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3556|回复: 1

[周易] 来集之周易三种【明·来集之】

 关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9 07:56: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书名:来集之周易三种
作者:明来集之撰
版本:明芜湖县刻本、倘湖藏版
格式:PDF
大小:43M
清晰度:清晰
书页:三
作者与书籍简介:来集之(明末人)字符成,号元成子,别号倘湖,萧山人。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安庆府推宫,迁兵部主事,太常寺少卿等职。来集之精于易,尤工曲,所作有《秋风厨三叠》等,《四库总目》有载。《来集之周易》含《读易偶通》、《卦义一得》、《易图亲见》三种,皆明末时芜湖门生等所刻。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2-10-25 09:4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来集之[1](1604—1682)初名伟才,又名镕,字元成,号倘湖、元成子,萧山长河人,来继韶之子。幼聪颖过人,就读于冠山西隐寺,弱龄即通五经、诗词。明崇祯十三年(公元一六四o年)进士。官安庆府推宫。迁兵部主事,南明福王时官至太常寺少卿。南明弘光政权覆灭后,隐居倘湖之滨,课耕读以自给。集之精于《易》,尤工曲,所作有杂剧《蓝采和长安闹剧》、《阮步兵陵廨啼红》、《铁氏女花院全贞》,上三剧总名《秋风厨三叠》,《挑灯剧》、《碧纱笼》及《女红纱》各一本。《曲录》他著有《倘湖樵书》、《博学汇书》、《读易偶通》、《易图亲见》、《卦义一得》、《春秋志在》、《四传权衡》、《倘湖文集》、《南行偶笔》、《南行载笔》、《倘湖近刻》、《倘湖诗余》一卷及《樵书初编》、《樵书二编》等著作,《四库总目》并传于世。又能词,词风慷慨悲壮,其《应天长 江东遗事》十首,赞颂明末抗清殉难的10位烈士,怒发冲冠,正气浩然。唯其词多不合律,是为其短处。

来集之,字元成,萧山(今属浙江)人。祟祯庚辰(1604年)进士,官安庆府推官。易学著作有《易图亲见》一卷、《读易隅通》二卷、《卦义一得》(无卷数)。

来氏《易图亲见》作干甲申(1644年),其时清兵已入关,当爱新觉罗福临世祖顺治元年。来集之已从安徽逃归家乡。自序曰:“予李皖之时,寇乱于外,乓哗于内,易之作也,其有忧患,履虎涉川,是不可不取全易而衍亟读之矣”。

是书本《序卦》作图二十一幅,本《系辞》上“七爻”之说作图四幅,本《系辞》下“三陈九德”之说作图二幅,本《杂卦》作图七幅,本朱熹河洛、先后天之说作图十一幅,共有易图四四十五幅。

