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如生国学
登录 | 注册
查看: 4632|回复: 11

恢復的漢熹平石經《周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8 09: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班固(A.D.32A.D.92) 《漢書·藝文志》云:“昔仲尼沒而微言絕,七十子喪而大義乖,故《春秋》分為五,《詩》分為四,《易》有數家之傳(《儒林傳》言:‘劉向校書考《易》說,以為諸家皆祖田何、楊叔、丁將軍,大誼略同。唯京氏為異,焦延壽獨得隱士之說,托之孟氏,不相與同。’)戰國縱橫,真偽分爭,諸子之言,紛然肴亂至秦患之,乃焚滅文章,以愚黔首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從西漢設五經博士後,儒家經傳傳授有嚴格的師法和家法,經文章句在傳抄過程中多有舛誤。東漢桓、靈之際,諸經博士試甲乙科時,競爭激烈,有人甚至行賄來求得改易經籍以合私文。熹平四年 (A.D.175) 議郎蔡邕和中郎將堂溪典、光祿大夫楊賜、諫議大夫馬日磾等人,鑒於當時儒家經籍輾轉傳抄,多生謬弊,乃奏求正定六經文字,靈帝許之”(《後漢書蔡邕傳》),於是開始了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次石經刻制工程。歷時九年至光和六年告成。因始於熹平年間,故稱《熹平石經》。《熹平石經》的內容包括《周易》、《尚書》、《魯詩》、《儀禮》、《春秋》、《春秋公羊傳》和《論語》,書丹者除蔡邕之外,還有堂溪典等人。石經刻成之後,立於都城洛陽太學門外(今洛陽城南二十里洛水南岸的朱圪壋村)。四十六方經石,各高一丈許,廣四尺,兩面刻,駢羅相接,非常壯觀。石經碑面無縱橫界格,系一字隸書直下行文,故也稱一體石經。經文自右至左,每經自為起訖,先表後裏, 每經的篇題单独占一行頂格書寫。《後漢書蔡邕傳》云:及碑始立,其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可見當時盛況。


       從書法角度上來說,《熹平石經》是漢隸成熟期方正平整一路的典型。因是官方巨制,書丹者又是蔡邕等一流的國手,其結體方正,字字中規入矩,一絲不苟,點畫佈置勻稱工穩,無懈可擊。用筆方圓兼備,剛柔相濟,雍容典雅,恢宏如宮殿廟堂。梁武帝《書評》云:“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如有神力。”龖案:《熹平石經》集漢隸之大成,不但在當時被奉為書法的典範,而且流風所及,極深至遠。《熹平石經》不但起漢字由隸變楷的橋樑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相對於《易》學史來說,熹平石經梁丘賀本《易經》爲現行諸本之祖且承前啟後的作用顯見。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09:34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9:1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漢末董卓遷京毀洛陽宮廟,太學荒廢,石經始遭損壞。永嘉之亂及晉室南遷,孟、施、梁丘、京氏四家《易》被王氏博士取代後,洛都文物多被摧殘。北魏之初,馮熙、常伯夫相繼為洛州刺史,毀取太學經石以建寺塔,(石經)大致頹落(《魏書馮熙傳》)。北魏孝明帝神龜元年(A.D.518),國子祭酒崔光曾議請修補未成(《魏書崔光傳》)。東魏武定四年(A.D.546)。自洛陽徙石於鄴都(今河北大名縣東北),行至河陽,值岸崩,遂沒於水,其得至鄴者,不盈太半(《隋書經籍志》)。北周大象元年(A.D.579)。復由鄴城遷洛陽(《周書宣帝紀》)。隋開皇六年(A.D.586),又自洛陽載至長安,其後,營造之司用做柱礎(《隋書劉焯傳》、《隋書經籍志》)。唐貞觀初年,魏始收聚之,已十不存一(《隋書經籍志》)。後來連這些也不知去向。北宋時,曾在洛陽太學舊址出土過石經殘片,但為數不多。直到近年,復絡繹出土(洛陽最多,西安次之),其中《周易》殘石,見於《漢石經集存》的二十八塊(包括合併和聯掇的拓件塊)。另加北京圖書館藏一塊殘石拓本以及上海博物館藏一塊殘石等。熹平殘石據拓本統計現共收集總有8800餘字,現分藏洛陽博物館、河南省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西安碑林、北京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臺灣故宮博物院以及日本書道博物館等處。馬衡先生遺著《漢石經集存》之圖版三九247有《雜卦》及尾題九字(見下圖三)。叔平先生云:“第三行存‘易經梁’三字,乃易經之尾題。記其所用之本為梁丘氏也。又有校記二石(見下圖四、圖五),其一有‘孟、施、京氏’等字,其一有‘孟、京氏’及‘施氏’字殆存施、孟、京三家之異同。”龖案:此校記二石見圖版三九248249。由是知熹平石經《周易》雖刻於東漢,但所刻爲西漢梁丘賀本。應該說西漢去古未遠,文字非後所及,由所存殘字就可看出許多追述古人之文字。



