,即漢牟平城無疑。” 育黎縣:漢置,《太平寰宇記》云:“文登縣育黎,漢縣。後漢省併牟平。蓋在今郡東南一百二十里[氵厥]
港水側。即在腄西北十里許(依《續山東考古錄》說)。牟平縣,東漢置縣,處牟山之陽,地勢平坦,故名(牟山,今稱磁山,原為蓬萊與福山的界山)。故城即後世古現。高齊天寶七年(公元556年)移治于馬嶺山南,即今蓬萊市潮水镇之境內费县。唐武德四年為牟州治。清陽縣: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析文登縣置清陽縣,治漢腄縣故城,屬登州。

棲霞縣
春秋時為牟子國地。 為齊郡地。 為腄縣地,屬東萊郡。東漢 省入黃縣,析為牟平地。 因之,屬東萊國。 南北朝 劉宋屬東萊郡,元魏屬東牟郡,北齊屬東萊郡,俱為牟平地。 因之,析為觀陽地。 為蓬萊、昌陽二縣地,置陽疃鎮於此,屬登州東牟郡。 因之。 天會中偽齊劉豫始即鎮置棲霞縣,屬登州。 元、明 皆因之。 國朝 因之,編戶四十六里。19
19棲霞縣,府東南一百五十里。今按:春秋前屬萊國,末期屬牟子國。棲霞縣:秦漢為腄地,後漢、魏、晉、劉宋、後魏、高齊、周牟平縣地,隋牟平縣、觀陽縣地,唐為蓬萊、昌陽二縣地,宋為蓬萊、萊陽二縣地。金天會九年(公元1131年)偽齊劉豫析蓬萊之楊疃及萊陽地置棲霞,治楊疃(今棲韋城),屬登州。因“環縣皆山,每天曉,輒有丹霞流宕”故而得名。元屬登州,明清屬登州府。觀陽縣:漢置縣,今牟平之半城。晉省觀陽縣,後魏興和間復置,治漢長廣故城(即今海陽城西北28公里,昌水河畔)。宇文周大成元年(公元579年)廢。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唐貞觀元年(公元627年)省入昌陽縣。 昌陽縣:漢置縣。城在今文登米山鄉。晉初省入長廣縣,尋又復置,遺址在今萊陽城東11公里處,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城圮于水,遷今之萊陽城。後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莊宗避祖“國昌”諱,更昌陽縣為萊陽縣。因城在萊山(今稱旌旗山),故名。

招遠縣
春秋時為萊子國地。 為齊郡地。 為曲成、惤縣地,屬東萊郡。 東漢 為曲成侯國及惤縣地,屬東萊郡。 因之,屬東萊國。 南北朝 劉宋因之,屬東萊郡。元魏析其地置東曲成縣,北齊省曲成入掖縣,析為黃縣地,屬東萊郡。 因之。 武德四年復置曲成縣,六年省入掖縣,置羅峰鎮於此,屬萊州。 因之。 天會中偽齊劉豫始即鎮置招遠縣,屬萊州。 因之。 洪武九改屬登州府。 國朝 因之,編戶四十八里。20
20招遠縣,府南一百五十里。明郭子章《郡縣釋名》:“金始置招遠縣,招徠遠人之義也。”本掖县地。唐为掖县之罗峰镇。宋因之。金天会中,刘豫置招远县,属莱州。明洪武九年,改今属。曲城:漢置曲成侯國。後國除為曲成縣(晉稱曲城縣,其故城在掖縣與縣接界處,東去縣五十里)。後魏析其東部置東曲城縣,治即故光州城。改曲城為西曲城縣。高齊天寶七年(公元556年)除,入掖縣。遺址在今萊州城北10公里處。唐武德四年析掖縣復置曲城縣,治漢曲成故城。

