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064|回复: 2

《秦风•无衣》与《左传》及《吴越春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1 08: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秦風·無衣》與《左傳》及《吳越春秋》


《毛序》:“《無衣》,刺用兵也。秦人刺其君好攻戰,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焉。”


《無衣》之詩曰:

豈曰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我戈矛與子同豈曰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我矛戟與子豈曰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我甲兵與子三章章五句





          《左傳·定公四年》:初,伍員與申包胥友。其亡也,謂申包胥曰:我必復楚國。申包胥曰:勉之!子能復之,我必能興之。及昭王在隨,申包胥如秦乞師,曰:吳為封豕、長蛇,以薦食上國,虐始於楚。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曰:夷德無厭,若鄰於君,疆埸之患也。逮吳之未定,君其取分焉。若楚之遂亡,君之土也。若以君靈撫之,世以事君。秦伯使辭焉,曰:寡人聞命矣。子姑就館,將圖而告。對曰:寡君越在草莽,未獲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杜預注:《詩·秦風》。取其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與子偕作,與子偕行。《正義》曰:《無衣》,刺用兵也。秦人剌其君好攻戰,亟用兵,而不與民同欲焉。其《詩》云: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鄭注云:此責康公之言也。君豈嘗曰女無衣,我與女同袍乎?言不與民同欲也。下《注》云:君不與我同欲,而於王興師,則云脩我戈矛,與子同仇,往伐之。剌其好攻戰。又云: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脩我矛戟,與子偕作。又云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脩我甲兵,與子偕行九頓首而坐。《無衣》三章,章三頓首。秦師乃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1-21 08: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吳越春秋闔閭內傳第四·闔閭九年》『(伍子胥)求昭王所在日急。申包胥亡在山中,聞之,乃使人謂子胥曰:“子之報讎,其以甚乎?子,故平王之臣,北面事之。今於僇屍之辱,豈道之極乎?”子胥曰:“為我謝申包胥,曰:日暮路遠,倒行而逆施之於道也。”申包胥知不可,乃之於秦,求救楚。晝馳夜趨,足踵蹠劈,裂裳裹膝,鶴倚哭於秦庭,七日七夜,口不絕聲。秦桓公(哀公)素沉湎,不恤國事。申包胥哭已,歌曰:“吳為無道,封豕長蛇,以食上國,欲有天下,政從楚起。寡君出在草澤,使來告急。”如此七日。桓公(哀公)大驚:“楚有賢臣如是。吳猶欲滅之?寡人無臣若斯者,其亡無日矣。”為賦《無衣》之詩,曰:“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與子同仇。”包胥曰:“臣聞戾德無厭,王不憂鄰國疆場之患?逮吳之未定,王其取分焉。若楚遂亡,於秦何利?則亦亡君之土也。願王以神靈存之,世以事王。”秦伯使辭焉,曰:“寡人聞命矣。子且就館,將圖而告。”包胥曰:“寡君今在草野,未獲所伏,臣何敢即安?”復立於庭,倚牆而哭,日夜不絕聲,水不入口。秦伯為之垂涕,即出師而送之。』龖案:《吳越春秋》所記乃吳闔閭九年,當秦哀公卅一年B.C.506(乙未)。爲周敬王十四年,魯定公四年。由於本行無石經《魯詩》殘字,無法確知三家《詩》有否“修我戈矛”一句。



               《漢書·趙充國辛慶忌傳》贊:『山西天水、隴西、安定、北地處勢迫近羌胡,民俗修習戰備,高上勇力鞍馬騎射。故《秦詩》曰:“王于興師,脩我甲兵,與子皆行。”其風聲氣俗自古而然,今之歌謠慷慨,風流猶存耳。』龖案:班氏所引《齊詩》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8 21: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谈到伍子胥实际是一个悲剧,所谓风物亦长放眼量是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0 02:19 , Processed in 0.08811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