       馬衡《集拓新出土漢魏石經殘字》序曰:“世之言版本學者,舍寫本外溯至五代,宋槧本尙矣。然此猶非刻本之起源也,吾國版本之最古者不能不推漢魏之石經,故阮元之校勘《十三經》首采漢石經也。”嚴可均在《唐石經校文》中言:“石經者古本之終,今本之祖。”龖案:此言相對於《熹平石經》來說應該是最為中肯恰當!!!


       關於石經之例,馬衡《從實驗上窺見漢石經之一斑》云:“後漢立五經博士十四:《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諸家各以家法教授,故章句間有異同。石經之立,欲盡刻十四家之章句,其勢有所不能,故以一家爲主,而羅列諸家異同於各經之末,此漢石經之例也。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09:40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9:18:4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漢高祖元年(B.C.206)冬十月,蕭何盡收秦丞相府圖籍文書,惠帝四年(B.C.191)三月除挾書律,文帝(B.C.179B.C.157年在位)始置博士,至武帝建元五年(B.C.136)始置五經博士,到西漢末,《易》立於博士者有楊何、施讎、孟喜、梁丘賀及京房五家,而民間有費直、高相兩家之學關於西漢《易》學,《史記·儒林傳》云:“言《易》自淄川田生,要言《易》者本於揚何之家。”《漢書·儒林傳》云田何(即淄川田生)授東武王同,洛陽周王孫、丁寬、齊服生,而王同授淄川楊何;又謂丁寬事田何後至洛陽復從周王孫受古義,而施讎、孟喜、梁丘賀三家均承丁寬弟子田王孫之傳,惟又言梁丘賀從大中大夫京房(別於後京房)受《易》。房者,淄川楊何弟子也。房出為齊郡太守,賀更事田王孫,宣帝時聞京房為《易》明,求其門人得賀,即梁丘賀之學,可兼由(前)京房、田王孫分別溯楊何、王同並丁寬、周王孫而根在田何。漢武帝時立楊何為西漢第一位《易》學博士,元光元年(B.C.134)征為大中大夫。《漢書·藝文志》又:“訖於宣、元有施、孟、梁丘、京氏列於學官,而民間有費、高二家之說,劉向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經或脫去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由施、孟、梁丘三家立而楊何之《易》亡,《後漢書•儒林傳》言光武時,三家《易》復立,楊氏未立。其實三家《易》即含有楊何之《易》。熹平石經刻梁丘賀本,而羅列孟、施、京氏本三家異同蓋本於此也。




         馬衡《凡將齋金石叢稿》卷六《從實驗上窺見漢石經之一斑》“書碑之式,各經不同,今所知者:《易·上經》卦文銜接,不空格,每行之首,《十翼》分章處空一格,加點識之,每篇題各占一行。”“《後漢書·儒林傳序》引楊龍驤《洛陽記》載《朱超石與兄書》云:‘石經碑高一丈許,廣四尺,駢羅相接’其所謂駢羅相接者,當指每經自爲起訖言,如《論語》三碑,書之者當起第一,訖第三,復轉至碑陰,起第三,訖第一。其式如堵牆,非如唐、清兩代石經之式也。”龖案:恢復熹平石經《易》應遁王念孫在《經傳考證·序語》所云:“揆之文義而安,求之古訓而合,采漢、唐、宋儒之所長,而化其鑿空之病與拘牽之習,蓋非置前人之所不用,乃師前人之說而善用之者。”在整理《易》殘石時,在電腦Word文檔中反復數次並逐漸更叠研究調整最後述定總計四石爲:碑陽一(1),易經上加經下(至明夷卦尾)39行;碑陽二(3),經下+易彖上(至比卦)38行;碑陽三(5),易彖上+彖下(結尾)37行;碑陽四(7),易象上+象下(至睽卦)39行;碑陰四(8),象下+易繫辭上(至“崇德而廣業也知”)37行;碑陰三(6),易繫辭上+繫辭下(至“其治者也是故君”)38行;碑陰二(4),繫辭下+易文言+周易說卦(至“所成始也故”)38行;碑陰一(2),易說卦+序卦+雜卦+校記。恢復碑中“九見羣龍无首吉 巛元”爲熹平石經殘字;“夕惕若夤”爲熹平石經校字或西漢前《經》字。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09:43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09:24:2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周易》之名,最早見于《左傳》。由莊公二十二年“周史有以《周易》見陳侯者,陳侯使筮之遇觀之否(《觀·六四》),是謂‘觀國之光利用賓于王’。”另昭公二十九年蔡墨言“在乾之姤(《乾·初九》)曰:潛龍勿用;其同人(《乾·九二》)曰:見龍在田;其大有(《乾·九五》)曰:飛龍在天;其夬(《乾·上九》)曰:亢龍有悔;其坤(《乾·用九》)曰:見羣龍无首吉;坤之剝(《坤·上六》)曰:龍戰于野。”知當時爻題還沒有出現,應當早於汲冢、上博竹簡《周易》。


