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901|回复: 0

[点校] 标点孙氏重刊宋本说文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5 13:34: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孫氏重刊宋本說文序
唐虞三代五經文字【一】于暴秦而存于說文說文不作幾於不知六六義不通唐虞三代古文不可五經不得其本解說文未作已前西漢諸儒得壁中古文不能讀謂之逸十六篇禮記七十子之徒所作其釋孔悝鼎銘「興舊耆欲」及「對揚以辟之勤大命」或多不詞此其證也許叔重不妄作其九千三百五十三字即史籀大九千字文合以古籀既並倉頡博學凡將急就以成書又以壁經鼎彝文字為之左證得重文一千一百六十三字古文籀文者明本字文者本字即籀古文如古文為一為二為三【二】必先有一字二字知本字即古文而世人以說文為大小非也倉頡之始作先有文而後有字六書象形指事多為文會意諧聲多為字轉注假借文字兼之象形如人為大烏為於為□【三】之屬有側視形、正視形;牛羊犬豕萬【四】兕之屬,有面視形、後視旁視形;如龍之類,從肉指事,以童省諧聲,有形兼事又兼聲,不一而足。諧聲有省聲轉聲,社土聲,杏從可省聲之屬,皆轉聲也。指事刖;於會意者,會,合也,二字相合為會意,故反正為乏,為指事,止戈為武,皿蟲為蠱,為會意也。轉注最廣,建類一首,如禎祥祉福祐,同在示部也。同意相受,如禎,祥也;祥,祉福也;福,祐也。同義轉注,以明之,推廣之,如爾雅·釋詁「肇祖元胎,始也。」始為建類一首,肇祖元胎為同意相受。後人泥考老二字有左右注之說,是不求之注義而求其字形,謬矣。說文作後,同時鄭康成注經,晉灼注史,已多引據其文。三國時嚴畯,六朝江式諸人多為其學。呂忱字林顧野王玉篇亦本此書,增廣文字。至唐李陽兵書,手為寫定,然不能墨守,或改其筆蹟。戴侗六書故,引唐本是也。南唐徐鉉及弟,增修其文,各執一見,系傳,世無善本,而諧聲讀若之字多於鉉本,鉉不知轉聲即加刪落,又增新附及新修十九文,用俗字作篆,然唐人引說文有在新附者,豈有所本與?又有五音韻譜,依李舟切韻,改亂次第,不復分別新附,僅有明刻舊本。漢人之書多散佚,獨說文有完帙,蓋以歷代刻印得存,而傳寫脫誤亦所不免,大氐一曰已下:義多假借,後人去之;如祖本始廟,又為祈請道神,見初學記嵇含祖道賦序;渾本混流,又為測儀器也,見太平禦覽;日本太陽之精,又君象也,見事類賦注;苛本小草,又曰尤劇也,見一切經音義;戲本偏軍,又曰相弄也,見太平禦覽,此類甚多,姑舉一二。或節省其文如稷,田正也,自商已來,周棄主之,見大觀本草【五】唐本;橘碧樹而冬生,見韻會;毋,古人言毋猶今人言莫,見尚書 禮記疏;山,凡天下名山,出銅之山四百六十七,出鐵之山三千六百有九,見爾雅釋文;□【六】,一名江豚,多膏少肉,見晉書音義;兕,皮堅厚,可以為鎧,嶓塚【】之山,其獸多兕,見藝文類聚或失其要義如月食則望,日食則朔,見史記正義,當在有字下;藉【八】,古者天子躬耕使民如借,見初學記;無底曰囊有底曰槖釋文大曰潢小曰洿天生曰鹵人生曰鹽一切經音義所以質地所以告天周禮釋文瓦器受六合史記索隱或引字移易;御覽寶也」,乃珍字廣韻睽耳不相聽也」,乃睽目不相聽也初學記陂也」,即陂下一曰沱也一切經音義蜀布也」,乃□【九】或妄改其文;坏,丘一成也水經注太平御覽今依偽孔傳改作再成兆域也大也爾雅釋文今菿作□【十】,墓作邱也裹如裘也爾雅釋文今作表如裹也六足二敖【十一】荀子楊倞足當為跪言足之屈折處」,今改八足二敖俱由增修者不通古義賴有唐人北宋書傳引據可以是正文字宋本亦有偽【十二】然長於今世所刊毛本者甚多如中而也而為誤字然知而是內之偽今改作和也便失其意周書不能誠於小民」,今依作丕丕俱語助詞揉箭箝也今本箝作箱;□【十三】,□【十四】裂也今本作祭喘也今本作端以秋華今本作似秋華攘也扶左也今本作讓作佐腹張今本作脹或違說文本義或無其字毛晉初印本亦依宋大字本翻刊後以傳刓補反多紕繆朱學士視學安徽閔文人不能識字因刊舊本說文廣布江左右其學由是大行按其本亦同毛氏近有刻小字宋本者改大其字又依毛本校定無復舊觀吾友錢明經姚修撰文田嚴孝廉可均鈕居士樹玉及予手校本皆檢録書傳所引說文異字異義參考本文嚴孝廉說文校議引證最備今刊宋本依其舊式即有偽字不敢妄改庶存闕疑之意古人云「誤書思之更是一適思其致誤之由有足正古本者」。舊本即附孫愐音切雖不合漢人聲讀傳之既久亦姑仍之以傳注所引文字異同刖為條記附書而行又屬顧文學廣圻手摹辨白然否校勘付梓其有遺漏舛錯俟海內知音正定之今世多深于說文之學者蒙以為漢人完帙僅存此書次第尚可循求倘加校訂不合亂其舊次增加俗字唐人引據多誤以字林說文張參【十五】唐元度【十六】不通六書所引不為典要並不宜取以更改正文後有同志或鑒於斯嘉慶十四年太歲己巳陽湖孫星衍

【一】原文該字有形旁火。
【二】原文一、二、三字均為文,無法輸入,只能以楷體代替。
【三】古文龜。
【四】原文該字上部為兩口。
【五】本書的藍本是宋代唐慎微著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大觀二年,艾晟陳承重廣補注神農本草並圖經別說,輯入書中,改名為大觀經史證類備急本草,簡稱大觀本草
【六】說文從魚匊聲。
【七】第十版新華字典嶓塚,古山名,在今甘肅省成縣東北。
【八】原文無草字頭。
【九】說文從糸彗聲。
【十】說文從艸致聲。
【十一】原文該字敖下有形旁骨。
【十二】原文該字形旁為言其後出現偽字皆同此種寫法不再注明。
【十三】說文從巾匕聲。
【十四】說文從巾祭聲。
【十五】唐代宗時人被授國子司業撰有五經文字百度百科大曆十年六月張參奉詔校勘五經文字並且書於太學屋壁隨後又收集疑文互體根據漢熹平石經和說文解字字林經典釋文等書收經傳文字3235依據偏旁部首排列160分為3所收文字除見於春秋五經的以外也兼收論語爾雅中的字每字加注讀音而以注反切為主兼注直音所注反切多與字林音相合經書文字的楷書寫法自有五經文字以後才有了一定的準繩所以這本書對漢字的規範化起了極大的作用。
【十六】唐開成年間人,撰有新加九經字樣全唐文載其九經字樣序表大曆中,司業張參掇眾字之謬,著為定體,號曰五經文字。專典學者,實有賴焉。臣今參詳,頗有條貫。傳寫歲久,或失舊規。今刪補冗漏,一以正之。又於五經文字本部之中,采其疑誤舊未載者,撰成新加九經字樣一卷,凡七十六部四百二十一文。
【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8 19:22 , Processed in 0.08318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