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2417|回复: 0

回归传统制度------新解读明夷待访录(原創非首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16 14:38: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首發鏈接http://www.5000han.com/bbs/thread-2309-1-2.html遺老黃宗羲(梨洲),與顧炎武(亭林)王夫之(船山)三人並稱明末之曠世大儒。其中梨洲的明夷待訪錄的原君篇中有非君的思想,近代以來學者多認爲這是類似西方的民主思想之啓蒙。予納悶,一梨洲未明顯接觸西學,二梨洲學問規模恢宏博大,著有宋元學案,明儒學案等書。故予以爲梨洲之思想還應多從傳統文化方面解讀為宜。今重讀明夷待訪錄,特作筆記,以供參考。
第一,   原君篇的非君思想,應是針對三代漢唐後,君權日隆的現象提出的看法。尤其是明代廢相後,君權兼相有過度膨脹之傾向,導致宮中府中不分,天下竟成了一家的產業。梨洲據孟子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思想。提出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之說。大意是用古制改良現體制之弊,而非一味之否定和破壞。
第二,   原臣篇,梨洲還是針對君權過重之下,大臣往往只知迎合君主,不敢慨然以天下為己任。明言大臣者君之師友也,非君之仆妾也。古時大臣恆以社稷為重,非常時甚至行伊霍之事。向往古大臣之風範。
第三,   原法篇,梨洲則認爲後世立法多從維護自身統治利益出發,往往忽視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應該法先王,以三代之制度為准。自漢唐宋明以來,學者多認爲三代之制為最良,符合天下為公之精神。故歷朝屢有恢復古禮,封建,井田之論。梨洲的方鎮篇,田制篇也有此高遠之議。
第四,   置相篇,特針對明太祖廢相一事提出批評,建議恢復宰相制度。雖明中葉以後,内閣首輔有宰相之實。然首輔乃皇帝秘書之類,屬秘書柄政。法理上大權還在皇帝手中。故首輔為權臣非大臣。且首輔官秩僅為三品,而各部尚書則為一品,故首輔柄政多受質疑。篇中曰天子傳子,宰相不傳子。天子之子不皆賢,尚賴宰相傳賢,足相補救,則天子亦不失傳賢之意。宰相既罷,天子之子一不賢,更無與為賢者矣,不亦并傳子之意而失者乎?如此一來,天子荒怠,則權歸宦官。故明末,宦官之禍烈于漢唐,就在此。此閹寺篇也論及此。據通典宰相考春秋之義,尊上公謂之宰,言海內無不統焉。故丞相進,天子御座為起,在輿為下。皇帝見丞相起,謁者贊稱曰:皇帝為丞相起。起立,乃坐。贊稱曰:敬謝行禮。皇帝在道,丞相某迎,謁者贊稱曰:皇帝為丞相下輿。下立,乃升車也。丞相有病,皇帝法駕親至問疾,從西門入。丞相有疾,御史大夫三朝問起居,百寮亦然。後漢三公疾,令中黃門問疾。凡丞相府,門無闑,不設鈴鼓,言其大開,無節限。可見秦漢時宰相地位之尊崇,故有宰相就不得謂君主專制也。
第五,   學校篇,科舉只提供取士之法,學校則為國家養士之基地。明太祖十分重視學校之作用,在各地府縣建立許多學校。然明中葉官方控制日深,直接導致學校之衰,人才多轉向私學之書院。而書院多則傾向上流學術,又不以科舉實際政事為本。梨洲指出,學校應成爲天下公議之所在,不應成爲官方之喉舌。向往東漢時太學生(官學)之氣節。
第六,   取士篇,科舉制度至大明時已沿用了千餘年,積弊不淺,有待改良。梨洲指出古之取士也寬,其用士也嚴;今之取士也嚴,其用士也寬。其所以程士者,止有科舉之一途,雖使古豪傑之士若屈原、司馬遷、相如、董仲舒、楊雄之徒,舍是亦無由而進取之,不謂嚴乎哉!一日苟得,上之列於侍從,下亦置之郡縣、即其黜落而為鄉貢者,終身不復取解,授之以官,用之又何其寬也!嚴於取,則豪傑之老死丘壑者多矣;寬於用,此在位者多不得其人也。提出恢復古代擧孝廉等制,以廣用人才。
第七,   建都篇,認爲北京離蒙古,女真太近,一旦失守,則社稷傾覆,且漕運耗民力。最好還都南京,遠離賊寇,就食江南之糧省漕運。長安雖險,然今風土非漢唐可比,漕運也不濟。此完全針對明代的實際形勢。
第八,   財計篇,談到明代的銀荒問題。明中葉以降,財富日益集中,而我國非產銀之大國。銀子與銅錢的匯率不斷上升。而朝廷仍採取銀本位制度,如此一來,人民的負擔日益加重。梨洲特提出恢復明初之鈔法,退出銀本位。同時結合古制,用銅錢,實物等,以減輕人民負擔。
第九,   兵制篇,談到古代文武合一,儒生可以為將,武人可以入相。宋以降,文武分途,宰相多不知兵,乃武功不振之緣由。
第十,   胥吏篇,胥吏之產生是由於實行雇役制之緣故。紹興師爺即為胥吏之代表。胥吏往往成爲地方政府的實際行政者,他們也相當於秘書柄政不負政治責任,往往為吏治腐敗之根源。欲除胥吏制,還得去雇役者,恢復差役制。
綜上所述,梨洲的思想多從恢復傳統制度入手,以改良現實政治,所謂啓蒙思想乃近代學人西學先入為主,而不曉得古制,產生的誤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3-29 19:23 , Processed in 0.094121 second(s), 2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