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946|回复: 0

杨一清的起起落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4 12:24: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晚清小说中,《七剑十三侠》是十分重要的一部。虽然中国侠义小说源远流长,但《七剑十三侠》的出现,开了武侠小说的先河,对民国初年武侠小说的创作颇有影响,并逐渐形成了以《蜀山剑侠传》为代表的文学新流派。
  这部小说题“姑苏桃花馆唐芸洲编次”,共分三集,每集六卷六十回。其中二集主要讲述了杨一清西征讨平安化王朱寘鐇的事迹。安化王朱寘鐇发动叛乱后,明武宗命右都御史杨一清前往甘肃征讨,宦官张永任监军。杨一清分兵往救宁远、西和、安化。朱寘鐇攻取各府州县,但安化游击仇铖并未随征。仇铖本无心背叛朝廷,“以迫于势,不得已,故暂随之”。杨一清于是命令徐庆前往安庆,与仇铖相约共同平叛。朱寘鐇被杨一清杀得大败,逃往兰州。不料杨一清误中奸计,兵马被困于兰州城内。此时仇铖亲提精兵三万,投入朱寘鐇营中,乘隙将朱寘鐇一举擒获。杨一清将朱寘鐇打入囚车解往京师,仍由仇铖镇守安化,班师得胜而还。
  杨一清征讨安化王朱寘鐇之事,虽然正史中有载,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基本都出于虚构。据《明史·杨一清传》,“安化王寘鐇反。诏起一清总制军务,与总兵官神英西讨,中官张永监其军。未至,一清故部将仇铖已捕执之。”可见杨一清西征至甘肃时,叛乱已经平息。小说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都是出于小说家的杜撰。不过小说中称朱寘鐇被仇铖所擒,倒还是于史有据的。
  武宗日渐宠幸江彬、钱宁等人,杨一清“上疏奏陈时政,讥切钱宁、江彬近幸等人。钱宁、江彬切齿痛恨”,于是使人散布流言,称杨一清妄议国政,跋扈朝廷,奴隶廷臣,交通外党。杨一清为了避祸,决定“乞休归田”。武宗允奏,“着户部拨给养赡田百亩,以供晚年”。杨一清于是率领妻子出京,到北通州雇换民船,沿途水陆并进,直往镇江原籍而去:
  不一日到了镇江,自有许多亲戚故旧前来迎接。杨丞相进了府第,布置了好两日,又至各处往拜了一回,然后与夫人公子安居乐业,在镇江府第安享清福,终日咏诗饮酒,种竹栽花。或遇美景良辰,便邀约几个至好朋友,饱览金焦山色,及时行乐,好不逍遥。……直至宸濠举兵谋叛,武宗御驾亲征之后,正德十五年闰八月武宗巡幸南京,避雨瓜洲,顺道镇江,幸杨一清私第,那时杨丞相尚精神矍铄。
  《七剑十三侠》中有关杨一清平叛的故事,至此而止。读者很容易根据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以为杨一清从此便赋闲在家,终老天年。其实这并不是杨一清第一次致仕返乡,也不是最后一次落职闲居。纵观杨一清一生,有过三次起起落落,这是其中的第二次。此前明孝宗弘治十五年(1502),杨一清因为不愿攀附宦官刘瑾,被刘瑾诬陷侵吞军饷,而遭致囹圄之灾。被李东阳等营救出狱后,杨一清致仕归京口闲住。不过这个擅权乱政的宦官刘瑾,最后被杨一清设计铲除了。杨一清在征讨安化王朱寘鐇时,利用监军张永和刘瑾的矛盾,让张永向武宗揭露刘瑾罪状。明墨憨斋新编《三教偶拈》收有小说《皇明大儒王阳明先生出身靖乱录》,里面讲述了杨一清铲除刘瑾的经过:
  一清……阴劝张永以瑾恶密奏,永从之。武宗皇帝听张永之言,族瑾家,并诛其党张文冕等。凡因瑾得官者,尽皆罢斥,召复直谏诸臣。
  清代小说《枕上晨钟》亦提及此事,这可谓是杨一清政治生涯中的闪光点之一。明武宗正德年间杨一清避祸归田后,直至明世宗嘉靖年间才再次起复,但后来又被张熜构陷,再度落职闲居京口家中。经此三起三落,嘉靖九年(1530)杨一清病故于京口,年七十七岁。
  《七剑十三侠》中称杨一清原籍镇江,这其实是个误解。杨一清原籍云南安宁,他幼年随父居岳阳,因父亲死后葬于丹徒,他才落籍定居于丹徒。镇江虽然不是杨一清的原籍,但却和杨一清最是有缘。杨一清致侄还乡后,曾在丁卯桥修建宅园,名“石淙精舍”。杨一清死后亦葬于镇江,其墓位于今润州区卢湾村。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4 09:43 , Processed in 0.070063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