     
   龖案:由上卦畫對比知上博竹楚《易》、阜《易》及帛《易》皆爲數字卦畫,而分下、上二卦且在書寫中各占一字位置。晉·杜預(A.D.222A.D.284)《春秋左傳集解後序》云:“大康元年三月,吳寇始平,余自江陵還襄陽,解甲休兵。乃申抒舊意,修成《春秋釋例》及《經傳集解》。始訖,會汲郡汲縣有發其界內舊冢者,大得古書,皆簡編科斗文字。發冢者不以為意,往往散亂。科斗書久廢,推尋不能盡通。始者藏在祕府,余晚得見之,所記大凡七十五卷,多雜碎怪妄,不可訓知。《周易》及《紀年》最為分了。《周易》上下篇,與今正同,別有《陰陽說》,而無《彖》、《象》、《文言》、《繫辭》,疑于時仲尼造之于魯,尚未播之于遠國也。”唐修《晉書·束晳傳》言:其《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易繇陰陽卦》二篇,與《周易》略同,繇辭則異。《卦下易經》一篇,似《說卦》而異。《公孫段》二篇,公孫段與邵陟論《易》。《國語》三篇,言楚晉事。《名》三篇,似《禮記》,又似《爾雅》、《論語》。《師春》一篇,書《左傳》諸卜筮,師春似是造書者姓名也。《瑣語》十一篇,諸國卜夢妖怪相書也。《梁丘藏》一篇,先敘魏之世數,次言丘藏金玉事。《繳書》二篇,論弋射法。《生封》一篇,帝王所封。《大曆》二篇,鄒子談天類也。《穆天子傳》五篇,言周穆王遊行四海,見帝台、西王母。《圖詩》一篇,畫贊之屬也。又雜書十九篇:《周食田法》,《周書》,《論楚事》,《周穆王美人盛姬死事》。大凡七十五篇,七篇簡書折壞,不識名題。(龖案:據《隋書·經籍志》和《春秋經傳集解後序》及《玉海》四十七引晉·王隱《晉書·束晳傳》言《紀年》十二篇,則上述12+2+2+1+2+3+3+1+11+1+2+1+2+5+1+19再加七篇,恰七十五篇。)冢中又得銅劍一枚,長二尺五寸。漆書皆科斗字。初發冢者燒策照取寶物,及官收之,多燼簡斷札,文既殘缺,不復詮次。武帝以其書付祕書校綴次第,尋考指歸,而以今文寫之。荀勖《穆天子傳序》言:“竹簡素絲編,以臣勖前所考定古尺,度其簡長二尺四寸以墨書,一簡四十字。”《春秋左傳集解後序·正義引王隱《晉書·束晰傳》言:冢竹書“大凡七十五卷,其六十八卷皆有名題,七篇折簡碎雜不可名題。有《周易》上下經二、《紀年》十二卷、《瑣語》十一卷、《周王遊行》五卷,此四部差爲整頓。汲郡初得此書,表藏秘府,詔荀勖、和嶠以隸書寫之。勖等於時即已不能盡識詳見後附錄一)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09:47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0: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哈哈多謝“繼續革命”兄之金幣相贈

