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223|回复: 0

对于孔子之“仁”的感悟(原创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21 08: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bbs.ltgx.net/viewthread.p ... ghlight=%2B04125560
对于孔子之“仁”的感悟
  《论语》犹如一株枝叶繁茂,盘根错节的巨树,它之所以能千年挺立是因其真正扎根于“人”这片土壤,以人为本,根基坚实故能在历史长河中蓬勃成长。而“仁”就是它的主干,所有杆杈比如“孝”“谦”“礼”都是由其而出,以“仁”为出发点,但同时最终目的仍是“成仁”,它们浑融一体,休戚相关。
  首先,当要培养一个人据有“仁”的品质,孔子先会灌输给他以一种为“仁”的愿望。孔子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向“仁”靠拢。在他心目中,“仁”的内涵和要求虽然高远,但是如果一个人想要得到“仁”却是并不困难,即“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由此句看起来,孔子似乎将“仁”说的很轻易,但我认为孔子此言的侧重点并不在“仁”的召之即来,而是在于“仁”是由己,即“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之意,由此可见孔子对于人主体主动追求“仁”的重视,而由这一点拓展开观照整部《论语》,我发现孔子无论是论学习之道,修德之方皆强调“自我”的重要性。给我留下深刻映像的比如“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进也。”这句话用文学化的笔墨道出了孔子 “一切在己”最直接的宣言。从孔子认为“仁”应是人自觉的内在情感,他人根本无力、也无权更不必插手这一点来看,我得到的启示即一个人本身就应有强烈的向善、向往自我完善的动力。这不仅是为了提高个人的修养,作为一种对自己短暂一生不荒废,有意义的责任意识,这更是一种对社会、他人负责的态度。所以虽然孔子之“成仁”令吾辈凡人望之兴叹,难以匹及,但孔子却认为只要有这份心意,那已然是可谓走上了“成仁”之路。所以不论你在此路上走了多远、结果是否成仁,在这个重视出发点和过程远甚于结果的长者看来,孔子已认为“无恶矣。”
  因此当一个人已有了端正的态度,有了向往成仁的美好愿望,孔子又进一步为他指出如何进行自我完善,让“仁”不仅仅是向往,而成为一个人内在精神的真实主导。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的准则,即为仁之人首先要历经磨难,有过付出才能考虑结果,甚至不必考虑结果,因为外在的实际行动是由人内在情感认识决定的,只要有了“先事后得”中“先事”的实际行动,的确已然可以谓之“仁”了,而“得”自然也就在真正的仁人心中变得无足轻重了。孔子的这番引导使单纯的向往获得了可靠的精神支柱,有了坚强的后盾而不再脆弱,而愈发结实和凝重。在当下这个浮躁的时代中,在我尚未触碰《论语》时,“崇高理想”“完美人格”这些词似乎离我的生活太远太远了,可当我读到孔子的这个思想后,我收获的是对它们追求的信心,对人生坦然而坚定的向往。不论他人如何,结果如何,只要我内心有推动自己前进的力量,有主体性的要求,并强烈地去争取,那么我离那目标也就不再遥远了。
  其次,作为一门关注人自身发展的处世哲学,当有精神的积淀而不落实于实际还是不够的。于是孔子就将其“仁”下放至现实生活中来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问题,从这三个角度关注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修养心性,达到“仁”的境界。当然,在这三个角度中,孔子对于自我的重视仍是第一位的。在这里,我最深切的感受是孔子将“仁”与“学”紧密的结合到了一起,甚至到了“朝闻道夕可死焉”的地步!孔子有大量论学的言语。在未上此课前,我一直将这些论学之言作为一种方翠¤来看待,现在再看当是真是大错特错了。孔子在这一系列看似简单的、浅显的谈学习中华能够实际隐藏了丰富的自我修炼的内涵。比如“君子不器”是对人的肯定,对人本质的一种坚持;“学则不固”不仅可以理解为学习上的不固执,甚至可以理解为一种人生态度上的高境界即与时俱进的人生观,这种例子还有相当多,比如“君子求诸己”、“三年学,不至于谷,可谓学矣”、“不患莫己之,求为可知也”都深刻地体现了孔子学是为己的思想,而这“学为己”的目的即是“成仁”。接着,孔子谈到了人与人相处的学问。孔子认为一个仁者理应是以“爱人”为一生准则的。即以热爱他人、尊重他人、关怀他人为信条。比如,在我的理解中,孝悌即为其中之一。虽然孝悌也可以归入人礼伦常之列,但其发自内心的爱与“爱人”可谓同根同源。因为人的同情心和爱心本就首先是从对父母兄弟开始,随后这种崇高的情感才能逐渐推广至他人,故孝悌乃“为仁之本”。孔子的孝悌指的不仅是赡养,更是要让父母在精神上感到快乐与安慰,这样才能心安。这对于当下社会老龄化日益严重而造成的空巢老人现象可谓一种警示,更鞭策我这个为人儿女者要对父母尽己之孝,真正做到“劳而不怨”。但是孝悌仅能“为仁之本”,“仁之本”是超越单纯人伦之情的。这点最鲜明的表现即是夫子对待他人的态度。比如“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这里的“恶人”并非是孔子对于他人的厌恶,而是对于这个人身上错误的一种厌弃。当遇到“恶”时,仁者是会生发出两种态度。一种是对他人的,即“忠焉,能无诲乎?”“有教无类”等善意的劝诫来感化他人,也就是“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中“使枉者直”的因“仁”而“爱人”从而教化之的体现。