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1526|回复: 0

与“强弩之末”有关的几处断句问题(原创非首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8 23:06: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强弩之末”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本文将讨论古籍中与之有关的几处断句问题,就正于学界方家。
    如果孤立的看这个成语,大家很容易望文生义,“强弩之末”应该就是“强弩的力量到了末尾”的意思吧。就是这种望文生义,导致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断句错误。下面我们逐条进行分析。
《史记•韩长孺列传》: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
    这是韩安国用来论证汉军不宜以疲兵袭远的一段话。《汉语大词典》“强弩之极”条引此为例,断句与标点本《史记》同。而《中文大辞典》在“极矢”、“末力”两词条后均引这句话为证,断作: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这两种断句孰是孰非?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强弩”的所指入手。
    先看《汉书•韩安国传》与这句话相对应的文字: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汉语大词典》“强弩之末”条引此例为首证,释曰:“谓强弩发出的箭,到了末程,连鲁绢也穿不过。”以“强弩发出的箭”释“强弩”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强弩”与“冲风”对文,“冲风”可以直接吹动“毛羽”,而“强弩”却不能“入鲁缟”,“入鲁缟”的只能是“矢”。那么上文《史记》中的“强弩”是指“弩”还是“矢”呢?
    我们先依标点本《史记》的断句,如果此处之“弩”还是指“矢”的话,下文已经有了“矢不能穿鲁缟”,前后矛盾。如果“弩”当“弓弩”讲的话,那“强弩之极”就是“强弩的力量到了尽头”的意思。但是当强弩的力量到了尽头,即弩弦刚绷直,发出“嘣”声的一瞬,矢才刚刚射出,它的力量是很大的,别说是鲁缟,就连铠甲也能穿透。看来依标点本《史记》在“极”后断句是行不通的。
    那么依《中文大辞典》在“矢”后断句通不通呢?如上文分析,“弩”当“矢”讲与后面的“矢”矛盾。如当“弓弩”讲,“强弩之极矢”就是“强弩发出的到了尽头的箭”的意思,这样的箭自然穿不过鲁缟了。所以此处应依《中文大辞典》在“矢”后断句。这样我们就解决了“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断句问题。后半句“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中文大辞典》在“力”后断句,这样“极矢”与“末力”对文,且下文已有“末力”一词,故此种断句较合理。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汉书》的那段文字,似亦以在“力”后断句为佳。因为《汉书》显然参考了《史记》,只是把“冲风”和“强弩”的位置调换了一下,所以使用《史记》中已有的“末力”一词是很有可能的。而且两个“不能”连用将使话语显得更加有气势。
    《旧唐书•李密传》:又强弩末矢,理无穿于鲁缟;冲风余力,讵能动于鸿毛。
    这句话显然脱胎于《史记》“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 ,此处“末矢”犹《史记》之“极矢”,此处“余力”犹《史记》之“末力”。此例为“极矢”连读的一个确证。
    汉刘向所编《新序》中有与上举《汉书》相似的一段话。目前两种权威注本赵仲邑先生的《〈新序〉详注》与石光瑛先生的《〈新序〉校释》对此有不同的断句。引之如下。
    《〈新序〉详注•善谋》:夫冲风之衰也,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
    赵先生对此句话的注释为:《史记•韩长孺列传》作“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非初不劲,末力衰也”。《汉书》作“且臣闻之:冲风之衰,不能起毛羽;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淮南子•说山》:“矢之于十步贯兕甲,于三百步不能入鲁缟。”
    《〈新序〉校释•善谋下》:夫冲风之衰也,不能起毛羽,《汉》有“且臣闻之”四字领起,无“夫”字“也”字。案:“衰也”疑涉下而误,“衰”字为句,不讹。“也”字属下,不知所当作……强弩之末,力不能入鲁缟。《史记•韩长孺列传》有此数句,作“且强弩之极,矢不能穿鲁缟;冲风之末,力不能漂鸿毛”,句较整饬……本文亦以“末”字为句,“力”字属下,与上不偶。故知上“也”字误。或当依《汉书》删上“也”字。
    赵先生虽未说明在“力”后断句的理由,但其所引《史记》、《汉书》之文的断句与我们上文分析的一致,故其断句比较合理。
    石先生有两个主要观点:一是“也”字必因下文“盛之有衰也”而衍;二是必从《史记》在“末”后断句,并认为“强弩之末”与“冲风之衰也”不对偶,进一步推定“也”字为衍文。我们在上文已分析,《史记》、《汉书》两例均以在“力”后断句为佳,故石先生第二个观点站不住脚。虽然古书中虚字有时可有可无,但我们认为此处以有“也”字为佳。正是由于刘向考虑到“冲风之衰”与“强弩之末力”不偶,才在“衰”后加“也”以使上下文对称。所以石先生第一个观点恐亦不成立。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者也。
    《汉语大词典》“强弩之末”条所引断句与此同。我们认为在“势”后断句亦无不可。虽然此处没有“冲风”的例子,但考虑到《史记》、《汉书》的影响,以及“末势”与“末力”的意义、结构均出一辙,我们的断句当不至为空穴来风。

[ 本帖最后由 张铉济南 于 2008-9-18 23:5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19 01:09 , Processed in 0.073904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