網上諸師友您們好

           拙文中漢石經《周易》殘拓基本已差不多收盡,但原碑共四巨石八面!弟肯定有沒找到或未出土之物的 如師友能幫在下找到鄙未收殘拓圖版,在下將以“黃金”相贈

           當年 于右任老先生購收屬碑陽二、碑陰二下部殘石花了四千大洋 可在下是個窮光蛋,但一樣會用同等價値之“真心”報答的:handshake :handshake

             同時鄙也叩請師友們給陋文予斧正指導,以便於在下做得最好!!!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10:28 编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x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0:36:5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與《周易》略同,繇辭則異的《易繇阴阳卦》,”郭鼎堂先生在《〈周易〉之制作时代》中以爲是《归藏》。龖案:《莊子·天下篇》言:“《以道陰陽帛書《易之義》首言:“《易》之義 陰與陽。且帛《易》分別以《鍵》《川》為陰、陽卦之首,兩儀(陰陽)上下相應。蓋此《易繇阴阳卦》爲相似於帛《易》卦序,繇辭爲類同左傳僖公十五年》之卜徒父之筮其卦遇《蠱》曰:“千乘三去,三去之餘,獲其雄狐。”及《成公十六年》晉侯筮之,史曰:“吉。其卦遇《復》曰:南國戚射其元王中厥目。”等句之“《易》”也。


   “似《說卦》而異的《卦下易經》”蓋爲不含帛書《易之義》中“[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 13贊於神明而生占也參天兩地而義數也觀變於陰陽而立卦也發揮於剛柔而[生爻也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也窮理盡生而至於命[也將以順性命之]理也是故位14天之道曰陰與陽位地之道曰柔與剛位人之道曰仁與義兼三財兩之六畫而成卦分陰分陽[迭用柔剛故]易六畫而爲章也天地定立[山澤通氣]火水相射雷風相薄八卦相庴數15往者順知來者逆故易達數也”而大約含“大衍之數章”的古本《說卦》也。


   《公孫段》二篇,公孫段與邵陟論《易》。蓋與馬王堆出土的帛書《繆和·昭力》相似的文章。《韓非子·顯學》言:儒分為八。并說: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張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顏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孫氏之儒,有樂正氏之儒。《玉海》引《韓非子·顯學》“有孫氏之儒”作“有公孫氏之儒。”龖案:先秦書籍中有公孫丑、公孫尼子及公孫龍皆公孫之儒也。·陶潛《群輔錄》曰:“公孫氏傳《易》為道,為潔淨精微之儒。·何良俊《四友齋叢說》言:“蓽門圭竇,甕牖繩樞,並日而食,以道自居者,為有道之儒,子思氏之所行也;衣冠中動作,順大讓如慢小讓如偽者,為矜莊之儒,子張氏之所行也;顏氏傳《詩》為道,為諷諫之儒;孟氏傳《書》為道,為疏通致遠之儒;漆雕氏傳《禮》為道,為恭儉莊敬之儒;仲良氏傳《樂》為道以和陰陽,為移風易俗之儒;樂正氏傳《春秋》為道,為屬辭比事之儒;公孫氏傳《易》為道,為潔靜精微之儒。·朱彝尊《經義考》卷二八二云:“今考定傳《易》者為公孫段。”