萊陽縣
春秋時為萊子國地。 為齊郡地。 置昌陽縣,以在昌水之陽,故名。又置挺、盧鄉、觀陽、鄒盧四縣,并屬東萊郡、膠東國;置長廣縣,屬瑯邪郡。 東漢 因之。觀陽屬北海國。建安間,又於長廣置長廣郡,以挺縣屬之。 省昌陽入長廣縣。元康八年,於故城西七十里復析置昌陽縣,屬長廣郡,即今縣治。 南北朝 劉宋因之。元魏移長廣郡於膠東城。北齊天保七年移長廣郡於黃縣中郎城,又移長廣縣於膠東城。省盧鄉、挺二縣入昌陽,屬東萊郡。 開皇初屬萊州。十六年復置盧鄉縣。大業初,移昌陽縣於舊縣東南二十三里,屬東萊郡。 貞觀元年省盧鄉入昌陽。永徽間城圮於水,仍移今治,屬萊州。至五代唐莊宗避國諱,始改名萊陽。 因之。金、元 皆因之。 洪武九年改屬登州府。 國朝 因之,編戶一百一十里。21


21萊陽縣,府南二百五十里。明郭子章《郡縣釋名》:“本漢東萊郡之昌陽地。唐改為萊陽縣,東萊、昌陽合而為名也。”洪武九年,自萊州府改屬。東五十里有豯養澤。《周禮職方氏》:幽州,其澤藪曰豯養。顏師古《漢書》注曰:在長廣。南七里有挺城,漢縣,萊陽八景之“挺城牧笛”指此(《通典》謂在昌陽西北。據晉縣言之)。十里有觀陽城,漢縣(《魏志》觀陽有淳于城,在縣東南三十五里,清淳于社是也)。東五十里有長廣城,漢縣。東南二十餘里有昌陽城,漢成帝封泗水戾王子霸為昌陽侯。 盧鄉縣:漢置,曾為盧鄉侯國。遺址在平度城西北25公里處。高齊天寶七年(公元556年)省盧鄉縣入長廣縣。隋開皇十六年復置。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省盧饗縣入膠水縣。 鄒盧縣:漢置,遺址在今萊西城東北8公里。高齊天寶七年(公元556年)省鄒盧入長廣縣。 元康:當為晉惠帝年號。元康八年為公元299年。 《讀史方輿紀要》云:萊陽縣,漢昌陽縣地,屬東萊郡。後漢因之。晉初廢。元康八年,複置,屬長廣郡。劉宋及後魏因之。高齊郡廢,縣屬東萊郡。隋屬萊州。唐因之。五代唐諱昌,改曰萊陽縣,仍屬萊州。明洪武九年改今屬。
昌陽故城縣東七十,漢置縣於此。成帝封泗水戾王子霸為侯邑。晉廢,尋複置,在今縣東南二十三。隋大業中,修築城垣,仍屬東萊郡。唐永徽中,城為水所圮,因移縣於今治。 觀陽城,在縣東七十。漢縣屬膠東國。後漢屬北海國。建武中,封賈複為食邑。晉省。後魏興和中複置,屬東牟郡。後周縣廢。隋開皇十六年複置,並置牟州治焉。大業初州廢,縣屬東萊郡。唐武德四年,縣屬登州。六年,複屬牟州。貞觀中,牟州及觀陽縣俱廢。《寰宇記》:觀陽在縣南十裏,以在觀水之陽而名。挺城,在縣南七。漢置挺縣,屬膠東國。後漢屬北海國。晉屬長廣郡。劉宋及後魏因之。後齊縣廢。 長廣城,在縣西五十。漢縣,屬琅邪郡。後漢屬東萊郡。晉屬長廣郡。惠帝末,弦令劉伯根作亂,東萊王彌從之,伯根敗,彌亡入長廣山中為群盜。劉宋及後魏仍曰長廣縣,屬長廣郡。北齊縣省。又有古城,在縣西南四十里,相傳齊侯滅萊時築,遺址尚存。

