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3903|回复: 2

[音韵] 韵府群玉【元.阴时夫. 明弘治七重刊;文盛天德堂梓行】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3 21: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  名】新增说文韻府羣玉
【作  者】[元]阴时夫
【版  本】明弘治七年重刊;康熙五十五年新刊
【格  式】PDF
【清晰度】清晰
【大  小】391MB;523MB
【简  介】《韵府群玉》是由阴幼遇(时夫)在他的父亲阴应梦(1224—1314)的指导下编成的,由幼遇之兄幼达作注。兹就其性质、体例、内容、特色、历史功绩、前人评价等诸方面作点介绍。
    (一)《韵府群玉》的性质
    《韵府群玉》是部韵书,也是一部类书。之所以说是韵书,是因为它是是研究音韵之书。音韵学研究的范围包括古音、今音、等韵及现代音。以前音韵学者称隋唐以来的语音为今音。此种研究著作历代甚多,《韵府群玉》是其中的一种。之所以说是类书,是因为它捃摭群书,以类相从,便以检阅之书。类书有以字或以韵分类的两种,《韵府群玉》是以韵分的。
    (二)《韵府群玉》的体例
    全书共二十卷,分韵为一百零六部,按词语最下一字归韵。例如“鹤顶红”一词,最下一字是“红”,便按“红”字归韵,归入“一东”。首列单字,再将具有同一韵字的词语按字数顺序排列。例如“东”,首列单字“东”,下面便是“道东”、“易东”、“乃东”等双音词,又下是“斗柄东”、“马首东”、“水必东”等三字词语,又下是“瀼西瀼东”、“有文者东”、“住西住东”等四字词语。最多到四字词语。单字下注明音训,如“东”字,先注音:“德弘切。”然后训(即解释词义):《说文》<IMG=w88c02401>,动也。从日在木中……同音者各以类收,首字增以音切。碰上圆圈符号,便是另一音了。如四支韵中,“支(分支、探支、析支……)枝(标枝、孙枝、南枝……)卮(王卮、漏卮……)肢、搘、氏○移(风移、山移……)酏……○为……”词语备载出典。如“天东”,下载出处:“鼓角漏天东〔杜〕。”“秀句满天东〔荆公〕。”排列,以经史子集为序;选材,经史子集无不涉及。缺点在于引书不列篇名,引诗不标题目,不便于查对原书。
    (三)《韵府群玉》的内容
    《韵府群玉》的内容包括音切、散事(新增许氏说文、徐氏音义)、事韵、活套、卦名、书篇、诗篇、年号、岁名、地理(附州郡名、地名)、人名(附字与号、帝王名号、国君名号、夷名、妓名)、姓氏、草木(附花名、木名、草名、药名、果名)、禽兽(禽名、兽名)、鳞介、昆虫、曲名、乐名(附律名)等项。
    (四)《韵府群玉》的特色
    ①考辨疑义,训释奇字
    这项工作是由阴幼达做的。幼达在他自己写的序言里举例性的指出了旧时代读书人在读音和理解意义上常易发生的一些错误或疑难:“若‘龙断’本如字,而或切为‘丁贯’;‘夏屋’本‘食俎’,而或用为‘巨室’;‘舂牍’、‘舂雅’、‘棜禁’、‘醷滥’、‘脾析’、‘冻梨’之类,皆载诸经,而初学讲明或未到,至有读‘鹳衔三鳣’之‘缠’为毡,‘萧何主进’之‘进’为‘赆’,‘挏马’则谓‘桐马’,‘欸乃’则谓‘袄蔼’,袭舛承讹,鲜克辨正。又如‘扑满’、‘须捷’、‘褛裂’、‘孟青’、‘篓数’、‘刚卯’、‘桑鹅’、‘铁獭’、‘鱼丁’、‘虎乙’、‘鼠姑’、‘鸦舅’、‘一经’、‘三雅’、‘戌削’、‘萃蔡,、‘谽谺’,‘茏茸’、‘沆瀣’、‘赑屭’、‘金仆姑’、‘玉连锁’等字,不可殚述。此前辈常所用而不知者,诵以为怪。”所举这些僻典、奇字,在现代文章中固然已很少看见,但当我们研究文化遗产时还会经常碰到。《韵府群玉》就可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②开辟了“活套”一栏
    这一栏中所列都是一些词汇,以资作诗押韵时启发思考之用。如“同”字,活套有:度量同、庶言同、利害同、好恶同、步骤同、尊酒同、臭味同、轻重同、多寡同。所谓活套,“凡例”说明了它的作用:“以便初学,或可化腐为奇。”
    (五)《韵府群玉》的历史功绩和前人对它的评价
    在《佩文韵府》对它取代之前,它自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①我们为了研究文化遗产,要查对古代词汇、典故及其出处,可找它帮忙。②要研究音韵学,少不了它。③古籍散亡,十不有一,遗文旧事,往往借此以传。我们能从中发现有关的新资料。
    至于前人对此书的评价,总看法是:搜集资料广博、珍贵却有疏漏。
    元初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的滕玉霄说此书:“经史子传蒐猎靡遗,是又能以有穷之韵而寄无穷之事,亦奇矣!”元初翰林赵子昂评曰:“上涉群经,下苞诸子,贤于回溪史韵多矣!”明陈文烛认为“备天地之大观,为艺林之珍品”。至清乾隆年间,《韵府群玉》被收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肯定它的渊博之后,又指出它的疏漏之处甚多。关于疏漏一事,阴幼遇也曾自己估计是难免的:“惟近世黄氏所编《韵会》,虽不详于纪事,然非包罗今古者不及此,而犹遗‘聪’、‘璁’、‘绅’、‘嘶’等字,况时遇袜线其才,甕天其见,宁无遗珠之叹?”于是他恳切地向人求援:“遗则续之,误则正之,以便初学,幸甚!”《提要》又云:“元朝押韵之书,今皆不传,传者以此书为最古。又今韵称刘渊所并,渊书亦不传。世所通行之韵,亦即从此书录出。是韵府诗韵皆以为大辂之椎轮(即创始之意),将有其末,必举其本,此书亦曷可竟斥欤?”由此可见,此书是元以前今韵中仅存的、最古的一部,它在音韵学史上的地位是重要的。

【书  影】如下

[ 本帖最后由 朱筠清 于 2008-5-10 22:3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29 23:47: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两个不同的版本呀。

这两个本子是不同的版本。非常感谢。不知哪位达人能否告知,第二个本子是什么版本?能否见告?谢谢!
发表于 2009-1-13 18:33: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本子的版本

第二个本子是明孝宗弘治七年(甲寅1494)安正书堂刻本。
依文件名来看,这两个本子应属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的藏书,可参考以下链结:
版本一  http://www.wul.waseda.ac.jp/kote ... 04_00864/index.html
版本二  http://www.wul.waseda.ac.jp/kote ... 04_01932/index.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9 21:45 , Processed in 0.07805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