     北魏酈道元《水經注》卷一河水注言:《穆天子》、《竹書》及《山海經》,皆埋歲久,編韋稀絕,書策落次,難以輯綴;後人假合,多差遠意……”唐·魏徵等撰的《隋書·經籍志》言:“汲郡人發魏襄王冢,得古竹簡書,字皆科斗發冢者不以為意,往往散亂。帝命中書監荀勖、令和嶠,撰次為十五部,八十七卷。(龖案:卷數較《晉書·束晳傳》多七卷當爲本《志》所言:“《紀年》十二卷”中“《汲冢書》並《竹書同異》一。”之類也。多雜碎怪妄,不可訓知,唯《周易》、《紀年》最為分了。其《周易》上下篇,與今正同。”鄙疑汲冢《周易》與上博楚簡及阜陽漢簡《周易》相類似。因“阜陽漢簡《周易》是斷簡殘篇,原來的卦序已無法復原。”而汲冢竹書所謂“《周易》上下篇,與今正同。”與上博楚簡及阜陽漢簡《周易》所作《釋文》一樣,是以今本《周易》為藍本而“撰次”的結果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周易》是迄今發現的最早《周易》文本之一。(西晉汲冢出土竹書《周易》年代當與此相近)簡長四十四釐米,三道編繩,每簡書寫約四十四字。《周易》歷來被人視為儒家經典之首,包羅萬象,博大精深,自漢代以來,幾乎每一朝代都有人對它考訂、詮釋、研究,她的著作連篇累牘,汗牛充棟。楚竹書第三輯《周易》的亮相,弄清了長期以來易學研究中九六及“今古文”之爭的事實真相,為易學研究提出了新的課題,並讓人們看到先秦時期《周易》的真實面貌。上博戰國楚竹書《周易》由“中國科學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對竹簡作了歷史年代測定,由超靈敏小型迴旋加速器質譜儀測出竹簡距今時間為 2257±65 年。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陳燮君《序》云:“竹簡共達一千二百余支,為劫餘截歸,有的是殘簡,排序十分不易,竹簡分批抵滬,有的是購買時已經分散。劫餘另加流散,無疑為排簡工作增加了新的難度。在專家學者們的努力下,依序排簡工作不斷推進與完善,保證了整個學術工程的順利進展。”濮茅左先生《說明》云:“楚竹書《周易》總五十八簡,涉及三十四卦內容,共一千八百零六字。其中合文三,重文八,又二十五個卦畫。”整理者又言:“竹簡中所出現的紅、黑六種標號為歷史文獻中首見。這些標號反映了陰陽轉換、互為因果的《易》學理論。”龖案:汲冢竹《易》,當時在晉·荀勖、和嶠等整理時不知有帛《易》卦序,當然以現行本《周易》卦序排列。但濮茅左、韓自強等先生在整理上博楚竹《易》及阜陽漢簡《周易》時,明知有帛《易》、現行本二種卦序存在,還是以現行本卦序排序整理。應該說正是如此才造成竹簡《周易》與現行本“《周易》上、下經同。”的必然結果。要之帛書《周易》在竹《易》和現行本之間,竹簡整理者有甩開孩子父親而用幼子與祖父對比做DNA親子鑒定之嫌!!!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10:39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0:4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中國文物研究所古文獻研究室、安徽省阜陽市博物館《阜陽漢簡周易釋文·前言》云:“阜陽漢簡《周易》,是安徽阜陽雙古堆西漢汝陰侯夏侯竈墓出土竹簡中破損嚴重,但保存數量較多的古籍,共整理出752多片,計3119字,其中屬《經》文的有1110字,屬卜辭的2009字。《經》文部分卦畫五個(大有、林、賁、大過、離),卦名、爻題、卦辭、爻辭等內容。與現今通行本對勘,存有卦、爻辭的221片,分別屬於52個卦。阜陽漢簡《周易》是斷簡殘篇,原來的卦序已無法復原。阜陽漢簡《周易》與今本和帛書的顯著區別是在卦爻辭的後邊,保存了許多卜問具體事項的卜辭。”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汝陰侯:以令史從降沛,爲太僕、常奉車爲滕公,竟得天下,入漢中,全孝惠、魯元。侯六千九百戶,常爲太僕。高祖六年十二月甲申,文侯夏侯嬰元年。孝文九年夷侯竈元年,孝文十六年恭侯賜元年。”


          阜《易》第30號簡存“不吉·上六大君有命啓邦囗  (30)”,阜《易》“啓邦”,帛書作“啓國”,今本作“開國”,阜《易》沒有避漢高祖劉邦諱,帛書避劉邦諱,改“邦”爲“國”,今本又避漢景帝劉啓諱,改“啓”爲“開”。龖案:由此可知阜陽漢簡《周易》早於帛《易》更早於現行本爲漢前“不焚燒禁毀”之書。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10:4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0:45:0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帛書《周易》197312月在湖南省長沙市的馬王堆第三號漢墓出土,《六十四卦》和《易傳》用隸書抄寫在二張整幅帛上。內容包括:


       《周易六十四卦》,即通常所說經的部分。存93,4900餘字。與傳承的以及各家稱引的今文本、古文本、王弼本等各本對比,不僅卦名不同,而且卦序、卦辭和爻辭也有差異, 1984年《文物》第3期公佈了釋文。于豪亮先生認為,馬王堆《周易》卦序簡單,應該是較早的本子。又根據字體,抄寫時間應在漢文帝初年。張政烺先生言:“帛書本《周易》和熹平石經、王弼《注》、朱熹《本義》等本比較,具有較原始的形式,顯然,後來的本子是在這個基礎上經過加工改造的。先說帛書本六十四卦順序和今本大不一樣。它把八卦按照陰陽,排成乾坤、艮兌、坎離、震巽,機械地再分開則成乾、艮、坎、震、坤、兌、離、巽,以次把它們作爲上卦,每個卦下再按乾、坤、艮、兌、坎、離、震、巽的次序輪流配合,湊成下卦,便出現了八八六十四卦。這種序列的形式很機械,很原始,可見今本六十四卦的順序和分成上下經的形式是漢朝人改編的,《序卦》也是後起的。帛書六十四卦不分上下篇,漢朝人才稱周易上下篇,以前不見。279年汲冢出土竹書有《周易》,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後序》、《晉書•束晳傳》都說其《易經》二篇,與《周易》上下經同,現在看來,這是很成問題的。汲冢比馬王堆三號墓早一百多年,馬王堆《周易》的面貌如此原始,汲冢《周易》當然不會與《周易上下經同。


