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3849|回复: 21

與東萊野老兄之對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28 21:50: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zqc4124案:此是在下與東萊野老先生近日來往在本論壇通過短消息的對話!話題之引起在我電腦中已找不到原始記錄!!!在這裏叩請野老兄補充並繼續發表自已的見解!也使得吾等後學多多受教精進


東萊野老先生是在下數月前在國學論壇結識的《春秋》《左氏》學老師!!!在下多有受教,在他身上真的學到了許多書本中自已尋不到的知識,吾爲能結織這樣的師友感到自豪!!!以下是我可恢復並貼於本網的原始記錄!


     zqc4124:請您千萬莫客氣!弟要向您學習之處很多!!先生之《左氏》、《春秋》研究弟多所不及也!!!事實上《左》、《國》所引《易》明顯早於現可見諸《易》本,這其中當然包括上博竹楚《易》及馬王堆出土的帛《易》!相信弟在先生的教誨下,在下至您這個年令才敢與先生比高下!!盼這幾年先生更加精進,到時您更有新的學問教我


     東萊野老:先生所言极是:左氏好占。其一、这是历史真实,要讲中华文化、传统文化,撇开卜筮,则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其二、从《左》好占中,透露出左氏身世与交往的若干信息,夫子终生不言鬼,晚年却全心神地投入了《易》。我对《易》知之了了,先生说出了个大课题,即从《左》、《国》中勾沉《易》,进而作比较研究。我祝先生早成。我多年一直在想:中国的精神脊梁是什么?我以为是老子(姑且称“无为”吧),而非儒。中国文化的每一次复兴与进展,无不是“无为”所致,就人个体来说,也无不如此;反之,儒盛,文化则平平了。不是处,先生示下。[/quote]


(zqc4124)多謝先生示下:
在下與先生之論,弟想貼入本論壇!當否?叩請先生示下!!!
感謝吾邦祖先之迷信,如無此!現談何文化可言呢???
先生《左氏》之論!弟受教!!再受教!!!


(東萊野老)先生,示下,深为感动,其实,我无什么见解啊,是在先生的启迪下生发一点议论而已。至于巾上否,我不懂,先生做主就是。但我表明:我的议论没有悔意,且会坚持到底的。放心。[/quote]




(zqc4124)先生好:
弟之意:
一、是想讓網上諸師友共同受教,
二、請網上其他師友參與討論!在下可與老先生兼聽爲明嗎!!!
三、私意是弟與老兄在相互問答中弄些金幣!好以後花差!花差呀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9 07: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美意,何乐而不为?感谢啊,好友!如可行,不妨多出些话题,也许会碰出些火花来。敬受教!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9 07: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是让在“专题研究”栏目中对话吧?我刚看到。请将先前的留言补上吧。另,如栏目所云,说话内容似应有 的大致范围,先生可再圈几个志同者一起纵谈畅论为佳。年轻时,教课之余,晚上围炉坐谈,当时我们们同事称之为“围炉沙龙”,一谈就到下一点,其中南朝北国,一天的读书的心得都释放出来,未得读亦随之收获,美得很,舒畅得可以!建议先生为首,红火一番如何?
发表于 2008-3-29 07:13: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东莱野老:先生好。哎呀,你这么早就来到网上,处理版上事务?注意保重。学人不奸,在您身上体现得太完美了,真君子之风,学者之概也!我想,如要中华文明得以传承,就得有如君这样的人,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乐于携提。一花独放,不可称繁花似锦,鹤立鸡群,久而久之,鹤亦变成为鸡!中国多有学界君子,业中强人,中国古文化复兴也就有望了。[/quote]

赵先生:慚愧!先生過譽!!

       弟日前從數典下載一不全的朝鮮古活字本六臣注《文選》,正准備從http://forum.er07.com/redirect.p ... o=lastpost#lastpost何裳先生之言!與本網其他網友上傳的七種版本作對比方便自已保存並翫閱。

[ 本帖最后由 东莱野老 于 2008-3-29 07:15 编辑 ]
发表于 2008-3-29 07:26:54 | 显示全部楼层
zqc4124先生,说老实话,我是一个月前方知有是网,同时你也是我第一个授教之师。年龄我比你大,学业你却为我师,你开了我眼界,后半生之幸遇耳!还是那句话,先生发起,肩扛大旗,就在这个范围内开出一个论坛天地,我唯马是首。
 楼主| 发表于 2008-3-29 07: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好!

