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3367|回复: 0

[杂剧传奇] 玉簪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4-7 17:30: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簪记》为明朝浙江钱塘人高濂所撰,全本三十三出,取材《古今女史》中女贞观尼陈妙常,与潘必正相爱,经临江令张于湖断为夫妇事。
敷演南宋潘必正与陈娇莲自幼定亲,后娇莲之父亡故,又值金兀术南侵,娇莲与母失散,寄居道观,法名妙常。必正上京赴试,因病下第休归,寄居于姑母主持的女贞观中,巧遇妙常,两人并不相识。必正爱慕妙常的文才风韵,以琴曲倾吐心声,妙常慑于教规,以琴曲拒之。必正相思成疾,妙常闻讯探视,仍然不敢明言。其后,妙常填词一首,吐露真情,为必正所得,妙常无可辩解,遂订终身之约。事为姑母察觉,逼潘提早进京赴试,潘无奈启程,妙常赶至秋江,互诉衷情,坚守前盟。必正得中进士后,回观迎娶。夫妻回家时喜见陈母亦在潘家依亲,母女亦得团圆。
《玉簪记》被誉为中国十大古典喜剧之一,非常细腻的描写两位主角内心感情,文辞典雅而不深奥;曲调平和而不流俗;唱腔转折而不拗嗓,是雅俗共赏的好戏。「琴挑」的月下相逢使潘、陈二人互生爱慕之心,紧随其后的「问病」、「偷诗」,则是陈、潘为爱情所做的试探。潘因思念成疾,陈藉故来慰问;陈相思而作词,潘恰好偷而颂之,一来一往的猜心游戏使感情化暗为明。在姑母发现他们的秘密后强行催逼侄儿提早赴试时,妙常以坚贞不渝的爱情信念,借一叶扁舟追至江心,两人秋江盟誓。此剧把古典艺术的力量便发展到了极致,一切外部环境所造成的悲剧因素,在乐观通达的精神境介面前,都显得那么软弱无力。
《玉簪记》词语典雅华美,有“着意填词”之称。这些描绘青年男女冲破礼教和宗教禁欲规制,而自由结合的过程至今读来依旧动人心魄。《玉簪记》细致的笔墨把陈妙常对于爱情的热烈向往和畏怯害羞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对潘必正若迎若拒之间,造成了富有情趣的喜剧色彩《玉簪记》精彩纷呈,其中《琴挑》、《偷诗》、《秋江》尤为出色。“弦里传情”(即“琴挑”)讲潘必正秋夜闲庭信步,听到陈妙常孤凄幽怨的琴声,使他顿起爱慕之情,遂借交流琴艺之机,以言语挑逗陈妙常。潘陈相见后,陈向潘“请教一曲”。 。《玉簪记》曲辞朴素优美,音韵铿锵,描摹细腻,高潮迭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6 23:17 , Processed in 0.081712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