但《论语》中也有“忠告而善道人,不可则止,毋自辱焉”之语,这里不仅体现出孔子从不单纯站在自己的立场、以强硬的态度指责他人,而以诚挚之心感化为道,更可看出孔子不因为自己学识丰厚就只以己为唯一、为必然正确,而是允许多样化的存在的,再深层次来说,这里还包含着老夫子对他人平等的信任和大度的包含。而夫子对待他人的另一种态度则又再一次是从他人引向自我的,即“见不贤而内自省”、“日三省吾身”、“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态度,由这里可以证明孔子“仁学”对自我的重视的一以贯之。最后“仁”就扩展到人与社会相处的问题上来了。人是社会中的人,当一个人要与社会能够和谐的相处,那么“爱人”成了一个个体的人与群体的人和谐相处,营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必要因素。比如孔子的一个重要思想,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看似仍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实际不然,这个思想是建立在人类共同情感之上、建立在人的尊严之上的,也就是建立在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之上的,所以它并非只存在于单个人之间,而是一种人类社会伦理的基础。而且这种由己及人是将他人的一切视为目的而非为己的手段,没有功利化的考虑,完全出于对别人的同情与尊重。这种善良本性也正是儒家伦理的实质所在。当下社会利欲熏心,有人为了一己私利置他人于不顾的情况实在太多了,从食品安全危机到社保基金挪用,都可看出这些人仁心、同情心、道德感的沦丧。孔子之“仁”还涉及了很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至理名言“当仁不让于师”真是一句勇于挑战权威的宣言。对于真理的探讨,师生间是平等的,而其内涵还不仅于此,它还体现出一种人格的平等与尊重,一种对真理不懈的追求;还有“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生以成仁”,这是种为了达到崇高的“仁”的境界,为了决不做有违背这最高道德准则的事而在必要时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事业的宣言。总之,孔子所提出的这些“仁“的本质特点更引导这向往“仁”者本已坚强的心智走向理性和成熟,对“仁”有了更深的悟彻。
  再次,有了理论当然一定还要有实证来说明、告诉他人何为仁者了。在孔子确立的理想人格中,历史上仅三人达到这一标准,即“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 微子、箕子、比干三者皆是忠贞之士,他们为了国家、人民而不惜一切代价,致使一隐、一奴、一死而无悔。从中可以窥见“仁”有两种表现,外在表现即是以上诸人“泛爱众则亲仁”,即以博大的胸怀爱护民众的“外王”。而内在表现有如“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可谓之“内圣”。比如孔子最喜爱的大弟子颜渊即为佳例,老夫子多次称赞他“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还有如“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吾未见其止也。”。总之,由以上皆可见到孔子的“仁”绝非是脱离现实而是处处可以实践和验证的,它们是从一些具体平实的,可行的道德操守、行为方式和自我管理中体现出来的。
  虽然有了一套“仁”的表现形式可以做典范,但孔子还给出了一个直接修仁的方式,即“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和“仁”可谓孔子思想之两大核心,但我认为“礼”同“孝”“学”等一样是手段,“仁”才是目的。而在手段中,“礼”的地位却是最高的。因为孔子认为“礼”是用来促使个体自我克服邪恶、情欲、妄想等一切不符合“仁”的观念的行为的。他认为人应完全按照“礼”的要求生活、学习,才能达到“仁”的境界。由于孔子十分注重对个体主动性的发挥,因此“合乎礼”可以作为人内心修为的外在表现,但虽不可以取代个体主动的作用,也不可不谓一至“仁”之法。
  最后,以上三点谈到的是从作为主观的道德修养和客观伦理教化角度出发的“仁”。在我看来,“仁”还有一个侧面,虽然孔子谈的并不多,但是我认为其也是“仁”的一部分,即孔子对“天命”的认识。首先“天地万物一体”也可谓“仁”的一内涵,孔子曾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此言打破了人与物,人与天的界限,实现了人与天地万物在生命意义上的和谐一致。其次当“子困于匡”时,孔子表现出的以天自命的气度,还有从“五十而知天命”、“君子上达于天”等智语中皆可看出孔子视宇宙自然界为一生生不息的生命过程,而“仁”便是这一过程的最高体现。人之所以尊贵,即因他令万物各得其所,而此便是“仁”。但如上文也可见,孔子对“自身”的强调远比对“天命”之说多得多,可见孔子更强调的还是人在现世中的努力与奋斗。在对“尽人事,听天命”的分寸把握上,孔子可谓细致入微。
  程子曰:“颐自十七八读《论语》,当时已晓文义。读之愈久,但觉意味深长。”吾亦如是哉!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8 22:11 , Processed in 0.085244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