      
   《周易六十四卦》卷後另有《易傳》5篇。帶有篇題的4篇為《繫》、《易之義》、《要》及《繆和·昭力》。第一篇頂端塗有墨丁抄寫在《六十四卦》後,以二三子問曰開頭,根據先秦古書定名慣例,稱為《二三子》。除《易之義》、《要》篇部分文字見於今本《繫辭下》及今本《說卦》外,其餘都是不曾流傳下來的佚書,記述孔子和弟子討論卦、爻辭含義的情況。19938月《道家文化研究》第3輯公佈了《二三子問》、《繫》、《易之義》、《要》的釋文。而《繆和·昭力》的釋文於19951月的《國際易學研究》第1輯和19956月的《道家文化研究》第6輯等皆有公佈和介紹。帛書《易傳》名稱和釋文有多種且有許多牽強附會之處,我贊成陳松長先生之說應該最終當以張政烺先生主持的帛書整理小組編撰的《馬王堆漢墓帛書》第二輯爲准,同時更盼此書盡早出版以正諸家歧說同時用惠學界。

    結合李學勤先生的研究,帛書《周易》經傳的編排是經過精心考慮的,它是一部有自己完整體系的書籍。帛書《周易》實際上包括了兩件帛書,可稱作上下卷,上卷包括:經文、《二子》。下卷包括:《繫》、《易之義》、《要》、《繆和·昭力》。傳文共56篇。經文在最前面,隨後《二 子》分說經文,列於傳文諸篇之首。《繫》、《易之義》通論大義,排在其次。《要》於論說外又有記事,續於其後,最後爲《繆和·昭力》。《繆和》首行頂端有墨丁,篇尾有篇題,但沒記字數《昭力》緊接《繆和》另起一行,且首行無墨丁篇尾有篇題,並記字數爲六千。于豪亮先生說:“此篇甚短,所記字數應包括《繆和》在內。”龖案:綜由上述《繆和·昭力》可定爲一篇帛《傳》的兩部分。


    帛書《二子》、《繫》、《易之義》、《要》及《繆和·昭力》文中多有“孔子曰”、“夫子曰”和“子曰”,且包含有部分今本《易傳》內容,個人以爲既使不是孔子親手制作,也應是孔門弟子祖述師說,基本論點蓋出自孔子而最遲爲其第三、四代弟子結成。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10:4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0:4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東漢·許慎《說文序目》:“壁中書者,魯恭王壞孔子宅而得《禮記》、《尚書》、《春秋》、《論語》、《孝經》,又北平侯張蒼獻《春秋左氏傳》,郡國亦往往於山川得鼎彝,其銘即前代之古文。……稱《易》孟氏、《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皆古文也,其於所不知蓋闕如也。”龖案:《說文解字》集漢代經學、文字知識之大成,固然有許多時代所限,但仍不失其凖確的學術價值。許慎當時所見的書籍,所聞師說,許多是我們現代人所無法接觸和見到的。《書》孔氏、《詩》毛氏、《禮》周官、《春秋》左氏、《論語》、《孝經》為古文此由《釋文序錄》及載籍諸說無異議,但《易》孟氏,前儒皆以為乃今文也。考《周易》總共三次出現相關“幾”之詞,分別在《小畜·上九》、《歸妹·六五》和《中孚·六四》。熹平石經梁丘賀本小畜卦碑字作“近望”,《釋文》云:“幾,徐音析,又音機,注同。‘《子夏傳》作近’。”阜《易》、帛《易》此處皆作“幾”。晁氏曰:“京、劉、一行作近。”石經梁丘賀本《歸妹·六五》“既望”,帛《易》作“日既望”,《釋文》云:“月幾,音機,又音祈,荀作既。”清·惠棟云:“近,古文幾字。”而《中孚·六四》石經梁丘賀本與阜《易》同作“月幾望”,帛《易》作“既望”,《釋文》云:“幾望,音機,又音祈,京作近,荀作既。”晁氏曰:“孟、一行作既,孟云:十六日也。說之案:古文讀近為既”龖案:“既望”是先秦以前的月相名詞,《釋名·釋天》:“望,月滿之名也,月大十六日,月小十五日;日在東月在西,遙相望也。”《尚書·召誥》言:“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周成王時期的《保卣》銘文有“乙卯……在二月既望,”昭王南征時之器《靜方鼎》“八月初吉庚申至,吿于成周。月既望丁丑。”穆王卅四年之《鮮“唯卅四年五月既望戊午”直至周宣王時的 《寰盤》皆有言:“惟十又九年四月既望辛卯”及“惟廿又八年五月既望庚寅”。綜由上述可知、“近”和“幾”皆是言“月相”的同一詞語也,參諸家說“近”只是在漢初時使用,而“既望”之用可追述到西周初年。這也間接證明帛《易》所采本當為較古本也。另帛《易·歸妹·六五》“月幾”作“日月既望”更可隨李學勤先生《夏商周年代學劄記》中《癸酉日食說》之釋《簠室》天1、《佚存》374、《京津》3695及《屯南》379甲骨拓片為:(“日月”二字釋為“明”字,我沒有見過帛《易》全部實物或照片,如帛《易》“日既望”中“日”也只占一字位置,則可最終落實。另上博楚竹簡《中弓》第19簡也有“日月”合文例。)