             讓大家在一起取長補短共同精進,確是美事!!!在網絡上讀書,集衆人之長,當然比自已閉門造車好之多多也 “集腋成裘”!“衆擎易舉”者是也

             在下歡迎其他師友給予糾錯補充最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29 20:49:49 | 显示全部楼层
zqc4124先生:我是从阶级斗争中过来的人,所学和所思也无不充斥着阶级斗争的火药味。前些时日,我翻检前些年的有书,颇有感触,因为那些书的字里行间一样地充斥着阶级斗争,以大学问家高亨为例,他就有一本《诗经》解释的书,那里与过往的书真可谓十万八千里之距。不论与毛诗、朱传抑或陈奂的解释都表现出一幅全新面孔。时代所致之故也!我在想,到底是两千年前的毛苌接近《诗》的时代真实,还是去《诗》两千四五百年后的高亨更熟黯古人的情趣?说高亨,只是一个例子。须知,那时的思想与形势只能如此。我不想否几十年来的学术成就,但在读那些年的书籍时也必须重新审视,以求古代的真实为好。我记得鲁迅有话:如论作品,一要顾及作品的时代,二要顾及作者全人,三要顾及作品全篇。我同意你的看法,如要论及古代经典,要务是在知识上复原古人的真生活、真风俗、真信仰、真情趣、真制度、真感情。我也赞成学者是首先是个杂家,之后再求成专门家。不知先生对此有何评论。专候。

[ 本帖最后由 东莱野老 于 2008-3-29 20:56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06:34:30 | 显示全部楼层
野老您好

          弟一直或今後皆以爲高亨較古人懂“毛詩”!可這個“毛”是“毛澤東”之“毛” 也只有毛萇才是真正《詩》學意義上之“毛”嗎

           而先生所言:“须知,那时的思想与形势只能如此。我不想否几十年来的学术成就,但在读那些年的书籍时也必须重新审视,以求古代的真实为好。我记得鲁迅有话:如论作品,一要顾及作品的时代,二要顾及作者全人,三要顾及作品全篇。我同意你的看法,如要论及古代经典,要务是在知识上复原古人的真生活、真风俗、真信仰、真情趣、真制度、真感情。我也赞成学者是首先是个杂家,之后再求成专门家。”確屬高論!!受教!受教

            弟也提醒先生注意:魯、齊、韓三家《詩》,多有《毛詩》之不及處 弟已有恢復漢熹平石經魯申培公《詩》之動念!現已開始著手收集這方面資料 叩請先生在這方面有以教、助於我:handshake :handshake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30 09: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4124先生好
     从来往中看出,你不只是位仁人君子,也是位知之甚多的版本大家,欣慕之至!先生见过街头玩杂耍的那些人吗?我之谓也!雕虫而已矣!!诚如先生言,《毛诗》未必尽长,三家未必皆短,不然不可成为一派,如《公羊》、《榖梁》之與《左氏》。前两家解经,《左氏》述史,不能伯仲。先生提醒,我已受教,致谢。至于先生之大动作,惜我无助 ,但我也会在先生的指示下留意;然,很可能令您失望,我只有分享先生成果的份了。顺颂功成!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3:06:43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千萬莫客氣

          先生可謂專業並老當益壯之人!!!弟只是一個業餘愛好者而已!並非專業人士

          弟以爲三家《詩》立於漢宣帝前!尤其是傳《魯詩》的申公受學浮丘伯,而浮丘伯乃荀況之弟子!!!而《毛詩》只是在漢平帝時才立學!毛公或《毛詩》太史公書不錄,且並非西漢官學,傳承之可信度當然也低於三家之學 :L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31 09:35: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好
    先生为业余爱好者?强似业内人士多矣。我原是中学教师系列,然而基本未教过书,退休前是所谓“中学教研员”,在一个地级市的教育局跑堂,你可想我学之疏。先生所论,容我再追寻。先生想必是有道理的。这里发一个我常思考的问题:夫子删诗功耶?过耶?原诗有三千馀,夫子过手后只剩下三百有零,使后人难窥其余三千---------!夫子一生“述而不做”,所有,只是笔削,将一部《春秋》笔削得舍《左》则不知所云,功耶?过耶?愚意,原《春秋》决非今日样子---------未知兄对此有何评论。很想听听先生及其他师友高论。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31 09:4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我尚有求于先生,我在查找纪昀的折子:
纪昀嘉庆九年(1804年)
礼部议奏山东巡抚申辩前疏
并另请增设汉儒郑元世袭五经博士折子