寧海州
春秋時為牟子國地。 為腄縣地,置東牟縣,即今州治,屬東萊郡。 東漢 因之。為牟平侯國,屬東萊郡。 省東牟入牟平,屬東萊國。 南北朝 劉宋屬東萊郡,元魏屬東牟郡:俱為牟平縣地。北齊為文登縣地,屬長廣郡,後屬東萊郡。 初屬牟州,後地屬東萊郡。 初屬牟州。貞觀元年省入文登,屬萊州。麟德二年,析文登地於東牟故城,置牟平縣,屬萊州。如意元年,又於縣治置登州。神龍三年徙州治於蓬萊,以牟平屬之。 因之。 初為寧海軍。大定二十二年升為州,領牟平、文登二縣,治牟平。 因之。初屬益都路,至元九年直隸省部。 洪武元年,省牟平入之,仍領文登,屬萊州府,九年改屬登州府。 國朝 因之,編戶八十里。22
22寧海州,府東一百二十里。明郭子章《郡縣釋名》:“本漢東牟縣,唐復置牟平縣。金劉豫於牟平縣置寧海軍,為州。”洪武初,省倚郭牟平縣入州。洪武九年又設寧海衛於州城內。清順治十六年并衛入州,自萊州府改屬。西北八十里有育犁城,漢縣。東十里有齊康公城。《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太公(田和)乃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即此城。三十里有清陽城,唐縣。東牟縣:漢置縣,後漢為東牟侯國。遺址在在牟平寧海鎮。晉省東牟,入牟平縣。東萊郡:漢置,治掖,即今萊州市治。後漢遷黃,治黃城集。三國魏復治掖。劉宋移治曲城,即今招遠城西22公里西曲。後魏復治掖,并置光州,郡、州同治。隋廢郡,改光州為萊州。尋改萊州為東萊郡。此後反復多次。 東牟郡:晉置。治所在今福山城西北15公里之古現。後魏武定元年(公元543年)移治於黃,治所在今黃城集。高齊天寶七年除。唐神龍三年(公元707年)改登州為東牟郡,治蓬萊(即今登州鎮)。尋又復稱登州。宋州、郡同稱:曰登州、曰東牟郡。金時,只單稱登州。 牟州: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治觀陽,在今海陽東村鎮西北28公里處。隋大業元年除。唐武德四年復置,治牟平,即今蓬萊市境內。唐貞觀六年除。 注者按:如意元年692年。神龙三年(只二年)706年。 《讀史方輿紀要漢置東牟縣,屬東萊郡呂後封齊悼惠王子興居為侯邑。後漢仍屬東萊郡。晉廢,尋移牟平縣治此。宋因之。魏置東牟郡。齊廢郡。隋屬東萊郡。唐初,為牟州治。貞觀初,州廢,縣亦併入文登縣。麟德初,複析置牟平縣。如意初,置登州於此,尋改為屬縣。宋因之。金為海軍治,後為州治。明初省。
清陽廢縣,在州東三十。唐武德六年,置清陽及廓定二縣,屬登州。時州治文登也。貞觀初,州及二縣俱廢。《齊乘》:唐置清陽縣,其城對之罘山,臨清陽水。清陽,即《漢志》所云聲洋水出之罘者也。《城塚記》:州東十里有齊康公城。《史記·田齊世家》:田和遷康公於海上,食一城,以奉其先祀,即此城矣。育犁城,在州西北八十。漢縣,屬東萊郡,後漢省。《寰宇記》雲:城在牟平東南百二十