来氏所出易图以发明《序卦》为主。在邵雍、朱熹、吴澄、萧汉中、邓潜谷、沈全昌等人推衍《序卦》诸说及图之基础上,“至废寝食,于其先后远近之位置,微有所窥,笔之为图”,连续成图二十一幅并附以论说。有关《序卦》之说,邵雍有“重卦之象,不易者八,变易者二十八,以三十六变而成六十四”之说(《观物外篇》),朱熹有“大率上经用乾坤坎离为始终,下经便当用艮兑震巽为始终”之说(《朱子语类》卷七十七),吴澄《易纂言外翼》则曰“羲皇卦画,先后一定,自然而然,文王分八卦为上下篇,改易其次,八经卦之纯体合体者为之经,四十八卦之杂体者为之纬”,所出“卦统图”以“乾坤父母之纯统纬卦八”(《屯》至《履》)、“泰否父母之合统纬卦十六”(《同人》至《大过》)、“坎离中男中女之纯终上篇”、“咸恒少男少女长男长女之合统纬卦八”(《遁》至《解》)、“损益少男少女长男长女之合统纬卦八"(《夬》至《鼎》)、“震艮长另少男之纯统纬卦四”(《渐》至《旅》)、“巽兑长女少女之纯统纬卦四’’(《涣》至《小过》)、“既济未济中男中女之合终下篇”,萧汉中则“先分八卦,次分余卦",以三画八卦为本体而分上下经,“乾坤坎离四正卦也,当居上经,震巽艮兑四偏卦也,当居下经”,以“其体之分出互合而生五十六卦者”为“八卦本体之用”,八卦之体各十有六,见于上经“用于内”为主者,乾之体十二、坤之体十二、坎之体八、离之体六;见于下经“用于内”为主者,震之体九、巽之体十二、艮之体九、兑之体九。曰:“自六十四卦之体本长八卦而言之,则乾坤坎离为上篇之主,震巽艮兑为下篇之主(六画卦);自八卦之体本于乾坤而言之,则上经乃乾之阳体,下经乃坤之阴体(三画卦)。”论及“上下经卦序”则曰:“今易经六十四卦,亦两卦为一对,是画卦此法也,重卦亦此法也。因取上下经卦,每两卦作一对.一直具十二画而观其象,颇悟圣人序卦之意。”于是将上下经分为六节:上经之初《乾》、《坤》之后《屯》至《比》为一节(“乾为主,坎用事”,“阳中之阳”);中一节为《师》、《比》至《谦》、《豫》十卦(“乾坤交而旁生六子之象”);上经之终《随》、《蛊》至《坎》、《离》十四卦为一节(“离用事”,“阳中之阴”);下经之初《咸》、《恒》至《损》、《益》十二卦为一节(“阴中之阳”);中一节为《夬》、《姤》至《革》、《鼎》八卦;下经之终《震》、《艮》至《既济》、《未济》十四卦(“阴中之阴”)。至方以智《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卷四则列“泰合萧汉中景元作考原,邓潜谷、沈全昌、何玄子皆因以发明”之《文王序卦横图》,谓“上经乾坤坎离为主,兑巽震艮为客,主卦中乾坤为君”、“下经兑巽震艮为主,乾坤坎离为客,主卦中兑巽为贵”,是图亦分六十四卦为六节。

吴澄、萧汉中乃至来集之为《序卦》作图,论其卦序安排有据,则皆因汉魏唐宋以来诸儒有疑《序卦》文字俚浅者,谓其“非圣人之作”而发。如朱熹著《周易本义》,于《序卦》一翼只加“晁氏曰郑无而泰二字”九字之注,并答黄干之问《序卦》“或以为非圣人之书,信乎”曰:“此沙随程氏之说。先儒以为非圣人之蕴,某以为谓之非圣人之精则可。”(《朱子语类》卷七十七)至叶适则直曰:“惟《序卦》最浅鄙,于易有害。按诸卦之名,以象取之,与文字错行于世者少,圣人重复殷勤其词以训释之,以多至十数百言而未已。盖其难明如此。今《序卦》不然,以是为天地万物之所常有也,鳞次栉比而言之,以是为铅椠篆籀之常文也。嗟乎!使其果若是,则束而联之,一读而尽矣。奚以易为,学者尺寸之不辨,而谓能有见于无穷,吾不知也。”(《习学记言》卷四)又如王申子《大易缉说》则曰:“莫晓其间诸卦次第如何安排耳。若夫经中《序卦》之文,义乖理浅,决非圣人所作。愚正不晓伊川何所取,而卦卦引之以作传也?”