臣等伏思,左邱明、郑元功在六籍,从祀孔庭,其应给世袭五经博士,原分所应得,无庸多赘繁词。左邱明之姓氏,古来众说纷纭,迄无定论,其应添给世职与否,亦不系乎此。惟是典重表章,事关名器,欲褒崇其宗祖,当愼核其子孙,如年远难征,恍惚疑似,恐神不歆于非类,爵或至于滥加。今邱氏之谱疑窦甚多,郑氏又称谱牒久失,祇一现在之宗图,更无确据。臣等实不敢遽行率准。且十三经授受皆有本师,如传《易》之商瞿、传《诗》之毛苌者,不一其人,傥其同乡同姓纷纷援例而来,各执家谱求立博士,臣部尤难办理,是以公同商酌,仍拟议驳。但恐臣等一偏之见,未必果当。除郑氏原无谱牒外,谨恭录铁保原疏二件并邱氏原志,粘贴黄签,将纰缪之处开具淸单,进呈御览,应否各给世职之处,伏候钦定遵行。
《左传精舍志原序》,案:此文旣称“志序”,则当别有“左传精舍志”一书,乃谱中所称志者,卽是此序。序中所言又全是家谱,与“左传精舍”毫不相渉,末题“建武六年十七世孙邱堂熏沐敬书”,汉代亦无此欵式,其为依托无疑。
序中称齐太公之後奔楚,为左史倚相,倚相之後奔鲁,为左邱明。案:左邱明为倚相之后,古书俱载;至倚相为太公之后,则从未见于古书。此因太公少子封于营邱,以邱为氏,在左邱明之前。故牵合附会殊不足凭。
遗像三图。案:三图旣称旧谱所传,则衣冠器具必作古制,乃孔子、左邱明皆着束发道冠,又有高几坐墩及纸本书籍、笔、墨、砚、水中丞之类,全同后世之式,显系依托。
左子墓在肥城西南五十里。案:《山东通志》载左邱明墓在峄县,而以肥城之墓分注于下,是此二墓皆在疑似之间,未必肥城果眞,峄县果伪。
邱起避王莽之征改姓邱氏。案:《前汉书•鲍宣传》中凡王莽征召不出者,具列姓名其中,并无邱起。且旣改姓避莽,则当匿其本姓,何以又筑“左传精舍”,使欲葢弥彰?
乾隆十五年,邱文水出资七千余金独修学宫。案:邱姓能出七千余金修学宫,是其家不贫,何以又无力修其祖祠,乞李英捐助百金,殊不近事理。
李芬序中引诗曰“倬彼云汉”以下四行。案:以文王比左邱明,以周王比邱姓,诞妄悖谬。
宋给事中丁谓左邱明赞。案:丁谓乃宋相,非给事中;又考《宋史》,丁谓本传亦不载其曾为给事中。
金王去非诗“请看廿一简多少,独有先儒冠汗靑。”案:金代尚未有“廿一史”。----------
                               ------《纪文达公遗集•文集卷四•折子》
后面的文字我无法得到,先生及师友未知能接续上否。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9:30: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所言!弟確是才疏學淺!!以前從未聽說過!!!慚愧 紀文達公還是在下原籍鄕賢呢

              另先生前幾日求尋《述征記》此書蓋爲佚書!事實上弟也爲一句話而在尋找是書:Q

            《述征記》記堯碑銘有堯繼位到永嘉三年“二千七百二十有一載”,則堯的時代當始於西元前 2400年,也恰與某些文獻與考古綜合研究的成果相呼應。這說明尚無成文歷史的史前時代曾留下過有價值的史料,那麼,對於有關夏商周三代的史料更不能輕易否定,因為商人滅夏以前已經“有冊有典”,進入成文歷史的時代,商王朝更有了保存檔案文書制度,周代已開始整理、寫定古代傳下的歷史資料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3-31 21: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見學兄示
        得知兄也在尋覓《述征記》,因苦于无得而歔欷,同憐!然是否確系為“佚”?看清人也有引是書者,諒未必全潰,只有待於細心了。我心同先生所言。將上古人物事蹟一概論為“神話傳說”,恕我讀書太少,我想大概源於建國前後,先前並沒有什麼“神話傳說”之詞,古人對於炎黃無不煞有介事,況堯舜呼!怎麼能籠而統之為“神”?即使一時看不到原件,但也應相信口碑的好,不然流為虛無,那樣我們真的無祖了。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4-1 07:50:48 | 显示全部楼层
兄早安
    书到用时方恨少!兄为《述征记》中一句而颇费周折,不妨说说那一句,也许有投标者,俗云:众人拾柴火焰高。贵乡先贤的《遗集》我已经找到,这里不好贴,我发至你的邮箱了。前些时日,我大致浏览《尚史》、《路史》、清人《世本》辑本与《三才图会》,很有些先生可用的东西,如无,我发给先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20 20:48 , Processed in 0.083212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