文登縣
春秋時屬萊子國地。 為腄縣地,屬齊郡。 為昌陽、東牟二縣地。又置不夜縣。并屬東萊郡。 東漢 為東牟侯國,屬東萊郡。 省東牟,入牟平,屬東萊國。 南北朝 劉宋為昌陽、牟平二縣地。元魏為觀陽、牟平二縣地。北齊屬長廣郡。天統四年析牟平、觀陽置文登縣,屬東萊郡。 因之。 武德四年,置登州於此。六年析文登置清陽、廓定二縣。貞觀元年州廢,省二縣入文登。改屬萊州。麟德二年析置牟平縣。如意元年仍改屬登州。按:北齊析觀陽、牟平置文登縣,其時東併不夜,西跨腄城,疆域甚廣,而諸書未言其城所在。《續山東考古錄》謂即今縣治,似尚不合。按其地勢,竊意當在今寧海之西南、海陽之西北。《寰宇記》所謂昌陽故城在文登西南三十里是也。至唐麟德二年析置牟平,疑即此時移而之東,始立今治耳。備考。 因之。 屬寧海州。 因之。 初因之。洪武九年改屬登州府。 國朝 因之。編戶五十里。22
22文登縣:明郭子章《郡縣釋名》:“文登山在文登縣東二里,世傳秦始皇東巡召集文士登此山論功德,故名。”“北齊始置文登縣,取山為名”。州(指宁海州)東南一百二十里。西南四十里有昌山,昌水出焉。東北一百五十里有成山。《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過黃、腄。窮成山,三十七年,自瑯邪北至榮成山(王充《論衡》作勞成山)。《封禪書》:八神,七曰日主,祠成山(《漢書》作盛山)。成山斗入海(韋昭曰:斗,絕曲入海也)。最居齊東北,以迎日出云。《漢書》:武帝太始三年,禮日成山。《吳志》:嘉禾元年,遣將軍周賀、校尉裴潛乘海之遼東。魏將田豫要擊,斬賀於成山。《齊乘》曰:山斗入海,旁多椒島,海艘經此,失風多覆。西北十里有東牟城,漢縣;高后封齊悼惠王子興居為東牟侯。西七十里有腄城,漢縣;高后封呂通為腄侯。《地理志》:腄有之罘山祠;《齊乘》:在寧海州東三十里。唐清陽縣,其城對之罘山。東北八十里有不夜城,漢縣。北九十里有衛海衛。 清陽(顧炎武云:“清陽”即“聲洋”之異文):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析文登縣置清陽,治腄縣故城,屬登州(其時州治文登)。唐貞元年 省入文登縣。 廓定縣: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析文登置郭定縣,治今海陽縣北31 公里處郭城,屬登州(其時州治文登)。貞觀元年省廓定入文登縣。 不夜城,在縣東北八十。相傳古萊子所築也。漢置縣於此。王莽曰夙夜,其夙夜連率韓博獻奇士巨無霸者也。後省。又東牟城,《寰宇記》云:在縣西北十里,漢縣蓋治此,似誤。 垂城,在縣西七十。秦置縣。《史記》:秦始皇二十八年,行郡縣,乃並勃海以東,過黃、垂、窮成山。垂即垂縣矣。漢亦曰垂縣,屬東萊郡,呂后封呂通為侯邑。宣帝神爵初,從方士言,祠之罘於垂,祠成山於不夜,是也。後漢縣省。垂,讀若睡。

榮成縣
春秋時為萊子國地。 為腄縣地,屬齊郡。 為不夜縣,屬東萊郡。 東漢 省不夜入昌陽,為東牟侯國,屬東萊郡。 為昌陽縣地,屬東萊國。 南北朝 劉宋為牟平、昌陽二縣地,屬東萊郡。元魏牟平、觀陽二縣地,屬東牟郡。北齊為文登縣地,屬東萊郡。 因之。 為文登縣地,屬登州東牟郡。 因之。 為文登縣地,屬寧海州。 因之。 置成山衛於此,屬登州。 國朝 因之,雍正十三年裁衛,析文登,即衛城置榮成縣。以成山一名榮成山,故名。編戶十九里。23)
23:榮成,位於文登縣東一百二十里。漢不夜城地。北齊置文登縣,屬東萊郡。顏師古《漢書》注引《齊地記》:“古有日夜出,見於東萊,故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為名。”遺址在今榮成崖頭鎮東北19公里。後漢省不夜縣入昌陽縣。 明洪武三十一年分置成山衛屬登州府。雍正十二年裁衛,并於衛城置今縣。
海陽縣
春秋時為萊子國地。 為齊郡地。 為觀陽縣地,屬膠東國。 東漢 因之。屬北海國。 省觀陽為挺縣、長廣縣地,屬長廣郡。 南北朝 劉宋因之。屬東萊郡。元魏興和間復置觀陽,屬東牟郡。北齊屬東萊郡。北周省入昌陽。 開皇十六年置觀陽縣,屬牟州。後州廢,仍屬東萊郡。 武德四年屬登州,為文登縣地。六年屬牟州國。貞觀元年省入昌陽,為昌陽、牟平二縣地。 宋、金、元 皆因之。 置大嵩衛於此,屬登州。 國朝 因之。雍正十三年裁衛,析萊陽、寧海,即衛城置海陽縣。以其地在海之陽,故名。編戶三十一里。24
24秦為腄縣地。漢為長廣、昌陽縣地。隋為觀陽、昌陽、文登縣地。唐為昌陽、牟平縣地。宋為牟平、萊陽縣地。明屬寧海州、萊陽縣地。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置大嵩衛,治鳳城(今海陽東南10 公里鳳城),并設海陽所。領中、前、後三千戶所,在萊陽東南一百三十里。城周八里。清順治十二年省海陽所入衛,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升衛為縣。治大嵩衛城,屬登州府。
沿革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9 02:17 , Processed in 0.108429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