“癸酉貞,明又(有)食,惟若。
癸酉卜,明又(有)食,匪若。
癸酉貞,明[]食,[告於]。”


     甲骨文中“日有食”和“有食”(有作又,食作 。見《甲骨文合集》33697的“乙丑貞,日有食,其[]于上甲”;《合集》33699“庚辰貞,日有食,告于河”;《屯南》726“壬寅貞,月有食,王不于一人咎一。”等很多。由晁氏所引孟熹“幾”作“既”,並云:“十六日也。”知“幾”作“既”為最古文,而韓嬰、梁丘賀、京房本作“近”只是西漢時之文也。同時也可證明宋·朱震《漢上易傳·叢說》所言:“孟喜、京房之學其書概見一行所集,其要皆《子夏傳》所出,”不至確也。


    《釋文·繫下》言:“大寶,孟作保。”宋本、《集解》本同作寶,帛《繫》作“費”。龖案:《書·金縢》:“寶命,”《史記·魯世家》作“保命”。《左傳·莊公六年經》“齊人來歸衛俘,”《左傳》及《公羊》、《谷梁》之《經》、《傳》並作“衛寶”。杜預疑左氏《經》誤,孔穎達《正義》言:“古字通用。或‘ ’字與相似,故誤作。”《春秋經》獨左氏作“衛俘”,當是漢初張蒼所獻古文,《公羊》、《谷梁》皆今文也,孟喜《易》作“保”證明孟氏恢復之《易》為真古文也。(上字爲戰國中山王大鼎摹本。)


    《說文》引《易》曰:龍戰于野,戰者接也。”帛書《二子》云:“龍戰于野者,言大人廣德而下 民也。”龖案:《說卦》和孟喜、干寶皆釋“戰”為“相薄”,《說文》釋“戰”為“接”義與帛書《二子》,而不同於諸儒之言。《漢書·儒林傳》言:“孟喜得《易家侯陰陽災變書》而改其自已所受師法。龖更以為所謂《易家侯陰陽災變書》當為類似於近現代出土的上博簡《楚易》、包山卜簡、馬王堆出土的《帛易》、夏侯灶墓出土的《阜易》或秦簡《歸藏》等之書。《說文》引《易》曰:“地可觀者莫可觀於木。”現行《易》文無此句,當為孟氏古文《易》蓋即《易家侯陰陽災變書》中之文也!關於西漢孟喜古文《易》詳見http://www.confucius2000.com/zhouyi/gyxhmxgwydztt.htm


    《易》之古文在漢代除“河內女子發屋所得《說卦》三篇”外,餘多爲田何所傳,綜合諸家之說知費氏《易》所謂“古文”本,乃費直、馬融、荀爽及鄭玄等用“古文”改抄而成。而《易》“孟氏古文”蓋爲孟喜由《易家侯陰陽災變書》等古籍個人整理所得也!!!