来集之《易图亲见》推衍《序卦》而作图,先将“上下经分为内外两层而圆之”,作《序卦大圆图》,曰:“以上经三十卦规之于内,下经三十四卦规之于外,内外符合之情,远近疏密之势,提衡比类,而知《序卦》之精微,真有圣而不可知者矣。”又作《序卦大方图》,曰:“图有方圆之殊,理无方圆之别。圆之图可以配天,亦可以配地,则方之图可以配地,亦可以配天也。”第三图则是《合上下经卦序分为三节》之图,以“乾坤至尊,不在分节之数”。第一节以“泰否两卦为中,前列八卦,后列八卦”;第二节“坎离两卦为中,前列八卦,后列八卦”;第三节“震艮两卦为中,前列十二卦,后列十二卦”。论曰:“泰和萧氏取序卦上下经,分作六节,各有妙理,初见之,深骇其独得而服其精至也。及取序卦全图再三披阅,理之新新不穷,始觉分为六节未免太碎。夫所为卦者,乾坤六子而已,乾坤之首无偶,不与诸卦隶,而以其交之泰否者自立疆域,天地开而羲文出,乾坤立而卦爻成,于是分泰否为一中,而诸卦翼之;分坎离为一中,而诸卦翼之;分震艮为一中,而诸卦翼之,而六十四卦之次序,虽有巧手不能为之上下于其间矣。”又本三节之分作《泰否左右翼卦全图》、《坎离左右翼卦全图》、《震艮左右翼卦全图》、《泰否左右翼全卦细分之图》、《坎离左右翼全卦细分之图》、《震艮左右翼全卦细分之图》,一一附以论说。第十图则又以“纪纲”分《序卦》,上经“以一阳之卦为纪纲,前后中间各相去六卦”(《师》前为《乾》至《讼》六卦,《比》后为《小畜》至《大有》六卦;《谦》前为《小畜》至《大有》六卦,《豫》后为《随》至《贲》六卦;《剥》前为《随》至《贲》六卦,《复》后为《无妄》至《离》六卦);下经“以三阳三阴平交之卦为纪纲,前段相去八卦,后段相去八卦,中间相去卦”(《咸》、《恒》之后《遁》至《解》八卦;《损》前《遁》至《解》八卦,《益》后《夬》至《艮》十卦;《渐》前《夬》至《艮》十卦,《归妹》后《丰》至《小过》八卦;《即济》、《未济》前《丰》至《小过》八卦),又因而衍出《周易序卦上经纪纲总图》和《周易下经纪纲总图》,曰:“予读《序卦》,而知坎水离火,各有节次先后,因著其说于《隅通》矣,兹复因其说而诠次为图,分为数节。天地之至理,圣人之妙用,古今相授,秘而不宣,然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圣人既已序之,又安得终秘之乎?”又曰:“愚之为此图也,遇圆为圭,因方成璧,可为智矣。”又取“序卦乾体次第”十五卦与“序卦坤体次第”十五卦,作《序卦次第乾坤相对全图》。取“序卦坎水次第’’十五卦与“序卦离火次第”十五卦,作《序卦坎离相对全图》。列“序卦震雷次第”十五卦、“序卦艮山次第”十五卦、“序卦巽风次第”十五卦、“序卦兑泽次第”十五卦,有“震凡一十五卦,与艮两两相对”、“艮凡一十五卦,与震两两相对”、“巽凡一十五卦,与兑两两相对”、“兑凡一十五卦,与巽两两相对"之说,不更立相对之图。又取此八纯卦次第作《序卦四正次第合为方图》、《序卦四偏次第合为圆图》及《偏正合外圆内方之图》。论曰:“先天方圆合图,六十四卦两重,共一百二十八卦,此方圆合图亦各两重,惟八纯卦无重,故止得一百二十卦,于理尤为精确也。”

来氏又以其法施于《杂卦》,作《合杂卦传次序分为三节》、《萃升左右翼卦全图》、《咸恒左右翼卦全图》、《丰旅左右翼卦全图》、《杂卦次序萃升左右翼卦细分之图》、《杂卦次序咸恒左右翼卦细分之图》、《杂卦次序丰旅左右翼卦细分之图》,各附以论说。又本朱熹《易学启蒙》“八卦横图”作《先后两图同取横图之图》,本“先后天八卦图”作《两图险阻之图》、《先后天卦义合一图》、《先天卦阴阳横图》、《先天卦阴阳纵图》、《后天卦阴阳横图》、《后天卦阴阳纵图》、《先后天卦数相加东南皆阴西北皆阳之图》,又参以“河洛图”作《图书内外相加两奇成偶之图》、《先天卦数加河图东南皆阴西北皆阳之图》,亦各附以论说。

纵观来集之所作易图,以自《序卦》推衍而出之诸图为新颖。实则,依其法本朱熹大横图之序亦可推衍出类似之分节、分层、方圆或方圆合一诸图。可见,所用推法乃是人为私立,并非《序卦》上下经六十四卦之序所固有。至于《序卦》六十四卦排序之理,吴澄“卦统”之说“通之”,萧汉中“分为六节”之说“通之”,来氏分为三节之说亦“通之”,孰说为是?“圣人序卦”之精,焉有以三种不同解说皆可“通之”之理?如来氏以三阴三阳之卦为“纪纲”而分下经,因不合其相去八卦或十卦之说,即弃《困》、《井》、《涣》、《节》而不用,辩之曰:“困、井、涣、节何以不为下经纪纲乎?盖邪正互争则力衰,狐裘蒙茸之叹,谁复为之禀令哉!”则不知其为何解?《困》以致命遂志,《井》以芳民劝相,《涣》发以会王道,《节》以制数度议德行,《损》惩忿窒欲及《益》有过则改,尚可为之“纪纲”,奈何独此四卦不可为之?

为《序卦》作图,先见于南宋初杨甲《六经图·大易象数钩深图》中。《易经》六十四卦“两两相偶,非覆即变”,依邵雍“以三十六变而成六十四”之说,上经十八卦,下经亦十八卦,杨甲《序卦图》即本此而出。其后朱熹、叶适、王申子等人不以十翼中之《序卦》为然,遂引出吴澄、萧汉中等人反对之说。至明末来集之著《易图亲见》,则集“序卦”有理说之大成,一推再推而衍出“序卦”诸图,并谓“序卦之精微,真有圣而不可知者“、“万物不出天地之范围,天地不出序卦之范围”,似乎可谓“无复遗蕴”。然而,秦火不焚《易经》,乃因其本是卜筮之书。揲蓍十有八变随机而得本卦与之卦,以“七占”之法参卦爻辞而断之,则说明卦与卦之间并无义理上的必然联系,所以六十四卦之排序亦不止今见通行本《周易》一种形式(帛书《易经》六十四卦之序即是一证)。今见通行本《周易·序卦》乃是本《易经》六十四卦起《乾》终《未济》固有次序而系以文字,排列《易经》六十四卦之序者与为之立传者,并非一人,后者是否合于前者本意,不可得而知之(诸儒所以谓其文字浅鄙之理由即在于此)。入元至明两朝,自吴澄始而至来集之终,则又起为《序卦》作图以辨其有理之风,究其实则皆多“分节”图之而以《说卦》乾坤六子说阐明其理,然而《说卦》亦为后于《易经》之文字,是否合于排《易经》六十四卦序者本意,亦不可得而知之。

易图学史上,为《序卦》作图而论其排序有理,则突出于元明两代,其后李光地《周易折中·启蒙附论》则从而有论,曰“卦之所以序者,必自有故”、“先天图者,序卦之根也”。江永《河洛精蕴》则又从李光地之说,更进而谓《序卦》为“宇宙始终之理”。《先天图》出于宋代邵雍,谓其为《序卦》之根,则是本末倒置之言。

来集之的《易图亲见》可作为今日研究《序卦》之参考。《易图亲见》为易图学史上一部总总结前人有关《序卦》、《杂卦》之图而又有所发挥演变之书,足可成为一本研究《序卦》、《杂卦》易图者的参考书,读之可避免重蹈其旧辙。因此,是书在易图学史中应占有一席之地。

注:《易图亲见》今见于《续修四库全书》。

[ 本帖最后由 cjc 于 2012-10-25 09:46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5 20:12 , Processed in 0.085733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