    《周易正義•八論論誰加經字《子夏傳》雖分為上下二篇,未有經字。經字是後人所加,不知起自誰始。案前漢孟喜《易》本云:分上下二經。是孟喜以前已題經字。”龖案:由是可知題經字是在韓嬰之後孟喜之前的西漢也。


      焦贛之《易》乃承授孟喜、京房之學,《漢書·藝文志》並不錄立於學官的四家之師著作,事實上施讎、孟喜、
梁丘賀、京君明的著作即田王孫、()京房、焦贛之學。《藝文志》不著錄立學官之師作品,蓋其通列也。現行本《易林》舊題焦贛撰,而《易林》與焦、京之學相比淺顯明見,結合牟庭、余嘉錫、胡適諸家及余之論證《易林》並非焦贛所作而撰者為王莽時的崔篆。《崔篆易林》成書在劉歆《七略》之後,則不為《漢書·藝文志》所載錄。此書以《周易》中每一卦各變六十四卦,六十四卦之變共為四千零九十六卦,各有文詞,皆為四言韻語林辭。(龖案:每言四字稍少有三字構成一句。)《易林》以本卦之本卦為首於六十四組卦林前,然後以現行本卦序排例;此與帛《易》每宮分別以本宮卦配成的下卦(貞卦)為首,然後依次以數序或者說是“天干”的順序排列相似。二者淵源可見。《易林》卦序不類於《京氏易》卦序,也間接證明二者不相及也。詳見http://www.confucius2000.com/zhouyi/ylzzkbjjjljyszxhyx.htm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10:52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0:5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文:

             唐·張參撰《五經文字》序云:“陸氏《釋文》自南徂北,徧通衆家之學,分析音訓特爲詳舉,固當以此正之,卒以所刊書於屋壁,雖未如蔡學之經密石經之堅久,慕古之士且知所歸。……其或古體難明,衆情驚懵,則以石經之餘比例爲助,石經湮沒所存者寡,通以經典及《釋文》相承隸省,引而伸之不敢專也。……大歷十一年 司業張參序。” 龖案:大歷十一年即A.D.776爲唐代宗李豫年號,在開成石經刊刻以前。所言石經《易》當爲熹平石經也。




       阮元重刻宋板《注疏》總目錄云:“《五代會要》後唐長興三年始依石經文字刻《九經》印板,《經》書之刻本實始於此逮兩宋刻本浸多。有宋十行本《注疏》者,即南宋·岳珂(龖案:當爲元·浚。《九經三傳沿革例》所載建本附音注疏也,其書刻於宋南渡之後。由元入明遞有修補。至明正德中,其板猶存,是以十行本爲諸本最古之冊。此後有閩板,乃明嘉靖中用十行本重刻者。有明監板,乃明萬歷中用閩本重刻者,展轉翻刻訛謬百出,明監板已燬,今各省書坊通行者惟有汲古閣毛本,此本漫漶不可識讀,近人修補更多訛桀。”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10:58 编辑 ]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08-1-28 12: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对石经方面是外行,不知屈万里先生对汉魏石经的研究与尊作内容有无相关之处?因为看到您只了马衡先生比较早的研究成果,似乎对现当代学者的研究没有涉及。
另外熹平石经后来陆续有所发现,但是其中有一部分真伪尚需进一步考察,程元敏先生在《宋代经学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中发表过一篇关于熹平石经尚书某号残石的辨伪,是否有可能其他残石有类似问题,可能尚需要详细考察。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08-1-28 16: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樓上朋友您好

         屈翼鵬先生大作,只是去年七月七日由大意覺迷賢弟把我引到《國學數典》後才得拜讀!但屈氏書確收僞拓 如書中《舊雨樓藏漢石經》拓,但屈先生已在《漢石經尚書殘字集證》中也予以承認
   
         相關拙文與屈氏書對比在下貼在http://dyjm.c.lunqun.com/index.php網上敬請先生斧正 :handshake

         叩問先生:handshake 君言:“程元敏先生在《宋代经学国际讨论会论文集》中发表过一篇关于熹平石经尚书某号残石的辨伪,是否有可能其他残石有类似问题,可能尚需要详细考察。”這個程先生之文,在下如何能讀到?因在下現正在翫恢復漢石經,急需這方面文章 先向您叩首致謝:handshake :handshake

[ 本帖最后由 zqc4124 于 2008-1-28 17:11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爱如生国学 ( 京ICP备12023608号 )

GMT+8, 2024-4-18 16:52 , Processed in 0.089158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